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逻辑缺陷
《拿来主义》的论证逻辑与章法结构
《拿来主义》的论证逻辑与章法结构
《拿来主义》是一本关于拿来主义思想的著作,其中包括了许多
对拿来主义的论证逻辑和章法结构。
首先,作者将拿来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做事方式,它采用一种新颖、创新、可持续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作者认为,拿来主义不仅快速、高效,还能够有效地减少真正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源和精力。
此外,当
你使用拿来主义时,你不必重新发明轮子,而是可以自信地采用已有
的解决方案,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
随后,作者提出了关于拿来主义实施的建议,即遵循“三种方法”。
第一,要学会认可别人的想法,学会接受他人的概念,努力实
现他人的想法。
其次,根据不同的背景,对拿来主义方法进行实际应用,如借助新技术、信息和工具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最后,要学
会从拿来主义模型中学习,如何把复杂的任务细分成更小的、可行的
步骤。
最后,作者总结了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并建议人们不要犹豫,而
是要抓住机会,勇于采用拿来主义,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改善效率。
《拿来主义》是一本丰富的书,它的论证逻辑和章法结构深入浅出,既直观又易懂。
它清楚地表明,采用拿来主义可以使工作变得更
加有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目标。
《拿来主义》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论证严密而又具有很强艺术性的杂文。
从论证的角度看,全文扣紧“拿来主义”这个论题,从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什么是拿来主义和怎样才能实行拿来主义这三个方面,进行了严密的、极富说服力的论证。
开头从“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说起,这二者虽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作法,但都不足取,都是“拿来主义”的对立面。
由对这两种作法的否定,达到论证必须实行拿来主义的目的,这在文章写作上叫做“逆起”的写法,在论证上则是因果论证。
对“闭关主义”只捎带提及,因为“闭关”的恶果已为大家深知,点到即可;而“送去主义”的则是开头几段论证的重点,第2段先指出这不符合“礼尚往来”的仪节,第3、4段又进一步论证其巨大的、深远的危害,即倘若只是一味地“送去”,结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只“送去”不“拿来”是不行的。
这样,第5段明确提出的“还得‘拿来’”的观点,就得到有力的论证。
从论证逻辑上看,至此已证明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接下来的6、7两段,从“送来”与“拿来”的区别上立论。
这二者是鲜明的对比,也是进一步的因果论证(第7段开头的“所以”是明确的语言标志)。
即决不可听任“送来”,听任“送来”的结果,就是听任心怀叵测的外人来坑害自己。
因此“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这可看作是对“什么是拿来主义”的第一层论证。
接下去的第8段,用“大宅子”设喻,批判极“左”的昏蛋和极右的废物等等,可看作是对“什么是拿来主义”的第二层论证。
不管是任凭别人“送来”,还是像大宅子的不肖子孙那样,都不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所以惟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才是值得提倡的。
这两个论证层次在逻辑上是很严密的。
至此,“什么是拿来主义”也得到充分论证。
最后的9段和10段,论证怎样“占有,挑选”(参见后文对“比喻”的分析)和怎样才能“占有,挑选”(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这是对“怎样才能实行拿来主义”的深刻论证。
辛辣刺骨,鞭辟入里——浅析鲁迅《拿来主义》的批判风格
辛辣刺骨,鞭辟入里——浅析鲁迅《拿来主义》的批判风格作为现代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对现实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批判态度。
在《拿来主义》一文当中,作者以嬉笑怒骂、横眉冷对的方式,对强权进行了无情的嘲讽与批判。
《拿来主义》一方面斥责了国民政府一味投降的无能与软弱,一方面对于文艺阵线内部的错误进行了驳斥。
文章见解深刻,一针见血,令人不得不深深佩服鲁迅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
一、形象生动对于社会现实,鲁迅有深刻的体验与认识,同时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写了许许多多的文章,对当时的人、事进行了批判与揭露。
作为一篇讽喻时事的杂文,《拿来主义》最大的特征就是擅长运用形象的比喻,使原本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从而使读者更容易了解和接受。
“拿来主义”这一说法的提出,本身就是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拿来”这一词语,不仅十分生动,同时通俗易懂,让人一见便能领会其含义。
化合物 3A02:质谱 ESI/MS(negative mode),m/z 234,[M-H]-。
1H NMR(500 MHz,CDCl3,TMS),δ为7.25~7.28(t,J=9.0 Hz,2H),7.05(t,J=9.0 Hz,2H),6.83(br.s,1H,NH),5.97(s,2H),4.46(d,J=5.5 Hz,2H)。
在对“拿来主义”这一说法进行具体阐述时,鲁迅以一所大宅来打比方,用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说清楚了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尽管作者在文章中所阐述的是一个非常精深的问题,但议论时并没有写得太过高深,而是将大宅子作譬喻,接着运用“鱼翅”“鸦片”等一系列生动的形象来进行比喻,不仅使得抽象事物更加形象,而且道理也更加浅显通俗,使得文章富有独特的讽刺意味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毫不留情鲁迅生活的时代,社会黑暗,掌权者无能昏庸,面对列强只能步步后退,没有丝毫的斗争意识,只是一味地息事宁人。
有鉴于此,鲁迅创作了大量的文章讽喻现实,尤其是他的杂文,总是一针见血,毫不留情。
PPT:鲁迅《拿来主义》分析
• 2、背景资料: • 曾国藩说过,古文不宜说理。世事变迁, 事理繁复,古文无法表现。 • 论文,即论断事理的文章。在我国,论文 源远流长,品类繁多。除“论”而外,还 有说、辨、解、原、议、释等。按其内容, 可分为史论政论和杂论。史论如贾谊的 《过秦论》。
• 政论如欧阳修的《朋党论》。直接涉及现 行政治,或论政事,或论经济,或论人事, 通古今之变,参人事之谋,察盛衰之理, 审权势之宜。这是一种对军国大事贡献谋 策的文章。它和奏议的区别,就在于不一 定都确、生动、有讽刺 意味,试加以分析。 •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 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 出一点进步了。 •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 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 太不“摩登”了。
•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 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 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 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 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 (2)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 仪节,说道:拿来!
