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解读
![大柴胡汤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8681131cc7931b765ce1534.png)
大柴胡汤解读【方名】大柴胡汤【出处】《金匮要略》【分类】和解剂-和解少阳【组成】柴胡(15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用法】水煎2次,去渣,再煎,分两次温服。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系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亦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是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的方剂。
小柴胡汤为治伤寒少阳病的主方,因兼阳明腑实,故去补益胃气之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以治疗阳明热结之证。
因此,本方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仍以少阳为主。
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
在治法上,病在少阳,本当禁用下法,但与阳明腑实并见的情况下,就必须表里兼顾。
《医方集解》说:“少阳固不可下,然兼阳明腑实则当下。
”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亦为臣药。
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
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
总之,本方既不悖于少阳禁下的原则,又可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使少阳与阳明合病得以双解,可谓一举两得。
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所说:“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
”然较小柴胡汤专于和解少阳一经者力量为大,名曰“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癌症吗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癌症吗](https://img.taocdn.com/s3/m/274435c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7.png)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癌症吗什么是大柴胡汤?大柴胡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汉代张仲景创建。
它由多种草本植物制成,包括大黄、柴胡、黄芩、生姜等,经过煮炖而成。
大柴胡汤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解郁散结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大柴胡汤在中医理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一些由热邪引起的疾病。
尽管有一些研究表明大柴胡汤对某些癌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它并不是专门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
以下是大柴胡汤在中医理论中的主要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大柴胡汤被广泛用于治疗热邪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如咽喉痛、扁桃体炎、肺炎等。
它可以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有助于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2.解郁散结:中医理论认为,郁气会阻碍气血运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大柴胡汤被用于治疗情绪抑郁、烦躁易怒等症状,有助于平衡气血运行,舒缓情绪。
3.调节肝气:中医认为,肝气郁结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大柴胡汤可以调节肝气,舒缓肝脏不适引起的症状,如头痛、眩晕、胃脘疼痛等。
4.通便利水:大柴胡汤中的大黄成分具有泻下作用,可用于治疗由肠热积滞导致的便秘和水肿。
大柴胡汤对癌症的研究尽管有一些实验室研究表明大柴胡汤对某些癌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目前还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来证明它在癌症治疗中的有效性。
大柴胡汤主要被用于中医理论中的一些疾病,对于癌症的治疗仍然需要更多临床研究的支持。
不过,一些研究发现,大柴胡汤中的一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例如,研究发现大柴胡汤中的黄芩素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此外,柴胡中的化学成分也被研究发现具有抗癌效果。
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临床验证。
大柴胡汤的用法和剂量大柴胡汤一般是由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进行调配的。
在服用大柴胡汤之前,应该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一般来说,大柴胡汤的剂量和用法可以根据病情有所调整。
在临床上,常见的剂量是每日2-4剂,每剂服用后加入适量的温水冲服即可。
大小柴胡汤的区别与功效
![大小柴胡汤的区别与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6a0c82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7.png)
大小柴胡汤的区别与功效大小柴胡汤(Da Xing Chai Hu Tang)是中医药中非常重要的经方之一,它由柴胡、黄芩、干姜、枳实、大黄、人参、大枣等药物组成。
大小柴胡汤分为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两种,虽然它们有着相似的成分,但在功效和应用上却有所区别。
大柴胡汤的功效大柴胡汤是由柴胡为主药,配合其他草药煎煮而成。
它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要适用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型的病症。
这些病症常表现为胸胁疼痛、胁肋胀痛、咳嗽痰黄等。
大柴胡汤能够舒肝解郁,调和肝气,清热解毒,达到平肝、疏肝的效果。
在临床上,大柴胡汤多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胸胁胀痛、咳嗽以及口苦口干等症状。
小柴胡汤的功效小柴胡汤是由黄连、黄芩、生姜等多种草药组成,其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解郁和调和脾胃。
小柴胡汤适用于病症表现为肝胆湿热、肝气郁结型的疾病,但与大柴胡汤相比,小柴胡汤更适合于初期病情,或者肝郁脾虚的病症。
