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第三章诉权与诉
《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
(二)地域管辖的确定标准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确定地域管辖所采 用的标准主要是当事人、诉讼标的或法律事
实与人民法院辖区之间的关系。
我国人民法院的辖区与行政区域划分是一致的,同 级人民法院之间各自在其辖区范围内行使审判权。 某案件的当事人、诉讼标的或法律事实处于某一法 院辖区内,与该法院发生隶属关系时,该案件就应 由该法院管辖。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七)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 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1条规定,因船舶碰撞 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 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 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八)海难救助费用纠纷案件的管辖
合同履行地,是指合同规定的履行义
务的地点,主要指合同标的物的交付地 点。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二)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6条规定,因保险合同纠 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 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所谓保险标的物,是指投保 人与保险人订立的保险合同所指向的对象,如财 产、人身(生命、健康、劳动能力等)以及以其 他形式反映出来的财产利益等。
(四)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1.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2.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第三章 民事案件的主管与管辖
民事诉讼法
一、地域管辖概述
(一)地域管辖的概念
地域管辖,又称属地管辖或区域管辖,是指确
定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的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民事 案件的权限和分工。
3.民事诉讼中的诉权、诉和反诉制度
“电车事件”:某甲在乘坐电车时,因电车突然刹车而受到损害。
1.关于旧实体法说(德.赫尔维希)
实体法上的请求权=诉讼标的
2.关于诉讼法说
二分肢说(德.罗森贝克):诉讼标的=诉的声明(诉讼请求)/原告陈述的事实理由
一分肢说(德.伯特赫尔和施瓦布):诉讼标的=诉的声明
反诉的特征:
(1)当事人的特定性;
(2)诉讼请求的独立性和关联性;
(3)诉讼目的的对抗性;
(4)诉讼时间的限制性。
反诉与本诉关联性的理解:
第一,反诉与本诉源于同一法律关系;
第二,反诉与本诉源出于同一事实;
第三,反诉与本诉争议的是同一民法上的标的;
第四,反诉与本诉把同一争议的法律关系作为请求判决的对象;
六、诉讼请求的放弃、变更和增加
注意:诉讼请求的变更不等于诉的标的的变更。
诉讼请求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根据诉讼标的向法院提出的具体的权益请求。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原告请求法院裁判的实体权利或者法律关系的主张或者要求(声明)。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反诉
一、反诉制度概说
(一)反诉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我国的立法现状
确认之诉和变更之诉的诉讼标的是当事人要求法院关于确认和变更实体法律关系的诉讼请求。识别其标的标准是有争议的实体法律关系。
四、诉的种类
按照当事人提出诉的目的和内容进行划分,将诉讼划分为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变更之诉(形成之诉)。
确认之诉:是指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确认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或存在的具体状态之诉。有肯定确认之诉和否定确认之诉。
三、诉讼标的
【9A文】民事诉讼法学习笔记
民事訴訟法學習筆記壹.民事诉讼法概述一、民事纠纷及其解决机制1.民事纠纷概念: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特点:纠纷主体的平等性,纠纷内容的民事性,纠纷的可处分性分类:财产权益纠纷、人身权益纠纷、兼具人身财产性质的纠纷2.解决机制(1)自力救济:纠纷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的机制。
特征:无中立的第三方,依靠私人解决,随意性强。
自决:主体一方凭借一定暴力或非暴力手段使对方服从,从而达到目的,体现一方意志。
和解:主体双方在妥协、让步、谅解基础上解决纠纷,体现双方一致的意思。
法治不发达时,自决有一定市场,现代社会有限制,但在一定范围内仍存在,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见民法总论)(2)社会救济:依靠社会力量解决纠纷的机制调解:由第三方出面主持,依照一定社会规范,对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进行劝说疏导,使之相互妥协达成合意。
类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其他调解(妇联、消协)特点:有中立的第三方介入,纠纷主体的自治性,规范依据的多样性(并不总以法律为依据),有较大灵活性、随意性仲裁:根据当事人的协议和有关规定,由仲裁机构以第三方的身份,对争议作出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
