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核心文化

合集下载

什么是学校文化

什么是学校文化

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精神氛围。

它是学校的精神灵魂,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学校文化的内涵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不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为目标。

2. 学校精神和办学特色:学校文化还体现在学校的精神和办学特色上。

例如,一些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的学校文化就会强调创新和实践。

3. 行为准则和规范:学校文化还包括学校对师生行为的要求和规范。

学校可以制定一些行为准则和规范,如尊重他人、团结合作、勤奋学习等,以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稳定性:学校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它不会轻易改变,需要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维护和传承。

2. 共同性: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它不仅仅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责任,也需要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参与。

3. 开放性:学校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学校文化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二、学校文化的重要性学校文化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学校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 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校文化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 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校文化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使学校全体成员团结一心,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而努力。

阐述学校核心文化理念

阐述学校核心文化理念

学校核心文化理念建设整体情况学校围绕“匠心筑梦、德厚技长”校训,认真贯彻落实三风(校风:学思并重,知行合一;教风:求真求精,求善求美;学风:自信自觉,自强自立)建设,提出职业教育发展要“为孩子谋一个好前程”办学理念。

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物质文化建设。

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突出“工匠文化”特色,学校与企业搭接、教室与车间搭接、学生与工匠搭接。

既实现“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达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棵树木能育人”的普适性目标,又达到“匠心筑梦,德厚技长”职业养成目标。

1.完善的校园设施。

学校以高职院校标准规划设计建设校园建筑,用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建设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激发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专业的车间文化。

学校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把生产线引入实训车间,把职业素养引入课堂教学,在实训室充分展示车间文化,用企业先进的6S管理体系管理实训和教学,让学生在教学实习中感受职业情操,浸染职业韵味。

学校要求:实训场所必须体现生产氛围,从生产线的布置,到标语、指示牌、记录板等均要和实际生产现场接轨;教学内容必须体现企业精神,学生要有员工的觉悟,教室要有车间的感受。

3.活泼的班级文化。

学校通过学生社团、自律委员会、宿管会、学生会等开展多种活动,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武术表演、舞蹈培训、主持人竞选、辩论比赛、服装走秀等成为课余常态,要有固定的场所,有团队章程,有行动计划,有发展目标,要主导学生审美认知,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二、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文化包含着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的重大发展。

这一观点,对当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明确了今天的学校文化建设不同于以往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分野和不同的价值取向。

过去的学校文化或校园文化建设并不包含课程文化。

课程文化的进入,丰富和扩展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并将三者勾连起来,构成学校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和新目标;要求学校文化着眼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进入课堂和学科,而不局限于短期性、突击性的所谓每年几次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节日”;使学校文化建设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教学品位和追求教学风格相结合,由此学校文化建设成为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常态性的学校生活。

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校文化建设不再游离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外,而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方式。

课程文化不仅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表征。

我以为,课程文化能够充分显示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品格:一是课程与教学内在地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

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应该充溢于学校的方方面面,如学校环境、学校制度、学校组织和学校行为等,但如果不能够体现在课程与教学中,就依然是一种外在的、表层的、形式的、抽象的理念和哲学。

只有当课程与教学充分体现了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时,才是内化了的、落实了的、具体化的学校文化价值观,才能转化为学校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作用。

二是课程与教学综合地体现了学校科技应用和人文风貌的总体水平。

学校教育中综合运用现代科技并体现较高技术含量的是课程与教学;集中反映出管理水平的是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课堂管理,与课程与教学紧密相关;体现师生能力、水平和创造,显示学校历史和文化传统,展现学校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未来追求,也是与课程教学紧密相关的各类学校活动。

校园文化的核心

校园文化的核心

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首先,要了解学校文化,首先要了解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的内容,以及学校传统,学校精神,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和非学校文化的内容。

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中制定的明确的标准行为准则。

校园文化包括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是个人。

总之,我们可以知道,大多数校园文化都在于文化的表现形式,这是校园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包括物质硬件和人文精神文明
但是,由于学校是一个教育和培养人的社区,学校的普通成员逐渐形成了精神上的总结,包括最高的目标,价值观,精神上的回顾,传统习惯,行为准则以及规章制度。

