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局域网—以太网

合集下载

以太网简要教程

以太网简要教程

以太网简要教程一、概述通常我们所说的以太网主要是指以下三种不同的局域网技术:以太网/IEEE 802.3—采用同轴电缆作为网络媒体,传输速率达到10Mbps;100Mbps以太网—又称为快速以太网,采用双绞线作为网络媒体,传输速率达到100Mbps;1000Mbps以太网—又称为千兆以太网,采用光缆或双绞线作为网络媒体,传输速率达到1000Mbps(1Gbps)以太网以其高度灵活,相对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一种局域网建网技术。

虽然其它网络技术也曾经被认为可以取代以太网的地位,但是绝大多数的网络管理人员仍然把将以太网作为首选的网络解决方案。

为了使以太网更加完善,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局限,一些业界主导厂商和标准制定组织不断的对以太网规范做出修订和改进。

也许,有的人会认为以太网的扩展性能相对较差,但是以太网所采用的传输机制仍然是目前网络数据传输的重要基础。

二、以太网工作原理以太网是由Xeros公司开发的一种基带局域网技术,使用同轴电缆作为网络媒体,采用载波多路访问和碰撞检测(CSMA/CD)机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Mbps。

虽然以太网是由Xeros公司早在70年代最先研制成功,但是如今以太网一词更多的被用来指各种采用CSMA/CD技术的局域网。

以太网被设计用来满足非持续性网络数据传输的需要,而IEEE802.3规范则是基于最初的以太网技术于1980年制定。

以太网版本2.0由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Intel、和Xeros三家公司联合开发,与IEEE 802.3规范相互兼容。

太网结构示意图如下:以太网/IEEE 802.3通常使用专门的网络接口卡或通过系统主电路板上的电路实现。

以太网使用收发器与网络媒体进行连接。

收发器可以完成多种物理层功能,其中包括对网络碰撞进行检测。

收发器可以作为独立的设备通过电缆与终端站连接,也可以直接被集成到终端站的网卡当中。

局域网组建方法以太网的基础知识和配置步骤

局域网组建方法以太网的基础知识和配置步骤

局域网组建方法以太网的基础知识和配置步骤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范围内的局部地区内建立起的计算机网络。

以太网(Ethernet)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局域网技术之一。

那么,在局域网中如何组建以太网,以及其基础知识和配置步骤是什么呢?本文将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一、以太网的基础知识以太网是一种基于共享传输介质的局域网技术,其传输速度通常为10Mbps、100Mbps或1000Mbps。

在以太网中,每个计算机连接到一个集线器(Hub)或者交换机(Switch),通过共享传输介质(如双绞线)进行通信。

该网络拓扑结构通常为总线型或星型。

1.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每台计算机都需要安装网卡才能进行以太网连接。

网卡负责将计算机内部数据转换为可以在局域网中传输的格式,并将外部数据转发给计算机。

2. 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每个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由12位十六进制数表示。

MAC地址用于在局域网中识别每个计算机或设备,类似于一个身份证号码。

3. 集线器(Hub):集线器是以太网中常用的设备,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

当一个计算机发送数据时,集线器会将数据广播给所有连接的设备,然后每个设备根据MAC地址识别出自己需要接收的数据。

4. 交换机(Switch):交换机也是局域网中常用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与集线器不同。

交换机会动态学习每个设备的MAC地址,并根据目标MAC地址将数据直接传输到目标设备,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

二、局域网以太网的配置步骤下面是局域网中组建以太网的配置步骤,以便帮助您更好地理解:1.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总线型或星型。

2. 购买和安装设备:购买所需的网卡、集线器或交换机等设备,并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

3. 连接设备:将每台计算机的网卡与集线器或交换机进行连接。

LIN通信协议以及概念

LIN通信协议以及概念

LIN通信协议以及概念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主要用于通信网络中的低速从设备与主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下面是关于LIN通信协议及其相关概念的详细介绍。

1.LIN通信协议:LIN通信协议是一种主从式结构的串行通信协议。

在LIN网络中,一个主控设备(master)可以与多个低速从设备(slaves)进行通信。

主控设备负责发送指令,从设备则负责接收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LIN通信协议基于硬件和软件层面的实现,以实现低成本、可靠性高以及简化系统架构。

2.LIN信号:LIN协议中的信号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数据帧和标识符。

数据帧包含数据位和控制位,用于传送数据。

标识符是用于对数据进行标识和识别的值。

LIN信号可以是单向或双向的,具体取决于主控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

3.LIN网络架构:LIN网络由一个主控设备和多个从设备组成。

主控设备是网络的核心,负责发送指令和接收从设备的响应。

每个从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以便主控设备可以向特定的从设备发送指令。

LIN网络中的设备之间通信的顺序是通过定义优先级来确定的。

4.LIN消息:LIN协议中的通信是通过消息进行的。

消息是一串数据字节,包含标识符和实际数据。

消息的发送和接收是基于时间触发的,主控设备在一个特定时间点发送消息,从设备在接收到消息后,根据该消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5.LIN帧结构:LIN帧是数据的物理传输单位。

