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电压损失的计算系数C值(cosφ

合集下载

10KV电缆的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

10KV电缆的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

10KV电缆的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

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

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

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

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1.输电线路损耗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P=I2R式中△P--损失功率,W;I--负荷电流,A;R--导线电阻,Ω(2)三相电力线路线路有功损失为△P=△PA十△PB十△PC=3I2R(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

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R20=RL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Rt=a(tP-20)R20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Rl= R204)线路实际电阻为R=R20+Rt+Rl(4)线路电压降△U为△U=U1-U2=LZ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

线路电压损失

线路电压损失

计算方法一:
△u%=I*R
I=P/(1.732*U*COSθ)R=ρ*L/S
P:功率, U:电压, COSθ:功率因数, ρ:导体电阻率, 铜芯电缆用0.018 S:电缆的标称截面, L:线路长度
单相时允许电压降:Vd=220V x 5%=11V
三相时允许电压降:Vd=380V x 5%=19V
计算方法二:
△u%=P*L(R+XtgΦ)/10Un²(3版手册)
P:功率 L:供电距离 R、X三相线路单位长度电阻、电抗 Q(无功)=P*tgΦ
计算方法二好像与天正电气里面的一样。

计算方法三:
△u%=P/(SQRT(3)/U/ COSθ)* 电压损失*L
查表(建筑电气常用数据15页):电压损失(%/(A•km))
计算方法四:
△U%=∑PL/CS(3版手册)
P:有功负荷KW;S:线芯标称截面,mm⒉,L:线路长度,m;C:功率因数为1的时候的计算系数,三相四线铜为75,单相为12.56
计算方法五:
△U%=K*I*L*V0
K:三相四线制K=根号下3,单相K=1;I:工作电流或计算电流(A)
L:线路长度;V0:表内电压(V/A•m)。

住宅小区照明线路电压损失的计算

住宅小区照明线路电压损失的计算

住宅小区照明线路电压损失的计算电压损失是指线路始端电压与末端电压的代数差。

它的大小,与线路导线截面、各负荷功率、配电线路等因素有关。

为了使末端的灯具电压偏移符合要求,就要控制电压损失。

但在住宅小区中,因为以往小区面积较小,供配电半径较小,仅是单一的道路照明,一般就不计算线路电压损失,而是根据经验保证线路电压的损失在合理范围内。

然而这些年来随着住宅小区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要增加小区道路照明设施外,还要增加景观照明。

面对这一新情况,计算小区照明线路电压损失非但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以下是本人结合实践,查阅了相关书籍资料所谈的个人体会。

不当处请同行指正。

一、计算城市照明线路电压损失的基本公式1、在380/200低压网络中,整条线路导线截面、材料相同(不计线路阻抗),且cosφ≈1时,电压损失按下式计算:△u%=R0ΣPL/10VL2=ΣM/CS (式-1)ΣM=ΣPL—总负荷矩;R0——三相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km);VL——线路额定电压(kV);P——各负荷的有功功率(kw);L——各负荷到电源的线路长度(km);S——导线截面(mm2);C——线路系数,根据电压和导线材料定。

在工具书中可查。

一般,三相四线220/380时,铜导线工作温度50度时,C值为75;铜导线工作温度65度时,C值为71.10。

2、对于不对称线路,我们在三相四线制中,虽然设计中尽量做到各相负荷均匀分配,但实际运行时仍有一些差异。

在导线截面、材料相同(不计线路阻抗),且cos 俊?时,电压损失可以简化为相线上的电压损失和零线上的电压损失之和。

公式如△u%=Ma-0.5(Mb-Mc)/2CSo+Ma/2CSo (式-2)Ma——计算相a的负荷矩(kw.m);Mb、Mc——其他2相的负荷矩(kw.m);Sn——计算相导线截面(mm2);So——计算零线导线截面(mm2);C——线路系数△u%——计算相的线路电压损失百分数。

