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增塑剂

合集下载

PVC制品中增塑剂迁移及抑制方法研究进展

PVC制品中增塑剂迁移及抑制方法研究进展

PVC制品中增塑剂迁移及抑制方法研究进展摘要:各行业发展,使聚氯乙烯应用更加广泛,为了提高聚氯乙烯可加工温度范围,需要在加工期间添加增塑剂。

由于增塑剂存在迁移问题,容易使PVC制品出现发黄、变脆、变硬等现象,降低PVC制品效能。

研究发现,部分增塑剂潜藏着化学危害,具有诱发癌症风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由于化学性质和难降解问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本文将深入探究PVC制品中增塑剂迁移原理,明确影响迁移的因素,结合现有技术及相关文献,探寻PVC制品中抑制增塑剂迁移方法。

关键词:聚氯乙烯;增塑剂;迁移;抑制为了提升工业、医疗、日常用品等工具质量,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各行业当中,其中较为常用的材料为聚氯乙烯(PVC),日常使用量成递增趋势,逐渐成为通用塑料。

PVC制品属于无定形高聚物,由于分子中存在极性较强的C-CL基团,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较大,熔点较高,为了提升材料可塑性需要选择合理的增塑剂降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降低PVC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而提升PVC可塑性。

目前,市场上的增塑剂常被选用难挥发的化合物,种类多样,用量较大的PAEs类增塑剂,它能够很好的与PVC混溶。

1.PVC制品中增塑剂迁移原理由于增塑剂与聚氯乙烯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且该力属于微弱的范德华力,还存在氢键,加工融合时,容易造成增塑剂迁移问题。

研究显示,目前增塑剂迁移、扩散常表现为以下几种:(1)直接从PVC表面中挥发;(2)被PVC制品接触的液相抽出;(3)在与PVC接触的固体接触时,发生迁移扩散;(4)受到压力作用,出现渗出问题。

发生迁移扩散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增塑剂向内表面扩散;(2)在内表面进入“横卧”状态;(3)最后发生扩散,离开PVC表面。

增塑剂迁移可看作是聚合物内部自由完成小分子物质传递工作,实现在聚合物链段间的空隙间迁移。

1.影响增塑剂迁移的因素1.温度实验证明,增塑剂更方便在聚合物非晶区出现扩散问题,如果外界发生温度变化,会使非晶区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

DEHP增塑剂应用于聚氯乙烯医疗器械中的安全性分析

DEHP增塑剂应用于聚氯乙烯医疗器械中的安全性分析
欧盟在 2002 年发布报告指出目前没有明确的 实验数据表明高浓度的 DEHP 环境下生长的非人 类的灵长类动物会出现睾丸毒性,也没有明确的 证据表明 DEHP 一定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所以在 这次报告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使用 DEHP 增 塑的聚氯乙烯医疗器械,由于缺乏实验数据,报 告中也没有明确规定人体摄入 DEHP 的耐受摄入 量。在 2007 年欧盟在相关法规中开始关注 DEHP 这种物质,明确规定使用 DEHP 增塑的聚氯乙烯 医疗器械时需要在说明书中明确标明 [9]。在 2008 年,欧盟发布的相关医疗报告中指出,虽然目前 还没有明确的实验证明 DEHP 会对人体产生损害, 但是现在必须要关注早产男性婴儿的 DEHP 暴露 量,因为在早产儿的医疗中或许 DEHP 的暴露量 和婴儿的摄入量,远高于实验中诱发灵长类动物 产生生殖毒性的暴露量,所以虽然目前没有明确 的实验和数据表明医疗过程中 DEHP 的溶出会对 人体产生毒性,但是也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现象。 随后欧洲药典规定用于血袋的生产原材料中的 DEHP 不得超过 40%。
日 本 在 2002 年 发 布 的 医 疗 相 关 文 件 中 对 DEHP 在人体内的耐受摄入量做出了明确规定, 规 定 标 准 和 美 国 规 定 的 计 量 相 同, 并 在 报 告 中 指出医护人员可以采用含有肝素涂层的医疗设 备, 因 为 实 验 研 究 显 示 肝 素 涂 层 可 以 很 好 地 减 少 DEHP 在医疗器械中的溶出,在对新生儿、孕
2 增塑剂的国内外安全性评价
2001 年美国率先对 DEHP 在聚氯乙烯医疗器 械中的安全性做出评价。美国采用的方法是采集 各种使用过聚氯乙烯医疗器械患者的 DEHP 摄入 量,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与人体对 DEHP 可最大程 度的摄入量进行对比,然后通过推导得出结论。 最终结论表明,不同方式摄入量的可耐受量不同, 非口入的为 0.6 mg/kg/d,口入的为 0.04 mg/kg/d [7]。 评价报告还指出,虽然目前没有直接的实验数据 表明 DEHP 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是也没有直接 数据表明 DEHP 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相反还有 一些相关报道表明 DEHP 确实会对人体产生一定 的影响。所以美国严禁在高风险的治疗过程中使 用 DEHP 增塑的聚氯乙烯医疗器械,包括中心静 脉导管、喂食袋、静脉留置针等。

