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兴衰与发展。
2、了解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3、准确把握这四首诗的的思想内容及不同的艺术风格。
4、背诵这四首小诗。
【教学重点】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会赏析它。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方法指导:仔细品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结合诗人的生平遭遇来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课前预习:1、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隐逸,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内容:这类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艺术特色: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诗人: 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二、简介“山水田园诗”的有关知识(一)、“山水田园诗”发展脉络先秦时代,《诗经》、《楚辞》出现大量描写山水景物的诗句,但没有把山水风光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描写,而是作为劳动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
建安时期,出现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操的《观沧海》,描绘了山、海、秋色壮美景象。
但这时期山水田园并没有成为诗歌专门描写的题材之一,而是局限于个别的片段与篇章。
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不少文人啸咏山林,隐逸之风遂兴,东晋陶渊明归隐田园,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歌咏田园风光与农家生活,在诗歌中开辟了一块艺术新天地,宣告了田园诗的诞生。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文人们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由崇尚清谈走向爱好山水,希企通过观赏自然来领略玄理,从而使描写自然为主的山水诗逐渐代替了玄言诗。
山水田园诗教案
山水田园诗教案教案标题:山水田园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能够欣赏和理解山水田园诗的作品。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创作出简单的山水田园诗。
教学准备:1. 山水田园诗的相关资料和作品。
2. 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包括山水和田园景色。
3. 学生的作文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山水和田园景色,引起学生对自然景色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山水和田园的印象和感受,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探究:1. 向学生介绍山水田园诗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其与自然景色的关系。
2. 分享一些经典的山水田园诗作品,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帮助他们理解诗人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实践:1. 分发学生作文纸和笔,让学生选择一幅山水或田园图片,并要求他们以这幅图片为灵感,创作一首简短的山水田园诗。
2. 鼓励学生在诗中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情感,引导他们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3. 学生完成作诗后,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意义。
2. 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创作山水田园诗,培养他们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景色,用心感受和表达。
拓展:1. 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山水田园诗作品,鼓励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欣赏。
2.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风景区或举办户外写作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山水田园的美丽。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评估他们对山水田园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其表达能力、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注意事项:1. 在引入和探究环节中,要适当使用图文资料和多媒体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在实践环节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和鼓励,不过分要求其诗歌的完美与成熟。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田园诗情》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情感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田园生活,引出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的含义。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5. 课堂练习: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全面覆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 教师反思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
3.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教师反思课堂讨论和练习的环节是否充分,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这些环节提高语文素养。
5. 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的结果,评估学生对课文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的相关图片或实物,用于导入。
小学语文教案《田园诗情》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欣赏课文中描绘的田园景物和诗情画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田园生活的特点。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中的诗情画意,欣赏田园风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田园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3)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引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3. 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字词。
