儿童品德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品德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目前,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地转嫁到儿童身上,问题儿童越来越多,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陷入到的困境,但是道德普遍下降的许多危险信号在年轻人身上呈现出来。青少年犯罪、离家出走、自杀、校园暴力、盗窃、作弊、以自我为中心、性行为等。因此,有人说21世纪的危机不是经济危机而是道德危机。在家庭中对儿童的教育不应是知识的填充,而应是道德的完善,品德教育是重中之重,乃教育的根本。
一、儿童道德发展的历程
儿童的道德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它在出生时萌芽,不断发展直至成年。这一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道德形成的基础阶段:从出生到三岁
对道德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事情发生在人生的最初四年。这时孩子与照顾者建立了联系,学会走路与理解语言,产生独立意识并伴有反抗,不断尝试与各种社会化与他人的合作,这个阶段,孩子们可以进行很多的道德学习。他们能学会一些规则和限制。
(二)到的推理阶段:从学龄前至成年
阶段:以自我为中心的推理(学龄前至四岁)
我应该自行其道,这样会得到奖励,避免受到惩罚。
阶段1:无原则的服从(幼儿园时期)
我应该按大人告诉我的去做避免麻烦。
阶段2: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小学低年级)
我应该为自己打算,要公平对待那些公平对待我的人,自私自利对我有什么好处。
阶段3:人际服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
我应该做一个好人,满足我为我所认识和关心的人对自己的期待。这样的话,别人才会认为我是好孩子(社会认同)。我也认为自己不错(自尊)
阶段4:对系统负责(高中生)
我应该对自己所在的社会或价值系统负责,维护系统的动作。
阶段5:良知原则(刚刚成年)
我应该尽可能维护每个人的权利尊严,应该支持保护人权,应尊重所有人。
上述根据儿童道德发展心理学对儿童道德的发展历程及特点进行简单描述,道德推理每一新阶段的形成,都带领人们品德全面发展前进一步,不过需要指出的事,人们无需根据孩子的实际年龄来确定他的道德阶段,因为孩子处于道德的成长过程中,其道德发展的表现是非常不稳定的,有时会表现出前一阶段或后一阶段的特征。
二、培养儿童道德成长的方法
在儿童的道德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培养儿童道德成长的方法:
1.爱与尊重
教育孩子是一项极为复杂的事情,但若说简单就可以用一个字代替:“爱”。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最基本方法的手段。那么怎样才算爱孩子?
爱孩子的基础----与孩子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对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最真诚的关心,渴望了解孩子的一切变

化。
爱孩子的原则----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目前,爱孩子有几个误区:
①偏爱:只满足孩子的生活上的物质要求,而忽视孩子心理上的精神需求。
②单爱:只爱孩子,而孩子不知道爱父母或照顾者。
③溺爱:过分迁就孩子,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
孩子的要求未必都是合理的,有的甚至是无理要求,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或照顾者一定不要满足,要敢于对孩子说“不”。告诉孩子哪些要求不能满足及不满足的理由,还要限制孩子的某些行为,并说明理由。
爱孩子的方式---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爱孩子的方式应有相应的变化,孩子小时,要给生命之爱,孩子长大些,要给内心世界,情感之爱;孩子再大些,要给孩子独立之爱。
通过爱孩子来培养孩子关于爱的情感,具有爱心,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道德教育的核心。但只爱孩子还不够,还应重视孩子,孩子是人,应把孩子作为一个人来看待。孩子有自己的权利,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和物。
教育孩子要尊重自己,尊重父母,尊重别人,尊重一切生命形式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在尊重方面,中国的孩子是比较差的,有一项对中、美、日三国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美国孩子第一位尊重的是球星,第二位是父母;日本孩子第一位尊重的是父亲;而中国孩子在他尊重的前十名中却找不到父母亲。中国的父母亲对孩子的爱与照顾并不少,可换回的是什么呢?这值得引起反思。
2.榜样与说服
儿童从道德认识转变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是用榜样来教育。即教育者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和表率,要求孩子怎么做自己首先要做到。如:要求孩子要诚实,他却说谎。教育孩子不要拿人家的东西,自己却拿人家或公家的东西。
儿童时期对语言缺少理解和接受,特别喜欢模仿,大人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所以,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育者如果自身有很多缺点和毛病,那么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没用。
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不仅需要教育者的行动,也需要教育者的语言,直接通过说服来教育孩子,直接告诉孩子你的想法。如果教育者对孩子不给予直接的道德指导,那就是不负责任。教育这一方面要教给孩子自己的道德观,同时还要告诉孩子自己并不完美,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告诉孩子。另一方面,当教育者说的话孩子不听时,千万不要气馁,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不听”有时是孩子显示其独立性的假姿态,其实他们在仔细地领会教育者所说的话。
3.道德辩论