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定聚氯乙烯塑料中增塑剂

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定聚氯乙烯塑料中增塑剂
2004:60. 352—1 354.
2.2溶剂和沉淀剂的选择
分离提纯操作中,对于溶剂及沉淀剂的选择均有一定要求。 溶剂即能溶解聚合物又能溶解增塑剂,沉淀剂能溶解增塑剂但 不能溶解聚合物。应用溶解一沉淀法进行高聚物与增塑剂的分 离,是为了对增塑剂进行鉴定。环己酮和四氢呋喃对聚氯乙烯 及增塑剂的溶解性都较好,但环己酮的沸点较高为155.6℃,四 氢呋喃的沸点为66℃r“。从溶剂的残留去除考虑,采用四氢呋 喃可以用作样品的溶剂。先用四氢呋喃将样品进行溶解,然后 用沉淀剂将聚合物沉淀富集,从而将聚合物与添加剂分离开来。 在沉淀剂的选择中,甲醇和乙醇的沉淀效果都很好,出于环境安 全考虑,选择乙醇作为沉淀剂。
1.4样品的分离纯化处理
采用溶解一沉淀法,进行增塑剂与聚氯乙烯的分离MJ。将 待检测的聚氯乙烯制品,剪下约2.5 g的碎片,置于100 mL烧杯 中,加入四氢呋喃35 mL,自动振荡使其充分溶解,转入离心管后 置于离心机,转速为3 000 rpm离心10 min,取出后将溶液过滤, 然后往澄清滤液中加无水乙醇35 mL,立即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振荡使其充分沉淀,过滤,同时用无水乙醇洗涤滤渣三次,收集 滤液。取出滤渣置于小烧杯中,干燥,待测定。将分离得到的澄 清液转入100 mL磨口圆底烧瓶中,在旋转蒸发仪上进行浓缩, 除去四氢呋喃及无水乙醇,以免干扰增塑剂的定性检测。
[7]程能林.溶剂手册(第一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64.
cm。1(c=O伸缩振动),
280 cm~,1 120 cm。1
[8]
王正熙.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与鉴定[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238.
cm。1(苯环骨架振动),1
280
(c—O—c伸缩振动),其中1

聚氯乙烯的危害

聚氯乙烯的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向大气排放粉尘、恶臭气体或者其他含有有毒物质气体的;................................... ...................................
.
聚氯乙烯是一种塑料,添加的增塑剂、防老剂等主要辅料都带有毒性,在50度左右就会慢慢地分解出氯化氢气体,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盐酸和其他有毒气体,其中有氯,它是有毒的,其加工工艺以及增塑剂可对人体的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急性中毒:损伤神经或血液系统,引起肺、肝脏的损害,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发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贫血、血尿、肾脏肿大,
对人体造成致癌作用,特别是造成内分泌、荷尔蒙的紊乱。

出现头痛、
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
痛等症状。

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

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

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碍及牙齿酸蚀症。

聚氯乙烯的危害是广泛和长期的,从聚氯乙稀塑料的原料、生产、使用、焚化
等,在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存在着潜在的环境污染!。

常用PVC增塑剂种类、区别以及PVC增塑剂配方成分

常用PVC增塑剂种类、区别以及PVC增塑剂配方成分

常用PVC增塑剂种类、区别以及PVC增塑剂配方成分1.脂肪酸酯类脂肪酸酯类的低温性能很好,但与聚氯乙烯的相溶性较差故只能用作耐寒的副增塑剂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并用。

最常用的品种是己二酸二辛酯和癸二酸二辛酯。

(1)己二酸二辛酯(简称DOA) :无色无嗅液体,无毒,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乙二醇类,不溶于水,DOA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12l一125℃。

(2)已二酸二异癸酯(简称DIDA) :清澈易流动的油状液体。

(3)壬二酸二辛酯(简称D0Z) :几乎是无色的透明液体。

(4)癸二酸二丁酸(简称DBS) :几乎是无色的液体。

(5)癸二酸二辛酯(简称DOS) :几乎是无色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于醇、苯、醚等有机溶剂。

(6)癸二酸二异辛酯(简称DIOS) :无色清澈液体,溶于酮、醇、酯、芳香烃和脂肪烃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胺和多元醇。

(7)二(2—乙基丁酸)三缩乙二醇酯(简称3GH) :它是安全玻璃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同时它对纤维索塑料、丙烯酸酯塑料和聚氯乙烯也是良好的增塑剂。

2.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田酸酣类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主增塑剂,品种多、产量高,井具有色泽浅、毒性低、电性能好、挥发件小、气味少、耐低温性一般等特点。

目前邻苯二酸酯类的消耗量约占增塑剂总消耗量的80-85%,而其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两种。

(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

(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IOP) :几乎是无色的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

