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何时才能准确预报地震
地震可以预测吗
地震可以预测吗5·12汶川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都是我们不能承受的严重自然灾害。
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短期(3个月内)预测地震的有效办法。
如果我们能预测地震的发生,将大大减少损失,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地壳不能承受内外力的作用产生岩层变形、断裂、错动,造成其上附着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倒塌,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如果能准确测量并精确模拟地壳活动,将大大增加预测地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预测地震的第一步是要测量地壳。
静态上要测量地壳在各地的厚度、密度、结构,动态上要测量板块间的运动。
为了测量地壳,需要在各地进行一次地壳情况大普查。
通过抽样测量绘制一张地壳情况图,在图上要标明各项参数,特别要标出各个板块的分界线,即地震带的分布。
而大小板块间的运动,可以用一系列带有箭头的线条来标示方向,还要标明速度。
光知道地壳这张“盾”还不够,我们还要分析地壳受力这个“矛”。
震源释放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地表传播,纵波使地壳上下起伏,横波使地震向四周扩散。
伴随着地震波的传递,能量也在传递;内外力变化产生很强的应力,应力作用下地壳被拉伸、压缩、剪切、弯曲,产生一系列形变。
到达一定限度,地壳就被震裂,从而山崩地裂。
在地球内部一定位置模拟一定强度震源的作用下,地壳的受力过程,结合地壳所能受到的安全应力强度,我们将判定那些地方有地震的危险,那些地方只有轻微的抖动。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模型,已知的地壳作为相对静态的存在反映在模型上,而附加的震源作为外部条件。
当模拟开始后,震源冲击地壳,地壳受力变化,产生形变,最后地面崩裂。
模拟的过程,就是分析地震的整个过程。
并评估损失,以利决策。
这个模型是可以建立的,且开始不一定十分准确,还有待精确测量结果的完善和实际结果的修正。
历史上的今天: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大地震【人类史上第一次成功预报地震】
历史上的今天: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大地震【人类史上第一次成功预报地震】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市发生7.3级地震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在辽宁省海城市发生7.3级地震,这次地震是全球首次在政府主导下成功预报地震并且有效减少人员伤亡的地震。
1970年初在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上将辽宁省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域,1970年又同时成立了辽宁省的地震工作机构,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建立了一支野外综合探测队,11个专业地震台站,8495个业余地震前兆测报点组成的地震预测预报队伍。
1974年6月7日至6月9日在国家地震局召开的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趋势会商会上辽宁有关地震专家提出了渤海北部可能发生5至6级地震。
1974年11月25日东北三省地震趋势会商会上明确指出辽东半岛大连-营口地区是近期发生破坏性地震危险性较大的地区。
1974年12月22日辽阳参窝水库库区发生4.8级地震后在1975年1月中旬召开的全国震情会商会上认为这个4.8级地震并不是预期要发生的地震,在辽宁南部地区仍有可能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而且估计在1975年上半年发生可能性更大。
1975年2月3日18时开始辽宁海城-营口一线区域接连发生多次有感地震活动后认为在辽东半岛上即将发生大地震,随后在1975年2月4日00时向辽宁省省政府发布了相关的预报,1975年2月4日上午10时辽宁省政府正式向各级政府发布通报要求辽东半岛各级政府居民近期做好防震措施,当时大连,营口,海城等多地居民搭起防震棚或者组织在户外观看电影以躲避地震。
这次大地震受灾人口约400万人,建筑破坏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这次地震造成1328人遇难,1.8万人受伤。
这次大地震的成功预报主要有2个原因,首先由政府主导+民间群测群防是本次地震得以成功预报的主要因素,另外其次这次大地震震前也有大量的前兆现象被观测到。
这次地震有大量的前兆现象被发现,首先是动物异常,在1974年12月10日至1975年1月1日辽宁出现了数百条冬眠的蛇爬出洞穴被冻死的现象,另外还出现了大量的鱼群跃出池塘的现象以及大量老鼠逃跑的现象。
2024年全国地震趋势预测意见
2024年全国地震趋势预测意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地震活动监测技术的提升,对地震趋势的预测能力也逐渐提高。
然而,地震是一种复杂的地球自然现象,其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趋势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本文将根据当前的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对2024年全国地震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地震的发生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而板块运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地震和地壳运动的情况来推测未来地震的可能性,但并不能确定具体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因此,对于地震的预测应该是一种概率性的判断。
一、全国地震活动的总体趋势全国地震活动总体上呈现着一定的规律性,地震分布在特定的地壳运动带上,如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印度洋地震带等。
根据历史地震数据的分析,中国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周边地区。
二、2024年全国地震趋势预测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对2024年全国地震趋势的预测如下:1.西南地区地震活动可能增强西南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其中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经常发生较强的地震。
近年来,西南地区地震活动有所减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壳应力会逐渐积累,未来几年内可能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导致地震活动增强。
因此,对于西南地区的地震防御和减灾工作应该高度关注。
2.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可能增加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的另一重要区域,包括青海、甘肃、新疆等地。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些地区经历了一系列较强的地震活动。
因为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板块运动的影响,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剧烈,地震活动也相对频繁。
未来几年内,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可能会增加,需要加强地震监测和灾害应对能力。
3.北方地区地震活动可能相对较弱相对于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地震活动较为稳定,相对较弱。
然而,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可预知或排除。
北方地区虽然地震活动强度较低,但仍然需要继续加强地震监测和减灾工作,保持对地震灾害的高度警惕。
世界上唯一一次地震预测准确的城市
