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名老中医的治疗乳腺增生药方

合集下载

乳腺增生中成药大全

乳腺增生中成药大全

乳腺增生中成药大全1、消乳散结胶囊【处方】柴胡(醋炙)84g 白芍(炒)84g 香附(醋炙)63g 幺参84g 昆布105g 瓜蒌63g 夏枯草105g 牡蛎84g 当归63g 猫爪草84g 黄芩63g 丹参84g 土贝母42g 山慈菇21g 全蝎21g 牡丹皮84g 淀粉74g ─── 制成1000粒【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活血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痰瘀凝聚所致的乳腺增生,乳房胀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禁忌】孕妇忌服。

【规格】每粒装0.4g,20粒×3板/盒【贮藏】密封。

【有效期】年。

【生产企业】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2、岩鹿乳康胶囊【处方】岩陀445g 鹿衔草62.5g 鹿角霜7.5g 淀粉167g 制成1000粒【功能主治】彝医:补知凯扎诺,且凯色土。

中医:益肾。

活血,软坚散结。

用于肾阳不足、气滞血瘀所致的乳腺增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5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

月经前15天开始服,至月经来时停药。

【禁忌】孕妇忌服。

【规格】每粒装0.4g【贮藏】密封。

【有效期】年。

【生产企业】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3、桂枝茯苓胶囊【处方】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功能主治】、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痛经、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产后及流产后恶露不净、产后尿潴留、放环后腹痛、乳腺小叶增生、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3次,一次3粒。

饭后服。

经期停服。

疗程3个月,或遵医嘱。

【禁忌】妊娠者忌服,或遵医嘱。

【规格】每粒装0.31g【贮藏】密封,防潮。

【有效期】年。

【包装】10粒/板×5板/袋×2袋/盒,铝塑泡罩【生产企业】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乳癖散结胶囊【处方】夏枯草、川芎、僵蚕、鳖甲、柴胡、赤芍、玫瑰花、莪术、当归、延胡索、牡蛎【功能主治】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乳腺增生病,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烦躁易怒,胸胁胀满等。

乳腺增生中药方子

乳腺增生中药方子

乳腺增生中药方子
乳腺增生是一种女性特有的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女性内分泌失调引起,但影响女性内分泌失调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找不到病根是无法对症下药的。

中药是人们养生的最佳选择,它有很多种食用放松。

用中药来治疗乳腺增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不一定能对症下药,但养生也是极好的。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方子。

1、清肝解郁汤,是要准备人参,茯苓,熟地黄,贝母,炒山栀,白术,当归,柴胡,牡丹皮,川芎,陈皮,甘草,然后用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可以清肝解郁,凉血散结。

2、攻坚散,是要准备夏枯草,玄参,生牡蛎,昆布,姜半夏,海藻,青皮,陈皮,三棱,莪术,用水煎服或者是研末,开水冲服,可以化痰散结。

3、消乳汤,是要准备山楂,五味子,麦芽,再用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

4、乳核饮,是要准备柴胡,白芍,香附,郁金,青皮,丹参,三棱,生牡蛎,白花蛇舌草,夏枯草,黄芪,用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

5、乳块消汤,是要准备瓜蒌,生牡蛎,夏枯草,昆布,海藻,丹参,柴胡,天门冬,三棱,莪术,橘叶,橘核,半夏,用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

第六个是加味瓜蒌汤,是要准备当归,瓜蒌,乳香,没药,甘草,橘核,荔核,用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

名老中医治乳腺增生(乳房肿块乳癖中医没乳癌)效验方

名老中医治乳腺增生(乳房肿块乳癖中医没乳癌)效验方

名老中医治乳腺增生(乳房肿块乳癖中医没乳癌)效验方名老中医王幸福治(乳房肿块乳癖)乳腺增生效验方主方:柴胡疏肝散:陈皮12g 香附15g 川芎15g 枳壳12g 赤芍12g 柴胡15g 甘草10g 生麦芽30g 皂刺60g 浙贝母15g 元参12g 生牡蛎30g。

加平消片(郁金、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干漆(制)、枳壳(麸炒)、马钱子粉)主治:乳腺增生(中医称乳癖)。