小柴胡汤能够纾解炎热,舒肝解郁的同时,还可以调和脾胃。
在临床上,小柴胡汤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黄疸、呕吐、胁肋胀痛等症状。
大小柴胡汤的区别虽然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都是以柴胡为主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在配伍和应用上有所区别。
•成分:大柴胡汤主要由柴胡、黄芩、干姜、枳实、大黄、人参、大枣等草药组成;而小柴胡汤则以柴胡、黄连、黄芩、龙骨、牡蛎、半夏等草药为主要成分。
•应用范围:大柴胡汤适用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等病症,特别是胸胁疼痛、咳嗽痰黄等症状;小柴胡汤适用于初期病情,或者肝郁脾虚的病症,适合于治疗肝胆湿热、黄疸、呕吐等症状。
•疗效:由于药物成分和应用范围不同,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在疗效上也略有不同。
大柴胡汤更加强调舒肝解郁、清热解毒的作用,适合于较为严重的肝胆湿热病症;小柴胡汤则更侧重于清热解毒和调和脾胃,适用于较轻的病情或肝郁脾虚的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大小柴胡汤虽然在临床应用上效果显著,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在选择使用时,应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大柴胡汤医方解释
![大柴胡汤医方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920e9da48d7c1c709a14505.png)
大柴胡汤医方解释
方义:(1)表证未除柴胡。
(2)里证燥实大黄果实已攻里。
(3)芍药泻肝火,使木不克土。
(4)黄岑退热解渴。
(5)半夏和胃止呕
(6)姜辛散
冬干缓,以调营卫而行津液。
主治:(1)伤寒发热,汗岀不解,阳邪入里、热结在里里非三阴之里,指胃腑,此为少阳表阳明里证。
心下痞硬,偶而下利。
少阳故不可下然兼阳明腑证当下宜小承之气精则大柴胡汤
(2)或往来寒热,烦渴谵语、腹满便秘。
(3)表证未除发热头痛、邪痛寒热、里证又急痞鞭,燥渴、谵狂、便秘、脉洪阳明或沉实在里,弦数少阳者,里实者便虽难勿攻,里实者虽吐利可下,心烦喜呕,里热已甚,结于胃中,故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方证分析】
![【大柴胡汤方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7627c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1.png)
【大柴胡汤方证分析】
本方为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亦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是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的药方。
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加减用药】所胁痛剧烈,加元胡、川楝子以行气活血止痛;兼黄疸者,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有胆结石者,加金钱草、郁金、海金沙、鸡内金以化石。
【原文主治及释义】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原文论述少阳病兼阳明里实的证治。
太阳表证已罢,邪已传入少阳,谓之“过经”。
病入少阳,当以和解为主,故先与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
服小柴胡汤后,如枢机运转,病即可愈。
⚠️但服后病未好转,而反加重,由喜呕 “呕不止”,此为邪热不解、内并阳明、热壅于胃、胃气上逆所致;由胸胁苦满 “心下急”,是邪入阳明、胃热结聚、气机阻滞所致;由心烦 “郁郁微烦”,是气机郁遏、里热渐甚所致。
从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说明邪入阳明,化燥成实。
少阳证不解,则不可下,而阳明里实,又不得不下,故用大柴胡汤和解与通下并行,双解少阳、阳明之邪。
大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8c93b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2.png)
大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柴胡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柴胡、黄芩、枳壳、人参、半夏、生姜等药材组成。
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清热解郁、和胃导滞、解表散寒、解毒等作用。
大柴胡汤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包括:
1. 清热解郁:大柴胡汤中的柴胡有疏肝解郁、舒肝理气的作用,可调和肝脾功能,缓解因肝郁气滞而引起的症状,如抑郁、胁肋胀满等。
2. 和胃导滞:大柴胡汤中的黄芩和枳壳具有燥湿化痰、消食胀的作用,可帮助消化不良、食积胀滞等胃肠问题,促进胃肠蠕动,解除不适症状。
3. 解表散寒:大柴胡汤中的生姜具有辛散表寒的特性,可用于治疗感冒等因风寒外邪引起的寒性症状,如头痛、身痛等。
4. 解毒:大柴胡汤中的人参具有补气养阴的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帮助体内排毒。
总的来说,大柴胡汤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消化不良、感冒等症状,有助于改善体内的病理状态,恢复健康。
然而,具体使用大柴胡汤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或医生的建议。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是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是](https://img.taocdn.com/s3/m/27a116f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c.png)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是概述大柴胡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本文将介绍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以及其适用病症。
功能主治大柴胡汤是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干姜、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解表退热:大柴胡汤以柴胡为主要药物,具有辛散发散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
2.和解肝胆:柴胡为大柴胡汤的主药,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胆不和引起的胁痛、胸闷等不适。
3.明目止痛:干姜、人参有祛除风热、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疼痛等症状。
4.利湿退黄:大柴胡汤中的黄芩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等症状。