民商事仲裁依据仲裁法,特别仲裁包括劳动、农村土地承包特点:自治性(以双方自愿为前提),民间性(一般是民间活动),法律性(需依法进行,不同于调解),灵活性与效率性,强制性(具有法律约束力,可申请强制执行)调解与仲裁的区别:调解更灵活、随意;调解体现结果自治性,仲裁结果则并非当事人意志;调解无强制执行力,仲裁有。
(3)公力救济行政救济:行政裁决司法救济:民事诉讼司法救济主导性:并不是说司法救济案件最多,而是司法救济是其他救济的后盾,最权威最正规。
缺点在于耗时长成本高。
二、民事诉讼1.概念: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2.特征:诉讼对象的民事性:是民事权利义务之争,是民事诉讼区别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重要标志。
诉与诉权
诉讼请求是诉的要素之一,存在于诉之中,并与程 序意义上的诉一并提出 诉与诉讼请求的区别 诉 诉讼请求 司法保护的请求 实体意义方面的内容 程序意义上的诉和实体意 诉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 义上的诉 提出的权利主张 诉比诉讼请求的外延宽 相当于实体意义上的诉
4.诉与诉权
诉与诉权的联系
完整的诉
=
诉的主体
+
诉讼标的
+
诉讼理由
13
5.诉的标的\诉讼标的
(1)诉讼标的之基本含义
诉讼标的是法院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对象。 (诉讼标的指当事人之间发生争执并要求法院作出裁判的 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争执的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便成为 法院裁判的对象。)
(2)诉讼标的与诉讼标的物的关系 诉讼标的 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的 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案件必须有特定的诉讼 标的 诉讼标的物 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所指 向的对象 未必有诉讼标的物,财 产案件才有诉讼标的物
30
(八)诉的变更
1.诉的变更含义 通常指诉讼请求的变更。 广义的诉的变更——诉讼请求的变化,包括量的 变更和质的变更。 狭义的诉的变更——指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同一 原告对同一被告以新的诉讼标的替换原来的诉讼标的, 从而将原诉替换为新诉,即诉讼标的之变更。 2.诉的变更的两种情形 ①诉讼请求在量上的变更 ——诉讼请求数额的增加或减少。 ②诉讼请求在质上的变更 ——新的诉讼标的替换原来的诉讼标的 31
(1)诉的主体 (2)诉讼标的 (3)诉讼理由 又称诉讼理由,是指当事人向法院请求审判保护和进行 诉讼的根据,包括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 事实根据: ①权利义务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 ——确认权利义务状态的根据 ②权益受到侵犯或发生争议的事实 ——请求司法保护的根据 法律依据: 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在法律上受到保护的根据。
第3章第3节 起诉条件与立案登记制
民事诉讼法第三章 诉权与法院受案范围第一节 外嫁女的司法悲剧第二节 诉权的概念与诉的类型第三节 起诉条件与立案登记制第四节 法院受案范围的裁判规则第三节 起诉条件与立案登记制《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对于“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n在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之前,并不能判断原告是不是与本案有直接联系。
n破产管理人、遗嘱执行人、被宣告失踪人员的财产代管人等法定诉讼担当的场合,原告与案件的诉讼标的并没有直接利害联系。
对于“明确的被告”n就自然人被告,实践中法院一般是要求原告提供的自然人的户籍信息。
事实上,被告的身份信息是需要在诉讼过程中查明的。
n《民诉法解释》209条规定:“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具体明确,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的,可以认定为有明确的被告”n只要能够特定被告人,即使不知道被告人的户籍信息,也是可以立案的。
n然而在司法实务中,法院几乎都要求原告在立案时就必须提供被告的准确户籍信息。
n一般情况下,法院在立案之前会给原告开具调查的函件,由原告或者其代理律师持函件到公安机关调取。
调取到被告户籍信息之后,原告再修改或者完善诉状进行立案。
n在有的地方,律师直接持律师证以及律所的公函,就可以调取。
n有的地方的法院已经在立案庭开通户籍信息查询功能,法院在立案时就可以直接查询。
n很多纠纷当事人会通过报警的方式来固定相关的纠纷事实和当事人的信息,警察出警之后都会核实当事人信息。
当事人日后诉讼时可以通过调取警察出警记录的方式获得当事人的身份信息。
对于“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n诉讼请求即当事人所追求的特定的实体法效果。
基于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形成之诉三种类型,当事人须提出不同的诉讼请求。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诉权是指当一个人的法益受到侵害时,他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民事诉讼中,诉权是起诉的基础,也是保护个人权益的法律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诉权的概念、主体、行使方式、限制等方面对民事诉讼中的诉权进行探讨。
一、诉权的概念及特点诉权是指个人在法律上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的权利。
它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权利,是司法保护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诉权的特点包括:1. 具有法定性:诉权的行使要依据法律的规定。