此种病治疗西医无特别疗效,中医却治疗起来疗效较好。

我早年治疗此病坚守疏肝理气,活血散结,以逍遥散为主加减,疗效不高,治疗很长时间,乳癖变化不大,心中甚为郁闷。

看来光有法,无良方妙药,亦是无奈小包块。

后经勤求古训,留心效方,终于找到一个好方。

即柴胡疏肝散合平消片,运用临床颇收大效,现举一例示之:杨某,女,38岁,平时来月经前时,双侧乳房胀痛,经妇科红外线检查,发现两乳上外限各有一核桃大小包块,系囊性增生。

西医予以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和乳癣消片治疗,三个月无效。

又听人说秦岭终南山有一老中医擅治此病,去了几次吃药不少,亦无多大效果。

经人介绍转至我处。

刻诊:身高1.7米多,人胖,面白,脉弦滑有力,舌淡红苔薄白,性急躁,来月经时乳房胀痛厉害,过后即不痛。

饮食二便正常。

辩证肝气郁结,痰浊积滞,处上方加瓜萎半夏青皮。

十四剂乳块消去一半,效不更方,又续十四剂消无踪影,痊愈。

按:此案治疗乳腺增生以上述基本方为主,略事加减即可,需要提示的是皂刺一药不可太少,我临床一般用60-120g,量太少无济于事。

平消片更是主药不可减去,更不要因是治疗癌症之药而忌讳,中医历来有异病同治一说,就和逍遥丸男性一样用的道理一样,一种药治多种病常见。

勿怪之。

治乳房肿块(乳癖)中医验方柴贝汤:乳癖是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乳腺组织的良性乳房增生疾病。

多由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而成。

本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囊性增生症,有一定的癌变危险。

乳腺增生药方

乳腺增生药方

乳腺增生药方乳腺增生药方[治疗乳腺增生最好的药方]1、清肝解郁汤人参(回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回去心)3克,炒作山栀3克,白术4.5克,山药4.5克,柴胡2.4克,牡丹皮2.4克,川芎2.4克,陈皮2.4克,甘草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后2次服用。

2、乳块消汤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棱9克,莪术9克,橘叶9克,橘核9克,半夏9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后2次服用。

3、乳核饮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一日2次服用。

1、内分泌失调黄体素排泄增加,雌激素相对激增就是关键的乳腺病变的病因。

例如卵巢发育不完善、月经不调、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

2、饮食饮食结构不合理,例如低脂、高能量饮食引致脂肪摄取过多,饮酒和抽烟等,这些都可能将引致乳腺病变。

3、情绪精神紧张、情绪兴奋等不当精神因素难构成乳腺病变,经常看球、睡眠不足等也可以导致乳腺病变。

4、激素长期服用不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也可能将至乳腺病变。

因为人体长期过量摄取雌激素,将引致内分泌均衡紊乱,现在一些速生食品、人工圈养的水产及家禽采用的饲料中也多所含激素成分,长期食用也可以引致乳腺疾病的出现。

1、精神影响乳腺病变患者,常常可以存有显著的情绪发生改变,例如生气、紧绷、发狂、恐惧、抑郁症等,此外,生活规律也可以被迫倒转错乱,身体免疫系统机能会因劳累而每况愈下,乳房局部会因情绪变化而痛得烦躁。

2、癌变难以回避乳腺病变病梅尔科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减少2--4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与乳癌有别。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通常常于月经前期减轻,行经后减低。

由于乳腺病变病重的一小部分以后存有发展沦为乳腺癌的可能性,这也就是不少人指出乳腺病变最小的危害。

治疗乳腺增生中医验方组成:陈皮、柴胡、夏...

治疗乳腺增生中医验方组成:陈皮、柴胡、夏...

治疗乳腺增生中医验方组成:陈皮、柴胡、夏...
治疗乳腺增生中医验方
组成:陈皮、柴胡、夏枯草、炒白芍、当归、延胡索、丹参、牡蛎、莪术、王不留行、茯苓、白术。

主治:理气疏肝,化瘀散结,通络健脾止痛。

方义:陈皮理气则郁解,郁解则气畅,气畅则血行,血行则络通,并寓有“治痰先治气”的含义。

醋柴胡、夏枯草、炒白芍、当归疏肝柔肝,助君行气解郁散结为臣,延胡索、丹参活血止痛。

牡蛎、莪术、王不留行通络散结。

茯苓、白术健脾化痰,并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含义。

此三组药物配合共为佐药,甘草为诸药使。

加减:气滞甚者加香附、青皮以行其气;血瘀甚者加川芎、水蛭以化其瘀;痰湿甚者,加瓜萎、浙贝母以化其痰;痛甚者,加川楝子、白芷以止其痛;结块甚者,加山慈菇、昆布以散其结;老年冲任失调者加仙茅、淫羊霍以调其冲任。

