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儿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风》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16a3d952ea551810a687e5.png)
六年级上期必背古诗词六年级上期必背古诗词(15首)题临安邸(dǐ)饮湖上初晴后雨宋林升宋苏轼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长歌行惠崇《春江晚景》《乐府诗集》宋苏轼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ī)。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lú)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rèn)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四时田园杂兴(一)宋范成大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jiá)蝶飞。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lóu)蒿(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http://http://unjs/news/55B1ED90FD4FB462.html 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dùn)逃。
欲将轻骑逐(zhú),大雪满弓刀。
三衢(qú)道中宋曾几(jǐ)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jì)无忘告乃翁。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请按实际情况需要自行编辑。
有趣的风幼儿园科学教案
![有趣的风幼儿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8e2f9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d.png)
有趣的风幼儿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风的存在,了解风的特点。
2. 通过观察、体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风的概念:介绍风的定义,让幼儿初步了解风。
2. 风的观察:引导幼儿观察风的现象,如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
3. 风的力量:让幼儿体验风的力量,如吹灭蜡烛、吹动纸片等。
4. 风的文化:介绍有关风的文化知识,如的风俗习惯、诗歌故事等。
5. 风力发电:让幼儿了解风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风力发电模型等。
2. 材料:蜡烛、纸片、树叶等。
3. 场地:户外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风的存在,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介绍风的定义和特点,让幼儿初步了解风。
3. 观察:带领幼儿户外观察风的现象,如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
4. 体验:让幼儿体验风的力量,如吹灭蜡烛、吹动纸片等。
5. 文化:介绍有关风的文化知识,如的风俗习惯、诗歌故事等。
6. 发电:讲解风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展示风力发电模型。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风现象,并记录下来。
2. 评价:通过作业提交、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价幼儿对风的认知和兴趣。
六、教学活动:1. 风速比赛:在户外设置不同风力的环境,让幼儿用纸片测试风速,比比谁的风速最快。
2. 风力传球:幼儿分成两队,用吹气的方式传递气球,看哪队传球速度快。
3. 风的声音:让幼儿听不同风力的风声,尝试用声音模仿风的声音。
七、教学拓展:1. 风的艺术: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创作关于风的画作,展示风的力量和美丽。
2. 风的科学:介绍风的科学原理,如气压、湿度等,让幼儿初步了解风的成因。
八、教学实践:1. 风能利用:带领幼儿制作简单的风力发电装置,了解风能的利用方式。
2. 风的环境:让幼儿观察不同环境下的风现象,如海边、山区等,了解环境对风的影响。
大班活动有趣的风教案
![大班活动有趣的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04bab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3.png)
大班活动有趣的风教案大班活动有趣的风教案在没有风的情况下。
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制造出风来呢?风的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的流动能产生风,了解风的作用和危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活动有趣的风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篇一:大班活动有趣的风教案活动目标:1、感知风的特点,了解风产生的原因。
2、学会用多种方法制造风。
活动内容:《好玩的风》活动准备:1、纸板,吸管,纸扇,气球、书等各种操作材料,风车2、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幼一起玩泡泡。
2、提问:泡泡想飞得更高、更远一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自由说一说)师:相信咱们在今天的活动过后会找到更多办法的!二、寻找:感知风1、师:今天老师还邀请了一位特殊的朋友来和咱们一起玩,她是谁呢?看----(课件出示:风)风姐姐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快一起去找一找风姐姐藏在哪儿吧!(课件出示各种有风的`图片)2、幼儿找出图片中的风。
3、小结:风姐姐可真调皮,我们看不到摸不到她,但可以感觉得到,可以找到她躲藏的身影。
三、探索:制造风1、幼儿尝试制造风(出示无风图)师:风姐姐藏呀藏,藏累了,她静悄悄地睡着了……看,没有风姐姐,小风车都停下来不动了。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材料,让我们一起动手试一试,用这些材料制造出风,让小风车快乐地转动起来吧!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展示怎样制造风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能用这么多种方法制造风。
提问幼儿是怎样制造风的。
小结:我们用纸板、扇子、气球等各种材料让空气流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风的作用可大了——课件出示:风的作用图。
四、游戏:利用风1、师: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还动脑筋制造出了风,真是太聪明了!现在知道怎样让我们的泡泡飞得更高更远了吧?那就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2、师幼一起玩泡泡。
篇二:大班活动有趣的风教案一、目标1、积极动脑,尝试用各种方法使风车转动起来。
2、感知空气的流动能产生风,了解风的作用和危害。
有趣的风幼儿园科学教案
![有趣的风幼儿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57d98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e.png)