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

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

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刘延进蓝天环保设备工程公司简小成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选择电线或电缆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2.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线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4.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哪些低压配电线路的电压损失是必须计算的呢?现分类阐述如下。

一、380/220V线路电压损失:对于380/220V的三相平衡负荷线路,当负荷为终端负荷时,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I*LΔU%=ΔUa当为多个负荷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ΔU%=ΣΔU%*I*La式中:ΔU%——线路电压损失百分数,%;ΔU%——三相线路每1安·公里的电压损失百分数,%/A·Km;aI——负荷计算电流,A;L——线路长度,Km;对于相电压为220V的单相负荷线路,当负荷为终端负荷时,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I*LΔU%=2ΔUa现以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YJV)为例,对不同截面的380/220V三相平衡终端负荷线路进行电压损失值校验。

(GB5005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第3.33条、《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第4.04条规定了各种情况下设备的电压损失允许值,现以通常情况取ΔU%=±5%。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8.4节表8.4.5.1-1,当实际环境温度取350C时,温度载流量校正系数取0.91(载流量计算条件:线芯长期工作温度为900C,环境温度为250C);根据表8.4.5.4,设共有12根电缆并列敷设,S(电缆中心距)=2d(电缆外径),则并列敷设载流量校正系数取值为0.8。

表一:综合以上系数取值,则载流量校正系数为0.73,取COS Φ=0.8,电压损失值校验结果见表一。

第6章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5.16

第6章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5.16

5.短路时的动、热稳定度校验 和一般电气设备一样,导线也必须具 有足够的动稳定度和热稳定度,以保证在短路故障时不会损坏。 6.与保护装置的配合 导线和安装在其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 低压断路器等)必须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地避免短路电流对线路造成 的危害。
对于电缆,不必校验其机械强度和短路动稳定度,但需校验短路热稳定度。 在工程设计中,根据经验,一般对6~10KV及以下的高压配电线路和低压动 力线路,先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截面,再校验其电压损耗和机械强度;对35KV 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路和6~10KV长距离、大电流线路,则先按经济电流密度 选择导线截面,再校验其发热条件、电压损耗和机械强度;对低压照明线路, 先按电压损耗选择导线截面,再校验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通常按以上顺序进 行截面的选择,比较容易满足要求,较少返工,从而减少计算的工作量。
例0KV架空线路,计算负荷为 1380kW, cos φ =0.7,Tmax =4800h ,试选择其经济截面,并校验其发热条 件和机械强度。 解:(1) 选择经济截面
I30=P30/( UN cos φ ) =1380kW/( 1.731 ×10kV×0.7)=114A
超过了允许值,则应适当加大导线或电缆的截面,使之满足允许电压损耗的
要求。 1.电压损耗的计算公式介绍
(1) 集中负荷的三相线路电压损耗的计算公式 图6-3 带有两个集中负荷的三相线路
下面以带两个集中负荷的三相线路(图6-3)为例,说明集中负荷的三相线 路电压损耗的计算方法。
在图6-3中,以P1、Q1、P2、Q2表示各段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p1、 q1、p2、q2表示各个负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l1、r1、x1、l2、r2、x2表 示各段线路的长度、电阻和电抗;L1、R1、X1、L2、R2、X2 为 线路首端至