5.安神抓魄:大柴胡汤中的甘草具有平和调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烦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
适用病症大柴胡汤适用于以下病症:1.外感风寒: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身痛、恶寒、鼻塞、流清涕等症状。
2.肝胆不和:主要表现为肋胁胀痛、胸闷、烦躁易怒、嗳气、口苦等症状。
3.头痛眩晕: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目眩、视物模糊等症状。
4.湿热黄疸:主要表现为黄疸、恶心、纳差、口苦等症状。
5.心烦失眠:主要表现为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
服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大柴胡汤一般以煎服为主,使用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服用。
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过量:在使用大柴胡汤时,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合理的剂量控制,避免过量使用。
2.长期服用:对于需要长期服用大柴胡汤的患者,应及时复诊并咨询医生的建议,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注意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脾胃虚弱者、肝功能损伤患者等人群应避免使用大柴胡汤。
4.饮食调理:在服用大柴胡汤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饮食,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总结大柴胡汤是一味具有多种功效的中医方剂,适用于解表退热、和解肝胆、明目止痛、利湿退黄和安神抓魄等病症。
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剂量控制和禁忌事项。
同时需注意饮食调理,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期取得良好的疗效。
大柴胡汤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大柴胡汤肝炎肝硬化脂肪肝](https://img.taocdn.com/s3/m/79de6d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9.png)
大柴胡汤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大柴胡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治疗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等疾病的功效。
它是由大柴胡、黄芩、黄连、栀子、柏子仁等多味药物煎煮而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本文将从大柴胡汤的起源、成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大柴胡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伤寒杂病论》,它是张仲景所创立的。
大柴胡汤的药物组成精确搭配,每味药物都有其独特的药物性能和作用。
其中,大柴胡为主药,具有疏肝解郁、疏散风热、解毒的功效。
黄芩为辅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黄连为佐药,能够清暑止渴、燥湿利尿。
栀子为使药,具有泻热通便、解毒消肿的功效。
柏子仁为使药,可以通达于肝胆,泻肝火、散瘀消肿。
大柴胡汤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药物组成相关。
首先,大柴胡汤中的大柴胡、黄芩和黄连能够清热解毒,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抑制肝细胞的不正常增生。
这对于治疗肝炎和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栀子、柏子仁等药物具有泻火通便的作用,可以促进肝脏排毒功能,减轻脂肪肝的病情。
此外,大柴胡汤还能调节体内的肝胆气机,舒缓肝脏压力,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和修复。
在临床上,大柴胡汤被广泛应用于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的治疗中。
对于肝炎患者来说,大柴胡汤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
同时,大柴胡汤还能够调节肝脏气血运行,缓解患者的肝气郁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大柴胡汤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减轻症状,改善肝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大柴胡汤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降低肝脏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大柴胡汤虽然在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个体差异以及病情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
因此,在使用大柴胡汤前,必须经过医生的详细诊断和评估,确定患者的病情及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大柴胡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在治疗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其药物组成精确搭配,可以清热解毒,调节肝胆气机,改善肝功能。
大柴胡汤2篇
![大柴胡汤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c665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0.png)
大柴胡汤2篇大柴胡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疾病。
它的主要成分是柴胡,具有清热解毒、舒肝解郁的功效。
下面我们将从两个方面介绍大柴胡汤的作用和应用。
第一篇:大柴胡汤的养生作用大柴胡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还具有一定的养生作用。
首先,大柴胡汤可以帮助舒肝解郁,畅通气机,从而起到宣肺降逆的作用。
这对于那些经常感到烦躁不安、易怒脾气暴躁的人来说,特别有益。
其次,大柴胡汤还可以清热解毒,对于体内有热毒的人,如口腔溃疡、痤疮等症状,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这是因为大柴胡汤中的柴胡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快速有效地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促使病情得到缓解。