道德辩论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学会思考。孩子做错了事,教育这不仅仅只是要求孩子停止错误的行为,还要反复问孩子:“如果有人那样对你,你的感觉会是怎样

的。”这样就给孩子一个反思的机会,同时也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上,进行换位思考。帮助孩子学会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道德难题的辩论:
比如:一个学生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捡到100元钱后,立刻把钱交给了学校,另一个学生捡到一个钱包,他打开钱包数了数钱包里共有1000元钱,数钱时老师正好在身边,这个同学也把钱交给了学校,这两个学生哪个学生的行为更值得表扬。
再比如:一个小女孩的同桌是一个非常捣乱的小男孩,经常把文具、书等放到小女孩的桌上边,从不管不顾。你要是小女孩的话,应该怎么办?
关于道德讨论方面的内容有很多,既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可以是影视作品中描写的人和事。道德讨论时,教育者不应直接告诉孩子应采取什么态度和行为,而应注意孩子的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4.劳动与负责
当今孩子的责任感甚差,我们时常听到某些家长这样责怪孩子:“都这么大了,什么活也不干,什么事也不管,只知吃好的,穿好的”。的确,该孩子自己干的活自己不干,该自己负责的事不负责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习之后从不收拾学习用具,起床后不整理自己的被褥却满床堆放,该自己洗的袜子、衬衫却乱丢一器。在校轮到自己扫除、擦玻璃时却花钱雇值日生,更有甚者竟然花钱雇人写作业、答卷……忽视劳动教育,过多过细对孩子照顾的偏颇的家庭教养方式,使孩子以为家人生来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们接受关怀和照顾是天经地义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成习惯。他们很少与回报他人的实践,所以也就很少有负责任的意识,或许他们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对父母的“恩典”。这样一个被娇惯的自私索取,只图享受,不会劳动的人,将来对家庭对社会以至对自己能承担起多大的责任呢?
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一部电影《背起爸爸上学》感动的多少人热泪盈眶。电影说的是一个16岁的农村少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面对瘫痪在床无人照顾的父亲,无奈之下卖掉全部家产,背着父亲走进校门,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学之路。一个“背”字,不仅体现了父子亲情,也彰显了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有报纸评论说他是“背”起了责任。正是这种久违了的反哺情结,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呼唤着人们的良知。在北京海淀区千名中学生志愿者成人预备期社区服务推进誓师大会上,孩子们喊出:“要成人,先负责”他们说:“社区是我们的,我们要对它负责;社会是我们的,我们当然责无旁贷;生命是我们的,我们应当珍惜第一步……”人们呼唤责任,然而负责也需要学习的。应该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会负责。
①独立完成自我服务性劳动
自我服务性劳动,主要

是指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的自我服务,这是孩子的主要劳动形式。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大人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做。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玩具、自己洗手帕……。自我服务劳动是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②指导督促孩子完成经常性的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本来应该是一种相互服务的组织形式,因为其中大量的劳动是共同完成的。目前情况是孩子分享成分多而付出的劳动少。大多数孩子参加一些轻微的相互服务的家务劳动,但时间短、间歇性长,更不主动认真去做,马马虎虎消极应付了事。有些事是不会做,有些事是会做而不肯做,能推则推,且由于孩子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没有培养好,相互服务的家务劳动情况极差。这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和警醒。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情况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差距较大。据有关方面对各国种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72分钟,韩国为42分钟,法国为36分钟,英国为30分钟,而中国只有12分钟。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在菜园里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
③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现在孩子参加公益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教育者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学校的各项劳动,如值日生工作要尽职尽责完成,不能偷懒;学校若开设劳动课也要认真完成等等。
5.奖励与惩罚
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以肯定,使其行为得以继续发展。惩罚是对人的某种给以否定,使其行为受到抑制。二者是相对的教育方法。有些教育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错误和缺点上,认为教育就是纠正孩子不良行为,多采用惩罚。其实,教育中应更多用奖励,少用惩罚,有句话讲:“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那么如何动用奖励呢?
