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 (共33张PPT)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时间: 1912年1月1日 2.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3.定都: 南京 4.政府名称: 南京临时政府 5.意义: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国旗
五色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1946年后改用)
措施:a.改用公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
b.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C.临时总统到南京就职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
A 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共同纲领》
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 庄严宣布:“对外要将清政府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 务一洗而去之……”;而后在《告各友邦书》中,重申 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 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 利益。南京临时政府的这种变化表明其在此期间的主要
1912年2月12日 1912年2月13日 1912年2月15日
清帝退位
孙中山辞职
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 提出限制条件
1912年3月10日 1912年3月11日 1912年4月1日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 孙中山解除职务
项目 国家 主权 国民 权利
立法 权
行政 权
近代清朝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既得利益,扶植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问题一:辛亥革命后,国内外形势是怎样的?
①革命派软弱妥协 ②临时政府国库空虚 ③袁世凯军事实力强大 ④袁世凯个人威望高 ⑤帝国主义国家横加干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在革命派内部,妥协思想也已占上风……财政困难使 南京临时政府硬气不起来,帝国主义干涉的阴霾更令革命 党人气短(各国军舰在长江示威)……大多数革命党人终 于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屈服。南北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 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权,袁世凯则同意宣布赞成“共和”, 并逼清帝退位。
——李侃《中国近代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南北双方能够达成协议的 原因有哪些?(提示:革命派、帝国主义势力)
“中华民国之主主权权属于在国民民全体” 否定
“普天天皇下之受下权命,至于莫天非上子王”土;率土之滨,莫
非王臣。
“中华民国人民平一等律平自等由。人民拥有基否本定自
由和权利。
君为等臣纲级,特父为权子纲,夫为妻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 参行级议使共院行行政和使权立并国法负三权其宪权,责法国任分务,性立员司辅法质佐独临立的时。大文否总定件统 ,三皇是权帝君合独辛一尊主亥,,专权专革利制制总独命揽裁于。的皇重帝。要成 果
3.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
B 列哪些语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 )
A. 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B. 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C. 战争、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 中国共产党、、革命、长征、抗日
经济:1促91进2—了1民9族19资年本,主中义国的新发建展厂;矿企业达470 多家,投资近 1 亿元,相当于革命前50 年的投资总额。 思想:民使国民建主立共后和,观民念主逐气渐氛深浓入郁人。心民;众的心理有了巨大变化, 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了,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
社会生活: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日益开放。
法》的主要 内容:
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共33张PPT)

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难以实施的。
民族资产阶级经济上的先天不足(资产阶级力量不够 强大)和政治上的软弱妥协(本身没有力量同帝国主
义和地主买办进行坚决斗争,又不敢发动民主革命的
主力军——农民)。
知识小卡片
北洋军阀,1895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在天津小
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 世凯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所以, 这个封建军阀集团就称为“北洋军阀”。
小组讨论,畅所欲言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 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成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 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 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 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 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没有改变。
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
读一读
材料: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 《新陈代谢》的文章,文中描述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革故
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
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 纤足灭;放足兴,菱鞋灭;……鞠躬礼兴,跪拜礼 灭;……”
获得我们所能给予的一切外交援助。
想一想,外国人支持袁世 凯的目的何在?
放弃对清政府的支持,转而 扶植袁世凯。因为清政府已无力
继续有效地为帝国主义卖命。
思维链接
第一位皇帝是谁?
秦始皇
帝制开始于什么时间? 公元前221年 最后一位皇帝是谁? 结束时间? 宣统帝 1912年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 发布退位诏书,宣布接受南京临时 政府提出的优待条件。优待条件包 括优礼皇室八条待遇,皇族待遇四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精品教学课件

5.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中失败的。对“胜利”和“失 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性质
B.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没有真正执行 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国家仍疯狂侵略
8.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曲唱道:“亚东开发中 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 B)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9.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 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典例精讲】
知识点一 中华民国的创建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例1】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
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宣告( )
A.新中国成立
B.国民政府垮台
C.中华民国成立 D.南京获得解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
职务 ④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③④①②
5.孙中山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 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B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 D.袁世凯统治未被推翻
知识点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例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明定国是”诏书 C.《变法通议》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是孙中山领导建立的中华民国,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 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D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新人教版

中华民国的创建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大意义;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训练历史思维能力。