(2)详细讲解课文中的诗情画意,引导学生欣赏田园风光。
(3)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实践练习:(1)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小练笔,描绘自己喜欢的田园风光。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练笔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收集其他描写田园生活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是否能掌握生字词,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是否能体会到课文中的诗情画意,欣赏田园风光。
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在欣赏田园风光方面,增加更多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
(3)鼓励学生多进行田园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对课文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以及作业完成情况。
《山水田园诗》教学反思
山水田园诗的教学反思
高二语文科组陈彩霞
山水田园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的山水田园诗继承了谢陶山水田园诗适意恬淡的精神旨趣,又融入盛唐气象,形成了优美空静的意境。
在此之前,学生对孟浩然、王维、陶渊明、谢眺等山水田园诗人的部分名作已有所接触,加上我们刚学习过王维专题,学生对山水田园诗内容、主题和表现手法有了一定了解,但是还没有找到诗中情与景连接的桥梁。
在这次教学设计中,我认为山水田园诗的重点难点就是要讲透诗中情与景的关系。
因为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传情。
而山水田园诗的“情”并不复杂,或写游观山水的清兴,或抒隐居田园的闲趣,或表对官场现实的厌弃、或融愁闷不平之感,比较容易把握。
不管是表达什么情感,山水田园诗在传情的特点上有两种。
其中一类是诗中有明显的传情字眼,如《宿建德江》中有“日暮客愁新”此诗想表达一种愁绪是很显而易见的,《田家杂兴》中抓住“所乐在畋渔”“所愿在优游”等也很容易把握情感;而有一些诗的情感却比较隐晦,如《终南望余雪》,针对这两种现象,我准备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来突破。
对情感比较隐晦的《终南望余雪》采取缘景探情的方法,通过品画面,抓特征的方法来体会诗中传达的情感。
对情感表达明显的《宿建德江》则采取披情入景的方法,先抓住情感,再分析这种情感是借助一些什么因素出打出来的。
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再结合诗歌的诵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去探究,得出鉴赏山水田园诗的规律,有效突破山水田园诗是如何以景传情的难点,达到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山水田园诗的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田园诗情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田园诗情》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田园诗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熟悉散文诗的语言特色,感知荷兰的静谧与漂亮。
二、激起学生对自然的酷爱、对民族的酷爱、对世界文明的酷爱之情。
3、积存文中佳词妙句,并能用之描述身旁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现的诗情画意。
教学时刻:一课时教学进程:一、释题导入:一、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
?!二、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
想到了……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咱们方才学过的漂亮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3、好,那让咱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4、过渡:今天呀,咱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 二、简单交流,不作深切要求。
三、抓住重点,品读感悟一、过渡:是呀,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确实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确实是荷兰留给咱们的印象! 二、那么,你最喜爱哪一处漂亮的风光呢?它又让你感受到如何的诗情画意了呢?请同窗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爱的地址,并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乐趣。
3、自读自悟 4、小组交流:把你最喜爱的地址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窗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来大伙儿一路讨论,等会咱们请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窗们听。
五、大组交流反馈: a 、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 b 、说说什么缘故喜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 、同窗补充或看有关图片 d 、有情感朗诵 六、同窗们说的多好呀,看来咱们大伙儿不枉此行!是的,这确实是荷兰,这确实是真正的荷兰!此刻看来,你又是如何明白得这句话的?(或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真正的荷兰是指如何的荷兰呢?(真正的荷兰不单单体此刻那花之国水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园、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仍是那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四、拓展迁移一、同窗们,今天我大伙儿一路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园诗情!还记得吗?第一,咱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说,可结合图片);接着,咱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同上);到了黄昏,咱们看见——(同上);是的,运河当中装载着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咱们上了小船,之间夜幕降临,——(同上)……啊,这确实是真正的荷兰呀!二、真美呀,咱们又一次陶醉在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感受着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闲,感受着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的赞美和向往。
小学语文课《田园诗情》教案设计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体会田园诗情的美好,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朗读课文,体会田园诗情。
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情感。
4.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法等。