电工计算

电工计算

1.交流线路电压损失△U:=(P*R+Q*X)/Ue=(800*1.66+600*1.67)/10=233 VP——线路输送有功功率,kWQ——线路输送无功功率,kV.AR——线路电阻,ΩX——线路感抗,ΩUe——线路额定电压,kV2.380V低压架空线电压损失百分数△U% =M/(C*S)=7500/(50*35)=4.286 %其中:M=P*L=25*300=7500电压损失:△U =380*△U%=380*4.286%=16.286 VM——负荷矩,kW.mP——线路输送有功功率,kWL——导线长,mS——导线截面积,mm^2C——电压损失计算常数注:在380V低压架空线路上,由于导线截面积小,线间距离小,感抗起的作用小,电压损失百分数△U%可用上式进行简化计算.电压损失△U等于△U%乘以380V.电压损失计算常数 C ———————————————电压及电力分配导线类型方式铜铝———————————————三相四线制,380/220 83 50各相负荷均匀分配单相制,220V 14 8.3———————————————3.电阻与温度的关系:R = R20[1+α(T-20)]= 1*(1+0.004*(T-20))= 1 ΩR20——20℃时电阻值,Ωα——电阻温度系数,1/℃T ——温度, ℃4.导线电阻:R = ρ*L/S= 0.0295*1/S= 0.0295 ΩL——导线长,mS——截面积,mm^2ρ——电阻率, Ω.mm^2/m20℃时,铝导线ρ:0.0295Ω.mm^2/m铜导线ρ:0.0179-0.0182Ω.mm^2/m注:用此公式还可计算导线长L = R*S/ρ5. 圆导线截面积:S = π*d^2/4= π*1.16^2/4= 1.05683 mm^2d——线径,mmS——截面积,mm^26. 三相交流电路视在功率估算S ≈ 0.65*I≈ 0.65*1≈ 0.65 kV.AS——视在功率, kV.AI——负载线电流, A注: 三相交流380V电路,不论负载是Y接法,还是△接法都使用上述公式估算.7. 计算交流电路电容器容抗:Xc = 1/(2πf C)*10^6= 1/(2π*50*1)*1E6= 3183.1 ΩC——电容,μFf——电源频率,Hz,常为50Hz8. 电容器电容量计算:Qc = 2πf.C.U^2= 2π*50*1*1^2*1E-3= 0.31416 kV.AQc——电容器无功功率,表示电容器电容量,kV.AC——电容,μFU——电压,kVf——电源频率,Hz,常为50Hz9. 一.根据 Qe,Ue 计算 IeIe = Qe/Ue = 1/1= 1 A二.根据 C,Ue 计算 IeIe = 2πf.C.Ue= 2π*0*0*1*1E-3= 1 AIe——额定电流, AQe——额定无功功率,kV.AUe——额定电压,kVC——标称电容,μFf——电源频率,Hz,常为50Hz10. 根据 I,U 计算 CC = I/(2πf.U)= 1/(2π*50*220)*1E6= 14.4686 μFC——电容,μFI——流经电容的电流, AU——电容两端电压,Vf——电源频率,Hz,常为50Hz11. 带倍率的电测仪表与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 则总倍率 = 1*1*1= 1K ——电测仪表倍率Ku——电压互感器变压比Ki——电流互感器变流比12. 配电变压器利用系数:n = A/(S*cosφ*t)= 4000/(180*CS*600)=0.046t——当月实际投运时间,hA——当月实际用电量, kW.h(度)S——额定容量,kV.Acosφ——功率因数(一般取0.8)注:1.配电变压器系统的线损由铜损、铁损、和线路损耗组成.在6-10kV配电网络中,导线损耗占25-35%;变压器铜损占45-55%;铁损占20-30%.2.配电变压器容量偏大, 实际负荷小,空载时间长,线损加大, 应适当提高配电变压器利用系数,可适量增加用电量.3.配电变压器系数n选为0.6-0.8,变压器损耗最小.13. 三相变压器初级额定电流:Ie1 = C1*S=0.1*180=18 A2.三相变压器次级额定电流:Ie2 = C2*S=1.5*180=270 AS——变压器额定容量,kV.A注:上述公式由 S=√3*U*I导出.14. 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测量与温度换算R20 = K*R=2.49*260 = 647.4 MΩR20——换算为20℃时的绝缘电阻, MΩR ——测量的绝缘电阻, MΩT ——测量温度,℃K ——温度换算系数,查下表后代入公式中温度换算系数 K————————————————————|t-20| -- 10 20 30 40 50————————————————————0 1 1.5 2.3 3.4 5.1 7.71 1.04 1.54 2.4 3.53 5.292 1.07 1.6 2.49 3.66 5.53 1.11 1.66 2.59 3.8 5.724 1.15 1.74 2.69 3.95 5.965 1.2 1.8 2.8 4.1 6.26 1.25 1.9 2.91 4.29 6.457 1.31 1.99 3.02 4.48 6.718 1.36 2.1 3.14 4.68 79 1.42 2.2 3.27 4.88 7.32————————————————————注:1.本计算根据测量的绝缘电阻值,换算出20℃时绝缘电阻值.2.换算先要根据温度T值查表得出换算系数 K,再将 K 值作为已知条件输入到公式中.3.运行中的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合格标准是:20℃时,10 kV 级及以下绝缘电阻>300 MΩ35 kV 级绝缘电阻>400MΩ.不满足此条件,表明变压器可能绝缘有问题,或者绕组碰壳、碰电铁芯、线圈之间短路等.4.测量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一般选用2500V兆欧表,但测穿心螺杆对铁芯的绝缘电阻时,一般选用1000V兆欧表.15.无功电度表代替GB 3924—83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145号出版物(1963年)《乏尔-小时(无功电度)表》。