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一)启:1.回顾旧知:列举辛亥革命期间的几次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导入新课:清朝男子的长发辫、女子的缠足是在什么时候改变的呢?导入新课。

(二)读:导学提纲: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领导人、成立的意义?2.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是怎样被袁世凯窃取的?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人物、内容?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三)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四)知: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领导人、成立的意义?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总统:孙中山副总统:黎元洪成立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2.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是怎样被袁世凯窃取的?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人物、内容?时间:1912年3月11日人物:孙中山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五)练:达标检测(共10分)1.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A太平天国B中华民国C中华帝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2.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中华民国诞生的标志是()A武昌起义胜利 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宣统帝下诏退位 5分钟7分钟5分钟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讲述多媒体展示导学提纲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掌握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人权宣言》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A大总统B参议院C资产阶级D全体国民5.孙中山的革命成果被谁窃取()A黎元洪B袁世凯C陈独秀D李大钊8分钟(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初中历史第10课教案

初中历史第10课教案

初中历史第10课教案
课题: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交流
教材版本:人教新目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在初中历史第十课中,我们要讲述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交流。

主要包括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时期的玉器和瓷器等物品在海外的传播。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2. 掌握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
3. 了解隋唐时期中国物品在海外的传播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
难点:如何解释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交流。

二、讲述(10分钟)
1. 讲述秦汉时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包括起点、终点、途经国家等。

2. 讲述隋唐时期中国物品在海外的传播情况,如玉器、瓷器等。

三、讨论(10分钟)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活动(15分钟)
1. 让学生分组制作海上丝绸之路的模型,展示各种海洋船只和货物。

2. 让学生分组设计海外传播中国物品的海船图案。

五、总结(5分钟)
总结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强调交流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

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交流的感想。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理本课线索
记必背重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背景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概况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

随后,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地位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意义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袁世凯
窃取革
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在北京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
《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时间1912年3月11日
主要
内容
(1)主权在民; (2)自由平等; (3)三权分立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
易误警示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由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所以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知识拓展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1)公元纪年= 民国纪年+ 1911。

例: 民国六年+ 1911= 公元1917 年
(2)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 1911。

例: 公元1945 年- 1911= 民国三十四年。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教案)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和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内容和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中华民国内、外政策的材料补充,使学生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讲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学生理解这部宪法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和进步意义。

2.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有关课文、图表和历史材料,理解南京临时政府为什么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政权,并使学生学习论证历史结论的方法。

【教学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学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放歌曲:《走向共和》主题曲《曙色》,并出示歌词: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草木又蓬勃/一页页历史翻过/前浪远去后浪更磅礴/一座座火山爆发/天崩地裂君王美梦破/一顶顶皇冠落地/斗转星移世事有新说/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抚摸着伤痕昂起头吞咽下屈辱心如火/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一滴滴水滴石穿/粉身碎骨志向永不舍/一曲曲浩荡长歌/起伏回响悲壮动心魄/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苦求索/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山河。

引导学生重复“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

“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

设问:(1)歌词中“风吹过,雨打过”是指中国哪段历史?(2)近代中国是如何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展示课题“中华民国的创建”。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中华民国的建立1.1911年,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2020年8月17日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国会)
制衡
司法权(法院)
2020年8月17日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 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 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 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 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2020年8月17日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新课引入
左图反映的是孙中 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时的场景。那么, 中华民国是什么时候建 立的?它建立之后有采 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国家 富强和民族独立。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 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2020年8月17日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 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选举 产生参议员。
孙中山 五色旗
2020年8月17日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2020年8月17日
2020年8月17日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了三权分立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 新人教版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 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 的统治结束。 2.主要过程:1912年3月, 袁世凯 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一二三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时间: 1912 年3月11日。 2.制定机构:参议院。 3.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 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 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 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 等。 4.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资产阶级 共和国宪法性质 的重要文件。 5.意义:它肯定了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 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 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二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 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2.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 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成立。 3.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 孙中山 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重要成果。
一二三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

国旗:五色旗
材料: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文章,文中 描述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
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
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请根据材料内容说说,民国建立后,中国社会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清 朝 梳 辫 图
旗袍
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中华民国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临时约法》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
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典型例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 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 的支持
对 清: 逼宫退位
依托:在军队 中的影响
对革命派: 迫孙中山让位
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缺乏实力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1.清帝退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孙中山 被迫对袁世 凯妥协退让, 表示如果清 帝退位,袁 世凯赞成共 和,可以保 举他为临时 大总统。
三权分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制衡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 亥革命具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
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