• (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
• 杂论代表如《庄子· 内篇》中的《齐物论》,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等。 • 它是指文章内容包括繁杂而说的。应用广 泛,既可说理,也可论事,还可议人、辨 物。凡不属“史论”和“政论”的,皆可 归之为杂论。
• 朱自清认为:“至于说理,论辩,古文实 不相宜”,白话却能做到“复杂细密”, “白话文之所以盛行,正因为达意达得 好”,“新文学运动起来,大半靠《新青 年》里那些白话论文(文言的很少),那 些达意的文字;新文化运动更靠着达意的 文字。这是白话宜于说理论辩的实据。” ( 朱自清:《文言白话杂论》,《朱自清全集》
《拿来主义》讽刺语言特点
《拿来主义》讽刺语言特点
《拿来主义》是一种讽刺语言风格,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挖苦讥讽:《拿来主义》作品常通过嘲笑、挖苦或讽刺的叙述方式,暗示或直接指责某些人、事件或现象的荒谬之处。
这种语言风格往往
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以达到表达批评、讽刺或嘲弄的目的。
2. 借代含义:《拿来主义》常借用其他作品、成语、谚语等,通过转
换和改编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语言手法常常使用讽刺或夸张的修
辞手法,使得原本普通或庄重的句子在新语境下显得滑稽可笑。
3. 用词讽刺:《拿来主义》作品中常常运用讽刺的用词来夸大或暗示
所批评的对象。
这些用词可能是对该对象的贬低、夸张或歪曲,以达
到对其进行讽刺的目的。
同时,此类作品可能使用变形词语、造词等
方式来增强讽刺效果。
4. 反讽对比:《拿来主义》作品往往通过对比手法来讽刺某一现象的
荒谬之处。
通过将现实与虚构、对立或反义的事物对比,通过差异的
突出来传达批评的意图。
需要注意的是,《拿来主义》的讽刺性质使得作品可能存在一定的主
观观点和情绪导向,读者在阅读时应保持客观理性,理解其中的反讽
和讽刺目的。
这种语言特点的使用可以让作品更生动、有趣,但也需
要把握好一个度,避免过度讽刺或侮辱他人。
研读 推理 辨别 比较——以《拿来主义》为例谈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
2019年32期┆159教学随笔研读 推理 辨别 比较——以《拿来主义》为例谈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顾颖燕摘 要:思辨性阅读是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的方式,本文以《拿来主义》教学为例,从以思维导图形式梳理文章逻辑思路、探讨文章逻辑错误、结合其他本文分析“拿来主义”的历史意义、写作训练等几个教学环节入手,剖析思辨性阅读的理念,并结合杂文的文体特征,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尝试具体的操作策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关键词:思辨阅读;逻辑;质疑;批判 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任务群,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可以看出,新《课标》对思辨性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全面深入的解读,要有质疑精神,要有个人见解,弘扬理性思辨色彩。
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和思辨能力呢?笔者以《拿来主义》为例尝试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
一、在研读中理清思路理清行文思路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阅读中提炼要点,把握作者的观点。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绘制课文行文思路的思维导图。
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概括,做学习的先行组织者,文本信息的加工者。
在理清整篇文章逻辑思路的基础上,再深入到具体的段落,通过语言尤其是关联词语的力量品味语言的逻辑性。
以《拿来主义》的第九段为例,给学生展示两段文字,一段是原文,一段去掉了几个关联词,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关联词语在论证过程中,使论证更严密,思路更清晰的作用。
张玉新老师说:“思辨性阅读是由教师主体策划的以具有思辨性的文本为学习资源的,旨在培育学习主体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提升的学习活动。
”也就是说,思辨性阅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分析文本,在此基础之上提升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
也谈拿来主义的两个问题
也谈《拿来主义》的两个问题蔡焕杰摘要:本文认为《拿来主义》的结构看似不够严谨,但如同交响乐中以“旋律动机”的手法来展开乐思一样,作者舍弃规整实现了杂文活泼、自如、跌宕的特点。
在该文内容是反映中外文化的交流还是古今文化的传承上,作者的分析并不严密,但其精神实质在两方面都是适用的,时代因素也使得对文章的挑剔显得苛刻。
关键词:《拿来主义》;结构;旋律动机;内容;鲁迅《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杂文,但许多学生在充分领略先生精辟的见解、精妙的讽刺艺术之余,也对文章中段落的连贯提出质疑:为什么第一段和第三段都讲送去主义,却在第二段插进“拿来”;这还不算,在第五段又提出“拿来主义”,对于“拿来”、“拿来主义”都不加论证,刚刚点出便转换话题。
更令人困惑的是第三段和第五段都讲送去主义,又偏偏在第四段插进“抛来”、“抛给”、“送来”。
插进“送来”又不加论证,直到第六段才分析其危害。
为什么不集中讲清“送去主义”再论述其他内容呢?既然已经点到“送来”为什么不一气说完?作者是在第一段讲了送去主义的表现:可怜的几张国画,由大师捧着一路招摇献媚;更由“活人替代古董”奏艺求荣。
作者怒从中来,情不可抑,忍不住感叹:“没有人说道‘拿来’”。
然后才又讲起送去主义的危害。