只有在法律赋予的范围内,个人才能行使诉权。
2. 具有独立性:诉权是个人独立主张和行使的权利,不受他人的干涉。
3. 具有相对性:诉权是相对权利,即当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才能行使诉权。
二、诉权主体在民事诉讼中,诉权的主体是指行使诉权的个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享有诉权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诉权主体应当通过合法途径,通过提起诉讼等方式,向法院行使诉权。
1. 自然人:自然人是最常见的诉权主体。
只要是成年人或者经过法定代理、特殊程序的未成年人,都可以行使诉权。
2. 法人:法人是指获得法律人格的组织。
法人可以通过其法定代表人来行使诉权。
3. 其他组织: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还允许其他组织,如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行使诉权。
三、诉权的行使方式诉权的行使方式主要包括起诉、变更、撤诉和回避。
1. 起诉:当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是诉权的一种常见行使方式。
2. 变更:指原告在起诉过程中,可以申请变更诉讼请求或者被告答辩意见发生变化时,可以申请变更。
3. 撤诉:原告可以在起诉过程中,自愿放弃诉讼权,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
4. 回避:指法官、人民陪审员等司法人员因特定原因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回避,以保护诉权主体的合法权益。
四、诉权的限制诉权并非无限制行使的权利,它受到一定的限制和条件,主要包括诉讼时效、管辖权等方面的限制。
1. 诉讼时效: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对于一些特定的诉讼行为,规定了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法第3章 诉权与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诉权论 诉的概述 诉的种类 反诉 诉的合并与变更
第一节 诉权论
一、诉权的概念
诉权是指民事纠纷主体所享有的、请求法院行 使审判权解决争议和保护合法权益的权利。
诉权的本质
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权利。
诉权的双重含义
程序意义上的诉权 实体意义上的诉权
法权益的请求。
诉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请求; 诉的功能是启动诉讼程序、引起法院行使审判
权; 诉的内容是当事人的实体主张。
二、诉的要素
诉的要素之一——当事人
诉的要素之二——诉讼请求
是诉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所提出的如何解决 纠纷的主张。
诉的要素之三——诉的理由
是使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得以成立的根据。 包括事实根据和法律根据。
诉讼标的
涵义 是当事人之间争议的请求法院予
以裁判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识别标准
诉的申明——当事人请求法院裁 判的具体事项
原因事实
第三节 诉的种类
一、确认之诉 概念 是指原告请求法院确认其与被告之间争议
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以及存在状态如 何的诉。可分为肯定确实认之诉和否认确 实认之诉。 特征 目的在于请求法院对于当事人之间争议的、 处于不确定状态的民事法律关系作出认定。 不涉及给付问题,不具有执行性。
二、诉权学说简介
〔一〕私法诉权说 〔二〕公法诉权说 〔三〕宪法诉权说 〔四〕二元诉权说
三、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
联系: 1、诉权是诉讼权利的根底和前提 2、诉讼权利是诉权的具体化 区别: 1、依据不同 2、表现形式不同 3、享有的主体不同 4、特点不同
第二节 诉的概述
一、诉的概念 诉,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保护其合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行使与保护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行使与保护民事诉讼是一种法律程序,用于解决民事纠纷。
在这个过程中,诉权行使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民事诉讼中诉权的行使和保护,并提供相关案例以说明。
一、诉权行使的途径诉权是指当事人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
在民事诉讼中,诉权的行使有以下几个途径:1.申请立案:当事人在诉讼时,需要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立案受理。
这是最基本的诉权行使途径。
2.举证: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举证是诉权行使的重要环节,当事人应当积极收集和准备相关证据,并在庭审中进行有效的举证。
3.请求保全措施: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如果他们认为可能丧失实现自己权益的可能性,可以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以保护其诉权。
比如,申请冻结被告的财产或者扣押证据等。
4.提起上诉: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满意,他们可以提起上诉,要求高一级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
这也是诉权行使的一种表现。
案例:小明与小红发生交通事故,小明认为是小红的过错导致事故发生。