世界上唯一一次地震预测准确的城市33年前,发生在辽宁海城一营口的7.3级大地震曾经震惊世界,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成功预报的大地震。
1975年海城大地震的预报是震前6小时发布的,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次准确的地震预报。
中国地震工作者在地震前准确地作出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从而拯救了众多生命。
但地震预报终究是一个世界级的科学难题,33年后的今天,汶川大地震惨痛依然让我们提及地震预报这个世界性难题。
目前在地震预报方面依然以经验性预报为主,在科学预报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防震减灾事业仍然任重道远。
世界上重大的科学成就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北纬40度41分、东经122度50分)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
震级7.3级,震源深度16、21公里,震中烈度为9度强。
这次地震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辽东半岛中南部。
在地震烈度7度区域范围内,有鞍山、营口、辽阳三座较大城市,人口167.8万;还有海城、营口、盘山等11个县,人口667万。
合计人口834.8万,其中城市人口占20%,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
辽宁省是我国的工业基地之一,重工业总产值位于全国的首列。
鞍山市的钢铁联合企业在全国素有“钢都”之称。
该区交通方便,公路、铁路网络密集,是东北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
还有大型水库1个,中小型水库109个。
海城地震是该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震时地光闪闪,地声隆隆。
震区90%的人都看到了低空发光现象。
远近所见光色和光象不尽相同,近处可见一道道长的白色光带,远处则见红、黄、蓝、白、紫的闪光。
此外,还有人看到从地裂缝直接射出的蓝白色光,以及从地面喷口中冒出的粉红色光球。
在海城、营口、盘锦一带普遍听到了闷雷似的响声。
海城地震发生在现代工业集中、人口稠密地区。
该区绝大多数房屋末设防,抗震性能差,地震又发生在冬季的晚上,按照当地农村多数人的习惯,震时已都入睡。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事先没有预报和预防,人员伤亡将十分惨重。
科学能不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
科学能不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地震是一个自然现象,对于人类世界的毁坏那是灾难性的,级别越高的地震对于人员和财产的破坏就越高,那么我们能不能预测地震的发生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科学真的能预测地震吗,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真的能预测地震吗由于地震成因的复杂性和发震的突然性,直到目前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可靠途径和手段能准确的预所有破坏性地震。
为此,地震预报是当代科学难题之一,地震预报远没有过关,还停留在半经验和半理论阶段。
全球每年在陆地上发生的几次七级以上地震及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中强地震。
特别是1976唐山7.8级大地震、2008年5.12汶川8.0级大地震,都末能作短期预报。
这些地震给人类带了极大的灾难。
因此,地震预报需要全世界科学家的共同合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地震工作者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才有可能最终在理论上攻克。
地震可以预测吗不能。
为什么不能?因为地震没有任何可以用来预测的规律。
人类不知道地震的确切原因,也不知道地壳的情况。
人类对地壳的了解,还没有人类对太空的了解多。
人类从来没有成功预测过地震,也从来没有一个科学家宣称可以预测地震。
那怎么解释海城地震?还有最近几次地震,微博上流传的”预测成功”?跟章鱼帝保罗一样。
要注意“预测”和“瞎蒙”的区别。
地震的详细解释一、概念:1、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2、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二、传播方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1、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
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
2、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
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
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
地震预警与减灾技术的发展历程
地震预警与减灾技术的发展历程地震是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在过去几十年间,世界各地发生了多次毁灭性的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降低地震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科学家们研究地震预测和减灾技术已经有了多年。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地震预警和减灾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地震预警技术的起源地震预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通过观察天气、地质和动物行为等方法来预测地震。
然而,这些方法并不可靠,因为地震预测太过复杂,甚至是无法预测的。
直到20世纪初,地震学家才开始建立先进的观测和测量设施,这为地震预警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地震预警技术的第一代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究,早期的地震预警系统主要依赖于地震震源的观测,根据地震波到达时间推算出震级和震源位置,然后通过报警系统向附近区域的人们发出警报。
但是,这种方法缺乏实时信息,地震预警信号到达时间晚,人们往往会受到地震的伤害。
因此,地震预警技术逐渐向更加高效的技术方向发展。
二、地震预警技术的改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震预警技术的改进也逐步实现了。
2004年,日本成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地震预警系统。
该系统可以在地震波到达目标地点前几秒钟,发出预警,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应对措施。
此外,台湾、中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开始研发地震预警系统,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其中,中国自2007年开始启动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十年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地震预警网络系统。
该系统采用多传感器、多参数预警方案,可及时、准确地探测到地震波,向社会各界发送地震预警信息,为人们逃生提供有价值的时间窗口。
三、地震减灾技术的发展除了地震预警技术,地震减灾技术也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地震减灾技术前所未有地揭示了防灾减灾过程中的全链条思路,包括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紧急救援、社会恢复和国家应对等领域。
在这些过程中,科研工作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技术和策略,以降低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目前地震是可以精确预报的这种说法是