在第四段之所以又插进“抛来”、“抛给”、“送来”,不过是紧承第三段“(子孙)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提醒读者认清这种“奖赏”的可怕。
由于此处论述的重点是批判“送去主义”,故暂且点到为止,以免冲淡主题。
在第五段结束对“送去主义”的批判之后才接上第四段的茬,把“送来”的可怕性揭示出来。
如果把送去主义的表现、危害集中起来,即将第一、三、五三段连起来,文章当然显得十分连贯,但文气却未免板滞了,失却了“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的生动性,也失去了杂文活泼、自如、跌宕的特点。
这里“拿来”的不断展开也让我们联想到交响乐中以“旋律动机”的手法来展开乐思。
《拿来主义》的优缺点
《拿来主义》的优缺点《拿来主义》是指人们通过借鉴和采纳他人的创意、理念或做法来解决问题和促进创新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存在一些优点和缺点,下面将分别进行探讨。
优点1. 提高效率拿来主义可以帮助个人或组织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可以避免重复犯错误、走弯路,从而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2. 促进创新拿来主义鼓励思考和借鉴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创意和做法。
通过吸纳外部创新,可以激发新的思维方式,推动创新的发展。
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借鉴有助于突破既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业壁垒。
3. 提高质量通过拿来主义,可以借鉴他人在某个领域已经验证过的优秀作品或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成果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试错的风险,确保最终产品或服务具有更高的质量水平。
缺点1. 缺乏原创性拿来主义带来的一个明显缺点是缺乏原创性。
过度依赖于借鉴他人的思路和做法,可能导致创造力的丧失。
如果大量的创新都是建立在他人成果之上,可能会限制个人或组织的创新能力。
2. 难以适应特定情境拿来主义的方法并不总是适用于所有情境。
每个问题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因素,完全依赖于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并不能确保取得成功。
有时候,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3. 法律风险在一些情况下,拿来主义可能涉及版权或知识产权的问题。
未经他人授权或许可,擅自使用他人的创意或知识产权可能会引发法律纠纷。
因此,在采用拿来主义方法时,应特别注重遵守法律法规,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总结拿来主义作为一种方法,既有其优点又存在一些缺点。
合理运用拿来主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创新和提高质量。
然而,应注意避免过度依赖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也要遵守法律法规,从而更好地应对其中的挑战和风险。
“做了女婿换来的”:《拿来主义》中欠妥的注解
“做了女婿换来的”:《拿来主义》中欠妥的注解关于“做了女婿换来的”:《拿来主义》中一条欠妥的注解李玉山邵洵美这三个字在读过《拿来主义》的人心中绝对是个“贬义词”:靠阔太太的陪嫁混进了诗人圈,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反动文人”。
邵洵美的真实面目究竟啥样?鲁迅为何要讽刺他呢?邵洵美(1906-1968),新月派诗人,出版家,翻译家。
其诗集有《天堂与五月》《花一般的罪恶》。
1933年8月—10月间,鲁迅与邵洵美等人曾有过论争,论争的起源是邵洵美在自己主编的期刊《十日谈》上谈文人无行时对鲁迅进行了影射攻击,于是鲁迅写了《各种捐班》《登龙术拾遗》等杂文予以回击,其内容主要讽刺邵洵美娶了贵族小姐(其妻乃大官僚资本家盛宣怀之孙女盛佩玉),靠妻子丰厚的陪嫁办书店、跻身文坛、自称诗人,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有富岳家,有阔太太,用作陪嫁,作文学资本,笑骂随他笑骂,恶作我自印之。
”(《登龙术拾遗》)其实,邵洵美与盛佩玉是姑表兄妹,两人青梅竹马,其名“洵美”是在他10岁时据《诗经》“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美,洵美且都”而改的,为的是让自己与所喜爱的人名字相连。
他们的婚姻谈不上高攀与否的问题,邵也未因此而炫耀于人。
即便邵真的如鲁迅所言是“附凤者”,用妻子的`钱开书店,搞出版,促进文化事业也无可非。
鲁迅不喜欢邵洵美,主要还是因为邵在诗歌创作上的“唯美”主张,与鲁迅所提倡的关注现实的思想相违背(鲁迅对梅兰芳的批评同样是源于此,他认为梅兰芳的表演太“雅”,不是平民化艺术),再加上与新月派的宿怨与误解,便恨屋及乌,甚至讽刺挖苦也就在所难免,以至在几个月以后.写作《拿来注义》时还不忘“挂角一将”“讽”他一“讽”。
邵洵美是个有贵族气质的诗人,在山雨欲来的革命时代,他一味吟风弄月,追求“唯美”,的确与当时国家多难、问题成堆的大背景不太和谐。
但他为人慷慨,有“小孟尝”之美称;他的“慷慨”使其家里的经济状况日渐紧张。
他在出版事业上颇有成就,尤其是《论持久战》英译本的出版也有他的一份贡献。
再说《拿来主义》的“逻辑错误”
再说《拿来主义》的“逻辑错误”作者:赵文建来源:《中学语文·中旬》2021年第11期摘要最近两年,对《拿来主义》中“大宅子”喻指对象究竟是什么,《拿来主义》行文逻辑是否确实前后不一致再起争议。
本文立足《拿来主义》文本,整体把握前后文的逻辑联系,借助“大宅子”在文中究竟是比喻还是借代的辨析,确认“大宅子”的比喻仅仅指向外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无关,《拿来主义》行文不存在逻辑前后不一致。
关键词“大宅子”之喻;中国传统文化;外国文化鲁迅先生的经典名篇《拿来主义》,言辞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编入高中语文教材后,多年来吸引了无数老师的研究目光。