每个帧由一个首部和一个数据部分组成。

首部包含标识符、校验位和同步域,用于验证和同步数据传输。

数据部分包含实际的数据位。

LIN帧的长度和校验方式可以根据通信需求进行设置。

6.LIN通信速率:LIN通信的速率通常较低,一般在10kbps到20kbps之间。

较低的架构是为了降低成本和复杂度,适用于对速度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

此外,LIN协议还支持自适应波特率,这意味着可以根据不同的通信需求设置不同的通信速率。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LIN)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LIN)
特点
LIN采用单线总线,主从结构,具有 低成本、高可靠性和易于扩展等优点。
LIN的应用范围
汽车内部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通信
LIN常用于连接汽车中的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如车门开关、座椅调节器、雨 刮器等。
替代CAN总线
在一些低端汽车中,LIN总线可以作为CAN总线的替代品,用于实现汽车内部 电子系统间的通信。
LIN总线对噪声干扰较为敏感, 可能会影响通信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LIN系统与其他车载网络的比较
CAN总线
FlexRay总线
Ethernet总线
LIN总线和CAN总线都是常用 的车载网络协议,但CAN总线 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 扩展性,适用于更复杂的车载 网络系统。
FlexRay总线是一种高速、确 定性、冗余的车载网络协议, 适用于需要高数据传输速率和 可靠性的应用。相比之下, LIN总线在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方面存在局限性。
常见的LIN波特率有20kbps和 100kbps两种。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 适的波特率,以满足性能和成本的平 衡。
线缆规范指的是用于连接LIN网络节 点的线缆要求。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应选择符合规范要 求的线缆,如屏蔽线或双绞线等。同 时,线缆长度也有限制,通常不超过 40米。
04 LIN系统的优势与局限性ຫໍສະໝຸດ LIN系统的优势低成本
可靠性高
灵活性高
LIN总线采用单线传输, 减少了线束数量和布线 复杂性,降低了整车成
本。
LIN总线采用分布式架构, 各节点之间相互独立,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
稳定性。
LIN总线支持多种通信速 率和数据格式,可灵活 适应不同车型和功能需
求。
易于维护
LIN总线采用通用协议和 接口标准,方便故障诊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LIN)课件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LIN)课件
详细描述
LIN是一种基于串行通信的总线系统 ,专为汽车分布式电子系统设计。它 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易于扩展的 特点,适用于对通信要求不高的汽车 辅助系统。
LIN网络系统的组成
总结词
LIN网络系统由LIN主节点、LIN从属节点和LIN总线组成。
详细描述
LIN网络系统由多个节点组成,其中一个是主节点,其他是从 属节点。主节点负责启动通信并控制总线上的数据传输,从 属节点则响应主节点的请求并发送数据。LIN总线是连接所有 节点的物理媒介,负责传输数据。
受到重视。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和降低功耗,可以延长车载网络的电池寿
命,提高整车的能效。
03
网络安全技术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LIN网络系统将加
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确保车载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LIN网络系统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LIN网络系统将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如自适 应巡航控制、自动泊车、碰撞预警等,提高驾驶安全性。
LIN网络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
01
LIN网络系统采用基于帧的数据传输方式,每个帧包括标识符、 数据长度、数据内容和校验码等信息。
02
帧格式简单明了,易于实现和维护。
数据传输采用广播方式,即主节点发送的报文会被所有从节点
03
接收并处理。
LIN网络系统的通信速率与线缆选择
01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LIN总线支持多种通信速率,如20kbps、 40kbps和9600bps等。
车联网应用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LIN网络系统将与车载移动互联 网、云计算等技术结合,实现车辆与外部信息交互,提供 更丰富的车载信息服务。

lin协议

lin协议

lin协议LIN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协议是一种用于在物理层上实现局域网的通信协议。

它是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的协议,适用于车辆电子系统中的互联,如车辆底盘控制、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单元等。

LIN 协议基于主从结构,其中一个主节点用于控制网络通信,其他节点作为从节点进行数据交换。

LIN 协议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通过一根单线路连接多个节点,从而大大减少了布线成本。

LIN 协议的物理层基于串行通信,使用以事件为驱动的通信机制。

通信速率可达到20 Kbit/s或40 Kbit/s,因此适合用于一些较简单的应用场景。

在 LIN 网络中,主节点发送一个同步帧信号来同步整个网络,然后发送一个标识符帧来指示从节点要发送的数据帧。

LIN 协议还提供了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适当的差错检测和纠正机制,LIN 协议可以有效地防止和修复数据丢失或损坏。

此外,LIN 协议还支持节点识别和故障诊断等功能。

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便其他节点可以识别它。

当网络中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其他节点可以自动检测到,并采取相应的故障诊断措施。