【来源】黄鑫,柏江锋,李祯,高智.高智治疗乳腺增生的经验[J].光明中医,2013,28(12):2638-2639.
【郑重声明】本头条分享的相关中医方药仅用于学术分享、交流经验,网友朋友们绝对不可擅自使用,以免带来不良后果,如需服用中药均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中医##快问中医超能团#。

乳腺增生的中医治疗方

乳腺增生的中医治疗方
湿不运 , 而成痰 , 聚 或恼 怒伤肝 、 失条 达、 肝 气郁为 患所致 , 当以活血 化瘀 、 行气止 痛、 散结通络为治。介绍几则 中医治疗方, 效果 明显。 1 .消癖丸 :三棱 , 莪术各 1 0 , 金、 附、 克 郁 5 香 荔枝 核, 生牡蛎各 1 0 , 0 克 乳香、

食疗 . 膳 药
乳腺增生的中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乳腺增 生是 青年妇女 常见病 , 临床 以乳 房 内出现大小不 等的肿块及局部疼痛
为特征 , 女性 良性 肿瘤 中占首位 , 在 不仅在 一定程度 上降低 妇女怀 孕率, 而且有 恶 变可能。

: : :
本病是乳房的非炎症性疾病, 属中医 “ 乳癖” “ 、 乳核” 范围, 多因思虑伤脾, 水

: : :
没药各 5 克, 夏枯草、 0 柴胡、 浙贝母, 丝瓜络各 10 丹参、 2 克, 延胡索、 海藻、 布、 昆 瓜
萎各 6 克, O 王不 留行、 山甲各 3 穿 O克, 芪 8 克。将上 药择 净, 黄 O 共研 细末, 筛, 过 炼蜜 为丸, 每丸 9 克。每次服 1 , 日服 3 , 个月为 1 丸 每 次 1 个疗程 。可疏 肝解郁 , 活血 化瘀 , 祛痰散 结。 2 .乳宁方 :仙 灵脾、 生首乌、 丹参、 藻, 海 莪术 、 生山楂 各 3 克 , O 桃仁 、 元胡各

乳腺增生民间偏方奇效方

乳腺增生民间偏方奇效方

乳腺增生民间偏方奇效方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以乳房内出现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无粘连,推之可移,经前胀痛,肿块增大,形状不规,经前肿痛加剧,经后减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中医称为乳癖,是由于肝脾两虚,痰气互结,或冲任失调所致,伴心烦易怒,月经不调,腰乏力,舌淡红,脉弦细。

临床施治
1.公英香附煎
【组成】香附末30g 麝香末0.09g 蒲公英90g
【主治】乳腺增生,肝郁血瘀型。

症见乳房肿块,兼见胸胁胀痛。

【用法】以酒煎。

调涂患处。

2.木香生地敷熨
【组成】木香、生地各等份
【主治】乳腺增生,肝郁型。

症见肿块随喜怒消长,伴胸闷胁胀。

【用法】上药捣烂成饼。

以药饼敷局部,熨斗熨之。

3.瓜蒌连翘熨
【组成】瓜蒌、连翘、川芎、香附、红花、泽兰、寄生、大黄、芒硝、丝瓜络、鸡血藤各30g
【主治】乳腺增生,肝郁痰凝型。

症见乳房肿块,善郁易怒。

【用法】将上述药装2个白布袋中,其大小以覆盖乳房为度。

将药袋置锅中蒸热,外敷乳房患部,2个药袋交替使用,药袋不宜过热,以皮肤能耐受为度,勿烫伤。

临用时药袋上洒酒精或烧酒少许,每次热敷半小时,用完后,将药袋用塑料布包好,留待用,该方约热敷10次左右,药效即已消失,切勿内服。

4.香附陈酒敷
【组成】香附子10g 陈酒、米醋各适量
【主治】乳腺增生,冲任不调型。

症见乳房肿块经前重,神疲倦怠。

【用法】香附子研末,陈酒、米醋酌量以拌湿为度,捣烂后制成饼蒸熟。

1日1次,干燥后复蒸,轮流外敷患处,5日换药再敷。

古今名医验方---57乳癖(乳腺小叶增生)