最近两年就《拿来主义》的文本解读又掀起了一波热烈讨论,其中主要分歧:一是文章前半部论述指向中外文化交流,后半部分以“大宅子”为喻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于是,在行文上,前后逻辑不一致,违反同一律。
一是“大宅子”的喻指对象究竟是什么?本文不揣鄙陋对此再作探讨。
一、“大宅子”究竟指什么我们认为解读文本不仅需要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尤其必须立足文本语境的前后逻辑联系来推断文意,揣摩作者的独到匠心。
《拿来主义》开头七段文章针对闭关主义迷梦的破灭、送去主义实质卖国的危害,面对帝国主义恶毒“送来”造成的祸害,反复三次提出“拿来”,实施“拿来主义”,明确主张“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紧接着鲁迅先生就以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得了一所大宅子作譬喻,提出要敢于“拿来”,对宅子中的物事,根据其对人生健康有利与有弊的实际,采取“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措施分类处置,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怎样“拿来”的具体内涵。
最后又直接提出这样处置前提条件和结果:“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由此看来,本文的总体论述思路是:紧紧围绕“拿来”,依次论述了为什么要“拿来”——什么是“拿来”——怎样实施“拿来”——实施“拿来”前提条件与结果。
《拿来主义》浅析
《拿来主义》浅析一、背景和主题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东北三省之后,又觊觎我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国民党反动政府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一方面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一方面更加疯狂地对革命根据地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以便使帝国主义“可以不费力量的进来”。
同时,为了强化法西斯统治,蒋介石亲自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妄图以封建的伦理道德来抗拒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在文化界,那些“尽‘宠犬’职分”的反动文人,也叫嚷着要“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
“媚外”与“复古”,相辅相成,构成了国民党政权及其帮凶文人的基本特点。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一九三四年前后,左翼文化界开展了关于民族形式、大众语和拉丁化文字改革等问题的讨论。
鲁迅积极参加了这些讨论。
在讨论中,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在对待古代和外国的文化问题上,产生了一些极其错误的观点。
譬如有人把有批判地借鉴和采用旧形式攻击为“类乎投降”,“为整个旧艺术捧场”。
(见《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有人把汉语中适当借用欧化语法和外来词汇侮蔑为“一定要把中国语取消”,是受了“帝国主义的指使”。
(见《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附录)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批判错误和糊涂的观念,鲁迅在这个时期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娴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生动而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待古代和外国文化的基本原则,指出:“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
(《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拿来主义》就是其中的一篇。
关于《拿来主义》一文的主题,近几年出版的鲁迅杂文选读一类的书,几乎都说成是“体现了鲁迅对待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抓关联词语理清文章思路——拿来主义
抓住关联词语理清文章思路一、《拿来主义》逻辑结构的关联词语:〖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也可以算得显得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说‚拿来!‛〖当然〗…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
〖(但是)〗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
二、要点精解:句子或者句群、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对等还是主从,除了语义上的感悟之外,更多的是通过关联词语来表达的。
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其表现的逻辑关系也很不相同,其表现的思想情感也不相同。
比如‚虽然…但是…‛,主体内容置换了,意义完全相反:虽然他学习刻苦,但是成绩进步很慢;虽然他成绩进步很慢,但是他学习刻苦。
三、拓展型阅读:1999年上海高考试题阅读下文,完成1—5题(11分)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了路,就要桥。
(1)桥是路的一部分,没有路,当然就没有桥;桥不能没有联系的路而孤立存在。
(2)桥的存在是为路服务的。
(3)既然是为路服务。
就要能满足路的要求:(4)第一,所有路上的车辆行人,都要能安全地顺利地在桥上通过。
(5)第二,车在桥上走,要能和在路上走一样,不能因为过桥而使行车有所限制,比如减轻载重,降低速度,一车单行等等。