(3)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简称DIDP) :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或微溶于甘油、乙二醇和某些胺类。

它的挥发性比DOP小。

耐迁移,是一种低挥发性增塑剂,又耐老化,电性能好,但相溶性差些。

(4)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简称DINP):透明油状液体,其高温下的挥发性只是DOP的一半。

增塑剂

增塑剂

35
4.水分 一般的增塑剂是不溶于水的,但因酯型增塑 剂等的极性较大,所以能吸收和溶解微量的 水。 这些微量水的存在会促进增塑剂的分解。
36
5.重金属和无机物 在增塑剂中常含有极微量的重金属和无机物。 重金属是自动氧化的催化剂,会促进增塑剂 的分解。 离子性物质的存在是导致增塑剂体积电阻降 低的原因。
加量而控制塑化程度,是常用的增塑剂,通常所说的增塑
剂即指外增塑剂。
16
2. 按相容性可分为主增塑剂和辅助增塑剂
主增塑剂——与基础高分子材料(树脂、生胶) 相容
性较好,其分子不仅能进入高分子材料的不定型区,而 且能插入结晶区,也称“溶剂型增塑剂”,可单独使用。 辅助增塑剂——与基础高分子材料(树脂、生胶)相 容性较差,其分子只能进入高分子材料的不定形区,而
必须削弱其分子间力,并破坏结晶区。
12
2. 增塑剂的增塑原理 关于增塑剂的增塑原理,历史上曾提出多种理论观点,目前被普遍接 受的提法是: 高分子材料的增塑,是由
于材料中高聚物分子链间聚集
作用被削弱的结果。即增塑剂 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
+ -
+ -


+ -
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作用
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 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的结
14
2.2 增塑剂的分类
1. 按引入方式分类 2. 按相容性分类 3. 按适用性分类 4. 按化学结构分类
15
2.3 增塑剂的分类
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 按引入方式可分为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 内增塑剂——以共聚或接枝的方式引入高分子材料的 增塑剂,也可称“键合型增塑剂”,其优点是物理持久性 高,但存在难实施、适用性小等缺点,故不常用。 外增塑剂——以添加的方式引入高分子材料的增塑剂, 也可称“添加型增塑剂”,其突出优点是便于灵活调整添

部分国家对聚氯乙烯及其增塑剂安全规定

部分国家对聚氯乙烯及其增塑剂安全规定

∙聚氯乙烯(PVC)作为原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玩具、医疗用品、化妆品、鞋、塑料门窗等产业。

PVC薄膜、容器等制品是以PVC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增塑剂、稳定剂、防老化剂、阻燃剂等助剂加工制成 ...∙∙聚氯乙烯(PVC)作为原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玩具、医疗用品、化妆品、鞋、塑料门窗等产业。

PVC薄膜、容器等制品是以PVC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增塑剂、稳定剂、防老化剂、阻燃剂等助剂加工制成的。

由于PVC及其常用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于2001年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央列为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残留在PVC中的氯乙烯单体(游离于聚合体树脂的氯乙烯)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人类致癌物。

另据报道称PVC焚烧和深埋处理都会产生二恶英,因此PVC的使用安全引起公众的关注。

一、氯乙烯的残留量规定由于氯乙烯的高毒性,因此海内外对食品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等使用的PVC中氯乙烯的残留量早有规定。

1991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氯乙烯单体应不高于1﹒0ppm。

欧盟“ 关于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原料及其制品的指令(2002/72/EC)”的附录Ⅱ列出了答应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使用的单体和其它物质的目录,目录中编号2650是聚氯乙烯,其技术要求参照“ 关于与食品接触的、含有氯乙烯单体的原料及其制品指令(78/142/EEC)”。

78/142/EEC指令附录Ⅰ规定,原料及其制品中氯乙烯单体的含量不大于1ppm﹔附录Ⅱ规定原料及其制品中氯乙烯单体的含量和由原料及其制品中释放转移到食品中的氯乙烯单体的含量的测试方法是气相色谱法,方法测试精度为0﹒01ppm。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对氯乙烯单体的残留量也有规定,如食品包装材料标准GB4803-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规定PVC树脂中的氯乙烯单体残留量为5ppm﹔GB9681-1988《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14944-1994《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瓶盖垫片及粒料卫生标准》,医疗用品标准GB14232﹒1-2004《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第1部分﹕传统型血袋》、GB15593-1995《输血(液)吹塑薄膜袋用软聚氯乙烯塑料》、GB10010-1988《医用软聚氯乙烯管材》规定PVC成型品中的氯乙烯单体残留量不大于1ppm。

pvc增塑剂

pvc增塑剂

PVC增塑剂概述PVC增塑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用于改善聚氯乙烯(PVC)的柔软性和可加工性。

PVC由聚合氯乙烯单体制成,这是一种坚硬且脆弱的材料。

通过添加增塑剂,可以改善PVC的柔软性并增加其可塑性,使其更易于加工和使用。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探讨PVC增塑剂的种类、工作原理以及使用PVC增塑剂的一些注意事项。