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

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

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刘延进蓝天环保设备工程公司简小成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选择电线或电缆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2.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线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 4.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哪些低压配电线路的电压损失是必须计算的呢?现分类阐述如下。

一、380/220V线路电压损失:对于380/220V的三相平衡负荷线路,当负荷为终端负荷时,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ΔU%=ΔU a%*I*L当为多个负荷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ΔU%=ΣΔU a%*I*L式中:ΔU%——线路电压损失百分数,%;ΔU a%——三相线路每1安·公里的电压损失百分数,%/A·Km;I——负荷计算电流,A;L——线路长度,Km;对于相电压为220V的单相负荷线路,当负荷为终端负荷时,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ΔU%=2ΔU a%*I*L现以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YJV)为例,对不同截面的380/220V三相平衡终端负荷线路进行电压损失值校验。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第3.33条、《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第4.04条规定了各种情况下设备的电压损失允许值,现以通常情况取ΔU%=±5%。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8.4节表8.4.5.1-1,当实际环境温度取350C时,温度载流量校正系数取0.91(载流量计算条件:线芯长期工作温度为900C,环境温度为250C);根据表8.4.5.4,设共有12根电缆并列敷设,S(电缆中心距)=2d(电缆外径),则并列敷设载流量校正系数取值为0.8。

表一:公式导线截面S(mm2)ΔU a% 最大计算电流(A)线路长度L(Km)L=ΔU%/ΔU a%*I 16 0.518 65.0 0.149 25 0.340 84.7 0.174 35 0.249 102.9 0.195 50 0.180 127.0 0.219 70 0.134 163.5 0.228 95 0.105 198.6 0.240 120 0.087 233.6 0.246综合以上系数取值,则载流量校正系数为0.73,取COSΦ=0.8,电压损失值校验结果见表一。