另外,大柴胡汤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近年来,针对柴胡和其他中药进行的研究表明,柴胡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并且能够减轻由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因此,大柴胡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如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皮炎等。
总的来说,大柴胡汤不仅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剂,还具有一定的养生作用。
它能够舒肝解郁、清热解毒,并具有抗炎作用。
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使用大柴胡汤时还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第二篇: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大柴胡汤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临床疾病中。
首先,大柴胡汤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症状。
肝郁气滞主要表现为胸闷、胁肋疼痛、烦躁易怒等症状。
大柴胡汤中的柴胡成分具有舒肝解郁的作用,可以改善这些症状。
其次,大柴胡汤还适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疾病。
肝胆湿热主要表现为口苦、咽干、眼黄等症状。
大柴胡汤在清热解毒的作用下,可以促进湿热排出,改善这些症状。
另外,大柴胡汤也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发热等症状。
这是因为大柴胡汤具有辛散透疹、宣肺解表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排除风寒病邪,缓解症状。
此外,大柴胡汤还常用于治疗其他一些疾病,如慢性病肝炎、乳腺结节、月经不调等。
伤寒针方浅解 之 大柴胡汤
![伤寒针方浅解 之 大柴胡汤](https://img.taocdn.com/s3/m/5e1ff025192e45361066f545.png)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常被解析为少阳、阳明合病之方,痢疾、急性肠胃炎、胆囊炎等,应用的机会不少。胡老与黄师有与桂苓丸以及栀子厚朴汤合方治疗哮喘等病的经验。而在杂病中的应用,日医的案例不少,值得留意的有几种。
?其一,为治疗油风(斑秃),加石膏,为和田东郭经验。大冢先生有应用小柴胡汤治疗斑秃的验案,当需根据腹诊等,进行鉴别;
?其二,为治疗痫证,常加味茯草等;
?其三,为治疗中风,尤以能用于左胁至心下凝滞,或左胁筋脉拘挛,按之痛,大便秘,喜怒等证为目标;
?其四,为治疗颜面疖肿等皮肤病变,大冢先生以胸胁苦满、便秘与郁烦为目标,用本方取效;
?其五,为治疗盗汗证,和田东郭氏有医案,治疗男子三十五,形甚肥满,寝卧则盗汗出,甚则息苦,别无他症。其人非自幼即胖,至十二三许而始胖,是为留饮,除心下之饮物即可愈,予以大柴胡加甘草而果效。 此例,“别无他症”存疑,暂录之。
经方大柴胡汤临床疗效分析
![经方大柴胡汤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e7eb5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1.png)
慢性胰腺炎
大柴胡汤对于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疗效,能 够改善患者的疼痛、腹泻、消瘦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大柴胡汤可以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够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降低血 脂水平,促进肝脏脂肪代谢。
酒精性脂肪肝
大柴胡汤结合戒酒、饮食调整等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改善酒精性脂肪肝 患者的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变化。
药理作用与机制
总结词
药理作用广泛,机制复杂。
详细描述
大柴胡汤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解热镇痛等,其机 制相对复杂。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大柴胡汤具有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 、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于多种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临床应用与效果
总结词
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愈合
大柴胡汤可促进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减少溃疡复发的风险。
疼痛缓解
大柴胡汤可有效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
大柴胡汤能够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肠炎
炎症缓解
大柴胡汤可有效缓解结肠炎引起的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防止复发
大柴胡汤能够防止结肠炎的复发,降低患者的长期用药负担。
改善肠道菌群
大柴胡汤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有助于结肠炎的治疗和预防。
04
经方大柴胡汤治疗其他疾病胰腺炎Fra bibliotek急性胰腺炎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 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 床疗效。
《经方大柴胡汤临床疗效分 析》
今天只讲一首经方丨关于大柴胡汤,我是这样理解的(下)
![今天只讲一首经方丨关于大柴胡汤,我是这样理解的(下)](https://img.taocdn.com/s3/m/c56a219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70.png)
今天只讲一首经方丨关于大柴胡汤,我是这样理解的(下)芸菱有话说”大柴胡证应是可下之证,而不应是少阳阳明合病,且大柴胡本方中即应有大黄,取其能下也,其治者,脾胃气结,中下郁甚,痰、水、热、实,或吐利,或便闭,甚有表者,均可用之,可知大柴胡是通下而兼理三焦之品,较之大承气在下法方面并不少逊,在调机方面则更胜一筹,故而在选择下法之时,可综合考虑,仔细比量。
“——郭威郭威医师简介:学习中医近十载,醉心方脉之技,推崇仲景之学。
本科求学于孔孟之乡,初窥门径,又拜师民间中医岭南经方流派之陈登科,学得伤寒气化理论,硕士游学于京城,师从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立山,学得经方方证妙要,同时跟随张师之师、第三届国医名师武维屏教授侍诊抄方。
崇古而不泥古,亦愿学于诸家。
现就职山东省中医院呼吸科,愿践行经典,求索不息,除病患之苦,扬岐黄之光!前文已初步分析了大柴胡汤方证之具体方机、证治,现再就大柴胡汤证之方药组成及配伍做一阐述,进一步探讨本方证之理。