PVC增塑剂的种类PVC增塑剂有多种类型,包括可溶性增塑剂和固体增塑剂。

根据增塑剂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酯类增塑剂:酯类增塑剂通常是聚醚类或脂肪酸酯类化合物。

它们通过与PVC形成物理引力相互作用,使PVC变得柔软。

常见的酯类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酯(D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

2.环氧增塑剂:环氧增塑剂是一种固体增塑剂,具有优异的增塑性能。

它们通过将环氧树脂复合到PVC中,增加了PVC的可塑性和耐候性。

环氧增塑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适用于制造高要求的塑料制品。

3.天然增塑剂:天然增塑剂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增塑剂。

相对于合成增塑剂,天然增塑剂更环保且可降解。

常见的天然增塑剂包括植物油、淀粉和纤维素等。

PVC增塑剂的工作原理PVC增塑剂通过与PVC形成物理或化学相互作用来改变其分子结构和性能。

增塑剂与PVC的相互作用方式有以下几种:1.物理相互作用:酯类增塑剂在PVC中的添加可以通过物理分散相互作用破坏PVC的晶体结构,从而使其柔软。

2.溶解作用:增塑剂能够与PVC分子相互作用,使PVC分子链的运动变得容易。

这种溶解作用可以使PVC更易于加工和成型。

3.化学相互作用:某些特定的增塑剂可以与PVC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聚物或交联结构,从而增强PVC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使用PVC增塑剂的注意事项在使用PVC增塑剂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增塑剂: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类型的增塑剂,如需要耐候性,可选用环氧增塑剂。

同时要注意增塑剂与PVC的相容性,以避免不良影响。

聚氯乙烯颗粒和增塑剂在塑化过程中的界面变化最新实用版

聚氯乙烯颗粒和增塑剂在塑化过程中的界面变化最新实用版
烯增塑糊制备
聚氯乙烯颗粒和增塑剂在塑化过程中的界面变化
在室温下, PVC糊粒子吸收少量增塑剂,开始溶
剂化。随着温度的升高,溶剂化进程显著加快。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剂化进程显著加快。 首先,当温度达到50~60 ℃ 时,PVC糊粒子逐渐吸收增塑剂;
渐收面吸,消首温温收但失先 度 度增 粒 ;, 达 达塑 子当到 到剂 间温81尚;02度有~01~达界01到面065;0℃0℃~时时6,0,所℃聚有合时增物,塑开PV剂始C被糊熔粒粒融子子,吸逐界 聚聚《温首随温温温在聚温在在聚温在温 《聚项温项温在氯氯塑度先着度度度室氯度室室氯度室度塑氯目度目度室乙 乙 料 达 , 温 达 达 达 温 乙 达 温 温 乙 达 温 达料 乙 2达 2达 温聚聚烯烯配到当度到到到下烯到下下烯到下到 配烯到到下氯氯颗颗混1温的818,颗8,,颗1,8混颗88,020200200乙乙粒粒技度升粒粒技粒0~0~~0~~~PPPPPVVVVV1~1~11~11烯烯和和术达高和和术和CCCCC000000111增增增增》到,增增》增000000糊糊糊糊糊666塑塑塑塑溶塑塑塑5000℃℃℃℃℃℃粒粒粒粒粒0℃℃℃糊糊剂剂剂剂剂剂子子子子子~时 时 时 时时 时时时时6制制在在化在在在吸吸吸吸吸,,,, ,,0,,,备备塑塑进塑塑塑收收收收收所所所所 所所℃聚聚聚化化程化化化少少少少少有有有有 有有合合合时过过显过过过量量量量量增增增增 增增物物物,程程著程程程增增增增增塑塑塑塑 塑塑开开开P中中加中中中塑塑塑塑塑V剂剂剂剂 剂剂始始始C的的快的的的剂剂剂剂剂被被被被 被被糊熔熔熔界界。界界界,,,,,粒粒粒粒 粒粒粒融融融面面面面面开开开开开子子子子 子子子,,,变变变变变始始始始始吸吸吸吸 吸吸逐界界界化化化化化溶 溶 溶 溶 溶收收收收 收收渐面面面剂剂剂剂剂,,,, ,,吸消消消化化化化化但但但但 但但收失失失。。。。。粒粒粒粒 粒粒增;;;子子子子 子子塑间间间间 间间剂尚尚尚尚 尚尚;有有有有 有有界界界界 界界面面面面 面面;;;; ;; 温度达到170~ 190℃时,增塑剂均匀分布于聚 随聚着氯温 乙度烯的颗升粒高和,增溶塑剂剂化在进塑程化显过著程加中快的。界面变化