小明依法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并搜集了交通监控录像作为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法院受理了小明的起诉,并采纳了他的证据,裁定小红承担事故责任。
小红不服判决结果,提起了上诉。
二、诉权的保护在民事诉讼中,保护诉权是确保当事人能够有效行使诉权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诉权保护措施:1.禁止滥用诉权:当事人在诉讼中,有权利提起诉讼,但也不能滥用这一权利。
法院在处理案件时,有权拒绝滥用诉权的当事人的起诉请求。
2.请求公正审理:当事人有权要求法院公正地审理案件,保护其诉权不受侵害。
法院应当独立、公正地审理案件,并尽力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防止拖延战术:在民事诉讼中,有些当事人可能采取拖延战术,以延误案件进程,影响对方的诉权行使。
法院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拖延战术的运用,保护当事人的诉权。
4.救济措施:当诉权受到侵害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救济措施。
比如,申请撤销违法裁定、追究侵权责任等。
第三章 诉和诉权
四、关于诉讼标的的理论
诉讼标的是诉的核心,诉讼标的的理论对司法实 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已成为民事诉讼理论的热点 问题之一。 (一)、对诉讼标的含义的认识 主要学术观点有: 1、诉讼标的就是诉讼对象。 2、诉讼标的是法院审理和裁判的对象。 3、诉讼标的是“诉讼上的请求”。 4、诉讼标的是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要求法院 以裁判的方式予以解决的法律关系。
(二)诉讼标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诉讼标的的开始时被看作是基于实体法上的请求, 后来被作为诉讼上的请求权分离于实体上的请求权。 2、关于诉讼标的的识别标准的学说主要有“旧诉讼标 的论”和“新诉讼标的论”。 3、我国民诉法学界,以当事人诉的声明结合原因事实 作为识别标准。诉的声明与原因事实两者中,有一个要素为 单一时,诉讼标的即为单一。两者均为多数时,则构成多个 诉讼标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对诉讼标的的作用与影响的几点认识 1、诉讼标的对起诉的影响。 (1)对确定诉讼请求的影响。 (2)对重复起诉或再次起诉的影响。 2、诉讼标的对法院审理和裁判的影响。 (1)诉讼标的确定了法院对案件的审理范围和裁判的 范围。 (2)诉讼标的决定了法院判决既判力作用的客观范围。 3、诉讼标的对当事人胜诉权和诉讼结果的影响。
二、诉权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诉权概念起源于罗马法。在诉权理论的发展过程 中,有关诉权本质主要有以下学说: (一)“私法诉权说”,又称“实体诉权说”。 (二)“公法诉讼说”。 1、诉权起诉权说。 2、抽象诉权说。 3、具体诉权说。 (三)诉权权利保护请求权说。 (四)诉权司法保护说 (五)诉权否认说 (六)“二元诉权论”。
(三)变更之诉 变更之诉,又称形成之诉,是指原告向法院提出 的变更或消灭他与被告之间一定法律关系的请求。 特点:当事人双方对现存的法律关系没有争议, 但对是否要变更或如何变更这一关系有争议。比如, 离婚之诉、分割共有财产之诉。 独立意义&与确认之诉、给付之诉最主要的区别: 它关系到当事人之间现存的法律关系是否需要变更或 如何进行变更,从而有可能使当事人之间现存的权利 义务关系发生变化诉的种类划分。
3.诉与诉权
第一节 民事之诉
• 类型:广泛效力的形成之诉,即其形成判决的 既判力和形成力不仅存在于双方当事人之间, 而且具有对世效力。这类形成之诉集中于有关 身份关系的人事诉讼、社团关系的公司诉讼。 • 无广泛效力的形成之诉,即其形成判决的既判 力和形成力不具有广泛的对世效力。 • 形成之诉的判决:原告胜诉的,即法院承认原 告变动既存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请求,此判决为 形成判决;原告败诉的,即法院否认原告变动 的请求,实际上法院判决维持民事法律关系的 现状,此判决即为确认判决。
第一节 民事之诉
• 某项法律关系必须是构成民事纠纷的核心法律 关系而不是先决事项,才能对此提出独立的确 认之诉。如在给付之诉中,确认民事法律关系 或民事权益之存在只是作出给付判决的前提, 不能单独作为一个诉。 • 确认判决:如果原告主张民事法律关系存在或 有效,其胜诉判决是积极的确认判决,败诉判 决则为消极的确认判决。如果原告主张民事法 律关系不存在或无效,则其胜诉判决是消极的 确认判决,而败诉判决则为积极的确认判决。
第一节 民事之诉
• 2.诉的客观合并的要件 • (1)合并的数个诉讼标的或数个诉须由 同一原告向同一被告在同一诉讼程序中 提出。 • (2)合并的数个诉讼标的或数个诉须适 用相同的诉讼程序。 • (3)受诉法院对合并的数个诉均有管辖 权。
第一节 民事之诉
• 法院应当依职权主动调查是否具备诉的 客观合并要件。若法院调查后,认为不 具备合并要件的,应当裁定驳回合并请 求。具备合并要件的,对合并的数个诉 在同一程序中合并审理,既可以合并辩 论也可以分开辩论或限定辩论,不过, 对合并的数个诉应当分别作出裁判。
第一节 民事之诉
• 三、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 • (一)诉讼标的
• 诉讼标的,也称为“诉讼客体”、“诉 讼对象”、“系争标的”。在我国立法 和实务中,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之间争 议的请求法院审判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 或者民事权利。
民事诉讼第三章诉权与诉
诉权丧失的原因: 1、对权利的保护超过了诉讼时效; 2、法院对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已经 作出裁判,并且该裁判发生了法律效
力;
3、诉权的享有者死亡或者民事权利能 力终止,而没有权利义务的继受者。
第二节 诉 • 一、诉的概念与特征 • 概念:是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
法院提出的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
• 例:甲乘坐乙公司的汽车外出旅游,途中发生了 车祸,甲因此受了伤。甲要求乙公司赔偿医疗费 等损失。