LIN 协议主要用于一些低带宽、低复杂度的应用。

例如,在车辆底盘控制系统中,可以使用 LIN 协议连接各个传感器和执行器,如制动系统、转向盘角度传感器等。

通过 LIN 协议,底盘控制单元可以方便地与这些设备进行通信和控制。

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LIN 协议可以用于连接各个娱乐设备,如音频控制、视频显示等。

此外,LIN 协议还可以应用于车身电子系统,如中央门锁控制、窗户控制等。

总的来说,LIN 协议是一种简单、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局域网通信协议,适用于车辆电子系统中的互联。

通过 LIN 协议,各个节点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和控制。

虽然 LIN 协议的通信速率较低,但它适用于一些低带宽、低复杂度的应用场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LIN 协议在车辆电子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以太网简要教程

以太网简要教程

以太网简要教程一、概述通常我们所说的以太网主要是指以下三种不同的局域网技术:以太网/IEEE 802.3—采用同轴电缆作为网络媒体,传输速率达到10Mbps;100Mbps以太网—又称为快速以太网,采用双绞线作为网络媒体,传输速率达到100Mbps;1000Mbps以太网—又称为千兆以太网,采用光缆或双绞线作为网络媒体,传输速率达到1000Mbps(1Gbps)以太网以其高度灵活,相对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一种局域网建网技术。

虽然其它网络技术也曾经被认为可以取代以太网的地位,但是绝大多数的网络管理人员仍然把将以太网作为首选的网络解决方案。

为了使以太网更加完善,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局限,一些业界主导厂商和标准制定组织不断的对以太网规范做出修订和改进。

也许,有的人会认为以太网的扩展性能相对较差,但是以太网所采用的传输机制仍然是目前网络数据传输的重要基础。

二、以太网工作原理以太网是由Xeros公司开发的一种基带局域网技术,使用同轴电缆作为网络媒体,采用载波多路访问和碰撞检测(CSMA/CD)机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Mbps。

虽然以太网是由Xeros公司早在70年代最先研制成功,但是如今以太网一词更多的被用来指各种采用CSMA/CD技术的局域网。

以太网被设计用来满足非持续性网络数据传输的需要,而IEEE802.3规范则是基于最初的以太网技术于1980年制定。

以太网版本2.0由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Intel、和Xeros 三家公司联合开发,与IEEE 802.3规范相互兼容。

太网结构示意图如下:以太网/IEEE 802.3通常使用专门的网络接口卡或通过系统主电路板上的电路实现。

以太网使用收发器与网络媒体进行连接。

收发器可以完成多种物理层功能,其中包括对网络碰撞进行检测。

收发器可以作为独立的设备通过电缆与终端站连接,也可以直接被集成到终端站的网卡当中。

以太网详解

以太网详解

以太网详解1.以太网是什么?以太网(Ethernet)最早是由Xerox(施乐)公司创建的局域网组网规范,1980年DEC、Intel和Xeox三家公司联合开发了初版Ethernet规范—DIX 1.0,1982年这三家公司又推出了修改版本DIX 2.0,并将其提交给EEE 802工作组,经IEEEE成员修改并通过后,成为IEEE的正式标准,并编号为IEEE 802.3。

虽然Ethernet规范和IEEE 802.3规范并不完全相同,但一般认为Ethernet和正IEEE 802.3是兼容的。

以太网是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

根据传输速率的不同,以太网分为标准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s)千兆以太网(1000Mbs)和万兆以太网(10Gbit/s),这些以太网都符合IEEE 802.3是兼容的。

2、标准以太网标准以太网是最早期的以太网,其传输速率为10Mbts,也称为传统以太网。

此种以太网的组网方式非常灵活,既可以使用粗、细缆组成总线网络,也可以使用双绞线组成星状网络,还可以同时使用同轴电缆和双绞线组成混合网络。

这些网络都符合EE8023标准,EEE8023中规定的一些传统以太网物理层标准如下。

①10 Base-2:使用细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

②10 Base-5: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

③10 Base-T:使用双纹线,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

④10 Boad-36:使用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3600m。

⑤10 Base-F:使用光纤,最大网段长度为2000m,传输速率为10Mb/s。

以土标准中首部的数字代表传输速率,单位为Mbis;末尾的数字代表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为100m);Base表示基带传输,Broad表示宽带传输。

3、快速以太网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各项网络技术的普及,标准以太网技术已难以满足人们对网络数据流量和速率的需求。

1993年10月以前,人们只能选择价格昂贵、基于100Mbs光缆的FDD技术组建高标准网络,1993年10月,Grand Junction 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快速以太网集线器FastSwitch10/100和百兆网络接口卡Fast NIC 100,快速以太网技术正式得到应用。

第11章 其他车载网络(LIN)

第11章 其他车载网络(LIN)