5.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田园风光图片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2)教师简要介绍荷兰田园风光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记忆。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4. 朗读感悟(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田园诗情。
(2)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示范朗读。
5. 讨论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表现的田园生活有哪些美好之处?(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6. 情感体验(1)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看法,分享感受。
(2)教师引导总结,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田园诗情》,感受到了荷兰田园风光的美好。
通过讨论交流,我们学会了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了自己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种情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田园生活的短文。
3. 画一幅描绘田园风光的画,并附上简要文字说明。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生字词的讲解和课文的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田园诗情。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山水田园诗专题教学设想及反思
山水田园诗专题教学设想及反思对于选修课的教学,我们一直采用两线并举的方式,一条线索是基本篇目中的名家名篇,一条线索是拓展篇目中的诗词专题,两线并举,从名家到群体,由点及面,力求容量大一点,专题意识强一点。
在备课时,我们高二语文组一直坚持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
同时,又根据学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而做到同中有异,同题异教。
拿山水田园诗来说,经过共同的研讨,我们确定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情与景”的关系,体会诗人在山水田园中所寄托的感情。
然后我们设计出了三个同中有异的课型。
这三个课型中,“湖光山色融心性”这一课例是针对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让学生借助课内诗篇的比较阅读而真正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行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的道理,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拓展阅读有代表性的其它山水田园诗,通过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迁移运用相关技巧解读山水田园诗;课后所设计的练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促使他们对山水田园诗有更深入的研究,可以让他们对名家风格及风格的形成有更深入的了解;“山山水水总关情——山水田园诗”这一课例是针对学习基础稍显薄弱的学生所设计的一个课例,在设计时,教师以《宿建德江》和《望终南余雪》两首诗为代表,从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入手,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诗中的意象进行诗歌的解读。
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所学习的方法去解读另外两首诗,以做到知识的巩固和学以致用;“山山水水总关情——披情入景解读山水田园诗”这一教学课例,是针对文科班的学生设计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郁,基础也相对较好,加上老师本身的朗诵水平不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也很强,所以,这一课例的设计重点放在理解与诵读相结合上。
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品诗、赏诗、读诗。
并且借助拓展训练和课后练习,让学生把堂上所教的技巧运用于实战演练中。
作为老师,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又学得轻松,这是对每个老师的考验。
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五篇模版)第一篇: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山水田园诗四首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山水田园诗歌的鉴赏方法。
2、能够准确把握山水田园诗的的思想内容及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2、学会赏析山水田园诗。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山水田园诗。
(结合诗人的生平遭遇来理解诗歌的主旨。
)【课前预习】了解山水田园诗、孟浩然生平及相关诗作、储光羲生平及诗作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回顾回顾熟悉的山水田园诗,说说山水田园诗给你的印象。
《山居秋暝》王维、《过故人庄》孟浩然(一)什么是山水田园诗。
(二)山水田园的代表诗人。
(三)山水田园诗常见的主题。
二、新授1、《宿建德江》2、简介孟浩然。
3、写作背景介绍。
4、齐读诗歌,并说说诗歌内容,想象诗歌的画面。
5、赏析:你觉得“烟”到底是指什么?“客”指的是谁?作者为何有新的“愁”?最两句中,两个字用得好?为什么?6、归纳主旨三、自主学习1、介绍储光羲生平。
2、借助《世纪金榜》自学,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并完成以下习题:开头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志向?中间六句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田园生活的快乐?你觉得“优游”的具体内涵是什么?3、小结四、课后作业第二篇:山水田园诗教学目的: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方法把握教学难点:主旨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山水田园诗景与情的关系导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面对气象万千的自然风景、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诗人总会情动于衷,形诸于文。
诗人以景传情,独抒性灵;我们就要诵其诗,绘其景,品其情。
我们能不能诵读一下之前学过的山水田园诗呢?二、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四年级语文公开课田园诗情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公开课《田园诗情》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材依据: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1课《田园诗情》。
二、设计思想:文本向我们清清晰晰地展示着荷兰田园的美,这是一种生命萌动的美,这是一种宁静和谐的美,同时这还是一种自由富有的美。