电缆线路电压损失的简便计算

电缆线路电压损失的简便计算

第十三讲 电缆导线截面的计算(第七章 第四节)电缆导线截面的选择是井下供电设计计算的关键内容。

选择合适的电缆导线截面,可以使设备电压正常、高效运行,过流保护动作灵敏度校验容易满足要求。

通常井下电缆线路的截面计算的步骤如下:(1)按长时允许电流初选导线截面;(2)给生产机械供电的支线电缆要校验机械强度允许最小截面;长电缆要校验允许电压损失。

1.按长时允许电流选择导线截面为了使导线在正常运行时不超过其长时允许温度,导线的长时允许电流应不小于流过导线的最大长时工作电流。

即cap I I (7-1)式中pI ——标准环境温度(一般为25℃)时,导线的长时允许电流(见表7-12);caI ——导线的最大长时工作电流;表7-12电线及电缆在空气中敷设时的载流量 A导线截面mm 2聚氯乙烯绝缘铠装电缆 交联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电缆 矿用橡套电缆 1kV 四芯 6kV 三芯6kV10kV1kV 6kV 铜芯 铝芯 铜芯 铝芯铜芯铝芯铜芯铝芯 铜芯 铜芯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30 39 52 70 94 119 149 184 226 26023 30 40 54 73 92 115 141 174 20156 73 95 118 148 181 218 25143 56 73 90 114 143 168 194211 260 318 367163 203 246 285148 180 214 267 324 372115 140 166 207 251 28836 46 64 85 113 138 173 215 260 32053 72 94 121 148 170 205 250例7-1试为例2-2的采煤工作面选择电缆线路截面。

解:在例2-2中,计算出工作面负荷的长时最大电流Ica 为205A,查表7-12,选取70mm2矿用橡套电缆,其长时允许电流Ip 为215A。

Ip >Ica 满足要求,初选合格。

低压380/220V架空线路电压损失的估算重点

低压380/220V架空线路电压损失的估算重点

低压380/220V架空线路电压损失的估算计算低压380/220V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就能够分析供电线路的供电能力和检查线路的供电质量;同时还可以根据电压损失求算导线的截面积。

低压380/220V架空线路一般输送距离较短,负荷功率不大。

即由于导线截面积小,线间距离小,感抗起的作用小。

因此,低压架空线路电压损失可用下式进行估算:△U%=PL×100% CA式中 P——线路输送的有功功率,kw;A——线路导线截面,mm;L——线路输距,hm; 2筑龙网 W 计算低压线路电压损失公式中常数C值 WWc——常数,不同系数、线材有不同的c值,见表 .ZHULONG.COM常见低压线路电压损失的估算公式为:658IphL×10−3PL≈13IphL/A×103 (3—143) ×100%= △U3+N%=50A50A220IphL×10−3PL △U1+N%=≈26IphL/A×103。

(3—144) ×100%=8.4A8.4A式中△U3+N%——三相四线制380/220V线路电压损失百分数;△U1+N%——单相220V线路电压损失百分数;Iph——测得相线的电流,A。

经验公式(3—142)、(3—143)、(3—144)都是针对电阻性负荷而言。

对于感性负载,功率因数小于1,压损要比电阻性负载大一些,它与导线截面积大小及线间距离有关。

如前所述:线间距离小,影响小;对于10mm及以下导线影响较小,可以不再考虑。

当cosϕ =0.8时,16mm及以上导线,压损可按cosϕ=1计算出后,再按线号顺序,两个一组增加0.2倍。

即16mm、25mm导线按cosϕ=l算出后,再乘1.2倍;35mm、50mm导线按照cosϕ=1算出后,再乘1.4倍。

依此类推。

222222 NG 从表可知铜、铝导线相同条件下的c值比:线路压损估算公式(3—142)中,c值与压损成反比。

收藏!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附公式及表格】

收藏!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附公式及表格】

收藏!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附公式及表格】电压损失是指:电路中阻抗元件两端电压的数值差,在工程计算中,电压损失近似取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线路的电压损失可以分为两部分:•1、有功功率在线路电阻R上造成的,其表达式为PR/U•2、由无功电流由线路的电抗引起的,为QX/U。