发展,从而形成学校文化。

但它也包括学校的独特文化和历史渊源,从大到大,从小到小。

因此,我们可以从区域到个人追溯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到环境建设,最终达到对个人成长(老师和学生)的影响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
2,含义是什么?
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主要空间,大学领导和教职工,教育为主要指导,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校园精神的群体文化。

和文明为主要特征。

3,具体形式是什么?
1.宣传教育
2.人文关怀
3.人文教育
4.校园物质文化
4,携带者是什么?1.建筑和景观
2,各种文化活动
3,社会实践
4,社区活动
5,社区文化活动
6,学生和教职工的素质。

学校核心文化建设

学校核心文化建设
设施配备
完善校园内的各类设施配备,包括教学设施 、体育设施、文化设施等。
文化氛围
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环境管理
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确保 校园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04
学校核心文化评估与改进
评估标准与指标
一致性
学校核心文化是否与学校的教育理念 、使命和价值观相一致。
对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师生行为 等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学校的实际运行状 态。
问卷调查
专家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对学校核心文化的 认知和态度,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邀请教育专家对学校核心文化进行评估和 指导,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改进策略与措施
完善理论体系
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完善学校核心文 化的理论体系,明确学校的教育理念、
使命和价值观。
加强课程与教学实施
将学校核心文化融入课程与教学中,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强化师生认同感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学校核心文化,提 高师生对学校核心文化的认同感和归 属感。
持续改进与更新
根据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变化,持续改 进和更新学校核心文化,保持其活力 和适应性。
05
学校核心文化案例研究
案例一:某知名高中的学校文化实践
特点
学校文化具有独特性、传承性、凝聚 力和影响力。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 色和教育理念,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 撑。
学校文化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良好的学校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文化能够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 和创新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育知识点:学校文化的核心

教育知识点:学校文化的核心

教育知识点:学校文化的核心
台湾学者林清江在其《教育社会学新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1年版)中给学校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学校中各组成分子所构成的价值及行为体系,称为学校文化”,他认为学校文化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六种:
一是教师文化;
二是学生文化;
三是学校行政人员文化;
四是学校有关的社区文化;
五是学校物质文化;
六是学校的传统、仪式、规章与制度。

(引自《社会蜕变中的台湾学校文化》一书,李国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我同意这一学校文化的定义和因素分析,我以为,在学校文化中,核心的内容应该是学校成员的互动模式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学校的办学传统中形成的价值传统和当前的办学目标,师生、生生互动的模式,这些因素对学校文化整体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研究、分析学校文化的重点应该是学校传统、办学特色、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内容,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学生文化。

学校核心文化建设

学校核心文化建设

校本课程
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 课程,增强学生对学校的 认同感和归属感。
课程深度与广度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深度和 广度的平衡,既培养学生 的专业知识,也注重其综 合素质的提升。
活动文化建设
校园活动
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如文艺比赛、科技竞赛 、运动会等,以激发学生 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 等,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校历史
学校历史和传统也是学校核心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应注重传承和发扬学校的 历史和文化积淀。
创新发展的目标
创新教育
学校核心文化建设应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教育创 新发展。
适应时代
学校核心文化建设应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为学生的 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多元文化的融合
学生个性张扬与价值观冲 突
当代学生个性鲜明,价值观多 元化,增加了学校在核心文化 建设中的引导和整合难度。
对策建议
01
02
03
04
05
加强文化自信与 认同
统筹规划与系统 推进
强化教师队伍建 设
创新教育方式与 手段
加强与家庭、社 会的沟通…
通过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 和文化底蕴,强化师生对 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 心。
学校核心文化建设
05
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文化传承断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 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导致学校在传承和发扬核心文 化时面临断层和挑战。
多元文化融合困难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交 融,学校需要平衡和协调不同 的文化需求,加大了文化建设 的难度。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从古至今,教育都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为教育不仅能够传承文化,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培养未来人才的过程中自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学校中,核心教育理念以及校园文化也被视作一个学校教育体系的灵魂和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因此,本文将对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学校核心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学校的教育体系和理念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探索,各个学校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核心教育理念。