常用增塑剂介绍

常用增塑剂介绍

常用增塑剂介绍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辛脂(DOP)英文名:Di(α-ethyl hexyl) phthalate;Dioctyl phthalate;DOP分子式: C6H4[COOCH2CH(C2H5(CH2)3CH3]2分子量: 390.57外观与性状:主要用途:用作塑料的主增塑剂, 广泛用于聚氯乙烯制品中熔点: -50沸点: 386.9相对密度(水=1): 0.98 g/cm3 (20 °C)相对密度(空气=1): 13.45饱和蒸汽压(kPa): 1.00E-06 (25 °C)溶解性: 0.3 mg/L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燃烧热(kj/mol): -352燃烧性:可燃建规火险分级:闪点(℃): 195自燃温度(℃): 400爆炸下限(V%): 0.2爆炸上限(V%): 0.1危险特性:暴露在空气中遇到高温,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常温常压下稳定聚合危害:禁忌物:氧化物灭火方法: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储运注意事项:低温,干燥的密封空间接触限值: NIOSH REL: Ca TWA 5 mg/m3 ST 10 mg/m3 See Appendix A OSHA PE L: TWA 5 mg/m3 IDLH Ca [5000 mg/m3]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毒性:有毒健康危害:吸入和食入后会引起呼吸急促和心率的加快,如大量被吸收后可能引起中央神经系统的紊乱和肠胃不适.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子,用肥皂水清洗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食入:饮适量温水,催吐。

就医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戴面具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性分子式:C16H22O4 分子量:278.35该产品主要用作纤维素树脂和聚氯乙烯的主增塑剂,特别适用于硝酸纤维素涂料。

pvc塑料增亮剂 标准

pvc塑料增亮剂 标准

pvc塑料增亮剂标准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 PVC 塑料增亮剂标准有以下几种:
1.国家标准:GB/T 8837-2009《塑料助剂增塑剂聚氯乙烯塑料增亮剂技术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PVC)塑料增亮剂的技术要求,包括外观、熔点、含量、挥发物、酸值等指标。

2.行业标准:HG/T4407-2017《增塑剂PVC树脂增亮剂技术要求》该行业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进行修订的,具体规定了 PVC 塑料增亮剂的外观、熔点、光亮度、揮发分、酸值等指标要求。

3.产品标准:例如国内某些 PVC 塑料增亮剂生产厂家会制定自己的产品标准,其中包括产品的技术要求、质量指标、使用方法等。

此外,根据使用领域和行业的不同,可能还有其他相关标准与要求,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参考。

DEHCH 增塑聚氯乙烯(PVC)医用硬质料

DEHCH 增塑聚氯乙烯(PVC)医用硬质料

DEHCH增塑聚氯乙烯(PVC)医用硬质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用硬质料用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酯(DEHCH)增塑聚氯乙烯(PVC)的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以PVC树脂为主体、DEHCH为增塑剂以及必要的助剂,经共混改性而制成、主要用于制备硬质PVC粒料,其中与血液药液接触的硬质PVC不适用该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40.2—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1843—2008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GB/T2411—2008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GB/T2917.1—2002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物为主的共混物及制品在高温时放出氯化氢和任何其他酸性产物的测定刚果红法GB/T4615—2013聚氯乙烯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6678—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9345.5—2010塑料灰分的测定第5部分:聚氯乙烯GB/T14233.1—200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GB/T14233.2—2005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GB/T16886.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GB/T17037.1—1997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GB31604.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3材料3.1该PVC粒料主要由PVC树脂、DEHCH增塑剂、稳定剂组成,不得人为添加已列入相关法规及指令禁止的或未经毒理学评估的物质。

pvc增塑

pvc增塑

PVC(聚氯乙烯)产品使用范围广泛,可用于管材和配件、窗框、墙板、软屋面薄膜及电线电缆包皮等建筑产品,也可以用于装潢材料、覆墙材料和各种类型的夹层材料。

此外,PVC还广泛用于玩具、钓鱼线、服装、广告横幅的制作等。

PVC的广泛使用归因于它在大宗热塑性加成聚合物中的独特性能,即可以按不同的填充量和添加剂配合的性能。

这些添加剂可以改善和增加PVC配混料的性能。

PVC聚合物适应性广的原因是它的结构中含有极性碳氯键,该极性可以使聚合物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如范德华力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和极性添加剂相互作用等。

这些作用力虽然比主化学键弱,但其强度足以使添加剂和聚合物紧密相连。

1·PVC增塑剂增塑机理增塑剂用来使PVC(或其他材料)变得柔软。

内增塑PVC由VCM(氯乙烯)和其他单体(如醋酸乙烯酯或丙烯酸乙酯)共聚合所得。

所得共聚物较对应的PVC均聚物柔软,具有较低的模量和拉伸强度;外增塑PVC 是PVC均聚物,聚合物的无定形部分可以被添加剂(通常是酯类)溶剂化。

Semon在研究高沸点溶剂中通过脱去卤化氢增加聚合物和金属的黏力时发现了PVC的外增塑剂。

关于外增塑剂使PVC性能发生变化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课题。

直至1950年,才形成增塑剂在PVC中作用机理的2个理论———润滑性理论和凝胶理论。

润滑性理论是由Kilpatrick、Clark、Houwink等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增塑剂在PVC中起分子润滑剂的作用,当增塑剂与PVC作用时,可以使聚合物链相互自由移动,而未增塑的聚合物链由于表面的不规则性是不会自由移动的。