大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总结前文,大柴胡其实不应僵化的属于少阳证,而是可下之证,乃邪气结聚,结在心下,甚或中下二焦,邪气性质为热、水、痰、燥屎等,又因其邪犯三焦,故而病理表现可内可外,寒热而吐利。
法随证出,当下之证需用下法,方随法出,故而本方即当以通下药为主。
具体组成如下:柴胡:味苦平。
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一名地熏。
前柴胡系列文章中已反复阐释,苦平向下,主心腹者,正对中下二焦,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正能入肠胃,荡涤邪气,寒热邪气者,治表也,其理不外以内调外,正合《内经》“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之理也,亦是“阳在外,阴之使也”之理也,通里而调心腹三焦,使邪去而营卫通利,寒热则得平。
大柴胡汤,通治十二经和五脏六腑一切郁滞
![大柴胡汤,通治十二经和五脏六腑一切郁滞](https://img.taocdn.com/s3/m/8663cd5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0.png)
大柴胡汤,通治十二经和五脏六腑一切郁滞
大柴胡汤,通治十二经和五脏六腑一切郁滞:
大柴胡汤内有小柴胡汤方底儿,但如果把柴胡、枳实、芍药拿在一起,就会发现原来里面还有一个四逆散。
小柴胡汤是和少阳枢机不利,治胆热的;而四逆散是和厥阴枢机不利的,可以舒肝理气。
那么,这两个方子合在一起使用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不论是阳经、六腑的郁滞,还是阴经、五脏的郁滞,抑或是五脏六腑一起郁滞,大柴胡汤都可以使用。
大柴胡汤证,是少阳胆热犯阳明胃肠:
大柴胡汤所治的病证总为郁火较重,而病变焦点集中在少阳胆热犯胃上,严重者少阳内的胆热还可以波及到大肠,影响到大肠的传导蠕动功能,出现大便秘结,此时用小柴胡汤治疗就显得病重药轻了,故张仲景改用大柴胡汤治疗。
如果波及大肠出现大便秘结,可在方中加入大黄。
胃和大肠都属于阳明,少阳邪热侵犯胃肠,即为少阳、阳明同病,所以,后世认为大柴胡汤是少阳、阳明双解的和方。
大柴胡汤病机及应用研究
![大柴胡汤病机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22db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1.png)
大柴胡汤病机及应用研究大柴胡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其主要成分是柴胡、黄芩、黄连、半夏、生姜、枳壳等草药。
它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以热邪侵袭为主要病机的疾病。
下面我们将对大柴胡汤的病机及应用进行详细研究。
大柴胡汤的病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湿热病机,二是肝郁病机。
首先是湿热病机。
湿热是指人体内湿气与热气相结合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
大柴胡汤中的黄芩、半夏、黄连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清除湿热,减轻炎症反应。
同时,大柴胡汤中还含有柴胡这一草药,其性味苦寒,具有疏散表里的作用,可以排除体内的湿气。
因此,大柴胡汤通过清热解毒、疏散湿气的作用,改善湿热病机引起的症状。
其次是肝郁病机。
肝郁是指肝气郁结,造成气血不畅、症状多样的一种情况。
大柴胡汤中的柴胡、枳壳、生姜等草药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可以缓解肝郁引起的症状。
这些草药对于头痛、胸闷、胁肋胀痛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大柴胡汤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用于治疗以湿热和肝郁为主要病机的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的应用:1. 感冒发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多属于湿热病机,大柴胡汤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疏散湿气的作用缓解这些症状。
2. 胃肠炎:胃肠炎也常常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属于湿热病机。
大柴胡汤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疏散湿气的作用改善胃肠道的炎症反应。
3. 肝气郁结型头痛:肝郁病机常常引发头痛,大柴胡汤对这类头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肝郁脾虚型失眠:肝郁病机还会导致失眠、健忘等症状,大柴胡汤可以通过疏肝解郁的作用调理这些症状。
5. 肝郁胃热型消化不良:肝郁病机会导致胃气不畅、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大柴胡汤可以通过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的作用改善消化功能。
总而言之,大柴胡汤通过清热解毒、疏散湿气、疏肝解郁的作用,对于湿热和肝郁病机引起的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然而,作为一种中草药方剂,大柴胡汤的应用还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伤寒论》大柴胡汤证解读
![《伤寒论》大柴胡汤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303683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1.png)
《伤寒论》大柴胡汤证解读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大柴胡汤证进行解读:①大柴胡汤证为少阳之实证,也可以看作是小柴胡汤之重证;②大柴胡汤证为六经之郁证,大柴胡汤解郁作用最强;③大柴胡汤为少阳邪热呕利只重证;④大柴胡汤证为少阳阳明合病证。
用以方测证的方法来解读《伤寒论》方证,不仅是学习《伤寒论》的重要方法,更是临床有效地运用经方的前提,通过剖析经方药物组成及其应对之证,就能更好地挖掘古人“方证相对”之思路,从而更好地运用经方。
大柴胡汤在《伤寒论》中凡三见,其主治病证各有不同,本文试对其组方思路进行解读,以揭示大柴胡汤运用之本质。
《伤寒论》大柴胡汤方,药物组成: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 洗) ,生姜五两( 切) ,枳实四枚( 炙) ,大枣十二枚( 擘) 。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1大柴胡汤证为少阳之实证( 小柴胡汤证之重证)小柴胡汤方组成是: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人参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炙甘草三两。
可见,大柴胡汤为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枳实、并加重生姜用量而成,为什么以此加减,这要从《伤寒论》第103 条中解读。
第103 条: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本证由太阳病变化而来,即初为太阳病,后来病邪入里,离开太阳经,所谓“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即病邪离开太阳经十余日。
但病邪入里传入何经?文中未有明述,假如传入阳明,形成腑实证候,则当使用下法治之。