所谓核心教育理念,就是学校在教育方面所坚持的最重要的教育观念和思想。

一个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学校对于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规划和定位。

要想办好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理念。

在具体的实践中,核心教育理念所反映的是学校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等方面。

而这些具体内容又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环境和教研成果等方面。

因此,核心教育理念对于学校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应该具备的特点1. 实用性强学校的教育理念必须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具备相应的实用性。

只有这样,学校教育的实际效果才会更好,而且能够逐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面,推进教育改革。

2. 创新性强学校的教育理念必须具备创新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形成的需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因此,学校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教育理念,推进教育创新。

3. 适应性强学校的教育理念必须具备适应性。

因为教育过程是一个始终处于变化中的过程,它需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适应。

因此,学校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三、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需要具备的特点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学术氛围。

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具有抱负校园文化应该具有远大的抱负和愿景。

规划一个富有发展潜力的未来,而不是满足眼前的需要。

校园文化五大文化元素

校园文化五大文化元素

校园文化五大文化元素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它由多种元素组成。

本文将介绍校园文化的五个主要文化元素,包括教育文化、红色文化、中华文化、先进文化和科学文化。

1.教育文化教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育文化建设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理念:明确学校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办学特色:根据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具有特色的办学模式,注重教育质量。

(3)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和优良传统,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重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革命传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革命精神,了解中国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

(2)先进事迹: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弘扬正能量。

(3)励志故事:以先进人物、成功人士的经历为素材,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3.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1)传统文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儒释道思想、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

(2)历史经典:阅读中华历史经典著作,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4.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指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引进和创造先进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1)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发挥创造力,提倡跨界创新。

(2)实践意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高品质学校的核心:建设学校文化,发挥文化力量

高品质学校的核心:建设学校文化,发挥文化力量

在每一所学校的实际运行中,各项规章制度起着“规范”“有序”的作用,保障学校运作的“有序”和校园的“节律”。

但是,倘若希望教师都能对学生满怀深爱和期盼,呈现“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1]的职业样态,倘若希望学生都能胸怀梦想和激情,呈现“快乐”“积极”“向上”等成长状态,倘若希望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呈现出“教学相长”的美景,那一定需要超越规章的力量——学校优秀文化的力量。

因此,建设学校文化,发挥文化力量,自然成为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核心。

一、理解学校文化内涵,为学校文化建设奠定基础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形成凝聚力。

对于学校而言,文化兴则学校兴,文化强则学校强。

要实现高品质办学,就要高度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

[2]而建设学校文化,则要深刻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虽然不好被定义,但走进不同的学校,通过校园布置、师生行为等,人们或多或少都能感觉到什么是文化。

我曾在《外访散记》一文中有这样的叙述:“几次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短期培训,我感觉到‘天行健,自强不息’的清华精神以及民主自由的北大文化,在课堂上,也在校园里,还在师生的活动和言谈中。

行走在优秀的大学,浸润在美好的校园里,聆听一些学者的讲座,总有一种虽不可名状,但无处不在的‘大学气息’直沁心脾……”当我们漫步在一所有设计感的校园中,我们一定会感到每一丛花草、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每一条走廊都细致而有品位,虽然默默无言,却又意味深长。

[3]诗人校长柳袁照先生就曾这样高品质学校的核心:建设学校文化,发挥文化力量沈茂德建设学校文化,发挥文化力量,是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核心。

建设学校文化,要深刻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整体思考校园环境打造、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处于核心地位,担当组织者的角色。

校长引领和组织文化建设应该基于自身对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深刻理解,要有“纲举目张”的思想,要引导师生积极参与。

学校的核心文化

学校的核心文化

下面结合学校的具体工作,以“用国学特色引领学校核心文化”为题,在此与大家交流、学习,以期共同发展。

学校文化是不少学者、教育实践家探讨的热门问题,也是众多学校所极力追求的亚文化、隐性文化,而学校核心文化则相对较少。

1.学校核心文化是“学校精神”的体现(1)学校核心文化的内涵:是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在一定理论和思想引领下学校文化身份的核心,是学校行为的内在体现。