在该模型中,增塑剂的一部分紧密地和聚合物吸引在一起,另一部分则不会。

前者起聚合物溶剂的作用,后者起润滑剂的作用。

增塑作用的凝胶理论是Aiken等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聚合物分子按不同的间隔松散地连接在一起,加入增塑剂加剧了聚合物链在聚合物非缔合区域的无规运动。

Aiken等认为,凝胶结构是由于分子间的永久性连接所形成的,或者是由于增塑剂溶剂化区域连接着去溶剂化区域,该连接以动态方式形成和消失。

PVC电线电缆料电性能受增塑剂的影响

PVC电线电缆料电性能受增塑剂的影响

PVC电线电缆料电性能受增塑剂的影响PVC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尤其是具有耐燃自熄性,使PVC已广泛地应用于电线电缆料的生产。

但聚氯乙烯是一种强极性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很大,需加热至一定温度方能显示塑性。

而聚氯乙烯对热极敏感,加热至130~140℃时就开始分解,因而聚氯乙烯的加工温度范围较窄,难于控制。

为了改善PVC的加工性及其使用性能,需添加各种助剂。

就加入增塑剂(TCP,TPP,DIDP,TOTM,DOP,M-50,DBP)后,增塑剂对PVC电线电缆料电性能的影响作些研究。

1.增塑剂对体积电阻率ρv影响增塑剂用量从35-40份时,TOTM、TCP、M-50增塑的电线电缆料电性能较好。

分析其原因在于:(1)由于增塑剂大多数是低分子有机酯类,其体积电阻率比树脂小,因此随其用量的增加,ρv下降;(2)由于增塑剂是工业增塑剂,这就难免引入离子杂质,从而使PVC电缆料中的载流子浓度增加,而使ρv下降;(3)由于增塑剂的加入,使PVC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间距增大,从而增大了自由体积,使载流子移动的阻力减小,运动度增大,使ρv减小。

2.增塑剂对PVC电缆料介电常数(ε)的影响在增塑剂用量为35份时,电线电缆料的ε从小到大的顺序为:TCP3.增塑剂对PVC电缆料介电损耗角正切(tgδ)的影响在增塑剂用量都为35份时,各增塑剂增塑的PVC的tgδ从小到大的顺序为TCP随着增塑剂用量的增加,DBP、DIDP、DOP、TOTM增塑剂的PVC电缆料的tgδ都呈下降趋势;TCP、TPP呈上升趋势;M-50在45份时,tgδ出现最低点;但M-50随着用量从35份、40份、40份 45份、45份、50份,tgδ出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显得无规律。

分析其原因为:(1)增塑剂的介电损耗比PVC大,因此随着增塑剂用量的增多,会使tg δ增大;(2)由于是工业用增塑剂,难免内含杂质,从而使PVC的漏导电流增大,载流子运动时,要克服内摩擦阻力而作功,使电能变成热能,产生介电损耗。

增塑剂

增塑剂

PVC常用增塑剂概论1、定义增塑剂,又称塑化剂。

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2、分类对PVC的主要作用A、内增塑剂:既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

例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比氯乙烯均聚物更加柔软。

但是内增塑剂的使用温度范围比较窄,而且必须在聚合过程中加入,因此内增塑剂用的很少。

B、外增塑剂:外增塑剂是一个低分子量的化合物或聚合物,把它添加在需要增塑的聚合物内,可增加聚合物的塑性。

外增塑剂一般是一种高沸点的较难挥发的液体或低溶点的固胀大的作用。

但所吸收液体仅限于能与之发生溶剂化的液体,故凝胶的溶胀对液体有严格的选择性。

一般可分为无限溶胀与有限溶胀两类。

全面且生产和使用方便,应用很广。

现在人们一般说的增塑剂都是指外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都是外增塑剂。

3、增塑剂的作用机理:4、增塑剂的选择PVC是一种强极性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很大,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才能显示出塑性。

增塑剂通常是难挥发的高沸点酯类,少数是低熔点固体,它们一般不与PVC发生化学反应。

增塑剂的使用条件是与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价格低廉,增塑效率高,增塑速度快,耐久性好(挥发性低、迁移性小、耐抽出性高),环境稳定性好(耐光、耐热、耐菌、耐化学药品和阻燃性好),卫生性好(对人、畜和农作物无毒、不污染、无味),电绝缘性好,粘度稳定性好。