CAN总线之间起“翻译”作用,它是LIN总线系统中唯一 与CAN数据总线相连的控制单元。
d. 通过LIN主控单元进行与之相连的LIN从控制单元 的自诊断,LIN总线系统与自诊断接口及CAN数据总线 的连接图如图11.12所示
图11.12
LIN的主控制单元与相关单元的连接
(2)LIN的从控制单元 在LIN数据总线系统内,单个控制单元(如新鲜空 气鼓风机的控制单元)或传感器及执行元件(如水 平传感器及防盗警报蜂鸣器等)都可以看作LIN从控 制单元,传感器内集成由一个电子装置,该装置对 测量值进行分析。测量值是作为数字信号通过LIN总 线传递的。有些传感器和执行元件只使用LIN主控制 单元插口上的一个针脚。
b.信息内容的格式(如图11.18所示) 在信息内容中,确认领域中确定的数据领域个数 会被传输,每个数据领域都以一个主导初始符开始, 紧跟着要传输的数据字节,并以一个从属终止符结 束,这样,每个数据领域的长度为10位,同样也适 用于检查总量,检查总量用于识别传输的错误。
图11.18
信息内容格式
11.1.5 LIN总线系统的物理结构 LIN总线系统的物理结构如图11.19所示,4个信号 收发两用机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接通所属的晶体管, 由此将LIN总线电线与负极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会
图11.1
LIN在汽车上的应用
11.1.2
LIN总线的主要特征
LIN总线基于SCI(串行通信接口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接 收/发送装置)数据格式,采用单主机多从机模式对信
② 同步限制区:该区会连同从属波开一起被发 送(高信号),并且表明这是同步暂停的结束。同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LIN)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LIN)

LIN网传输-DATA数据从主控制器到执行器(单个)
28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
LIN网传输-DATA数据从主控制器到执行器(多个)
LIN网传输-DATA数据从执行器(多个)到主控制器
29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 8.防盗功能 LIN总线还具有一定的防盗功能。只有当LIN主控制单元 发送出带有相应识别码的信息标题后,数据才会传至LIN总线 上。由于LIN主控制单元对所有信息进行全面监控,所以无法 在车外使用从控制单元通过LIN导线对LIN总线实施控制。
图4-25
LIN总线发生断路故障
33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
小结
1. LIN是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的缩 写,意为 。
34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
小结
1. LIN是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的缩 写,意为局域互联网。
35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
小结
2. LIN网络一般使用 输介质。 根单独的铜线作为传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
图4-4 在AUDI A6L汽车上,LIN总线用于新鲜 空气鼓风机、风挡玻璃辅助加热器以及天窗等的 控制
8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
3 LIN的结构与协议
LIN协议在同一总线上的最大节点数量为16, 系统中两个电控单元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0m。 1.传输介质 LIN网络一般使用一根单独的铜线作为传输 介质。 2.节点结构 一个LIN电控单元拥有一个统一的接口 (LIN标准),以便与其他LIN电控单元之间进 行信息数据处理。这种标准接口的基本单位为 UART(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
16
常用车载网络系统
图4-9 BMW E60电动遮阳卷帘的控制 1—驾驶员侧开关组;2—驾驶员侧车门模块TMFA; 3—安全和网关模块SGM;4—便捷进入及起动系统CAS; 5—中柱开关控制中心SZM;6—遮阳卷帘

lin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lin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LIN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1.简介L I N(Lo ca lI nt er con n ec tN et wo rk)系统是一种用于车辆电子系统的串行通信协议,旨在替代早期的K线通信协议。

本文将介绍LI N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LI N系统结构L I N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2.1L I N总线L I N总线是整个系统的主要通信媒介,它采用单一线缆连接车辆上的控制单元和各个从节点。

LI N总线采用半双工的通信方式,即同一时间只能有一方进行通信。

总线上的从节点通过发送和接收帧来进行通信。

2.2主节点主节点负责控制整个L IN网络的通信,它负责发送广播帧和同步帧,还可以与从节点进行点对点的通信。

主节点通过控制发送帧的时间间隔来实现数据的传输控制。

2.3从节点从节点是连接在L IN总线上的被控制设备,它们通过接收主节点发送的广播帧和同步帧来同步数据,并执行相应的任务。

从节点可以被主节点指定为特定的地址,以实现点对点通信。

3. LI N系统工作原理L I N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3.1数据帧结构L I N系统使用数据帧进行通信,每个数据帧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字段:标识符(I D)-:标识符是数据帧的唯一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帧类型和从节点。

帧头(F H)-:帧头包含了同步字节和帧的长度信息,用于同步数据帧的接收。

数据(D)-:数据字段用于存储实际的数据信息。

校验位(C S)-:校验位用于验证数据帧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3.2主节点发送过程主节点发送数据帧的过程如下:1.主节点首先发送同步帧,用于同步所有的从节点。