(2)“学校精神”是学校所特有的、能够体现学校内在品质的精神风范,是学校之间相互区别的外在气质表现,是在一定思想引领下而形成精髓作风,是促使学校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源。

学校精神是学校核心文化的体现,它的形成与发展对一所学校至关重要,优良的学校精神会促进学校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不良的学校精神会妨碍学校发展、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严重者甚至会使被教育者走上歧途。

(3)校长在建设学校核心文化,哺育“学校精神”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提出学校办学理念、倡导先进文化,身体力行、感化带动。

做到“身带动、心感动、情促动”。

抓住“学校核心文化”的“关键”进行引领,找出能够促动学校发展的主流思想,结合学校的实情,采取有效的措施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

2.学校核心文化是“办学思想”的体现(1)“学校核心文化”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首先每所学校都有区别于其它学校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不同的学校价值取向。

其次,学校之间外在的行为表现是一种内含的文化做为支撑主体间共同的特征,就代表了这所学校的核心文化。

所以学校核心文化内在与外显的迹象就是学校“办学思想”的体现。

(2)中小学办学思想的局限性:做为基础教育,各中小学在办学思想上共性的东西所占份额较大、国家规定的较多。

其实体现的是一种对事物所不同的观念和有限定的实践行为。

其一,中小学教材模块化、课程标准具体化,已经主导了教育者文化功能的大部份。

其实这并非教育者或者学校教育思想的体现,它体现了国家办学思想。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实施幸福教育,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为核心理念,文化理念是“习惯养成教育”,让习惯养成贯穿于学校管理和师生工作学习的始终,精心培育每一名学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的适应教学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和以质量为中心,规创新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特色意识,注重建立学校品牌。

一、核心理念1.教育理念: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从孩子所具有的独有天赋来看,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只要教育得法,普通孩子也会成为大器人物。

所谓大器人物,就是充满了道德感和责任感,能够创业和服务于社会的某个领域的能工巧匠或大家巨子。

人人生而平等。

每个学生都有做人的权力和尊严。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生存价值,才能把每个孩子打造成大器人物。

2.校魂: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

“幸福人生”有两层涵义,第一,要创设生动、活泼、健康、快乐的学校生活,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第二,要为孩子的学习奠基,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为孩子拥有幸福人生奠基。

我们要为孩子储备一笔能够全面发展和终身受享用的精神“财富”,使之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3.管理法则:用“习惯养成”的校园文化理念实施“精雕细琢、终成大器”。

4.校训:教有特色,学有特长。

5.校风:让读书成为习惯。

6.教风:关爱人、相信人、发展人。

7.学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成人。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

)8.培养目标:培育品学兼优的幸福孩子,打造中西合璧的大器人物。

9.学校追求:打造“优质教育”。

“优质教育”就是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的教育——让问题孩子变成正常孩子,让正常孩子变成优等孩子,让优等孩子变成大器孩子!10.学校理想:实施“幸福教育”,打造中国的“巴学园”。

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

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

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 什么是文化呢?就是习俗、生活习惯。

改造学校文化就是把学校里的人长久养成的习俗、习惯改过来。

一个好的校长,会在学校里建立一系列只有他的学校才有的风俗。

例如:大家都在做升旗仪式,但是他的升旗仪式和别人不一样;每个学校都有建筑物,但是他的建筑物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所有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在工作、学习,但是这个学校的老师的工作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跟别人就是不一样,这就是学校文化。

一般来说,学校文化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个是器物文化,主要指学校的教室、走廊、操场、厕所、食堂、课桌、墙壁、黑板等;第二个是制度文化,指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第三个是精神文化,指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这三种文化相比,谁更重要呢?我认为学校的制度和精神文化,比器物文化更重要。