• 甲的这一主张涉及实体法上的两个请求权。 即《民法》上的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而产生的损 害赔偿请求权和《合同法》上的基于一方当事人 违反合同义务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 依照旧实体法说,有两个请求权,也就有两个 诉讼标的
• 分类:现在给付之诉和将来给付之诉
•
物的给付之诉与行为的给付之诉
• 物的给付之诉 特定物给付之诉
•
种类物给付之诉。
• 行为给付之诉 积极行为给付之诉
•
消极行为给付之诉
• 例:2019年4月在广州某一广场出现一半裸 女尸,南方都市报说这个人是谭晶,成都 超级女生06年50强,说她在与4个韩国人私 混时被扔下来,一时全国媒体报到,网友 还人肉搜索,说这个人就是超级女生谭晶 ,其实完全不是,谭晶收到很多电话在问 :“你不是死了吗?”,后把南方都市报 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 偿精神损失10万元。
fpprama诉作为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予以司法保护的一种请求包括程序意义上的诉和实体意义上的诉诉讼请求则仅限于实体意义方面的内容它是诉方当事人所提出的解决民事纠纷的具体方案也即诉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提出的权利主张相当于实体意义首先诉是一种请求而诉权则是一种权利或者权能
第四章 诉权、诉
民事诉讼法背诵1-4章
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关键术语: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第一节民事纠纷解决机制1.民事纠纷的概念:又称民事争议,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特征:1、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3、纠纷内容为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3、可处分性类型:财产纠纷/人身纠纷2.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一)自力救济 :纠纷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维护自己权益。
特征:依靠自我的力量解决争议,无需第三者参与,也不受任何规范制约(二)社会救济: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调解:第三者依据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在当事人之间斡旋,促使双方在相互谅解和让步的基础上,解决纠纷。
仲裁:纠纷主体依据有关规定或者双方协议,将争议提交一定的机构以第三者居中裁决的方式。
共性特征:第三者介入(三)公力救济公力救济指诉讼,由国家审判机关在纠纷主体参加下,处理特定纠纷的一种机制。
特点:公权性,严格的规范性,程序性: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第二节民事诉讼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一)民事诉讼的概念: 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诉讼活动:法院和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进行的能够发生诉讼关系的活动诉讼关系: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之间,在诉讼过程中形成的诉讼权利义务关系(二)民事诉讼的特点严格依法律规定进行 /法院的审判活动在诉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诉讼过程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活动分为一审阶段、二审阶段、执行阶段和审判监督阶段。
在每一个审理阶段里又细分为起诉阶段、法庭准备阶段、开庭审理阶段、制作和宣告判决阶段等。
一般地说,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后阶段是前阶段的继续和延伸。
二、民事诉讼的目的:民事诉讼制度是为了什么而设立的;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制度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或结果。
民事诉讼法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为立法的完善提供指导方向、为法律解释提供方向性三、民事诉讼模式(一)民事诉讼模式:民事诉讼模式是指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运作所形成的结构中各种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的抽象形式。
第三章 诉和诉权
第三节:诉的合并与分离
一、诉的合并 诉的合并,是指人民法院把有联系的几个诉合 并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进行审理的制度。 二、诉的合并条件 1、合并之诉之间必须存在联系; 2、合并的各个诉属于同一人民法院管辖; 3、合并的诉只能适用同一诉讼程序; 4、应征得当事人同意; 5、诉的合并必须达到“两便”,即方便当事人 诉讼,方便人民法院审理。
3、诉的理由,又称诉讼理由。 诉的理由,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所 依据的事实和法律。 诉的理由包括事实根据和法律根据两方面。 例如:王某饲养的宠物狗牧羊犬把李某咬伤, 李某为此花费人民币2000元。李某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被告王某向 原告李某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2000元并承担本 案诉讼费用。 请分析:李某起诉王某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 是什么?