古今名医验方---57乳癖(乳腺小叶增生)

古今名医验方---57乳癖(乳腺小叶增生)NO.57 乳癖(乳腺小叶增生)[通治方]曾广盛:自1971年以来用加味瓜蒌散(汤)治疗乳腺增生病100例,近期临床治愈90例(肿块完全消失),显效10例(肿块消失约1/2),全部有效。

当归12克瓜萎30克乳香3克没药3克甘草3克橘核15克荔核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1个月为1疗程,效果不著时加昆布、海藻各15克,经期暂停药。

《千家妙方》下册陈修园:蛤蟆饼方,治乳癖。

用大蛤蟆1个,去皮令净,入半夏9克、麝香0.15克,共打烂,为1大饼,敷患处,用帛缚之,约3时许解去,其效如神。

《医学从众录》卷八[辨证方]1、热证赵学敏:乳痈乳核,秋泉家秘祖传天下第一奇方,专治乳痈乳核肿硬大者,服之即内消。

九龙川(即龙见怕)30克细叶冬青(即山黄杨)15克龙爪紫金鞭(即马鞭草)20克金剪刀9克九节金丝草(即望江青)15克遍地金龙草(即地五爪)9克上药用无灰酒2碗,加香橼叶或橘叶十余片,煎盅半,饥时随量2~3次服之,渣再煎服。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虞抟:橘叶散,治妇人百不如意,久积忧郁,乳房内有核,如鳖棋子。

青皮石膏(煅) 没药甘草节当归头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瓜蒌子3克皂角刺4.5克(去尖,略炒出汗)上细切,作1服,加青橘叶1小握,以酒1盏半,煎至1浅盏,食后或卧时服。

《医学正传》陶承熹:乳癖乳岩方。

蒲公英金银花夏枯草各15克土贝母9克白酒2碗,煎1碗,空心热服愈。

《惠直堂经验方》卷三周子芗:治妇人乳核。

生地泽兰各12克王不留行蒲公英大力子各9克炒白芍小青皮广郁金川贝母(去心) 茯苓各6克桔梗生甘草节各4.5克百合1个水煎,每日饭后服,连服5帖,至愈为度。

《经验奇方》卷下2、虚证张璐:初起小核结于乳内,肉色如故,其人内热夜热,五心烦热,肢体倦瘦,月经不调,益气养营汤多服渐散。

人参6克白术(炒黄)6克茯苓4.5克甘草(炙)3克熟地黄6克当归身3克白芍药4.5克川芎2.4克黄芪9克桔梗6克贝母9克香附3克橘皮3克生姜3片,水煎服。

乳腺增生的药方

乳腺增生的药方

乳腺增生的药方1.瓜萎仁(20g)----0.6元/10g2.牛蒡子(20g)----0.6元/10g3.浙贝(15g)----1.5元/10g4.金银花(15g)----4.5元/10g5.青皮(15g)-----0.3元/10g6.紫花地丁(15g)--0.3元/10g7.黄芩(15g)-----0.6元/10g8.栀子(7g)-----0.50元/10g9.栀子碳(8g)-----0.60元/10g10.皂角刺(15g)-----1.60元/10g11.穿山甲(3-10g)-----40元/10g{此次购买每副药为7克}12.甘草片(15g)-----0.50元/10g13.柴胡(15g)--------1.90元/10g14.连翘(15g)-----1.30元/10g15.制陈皮(15g)-----0.30元/10g家庭煎药方法●煎药器具:最好用砂锅,砂壶或搪瓷锅,可用不锈钢锅,铝锅较差,避免用铁锅;●煎药用水:洁净的冷水,勿用开水;药物一般不要清洗;●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物可浸泡1小时;再次煎煮(二煎)时,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过药物2到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沸攮和小火保持微沸状态,对于解表,芳香类药等,宜大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药效降低;对于滋补药,多宜小火久煎,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出。

●煎煮时间:一般药物,一煎应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钟,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解表,芳香类药一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一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煎药并非越久越好。

●特殊煎服:药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药,先煎30分钟,再加入群药;注有“后下”的小包药,在群药煎好前5至10分种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药,用纱布包扎好投入药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液与“烊化”药物煎煮溶解后用服用;注有“冲服”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汤冲服。