那么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相比,哪一个最重要呢?回答是:精神文化。

今天我们就谈谈学校的精神文化。

自然的就是最好的什么样的习惯才算是好习惯呢?回答是: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所谓自然就是从人性出发,顺应人性、保护人性、发挥人性。

所以好的生活习惯,是符合人性的。

我所要谈的人性,从哪里出发呢?可以从食欲出发。

为了有好吃的,人类必须劳动。

在原始社会,男人捕猎,女人采野果子,逐渐演变成农业和畜牧业。

后来发现,靠天吃饭不稳定,农业和畜牧业还是不可靠,于是又发展了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

可是,我们发现化学工业依然不可靠,石油、煤炭,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

于是,我们又开始制造一种新兴产业,叫“信息产业”或“知识产业”。

其实,学校教育也是循着这样的路径发展的。

农耕时代教育主要的内容是怎么养殖动物、怎么种田,再后来是怎么操作工业技术,而信息时代里我们的学生开始学纯知识。

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活动生发出不同的精神文化内容,也自然而然孕育出与之相合的行为习惯。

在当下的信息社会里,我们怎么让孩子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养成一个顺应自然的好习惯呢?我的建议如下:在学习文科知识的过程中,我建议让孩子们围绕某个主题展开主题学习,而不是死板地依赖课本学习。

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

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

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什么是文化呢?就是习俗、生活习惯。

改造学校文化就是把学校里的人长久养成的习俗、习惯改过来。

一个好的校长,会在学校里建立一系列只有他的学校才有的风俗。

例如:大家都在做升旗仪式,但是他的升旗仪式和别人不一样;每个学校都有建筑物,但是他的建筑物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所有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在工作、学习,但是这个学校的老师的工作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跟别人就是不一样,这就是学校文化。

一般来说,学校文化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个是器物文化,主要指学校的教室、走廊、操场、厕所、食堂、课桌、墙壁、黑板等;第二个是制度文化,指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第三个是精神文化,指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这三种文化相比,谁更重要呢?我认为学校的制度和精神文化,比器物文化更重要。

那么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相比,哪一个最重要呢?回答是:精神文化。

今天我们就谈谈学校的精神文化。

自然的就是最好的什么样的习惯才算是好习惯呢?回答是: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所谓自然就是从人性出发,顺应人性、保护人性、发挥人性。

所以好的生活习惯,是符合人性的。

我所要谈的人性,从哪里出发呢?可以从食欲出发。

为了有好吃的,人类必须劳动。

在原始社会,男人捕猎,女人采野果子,逐渐演变成农业和畜牧业。

后来发现,靠天吃饭不稳定,农业和畜牧业还是不可靠,于是又发展了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

可是,我们发现化学工业依然不可靠,石油、煤炭,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

于是,我们又开始制造一种新兴产业,叫‚信息产业‛或‚知识产业‛。

其实,学校教育也是循着这样的路径发展的。

农耕时代教育主要的内容是怎么养殖动物、怎么种田,再后来是怎么操作工业技术,而信息时代里我们的学生开始学纯知识。

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活动生发出不同的精神文化内容,也自然而然孕育出与之相合的行为习惯。

在当下的信息社会里,我们怎么让孩子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养成一个顺应自然的好习惯呢?我的建议如下:在学习文科知识的过程中,我建议让孩子们围绕某个主题展开主题学习,而不是死板地依赖课本学习。

校园文化的核心

校园文化的核心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D.学生亚文化参考答案:C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对于学校文化,尽管学者们的观点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达成一致意见的是认为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而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哲学,它决定着学校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

先进的学校精神文化能提升学校的竞争能力,健康的学校精神文化能契合人的内心自我,深度调动人的积极性。

而要建构先进健康的学校精神文化,必须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外延、表现形式、内容、特征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论认识,只有在科学的理论和清晰的思路指引下,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才能更顺利的推进,并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一、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学校精神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致既定的教育目标,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1、就其内涵来说,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一所学校在各种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校师生为实现美好目标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

2、从其外延看,它体现在全校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体现在全校师生的共同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准则和性格特征之中,体现在学校的全部生活和文化之中。