2.主节点等待一段时间,以保证从节点已经接收到同步帧并做好准备。

3.主节点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发送数据帧给所有的从节点。

4.从节点接收数据帧并执行相应的任务。

3.3从节点接收过程从节点接收数据帧的过程如下:1.从节点等待同步帧的到来,以进行同步操作。

2.从节点根据标识符判断数据帧是否是发给自己的。

用于汽车网络开发的局域互联网(LIN)总线详解

用于汽车网络开发的局域互联网(LIN)总线详解

用于汽车网络开发的局域互联网(LIN)总线详解局域互联网(LIN)是一种低成本的嵌入式网络标准,用于连接智能设备。

LIN最常见于汽车工业。

1. LIN概述局域互联网(LIN)总线是为汽车网络开发的一种低成本、低端多路复用通信标准。

虽然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满足了高带宽、高级错误处理网络的需求,但是实现CAN 的软硬件花费使得低性能设备(如电动车窗和座椅控制器)无法采用该总线。

若应用程序无需CAN的带宽及多用性,可采用LIN这种高性价比的通信方式。

用户可在最先进的低价位8位微控制器中嵌入标准串行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以相对廉价的方式实现LIN。

现代汽车网络包含各类总线。

例如,在主体电子设备的低成本应用程序中使用LIN,在主流动力系统和车身通信中使用CAN,而在先进系统(如主动悬挂)中的高速同步数据通信中使用新兴的FlexRay总线。

LIN总线采用主/从方法,包含一个LIN主方和一个或多个LIN从方。

图1. LIN消息帧消息标题包含一个中断(用于标记帧的开始)和一个同步字段(供从节点同步时钟)。

标识符(ID)包含一个6位消息ID和一个2位校验字段。

ID表示特定的消息地址,而非目标。

接收并解码ID后,从方开始消息响应,该消息响应包含1至8字节的数据以及一个8位校验和。

主方控制消息帧的排序,该排序在调度中是固定的。

用户可按需改变该调度。

LIN标准更新过多个版本。

1.3版本最终确定了字节层通信。

2.0和2.1版本新增了更多消息规范和服务,但仍与LIN 1.3版本的字节层兼容。

API对该功能不提供原生支持,但用户依然可实现该功能。

表1. LIN 1.3、2.0及2.1版本对比2. LIN帧格式LIN总线是一种轮询总线,带有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

主设备同时包含一个主任务和一个从任务。

每个从设备仅包含一个从任务。

LIN总线上的通信完全由主设备上的主任务控制。

LIN总线上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帧,每帧又分为标题和响应。

以太网的介绍

以太网的介绍

以太网的介绍以太网,属网络低层协议,通常在O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操作。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太网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哦!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

IEEE制定的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

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

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网、FDDI 和ARCNET。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Switch)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和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rect 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的总线争用技术。

历史以太网技术的最初进展来自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的许多先锋技术项目中的一个。

人们通常认为以太网发明于1973年,当年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给他PARC的老板写了一篇有关以太网潜力的备忘录。

但是梅特卡夫本人认为以太网是之后几年才出现的。

在1976年,梅特卡夫和他的助手David Boggs 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太网:局域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包交换技术》的文章。

1979年,梅特卡夫为了开发个人电脑和局域网(LANs)离开了施乐,成立了3Com公司。

3com对DEC, Intel, 和施乐进行游说,希望与他们一起将以太网标准化、规范化。

这个通用的以太网标准于1980年9月30日出台。

当时业界有两个流行的非公有网络标准令牌环网(token ring)和ARCNET,在以太网大潮的冲击下他们很快萎缩并被取代。

而在此过程中,3Com也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

Linux下以太网方式上网设置

Linux下以太网方式上网设置

Linux下以太网方式上网设置文档类别:研发产品技术文档Linux下通过以太网连接Internet,如果以太网驱动能正常加载的话可按如下方式进行设置:1、通过执行:ifconfig来确定以太网的设置,看能否查看到有eth0或 eth1等网络设置;如没有看到,可通过::ifconfig eth0 up来开启网络;2、根据本地局域网的上网设置要求进行设置,主要为:IP地址和DNS的设置,270平台可以通过编辑如下配置文件:/etc/conf/xsbase270_config255平台可以通过编辑如下配置文件:/conf/hyper255_configIP:192.168.*.* 如:eth0_IPADDR=”192.168.0.50”子网掩码:255.255.*.* 如:eth0_NETMASK=”255.255.255.0”网关:192.168.*.1 如:ROUTE_DEFAULT=”192.168.0.1”DNS:202.96.134.133(深圳) 如:nameserver=“202.96.134.133”202.96.128.68(广州) 如:nameserver=“202.96.128.68”DNS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广州的为佳。

2个当然更好些。

3、设置成功后重新启动网络服务:/etc/rc.d/init.d/network stop/etc/rc.d/init.d/network start。

4、正常情况下就可以通过文件系统中提供的浏览器进行上网了。

另:1、通过route命令来查看和设置网关,如:route add 网关IP gw 来进行网关设置2、可通过执行:tracerounte 网关地址来检查到网关的路由情况。

详述以太网概述及以太网帧格式

详述以太网概述及以太网帧格式

以太网概述及以太网帧格式很多人将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和以太网(Ethernet)混为一谈,这个误解大概是因为和其他局域网技术比较起来,以太网技术使用得是如此普遍、发展得是如此地迅速,以至于人们将"以太网"当作了"局域网"的代名词。