有趣的风幼儿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风的存在,了解风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风的概念:介绍风的定义,让幼儿初步认识风。
2. 风的产生:讲解风是如何产生的,让幼儿了解风的原因。
3. 风的特点:讲解风的速度、方向、力度等特点,让幼儿感知风的多样性。
4. 风的作用:介绍风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让幼儿认识到风的重要性。
5. 风的观测:教授幼儿如何观测风,了解风力等级。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风的特点。
2.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风,让幼儿亲身体验风的存在。
3.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风力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风的力量。
4. 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风的观察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风力实验道具、图片、视频等。
2. 环境:户外活动场地,保证幼儿安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风的存在,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介绍风的定义、产生原因、特点和作用,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知识。
3. 游戏:组织幼儿进行风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风的力量。
4. 观察:带领幼儿户外观察风,让幼儿亲身体验风的特点。
5. 实验:进行风力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风的力量。
6. 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风的观察和感受。
8.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风,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和实验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风的理解和兴趣。
2. 收集幼儿的观察记录和作业,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幼儿对风的认知和感受,评估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更专业地了解风和气象知识。
2. 组织幼儿参观风力发电站,让他们亲身体验风的能量转换。
3. 开展家庭科学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风力玩具,增进亲子关系。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风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风](https://img.taocdn.com/s3/m/eb9f066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9.png)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风我设计这节大班科学课“好玩的风”的初衷,是让孩子们通过探索风的现象,了解风的成因和特点,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科学的存在,体会到科学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认识风,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能够用多种方式感知风,并能够用语言描述风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以及如何用多种方式感知风。
教学重点则是让孩子们能够用语言描述风的特点。
为了这节课,我准备了气球、纸飞机、彩旗等教具,以及风速计、温度计等学具。
活动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我会带领孩子们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感受到风的存在。
我会提问:“你们感觉到有什么不一样吗?”“风吹过来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等等,引导孩子们用语言描述风的特点。
我会让孩子们用气球、纸飞机、彩旗等教具,自己创造出风,并观察风的作用。
我会提问:“你们创造出风了吗?你们观察到风的作用了吗?”等等,引导孩子们用语言描述他们的观察和体验。
然后,我会拿出风速计、温度计等学具,让孩子们亲自测量风的速度和温度,并记录下来。
我会提问:“你们观察到风的速度和温度了吗?你们觉得风的速度和温度有关系吗?”等等,引导孩子们用语言描述他们的观察和思考。
活动重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以及如何用多种方式感知风。
课后反思:这节课结束后,我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科学的存在,体会到科学带来的乐趣。
我还会根据孩子们的反应和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拓展延伸: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风,我会在课后组织一些拓展活动,比如让孩子们自己设计一个风车,观察风车在风的作用下转动的情况,或者让孩子们观察和研究风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比如风蚀、风化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希望能够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风,更加热爱科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大班科学课“好玩的风”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有趣的风幼儿园科学教案
![有趣的风幼儿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e89b5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05.png)
有趣的风幼儿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概念,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 培养学生观察风的现象,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风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风的现象,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风车、气球、扇子、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风车,引导学生观察风车的特点,激发学生对风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风的概念,让学生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3. 演示:教师用气球、扇子等教具展示风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