二、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是指它的存在形式,以内隐和外显两种形态为主。

1、内隐是学校精神文化首要的存在形态。

首先,学校精神文化内隐于师生的观念之中。

这些观念形态主要包括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观、人才观、审美观等,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价值观。

其次,学校精神文化内隐于师生的态度之中。

主要包括管理态度、教育态度、工作态度、学习态度、人际交往态度等。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与校园文化解读学校核心教育理念与校园文化解读学校得教育理念就是实施幸福教育,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为核心理念,文化理念就是“习惯养成教育”,让习惯养成贯穿于学校管理与师生工作学习得始终,精心培育每一名学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支素质较高得适应教学持续发展得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与以质量为中心,规范创新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特色意识,注重建立学校品牌。

一、核心理念1、教育理念: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从孩子所具有得独有天赋来瞧,每个孩子都就是天才。

只要教育得法,普通孩子也会成为大器人物。

所谓大器人物,就就是充满了道德感与责任感,能够创业与服务于社会得某个领域得能工巧匠或大家巨子。

人人生而平等。

每个学生都有做人得权力与尊严。

尊重每一个孩子得生存价值,才能把每个孩子打造成大器人物。

2、校魂: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

“幸福人生”有两层涵义,第一,要创设生动、活泼、健康、快乐得学校生活,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第二,要为孩子得学习奠基,为孩子得终生发展奠基,为孩子拥有幸福人生奠基。

我们要为孩子储备一笔能够全面发展与终身受享用得精神“财富”,使之能够实现人生得价值,创造人生得辉煌。

3、管理法则:用“习惯养成”得校园文化理念实施“精雕细琢、终成大器”。

4、校训:教有特色,学有特长。

5、校风:让读书成为习惯。

6、教风:关爱人、相信人、发展人。

7、学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成人。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

)8、培养目标:培育品学兼优得幸福孩子,打造中西合璧得大器人物。

9、学校追求:打造“优质教育”。

“优质教育”就就是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得教育,就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得教育——让问题孩子变成正常孩子,让正常孩子变成优等孩子,让优等孩子变成大器孩子!10、学校理想:实施“幸福教育”,打造中国得“巴学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结合学校的具体工作,以“用国学特色引领学校核心文化”为题,在此与大家交流、学习,以期共同发展。

一、正确理解学校核心文化学校文化是很多学者、教育实践家探讨的热门问题,也是众多学校所极力追求的亚文化、隐性文化,而学校核心文化则相对较少。

1.学校核心文化是“学校精神”的体现(1)学校核心文化的内涵:是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和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在一定理论和思想引领下学校文化身份的核心,是学校行为的内在体现。

(2)“学校精神”是学校所特有的、能够体现学校内在品质的精神风范,是学校之间相互区别的外在气质表现,是在一定思想引领下而形成精髓作风,是促使学校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源。

学校精神是学校核心文化的体现,它的形成与发展对一所学校至关重要,优良的学校精神会促进学校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不良的学校精神会阻碍学校发展、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严重者甚至会使被教育者走上歧途。

(3)校长在建设学校核心文化,培育“学校精神”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提出学校办学理念、倡导先进文化,身体力行、感化带动。

做到“身带动、心感动、情促动”。

抓住“学校核心文化”的“关键”进行引领,找出能够促动学校发展的主流思想,结合学校的实情,采取有效的措施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

2.学校核心文化是“办学思想”的体现(1)“学校核心文化”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首先每所学校都有区别于其它学校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不同的学校价值取向。

其次,学校之间外在的行为表现是一种内含的文化做为支撑主体间共同的特征,就代表了这所学校的核心文化。

所以学校核心文化内在与外显的迹象就是学校“办学思想”的体现。

(2)中小学办学思想的局限性:做为基础教育,各中小学在办学思想上共性的东西所占份额较大、国家规定的较多。

其实体现的是一种对事物所不同的观念和有限定的实践行为。

其一,中小学教材模块化、课程标准具体化,已经主导了教育者文化功能的大部分。

其实这并不是教育者或学校教育思想的体现,它体现了国家办学思想。

虽然校本教材已经开始重视,但更多的则停留在形式上。

在培养大量人才的基础上,也扼杀了很多人才。

其二,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使学校的管理文化受限。

教育者更多的良知和教育天赋很容易被层级的管理模式所扼杀,教师工作的被动型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3.学校核心文化是学校品牌、学校特色的引领(1)校际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学校核心文化的竞争,就是在学校核心文化引领下品牌的竞争。