目前地震是可以精确预报的这种说法是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因此,对于地震的预测、预报和减灾研究一直是地球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这方面,有一种说法是地震是可以精确预报的,这种说法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这个话题,并详细解释地震预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地震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是人类难以完全掌控的。
尽管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地震观测数据和研究成果,但是我们仍然无法预测地震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强度等信息。
因此,地震预报技术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预警和预防措施,而无法精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
其次,地震预报技术目前主要包括地震观测、地震学研究和地震预警三个方面。
在地震观测方面,科学家们借助地震仪、地形测量等工具,对地球表层和地球内部的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
这种观测的数据可以为地震预报提供一些基础信息。
在地震学研究方面,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领域的知识,深入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和机理,从而更好地预测地震。
在地震预警方面,科学家们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强度等参数,开发出智能预警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前几十秒或几分钟提供预警信息,以便民众有更多时间进行应急处理和避险。
最后,我们需要指出,虽然地震预报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
例如,地震预测的精度不够高,常常出现误报和漏报的情况;地震预警系统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安装和维护,成本和技术难度都非常高;另外,一些地震事件并没有明显的前兆,这也加大了地震预报的难度。
综上所述,虽然地震预报技术有其局限性,不能精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但是它对于减灾和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期待未来科学家们能够进一步研究地震的机理和规律,发展出更加精确、高效和可靠的地震预报技术,为全球灾害预警和减灾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地震预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地震预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的发生常常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因此,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预测地震,提前采取措施,减少地震对人类的危害。
地震预测技术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历史、方法、应用三方面,探讨地震预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历史尽管人类对地震的认知历史悠久,但是地震预测作为一种科学技术,起步较晚。
19世纪初,欧洲的地震学家们开始研究地震预测,但当时采用的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方法,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到20世纪初,地震学家们开始采用地震学原理,研究地震的规律性和周期性,此时地震预测技术开始发展起来。
1940年代,美国地震学家在加州试图利用地震波观测数据预测地震的时间和地点,但这种尝试并未取得成功。
到20世纪60年代,加州地震研究所成立后,地震预测技术发展进一步加速。
目前,地震预测技术已经进入了数字化、计算化时代,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地震预测效果将越来越准确。
二、方法地震预测技术的方法十分多样化,从经验方法到基于物理机制的方法,从间接方法到直接方法,从常规地震预测到震源破裂瞬间预测等等。
现在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地震预测技术:1.统计预测法:统计学方法是最早被采用的地震预测方法之一。
它基于长时间的地震记录,利用地震的统计规律,进行科学的推理和分析,得出地震的发生可能性,确定区域震级的分布规律。
但是,由于地震的时间、空间、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统计学法并不总是准确的。
2.电离层预测法:电离层是地球上被太阳辐射电离的部分大气层。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一种称为前兆电离层的电离层异常。
通过监测这种异常变化,可以预测地震。
3.地震云预测法:地震云是指地震前出现的特殊的云形态,这种云形态与地震前的电磁变化有关。
因此,通过识别地震云的形态、分布和变化,可以预测地震。
4.地下水位预测法:地震发生时,地下水位会发生异常变化。
通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以预测地震。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预测地震的常用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依据,同时也具有其局限性。
地震发生前兆和预测分析
地震发生前兆和预测分析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但其短时间内造成的巨大破坏却常常让人们感到惊恐和无助。
因此,地震的预测和分析成为了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
本文将探讨地震发生前兆以及目前地震预测的科学方法。
首先,地震发生前会出现一系列的前兆信号。
预测地震的前兆主要包括地震云、地表变形、地震声、地磁异常、地下水位变化等。
这些前兆信号可能在地震发生前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就开始出现。
例如,地震云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出现的云层异常,具有浓重和扭曲的特征。
地震声也是一种常见的前兆信号,尤其在地震前期,地下断层活动会产生一些微小的地震波,这些波动可以在地面上被捕获到。
此外,地磁异常也是一种可能的地震前兆,由于地震引起的地下岩石破裂和磁场变化,地磁计可以记录到这些变化。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地震前兆并不是完全可靠的预测指标。
虽然科学家们已经通过长期的观测和研究,确定了地震前兆的一些模式和规律,但地震的复杂性依然使得预测任务变得十分艰巨。
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尚未有一种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到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
当前的地震预测仍然属于科学研究范畴,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科学家们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地震的预测分析。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地震活动的统计模型。
通过以往地震的统计数据和地震地区的构造特征,科学家们建立了一系列的预测模型。
这些模型通常基于统计算法,借助地震目录中的地震事件数据,预测未来地震的概率。
统计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地震概率图的绘制,即根据历史地震数据和地质信息,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信息,但由于地震活动的复杂性,统计模型的预测结果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第二种方法是基于地震监测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地震监测台网通过计算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到达时间,可以了解到地震的发生和传播情况。