(6)第三,路上交通运输,总是天天发展的,路还可以跟着改造、加强,桥就不那么简单,一定要造得比路更为坚固耐久。
(7)满足了以上这些要求,桥和路才能成为一体、合为一家。
(8)否则那就是‚路归路,桥归桥‛,不能密切合作,共同为陆上运输服务了。
桥和路不但要为陆上运输而合作,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
过河的桥。
下面要走船,水涨船高,桥要造得高,路也要着高。
桥在过河的地位上要服从路,路在两岸的高度上,必要迁就桥。
桥和路都是越高越难造的,但是为了行船方便,就把困难留给自己。
桥和路跟船合作得好,这个困难就解决了。
不论行车或走路,总不要因为桥而使人感到不适,或是激烈震动,或是骤然改变方向,使桥形成一个‚关‛,如果车在桥上走,如同在路走一样;船在桥下过,如同河上没有桥一样,有桥恍同无桥,这种桥就算是造得真好了。
误读是怎样产生的——对《拿来主义》的思考
课程教育 研究
c 吣
E d u c a t i 0 n
r c h
2 0 l 5 年3 月 中旬 刊
误 读 是 怎样 产 生 的—— 对 《 拿 来 主 义》 的 思考
姜 峰
( 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 北京 1 0 0 1 2 0 )
【 摘要】 关于《 拿来主义》 , 鲁迅的本意是指向外来文化的, 但在很长时间里对它的主题一直理解为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这
被误读了的《 拿来主义》 《 拿来 主义》 是鲁迅 的一篇后 期 杂文 , 很 早就被 选入 中学 课本 。 有很 长一段 时间 . 对 它的主题一直是这样理 解的 : “ 拿来 主义” 表现 了鲁迅 对于“ 文化 遗产” 批判 继承的态度 在 所见到 的各种版 本的教 材 中, 大多 数 认为《 拿来主义》 “ 这篇 文章是鲁 迅先 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 产的一篇文章” 比如 : 普通高中 语 文教材 《 教 师教 学用书》 认为, “ 用‘ 孱头’ 、 ‘ 昏蛋 ’ 、 ‘ 废物’ 来 批判 三种 对待文化 遗产 的错误 观 点和 态度 :用 ‘ 鱼翅 ’ 、 ‘ 鸦 片’ 、 ‘ 烟枪和烟灯 ’ 来 比作文化遗 产 中的三个组 成部分 : 用‘ 占 有’ 、 ‘ 挑选’ 创新 来说 明批判 继承 文化遗产 的三 个步骤 . 都 十 分贴切 . 丝丝入扣” 人 民教育 出版社 1 9 9 0年版 高 中课 本第一
可能会 导致 青年 “ 回避现 实的社会 问题 ” . 也 是 因为他 从 “ 国 故” 中看到满纸都 写着“ 吃人” 所以拿 来主义本 来是指 向“ 外来文化 ” 的. 这 一 点毫无疑 义 。 问题 是 , 那种 “ 批判继承文化遗产” 的误 读 是 怎 么产 生 的 二、 《 拿来主义》 的语言陷阱 《 拿来主 义》 一文一共 1 0个 自然段 , 第一段 用一句话批判 “ 闭关主义” 作 为引入之后 转而 主要 批判 “ 送去 主 义” . 鲁迅在 这里 为什 么一 定要提 “ 闭关主义” ? 鲁迅 自然有他 的用意 “ 闭关 主义” 和“ 送去主义 ” 表 面 上 看 来不 同 , 从思 想实质来看 。 “ 送 去 主义” 和“ 闭关主义” 是一脉相 承 的, 都是 以文 明古 国 自居 . 自 夸 自大 , 不肯 向外 国学 习. 对照“ 闭关主义” 我们 可 以更 清楚地 看到“ 送去 主义” 的后果 . 所以第二段 鲁迅 更加 明确 指 出 了一
【课外阅读】《拿来主义》逻辑研究
【课外阅读】《拿来主义》逻辑研究内容摘要:《拿来主义》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阅读”的首篇。
笔者认为新课程下认真对其进行逻辑研究,无论对理解此文思想内容,学习作者高超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的逻辑论证能力,还是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教育青年一代正确对待、吸收外来科技文化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拿来主义,逻辑研究,推理论证新课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四册在第二单元安排了“逻辑与语文学习”的内容。
无独有偶,第三单元“阅读”的首篇便是鲁迅的《拿来主义》。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论证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对《拿来主义》这篇论说文的讲授从逻辑角度认真对其进行逻辑研究,无论对理解此文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高超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的逻辑论证能力,还是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教育青年一代正确对待、吸收外来科技文化都是有益的。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一九三四年六月写的一篇著名杂文,最初用“霍冲”的笔名发表在当时上海《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后由作者编入1935年结集的《且介亭杂文》。
“九·一八”事变之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
鲁迅敏感地意识到,革命阵营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因而及时创作了《拿来主义》一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精辟、透彻、形象生动而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和正确态度。
此文逻辑论证极为严密,共有十个自然段,归属于四个逻辑段。
第一逻辑段就是第一自然段。
文章主旨在论证“拿来主义”,但作者认识到,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而是同国家的内外政策密切相关的。
因此,作者把这个问题放在了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审视。