我们可以感受一下,有无边无际的绿草,有成群的牲畜,有纵横交错的运河,有大片大片的郁金香,有无比清新的空气……一切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与安宁,幸福与祥和。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才真正地回归自然,与自然合为一体,由此让我想到了“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诗来,在这里,我们也能倾心地感受到一切是那么的和谐与美妙。
现在就让我们轻轻地呼吸,细细地感受,我们的眼中肯定会出现那如丝绒般的绿草,有成群黑白相间的奶牛在安详地吃着草,有成群的骏马在奔驰着,还有成群的羊,成群的猪……再加田间小路旁的郁金香和条条的运河的陪衬,这肯定会让人留恋忘返,回味无穷的。
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荷兰的田园之中,然后再美美地看一通,最后闭上眼睛,满脑都是绿草与牲畜活动情景?这应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原则性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结合课文内容正确理解。
3、通过再现式的朗读感受牧场的静态美,激发学生赞美与向往之情。
4、积累优美的语句,并能很有情感地背诵自己的喜欢的片断。
四、教学重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五、教学难点:凭借文本的优美语言感受宁静悠闲的荷兰牧场景观。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法:讲授法,探究法八、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九、教学过程(一)、田园诗导入,调动情感1、课前背诵学过的田园诗。
(《锄禾》、《四时田园杂兴》)2、刚才我们背诵了一些田园诗,板书:田园。
看到这两个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语言描述:绿意草原盎然,运河银光闪闪,绵羊雪白可爱,骏马剽悍强壮,这就是美丽的田园!读出田园的美丽。
3、板书:诗情。
出示词语:诗情画意。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学教案设计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中的四首山水田园诗:《过故人庄》、《宿建德江》、《钱塘湖春行》、《夜雨寄北》。
具体内容包括:1. 《过故人庄》:理解诗中描绘的山水田园风光,感受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 《宿建德江》:分析诗中的写景手法,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意境。
3. 《钱塘湖春行》:把握诗中的动态描写,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夜雨寄北》:理解诗中的意象,探讨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背诵四首山水田园诗,理解诗意,感受诗中的美好意境。
2. 学会分析诗中的写景手法和抒情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激发创作灵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写景手法和抒情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熟练背诵四首诗,理解诗意,感受美好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首诗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山水田园风光,引起兴趣。
2. 诗词背诵:学生集体背诵四首诗,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3. 诗意理解:教师讲解四首诗的背景和诗意,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美好意境。
4. 例题讲解:分析《过故人庄》中的写景手法,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宿建德江》中的写景手法,进行课堂讨论。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山水田园诗四首》2. 内容:a. 诗歌及作者b. 四首诗的主要意境c. 写景手法和抒情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b. 分析《钱塘湖春行》中的动态描写,体会诗人的情感。
2. 答案:a. 背诵默写答案略。
b. 《钱塘湖春行》中的动态描写有:早莺、新燕、暖树、春泥等,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及教学反思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古诗文诵读课《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田园乐》《饮酒(其五)》《绝句》。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课件插图理解诗文大意,初步感受山水田园诗之美,激发对中国经典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优美。
教学准备:Flash课件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过程:一、听唱歌曲1.课件播放《读唐诗》,师生同唱。
2.同学们,就像我们刚才在歌中唱的那样:诗中有画,诗中有歌。
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鸟都被诗人写到诗歌里面去了。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别有天地》这一单元,阅读一组山水田园诗。
3.请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板书)齐读课题。
4.轻轻打开《语文经典读本》,翻到51页,快点看看,这一单元一共有哪几首古诗?二、学习《田园乐》1.(课件出示诗歌)下面先让我们随着王维去他的山庄看看吧。
2.自己先试着读读《田园乐》这首诗。
3.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4.谁想读给大家听?注意学生如果出现错误,及时订正字音。
(预设:“朝”板书“朝烟”,诗句中的“朝烟”指的是早晨的烟雾,“朝”作“早晨”讲的时候要读“zhāo”,在读本上标上拼音。
把这个词语读3遍)5.下面我们来接读吧。
男同学读1、3句,女同学读2、4句。
交换过来,看谁读得好。
6.一起读一读吧。
7.同学们,快看!(课件出示诗意图)红红的桃花瓣上,昨夜的雨珠晶莹欲滴;碧绿的柳丝笼罩在清晨的薄雾之中。
院子里落花满地,黄莺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而住在山庄里的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之中,真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啊!8.(课件出示诗歌)想象着这幅画面,再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指名读)9.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读诗时,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
是啊,诗歌都是有节奏的,同学们有没有试过这样读古诗?(师打节拍示范)10.都来试一试吧。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田园诗相关的自然景色,并尝试用诗中的词汇来描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田园诗情》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过大自然的美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人是如何描绘大自然的美。
-诗句深层含义的挖掘: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诗句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依山尽”不仅仅是描述景色,还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词汇运用的准确性:学生在描述自然景色时,可能难以准确运用新学的词汇,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加以指导。