4. 实践:学生自行制作风车,观察风车在不同环境下的转动情况。
5.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风车转动的原因。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风车转动的原因,巩固对风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1. 观察生活中的风的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 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力计,观察不同风力下的变化。
六、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风的形成和作用。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记录不同天气下的风的现象。
3. 开展“风速测量”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风力计,测定不同环境下的风速。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风的认识和兴趣。
2.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分析他们对风的现象的观察和理解程度。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九、教学延伸:1. 学习其他气象现象,如云、雨、雪等,深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2. 探索风能的利用,了解风能发电、风力助航等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重要性。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https://img.taocdn.com/s3/m/e8f1c65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2.png)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一、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风车,探索风车转动的方法,尝试能够连续转动风车。
2.在操作中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学习记录自己的发现,体验科学操作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有玩过风车的经验、有科学操作记录经验。
2.物质材料:扇子、垫板、餐巾纸、羽毛、积木板、打气筒、吸管等。
三、活动过程(一)第一次操作:利用身体部位,尝试各种方法,使风车转动。
1.谜语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请你们猜一猜,它是谁?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转圈圈。
2.利用身体部位,尝试各种方法,使风车转动。
师:风车你们都玩过吗?你们都是怎样使风车转动的?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
师:现在请你们利用你们的身体,可以尝试各种方法,来使你们的风车转动起来,能够转动的小朋友待会可以上来展示。
3.幼儿自主探索,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
4.教师小结:刚刚,我们小朋友们利用了多种方法,有的是接触风车让它转动,有的能不接触风车让它转动。
(二)第二次操作,探索多种材料制造风,使风车转动,并进行记录。
1.出示多种材料,引导幼儿感知操作材料制造风,可以使风车转动。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多种材料,请你们说一说,在不接触风车的情况下,你想怎样利用材料使风车转动呢?2.幼儿通过操作多种材料,尝试探索转动风车,并进行猜想和记录。
师:在这些材料中,是不是都可以使风车转动呢?请你们在记录纸上先进行猜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猜想的结果。
再进行操作验证的时候,在你们的猜想结果后面再次记录,观察一下,你们的猜想和操作的结果是否一样。
3.幼儿张贴记录纸,进行展示,分享交流。
教师请个别幼儿展示较容易使风车转动的材料,并讲述原因。
集体讨论较难使风车转动的材料,探索其原因。
4.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各种材料来制造风,使风车转动,扇子、垫板等材料扇出来的风比较大,容易使风车转动。
而羽毛、餐巾纸等材料扇出来的风较小,很难使风车转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风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风](https://img.taocdn.com/s3/m/d92fc8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a.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风一、引言科学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科,它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园大班,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风科学教案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并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节有趣的风科学教案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2. 引发孩子们对风的兴趣,并了解风的形成原理;3. 帮助孩子们掌握相关的科学词汇和概念。
三、教学准备1. 课堂布置:将课堂打造成有趣的风的主题环境,如贴上各种风的图片,悬挂蓝色和白色的气球等;2. 教具准备:风车、气球、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一些问题来导入,如:“你们平时在哪里感受到风?”、“你们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通过提问,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并引发他们思考。
2. 观察风车(10分钟)教师给每个孩子分发一只风车,让他们自由摆弄风车,并观察风车旋转的现象。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风车在不同风力下的旋转情况,并引发他们思考:“为什么风能让风车旋转呢?”3. 探究风的原因(1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实验,将一只气球吹气并系上线,然后让孩子们吹气球,观察气球的移动情况。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气球吹气后会移动呢?”通过实验的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风的形成原理:地球表面的温度不均匀,气流便通过热空气的上升和冷空气的下降形成。
然后,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向孩子们解释这个过程。
4. 制作风筝(20分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风筝,然后分发纸张、线和棍子等材料,并给予孩子们一些简单的制作指导。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制作出符合自己喜好的风筝。