但是没有一种增塑剂能满足所有条件。

在实际使用时,多数是由两种或多种并用以取长补短,获得最佳的增塑效果并达到完善的性能要求。

增塑剂的选用在一个配方中要使制品的所有性能都达到最佳值是不可能的,因此,选用增塑剂时首先要保证主要的性能要求。

介电5、常用增塑剂简介(1)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羰基合成得到的壬醇(主要是3,5,5-三甲基乙醇)酯化而得到的无色透明液体,分子419,酸度(以邻苯二甲酸计)<0.025%,酯含量>99%,相对密度0.965-0.972(25℃),粘度78-120cp(20℃),闪点219℃,折光率1.4812(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期发现,药物中也检测出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
其实,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对增塑剂早有关注,被列为SVHC(高度关注物质), 并限制其使用范围,包括纺织品的某些领域。
2014年7月28日星期一
11
1.2、问题所在
增塑剂是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助剂之一,在提高塑料制品的品质中起着 不可缺少的作用。长期以来,增塑剂主要以邻苯二甲酸酯类为主,邻苯二甲酸酯类 增塑剂主要用于软质聚氧乙烯(PVC)材料。PVC具有良好的物理及力学性能,其产量 仅次于聚乙烯(PE)。PVC用于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电子材料、日用消费品、玩具、 纺织品和医用制品等领域。在纺织服装和鞋类的应用,则包括铺料、标签、吊牌、 拉链、PVC人造革、PVC涂层、PVC薄膜,以及PVC油墨印花、热贴印花等。全世界 每年医用塑料消耗量约为250万t,其中以PVC塑料制品为主,超过80万t。医用PVC 塑料大多是添加增塑剂的软质塑料制品,如血袋、静脉输液袋、输血器、输液器、 肠道营养给药袋、腹膜透析袋、鼻饲管、心肺分流术用软管、体外膜式氧合用软管、
2014年7月28日星期一
13
1.2、问题所在 邻苯二甲酸酯
然而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人们在接触化学品时,都必须考虑它对人
体的危害。对于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较少剂量即可对人体机体造成损害;而对于毒性较 低的物质,需要较多的剂量才呈现毒性。实际上,一切化学物质都是具有毒性的,区别在 于需要多少剂量造成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畸性(胚胎毒性)和生殖毒性。 随着科学和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对邻苯二甲酸酯进行毒性研究。人 们发现邻苯二甲酸酯的急性毒性较低,半致死量数据显示为无毒和低毒。例如,以下一些 邻苯二甲酸酯的致死量(mg/kg)。大鼠口服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为5000,邻苯二甲酸
3
一次性医疗用品是医疗器械中量最大、面最广、与每个个人 和家庭的健康密切相关的产品。 其安全有效性事关全局,其重要性是任何医疗器械无法比拟的。
2014年7月28日星期一
4
聚氯乙烯(PVC)
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良好的加工性能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价格合理
2014年7月28日星期一
5
1.1、国内外医用PVC增塑剂的发展现状
甲酸酯类增塑剂是否致癌,目前欧盟各方尚有争议。欧洲化学局风险评估报告表明,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存在潜在的致癌性,未发现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具有潜在的致癌性,目前DINP 仍是儿童玩具、包装、纺织品辅料等众多与消费者密切接触产品广泛使用的增塑剂。 2006年欧盟发表声明,确认DINP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均无风险,可用于儿童玩具。 2007年6月,国际玩具业协会(ICTI)就DINP的安全问题发表一份声明,指出PVC玩具的 DINP增塑剂对儿童没有危险。尽管如此,欧美有关法规仍将其列入禁用名单中。
血液透析管等。应用最多的增塑剂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或称DEHP),
含量为塑料的40%—50%。
2014年7月28日星期一
12
1.2、问题所在 邻苯二甲酸酯
•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中以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 己酯(DEHP,DOP),邻苯二甲酸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邻苯 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用量最多。在PVC中加入邻苯二甲 酸酯增塑剂是为了改进PVC的柔软性、耐寒性和光稳定性。其中尤以DNOP和DBP 的消费量最大。它们的增塑效率高,挥发性低,迁移性小,柔软性和电性能优良。 除大量应用于PVC,还广泛应用于各种纤维素树脂、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醋 酸乙烯树脂和某些合成橡胶。不同用途的PVC制品,增塑剂的添加量不同。例如, 食品包装PVC制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的质量比为28%左右,玩具用软质PVC制品达 到35%~40% 。我国2008年增塑剂产量为130万t,至2010年已增达220万t。其中, 以邻苯二甲酸酯为主,占85%~90% ,而DNOP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其它为 DBP和DIBP;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则不到总产量的15% 。
• 聚氯乙烯(PVC)类材料在医疗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在于聚氯乙烯类材料本身 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具体而言,这些物理性质包括:PVC材料制造的方便性、以及这类材
料与静脉(intravenous,IV)注射液和血液之间良好的相容性。
• 在医疗护理方面(例如:静脉注射血液袋、静脉注射管、人工肾结缔组织导管、鼓泡型氧 合器、以及灌肠剂引流袋和导尿引流袋)通常所使用的PVC类产品中都含有邻苯二甲酸二己 酯(DOP)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己酯的作用在于增加了PVC产品的弹性。DOP,作为最经 济有效并且广泛使用的增塑剂之一,它的作用在于使PVC具有柔软性和易弯曲性。自从在 1950年将DOP增塑剂投放到医药应用领域中以后,DOP就成为了其他多种医疗设备中所主要 使用的增塑剂。使用DOP增塑剂的医疗设备包括:心导管、气管插管、以及某些植入型心脏 瓣膜及设备。
二正丙酯(DPP)为100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8000,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为8000,
邻苯二甲酸二正己酯(DHP)为30000,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为30000,邻苯二甲酸二(2 一乙基)己酯(DEHP)为31000,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为233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为 5370。大多数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无害物质,大量的生产应用使其广 泛分布于环境中,并通过食物、饮用水、空气等暴露途径进入人体。
2014年7月28日星期一
6
1.1、国内外医用PVC增塑剂的发展现状
使用增塑聚氯乙烯(plasticized PVC) 所制成的医疗产品最初是用来替代天然 橡胶和玻璃在医疗设备中的使用。替代 的原因在于:增塑聚氯乙烯类材料具有 更易杀菌、更加透明的特点,并且具有 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经济有效性。增塑 聚氯乙烯类产品使用方便,并且由于其 自身具有柔软性和弹性,因而可以避免
2014年7月28日星期一
1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问题所在 邻苯二甲酸酯
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非急性毒性和累积性。邻苯二甲
酸酯的分子结构大多与生物内源性雌激素有相似性,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激素受体 结合,产生与激素相同的作用,干扰体内激素正常水平,影响生殖发育。长期接触 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对人和动物产生生殖毒性,表现出雌雄性差异。邻苯二
为保障人们的健康,世界各 国对 PVC安全环保指标要求越来 越严格,这给发展相对落后的我 国提出了新的挑战。纵观国内外 新型环保增塑剂市场,对环氧酯 类、柠檬酸酯类、二元醇苯甲酸 酯类、己二酸酯类、高分子增塑 剂、Eastma n168 增塑剂等在原 料获取、 合成技术、环保性能、 增塑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可知,以 无毒环保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ATBC)作为我国医用环保PVC制 品的主增塑剂 , 环氧大豆油 (ESO)、高分子增塑剂等作为辅 助增塑剂具有可行性。
2014年7月28日星期一
9
1.2、问题所在
增塑剂作为用于塑料制品制造的助剂,以使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增加其塑 性。然而最近台湾地区在检测运动饮料竟发现含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
酯)(DEHP),其含量超过塑料制品的限量数十至数百倍。台湾地区“卫生署”于
2011年5月下旬发布公告称,已查获DEHP在运动饮料、碳酸饮料、果汁、果酱、 果糖、冰淇淋、水果粉和益生菌等数lO种品种,涉及l 000多种食品,包括面包、 蛋糕、化妆品等,涉案企业达300多家。台湾地区称DEHP为“塑化剂”,用作 “起云剂”起乳化稳定作用,DEHP有增稠效果。现在发现除了DEHP,还有邻苯 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
1
Technical Training

