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国》有相当大的篇幅是讨论教育问题的,这部书也被人视为教育的著作,第二卷从376D直到第三卷的412B 讨论的都是城邦护卫者的教育问题,第三卷后半部分又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讨论城邦公民的教育。

《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

一、为了实现灵魂转向——教育目的的揭示

“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镜里似的。”

(灵魂从想象、信念、理智直到理性的上升过程,既是一个认识不断上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受教育者灵魂转向的教育过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把灵魂引导向真理”,以期实现灵魂转向。这与我们现在所反复唱咏的教育是为了人,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

“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277)

(柏拉图说教育不能强迫,这是因为强迫违背了人的本性。知识是每个人固有的能力。但是之所以很多人无知,是因为在洞穴里灵魂都被捆绑着,背对着光明,所以看不见明亮。强迫并不能改变这一关系。所以关键的是要改变灵魂的身体方向,也就是要给灵魂松绑,让他转过身来自己看到光亮,正面实在。只有实在中的最明亮的东西才是善之所在。这样才能让这些人从洞穴中走出来,看到明亮的客观实在和绝对善。)

“当灵魂的眼睛真的陷入了无知的泥沼时,辩证法能轻轻地把它拉出来,引导它向上”(300)

(辩证法是柏拉图所设计的最高的哲学方法和原则,辩证法是世界的绝对真理。必须通过辩证法才能让人们走出泥沼,认识到可知世界的真理,才能明白善的理念的含义。辩证法是哲学的真谛。)

“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426)

(这是柏拉图《理想国》的最后一段话。从开篇辩论什么是正义,到后来如何实现城邦的正义和个人正义,到最后这种发自生命深处的呼吁,始终贯穿全书的主题呼之欲出。正义,就是柏拉图所追求的永恒真理,只有在不断追求正义的道路上,人类才能成全自我,成就其伟大的梦想,才能和神在一起。所以本书又何尝不是一本《正义论》呢?)

二、“给妇女以同样的培养和训练”、“教育越早越好”——教育对象的扩大

“为了培养护卫者,我们对女子和男子并不用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因为不论女性男性,我们所提供的天然禀赋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不分彼此的使用女子,照使用男子那样,我们一定先要给女子以同样的教育。”

(在柏拉图的教育理念中,护卫者和公民一样享有受教育权,并且尤其重视护卫者的教育。女子和男子一样保卫国家,女子和男子甚至还各自有所擅长。这里表现柏拉图对男女平等的认识。他认为女子受到教育的应该和男子一样,因为他们的天赋是一样的。在妇女地位低下的雅典城邦,柏拉图能够提出,男女受教育权的平等,是一大进步。现在我们基本做到了男女教育上的公平。)

柏拉图除了在教育对象的横向角度增加了女子的部分,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首

创性的提出胎教,同时还提出游戏教学法。两千多年前的柏拉图就认识到小孩的肉体和精神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而提出了早期教育的思想。

“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377B)

“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却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体现柏拉图特别重视幼儿教育)

“孩子的本性是需要游戏的。”

“婴孩应尽可能接近于仿佛他一直在大海上那样生活;应该把他上下摆动,给他唱歌,以便使他免受惊吓。”(790C—E)。

(柏拉图认为幼儿教育应该以集体做游戏、讲故事和唱歌为主,非常重视通过讲故事和唱歌的形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在教育史上,柏拉图是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公共学前教育的教育家。)

“我们同时应该甚至在孩子出生以前就着手这一工作:待产的妇女必须接受为了有利于未出生的孩子所需要的那种训练。”(789D)

(首创性的提出胎教)

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内容的完善

7 —17 岁的文法教育、音乐教育、体育锻炼。柏拉图主张,7—13 岁的孩子应该接受读、写、算和音乐教育,目的在于陶冶儿童的灵魂。在这一阶段,由于儿童理智还不成熟,因此,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培养理性而在于形成习惯,因为“习惯是第二天性”。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应该接受体育锻炼,并且结合进行,因为,他认为忽视音乐教育人,就会变得“野蛮与残暴”,忽视体育教育就会变得“软弱与柔顺”。体育锻炼的内容与作战技术密切相关,例如,骑马、射箭、标枪等。至此,含铜铁质的自由民子弟的教育就结束了。

20—30岁,接受哲学教育。一般青年到了20 岁,教育就结束了。只有那些具有哲学思辨能力的奴隶主贵族子弟,通过相关考试后,可以继续学习10 年至30 岁。学习的核心内容是辩证法(哲学),同时还要学习“四艺”,不过,这时的“四艺”学习主要服务于哲学目的。例如,学习算术是为了使灵魂转向“理念世界”,学习几何是为了“认识永恒事物”,“把灵魂引向真理”。学习到30 岁,绝大多数人就具备担任国家高级官吏的能力了。对于那些天赋极高的极少数人,经过考试后,要再学习5 年的辩证法。

35—50 岁的社会实践教育。到35 岁时,给予完成学业的人以实际的工作,以积累经验接受考验。到50 岁时,由表现最优异者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至此,哲学王的教育才真正结束。

在教育内容方面: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柏拉图十分推崇算术的重要性。“灵魂首先召集计算能力和理性”(524B)“算术和算学全是关于数的……这个学科看来能把灵魂引导到真理”。这是在“智”的方面,他强调第一需设置的学科就是算术。其次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等。据说他的学园的门口写着:“不懂几何的人,不得入内。”

可见他对数学的推崇。柏拉图认为人进入青年期,最迅速发展的除了身体,还有思维。这时的教育,更多是培养青年的思维,分析,辨别,解决的能力。开启智慧,提高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数学不仅是一种锻炼思维的工具,更是军事作战和城邦管理事务时高效的助手。他认为“一名军人只有学会计算和数学才能统帅他的部队。”“作为城邦统治者的“哲学家也该会计算和数学,因为它必须超越现有的世界去把握事物的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