然原文却云“反二三下之”,即是说不应下而下,从而否定病入阳明腑实。
而再从“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可知,是为病入少阳,难怪用下法而不愈,此为误治。
所幸误下后柴胡证仍在,当可再予小柴胡汤。
然后,服完小柴胡汤后,不但呕吐等少阳病症不减,反而出现“呕不止”,试想,由小柴胡证之“喜呕”转为“呕不止”,无疑为病情加重之征,预示少阳邪热壅滞较之小柴胡汤证更重,少阳邪热干犯于胃,而致“呕不止”。
大柴胡汤功效与作用 大柴胡汤配方
![大柴胡汤功效与作用 大柴胡汤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693ad8c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b.png)
大柴胡汤功效与作用大柴胡汤配方大柴胡汤是一种常见的药品,它主治的功能非常多,所以目前在市面上的销售是非常好的。
除了去药店购买之外,也有一些人喜欢自己在家里配置一些食用,那么了解它的配方是比较关键的一步。
大柴胡汤功效与作用1、保肝、利胆及抑制胆石形成。
方中药物柴胡、黄芩、大黄、生姜均有显著利胆作用。
此外,大柴胡汤对胆固醇结石的动物,能明显降低胆石形成率,减小胆石形成之体积,同时还有效地降低血清中性脂肪含量。
2、抗炎。
本方组成药物多数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多种实验性炎症均可抑制。
另有实验表明对免疫性炎症的作用较对非特异性炎症强。
抗炎机制:可能与兴奋肾上腺功能以及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3、解热。
本方对实验性发烧动物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解热抗炎作用可能与以下作用有关,给大鼠口服大柴胡汤1.1g/kg,能明显降低血浆PGE2含量。
体外实验表明能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为PGH2,故认为本方可能具有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而解热抗炎。
4、抑制血小板聚集。
本方具有类似地塞米松、阿司匹林及消炎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大柴胡汤在1和5小时呈现前弱后强的两个抑制峰,抑制率分别为45%和52%。
5、防止动脉硬化。
大柴胡汤长期服用,有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6、对离体平滑肌的影响。
本方对乙酰胆碱和氯化钡所致离体豚鼠回肠痉挛的解痉作用比小柴胡汤强,而抗组胺的收缩作用却弱于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可抑制大鼠离体子宫的自发性收缩运动,并能对抗去甲肾上腺素对离体豚鼠输精管的收缩作用。
对离体豚鼠心房也能抑制其心博数。
7、对肾上腺功能的影响。
给人鼠口服大柴胡汤后,血中甾体类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动物,而且肾上腺的重量也明显增加,表明大柴胡汤能显著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
大柴胡汤配方比起当下一些中医开的方,大柴胡汤算是个小方了,共八味药。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枳实四枚、芍药三两、大黄二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
这里有几点说明一下:柴胡半斤,就是八两,如果按一两等于3克折算,应该24克,如果一两等于5克折算,也应该40克,显然,用柴胡5克10克的,可能算不上大柴胡汤;半夏半升:经推测,半夏一升为五两,半升为二两半,可折算为12.5克,多用10-15克。
大柴胡汤解析
![大柴胡汤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ae833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4.png)
大柴胡汤解析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少阳初入阳明)少阳证+阳明腑实轻证治法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组成小柴胡汤和小承气汤加减刚才讨论到大柴胡汤的主治证候分析。
这里这个表基本是个归纳,少阳阳明合病,具体来讲,大柴胡汤证的一种归纳。
有的属于往来寒热,胸胁胀满,呕不止,持续心烦,这个是少阳证结合了有里热实证以后,里热加重,实邪明显,有产生在少阳证基础上的变化,心下满痛,便秘是胃肠方面,热实互结的表现。
苔黄,脉弦数,基本上是中偏重于里热。
大柴胡汤─处方分析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小承气汤去厚朴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大黄、枳实+ 芍药这个表实际上就是小承气汤和小柴胡汤合方加减的一个过程。
小柴胡汤本来就是和解少阳的,但是有热结互实结在胃肠,人参、甘草不宜使用,所以去掉了。
小承气汤是治热实互结轻证,在这里不用厚朴。
里热在这里用枳实、大黄相配。
这个轻下的基础上,泻下更加缓和一些,尤其又加了芍药,加芍药可以缓急止腹痛。
因为芍药和枳实相配,是仲景用来治疗调和气血止腹痛的。
后世也是常用来调和气血止腹痛的基本组合。
这样调整以后,这方既有柴胡、黄芩,能够和解少阳,同时呢,半夏、生姜又能和胃降逆,呕不止,全方偏凉,治疗里热为主的。
既是少阳阳明合病同治,又考虑到胆胃不和基础上,胃肠有腑实。
这是一个复方了。
大柴胡汤─方义分析君柴胡、黄芩和解少阳臣大黄、枳实内泻热结佐生姜和胃降逆半夏芍药益阴缓急止痛使大枣(+姜)调和脾胃,调和气血从具体方义分析来讲,大黄、枳实是做为内泻热结的基本结构,这个结构还是体现一种轻下,柴胡、黄芩是和解少阳基本结构,生姜半夏是和胃降逆的一种基本结构,芍药有益阴缓急,热邪要伤阴,伤津,而且热实互结本身,这个证就有腹痛,所以可以益阴缓急止痛。
姜枣配合,调和脾胃,调和气血。
实际上这个方也反映了很多后世常用的基本结构,所以我们说经方里,仲景给后世确实提供了很多常用的基本结构。
不仅仅是很多好的基础方,常用方,配伍结构上做了很大的贡献。
大柴胡汤解读
![大柴胡汤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8681131cc7931b765ce1534.png)
大柴胡汤解读【方名】大柴胡汤【出处】《金匮要略》【分类】和解剂-和解少阳【组成】柴胡(15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用法】水煎2次,去渣,再煎,分两次温服。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系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亦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是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的方剂。
小柴胡汤为治伤寒少阳病的主方,因兼阳明腑实,故去补益胃气之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以治疗阳明热结之证。
因此,本方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仍以少阳为主。
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
在治法上,病在少阳,本当禁用下法,但与阳明腑实并见的情况下,就必须表里兼顾。
《医方集解》说:“少阳固不可下,然兼阳明腑实则当下。
”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亦为臣药。