5. 飞风筝(20分钟)一旦孩子们制作完成风筝,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到操场或空旷的地方放风筝。
在飞行风筝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孩子们解释风筝升空的原理和风的作用。
6.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一下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然后向他们提问:“你们觉得本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有趣的风大班教案
![有趣的风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49f4a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a.png)
有趣的风大班教案教案:有趣的风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科学》第三册,第五章《认识自然》中的风的概念和特点。
详细内容: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风的定义、形成原因和作用,以及风的大小和方向等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风的形成原因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实验、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的形成原因和作用,以及风向的判断。
重点:观察风的现象,理解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风速计、风向标、实验器材(如气球、纸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风的存在,观察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风的特点和作用。
2. 知识讲解:在黑板上画出风的示意图,用粉笔标注风的定义、形成原因和作用,以及风向的判断方法。
3. 实验演示:用气球和纸片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风的作用,记录实验结果。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风的观察结果,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风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将风的定义、形成原因、作用和风向判断方法等内容,以板书形式呈现出来,方便学生复习。
六、作业设计答案: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风的作用有很多,比如可以使树叶摇动、旗帜飘扬,还可以帮助人们散热、降温等。
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来判断。
2. 作业题目:请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风的现象,并说明风的形成原因和作用。
答案:我观察到风的现象有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
风的形成原因是空气流动,作用是可以使树叶摇动、旗帜飘扬,还可以帮助人们散热、降温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课后观察更多的风的现象,了解风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风力发电等。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风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风](https://img.taocdn.com/s3/m/ba40aa2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6.png)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风以下是一篇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风》:课题:有趣的风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感受风的存在,了解风的特征。
2. 激发幼儿探索风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式制造风,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感知风的存在,知道风的一些基本特征。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探索理解风的形成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谜语,想请你们来猜猜看。
“看不见,摸不着,四面八方到处跑,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
”(打一自然现象)幼儿积极思考并回答。
师:对啦,就是风。
那风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有趣的风。
二、感知风的存在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比如飘动的窗帘、摇晃的树叶等,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幼儿观察并回答,初步感知风的存在。
2. 教师拿出一个风车,在教室里跑动,让幼儿观察风车的转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风车转起来啦,这是为什么呀?幼儿回答是因为有风。
三、探索风的特征1. 教师将气球吹起来,松开手,让气球在空中飘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气球怎么样啦?这说明了风有什么特点呀?幼儿通过观察得出风是有力量的,可以推动物体。
2.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不同方向的风。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感受一下风是从哪里吹来的呀?幼儿通过亲身感受知道风有不同的方向。
四、了解风的形成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风是怎么来的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验进行演示讲解。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蜡烛和一个纸盒,我们把纸盒放在蜡烛上方,你们观察会发生什么?(纸盒会被吹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燃烧使空气变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这样就形成了风。