这种方法通过实时监测地震活动的变化,结合地震前兆信息,可以提供一些有关地震发展趋势的预测。
地震时空分布
地震时空分布人们说地震不可预报,主要是指地震发生的准确地点和准确时间无法像天气预报一样预报,但哪些地方会发生地震,哪此地方不会发生地震,人类还是知道得相当清楚的。
地震并不是随便发生,特别是大震的发生,是相当有规律的。
世界上相当多的国家或地方都不会发生地震,真正发生地震的国家和地方是相当有限的。
为了便于大家能看得清楚明白,现以几幅图来具体说明。
地球表面上地震震中的空间分布称为地震的地理分布。
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一定的地区且成带状分布,称为地震活动带。
地球上差不多天天有地震,但其分布并不平均,而是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地震时空分布 - 一、地震的时间分布规律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在全世界、一个地区或一个地震带,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多震的活跃期,在另外一段时间内则表现为少震的平静期。
这种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地震的周期性或地震的间歇性。
在全世界范围内,40年代是7级以上大地震次数最多、最活跃的时期。
在一个地震带内,又往往表现为自己特有的周期性。
如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北带,1915—1933年共19年间,发生了一系列7.8级以上的浅源地震;1934—1951年共18年间,在整个断裂带上都比较平静,1952—1969年这18年间,地震增多,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
具体到一个活动断裂带或地震带,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情况也很明显。
如在甘肃河西走廊断裂带,1920—1954年的25年内,先后发生了海原、古浪、昌马、山丹、民勤等多次7级以上的地震,但此后却一直保持相对的平静。
又如,陕西渭河地堑,881(唐广明二年)—1486年(明成化二十二年)的606年间,未见破坏性地震记载,此后到1570年间,地震转入活跃期,1556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月23日发生了空前的8级大地震(震中在今华县);1570年以后又趋向平静,极少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
再如,1679年三河、平谷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同属燕山地震带,时间相隔297年,存在300年左右的准周期性。
人类何时才能准确预报地震
从公元前1831年最早的地震记载开始,我国史书上共记载了近1000 次中强级别以上的地震,其中6 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达800多次。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不期而至的地震带给人们太多的伤痛——最惨烈的是公元1556年(明嘉靖三十四年)陕西关中发生8 级大地震,死亡83万人;最近的记忆是1976 年唐山7.8级地震,24万多人死亡,16万多人受伤。
在本期专题选题运作时,地震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6年7月26日安徽定远发生4.2 级地震;7 月22日云南昭通市盐津县发生5.1级地震;7月19日和18日,青海玉树分别发生5.0级和5.6级地震;7月4日河北文安发生5.1级地震,震中距离北京市区约110公里,北京有感;7月17日印尼爪哇岛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19 日再次发生6.2级强震。
人们质疑,探索多年的地震预报难道无法预测这些地震?人类何时才能准确预报地震?摘自《科学时报》因为地震的复杂性和不重复性,对地震的预报被视为世界科学难题,甚至国际上很多科学家悲观地认为这道难题无法求解。
这道科学难题到底有没有答案?求解难在哪里?《科学时报》记者带着种种疑问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室(现改为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研究员梅世蓉、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等专家。
否定:地震不可能被预报大地震是自然界的一种小概率事件;“上天有路,人地无门”,迄今人类尚不能深入到发生地震的地球内部安设仪器、对地震的震源进行直接的观测;地震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等因素,使得掌握地震的规律面临很大困难。
尽管自从1975 年成功预报海城地震后,中国地震监测台网相继对中国大陆28次大地震作出了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这相对于大量没有预测的地震简直是微乎其微,以致悲观的情绪曾经弥漫着国际地震学界——地震是不可能被预报的。
1996年11月在英国伦敦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地球物理联合会召开了“地震预报体制评估研讨会”。
有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的代表参加。
地震预警一般提前多久预报
地震预警一般提前多久预报地震预警一般提前多久10-20秒1、一次地震纵波抵达震中地面只有15秒的时间,而横波抵达震中地面需要32秒,所以地震预警只能提前17秒发出并且进行离开。
2、二次地震纵波抵达震中地面需要72秒的时间,而横波抵达震中地面需要157秒,所以地震预警可以提前85秒发出。
用户的手机以及电视都可以及时的收取到地震到达的信息,玩家可以提前进行预警然后离开危险地带。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1.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直接冲出房屋,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者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该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被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尽可能跑到空地上去,为避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
3.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切勿躲在地窖、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会填满堵塞出口。
4.在公众场所遇到地震时,大众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甚至发生踩踏事件,这时需要有序撤离,不要乱跑乱窜。
地震时最先感到的地震波是?最先感受到地震波的是纵波。
因为地震时产生的纵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地震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但地震发生时这三种波的传播速度和强度不同。
纵波、横波和面波的含义解释如下。
纵波:由震源向外传播的疏密波,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从而使介质不断的压缩和疏松,故也称为压缩波。
传播速度快,周期较短,振幅较小或疏密波,将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横波: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是剪切波。
传播速度比纵波要慢一些,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将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摇晃。
横波振幅比纵波大,破坏力大,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地震的预测方法
地震的预测方法
地震,这一可怕的自然现象,总是让人提心吊胆。
那有没有办法能预测它呢?嘿,还真有一些有趣的途径呢!