1、诉讼当事人 诉讼当事人,即诉的主体,是任何一个诉都不 可缺少的。没有当事人及他们之间的民事权益 争议,也就不可能有诉。
例如,2015年3月,张某买大华房地产公司开发 的绿茵小区商品房一套,后因商品房存在严重 质量问题,张某要求大华房地产公司退房,多 次交涉未果。于是,2015年9月,张某将大华房 地产公司起诉到法院。 请问本案的诉讼当事人是谁?
二、诉的分离 诉的分离,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 件后,将合并审理的几个诉从一 个案件中分离出来,分别作为独 立案件进行审理。 诉的分离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比较 少,不利于“两便”原则。
思考练习题: 1、什么是诉?诉的种类有哪些? 举例说明。 2、什么是诉权?当事人行使诉 权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3、什么是诉的合并?举例说明。
3、变更之诉(形成之诉) 变更之诉,是指原告请求法院以判决 改变或消灭现存的某种民事法律关系 的诉。 变更之诉又称形成之诉,是指法院以 判决改变或既存的某种法律关系的诉。 例如:离婚之诉;解除合同之诉;变 更抚养费之诉;变更监护权之诉等。
民事诉讼法全文2021民事诉讼法全文
民事诉讼法全文2021民事诉讼法全文(为了避免文本过长,以下只是民事诉讼法全文的一部分,请自行根据题目需求完成剩余部分。
)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基本原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事诉讼,是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通过国家机关解决民事纠纷,保护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方式。
第三条人民法院在处理民事案件的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平等原则,即各方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的地位平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二)公正原则,即法官要依法独立、公正地审理案件,不受任何非法干涉;(三)合法原则,即当事人行使的诉讼权利必须有法律依据;(四)保全原则,即人民法院在处理案件中,可以保全当事人的财产,确保诉讼目的的实现;(五)速度原则,即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理案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人民法院对于不受法律保护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制止。
第五条人民法院对于实施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和其他责任人,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滥诉、虚诉、讹诉的当事人和滥用诉权、以诉胁诱的代理人员,可以依法承担民事、行政责任。
第六条人民法院对于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民事诉讼活动应当给予支持和指导。
第七条人民法院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章管辖第八条人民法院对涉及民事纠纷的案件,应当按照本法的规定受理。
第九条人民法院对于尚未决定民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但案情复杂、需要及时采取保全措施,或者当事人之间存在约定选择人民法院管辖的,可以受理。
第十条人民法院对合同的效力、扣押财产、盖印、拆封、评估、检验、鉴定、勘验现场等当事人需要人民法院协助的事项,可以受理。
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可以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一)侵权损害等民事侵权行为;(二)因合同纠纷、不当得利纠纷等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等民事纠纷。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民事案件,由原告起诉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一)人身权利、人格权利、婚姻家庭等人身关系的案件;(二)因债务纠纷、物权纠纷等引发的财产纠纷。
4.第三章 诉与诉权
第三章诉与诉权◆本章主要内容:诉诉权◆本章重点与难点诉的种类反诉◆本章的学习方法案例分析第一节诉案例导入:李某与姚某系夫妻关系,2003年2月,姚某到某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经诊断需要进行腰第4-5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院方却错误地对姚某第3-4椎间盘做了手术。
2004年8月,经检查,姚某出现马尾神经及右下肢神经病变。
9月,经鉴定,姚某仍遗留右足全肌瘫、轻度排尿障碍及性功能障碍,为六级伤残。
后姚某与医院达成解决协议,由院方一次性支付15万元。
之后,姚某的妻子李某以医院的致害行为不仅造成姚某的性功能丧失,同时侵害了她的性权利,使其精神受到极大痛苦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医院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7.2万元。
医院辩称,李某不是该案的直接受害人,其原告主体资格不适格,且原告未举证证明其遭受损害的严重程度,故请求法院驳回李某的诉请。
思考:对于我国法律上没有规定“性权利”相关的民事纠纷,李某是否享有诉权,从而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一、诉的概念和特征(一)诉的概念民事诉讼中的诉,是指当事人在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或者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而向法院提出的作出利已裁判,保护其民事实体权益的请求。
一般认为,诉具有双重涵义:一是程序意义上的诉,即当事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提出的开始审判程序的请求。
这种请求被法院接受后,引起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当事人与法院之间就建立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争议也就成为法院审判的对象。