五、制造风1. 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方法制造风,如用扇子扇、用嘴吹等。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试试用不同的方法制造风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风》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风》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36595b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5.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风》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风是什么,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风的特点;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了解风能的作用;3.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方式,让幼儿感受风的存在,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4.借助教案的设计,提高幼儿综合能力,使幼儿能够应用所学知识以及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风?2.风的特点;3.风的作用;4.玩游戏感受风的存在;5.画画感受风的形态。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活动1.通过音乐热身让幼儿放松感官和身体;2.贴一幅风景图,用「听、看、摸、闻、想」的方式给孩子们描述这幅风景图。
第二步:观察自然现象1.通过ppt展示风的现象;2.让幼儿观察风吹动植物和动物的样子;3.让幼儿模仿风,观察风对物体的影响;4.让幼儿们自由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风的表演。
第三步:学习风的特点1.游戏:「风吹小羊」。
在场地中放置许多羊毛球,让孩子们通过口吹的方式,将球吹到指定的位置,游戏结束后,让幼儿们总结风的特点:轻、快、静、迅猛、不停止。
2.用幼儿能够听懂的语言,向幼儿传递风的特点「它飘啊飘,像在唱歌,飘来飘去,好像不累不倦,从不停止。
」第四步:风的作用1.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向幼儿传递「风的大拇指」,让幼儿知道风有能量;2.让幼儿挑选一件物品,通过手势与风互动,创造出风的作用,例如让云彩飘动,树叶摇摆等;3.让幼儿自由想象,发现风对我们生活的好处,让幼儿说出对环保的理解。
第五步:感受风的存在1.游戏:「吹球比赛」。
将气球放在场地上,根据不同年龄组设置不同的距离,通过口吹的方式,将球吹到指定地点,最后兴奋奖励;2.让幼儿们自己设计风车,感受风的存在;3.让幼儿自由在画纸上绘制出心目中的风景,体验描绘风景的趣味。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们对风这一自然现象非常感兴趣,在探索和感受风的过程中,他们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本次教学中,我注重渗透一些环保意识,让幼儿在感受风的同时明确自己作为环境保护者的身份。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儿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儿](https://img.taocdn.com/s3/m/30ff304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b.png)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儿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风!风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它却无处不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奇妙的变化。
风从哪里来呢?其实呀,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当不同地区的空气温度不一样时,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这样就形成了风。
我们来感受一下风吧!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听,是不是能听到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再伸出小手,感受一下风从指缝间穿过的感觉。
风的力量可不小呢!有时候它轻轻的,能让我们感到凉爽;有时候它又很强劲,可以把大树吹得摇晃起来。
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看看风的力量有多大。
老师准备了一些小纸条和一个小风扇。
把小纸条放在风扇前面,打开风扇,看看小纸条会怎么样?哇,小纸条被风吹得飘起来啦!这就说明风是有力量的,可以吹动东西。
那风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小朋友们想一想。
风可以帮助农民伯伯吹干粮食,还可以帮助帆船在大海上航行。
而且,风力发电也是一种很环保的发电方式哦。
但是,风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麻烦。
比如大风可能会吹倒房屋,刮断电线。
所以在大风天,我们要注意安全,尽量待在家里,不要在外面乱跑。
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一个有趣的游戏——“风来了”。
老师会说“风来了”,小朋友们就模仿被风吹的样子,比如头发飘起来,衣服摆动。
当老师说“风停了”,小朋友们就要马上停下来。
好啦,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了解了风的形成、感受了风的力量、知道了风在生活中的作用,还一起玩了有趣的游戏。
希望大家以后能多观察大自然中的风,发现更多关于风的秘密。
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把今天学到的关于风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哦。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有趣的风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有趣的风](https://img.taocdn.com/s3/m/0b6c400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b.png)
大班科学活动方案:有趣的风一、活动方案(一)设计意图自然界中充满了很多神奇有趣的自然现象,就拿“风”这一自然现象来说,一年四季都会和幼儿见面,是孩子们常能感受到的自然现象。
在幼儿园,常能听到孩子们在议论:“为什么没人碰到树上的树叶可是它们却在动;为什么纸自已会飞……”。
从孩子的话语当中发现“风”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
但是幼儿对“风”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最表面,并不能真正去认识风的有关知识。
为了幼儿能认识到风的相关知识,所以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1.知道风的形成原理。
2.探索产生风的各种方法。
3.对风感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探索。
(三)活动重难点重点:知道风形成的原理难点:探索产生风的各种方法。
(四)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知道风这一自然现象,知道风是看不见抓不着的,也是无处不在的。
2.物质准备纸、扇子、KT板、空塑料瓶若干、滚筒青蛙(铁饮料罐外包上手工纸,手工纸上画有青蛙)。
3.情境准备宽敞的户外,学具材料环形放置。
(五)活动时间、地点、人员时间:星期五上午地点:幼儿园室外人员:全班幼儿和三名教师(六)活动过程1.情景游戏:我是小小魔术师(1)游戏规则:不借助任何东西,怎样让一张纸放在侧着的手掌上让它不落下来。
(2)幼儿进行游戏(3)分组讨论你是怎么玩的,你有什么新发现,纸为什么在侧着的手掌上不落下来。
(4)请组员代表上来分享刚刚讨论出来的结果教师小结:因为空气流动产生了风,风把纸贴在了侧着的手掌上,所以不落下来。