动物们的异常表现有时候就像是地震的“信号弹”。
你想想看,那些平时乖巧的猫猫狗狗,突然变得焦躁不安,上蹿下跳,或者鸟儿们成群结队地飞走,这难道不像是它们在给我们发出某种警告吗?这就好比你的好朋友突然表现得很奇怪,你肯定会觉得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呀。
还有那神秘的地光和地声呢!有时候在地震来临前,会出现奇特的光亮,或者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仿佛大地在提前“诉说”着它的不安。
这就好像天空在打雷之前会闪过电光一样,是不是很神奇?
地下水也会发生变化呢!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水的味道或颜色也变得怪怪的。
这不就像你每天喝的水突然变了味道,你肯定会察觉到不对劲吧。
再说说地震云,那形状奇特的云彩,有时候真的像是大自然在天空中给我们画的“密码图”。
就如同我们看到天上的云朵有时候像小狗,有时候像大象,而地震云说不定就是大地在通过天空给我们传递某种信息呢。
虽然这些方法都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但它们都是我们探索地震预测的重要线索呀。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和研究这些线索吗?难道我们要坐等地震来临时才惊慌失措吗?当然不!我们要像勇敢的探险家一样,去追寻那可能预示着地震的蛛丝马迹。
我们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提高我们对地震的认识和预测能力。
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地震,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说不定哪天我们就能像天气预报一样准确地预测地震啦!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
地震的预测与早期警报
地震的预测与早期警报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在发生地震之前几分钟或几秒钟能够预测地震并发出早期警报,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地震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探讨地震预测与早期警报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地震预测是指通过监测和分析地球表面和地下的物理现象、地震活动的趋势和模式,来预测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信息。
地震预测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进步,预测方法不断完善。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四种常见的地震预测方法:地震前兆法、地震概率法、地震模拟法和地震统计法。
地震前兆法是通过监测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地面变形、地磁和电磁场的变化等现象来进行预测。
例如,地震前地面可能会出现异常地翘起或下陷,地下水位可能会变化,地震发生前的几秒钟地磁场和电磁场可能会发生异常变化。
通过对这些前兆进行监测和分析,科学家们可以判断地震的可能性和发生的时间范围。
地震概率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的方法,通过分析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活动的周期性,来计算未来地震发生的概率。
该方法需要大量的地震数据和长时间的观测,可以用来预测地震的概率分布和发生的时间范围。
地震模拟法是通过建立地震模型,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地震波传播过程和地震破坏情况,来预测地震的强度和影响范围。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地震数据和地质资料,以及高性能的计算机来进行模拟和计算。
地震统计法是通过对地震活动和地震分布的统计分析,来推测地震发生的规律和趋势。
该方法通常使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来分析地震的空间分布、频率分布和能量释放等特征,从而预测未来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强度。
尽管地震预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地震是一种极其复杂和难以预测的地球物理现象,科学家们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地震预测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有限,目前还难以对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进行精确定位和预测。
地震预测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震是地球深部岩石断裂和板块运动导致的地球物理现象,其过程和机理极其复杂,难以用简单的物理模型来描述和预测。
地震黄金12秒的依据
地震黄金12秒的依据(原创版)目录一、地震预警的重要性二、地震黄金 12 秒的含义三、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四、地震预警的实际应用案例五、地震预警的发展前景正文一、地震预警的重要性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安全威胁。
地震预警作为一种减轻地震灾害的手段,对于拯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的传播特性,提前对可能受到地震影响的区域进行预警,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应急措施。
二、地震黄金 12 秒的含义地震黄金 12 秒是指在地震发生后的 12 秒内,人们可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从而有宝贵的时间进行紧急避险。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
地震预警系统就是利用纵波和横波之间的时间差,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为人们争取到宝贵的避险时间。
三、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地震预警系统主要由地震检测仪器、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处理中心和预警终端组成。
当地震发生时,地震检测仪器会第一时间检测到地震波,并将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处理中心在接收到地震波信息后,会立即分析地震波的特征,判断地震的类型、震级和震源位置,然后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将预警信息发送到预警终端。
预警终端可以是手机、电视、广播等,让人们迅速得知地震信息。
四、地震预警的实际应用案例地震预警系统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成功预警了多次地震。
例如,在 2013 年四川雅安地震中,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了地震,为雅安市民赢得了宝贵的避险时间,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如日本、墨西哥等,取得了显著的减灾效果。
五、地震预警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地震预警系统将越来越精确、高效。
未来的地震预警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集成化,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目前地震是可以精确预报的这种说法是
目前地震是可以精确预报的这种说法是地震是地球上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发生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地震由于其突发性和破坏性,常常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人们一直希望能够精确地预报地震,以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目前地震是否可以精确预报这一问题,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
有些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预报的精确度会越来越高,甚至能够精确预报地震的时间和地点。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目前还没有办法精确预报地震,地震预报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本文将从地震预报的历史发展、地震预报方法、地震预报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目前地震是否可以精确预报这一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地震预报的历史发展。
地震预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古代,人们发现地震常常伴随着一些前兆现象,比如地震前动物的异常行为、地下水位的变化、地震云等。
人们开始尝试用这些前兆现象来预测地震的发生。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报的方法不断得到改进。
20世纪初,人们开始利用地震仪来监测地震活动,以期能够提前预报地震。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相继建立了地震监测网络,实施了地震预警系统,以加强对地震活动的监测和预报。
尽管地震预报的方法不断得到改进,但在预报精度和可靠性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我们来看一下目前的地震预报方法。