①奖励勤奋
孩子行为的各方面都需要和可能受到奖励。尤其应该注意表扬孩子勤奋。孩子取得了什么成果,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付出努力的勤奋。可是许多教育这只是在孩子取得成绩时才能进行表扬。如果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即使失败了也要表扬,使孩子感受到努力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并使孩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学习活动的结果很重要,勤奋努力的过程更重要。
②奖励成就
在孩子的行为活动过程中,无论取得任何一个,甚至是最微不足道的成就,教育者都应及时地进行积极的评价,以巩固比较完善的行为和一切良好行为的开端。
奖励孩子成就的同时最好伴随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以便孩子不满足

于已有的成绩。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教育者可通过委托任务来进行奖励。例如,参加制作节日的食品,这对女儿来说是一种光荣的任务,是对她的奖赏,可当她长大后,这也就成为一般任务了,准备接待客人,打扫房间,关心年长者,这些都可能成为光荣的任务,可能成为奖励的手段,承认可夸奖她的努力,奖励她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教育者还可以通过扩大孩子权力方法奖励孩子。教育者在决定扩大孩子权力之前应特别认真考虑:扩大的权力是否符合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孩子的个性品质?不能操之过急地提供不符合孩子真实情况,过分成人化的权利。孩子在婴儿期时,正值第一个闹独立性的时期,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等等,这时,教育者就要看儿童是否能“自己来”,若能“自己来”,教育者就可以让他自己吃饭、穿衣等。在这个年龄段动用扩大权利的方法以资鼓励是有益的。
③物质奖励要与精神奖励结合,提高奖励的价值和作用
奖励的形式很多,有物质奖励,如玩具、小人书、食物、衣服等;有精神奖励,如亲吻、鼓掌、夸奖、称赞等。据了解,现在教育者多采用浅一中,最常用的奖品是“吃喝”。其实,教育者对孩子的奖励不应是单纯的物质刺激,要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只有物质奖励不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有精神奖励,又不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教育者只有真正地了解孩子当时最近切的需要,并在奖励的尽可能给以满足,这样才能激发孩子良好行为的动机,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奖励的价值和作用。
④奖励要考虑儿童的个性
奖励的方法、手段、强度对孩子来说是否合适、正确,这就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品质特征。
有些孩子的特点是不果断和懦弱。不善于独立的活动,把任何事情看得很复杂,做什么事情在刚开始就担心失败。对这样的孩子要事先夸奖。教育者应经常指出和说明他取得的成绩,鼓励他独立地去做事,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使他能看到自己最微小的成绩。同时很重要的是不要对孩子提出他们力所不能及的要求和任务,以免使他们负担过重。相反,应该给他一些相对容易和简单的任务,并指出他们是完全有能力完成的。
有些孩子的特点是与条理性、刻板。对别人的要求过高,不能原谅自己的错误,;力图去完成任何工作。但由于不善于区分主次,虽然花了很大的力气,却常常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对这类孩子应该更多地夸奖,但是决不能夸奖他工作一开始就取得的成绩,比较好的方法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断地给他们一些小的奖励。
有些孩子很自信,他们常常不需要特别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对这类孩子的夸奖不能过分,否则就容易使孩子养成不能专心致志地持久工作的毛病。
某些心理学家认为,最正确的教育是没有惩罚的教育。可是,完全不采用惩罚手段似乎非常困难。应当指出一点,惩罚动用得越少,方式越意想不到,越个别化,则效果越好。那么,为了正确进行教育,教育者应了解惩罚的方式有几种。
①体罚