110千伏及以上线路,X与R之比约为4~10,所以电抗造成的电压损失占主要部分。

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1、一般照明回路电压损失计算(供电距离最长的回路)1)B2F变电所至SOHO办公强电井一般照明配电箱:【输入参数】:线路工作电压U=0.38(kV)线路密集型母线1600A计算工作电流Ig=850(A)线路长度L=0.200(km)功率因数cosφ=0.85线路材质:铜【中间参数】:电阻r=0.033(Ω/km)电抗x=0.020(Ω/km)【计算公式及结果】:0.38KV-通用线路电压损失为:ΔU1%=(173/U)*Ig*L*(r*cosφ+x*sinφ)=(173/(0.38*1000))*850*0.2*(0.033*0.85+0.020*0.53)=2.992)一般照明配电箱至SOHO办公室配电箱:【输入参数】:线路工作电压U=0.22(kV)线路型号:导线线路截面S=10(mm2)计算工作电流Ig=16(A)线路长度L=0.050(km)功率因数cosφ=0.85线路材质:铜【中间参数】:电阻r=2.25(Ω/km)电抗x=0.087(Ω/km)【计算公式及结果】:0.38KV-通用线路电压损失为:ΔU2%=(173/U)*Ig*L*(r*cosφ+x*sinφ)=(173/(0.38*1000))*16*0.050*(2.25*0.85+0.087*0.53)=0.723)SOHO办公室配电箱至最远灯具:【输入参数】:线路工作电压U=0.22(kV)线路型号:导线线路截面S=2.5(mm2)计算工作电流Ig=4.5(A)线路长度L=0.020(km)功率因数cosφ=0.85线路材质:铜【中间参数】:电阻r=8.97(Ω/km)电抗x=0.1(Ω/km)【计算公式及结果】:0.22KV-通用线路电压损失为:ΔU3%=(200/U)*Ig*L*(r*cosφ+x*sinφ)=(200/(0.22*1000))*4.5*0.020*(8.97*0.85+0.1*0.53)=0.594)B2F变电所至SOHO办公最远灯具的电压损失合计ΔU%=ΔU1%+ΔU2%+ΔU3%=2.99+0.72+0.59=4.3结论:电压损失小于5%,满足规范要求。

什么是电压损失?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

什么是电压损失?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

电压损失是指电路中阻抗元件两端电压的数值差,在工程计算中,电压损失近似取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线路的电压损失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功功率在线路电阻R上造成的,其表达式为PR/U。

第二部分:是由无功电流由线路的电抗引起的,为QX/U。

110千伏及以上线路,X与R之比约为4~10,所以电抗造成的电压损失占主要部分。

一、一般照明回路电压损失计算(供电距离最长的回路)(1)B2F变电所至SOHO办公强电井一般照明配电箱输入参数:线路工作电压U=0.38(kV)、线路密集型母线1600A、计算工作电流Ig=850(A)、线路长度L=0.200(km)、功率因数cosφ=0.85。

线路材质:铜。

中间参数:电阻r=0.033(Ω/km)、电抗x=0.020(Ω/km)。

计算公式及结果:0.38KV-通用线路电压损失为:ΔU1%=(173/U)*Ig*L*(r*cosφ+x*sinφ)=(173/(0.38*1000))*850*0.2*(0.033*0.85+0.020*0.53)=2.99。

(2)一般照明配电箱至SOHO办公室配电箱输入参数:线路工作电压U=0.22(kV)。

线路型号:导线;线路截面S=10(mm2);计算工作电流Ig=16(A);;线路长度L=0.050(km)。

功率因数cosφ=0.85。

线路材质:铜。

中间参数:电阻r=2.25(Ω/km)、电抗x=0.087(Ω/km)。

计算公式及结果:0.38KV-通用线路电压损失为:ΔU2%=(173/U)*Ig*L*(r*cosφ+x*sinφ)=(173/(0.38*1000))*16*0.050*(2.25*0.85+0.087*0.53)=0.72。