地震预报的方法主要包括地震监测、地震模型和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监测是指利用地震仪等设备在地球上监测地震活动,以获取地震的监测数据。
地震模型是指利用这些地震监测数据来建立地震的发生模型,以期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地震预警系统是指根据地震监测数据建立的一种自动预警系统,以提供地震发生前的警报信息。
目前,世界上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地震监测网络和地震预警系统,以加强对地震活动的监测和预报。
地震预报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地震是一种复杂的地质现象,其发生受到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质活动的影响,因此其发生规律很难完全掌握。
目前,地震预报仍然缺乏有效的方法来准确预测地震的时间和地点。
“上天容易入地难”——人类为何无法准确预测地震
地 震 预 测 的 科 学 前 提 ,是 认 识地 震 孕 育 和 发 生 的物 理 过 程 , 有 的 几 名 地 震 研 究 人 员 ,要 把 邢 台 地 震 当作 一 个 重要 课 题 来 抓 , 包 解 括 地 球 介 质 物 理 、 学 性 质 的 异 常 变 化 。但 人 类 对 地 震 成 因 和 地 震 决 地 震 预 测 的 难 题 。17 力 9 5年 2月 3目 1 8时 , 城 一 营 口地 区发 生 了 海 发 生 的 规 律 还 知 之 甚 少 。 要 是 因 为 地 震 是 宏 观 自然 界 中 大 规 模 的 主
人 为
北 京 时 间 5月 1 2日 1 4时 2 8分 , 川 省汶 川 县发 生 里 氏 8级 地 四
法灌确 测地
3 从“ ) 异象 ” 中得 出地 震先兆 。观测地球物理场 的各种参数 , 以
有 用 的 地 震 前 兆 。 前 兆 研 究 中 的 最 大 困难 是 , 测 中 常 遇 到 各 种 天 观 然 的 和 人 为 的干 扰 ,而所 谓 的 前 兆 与 地 震 的对 应 往 往 是 经 验 性 的 ,
震 。 多人会有疑 问, 许 为什么此次地震没有被准确预报 ? 当今科技如 及 地 下 水 甚 至 某 些 动 植 物 等 的异 常 变 化 ( 可称 为 “ 象 ” , 能 找 到 异 )可
此 发 达 了 , 做 不 到 准 确预 报 地 震 吗 ? 还
准确预 报地震 难在 何处
还没有找到一种普遍适 用的可靠前兆 。几 乎每次地震 发生后 , 都有
拉半岛超深钻探工程 , 最终深度为 12 1 。 26 米
准 确 向 人 类 预 警 可 能 发 生 的 地 震 , 包 括 两 个 密 切 相 连 的 环 节— — 地 震 预 测 和 地 震预 报 。地 震预 测 是根 据 所 认 识 的 地 震发 生规 律 , 科 学 方 法 对 未 来 地 震 发 生 的 时 间 、 点 和 强 度 做 预 先 估 计 。地 用 地
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与实际应用
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与实际应用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提前预警地震,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地震预警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一、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历程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地震前兆现象,试图通过监测地震前兆来提前预警地震。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地震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不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震预警系统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
1993年,日本成立了全球第一个地震预警系统,名为“强震监测网络”。
该系统通过监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强度,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预警信号,使人们有时间采取避难措施。
200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推出了名为“ShakeAlert”的地震预警系统。
该系统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强度,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预警信号。
目前,ShakeAlert系统已经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地震预警系统的实际应用地震预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供宝贵的时间窗口,让人们有时间采取避难措施。
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人们可以迅速躲到安全的地方,避免被倒塌的建筑物压埋。
其次,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帮助相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当地震预警系统发出预警信号时,相关部门可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关闭电力设施等,从而减少地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此外,地震预警系统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和地震监测。
通过分析地震预警系统的数据,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发生机制,预测地震的趋势,为地震防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震预警系统的挑战与展望尽管地震预警系统在发展和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地震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的地震预警系统在预测地震的震级和震源位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进一步改进。
是否可以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是否可以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地震是自然界中最具破坏力的地球现象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每当地震发生时,人们总希望能够提前进行预测,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但是,是否可以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事实上,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个话题。
一、地震预测的概念和方法地震预测是根据地震前兆信息和历史资料,对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科学预测的一种方法。
其方法主要包括地震观测、地震监测、地震活动规律分析、预测模型建立等。
地震预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专业的科研团队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预测地震是否可行?长期以来,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解决的难题,但并没有取得明显进展。
是否可以预测地震,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一方面,地震的发生是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即使是相同地理位置上和相同数量的前兆,也未必都能导致同等规模的地震。
自然界中许多现象都存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这使得科学家们难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另一方面,一些科学家认为,虽然预测地震的可行性不高,但通过地震监测和观测,可以预测出地震的可能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三、世界各国的地震预测研究世界各国的地震预测研究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
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均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
美国利用地震预警系统和实时监测,已经实现了对地震的短时预测。
日本也具备对地震的短时预测和长时预测能力。
俄罗斯则在对地震的长期预测方面做出了较多的研究积累。
中国在地震预测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实践和研究,但由于地震预测的难度极大,目前仍未能实现对地震的准确预测。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震预测的研究也将继续深入。
目前,新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卫星遥感等被应用于地震预测领域,这为地震预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手段。
未来,科学家们还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地震规律和地球活动,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和探索,推动地震预测技术更加精准、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何时才能准确预报地震?