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
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
总之,本方既不悖于少阳禁下的原则,又可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使少阳与阳明合病得以双解,可谓一举两得。
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所说:“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
”然较小柴胡汤专于和解少阳一经者力量为大,名曰“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a9f7e2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7.png)
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1. 概述大柴胡汤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传统中药汤剂,由多种中草药组成。
它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
2. 功能主治大柴胡汤具有以下主要的功能和主治:•疏肝解郁:大柴胡汤中的柴胡是一味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药物。
在中医理论中,肝脏被视为情绪的调节中心,当肝气郁结时,会导致情绪不畅、烦躁易怒等症状。
大柴胡汤通过疏肝解郁的作用,可以舒缓肝气郁结,改善相关症状。
•清热解毒:大柴胡汤中的黄芩和黄连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体内的热毒会导致发热、口渴、烦躁等症状,而大柴胡汤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降低体内的热毒,缓解这些症状。
•升阳散寒:大柴胡汤中的干姜等药物,具有升阳散寒的作用。
寒邪入侵人体会导致寒冷感、畏寒等症状,而大柴胡汤可以通过升阳散寒的作用,改善这些症状。
•解表散寒:大柴胡汤中的荆芥、薄荷等药物,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
表邪外袭时,会导致头痛、身体不适等症状,而大柴胡汤可以通过解表散寒的作用,缓解这些症状。
•化痰止咳:大柴胡汤中的炙甘草、生姜等药物,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痰湿内蕴时,会导致咳嗽、痰多等症状,而大柴胡汤可以通过化痰止咳的作用,改善这些症状。
3. 适应症根据大柴胡汤的功能主治,它适用于以下病症:•肝郁气滞:肝郁气滞导致的烦躁易怒、胸闷、头痛等症状。
•脾胃不和:脾胃不和导致的纳差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感冒发热:感冒引发的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肝火旺盛:肝火旺盛引发的口苦口干、眼红目赤等症状。
•肝胆湿热:肝胆湿热导致的黄疸、胁痛、口苦等症状。
4. 用法用量一般情况下,大柴胡汤的用法用量如下:•煎汤:将大柴胡汤中的药物按比例配制,然后加水煎煮,得到汤剂后口服。
•剂量:成人一剂量为药材总重的10%~15%,每日分2次口服。
•服用时间:一般在饭前或饭后1小时服用,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酌情调整。
5. 注意事项在使用大柴胡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可能不同,对于大柴胡汤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应根据个人体质合理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柴胡汤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于永波.畅想大柴胡:.说起大柴胡汤,首先我想到的是它和桂枝茯苓丸是一个完美组合,前辈胡希恕创造了这个组合,并把它运用得出神入化。
.我要问大家,胡希恕先生为什么把大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合在一起?为什么?为什么把柴胡桂枝干姜汤和当归芍药散合在一起?这两个经典合方里面蕴含了怎样的智慧呢?胡希恕先生在创造这两个合方时心里的想法是什么呢?这种合方的理论前提是什么呢?我想这里面一定有伟大的思想内涵,因为从古到今没有人这样用过,而且疗效非凡,这应该引起我们思考。
因为疗效确切说明用药的思路与疾病的本质合拍了。
.另外,从胡希恕先生喜欢把大柴胡汤和葛根汤合用,以及《伤寒论》中明确提出的柴胡桂枝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我引申出如下想法,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提反对意见,欢迎大家拍砖,我相信理越辩越明。
讨论得越激烈水平提高的越快。
畅想大柴胡.一、三阳合病或并病的治疗,体现了一个指导思想,叫做不开南窗,难通北牖,主要就是讲一个通透。
比如,太阳少阳合病,柴胡桂枝汤;少阳阳明合病,大柴胡汤;三阳合病,葛根汤合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少阳阳明合病的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等等,都是合病用合方的方法,开南窗,通北牖,一起下手,使得表、半表半里、里,达到通透。
.二、除此之外胡希恕先生明确指出表不解与里有饮邪,里有淤血,里有宿食密切相关,如五苓散证,小青龙汤证解表与去水饮同时入手,桂枝加大黄汤,解表与除宿食同时入手,我想桂枝芍药知母汤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表邪,因为里有阴寒水邪,淤血(芍药的作用)胃肠蕴热(知母,芍药的作用)的阻碍而不解。
我认为桂枝芍药知母汤针对饮邪可以加细辛,针对食滞可以加枳实,麦芽等。
畅想大柴胡.三、太阴涉及到三阴证,尤其是太阴里虚寒,我认为不能只讲温,要讲温化,温运。
里虚寒一般是水盛在先,血虚在后,我们知道,当归芍药散治疗血虚水盛。
那么,它是怎么治疗血虚水盛的呢?我认为它能够调整水与血的失调。
而这种调节体现了温运的作用。
那么,我们把茯苓饮和当归芍药散合起来用就顺理成章了,进一步讲,四逆汤合当归芍药散是不是应该急救效果更好?这里我还想,五苓散,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对水液的调节和当归芍药散对水液的转化利用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呵呵,由大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引申出去给大家提出以上几个问题,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思考。
浅析大柴胡一、条文分析.一、关于大柴胡汤的条文分析.(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
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
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103条讲的是少阳小柴胡汤证而误用下法导致少阳之邪乘虚入里而少阳还在的少阳阳明合病。
理论上讲少阳与阳明相比少阳在阳明之外,二者同病,里实者先解外,先与小柴胡后与白虎承气类,这符合定法,但是,小柴胡汤中的人参,甘草,半夏都加重了阳明的热象,而且半夏性燥不利于下后津液已伤的情况,所以在服了小柴胡之后,不但少阳未解,进一步出现了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少阳阳明并病,为未解也。