本节将讨论"局域网"和"以太网"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

1以太网概述1973年,施乐公司(Xerox)开发出了一个设备互连技术并将这项技术命名为"以太网(Ethernet)"。

Ethernet采用了总线竞争式的介质访问方法(起源于夏威夷大学在60年代研制的ALOHA网络),它的问世是局城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79年,Xerox与DEC、Intel共同起草了一份10 Mbps以太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规范,称为DIX(Digital、Intel、Xerox)规范-DIX 1.0。

1980年2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成立了专门负责制定局域网络标准的IEEE 802委员会。

该委员会开始研究一系列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标准,这些标准统称为IEEE 802标准。

其中,IEEE 802.3对于基于总线型的局域网进行了规定(实际上IEEE 802.3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参考、借鉴了很多已经实现的以太网技术)。

1982年,DIX修改并发布了自己的以太网新标准:DIX 2.0。

1983年,Novell根据初步形成的IEEE 802.3规范发布了Novell专用的以太网帧格式,常被称为802.3 原始帧格式(802.3 raw)。

1984-1985年,IEEE 802委员会公布了五项标准IEEE 802.1~IEEE 802.5。

其中,公布了两种802.3帧格式,即802.3 SAP和802.3 SNAP。

后来,IEEE 802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修订并作为国际标准,称为ISO 8802。

以太网基础知识详解

以太网基础知识详解

1 以太网基础知识详解对于以太网的一些基础知识,我们有必要去做一些简单的了解。

做为常识介绍性内容,对以太网知识做一梳理。

1.1以太网概述自从1946年第一台数字计算机问世到现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在这半个世纪的里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成熟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型机时代,典型的是运行UNIX操作系统的大型计算机,该机器带很多终端,每个用户占用一个终端,大型机采用分时的技术为每个终端轮流服务,在用户看来自己单独享用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这种体系结构主要用于科研机构来进行大量的数学运算。

第二个阶段是客户服务器阶段,也就是所谓的C/S结构。

最有代表性的是NOVELL公司的NetWare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分为服务器和客户机两部分,服务器软件安装在一台性能比较高的服务器上,客户机软件则安装在工作终端上(一般是基于DOS操作系统的PC机),这些服务器和客户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达到文件和数据库共享的目的,后来的WINDOWS NT也是基于这样的体系结构,但是在软件上引入了一些分布式的处理体系。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目前所处的阶段,是网络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计算机之间的互连越来越复杂,不但互连的速度有很大提高(达到100M),而且在地理位置上也跨越了地域,通过高速专线把处于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

这样复杂的网络对网络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第二和第三阶段中,必须有一种技术来把本地的许多计算机连接起来。

这种技术就是所谓的局域网技术。

到目前为止,存在许多种局域网技术,比如令牌环,令牌总线,以及IBM公司的SNA(系统网络结构),以太网等等。

在这些技术当中,以太网技术以其简明,高效的特点逐渐战据了主导地位。

1.1.1以太网技术起源以太网技术起源于一个实验网络,该实验网络的目的是把几台个人计算机以3M的速率连接起来。

由于该实验网络的成功建立和突出表现,引起了DEC,Intel,Xerox三家公司的注意,这三家公司借助该实验网络的经验,最终在1980年发布了第一个以太网协议标准建议书。

lin通讯协议

lin通讯协议

lin通讯协议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是一种专门用于车辆电子通信的局域网协议。

LIN协议的主要目标是在车辆内部的电子控制模块之间搭建一种经济、简单、可靠且高性能的通信网络。

它在许多车辆电子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例如车身电子、安全系统、照明系统等。

LIN协议是一种主从结构的协议,其中一个控制器是主节点,其他控制器则是从节点。

主节点负责整个通信过程的调度和管理,从节点则根据主节点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整个通信过程都是基于帧传输的,每一帧都包含了一个标识符、数据和一些错误检测位。

LIN协议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通常为20kbps或者100kbps。

这是因为LIN协议主要用于车辆内部的低带宽通信,不需要像CAN协议那样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LIN协议采用了一种简单的通信模型,可以通过一个双线控制器驱动多达16个从节点。

主节点负责向从节点发送指令,并且在每一帧中都有一个标识符来唯一地标识每个从节点。

从节点则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并且可以向主节点发送数据以供其处理。

LIN协议还具有一些其他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车辆电子通信协议。

首先,它使用一种低成本的物理层连接方式,通常是通过双绞线来传输数据。

这种连接方式简单且可靠,减少了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

其次,LIN协议支持在网络中进行故障排除和诊断。

主节点可以通过发送特殊的帧来检测从节点是否正常工作,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执行相应的诊断和修复操作。

最后,LIN协议具有低功耗的特性,这对于车辆电子系统尤为重要。

由于车辆电子系统通常需要长时间运行,并且供电资源有限,因此低功耗是一种必要的需求。

总之,LIN协议是一种专门用于车辆电子通信的局域网协议,它在车辆内部的各个电子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的主从结构、简单的通信模型、低成本的物理连接方式以及其他一些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经济、简单、可靠且高性能的通信协议。