发布时间:2007-11-05 22:09:38 信息来源:hxz
摘自《科学时报》
因为地震的复杂性和不重复性,对地震的预报被视为世界科学难题,甚至国际上很多科学家悲观地认为这道难题无法求解。
这道科学难题到底有没有答案?求解难在哪里?《科学时报》记者带着种种疑问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室(现改为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研究员梅世蓉、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等专家。
否定:地震不可能被预报
大地震是自然界的一种小概率事件;“上天有路,人地无门”,迄今人类尚不能深入到发生地震的地球内部安设仪器、对地震的震源进行直接的观测;地震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等因素,使得掌握地震的规律面临很大困难。
尽管自从1975 年成功预报海城地震后,中国地震监测台网相继对中国大陆28 次大地震作出了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这相对于大量没有预测的地震简直是微乎其微,以致悲观的情绪曾经弥漫着国际地震学界――地震是不可能被预报的。
1996 年11 月在英国伦敦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地球物理联合会召开了“地震预报体制评估研讨会”。
有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的代表参加。
后来,卡甘、盖勒和杰克森等3 位教授联名在美国Science 杂志发表了论丈《地震不能预测》,他们认为:在对地震预测进行了近30 年的苦心研究以及对各国地震进行预测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不可能在几小时、几天或几周前预测出地震;目前只能做到中长期预测;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工作。
肯定:“地震的规律性早晚会被人类认识”
“地震能否预报?这是科学家关心的学术问题,也是政府和公众十分关切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规律性早晚会被人类认识。
一旦认识到地震的规律性,就能够在科学的基础上预报地震。
”7 月17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学会原理事长陈运泰在办公室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他解释说,运用科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人类迟早会认识清楚地震的规律。
“只是目前人类的科学与技术水平十分有限,科学家还不具备社会与公众所要求的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的水平。
”
陈运泰指出,地震预测难在地震物理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套用一下古希腊人的说法), 即人们无法深入到地球内部深处在震源内设置台站、安装观测仪器对地震进行直接的观测。
再者,大地震的复发时间比人的寿命、比有现代地震仪器进行观测以来的时间长得多,大地震发生的概率极低,这对科学家依据所掌握的地震观测资料总结经验规律也是一个极大的限制。
迄今为止,地震学家仍然只能利用相当稀疏的观测台网在地球表面(顶多也不过是地球浅部)进行观测,用获取的很不完整、很不充足、有时甚至很不精确时资料进行推测和判断,这决定了目前的地震预报远不像气象预报那样准确。
陈运泰认为,地震预报分为以10 年20 年为尺度的长期预报、以一两年为尺度的中期预报、以月为尺度的短期预报和以天和小时为尺度的临震预报。
“通过对地震活动性的长期观测、地质调查以及深部构造环境的探测,长期预报和中期预报已达到一定水准,比较有把握。
然而,长期和中期预报对公众从大地震中逃生没有直接的帮助。
对于公众最关心的短期和临震预报,地震学界意见分歧很大。
‘在地震预报的问题上,科学家们只达成这样一个共识:明确地认为所谓“确定性的地震前兆”指的是任何一种在大地震前必无一例外地被观测到的、在大地震前发生??现象,必无一例外发生大地震。
陈运泰介绍,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宏观前兆:并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微观前兆:前震、地形变异常、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等地球物理变化、地下流体的变化。
找寻:公认的地震前兆到底有哪些?