于是,文章先从“闭关主义”说起,具有历史纵深感,但文章重点不在此,所以只用一句富有幽默感的语句予以讽刺和否定,进而马上用了一个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论证形式:(别的且不说吧,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一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听说不久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内容要准确定位,否则我们上的语文课将会是“错误”的语文课,误人子弟。
我教《拿来主义》时,从梳理结构入手,明确全文为先“破”后“立”,先驳论,后立论。
这样的解读是不太准确的,驳论有批驳论点、论据、论证三种,但是文中列举的闭关、送去、送来三种主义,是鲁迅先生针对清末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外文化交流各种不平等现象提炼而成,是先生极富形象性的精辟概括,这哪是敌人的论点?这是鲁迅先生持一颗热爱国家关注社会之心,以笔作枪,直指现实问题,意在唤起关注,解决问题。
其实,时至今日,鲁迅先生提出的这些问题,除了比较极端的闭关锁国政策,不平等文化交流的“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还依然存在。
教学定位不准确的原因是没有把握本文的文体特征:杂文,所谓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时评文章,针砭时弊揭露社会现实问题是时评文最重要的使命,因此,把《拿来主义》归结为先“破”后“立”的驳论文是错误的。
文本细读能力是当下师生都比较缺乏的能力,粗略读后漫无边际地谈感受,是语文课堂表面热闹花哨而无实质价值的原因,我们应摒弃这样的语文课堂。
揪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揣摩,读出更丰富的意蕴,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日益提高。
当学生能从“捧着”“一路挂过去”读出更深的内涵时,说明他们对课文才有了初步感觉,慢慢读进去了。
扎扎实实地玩味语言意味要比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有意义。
语文课堂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是教师想当然的教学设计,解决不了学生阅读的实际问题。
学生阅读《拿来主义》就是读不懂大宅子和鱼翅两段,怎么办?纯靠老师哇啦哇啦讲是传统做法,也是效果不佳的做法,学生没有自我体验感受和彼此思维碰撞的过程,是很难进入特定语境的。
不如尊重阅读规律,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在诵读中初步感受,在讨论中碰撞理解,教师要讲授的东西在点评中春风化雨般地渗透。
比如这个环节三个小组代表的发言,前两个同学思维有点混乱和简单,教师点评中予以补上和规范,到第三个同学发言时,就比较有序和具体了,此时教师及时表扬,其实也是对学生阅读思维的一种规范,对三个细节的纠正也是意在强化学生细读意识。
《拿来主义》中的逻辑问题
《拿来主义》中的逻辑问题
张慧玲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2()9
【摘要】《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经典杂文之一,说理深刻,通俗易懂。
因为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独特,所以很多人在阅读时感觉文章存在逻辑问题。
为此,我们从“矛盾”与“对立”的角度出发,对文章进行分析,探究鲁迅先生想要表达的观点。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张慧玲
【作者单位】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0
【相关文献】
1.用逻辑的观念审视中国逻辑研究——兼论逻辑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中医象思维中的逻辑问题思考——兼与“《黄帝内经》象思维中的逻辑问题”一文商榷
3.数学教学中的若干逻辑问题——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中阐述的逻辑知识
4.例谈解题过程中问题解决的逻辑线索和逻辑关系
5.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比较研究——兼谈辩证逻辑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拿来主义课件解析(1)
拿来主义课件解析(1)拿来主义课件解析是以利用已有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
通过搜索互联网上已有的优质教育资源,选取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进行授课。
这种方式在当前数字化时代非常普遍,并且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来分别从“优缺点分析”、“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三个方面来讲解拿来主义课件的具体解析。
一、优缺点分析拿来主义课件的优点:1. 可以通过寻找和选择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 可以使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互动、补充和个性化的指导;3.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而且频率高、灵活性强,可以及时进行调整。
同样的,拿来主义课件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1. 由于资源来自于互联网,教师无法进行彻底的审核;2. 由于资源来自于互联网,质量参差不齐,有时资源与学科不相符,导致学生的认知错乱;3. 而且,某些课件过于生硬,无法很好地吸引和引导学生参与。