随着车辆电子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LIN协议也将继续发展,并在未来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地内联网协议(LIN)

本地内联网协议(LIN)

本地内联网协议(LIN)
梁合庆
【期刊名称】《电子产品世界》
【年(卷),期】2002(000)017
【摘要】@@ 本地内联网(LIN)是由工业自动化部门设计的廉价、单线、家电系统内部的设备连接网协议.它适用于接入家居网和日后接入Internet网.LIN中节点限于16个以下,采用主-从结构,传输线长40米以下,传输率最低1Kb/s、最高20 Kb/s,节点数和线长超过所给极限会显著降低传输率,应当注意避免.
【总页数】1页(P23-23)
【作者】梁合庆
【作者单位】国家电力公司自动化研究院,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本地内联网协议(LIN) [J], 梁合庆
2.车内系统的本地互连网-LIN [J], 飞思卡尔半导体
3.关于热备份路由协议在内联网中应用的探讨 [J], 杜成民;冯立臣;丛建哲
4.基于单片机的本地互联网络LIN总线帧头发送单元设计 [J], 彭晓珊
5.用于汽车产业的独立式本地互联网络(LIN)收发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权威调研机构CahnersIn-StatGroup预计,全球无线局域网市场将在2000年至2004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5%。无线局域网市场的网卡、接入点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的总销售额也将在2000年轻松突破10亿美元大关,在2004年达到21.97亿美元。
编辑本段故障排查
网络不通
协议安装
在Windows2000中,如果未安装有TCP/IP通信协议,可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和拨号连接”,右键单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将出现“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安装”按钮,选取其中的TCP/IP协议,然后单击“添加”按钮。系统会询问你是否要进行“DHCP服务器”的设置?如果你局域网内的IP地址是固定的(一般是这样),可选择“否”。随后,系统开始从安装盘中复制所需的文件。
就LAN的技术性定义而言,它定义为由特定类型的传输媒体(如电缆、光缆和无线媒体)和网络适配器(亦称为网卡)互连在一起的计算机,并受网络操作系统监控的网络系统。
功能性和技术性定义之间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功能性定义强调的是外界行为和服务;技术性定义强调的则是构成LAN所需的物质基础和构成的方法。
局域网(LAN)的名字本身就隐含了这种网络地理范围的局域性。由于较小的地理范围的局限性,LAN通常要比广域网(WAN)具有高的多的传输速率。例如,LAN的传输速率为10Mb/s,FDDI的传输速率为100Mb/s,而WAN的主干线速率国内仅为64kbps或2.048Mbps,最终用户的上线速率通常为14.4kbps。
LAN的拓扑结构常用的是总线型和环行,这是由于有限地理范围决定的,这两种结构很少在广域网环境下使用。
LAN还有诸如高可靠性、易扩缩和易于管理及安全等多种特性。
组成
局域网由网络硬件(包括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网络打印机、网卡、网络互联设备等)和网络传输介质,以及网络软件所组成。
特点
局域网一般为一个部门或单位所有,建网、维护以及扩展等较容易,系统灵活性高。其主要特点是:
环形结构
环形结构是网络中各节点通过一条首尾相连的通信链路连接起来的一个闭合环形结构网。环形结构网络的结构也比较简单,系统中各工作站地位相等。系统中通信设备和线路比较节省。在网中信息设有固定方向单向流动,两个工作站节点之间仅有一条通路,系统中无信道选择问题;某个结点的故障将导致物理瘫痪。环网中,由于环路是封闭的,所以不便于搁充,系统响应延时长,且信息传输效率相对较低。
局域网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联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它可以通过数据通信网或专用数据电路,与远方的局域网、数据库或处理中心相连接,构成一个较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严格意义上是封闭型的,它可以由办公室内几台甚至上千上万台计算机组成。决定局域网的主要技术要素为: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编辑本段协议介绍
协议简介
局域网中的一些协议,在安装操作系统时会自动安装。如在安装Windows2000或Windows95/98时,系统会自动安装NetBEUI通信协议。在安装NetWare时,系统会自动安装IPX/SPX通信协议。其中三种协议中,NetBEUI和IPX/SPX在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就可以直接使用,但TCP/IP要经过必要的设置。所以下文主要以Windows2000环境下的TCP/IP协议为主,介绍其安装、设置和测试方法,其他操作系统中协议的有关操作与Windows2000基本相同,甚至更为简单。
编辑本段WAN比较
环形结构
广域网(WAN),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Internet,它是一个遍及全世界的网络。局域网(LAN),相对于广域网(WAN)而言,主要是指在小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这个“小范围”可以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家公司,或者是一个政府部门。BT中常常提到的公网、外网,即广域网(WAN);BT中常常提到私网、内网,即局域网(LAN)。
这是最常见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先软后硬。
(1)先从软件方面去考虑,检查是否正确安装了TCP/IP协议,是否为局域网中的每台计
算机都指定了正确的IP地址。
(2)使用Ping命令,看其他的计算机是否能够ing通。如果不通,则证明网络[1]连接有问
题;如果能够Ping通但是有时候丢失数据包,则证明网络传输有阻塞,或者说是网络设备接
触不大好,需要检查网络设备。
(3)当整个网络都不通时,可能是交换机或集线器的问题,要看交换机或集线器是否在
正常工作。
(4)如果只有一台电脑网络不通”时只能看到本地计算机,而看不到其他计算机,
可能是网卡和交换机的连接有问题,则要首先看一下RJ-45水晶头是不是接触不良。
树形拓补图
总线形结构
总线型