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家传秘方加减..沈绍功

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家传秘方加减..沈绍功

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家传秘方加减..沈绍功
【乳腺增生治则】
乳腺增生应治重调肾活络。

调肾用杞果、女贞子、蛇床子、补骨脂。

活络用丹参、炒桔核、泽兰、路路通。

还应加两味散结特效药:山慈菇、蒲公英。

痛重选加川楝子、玄胡、三七粉。

经期选加生地、当归、赤白芍。

苔腻选加石菖蒲、郁金、全瓜蒌。

虚证选加生杜仲、桑寄生、肉苁蓉。

乳腺增生治疗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效果不好。

真正的原因是内分泌紊乱。

调肾阴阳,(杞果、女贞子、蛇床子、补骨脂、菟丝子);
活络(炒桔核、泽兰、路路通、丹参、山慈菇),生桔核能破气,炒桔核30g不破气。

活络的主药是泽兰,炒桔核行气,气行则血行。

活络两个特殊的药:山慈菇;蒲公英。

(四)增生要温通。

增生有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由于内分泌紊乱引起的激素紊乱所引起,都是良性肿瘤。

从中医来讲都属于肾亏,因此治疗增生不能一味的活血化瘀,软降散结。

重点应该调肾温通。

【祖传秘方】枸杞子、女贞子、生地、黄精、山萸肉、蛇床子、泽兰、生杜仲、桑奇生、桂枝、白花蛇舌草30g。

【乳腺增生】加公英、山慈菇、夏枯草15g。

【子宫肌瘤】加红花、丹参30g,茯苓。

【卵巢囊肿】加鸡血藤、伸筋草,地龙。

“乳癖消”,我鉴定的,以补肾为主,活络为辅,很有效。

乳腺增生好消,乳腺纤维瘤就不好消,就是慢。

乳腺增生症药方一处方:瓜蒌、乳香、没药、...

乳腺增生症药方一处方:瓜蒌、乳香、没药、...

乳腺增生症药方一处方:瓜蒌、乳香、没药、...
乳腺增生症药方一
处方:瓜蒌、乳香、没药、当归、甘草。

肿块较明显或范围较大者加荔核、桔核、夏枯草、昆布;乳房胀痛明显者加柴胡、青皮、枳壳、木香等。

每次月经干净后第五天开始服药、每日一剂,连服20剂。

轻者用1疗程、重者用2个疗程。

西药:维生素E 50mg,谷维素10mg,每日三次,连用20天。

方解;乳腺增生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

故中药以栝蒌化痰散结,乳香、没药调气活血,祛瘀消肿,当归补血活血,甘草调诸药,共奏消坚活血之功。

而维生素及谷维素亦可营养植物神经功能,促使乳腺增生消除。

上述方剂不建议随意使用,大家要遵循专业医师指导!
关注@中医王国栋主任,我就是你身边的中医朋友[玫瑰]
#妇科##乳腺结节##乳腺##乳腺增生##女性#。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处方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处方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处方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广泛使用的方法,它基于中医理论,通过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以达到治疗乳腺增生
的目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处方:
1. 疏肝理气法:中医认为乳腺增生与肝气郁结有关,因此疏肝理气是
治疗乳腺增生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草药有柴胡、郁金、川芎等。

2. 活血化瘀法:乳腺增生可能与血瘀有关,活血化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症状。

常用的草药有红花、桃仁、丹参等。

3. 软坚散结法:对于乳腺组织硬化的情况,中医采用软坚散结的方法,常用的草药有夏枯草、牡蛎、白芍等。

4. 温阳散寒法:若乳腺增生伴有寒邪侵袭,可采用温阳散寒的方法,
常用的草药有桂枝、附子、干姜等。

5. 养阴清热法:对于阴虚内热引起的乳腺增生,中医采用养阴清热的
方法,常用的草药有生地黄、知母、黄柏等。

6. 健脾益气法:脾虚可能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影响乳腺健康。

健脾益
气可以增强脾胃功能,常用的草药有党参、白术、黄芪等。

7. 调和阴阳法:通过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常用的草
药有当归、川芎、白芍等。

8. 外用敷贴法:除了内服草药,中医还常用外用敷贴的方法,如使用
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的草药敷贴在患处。

每种处方的具体组成和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复诊,以确保治疗效果。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也是辅助治疗乳腺增生的重要措施。