意图:在游戏中发现空气流动产生风2.自由探索产生风的各种方式(1)试一试这些材料你有什么办法让这些材料变出风来。
(2)幼儿操作,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和探索的结果。
(3)相互交流:你用什么方法变出风的?(4)幼儿上来分享她是用什么方法怎么变出风的教师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当我们用扇、捏、吹、翻的方法时,周围的空气就流动了,空气一流动就产生了风。
意图:通过各种材料尝试制造风。
3.实践探索,提升经验游戏“小青蛙赛跑”(1)公布游戏规则:只能用风让小青蛙跳,在相同的时间内哪组青蛙跳得最远哪组胜利。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风》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风》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9828f72650e52ea5418982b.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风》含反思大班教案《有趣的风》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并认识风的一些用途和危害,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乐意参与探索风的游戏,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有趣的风》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乐意参与探索风的游戏。
2、让幼儿初步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并认识风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重点难点初步了解风的形成,认识风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活动准备1、纸箱、塑料袋、气球、扇子、书本、硬纸片、吸管、羽毛等。
2、风类玩具。
3、有关风的用途及危害图片活动过程1、初步认识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运用魔术箱和塑料袋证明空气的存在,并且就在我们的周围。
出示2个充满气的气球,把其中1个松开口后吹到一幼儿的头发上,请幼儿说说观察到了什么,引出“风”。
通过对比,引导幼儿说出: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
教师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
2、尝试制造人造风。
出示风车,告诉幼儿它们都想和风做游戏,但是教室没有风,怎么办?幼儿自由选择制造风的材料,尝试用各种材料制造风。
教师小结人造风的方法,并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方法。
3、幼儿观看图片,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和危害,引导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
4、游戏:羽毛飞起来了。
让幼儿运用人造风的一些方法制造风,人鸡毛飘得又高又远。
教学反思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我设计的这节科学探究活动,一开始就利用魔术箱变魔术这一孩子感兴趣的现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大班有趣的风教案
![大班有趣的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baf3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5.png)
大班有趣的风教案教案标题:大班有趣的风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幼儿了解风的概念和特征。
2. 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在户外感受到的风,并询问他们对风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准备一个小风车模型,演示风的产生和作用,引发幼儿的兴趣。
探究风的特征:1. 利用幼儿园教室的窗户或室外空地,进行观察风的活动。
2.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张纸,让他们观察纸在风中的动态变化,引导幼儿发现风的特征。
3. 带领幼儿一起讨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引导他们总结风的特征。
制作风筝:1.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纸和一根竹签,让他们制作简易风筝。
2. 引导幼儿按照指导图纸或示范制作风筝,鼓励他们动手实践。
3. 在室外空地上,让幼儿试飞他们制作的风筝,观察风对风筝的影响。
风的游戏:1. 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进行风的游戏。
2. 游戏一:风球传递。
每个小组站成一排,将一个球传递给队伍最后一位,队伍最后一位将球吹向下一组的队伍,比赛哪个队伍传递最快。
3. 游戏二:风中行走。
每个小组的成员手拉手排成一列,一起在空地上行走,模拟在强风中前进的感觉。
总结:1.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让他们总结风的特征和作用。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3. 结合幼儿的回答,对风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强调风的重要性。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制作的风筝和游戏时的照片或视频,用于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对幼儿进行简单的问答,检查他们对风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1. 鼓励幼儿观察不同季节的风的特征和变化。
2. 组织户外观察活动,观察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树叶摇曳、云朵移动等。
3. 引导幼儿了解风能的利用和保护,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风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风](https://img.taocdn.com/s3/m/0be925d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2.png)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风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风的存在,了解风的形成原因。
2、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探索风的特征和作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幼儿感知风的存在,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风的力量和方向。
2、难点(1)帮助幼儿理解风的形成原理。
(2)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1)气球、扇子、纸条、塑料袋、风车等。
(2)蜡烛、蚊香、火柴。
(3)透明塑料瓶、吸管。
2、场地准备选择室内宽敞、通风良好的活动区域。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感受自然风的吹拂。