对于什么现象是地震前兆,科学界有过长期的探索和激烈的争论。
自上世纪70 年代,前苏联发现地震波纵波和横波的速度比有异常变化,波速比下降后回升就会发生地震。
世界各国都研究用波速比来预测地震,不但认为地震预测指日可待,而且认为不久即可像气象预报那样进行日常的地震预报。
美国科学院前院长、总统料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教授曾积极倡导地震预报研究。
后来,深入的研究发现先前“发现”的波速比的异常变化有很多假象,乐观情绪一扫而光。
陈运泰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上世纪90 年代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曾组织各国专家对可能的地震前兆作了匿名评估。
对全球范围的地震专家包括业余专家声称的很多可能的地震前兆现象,包括观测数据和分析报告,进行了认真客观的评估。
但专家们评估来评估去,
中选的只有寥寥几个。
例如前震,包括作为1975 年辽宁海城地震成功预报的熏要依据的前震。
报告说,前震是一种地震前兆这没有问题,不过,如何在地震之前把它识别分辨出来则仍然是个问题!并非所有的地震都有前震,例如唐山地震就没有前震。
还有就是水氧的变化。
前苏联塔斯干地震、我国松潘一平武地震前都发现地下水中水氧的含量有异常变化。
”
7月20日,在梅世蓉家中,多年工作在地震预报一线的她为记者介绍了地震学、地形变、地磁、地电、重力、地应力、地下水、动物异常8 大常用手段。
她在《地震预报究竟有无可能》一文中明确了一些地震前兆。
“通过逐个总结与系统研究1966~1976 年发生的几个重大地震,对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报方法的系统研究、地震预报方法的实用化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对邢台地震以来的前兆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和运用多种排除干扰的方法,经过严格筛选得出一批可靠的前兆现象。
这些前兆的变化量远远超过仪器观测误差和噪声水平。
如海城地震前的前震活动,唐山地震前唐山地区的地形变异常、重力异常、视电阻率异常等是得到国际同行承认的可靠前兆。
这些异常大多是震前发觉,并非全是震后总结得出的。
”
“对筛选出的前兆现象多数不仅进行了统计检验,且对其形成机制开展了一些实验或理论研究,有的是按学科进行,也有按地震进行实验和理论探讨。
如地下水位、水氧、地电阻率前兆的机理按学科进行了室内与野外观测实验,对前兆的发生机制提出了一些解释。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围绕唐山地震前兆的多项异常机理进行了理论探讨,从地震孕育模式的角度探讨了各项前兆的综合解释。
研究结果表明:过去观测到的一些重要前兆是可以获得统一解释的。
”
1987 年7 月27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印证了梅世蓉的观点――唐山地震前发现了一些异常,而不全是震后总结得出的。
时任中国地震局副局长的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期天演讲会上指出,“唐山地震是在我国台网密度最大、观测时间最长、专业队伍最集中的地区发生的。
当时,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河北省地震局和原北京地震队的部分同志都曾察觉到京津唐地区孕育着比较大的地震危险,也看到了某些异常,并且积极地落实核查。
然而估计的震级偏低,只有大约5~6 级,时间也不准。
人们在等待更多的震前异常出现,然而前震没有出现,所以唐山7.8 级大地震就在没有明显前兆的情况下发作了。
”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2006 年7 月7 日在接受央视《新闻会客厅》采访时表示,“在那一段时间,很多从事地震的专业人员,包括科学家和一些行政管理部门都在华北地区观测到一些
异常的变化。
唐山地震实际上还是有前兆的,派出了很多队伍到现场了解情况、收集资料,但是没想到地震来得这么大、来得这么快。
”
尝试:何不探索别的地震短临预报方法
地震预报经过多年、多方面的探索,至今仍未突破。
近些年来由于一些大地震突然发生在事先未估计到的地区(如前苏联的亚美尼亚地震、日本的阪神地震、美国的洛杉矶地震等),以及一些有明确预测的地震危险区(日本东海、美国帕克菲尔德)又未发生预期地震,促使人们反思现行的一套地震预报体制是否有效。
“我们这些评审委员实际上把不了关,我们靠什么把关呢?”7 月21 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办公室,中国工程院赵文津反问《科学时报》记者,他2002 年起被中国地震局聘为中国地震预报评审委员会委员。
他说:“我们评审委员会委员先听取预报意见,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再投票表决。
最后中国地震局把一些大地震汇报给国务院。
这大概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从某种角度而言,集思广益,避免一家之言,有进步意义。
”
他指出:“专业人员主要依据测震学等常规方法进行地震预报,在全国建立地震监测台站,用地震仪记录地球震动,但多年来进展缓慢。
我听一些老专家也说,这些常规方法不大解决问题。
需要找出新的路子,需要探索。
在地震预报上,我认为没有权威。
地震预报方法上不要一枝独秀、一花独放,而要百花齐放!地震地质―地应力、磁偏角和水氡量等很多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赵文津直言不讳:“因为科技评审制度,现在从事测震学体系研究的大多能申请到经费,但研究其他手段的大多很难维持研究。
”
赵文津说:“我认为李四光先生的地震地质―地应力研究是一条有希望的成功之路。
当然,要将当年李四光的地表地质思路往深部发展,了解整个地壳甚至地幔的结构,运用系统地质学的层圈相互作用的思想指导开展地球深部观测。
还应注意地表观测结果向深部延伸间题;代表性有多大?再就是综合其他方法的结果作综合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