教育者绝对禁止使用的一种教育方法,第一体罚和痛觉相连。孩子为了本能地保护自己,承认自己行为过失,或顺从教育者的威严。其实,孩子并没有从内心承认自己的错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被体罚的孩子只是在惩罚者在场时才改变自己的行为。所以,经常采用体罚不可避免地使孩子形成一定不良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可能使孩子变成意志薄弱,谨小慎微,不能据势说理的人;也可能变成性情忧郁孤僻,或者固执顽抗的人;也可能形成心口不一的毛病。因此说,体罚教育孩子是完全无益的。教育者只有在排除外力的强制下,与孩子在内心进行接触,才能真正地培养孩子的道德行为。第二,教育者通常是在不能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时才采用体罚。教育者经常是在情绪不好时,或者孩子捣乱,或者当孩子造成物质损失时打孩子,此时的体罚缺乏理智的因素。第三,体罚的方式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经常受到体罚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形成“永远反抗”的行为。
②禁止
通过禁止的途径来限制孩子的某些行为。在禁止孩子做某件事时,应预先告诉孩子,如果他能做到什么,就能得到奖励。禁止的方式应随着孩子年龄发展而变化。运用禁止方式对年龄小的孩子是最为有效的。比如:小孩子要打人,教育者紧紧地把住孩子,阻止他去打,教育者禁止孩子的行为时可用语言或表情、动作等形式。对孩子的禁止不要过多,而且应该是简单明了。此外,禁止不应剥夺孩子渴望已久的愿望,诸如生日宴会、郊游等。这种惩罚对改正错误毫无益处,只会形成孩子内心的敌意和报复心。
③利用孩子自身的行为后果进行惩罚
当孩子犯错误时,教育者不急于加以惩罚,而是努力加强孩子思想中积极的、有进步的方面,以便促使孩子产生忧虑情绪,体验到犯错误是一种痛苦的事情,自己下决心改正错误,并保证今后不再重犯,这种惩罚形式对较大的孩子,小学生、少年特别适宜。
目前,惩罚这一方法被许多教育者使用,但是,使用并不等于正确。哟阿什惩罚运用得当、正确合理、具有创造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惩罚的施行必须及时。它能使孩子把过错和愧疚联系起来,加深对过错的记忆和认识。如果在孩子忘记过错后再去惩罚他,就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孩子有时可能不接受

惩罚,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但是,对于年龄大些的孩子做错事后,有时,应让他稍稍平静一下,才婉转地责备他,最好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惩罚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②必须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被惩罚。告诉孩子犯了什么错误。错误的严重程度,有什么危害,惩罚的目的,同时指出他们应该怎样做等等。从而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惩罚要考虑行为的动机。孩子的不良行为应该受到惩罚,但是,惩罚不应该是只针对不正确的行为,而更应该指向孩子产生错误的内部原因。要分析引起不良行为的动机。根据动机性质,有区别的惩罚不良行为。比如:有的孩子是为帮助妈妈打扫房间,不小心打碎了花瓶;而有的孩子是跟父母生气,想报复父母,而有意打碎花瓶。对前者的惩罚要轻些,要把握好分寸,同时要保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教育孩子懂得做事要小心谨慎,而对后者惩罚要重些。
④惩罚必须具有一致性和一贯性。惩罚要前后一致,这样能使孩子知道无论何时犯错误,都将受到惩罚,不会有侥幸心理。同时惩罚不应感情用事,教育者要控制情绪,理智地惩罚孩子。切不可随教育者的情绪而随意改变。如果孩子做错了事,父母高兴时不闻不问,情绪不佳时就滥用惩罚,那只会把孩子教的表里不一,专看教育者的脸色行事。
⑤惩罚不要借助于他人的权威。如:威胁孩子说要告诉父亲、老师或警察。这是毫无权威的教育者经常做的。这样的惩罚不仅无效,而且会培植孩子对他人不该有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
⑥惩罚的强度和方式应考虑到孩子的性格。一般来说,开朗活泼、乐观、淘气、性格外向的孩子,惩罚可重一些、严一些;胆小软弱、总闷声不响、性格内向的孩子,惩罚他们则要小心谨慎,否则,会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抗拒感,不接受惩罚,难以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甚至会给孩子造成精神创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