八上历史知识点第10课

八上历史知识点第10课

八上历史知识点第10课第10课:秦朝的统一与灭亡一、秦朝的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由秦始皇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服,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战国时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二、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

他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个郡设立郡守、丞相、尉等官员,直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此外,秦始皇还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三、秦始皇的法制建设秦始皇重视法制建设,颁布了《秦律》,对各种犯罪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处罚。

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法律的严格执行。

四、秦始皇的对外扩张秦始皇在位期间,对外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

他派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建了万里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同时,他还派遣军队南征百越,将领土扩展到了今天的越南北部。

五、秦始皇的陵墓建设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陵墓之一。

他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了兵马俑、地宫等建筑,以彰显自己的权威和地位。

六、秦朝的灭亡秦朝虽然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但由于秦始皇的暴政和苛捐杂税,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标志着秦朝的灭亡。

最终,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告终,秦朝灭亡,汉朝建立。

七、秦朝的历史意义秦朝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其统一六国、推行中央集权制度、法制建设等举措,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后世的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优质教案1500字教案课题: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课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国的创建的背景和过程;2.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3.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通过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中华民国的创建的背景和过程;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展示、小组合作教学准备:1.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料2.投影仪和电脑3.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活动准备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中国近代史中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这些地方?Step 2:讲授(15分钟)1.向学生介绍中华民国的创建的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解释中华民国的创建的过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成为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的成立;3.讲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华民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Step 3: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中华民国的创建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3.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辩论,并提醒他们要尊重和倾听其他组员的观点。

Step 4:展示和讨论(20分钟)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进行讨论;2.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提供不同的观点和解释;3.教师引导讨论,总结各组展示的观点和意见,并指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Step 5: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中华民国的创建的背景和过程,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鼓励学生总结课堂讨论的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Step 6:课后作业和延伸(5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中华民国的创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的小议论文;2.提醒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扩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中华民国的创建和中国近代史的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_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_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ppt课件

进步 民主
科学
爱国
忧国忧民
不屈不挠 乐于奉献
敢于斗争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A.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的爱国运动。 建主义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始。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学生(先锋) 1919年6月初 上海 工人阶级
陈独秀、李大钊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 集会讲演,示威游行,罢课
登上历史舞台
工人罢工、商人 罢市、学生罢课
遭到镇压
取得初步胜利
爱国不止是学生的事!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盗亦有道——“罢偷” “我辈今日反政府有盗贼行为,则我辈自身,自不当再为 盗贼。” ——青红帮
1922年召开中共二大(上海)
• 奋斗的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现阶段:民主革命 • 党的任务: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最低纲领)。 • 中国第一次提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课堂反馈:
1.我们今天的许多节目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有直 接关系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红军长征
D
④北
A D
A
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 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 议(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八年级上人教版历史课件第十课

八年级上人教版历史课件第十课

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 选为中央局书记?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 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 者之一
领导人之一:毛泽东 简介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 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 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 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 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 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图为毛泽东青 年时期
时间:1922年 内容: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意义:在中国第一次提出 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纲领。
想一想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1.新的领导核心—— 2.新的指导思想—— 3.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 二大制定了彻底的民主 革命纲领
学生冲向赵家楼
赵家楼的大门
火烧赵家楼的匡互生
6月3日五四 运动的中心 转移到上海
旧金山华侨举行游行,支持国内的爱国运动
3、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的表现有哪些?
共同探究 1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 “ 义革命的开始.“新”在哪里?与旧民 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在哪里?
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3、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最大的不同点?
运动前期的中心在北京, 后期转至上海,前期主力 是学生,后期是工人。
(书P47动脑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 胜国之一,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 犯的命运?
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很弱,北洋军阀 政府仍然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 列强在中国仍有许多特权,中国的社会 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件(共27张PPT)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件(共27张PPT)PPT