-审美情趣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感受美,提升审美能力,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举例:对于“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依山尽”不仅仅是描述景色,还寓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轮回等哲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诗句的内涵。
其次,在理解诗句意境方面,学生们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仍显不足。在讲授过程中,我应该更加注重词汇的语境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和句式。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但在成果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无法准确传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组织一些课堂展示和演讲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1个生字;2.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一)(二);3.能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陶冶爱美的情趣。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一起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酷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身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测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2.教师范读全诗,同学小声自读并考虑: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第一首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身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身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昼。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参与。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同学试着解释全诗:白昼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示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烘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引导同学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
(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山水田园诗教案
山水田园诗教案教案:山水田园诗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山水田园诗,以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山居秋暝》全诗。
2. 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 能够运用诗中的意象,创作自己的山水田园诗。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背诵《山居秋暝》全诗。
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展示《山居秋暝》全诗。
2. 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用于创作山水田园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欣赏山水田园画,感受山水田园的美丽。
2. 引导学生思考:山水田园诗是怎样的诗?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王维,引导学生了解他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2. 展示《山居秋暝》全诗,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诗意。
三、意象分析(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
2.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意象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诗中的意象,创作自己的山水田园诗。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互相评价、学习。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背诵《山居秋暝》全诗。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板书设计:板书山水田园诗板书内容:《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业设计:1. 背诵《山居秋暝》全诗。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山水田园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感情。
在创作实践中,学生能够运用诗中的意象,创作出自己的山水田园诗。
作业设计中,学生需要背诵全诗和写一篇短文,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欣赏和创作山水田园诗,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案《田园诗情》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了解田园风光的特点。
(2)学会通过描绘景物的方法,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通过描绘景物的方法,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田园诗句或故事。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描绘田园风光:(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总结田园风光的特点。
(2)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并进行描绘。
5. 表达情感:(1)学生以书面形式,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分享感受。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田园”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2.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1)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教师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语文优质课《田园诗情》教案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优质课《田园诗情》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田园诗情》,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朗读、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诗歌的朗读与感悟。