二是实体意义上的诉,即当事人以民事实体法为依据,向法院提出的保护其民事实体权益的请求。
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要求审判保护的意思表示之中,同时包含了程序性请求和实体性请求两个方面的内容。
程序意义上的诉和实体意义上的诉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两者是形式与内容、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实体意义上的诉,是程序意义上的诉所要保护的具体内容和所要追求的目的,如果没有程序意义上的诉,就不能引起民事诉讼程序的开始,实体意义上的诉就不能通过审判来保护;如果没有实体意义上的诉,程序意义上的诉就没有实际目标,从而失去存在的价值。
民事诉讼法(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2版
民事诉讼法(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2版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第一章单元测验1、根据民事诉讼法理论,仲裁属于哪一种纠纷解决机制( )A:自力救济B:社会救济C:公力救济D:司法救济答案: 社会救济2、张某与李某产生邻里纠纷,张某将李某打伤。
为解决赔偿问题,双方同意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经调解员黄某调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关于该纠纷的处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张某如反悔不履行协议,李某可就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B:张某如反悔不履行协议,李某可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C:张某如反悔不履行协议,李某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调解协议D:张某可以调解委员会未组成合议庭调解为由,向法院申请撤销调解协议答案: 张某如反悔不履行协议,李某可就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3、关于民事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区别,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具有给付内容的生效判决书都具有执行力,具有给付内容的生效裁决书没有执行力B: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在仲裁中不可以申请财产保全C:仲裁不需对案件进行开庭审理,诉讼原则上要对案件进行开庭审理D:仲裁机构是民间组织,法院是国家机关答案: 仲裁机构是民间组织,法院是国家机关4、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诉讼活动()A:调查取证B:采取强制措施C:起诉D: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答案: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5、下列关于诉讼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A:诉讼主体在诉讼程序中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B:诉讼主体有权实施使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诉讼行为C: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外延要包含诉讼主体的外延D:委托代理人是诉讼主体答案: 委托代理人是诉讼主体6、关于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根据其调整的社会关系,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B:根据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C:根据其规定的内容,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D:根据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标准,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答案: 根据其规定的内容,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7、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时间效力采取如下哪种原则()A:从旧兼从轻B:从旧C:从新D:从旧兼从重答案: 从新8、一个美国游客和一个日本游客在重庆旅游时,发生争议,现该美国游客向中国重庆某法院起诉,法院在审理时正确的做法是()A:应适用中国民事诉讼法B:应适用美国民事诉讼法C:应适用日本民事诉讼法D:应适用双方当事人选择的民事诉讼法,既可以是中国民事诉讼法,也可以是外国民事诉讼法答案: 应适用中国民事诉讼法9、民事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包括哪些()A:程序运行的刚性化B:事实认定的形式化C:解决成本的高昂化D:纠纷解决的自愿化答案: 程序运行的刚性化;事实认定的形式化;解决成本的高昂化10、王某是某电网公司员工,在从事高空作业时受伤,为赔偿问题与电网公司发生争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体法规定而产生的。对双方当事人来说
,就是期待法院判决支持其请求,也就是
获得胜诉的权利。
可编辑ppt
3
• 3、两者之间的关系
• 当事人行使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其目的 在于实现实体意义上的诉权。如果当事人 没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实体意义上的诉 权就无从实现。反之,如果没有实体意义 上的诉权,程序意义上的诉权也就没有行 使的必要。
第四章 诉权、诉
第一节 诉权
一、诉权概说
(一)诉权的定义和实质
是指当事人请求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益的 权利。
诉权的实质是司法保护请求权,即它是公
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当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 与他人发生争议时,请求法院用判决的方式予以 保护的一种权利,是进行民事诉讼的基本权利。