(3)SOHO办公室配电箱至最远灯具输入参数:线路工作电压U=0.22(kV)。

线路型号:导线,线路截面S=2.5(mm2);计算工作电流Ig=4.5(A);线路长度L=0.020(km);功率因数cosφ=0.85。

常用的几种计算公1

常用的几种计算公1

常用的几种计算公式1线路的电压损耗△u△ u=u1-u2/Un ×100% 式中u1-线路始端电压(v );U2-线路末端电压(v );∆Un-线路额定电压(u ); 2导线截面的计算s S=UC PJSL∆ Pjs-为计算电流 S-导线截面(mm 3)L-导线长度(mm )C-电压损耗计算常数,(表中可查)3多台电动机的熔体的熔断电流IrIr ≧k (Igm +∑Ijs )Igm-容量最大的一台电动机的启动电流;∑Ijs -其他各台电动机计算电流的总和;K –熔体选择计算系数;(当Igm 很小时,k=1,当Igm 较大时k=0.5——0.6.4电器的设备容量等于其额定功率(即铭牌上规定的额定功率) Ps=Pn5、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及计算电流 ϕ Pjs=KxPsQjs=Pjs.tan ϕ Sjs=js Q js P 22+ Ijs=UnSjs /3P-有功计算负荷(kw )Qjs-无功计算负荷(kvar ): Ijs-计算电流(A )Ps-用电设备的总容量(kw ) Kx-需要系数,可查阅有关设计手册 tan ϕ-用电设备功率因数的正切值; Un-用电设备额定电压(v ) 6总有功功率的计算 Pjs= Kp ∑(KxPs) Kp ——有功功率的同时系数 Qjs=Kq ∑(KxQs) Kq ——无功功率的同时系数Sjs=js q js P 22+Ijs=UnSjs 37室内灯具的功率 P=SPsP ——室内照明灯具的总功率(w ) S____该房间的总面积( ㎡) P____该房间单位面积安装功率(W/㎡)计算线路电压损耗公式中系数C 值 1、500v 铝芯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载允许载流量表塑料电线管pvc 管技术数据导线允许载流量表BV-450/750V导线明敷及穿管载流量(A)单位㎡建筑物火灾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火灾探测器的种类与性能建筑物用电负荷的分类(消防)一、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库房,其消防设备应按一级负荷供电,二、下列建筑物、储罐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

关于线路压降损失经验公式的使用问题

关于线路压降损失经验公式的使用问题

关于线路压降损失经验公式的使用问题
供电线路过长,就应该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线路压降损失问题,线路末端电压能够保证用电设备的使用要求,如正常使用和正常启动;第二,线路末端一旦短路,短路电流能否足以使开关能否安全跳开,同时还要考虑级差保护的问题。

在这里,根据自己的
三、计算负荷距时,应该考虑线路所承受的电流,电流是核心因素。

尤其是感性负载或容性负载,功率因数不等于1的时候,必须考虑无功功率对线路的影响。

四、对于线路末端的压降,一般要符合《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50613-2010的要求。

根据《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50613-2010,用户受端电压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第四节_电压损失计算(15)

第四节_电压损失计算(15)

∆ u% =
1 ∑ ( R ' + X ' tg ϕ ) Pl = ∑ ( ∆ u P % Pl ) 2 10 u n
R' 1 ∑ Pl = ∑ Pl = 2 2 10 u n 10 u n ys
∆ u% =

Pl
cs
∆ u% =
2 ( R ' cos ϕ + X ' sin ϕ ) Il = 1 . 15 ∆ u a % Il 10 u n 2 ∆ u% = ∑ [( R ' cos ϕ + X ' sin ϕ ) Il ] = 1 . 15 ∑ ∆ u a % Il 10 u n
j 0 . 25
= 2 (ln
−4
D r
j
= 2 × 10
−4
= 4 . 6 × 10
lg
D
0 . 778 r
= 4 . 6 × 10
−4
lg
D
j
Dz
(9-11)
当频率f=50Hz时,式9-10可简化为:
X = 0.1445 lg
'
Dj Dz
(9-12)
上式中: X’-线路每相单位长度感抗 /km A -频率 Hz L’ -电线,母线或电缆每相单位长度电感量 /km Dj -几何均踞 cm.对于架空线为,见图9-3.穿管电线及圆形线芯的电缆为d+ 2δ;扇形线芯的电缆为h +2δ r -电线或圆形线芯电缆主线芯的半径 cm d -电线或圆形线芯电缆主线芯的直径 cm Dz -线芯的几何均踞或等效半径 cm δ - 穿管电线或电缆主线芯的绝缘厚度 cm h -扇形线芯电缆主线芯的压紧高度 cm
n - 母线片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