3. 描绘田园景色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理解与体会。
2. 描绘景色时情感的表达。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景色。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欣赏教学法:以多媒体为辅段,欣赏诗歌的美妙之处。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 课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诗歌大意。
3.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以便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内容待补充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田园风光的课件,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理解诗歌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歌内容、意境和情感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悟。
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诗歌中的田园景色。
六、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检查是否全面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反思教学内容:审视教学内容是否丰富多样,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反思教学过程:回顾教学过程是否顺畅,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充分参与、互动。
5.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诵读课《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田园乐》《饮酒(其五)》《绝句》。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课件插图理解诗文大意,初步感受山水田园诗之美,激发对中国经典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优美。
教学准备:Flash课件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过程:一、听唱歌曲1.课件播放《读唐诗》,师生同唱。
2.同学们,就像我们刚才在歌中唱的那样:诗中有画,诗中有歌。
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鸟都被诗人写到诗歌里面去了。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别有天地》这一单元,阅读一组山水田园诗。
3.请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板书)齐读课题。
4.轻轻打开《语文经典读本》,翻到51页,快点看看,这一单元一共有哪几首古诗?二、学习《田园乐》1.(课件出示诗歌)下面先让我们随着王维去他的山庄看看吧。
2.自己先试着读读《田园乐》这首诗。
3.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4.谁想读给大家听?注意学生如果出现错误,及时订正字音。
(预设:“朝”板书“朝烟”,诗句中的“朝烟”指的是早晨的烟雾,“朝”作“早晨”讲的时候要读“zhāo”,在读本上标上拼音。
把这个词语读3遍)5.下面我们来接读吧。
男同学读1、3句,女同学读2、4句。
交换过来,看谁读得好。
6.一起读一读吧。
7.同学们,快看!(课件出示诗意图)红红的桃花瓣上,昨夜的雨珠晶莹欲滴;碧绿的柳丝笼罩在清晨的薄雾之中。
院子里落花满地,黄莺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而住在山庄里的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之中,真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啊!8.(课件出示诗歌)想象着这幅画面,再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指名读)9.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读诗时,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
是啊,诗歌都是有节奏的,同学们有没有试过这样读古诗?(师打节拍示范)10.都来试一试吧。
(一起拍手读)11.我们还可以和同桌拍手读。
(师示范)12.(课件出示诗意图)读了这么多遍,能背下来了吗?会背的同学站起来,看着图一起试试吧。
13.(课件出示诗歌)同学们,这首诗和我们以前读过的诗都不一样,看,它每句有几个字?这样的诗比较少见,叫做六言绝句,这样的诗特别适合像我们刚才那样打着节拍读。
三、学习《绝句》1.(课件出示诗歌)读完六言绝句,我们再来读一首五言绝句吧。
杜甫的这首《绝句》比较好读,同桌两个人读一读,遇到困难互相教一教。
2.谁想来读?3.下面我们比赛读吧。
(分排读)一齐读吧。
4.(神秘地)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杜甫一块儿到春天的田野上游玩?做好准备,我们出发了。
快看!(课件出示诗意图)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你呢?(指名说)5.那就高高兴兴地读一读吧!6.听了同学的朗读,老师也觉得开心极了,不禁想唱上一曲,会唱《春晓》吗?我们配上这样的旋律唱起来吧。
(师引唱《春晓》——《绝句》)7.下面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我们站起来一起唱吧。
8.喜欢唱诗吗?其实古时候的诗都是可以唱的,唱诗也是背诗的一种好方法。
四、学习《饮酒》1.刚才我们读的《田园乐》和《绝句》都是唐诗,下面我们再来读一首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五言诗《饮酒》(其五)。
2.(课件出示诗歌)看着大屏幕,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3.谁对自己特别有自信,愿意起来读?4.谁想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5.女生读。
男生读。
齐读。
6.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啊?你从哪里读出来的?7.想不想当小画家?现在给你这个机会,如果让你把诗中描写的景色画下来,你想画些什么?别急,先小声读读诗,读边读想想。
8.你想画什么?(指名汇报,课件点击相机出现:菊花、篱笆、山、人、夕阳、飞鸟、山气)预设:篱笆:在哪里采菊?(东篱下就是东边的篱笆墙下)知道什么是篱笆吗?篱笆就是像这样用竹子或树枝围成的栅栏。
人:画中还少了什么?是谁在采菊?诗中虽然没有写他,可画中怎么能少了陶渊明这采菊人呢!山气:山间的云雾。
9.(课件出示诗意全图)看,这就是诗中描绘的画面,来,我们边欣赏着画面边读诗。
谁来读一读?(陶渊明的生活是多么悠然自得呀!你还不够轻松)齐读。
10.老师把这首诗去掉几个字,还能读吗?指名读、分排读。
11.只看着画面能背出来吗?齐背。
12.对于经典的诗歌,我们不光要读,要背,还要会写。
拿出笔,把课前老师发给你的饮酒诗补充完整吧。
13.订正。
(实物投影出示)五、总结: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读诗、唱诗、画诗、写诗,那这三首诗都会背了吗?老师点哪一首的画面如果你会背就站起来一起背。
2.今天我们读到的三首诗只是中国浩瀚山水田园诗中的沧海一粟。
课后,同学们可以用这节课我们读诗的方法学习其他三首诗,也可以搜集更多的山水田园诗读一读。
教学反思原来古诗可以这样教本次远程研修我执教了二年级古诗文诵读课。
30分钟时间引领着学生读背了3首山水田园诗,学生或读,或唱,或写,或画,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反思本节课的磨课过程,我最突出的感受是自己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