(2)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感觉到了什么?风从哪里来?”2、感知风的存在(1)回到教室,教师拿出气球,吹起来后松开手,让气球里的气跑出来,产生风,引导幼儿观察气球口的气流。
(2)给幼儿每人发一张纸条,让他们用嘴对着纸条吹气,观察纸条的飘动。
3、探索风的形成(1)教师点燃蜡烛和蚊香,用透明塑料瓶罩住蜡烛,瓶口留一个缝隙,让幼儿观察烟的走向,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
(2)让幼儿用扇子扇风,感受风的产生,并思考扇子扇动时周围空气的变化。
4、风的力量(1)给幼儿发放风车,让他们在教室里跑动,观察风车的转动,感受风的力量。
(2)把塑料袋装满空气扎紧口,让幼儿松开手,观察塑料袋在空中飘动的情况。
5、风的方向(1)教师在室内用一根绳子悬挂一个小物件,用扇子扇风,让幼儿观察小物件飘动的方向,了解风的方向。
(2)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旗帜、树枝等被风吹动的方向,进一步感受风的方向。
6、拓展活动(1)让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感受到风,风有什么作用。
(2)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向标,观察风的方向变化。
五、教学总结在本次科学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和实验,对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有趣的风幼儿园科学教案
![有趣的风幼儿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ca9c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d.png)
一、教案名称:有趣的风幼儿园科学教案二、课时安排:1课时(2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风的存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帮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特征,如速度、方向等。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风车、气球、纸飞机等。
2. 材料:白纸、彩笔、胶带等。
3. 环境:户外或宽敞的室内场地。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风,引导幼儿思考风的特点和作用。
2. 观察风:教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周围的风。
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感受风的速度和方向,讨论风对我们的影响。
3. 制作风车: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风车,讲解风车的原理。
幼儿完成风车制作后,放飞风车,观察风车的转动情况。
4. 风吹气球:教师吹起气球,让幼儿用手感受气球被风吹动的过程,讨论风的力量。
5. 纸飞机比赛:教师教幼儿制作纸飞机,并进行纸飞机飞行比赛。
让幼儿观察风对纸飞机飞行的影响。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表达自己对风的感受和认识。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风,并记录下来。
8.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风速体验,如风筝、滑翔伞等。
六、教学延伸:1. 邀请气象专家:邀请气象专家来园为幼儿讲解风的基本知识,增加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家长参与: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户外风速体验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风的认知和兴趣。
2. 收集幼儿的作业,评估他们对风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幼儿学习情况的反馈,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认识风,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风儿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风儿](https://img.taocdn.com/s3/m/4fac9e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6.png)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风儿科学课是学生们喜欢的一门课程,因为它能够带给他们新奇的发现和有趣的实验。
然而,如何设计一个有趣的科学教案对于老师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针对大班科学教案的设计,探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
第一节:发现自然的奥秘大班学生通常充满了好奇心,对于自然界的事物充满了疑问。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主题来引导学生们发现自然的奥秘。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昆虫的生活”作为一个主题。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昆虫,了解它们的生存方式、食物来源和生长过程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可以安排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在校园中寻找昆虫,并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近距离地观察昆虫的生活,并能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第二节:实践动手能力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大班科学课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但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浮力实验”作为一个主题。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物体,如木块、塑料球等,放入不同的水中,让学生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既能够亲自操作,又能够了解浮力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节:启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在大班科学教案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启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环节。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设计一个简易风筝”的主题。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们了解风筝的原理和构造,然后鼓励他们设计一个自己的风筝。
