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城市建设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院:历史学院姓名:周海波学号:2008300950065 城市建设,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将城市建设融入自然中去,形成和谐的城市生态体系。只有城市生态系统融入本区域的自然环境、城市社会秩序公平有序,这个城市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繁华。

首先,建筑应该促进人和大自然的水乳交融。将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 使建筑与山水,树木有机结合,协调一致,互相映衬,互相渗透,互为借取,这一直都是中国建筑的特设。但是在现代化的建设浪潮中,不少城市都丢掉了这种特色。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要考虑与周围的山水,树木等自然协调共生,逢遇河湖,自然林木,绿化

带或公园绿地,都应珍惜这些自然条件,尽可能保护和发展它们,同其

配合融为一体,比如颐和园和避暑山庄在以及一些寺庙园林如杭州的灵隐寺,镇江的金山寺,四川乐山大佛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寺等,这些

都是建筑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很好的协调在一起的典型范例,大多数寺庙园林,都是建筑在风景绮丽的名山峻岭上,在这里能直接欣赏大自然的本来面目,达到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从而创造出高

于自然的优美环境。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景观和健康的环境为人们生活提供自然、健康的、和谐的生活环境。

其次,城市建筑规划应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这样才能展现城市建筑的和谐之美。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城市在规划建设往往只重视城市建设本身,而忽视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环

境建设,如公园、绿地、树木等,这种思路规划的城市只是混凝土“森林”。比如城市大公园周围地区就不适合为了迎合现代化建设大建高楼大厦,那样就会使整个城市显得极不协调。

再次,就是城市的建设要按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和建设,而不是为了建设去毁林取土取石,去填农田填湿地。另外,城市的公共设施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尤其是各种管道和线路的铺设,禁止乱铺乱架管道线路造成视觉污染,禁止乱搭乱建各种有碍城市和谐发展的建筑物。——一个城市的建设和运转如果是建立在破环生态、破坏自然地貌、污染环境和污染视觉空间的基础上,那么,这座城市就不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然后,我觉得在细节上,要十分注意建筑色彩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大多数城市可以以绿色为主要色彩。绿色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艺术品得以生长的主要载体。绿色文化是为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进行的设计,创造并使之产生积极成果的一种文化,其基本观点是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作为人类应有的追求。绿色文化不仅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品来体现,更是凭借城市的一草一木来述说。许多城市都是以其特有的乡土树种、花卉而留给旅游者深刻的印象的。当然,不是所有城市都要一绿色为主色彩,对那些有多条河流经过的城市,在河流附近的建筑就应该尽量采用青灰色彩。这样才能让城市与自然相协调。

最后,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比如有些小城市,自然环境很不错,植被覆盖率很高,但由于城市管理不好,

环境卫生差,到处是垃圾堆积,空气也不好,这是不利城市长远发展的,并且还是自然环境好的优点得不到很好发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明确划定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将基本农田、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脆弱区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的地区,严格控制这些地区的建设活动,切实加强对重要水源涵养地、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农田的保护;要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张的观念,突出节地、节能、城市美观,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环境处于长期的协调。不仅使我们城市更美,也使我们的生活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