一、改变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学有所得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加之古诗的语言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因此传统的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陈旧和保守,教师总是习惯做“加法”,不懂得做“减法”,唯恐讲得少,讲不透,学生听不懂,学不会。
而事实上,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更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段古诗教学的定位是:“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低年级学生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他们的逻辑思维还处在起始阶段,喜欢游戏、喜欢活动是他们的天性。
而六、七岁又正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基于以上认识,在本节课中,我改变了以往古诗教学老师牵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
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读诗、诵诗,学生的兴致盎然,不知不觉中就把诗歌背了下来。
虽然他们现在还可能不太明白诗歌的精妙之处,但大量的经典诗文积累必将为学生的人生涂上厚重而亮丽的底色。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诵读方式,使学生入情入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古诗教学,离不开“读”。
要想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单调枯燥以教师为主的没有效益的教学活动多,丰富有兴趣的以学生为主的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少”的状况,必须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学习需求、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接读、比赛读、小老师领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还采用了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1.想象画面读,体会诗歌意境之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山水田园诗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
在教学中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制作了一幅幅精美的诗意图,提升了孩子们对古诗的感性认识,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意境之美。
学习《田园乐》时,出示诗意图,教师用语言描述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再进行诵读;学习《绝句》时,充满神秘感地问学生:“想不想随杜甫去春天的田野里游玩一番?”唤起学生的渴求,而后让学生闭眼想象,最后出示画面,更加形象、直观地再现了古诗的内容,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学生的诵读自然就入情入境了。
《饮酒》(其五)是从原诗中节选的两句,是学生最难理解的一首诗。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边读边想:“如果让你来画画诗中的景色,你想画什么呢?”学生边说,教师课件中边出示相关画面,融意象于画画中,学生越说兴趣越浓,对诗中的意境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此时再让学生想象画面来读,唤起了学生丰富的联想,学生读起来就更绘声绘色了。
2.打着节拍读,体会诗歌节奏之美《田园乐》是一首六言绝句。
六言绝句属于一种特殊的格律诗,停顿节奏为二二二,在诵读时,所有音步的时值相等,缺乏五七言诗那种单双音步交相迭代的变化感,显得单调呆板。
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田园乐》时,我采用了打着节拍读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拍手读、同桌拍手读,既动手又动口、动脑,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六言绝句的节奏特点。
3.配乐唱古诗,体会诗歌音乐之美唐代的诗皆可歌,宋代的词皆有曲。
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们和着音乐来唱一唱,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更轻松地把诗歌背下来。
《绝句》是杜甫诗歌中难得的轻松愉悦之作,反复诵读此诗,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
歌曲《春晓》的旋律活泼轻快,与《绝句》所表达的情感非常吻合。
在教学《绝句》时,播放学生熟悉的《春晓》的旋律,让学生以曲填词,进行跟唱,并加上动作,孩子们兴致勃勃,在抑扬顿挫的旋律中,将这首诗烂熟于心。
整节课的教学中,虽然没有对学生进行具体朗读方法的指导,但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各种丰富有趣的诵读活动把学生带入古诗天地,不知不觉中学生由开始学第一首诗的读不流利,到后来读得有滋有味,情感的体验也由弱到强,学生的这种进步不正是我们“生本高效课堂”所追寻的吗?三、尊重学生学习需求,真正体现“以生为本”教学中,我没有被教案牵着走,而是“心中有教案,眼中有学生”,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
,每首诗的学习均是让学生自己先试着读古诗,然后了解学生学习中是否存在困难,或者教师答疑解惑,或者学生合作解决,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1.做好预设,更关注动态生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在教学中我积极利用生成性资源,当预设与学习发生矛盾时,根据学生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试讲中,我发现《田园乐》一诗中学生对于“朝”字的读音把握不准,就把这个字预设为重点指导的字音。
可是上课一检查,学生对于这个字音基本上都能读准,于是我马上调整教案,简单地强调了一下字音就进入下一个环节。
而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是,在教学《绝句》一诗时,学生普遍将“泥融飞燕子”一句中“子”字读成三声,对此我没有走过场,而是告诉学生:“燕子、鸳鸯是两种鸟的名称,这两个词都要读轻声。
”然后领着学生读词语、读诗句。
反复读了多遍后,我敏锐地听出还有一名学生将“子”读成三声,课堂中有些同学已经发出了笑声,这个孩子也很局促不安。
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置之不理,我走到他身边,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又领着他读了两遍,直到他读正确为止。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
任何精彩的语文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不断生成的。
课堂中意外的“动态生成”,又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呢?2.课堂机智,处理好突发事件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诗,随时都会有不确定的因素带来新的生成的音符。
这个时候,我们离不开教学机智,灵动的教学机智,会奏出精彩的乐章;生硬的教学机智,则可能会弹出“杂音”乃至“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