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

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

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中药方剂(一)【辨证】肝胆气滞血瘀,肝经血虚风热。

【治法】清肝解郁,凉血散结。

【方名】清肝解郁汤。

【组成】人参(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去心)3克,炒山栀3克,白术4.5克,当归4.5克,柴胡2.4克,牡丹皮2. 4克,川芎2.4克,陈皮2.4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方剂(二)【辨证】痰气凝结。

【治法】滋阴清热,化痰散结,行气破瘀。

【方名】攻坚散。

【组成】夏枯草30克,玄参30克,生牡蛎30克,昆布15克,姜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陈皮9克,三棱6克,莪术6克。

【用法】水煎服,或研末,开水冲服。

中药方剂(三)【辨证】肝气郁滞,痰凝聚结,肾阴不足。

【治法】疏肝散郁止痛,化痰结,补肾水镇阳。

【方名】消乳汤。

【组成】山楂15克,五味子15克,麦芽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方剂(四)【辨证】气滞血瘀,气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方名】乳核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方剂(五)【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去痰散结。

【方名】乳块消汤。

【组成】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棱9克,莪术9克,橘叶9克,橘核9克,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患者饮食禁忌1忌食咖啡、可可、巧克力等食品。

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嘌呤,会促使乳腺增生;2饮酒也被认为是乳腺疾病的大敌。

有研究发现,女性每天饮白酒,患乳腺肿瘤的机会大幅度增加;3忌辛辣刺激性调味品或食物,如姜、蒜、辣椒、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4食量要因人因证而宜,勿太过或不足。

乳腺增生民间验方

乳腺增生民间验方

乳腺增生民间验方
药方:丹参、黄芪、党参、王不留行各15克,柴胡、枳壳、白芷、香附各10克,当归、浙贝母、白芥子各9克。

适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消淤散结。

适应于乳腺增生。

提供人:何灵专家点评:
柴胡、香附、枳壳,三药均入肝经,合用共奏舒肝理气,解郁散结之功,为主药;黄芪、党参、当归合用,益气健脾,补益气血为辅药。

方中丹参为气中血药、当归为血中气药,均取活血化瘀之意,王不留行为疏通乳络之剂,三药共为佐药。

浙贝母、白芥子、白芷均取清热散结之意为使药。

本方从方子的内涵上看,适用于肝郁脾虚偏热象的乳腺增生患者。

由于有活血化瘀之品,孕妇慎用,月经期不宜服用。

此外白芥子、王不留行等有一定刺激胃肠作用,伴有慢性胃肠疾病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点评人:卓睿,市中医院乳腺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


作者:毛登峰。

乳腺疏通药材配方大全

乳腺疏通药材配方大全

乳腺疏通药材配方大全在中医理论中,乳腺疏通是针对乳腺疾病,如乳腺炎、乳腺增生等的一种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乳腺疏通药材配方,供参考:1. 赤芍通乳汤- 赤芍15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柴胡10克- 郁金10克- 甘草5克- 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服用。

2. 通乳散结汤- 王不留行15克- 穿山甲10克- 丹参15克- 郁金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甘草5克- 按照传统煎药方法煎煮后服用。

3. 乳痛消颗粒- 乳香10克- 没药10克- 红花10克- 桃仁10克- 川芎10克- 柴胡10克- 郁金10克- 甘草5克- 将药材研磨成细末,每次取适量以温水冲服。

4. 乳腺通络茶- 玫瑰花5克- 茉莉花5克- 金银花5克- 甘草3克- 将上述药材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5. 乳结散敷贴- 乳香10克- 没药10克- 川芎10克- 郁金10克- 将药材研磨成细末,用蜂蜜或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6. 通乳丸- 王不留行15克- 穿山甲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柴胡10克- 郁金10克- 甘草5克- 将药材研磨成细末,制成蜜丸,每次服用适量。

7. 乳痛宁胶囊- 丹参15克- 郁金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将药材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胶囊,按说明服用。

8. 乳痛宁膏-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柴胡10克- 郁金10克- 将药材煎煮后浓缩,制成膏剂,外敷患处。

9. 乳腺疏通精油- 乳香精油5滴- 没药精油5滴- 薰衣草精油5滴- 基础油30毫升- 将精油与基础油混合,轻柔按摩患处。

10. 乳腺疏通足浴方- 丹参15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将药材煎煮后取汁,用于足浴。