总线形结构网络是将各个节点设备和一根总线相连。网络中所有的节点工作站都是通过总线进行信息传输的。作为总线的通信连线可以是同轴电缆、双绞线,也可以是扁平电缆。在总线结构中,作为数据通信必经的总线的负载能量是有限度的,这是由通信媒体本身的物理性能决定的。所以,总线结构网络中工作站节点的个数是有限制的,如果工作站节点的个数超出总线负载能量,就需要延长总线的长度,并加入相当数量的附加转接部件,使总线负载达到容量要求。总线形结构网络简单、灵活,可扩充性能好。所以,进行节点设备的插入与拆卸非常方便。另外,总线结构网络可靠性高、网络节点间响应速度快、共享资源能力强、设备投入量少、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当某个工作站节点出现故障时,对整个网络系统影响小。因此,总线结构网络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种网络。但是由于所有的工作站通信均通过一条共用的总线,所以,实时性较差。
WLAN就是解决有线网络以上问题而出现的。WLAN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而无需线缆介质。WLAN的数据传输速率已经能够达到最高1000Mbps,传输距离可远至20km以上。无线联网方式是对有线联网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网络联通问题。
编辑本段WLAN优点
安装便捷
一般在网络建设当中,施工周期最长、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布线的施工了。在施工过程时,往往需要破墙掘地、穿线架管。而WLAN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或减少了这部分繁杂的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在安放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Point)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
广域网(WAN、公网、外网)与局域网(LAN、私网、内网)电脑交换数据要通过路由器或网关的NAT(网络地址转换)进行。一般说来,局域网(LAN、私网、内网)内电脑发起的对外连接请求,路由器或网关都不会加以阻拦,但来自广域网对局域网内电脑连接的请求,路由器或网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进行拦截。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计算机局域网是把分布在数公里范围内的不同物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连在一起,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可以相互通讯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通常计算机组网的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但有线网络在某些场合要受到布线的限制: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特别是当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联结起来时,敷设专用通讯线路布线施工难度之大,费用、耗时之多,实是令人生畏。这些问题都对正在迅速扩大的联网需求。
易于扩展
WLAN有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这样,WLAN能够胜任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并且能够提供像“漫游(Roaming)”等有线网络无法提供的特性。
由于WLAN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年里,WLAN已经在医院、商店、工厂和学校等不适合网络布线的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协议测试
当TCP/IP协议安装并设置结束后,为了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测试。我建议大家使用系统自带的工具程序:PING命令,该工具可以检查任何一个用户是否与同一网段的其他用户连通,是否与其他网段的用户连接正常,同时还能检查出自己的IP地址是否与其他用户的IP地址发生冲突。
假如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0.201.2.1,如要测试你的机器是否与服务器接通时,只需切换到DOS提示符下,并键入命令“PING190.201.2.1”即可。如果出现类似于“Replyfrom190.201.2.1……”的回应,说明TCP/IP协议工作正常;如果显示类似于“Requesttimedout”的信息,说明双方的TCP/IP协议的设置可能有错,或网络的其它连接(如网卡、HUB或连线等)有问题,还需进一步检查。
树形结构
树形结构网络是天然的分级结构,又被称为分级的集中式网络。其特点是网络成本低,结构比较简单。在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不产生回路,每个链路都支持双向传输,并且,网络中节点扩充方便、灵活,寻查链路路径比较简单。但在这种结构网络系统中,除叶节点及其相连的链路外,任何一个工作站或链路产生故障会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1)覆盖的地理范围较小,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联,如一座或集中的建筑群内。
(2)使用专门铺设的传输介质进行联网,数据传输速率高(10Mb/s~10Gb/s)
(3)通信延迟时间短,可靠性较高
(4)局域网可以支持多种传输介质
类型
局域网的类型很多,若按网络使用的传输介质分类,可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若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混合型等;若按传输介质所使用的访问控制方法分类,又可分为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网和无线局域网等。其中,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
使用灵活
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信息点位置的限制。而一旦WLAN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
局域网
域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进行通讯。
经济节约
由于有线网络中缺少灵活性,这就要求网络的规划者尽可能地考虑未来的发展的需要,这就往往导致需要预设大量利用率较低的信息点。而一旦网络的发展超出了设计规划时的预期,又要花费较多费用进行网络改造。而WLAN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