在民事诉讼理论中,一般认为诉权具有双重
• 诉的标的即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与人 民法院之间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 的客观对象,即当事人之间争议并由人民 法院裁判的对象。
• 3、诉的理由
• 诉的理由,即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
护和进行诉讼的根据。没有诉的理由,当
事人的诉讼请求就不能实现。
可编辑ppt
21
三、 诉的种类
1、确认之诉
• 确认之诉,是指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确 认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存在或者不存在某 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诉。
• 特征:1、主体只能是民事诉讼当事人; 2、内容是依法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
• 3、前提必须是民事法律关系处于非正常状 态;
• 4、只能向人民法院提出。
可编辑ppt
12
• 诉的双重含义: 程序意义上的诉和实体意义上的诉
请
法
求
院
启动诉讼程序
保护民事权益
可编辑ppt
程序意义上的诉 实体意义上的诉
13
• 二、诉与起诉、诉讼、诉讼请求的界限
• 分类:
• 积极的确认之诉————确认存在
• 消极的确认之诉————确认不存在
•
可编辑ppt
22
• 确认之诉特点:(只求确认,不求给付) • 第一、提出确认之诉的目的是要求法院
• 1.诉与起诉。
• 诉作为当事人向法院提出予以司法保护 的一种请求,其表现形式有起诉、反诉、 上诉、再审之诉等。
• 起诉是诉的表现形式之一,这是两者的 联系。
可编辑ppt
14
• 诉与起诉的区别主要有二: • (一)诉的主体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而起诉的主体仅限于原告;
• (二)诉可以出现在一审程序、二审程序 、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之中;而起诉则只 限于一审程序。
含义,即诉权包括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体意义
上的诉权。(二元诉权可编说辑ppt)
1
• 1、程序意义上的诉权 • 指当事人在程序上向法院请求
行使审判权,以保护自己民事权益 的一种权利。(主要包括起诉权、 应诉权,反诉权,上诉权)
可编辑ppt
2
• 2、实体意义上的诉权
• 指当事人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向对方当事 人提出实体请求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基于
可编辑ppt
8
(二)诉权的基本特征
1.它的行使须以民事诉讼法和民 事实体法为依据;
2.它为纠纷当事人平等享有;
3.它的行使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
4.它的内容包括进行诉讼的权利
和满足诉讼请求的权利。
可编辑ppt
9
二、诉权的取得和丧失
取得条件 1、 必须是民事法律关系处于非正常状态; 2、 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 3、 可以通过审判方式恢复常态。
可编辑ppt
15
• 3.诉与诉讼请求。
• 诉作为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予以司法 保护的一种请求,包括程序意义上的诉和 实体意义上的诉
• 诉讼请求则仅限于实体意义方面的内
容,它是诉方当事人所提出的解决民事纠
纷的具体方案,也即诉方当事人向对方当
事人提出的权利主张,相当于实体意义上
的诉。
可编辑ppt
16
• 4、诉与诉权的关系 • (1)区别: • 首先,诉是一种请求,而诉权则是一种
可编辑ppt
10
诉权丧失的原因: 1、对权利的保护超过了诉讼时效; 2、法院对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已经 作出裁判,并且该裁判发生了法律效
力;
3、诉权的享有者死亡或者民事权利能 力终止,而没有权利义务的继受者。
可编辑ppt
11
第二节 诉 • 一、诉的概念与特征
• 概念:是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 法院提出的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
权利或者权能。
• 其次,诉处于动态,而诉权则处于静态 • 第三,诉是具体的,而诉权则是抽象的 • (2)联系: • 首先,诉权是诉存在的基础,诉是诉权
的表现形式和行使诉权的起点;
• 其次,诉权的双重可含编辑pp义t 决定诉的双重含17 义
• 三、诉的要素 • 诉的要素,是指构成一个诉所必不可少
的能使诉特定化的因素。它是构成一个诉 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诉的内在组成。
• 二、诉讼权利由段的不同表现
形态。(起诉权、上诉权就是诉权的具体
表现)
可编辑ppt
7
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区别之一:主体不同
诉权主体 (当事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包 括诉讼代理人、证人、 鉴定人、翻译人员、 勘验人员和协助执行 人)
诉讼权利主体,
即民事诉讼法律 关系主体,
可编辑ppt
18
诉的要素到底有几个,理论界有不同看法
二要素说:诉的标的、诉的理由 三要素说:诉的标的、诉的理由、 诉的主体 四要素说:诉的标的、诉的理由、 诉的主体、诉讼请求
可编辑ppt
19
•
• 1、诉的主体 • 诉的主体就是诉讼的当事人;任何一
个诉,都必须要有当事人。
•
可编辑ppt
20
• 2、诉的标的
• 问:乙是否享有诉权。
可编辑ppt
5
• 注意:
• 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 区别:一是法律依据不同;二是享有的
主体不同。
• 诉权是实体法和程序法所确定的,是当 事人进行诉讼的基本权利,是诉讼权利的 基础;
• 诉讼权利是由程序法所规定的,是当事
人进行民事诉讼所享有的权利。
可编辑ppt
6
• 联系:
• 一、诉权是诉讼权利的基础,诉权决定诉 讼权利
• (形式与内容,手段与目的)
可编辑ppt
4
• 例:某一乡村民甲、乙各牵一头牛于一小 桥上相遇,二牛相斗,乙的牛被甲的牛挤 下桥摔死,乙向甲索要赔偿费。甲提出: “在过桥时,我就向乙说,我的牛性子暴 ,让我牵牛先过,但乙说不怕,继续牵牛 过桥。另外,两牛打架,与我无关,因此 ,乙对牛被摔死后果自负:”乙与甲协商 不成,欲提起诉讼付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