丁雪佳
24
October
2013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2014年7月28日星期一
2
聚氯乙烯用新型增塑剂
新增塑剂的生物医用材料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医疗器械质量评价、标准研究及医疗安全产品开发
2014年7月28日星期一
可消毒型增塑聚氯乙烯医用管和导尿 管不会发生“打结”现象,因此可以确保 流体发生不间断的流动。这一特点不论在 婴儿救治方面还是心内手术病人救治方面 都显得非常重要。增塑聚氯乙烯 (plasticized PVC)的透明性还可以减少 失误的发生,当流体流动减慢或者流动受 阻时,医护人员可以迅速发现并进行处理。
2014年7月28日星期一
15
[
资料
]
1982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邻苯 二甲酸二辛酯(DNOP)的致癌性进行生物鉴定 表明,能使啮齿类动物肝脏致癌。研究发现, 当以DNOP为增塑剂的PVC输血袋储存血液 输入人体后,在肺部有DNOP的存在。采用 DNOP和DBP制造的保鲜膜包裹肉类制品在 微波炉中加热时,增塑剂进入食物的机会增 多,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有鉴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为环境 激素物质,又有致癌性,绿色和平组织竭力 反对在儿童玩具中使用所有的邻苯二甲酸酯。 随着各国环保意识的加强,医药、食 品、日用品的包装,玩具和纺织品所用塑料 制品对增塑剂提出除功能以外的生态环保要 求,有关邻苯二甲酸酯的环保法规相继出台。
对病人敏感的组织造成损伤并避免使病
人产生不舒适感。更进一步而言,增塑 聚氯乙烯类产品可以通过有效防止血液 凝结而改善全血的收集,并且扩大了血
与此同时,增塑聚氯乙烯管的内表面光
滑,可以防止血液凝结或者发生其他破 坏。另外,标签也可以直接印刷在增塑聚 氯乙烯表面而不会发生磨损,从而使增塑
液处理的可选择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