这一条与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是一个道理。
太阳阳明合病,按理应该先解决太阳,后解决阳明,但是如果先与桂枝汤,那么肯定要像这103条一样,病情加重,因为桂枝汤不可用于内热。
仲景先师针对这种情况给与了抵当汤,只治阳明,胡老认为这条的表证仍在,指表热,也就是阳明里热外蒸。
从用抵当汤和这种前后联系理解,胡老的认识是符合经旨的。
但是退一步讲,如果仲景先师这里所说的表证就是表证呢,而不是指表热,那么只用抵当汤就不行了,因为,虚其里,表邪会乘虚而入,发生变证。
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考虑用麻杏石甘汤和抵当汤两解太阳和阳明而达到治疗目的呢?欢迎大家对这种考虑提出质疑。
浅析大柴胡一、条文分析.再回到103条,少阳阳明并病有食积,应该用小柴胡合承气类,但还没有实到心下硬的程度,于是把调胃承气汤去掉芒硝,换成白芍、枳实。
如果阳明热重,可以把芒硝再拿回来,比如我们从胡老治痢疾习惯用大柴胡汤加芒硝,就能看到这一点。
另外里实不能补,去掉了人参,甘草,这就成了大柴胡汤,但仍留下了大枣一味扶正的药,否则大柴胡汤就成了无制之师。
以上是我对103条的认识。
.136条,热结在里,指阳明,相应的会出现手足湒然汗出,日晡所发超热,口渴喜冷饮等情况;往来寒热是少阳的典型证候。
不用多说了。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胡老认为这里的心中应该是心下,就是指胃,痞硬惧按。
这里的发热汗出,不恶寒,显然是阳明里热外蒸所引起。
浅析大柴胡二、方剂组成.二、组成方剂.黄芩、大黄、白芍、柴胡、半夏、枳实、生姜、大枣。
这个方剂使人想到梁山好汉,大枣有点宋江的味道,仁义,没有杀厉之气;其余七味药,个个具有攻击性,没一个厚道的,没一个是搞建设的,把他们组成一个团队,那肯定是虎狼之师。
我认为大柴胡汤攻伐力很强,容易伤人正气,千万不可用于虚证,就是实证也不可久服。
应用时一次不要超过七剂。
另外,邪入阳明里,化热伤津迅速,所以在应用大柴胡汤的时候可以根据舌象适当加入麦冬或与增液汤合方。
我曾经用大柴胡汤治疗老年人便秘,效果不好,后根据舌质红而干敛,合用增液汤而取捷效。
而大柴胡汤在《外台》中含有知母和葳蕤两味药,也正是为了挽救损伤的津液,值得借鉴。
浅析大柴胡三、分经.三、分经:少阳阳明合病或并病。
.正如136条所记载,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里为阳明,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往来寒热为少阳。
浅析大柴胡四、症状.四、症状:大柴胡汤的症状表现,如条文中的:呕、心下急、下利。
在实际应用中,我认为舌敛,舌苔干燥,或黄苔,小便黄而短少,呼吸不畅,饱食后胃痞闷不舒,也是值得注意的重要表现。
应用大柴胡一、应用的疾病.应用大柴胡.一、应用的疾病。
.与桂枝茯苓丸合方治疗心脏病,喘证,脑血管意外已经为大家所熟知。
.另外,大柴胡汤与茵陈蒿汤合方治疗肝炎,胆石证。
.日本医学家森立之指出,大柴胡汤治疗实证阳痿,疗效确切。
.阳痿虚证用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
.大柴胡汤可用于实证肥胖,虚证用防己黄芪汤。
.胡老习惯于把葛根汤与大柴胡汤合用,治疗太阳少阳阳明实证。
.胡老习惯用大柴胡加生石膏或芒硝治疗痢疾。
.大塚敬节习惯于把大柴胡和半夏厚朴汤合用治疗咳嗽。
.总而言之,心中要明确,经方是病因疗法。
无论什么病,病因是少阳阳明合病,才能用大柴胡汤。
各种疾病只是原因的反映。
各种象变化万千,但要心中有佛,抓住病机才是根本。
应用大柴胡二、案例.二、案例。
.最为经典的应用大柴胡汤案例是胡希恕先生治疗北中医元老之一的针灸大师单玉堂先生,真是令人叹服。
我在这里给大家复述一下。
.1982年,单玉堂先生患肺心病住院,病情发展出现肾积水,导尿失败,其中一位名老提出用麝香外敷肚脐,借其芳香开窍之力或许有效,于是院方派人去山西讨回一点上好的麝香给用上,果然尿液点滴而出,可是也只能这样了,终未能解决问题。
.病情在恶化,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
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这才能救命。
态度非常果断。
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
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
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患者开始下地活动.......当时处方: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应用大柴胡二、案例.再看一个冯老的医案:赵某,男,31岁,2014年6月2日初诊。
.患者哮喘10年多,冬季较甚,咳少有痰,夜间哮喘重,口干苦,无咽痛,能平卧,早上鼻塞,大便日2-3次不爽,汗出多,手足心汗出,苔白微腻,脉细。
.六经八纲分析:口干,口苦——少阳. 大便日2-3次不爽,汗出多,手足心出汗,口干——阳明.哮喘夜间加重——瘀血.综合分析:少阳阳明合病兼有瘀血. 辩证为: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味.处方:柴胡12 枳实10 白芍10 清半夏15 黄芩10 桂枝10 丹皮10 桃仁10 茯苓12 大黄5 炙甘草6 生姜3大片红枣4枚.七剂,水煎服每天一剂,分两次温服。
.疗效:2014年7月21复诊,称服上方后哮喘未作。
应用大柴胡二、案例.可以说,在实际应用中,大柴胡汤效果非常好,翻看胡老、冯老的医案,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也特别喜欢应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而且效果很好。
.下面我讲述一个把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这个经典组合加以改动而取得显著疗效的病例,供大家参考。
.患者,男,60岁,同学的父亲,患失眠30余年,脉弦而有力,舌胖大,舌下静脉瘀滞,怕吃凉食,怕饮凉水,大便2-3日1行,偏干,涩而不畅,胃胀,手足可。
.当时我想,如果患者喜冷食,食后胃胀,再有口苦、胸闷多好啊,我可以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但这个患者太阴里虚寒合并淤血,真是遗憾啊。
于是,我仿照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处以茯苓饮合桂枝茯苓丸,结果我出诊了两次,共服七剂药,每日睡眠时间可达六小时以上。
到目前为止,患者病情没有出现反复。
处方如下供大家参考。
.党参15g 茯苓12g 苍术10g 陈皮12g 枳实10g 桂枝10g 白芍10g 丹皮10g 桃仁10g 焦麦芽10g 焦山楂10g 生姜3片。
.后来,我又用这个办法治愈了一个更加顽固的女性失眠患者,效果也很好。
应用大柴胡二、案例.另外,近期我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一个双目失明的患者,这个患者在长春的白医大一院治疗了,后来又在北京宣武医院治疗,找我治疗的时候双目无光感,眼底黄斑。
我给用的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桑叶郁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在能看清一些物体,目前仍在治疗中。
之所以加郁金是因为(陈达夫在其所著《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中把郁金作为眼珠内的散血药).就准备了这些内容,供大家参考。
耽误大家时间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