它规定着学校品牌的类型、程度、性质,这样在学校核心文化引领下而打造的学校品牌是一种象征、一种归属感、一种成就感。

同时品牌的类型也千秋各异。

(2)学校的核心文化引领下的学校特色则显现的更为鲜明,不同的学校文化是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相互区别的一个表征,是“特色学校”的一个显著标志。

4.学校核心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1)学校核心文化它本身所固有的领导功能,决定了它所代表的是学校的主流文化,在起到引领的同时也促动其他思想的发展,就学校发展而言它是内在的推动力。

(2)学校核心文化就是学校精神、办学思想的体现,所以它在理论层面和实践方面便从更深的层次促进学校的发展,所以是学校发展的内存动力源。

总之,学校核心文化是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学校精神的体现,它具体表现在学校品牌、学校特色,同时又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探索国学教育引领学校核心文化的尝试建设学校核心文化,创建学校品牌,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我校所一直追求的目标。

在原有良好基础上,我们对校情进行了认真分析,开始了新的核心文化创建工作。

1.结合校情确定学校核心文化的发展方向(1)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带,生源中90%的学生来自于农村。

由于菜农一年四季都在忙于生产劳动,所以,家境贫寒较多、在家无人问律较多、生活习惯养成较差、学习习惯大多数问题较多;从我校的地理位置上看,外围环境较差,周围居民中无业游民较多,生活环境、人口素质都较低;从师资队伍上看,外调人员较多,精英型人才纷纷调出,学校新骨干群体的培养工作任务艰巨;从学校硬件建设上,教学楼是在原旧楼基础上改建,存在着很多遗憾。

新老三室装备虽已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底子薄弱仍有很大缺口。

室外运动场地虽已硬化,但没有标准跑道不能满足师生的运动需求。

(2)针对这样的现状,学校领导的办学定向是“以国学教育引领学科教学,以民族精髓思想引领“学校思想”开展系列工作。

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优质、规范的义务教育特色学校”。

2.以课题引领构建学校核心文化体系。

(1)2007年6月,学校提出了“国学教育的科研课题”。

目的是要科学引领学校核心文化,落实学校核心文化,带动学科教学。

在课题确立到进行实践研究仅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得到了区教科所的大力支持,校内教师广泛参与,浓重的国学教育氛围已经形成。

(2)研究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以“国学教育课程、方式、方法”为中心,以“国学教育”校园文化为辅助开展了系列工作。

操作过程中注意到三结合:第一,取精与去粗相结合。

不盲目、有针对、注重分析,让学生有所辩识,不误导成长中的学生。

第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学习传统经典的关键在于“古为今用”,使学生明白自身修养的重要又同时感受到来自法律理念的外在监督。

这样,良好的品行就能顺利完成。

第三,求同与存异相结合,就是处理好中外文化的关系。

“求同”比“立异”更重要得多。

虽然学术上不能区分“异”,但目的是为了求其同。

所以在重视传统文化经典的同时也要做好与世界文化经典的接轨,这样才能培养适当社会的人。

(4)在国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上。

一年级上学期:以“弟子规”为主,中间穿插古诗(课外)及课标中推荐的本学期必背篇目。

一年级下学期:以《笠翁对韵》,中间穿插宋词(课外)及课标中推荐的本学期必背篇目;二年级上学期:学习《论语》前10篇。

二年级下学期:学习《论语》后10篇;三年级:复习背诵过的内容并写出学习国学的体会、感悟或心得,不少于1000字。

(5)在国学教育的课时安排上。

分三个时间:早晨10分钟晨读,由班主任负责;午间的10分钟读报时间,班主任负责;隔周一节的主题班会时间,由班主任、语文教师负责。

(6)在国学教育的目标设定上。

分两条线的层级目标:“修身→养心→济物”;“生存→合作→发展”。

修身→养心→济物,是克己自省的发展走向,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身体是自然的最高级造化成果,是“人”的物质形式。