请注意,以上配方仅供参考,实际使用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

同时,乳腺疾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

八款治疗乳腺增生中医中药食疗秘方

八款治疗乳腺增生中医中药食疗秘方

八款治疗乳腺增生中医中药食疗秘方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多发的疾病,表现为乳房肿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气郁结、痰凝血淤所致。

小编今天就介绍治疗乳腺增生中药的偏方,以疏肝理气,清热散结,调冲任为主。

1、山楂桔饼茶:生山楂10克,桔饼7枚沸水泡之,待茶沸热时,再加入蜂蜜1-2匙,当茶频食之。

2、天合红枣茶,天门冬15克,合欢花8克,红枣五枚,泡茶食之,加蜂蜜少许。

3、仙人掌炒猪肝,常食有效。

4、黑芝麻10-15克,核桃仁5枚,蜂蜜1-2匙冲食之。

5、生侧柏叶30克,桔子核15克,野菊花15克等,煎汤饮用。

仙人掌炒猪肝
6、鳝2-3条,黑木耳3小朵,红枣10枚,生姜三片,添加佐料,如常法红烧食用。

7、全蝎2只,夹于馒头或糕点中,一日一次,七天为一疗程,应连用2个疗程,疗程间可休息2天,无效者,可改施他法。

8、海带2-3尺许,豆腐1块,煮沸汤饮食之。

佐料按常规加入,可加食醋少许。

治疗女性乳腺疾病,让女性的乳房变健康,上面的八种中药偏方有很好的治疗疗效。

对付乳腺增生,名老中医的一张验方,8味药,疗效不错

对付乳腺增生,名老中医的一张验方,8味药,疗效不错

对付乳腺增生,名老中医的一张验方,8味药,疗效不错
乳腺增生并非现在人专属的疾病,早在古代,对于此病就有了详细的记载。

在中医上,乳腺增生又叫“乳癖”。

乳癖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慢性非化脓性肿块,临床以乳房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为主要表现。

不同年龄的妇女皆可发生。

中医认为肝郁气滞、情态内伤、气滞不舒、气血周流不畅是导致乳房疼痛和肿块的重要因素。

肝肾两经与乳房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冲任两脉。

肝郁气滞、情志内伤在乳癖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影响。

平素情志抑郁,气滞不舒,气血周流失度,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横逆犯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挟痰结聚为核,循经留聚乳中,故乳中结块。

说了这么多,分享一张名老中医的临床验方——消核汤。

药物组成如下:
炙僵蚕、蜂房、当归、赤芍、香附、橘核、陈皮、甘草。

此方具有疏肝解郁、和血消坚、调和冲任的功效。

尤其对于乳腺小叶增生有很好的疗效,一般服用5-10剂可以获效,如果没有完全康复可继续服用。

文中方剂如有需要,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不要盲目使用。

乳腺增生乳房结节特效方

乳腺增生乳房结节特效方

乳腺增生乳房结节特效方
乳腺增生,乳房结节,乳腺纤维瘤等现代女性的发病率比较高,西医对此仅是观察,到一定大小给予手术切除,着实有点过于杀伐。

中医中药对此类问题有着很好的疗效,笔者根据验方总结,验证应用,总结出一方,屡用屡效。

上方除枯矾全蝎瓜蒌皮外,水煎,早晚温服。

枯矾,全蝎,瓜蒌皮研成细粉,用汤药冲服。

鳖甲牡蛎皂角刺软坚散结,专破结块。

夏枯草,王不留,木鳖子,是淋巴结专用药,古时多用于马刀夹瘿,以及甲状腺肿大、结节等。

对于女性乳腺增生结节尤其是伴有一生气即腋窝肿胀不适或淋巴结肿大,疗效确切,消结于无形。

若伴有甲状腺结节夏枯草可加至60克,伴有子宫肌瘤可加三棱、莪术,伴有泌乳素高可加生麦芽。

雌激素过高可加淫羊藿。

笔者临床治疗20多例,乳房结节小者百分之百消失。

过大的可缩小。

相伴甲状腺结节及子宫肌瘤者多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

以上为中医方剂,应用时请咨询中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位名老中医的治疗乳腺增生药方
乳癖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慢性非化脓性肿块,临床以乳房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为主要表现。