学生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形状,通过多次尝试和调整来实现风筝的飞行。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既能够动手制作风筝,又能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结尾: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在设计大班科学教案时,我们可以通过挖掘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发现自然的奥秘;通过实践动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启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儿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儿](https://img.taocdn.com/s3/m/facfcd9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7d.png)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儿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儿活动目标:1、知道空气流动可以形成风,风力有大有小,风具有方向性。
2、探索形成风的各种办法,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3、了解风的利弊,产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情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乒乓球、吹风机、鸡毛、小旗、各种能产生风的材料(纸板、扇子、矿泉水瓶、洗面奶瓶、蜡笔盒、毛巾等) 、气球、风车。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感受风的特点1、教师出示乒乓球,激发兴趣,怎么让乒乓球动起来。
2、幼儿观看乒乓球飞舞的状态,寻找风,发现风的特性——看不见、抓不住,但能感受得到。
小结:对,风看不见也抓不住,但我们却可以感受得到,而且我们还能和风玩很多好玩的游戏呢!二、游戏初探——产生风的原因1、吹鸡毛的游戏幼儿观察教师用嘴吹鸡毛状态小结:对,因为我们用嘴巴吹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请出了风,风让鸡毛飞起来了。
2、玩小旗的游戏教师出示小旗,老师提要求,身体不能碰到小旗,用身体动作让小旗动起来。
个别幼儿尝试。
小结:用吹、跑、扇等等动作,加快空气的流动,就能把风请出来,让风吹动小旗动起来。
3、用多种材料自由探索幼儿自由探索各种材料如何产生风,老师观察指导。
分享探索结果。
小结:原来通过挤、压、拍、晃、转、跑、吹等等动作,都能加快空气的.流动,把风请出来。
三、深入探究——了解风的特性1、吹风车比赛,认识风有大小教师讲解吹风车比赛规则,请个别幼儿上前比赛。
谁的风车转的最快?为什么他的风车能转的最快?小结:用的力气大,空气流动得快,风就大。
用的力气小,空气流动得慢,风就小。
2、风来了游戏,认识风有方向教师播放PPT,风除了有大小以外还有方向。
游戏:风来了。
小结:风除了有大有小,还是有方向的,有时吹向上面、有时吹向下面……(引导幼儿说出),各个方向。
3、集体讨论,认识风的利弊通过讨论认识风为生活带来的好处和伤害。
四、结束延伸激发孩子保护环境的意识,想一些好办法减少风的危害。
最后放飞气球,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有趣的风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有趣的风](https://img.taocdn.com/s3/m/e94aa754f524ccbff0218440.png)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有趣的风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领域大班的“科学探究”目标1中明确提出“能感知和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风看不见、但又能感觉的到,它相对抽象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有趣的风》能使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风”的存在,引导幼儿把对风的认识,整合成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自然现象,由此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1、能用身边常见的物体制造出风。
2、幼儿能够在操作中感受风的存在和特征,培养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能力。
3、幼儿进一步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风的利与弊。
活动重点:指导幼儿用所提供的材料探究风的特性,如:制造风、感受风的大小、认识风有移动物品的能力。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多角度说出风的利弊。
活动准备:1、场地准备:教室、15张幼儿用椅、1块黑板。
2、经验准备:在生活中有感受过“风”的经验。
3、材料准备:吹风机、1面小旗、1条彩旗、(塑料袋、纸盒、报纸、扇子、毛巾、塑料瓶、气球、一次性盘子等15份材料)、纸板15块。
活动过程:一、发现风1、活动导入教师出示1张纸板来回扇动,请幼儿感受风。
提问1:刚刚已经感受到了风,那你们平时还在哪里发现了风?(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吹风机,再次感受风。
二、制造风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材料,请你们试一试用这些材料制造出风。
1、请幼儿拿着手上的材料(塑料袋、纸盒、报纸、扇子等),尝试制造风。
并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手上拿到的材料是什么,是怎样造出风的。
2、用手中的材料制造风,使小旗子和彩旗飘动起来。
小结:任何东西只要动一动,让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风是看不见的、抓不到的, 可以感受到。
三、通过游戏感知风的大小和方向性1、出示纸板,请幼儿展示并说出造出大风小风要怎么做?小结:原来风有大有小,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很小,空气流动的快了就形成大风。
2、出示小纸盒,请个别幼儿尝试用纸板造风移动纸盒,使纸盒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风儿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流动可以形成风,风力有大有小,风具有方向性。
2.探索形成风的各种办法,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3.了解风的利弊,产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乒乓球、吹风机、鸡毛、小旗、各种能产生风的材料(纸板、扇子、矿泉水瓶、洗面奶瓶、蜡笔盒、毛巾等)、气球、风车。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受风的特点
1.教师出示乒乓球,激发兴趣,怎么让乒乓球动起来。
2.幼儿观看乒乓球飞舞的状态,寻找风,发现风的特性——看不见、抓不住,但能感受得到。
小结:对,风看不见也抓不住,但我们却可以感受得到,而且我们还能和风玩很多好玩的游戏呢!
二、游戏初探——产生风的原因
1.吹鸡毛的游戏
幼儿观察教师用嘴吹鸡毛状态
小结:对,因为我们用嘴巴吹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请出了风,风让鸡毛飞起来了。
2.玩小旗的游戏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