它的静的形态与动的行为是构成和影响人类群体美与丑、文明与野蛮、和谐与破裂的一分子。

因此,“身”不可不“修”。

心(主要是思想意识)是“身”的主宰,是人的精神形式。

它的存在将“人”提升为万物之灵,使人不但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且能认识自我,塑造自我。

人的自我意识、情志欲望、价值观念,引导着人的行为。

“心”能的释放改变着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

因此人心宜“稍安勿燥”,“心”不可不“养”。

“物”泛指自身之外的客观世界,它包括人。

济物是自我修养的基础上的利它活动。

是改造世界、创造财富、服务人类的实践活动。

以上三个层次又可以称为俭→静→善。

“应时接世”的发展走向是:生存→合作→发展,这样两个方面。

(7)目标达成的操作层次策略:实施层级的施教策略:有人说:“科研,象旗帜,指引着正确的方向;象火炬,照亮了认识的盲区;象先行者,探索着前进的道路。

”我校把科研引领学校核心文化做为主要策略实现学校发展。

3.强化人文关怀,培育学校核心文化(1)完善领导自我形象:正人正己: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带头做到,不搞特权。

实事求是,不搞假大空。

强人强己:重学术、蔑权术,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

推己及人: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减轻教师负担。

崇贤尚能:采取各取措施推揽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使贤者更贤、能者更能。

(2)规范教师行为:从三个方面,即组织管理、学科渗透、活动强化三方面规范行为、提高觉悟,努力建设一支爱生若子、视校如家、自觉觉人、不可予夺的优化队伍。

(3)学校管理——张驰相济。

学校管理的基本做法是:“管放并举、张弛相济”。

构成学习——工作——娱乐问作的节律,使教师们忙而不乱、勤而不倦、学而不厌、生活日新、身心自健。

(4)锤炼学校核心文化的主导思想:“尚德、励志、明理、诚信”。

4.加强校园建设熏陶学校核心文化(1)学校在2007年暑假修建了操场,彻底改变了学校外部面貌,使学生的活动空间、时间都无限延伸,为学校核心文化的创建奠定了外部条件。

(2)校园文化建设突显“学校核心文化”正门——庄严校园,拓展八方净土;芳菲幽兰,引放万朵奇葩主路——美好的一天,从微笑开始引墙——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生活,能力成就未来楼正面——尚德、励志、明理、诚信楼梯——霓虹灯字,醒目照人,由远及近校园文化一角楼内文化——主要基调以国学内容为主三、启示性的收效学校坚持国学引领学校核心文化发展之路,使校园环境、硬件建设明显改观,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全校上下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长春市花园生态校,吉林省绿色学校,连续几年中考及格率、优秀率、巩固率获区教育局奖励,几年来,师生共同成长在国学引领的学校核心文化氛围中,具体表现在:1、教师的专业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初步具备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

“国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与实施创建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老师们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听课、评课、上研讨课的一系列锻炼,初步学会了自我反思、同伴协作。

教师在实践中学会了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了交流,在虚心中学会吸纳,在领悟中学会调整,在合作中学会成长。

同时老师及时总结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几年来在市、区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文章或省、市、区教研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论文、教育叙事等就有30多篇。

例如,校长夏元柱撰写的论文《让微笑走进管理作内涵发展式校长》在中小学校长发表并获好评。

2、教师的教育技能得到了提高。

表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了教学效果。

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到了引导学生主动地体验和探究性地学习。

老师们积极运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新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地思考,使学生多思、常思;善于从创设问题情景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求源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

我们还注重收集和整理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成果,国学校本教材及部分学科的校本教材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还有部分学科的校本教材也正在积极筹备中。

3、教师素质明显提高,在38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达达到100%,获得硕士学位三人。

区级骨干教师22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

信息技术高级3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