不同年龄的妇女皆可发生。

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之的乳房囊性增生病和乳房纤维腺瘤等病。

乳癖
1.消核汤
【组成】炙僵蚕12克,蜂房9克,当归9克,赤芍9克,香附9克,橘核9克,陈皮6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解郁,和血消坚,调和冲任。

【主治】乳腺小叶增生症。

一般服5-10剂可以获效,如未全消者可续服之。

【用法】日1剂,煎2次分服。

2.乳块消
【组成】丹参、橘叶各15克,王不留行、川楝子、土鳖虫、皂刺各10克。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主治】乳腺增生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或浓缩制成糖衣片47片,每日服12片,分2次服。

3个月为1疗程,服1疗程效不显著者,每日剂量可增至24片。

3.乳癖内消丸
【组成】醋煅牡蛎15克,蒲公英9克,橘核叶各9克,大小茴香各
24克。

【功效】疏肝散结。

【主治】乳房结块,皮色不变,或大或小,按之稍痛,推之可动者。

对付乳腺增生,8位名老中医的治疗验方
2020-05-02 仁者医心... 转自一元堂中医张私有
修改
乳癖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慢性非化脓性肿块,临床以乳房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为主要表现。

不同年龄的妇女皆可发生。

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之的乳房囊性增生病和乳房纤维腺瘤等病。

乳癖
1.消核汤
【组成】炙僵蚕12克,蜂房9克,当归9克,赤芍9克,香附9克,橘核9克,陈皮6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解郁,和血消坚,调和冲任。

【主治】乳腺小叶增生症。

一般服5-10剂可以获效,如未全消者可续服之。

【用法】日1剂,煎2次分服。

2.乳块消
【组成】丹参、橘叶各15克,王不留行、川楝子、土鳖虫、皂刺各10克。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主治】乳腺增生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或浓缩制成糖衣片47片,每日服12片,分2次服。

3个月为1疗程,服1疗程效不显著者,每日剂量可增至24片。

3.乳癖内消丸
【组成】醋煅牡蛎15克,蒲公英9克,橘核叶各9克,大小茴香各24克。

【功效】疏肝散结。

【主治】乳房结块,皮色不变,或大或小,按之稍痛,推之可动者。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日2次,每次3~5克,陈酒送服。

【注意】孕妇忌服,本品宜长期服用。

4.乳癖汤
【组成】淫羊藿9克,甜苁蓉9克,玄参9克,白芍9克,橘核叶各9克,广郁金10克,陈香橼20克,当归12克。

【功效】疏肝和营,壮阳软坚。

【主治】乳腺小叶增生症。

【用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5.逍遥蒌贝散
【组成】当归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瓜蒌15克,贝母10克,半夏9克,南星9克,生牡蛎15克,山慈菇12克。

【功效】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主治】乳癖、乳岩初期、瘰疬等。

【用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6.乳核消
【组成】旋覆花(布包)、炒橘核、炒枳实、天葵子、赤芍、法半夏、浙贝母、制香附、青皮各10克,夏枯草60克,牡蛎粉、地丁、蒲公英各30克。

【功效】疏肝行气,化痰涤饮,软坚散结。

【主治】乳房痰核。

症见乳房内单个或多个核状硬结,形状、大小不一,坚硬光滑,发展缓慢,多不痛。

【用法】水煎1.5小时,分3次温服,1日1剂,20剂为1疗程,两疗程间停药20天。

7.活血逐瘀汤
【组成】丹参15〜30克,乌药6〜12克,白僵蚕6〜12克,三棱9〜15克,莪术9〜15克,白芥子9~15克,厚朴6〜12克,橘红9〜15克,土贝母9〜15克,沉香1.5〜3克。

【功效】活血逐瘀,软坚内消。

【主治】腹部包块、乳房纤维瘤、体表小肿物或寒性脓肿、关节肿胀(鹤膝风)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8.乳中结核方
【组成】归尾、赤芍、白芍、川芎、贝母、桔梗、红花各9克,青陈皮、川楝子、连翘、茯苓各12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主治】慢性乳房纤维增生病变。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附:乳核内消片(汤)湖南中医研究所方
【组成】柴胡、当归各6〜9克,郁金(或用京三棱)、橘核、山慈菇、香附、漏芦各9〜12克,夏枯草、茜草各12〜15克,赤芍15克,青皮、丝瓜络各6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活血,软坚散结。

【主治】用于乳腺小叶增生病。

症见乳房胀痛,有肿块,月经前症状明显,经至又见好转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