二、注意事项在制作拿来主义课件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教育资源时,要全面、科学地考虑课堂授课的内容;2. 选择教育资源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容易理解程度,因为如果选用的课件过于复杂,学生们就无法理解;3. 当教师在授课时引用课件,需要对内容加以详细的解释,科学地进行知识解说。
三、操作步骤以下是拿来主义课件的具体操作步骤:1. 确定授课内容:选择一门需要授课的课程或教学单元,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2. 寻找合适的教育资源:在网络上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源,比较和筛选合适的教育资源。
3. 利用PPT或其他工具制作课件:在合适的课件编辑器中制作合适的课件,将所选的教育资源整合到课件中。
4. 客观考核:根据所选择的教育资源,设计一些客观的考核题目,以测试学生的理解程度。
5. 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在授课过程中,引用拿来主义课件,并科学地解读和讲解相关知识点以及习题。
总之,拿来主义教学方式通过灵活的选择和集成资源的方式,提高了教育资源共享的效率和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拿来主义》教学反思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拿来主义》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篇1在网上看到了于漪老师关于《拿来主义》的教学设计,于是照搬照抄地上了两个课时。
就这个教学设计来看,于漪老师的课显然是成功的。
分小步骤提问,既有学生的讨论,也有老师独到的见解;既重基础知识,又重文本解读。
对于我这样的青年教师来说,这个教学设计无疑是典范。
但是,即使是名师的教学设计,那也只是适合她自己的风格,满足她自己学生需求的教学设计。
这样的教学设计,我可以参考,却不能复制。
现在,网上的教案很多,良莠不齐,而作为一个新教师,我就要以一个“拿来主义者”的身份,对这些资料进行批判吸收,设计出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能够满足自己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篇2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作品一贯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但是情况往往是老师津津乐道,学生莫测高深,课堂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
每次讲授鲁迅的文章前,我都要求学生预习,但每次检查预习情况都发现预习结果不理想,学生普遍反映鲁迅的作品他们读不懂,根本不知道文章讲了些什么,要表现什么。
这次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为什么我们如此推崇的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学生会敬而远之,甚至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的负担呢?我想,原因有三。
第一:鲁迅的一部分文章,为了在民国的时候能发表,为了过审稿关,有时只能用比较隐晦的笔调去写;第二:学生对鲁迅所处时期的一些历史情况不了解;第三:学生不懂得站在作者的时代去审视作品,而是以今天的身份、今天的社会环境去阅读作品,试想一下,以今天的和平、富裕、民主、自由去理解鲁迅时代的混乱、专权、贫困,这是学生无法想像的,这也是学生无法理解作者内心和写作目的的最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的逻辑缺陷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重要杂文,写于一九三四年。
这篇杂文因鲁迅首创“拿来主义”一词,提出“拿来”这一光辉思想而被人们所熟知。
《拿来主义》一文长期被选入中学教材,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
该文短小精悍,层次清晰,先由“闭关主义”写起,再到“送去主义”,最后“拿来主义”。
先破后立,顺理成章。
读罢全文,读者会被鲁迅先生的睿智的思想所吸引,慨叹于鲁迅先生的
嬉笑怒骂,赞赏他的是非分明,对“拿来主义”这一观点产生自认为比较清晰地认识。
但是,与之相伴的一个有趣现象是,自《拿来主义》问世以来,特别是被选入中学教材以来,关于它的主题问题的争论
就一直如影随形从未停止。
归纳起来,大概有这样几种意见:
1.“中国文化遗产”说。
其代表是人教社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课文预习提示:“这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杂文”。
既为“继承”,当指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而言。
2.“外国文化遗产”说。
可作代表的是人教社编《中学语文基本课文导读》(高中·中册),认为“拿来主义就是批判地借鉴外国文化遗产”。
3.“文化遗产”说。
代表为上海编《高级中学语文(试用本)教学参考资料》“理解鲁迅提出的‘拿来主义’的含义,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
4.“产品与文化”说。
《阅读与写作》1996年第3期载武振华、谢海英《重新审视的主题》一文,认为《拿来主义》是“关于如何
对待外国产品和中外文化遗产的文章”。
此外,认为其主旨为“对外交流”、“外交策略”等观点也时有出现。
从以上各种意见中,不难看出这样一个趋势,即《拿来主义》的主题被不断放大。
起初人们根据文中经典的“大宅子”比喻,顺理成章地把文章主旨理解为文化遗产继承问题。
但接下来发现,文章开头所说的“闭关”“送去”都是针对外国而言的,那么将主旨理解为“继承”似乎难以自圆其说,于是就有了第二种意见,即借鉴外国文化问题。
尽管如此,还是无法兼顾“送去主义”与“大宅子”,于是有人干脆回避中外古今,笼统地称之为“文化遗产”。
后来人们又发现无法解说“送去主义”的后果,于是开始有了“文化”与“产品”的争论。
最后有人干脆把其主旨进一步放大,认为鲁迅先生是倡导实行“拿来主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头脑,有眼光,有辨别,有挑选,沉着而勇猛地把富强的西方国家的长处与优点统统‘拿来’”。