B
)。
4.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地点和主力分别是( D A.北京、工人 B.北京、学生 C.上海、学生 D.上海、工人 5.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于( B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成立 D.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区别是 B A.前者是政治运动后者是思想运动 B.前者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后 者主要是反封建 C.领导阶级不同 D.前者没有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1.五四运动后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 B )。
学习测评
A.青年学生B.无产阶级C.商人D.农民阶级 A.领导工人运动
C.建立统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线
A ) 2.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B.领导农民运动
D.开展武装斗争
3.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5、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最主要的依据 B A 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C 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D 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6.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还我青岛
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 弱国 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1.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和很弱 2.北洋军阀仍然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3.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 4.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时间: 1919.5.4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学生 无产阶级(工人)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等 释放被捕学生;撤销三个卖国贼 结果: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带反思-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带反思-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学会用口头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政治制度通过探究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革命的伟大意义,,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训练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历史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前后反专制的斗争制的斗争,,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能正确认识近代中国国情,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底胜利【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教学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山装造型的含义是什么?末代皇帝是谁?剪辫子的照片反映的情景可能发生在哪个时期?“皇帝倒了景可能发生在哪个时期?“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句话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新课讲授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中华民国的建立1.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政府。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名师精编)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优秀课件

(名师精编)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优秀课件

(地位)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部具有_资__产__阶__级__共__和__国_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
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辛亥革命的二个重要成果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
参议院制定的《
》。
内容 约法规定: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主权在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 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自由
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
√ √ √
这几部作品向我们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 真实面貌和一群麻木、愚昧、冷漠的中国国民形象这些小 说反映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赶走了皇帝,剪掉了辫 子,但帝制全孽并未彻底消失,还在社会上肆虐;揭示了辛 亥革命脱离群众,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使一些 封建军阀、土豪劣绅摇身一变,投机到革命阵营中,从内部 破坏革命。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中 国民众还处于封建势力和思想的统治之下。
辛亥革命的二个重要成果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职;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 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 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 赋予国民自由权利。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 ‘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 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约法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 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这 表明《中华民国临时法等约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辱地位,积极发展对外和平友好交
往,以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地 位。但它也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临
策?(P47)
时政府未能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
其政策目标不可能实现。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
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 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内容: 不仅宣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死刑,而 且以根本法形式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
①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③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 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有利于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④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 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探究研讨
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 命的果实?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主要的 原因; (2)袁世凯动用反革命两手策略,软硬兼施,骗取了革 命党人的信任; (3)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抵制和破坏革 命; (4)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思考:南京临时政府在对外关系上,为什么会出现这 种变化?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任命 支持
清政府
袁世凯
军 事 进 攻 政 治 讹 诈 施压
帝国主义列强
锁经 军立 外 事 交 济 威 孤 封 胁
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
北洋军阀,1895年,清政
府任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 “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 制。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大 臣,所建军队称为“北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 颁布机构 内容 性质 意义 1912年3月11日 参议院
①主权在民;②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三权分立;④责任内阁制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和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 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一)宣统帝下诏退位
时间:1912年2月12日
意义: 标志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
职;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
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
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
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 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具有一定
怎样看待南京临
时政府的外交政
的进步性。它试图摆脱清王朝的屈
失败
(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 有改变。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建中 华 民 国 的 创
中华民国 时间:1912年1月1日 的建立 选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农历等 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 袁世凯窃 取革命成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果
三权分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制衡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 亥革命具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
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
问题对三个小标题进行归类。
喜人的成果: 建立中华民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遗憾的结果: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史实和《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进一步认识辛亥革
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体会中 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 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2.时间: 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 3.临时总统:孙中山 4.副总统:黎元洪 5.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 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 辛亥革命?为什么?
成功
(1)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国旗:五色旗
材料: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文章,文中 描述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
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
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请根据材料内容说说,民国建立后,中国社会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清 朝 梳 辫 图
旗袍
这里的“国”指的是什么呢?
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
就有数千处之多。比如:南京的逸仙桥,中山路, 广东的中山市……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 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
中华民国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分析标题构建体系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 命的成果有哪些,又留下了什么遗憾的结果?请按
所以,这个封建军阀集团就称
为“北洋军阀”。
袁世凯
形势紧张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派 缺 乏 实 力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 的支持
对 清: 逼宫退位
依托:在军队 中的影响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1.清帝退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孙中山 被迫对袁世 凯妥协退让, 表示如果清 帝退位,袁 世凯赞成共 和,可以保 举他为临时 大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