如此宽泛主旨概括总算可以无所不包,可以作为《拿来主义》的主题讨论的终结者而跨越时空成为永恒。
事实上,不断放大《拿来主义》的主旨内涵是迫于文本理解的无奈之举,仔细阅读文章,不能发现文章并非要泛泛地讨论对外交流
问题,而是谈文化继承问题。
文章第一段在谈到送去主义的种种表现的时候,这样写道“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这里省去其他不表,只突出“学艺”即学术文艺,显然鲁迅先生是为了突出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
接着所列举的当然也都是文化(学艺)方面的东西,“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展览”“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送梅兰芳博士到前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
再从写作背景论。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
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
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
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
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
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为正视听,给国人以清楚的认识,他以霍冲的笔名在当时的《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发表此文。
从这一背景看,本文应该是针对“文学遗产”大讨论,针对民族文化危机,针对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问题而写的,因此,我们没有必
要为了使文章内容能够自圆其说滴水不漏,而不断扩大文章主旨内涵,直到把一切都涵盖为止。
其实,如果用“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这一主旨重新考察这篇文章,不难发现在这一主旨下,这篇杂文无论在逻辑上还是选材上,都显得不伦不类。
既然是一篇讨论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的文章,区区一千余字,为何引起人们这么长时间的激烈讨论呢?我想,是因为鲁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犯了几个逻辑错误,我们把这些错误指出来,并非对鲁迅先生的不尊重,也不会影响“拿来主义”这一伟大思想的光辉。
错误之一,混淆了物质与文化的概念。
文章从闭关主义下笔,引出“送去主义”,送去的是什么?是古董,是古画和新画,是梅兰芳。
是白白地送出?当然不是,是展览,是交流。
鲁迅此处显然从一个文化人的角度,对国民党所谓的“大师”们这种文化交流行为的不满。
但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那就是送去的是“文化”,送去的行为属于文化交流。
接着文章以尼采与煤为例,指出,这种“送去主义”的危害是“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第一段说“送去”的是文化,送去是为了炫耀,该段指出这种行为的后果是“拿不出东西来”,送去又是“物”,是产品,很显然前后不一致,因此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这也直接导致对本文主旨究竟是指“产品”还是“文化”的争论。
错误之二,模糊了外来与传统概念。
文章由闭关主义讲起,所谓“闭关”是指与外界隔绝,“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这里的“自己”和“别人”当然指中国与外国。
“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变
成了“送去主义”,这里的“大门”即指国门,还是谈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到文章第三段谈到“送去主义”危害时说到“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谁向谁讨,是“我们的子孙”向外国人讨。
再到后文,讲到“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时,所举之例全为外国“送来”之例,一脉相承,还是讲中国与外国横向关系。
到了讲“拿来主义”时,作者用了“大宅子”的比喻。
根据文章思路,“大宅子”当然应该是外国的东西。
那么“大宅子”真的可以涵盖中外吗?我们认为“大宅子”当然喻指“文化遗产”,理由有这样几点。
其一,从宅子的所有者及来源上看。
宅子的所有者是“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这样一个“穷青年”何以能拥有一所“大宅子”,鲁迅列举出了四种可能,我们固然不必拘泥于这四种情形,因为文
章也说“且不问”,但既然提到了“合法继承”,我们却要硬把“大宅子”理解为外来文化,岂不是难以理解吗?
其二,从喻体本身看,鲁迅用“大宅子”为喻,众所周知,“宅子”是不动产,它不可以搬来搬去,那么其所喻之本体怎么可能包括外
来文化呢?
第三,从宅子里的物件看,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都是
极具中国特色的物件,文章写到“‘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倘使背着周游世界”等内容,都指明“大宅子”的中国特征。
综上所述,《拿来主义》一文是鲁迅先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写的一篇重要杂文,其主旨是阐明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问题。
但
是由于文章中存在两个固有的逻辑错误,导致今天的人们争论不休。
如果我们能够采取客观清醒的态度,不回避文章本身存在的问题,反而有利于弄清文章真正内涵,搁置争议,把把精力集中到理解“拿来主义”这一光辉思想上来。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