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第一个心理战研究所所长马忠综述

访中国第一个心理战研究所所长马忠综述
访中国第一个心理战研究所所长马忠综述

访中国第一个心理战研究所所长马忠

本报记者林洁

美伊战争中,世界各国媒体竞相报道新世纪的第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其实,相当一部分所谓的“独家新闻”,特别是从军方人士透露出来的消息,都是交战双方故意撒播展开的心理战。

无论是现实中的美伊战争,还是平时“红军”和“蓝军”的演练,都显示了心理战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这种特殊的作用,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心理战研究所所长马忠这样诠释,心理战是“既人道又经济”的做法,是真正意义上“战争之外的战争,战争之上的战争”。

所谓心理战,是指敌对双方运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家及其军队的作战样式。它通常分为政治心理战、经济心理战、外交心理战和文化心理战等。心理战常用的手段包括:宣传、恐吓、威慑、欺骗、诱惑、诡诈、怀柔以及收买等。

许多专家认为,科学技术越发展,战争越是现代化,心理战的实施手段就越多样,应用范围就越广泛,其地位和作用就越明显。因此,对于心理战,已不单是一个认识问题,也不是你想不想搞的问题,而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必须要做好应对的举措。目前,发达国家军队的心理战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心理战理论体系,有些国家有专门的心理作战条令,将心理战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有的还将心理战作为总体战略的主要内容纳入国策,不仅为军事斗争服务,而且作为进行国际斗争的重要手段。“用心理战手段去实现战争的目的和国家的政治目标,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发展的一大趋势。”马忠介绍说。

心理战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全方位的,可其作用能发挥多少,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参战官兵的心理素质。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平时的训练不可或缺。像演练中的汽车碾压、穿越火障、高台倒体、穿过染毒地带等训练,就能培养官兵大

胆、勇敢、顽强的心理素质,使其在高度紧张、危险、意外等紧急时刻,保持坚韧的意志和稳定的心态。

为了提高我军在心理战方面的能力,2001年10月,我国首批心理战军官在西安政治学院结业,分赴陆海空三军任职,标志着中国发展心理战部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将心理战的理论知识,带到了部队一线,带上了演练场。

心理战军官到部队任职,带来的进步是明显的,而从源头上把关,挑选心理素质好的青年入伍,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一些发达国家,心理战是由军事心理学演变而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已经使用了,当时就主要用来选拔军人。2002年11月,我国也首次在全国10个省市的10个征兵点上,对应征青年进行心理检测试点。虽然只是试点,但毕竟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那么,对应征青年进行心理检测有什么意义呢?马忠认为,心理测试可以检验人的心理素质,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崔蕴华编写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454 目录 前言 (1456)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1456)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456)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456) 第一章现代大众传媒与中国大众文化 (1457) 第一节当代传媒与传媒理论 (1457) 一、当代传媒与大众 (1457) 二、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1458) 第二节批判理论流行的背后 (1459)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契合的价值基础 (1459) 二、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相契合的文化基础 (1460) 教学环节设计 (1461) 复习与思考题 (1461) 拓展阅读书目 (1461) 第二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分析:告别“先锋” (1463) 第一节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一、“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二、失落的冲动 (1463) 第二节新文化现象的崛起 (1465) 一、新生代艺术的崛起 (1465) 二、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出现 (1466) 复习与思考题 (1466) 拓展阅读书目 (1466) 第三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休闲”现象 (1468) 第一节休闲文化的产生 (1468) 一、休闲的产生与盛行 (1468) 二、休闲的产生原因与特点 (1469) 第二节市民文化与休闲文化 (1470) 一、“第三种力量”的产生及特点 (1470) 二、休闲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调整 (1471) 教学环节设计 (1472) 复习与思考题 (1473) 拓展阅读书目 (1473) 第四章大众文化与中国电影、消费文化现象 (1474) 第一节电影与大众文化 (1474) 一、当代电影的大众化 (1474) 二、电影的消费意识 (1475) 第二节“消费意识形态”的浮现 (1477) 一、消费文化的出现 (1477) 二从“芙蓉现象”看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 (1478)

遥感数据管理系统文献综述(大概)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遥感数据管理系统 姓名:古力古拉.约力瓦司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信管071班 学号:074631102 指导教师:蒲智职称:硕士 2011年12月20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遥感数据管理系统的文献综述 古力古拉蒲智 摘要: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获取的遥感影像资料也越来越多,而如何有效地存储及管理好这些海量数据,成为当前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遥感接受数据是遥感影像应用的重要数据来源,因此对待特殊格式的遥感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成为卫星遥感应用的重要环节。基于VB开发技术建立遥感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空间数据的快速查询和属性数据的自动入库等高效管理功能。 关键词:卫星遥感;数据管理;存储;VB开发;数据查询; 引言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手段也越来越成熟,其基础数据量也越来越庞大,使得如何有效地存储并管理遥感基础数据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遥感数据信息大多以数字形式存储,包括各种格式和不同级别的影像数据,但是大量数据资料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成为影像数据应用的瓶颈。如何有效的存储,管理和利用不断增多和更新的遥感数据是遥感应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数据管理难题。因此必须理顺数据接受,处理,存储,管理和应用各个环节的流程,提高数据应用的效率,以快速获取和解译更加丰富的,有价值的空间数据信息,发挥卫星遥感影像的实时性和快速性优势。 1遥感数据管理的概述 遥感卫星成像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部分为信息获取,一部分为数据下传信息获取是指当卫星运行轨迹经过用户要求的观测区域上空时,针对用户圈定的地物目标,安排遥感器在指定工作模式下,获取指定时间内的图像数据下传是指将获取的图像数据通过卫星的数据传输系统,在地面接收站的覆盖范围内传回地面遥感卫星计划管理的任务就是将众多用户的观测申请,转换为满足用户需求符合卫星约束的遥感卫星工作计划卫星遥感数据管理系统是以卫星遥感接受数据作为数据基础,对多种类型和不同级别的卫星接受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的系统,解决卫星遥感接收数据管理混乱和查询困难的技术难题,建立卫星接收原始数据库,卫星接收预处理数据库和卫星接收后处理数据库三个空间子数据库实体,开发遥感数据管理软件平台,实现接收数据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可视化管理,数据入库和多种方式查询的业务化功能。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 遥感技术广泛用于军事侦察,导弹预警,军事测绘,海洋监视,气象观测和互剂侦检等。在民用方面随着遥感成像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广泛用于灾害防治,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农作物生长预报,地球资源普查,植被分类,海洋研制,地震监测等方面。 遥感的特点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范本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编号:FS-DY-20606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 整版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

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

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

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 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如何写呢?公共管理不仅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而且更应当强调社会公平。下面是分享的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篇一: 论文题目: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 目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当前,世界各国的老龄化现象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普遍的趋势,老年人养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

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截止2014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5%,其中65周岁以上人口为1.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1%。预计2020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我国老龄化的的程度正在日益加重。与加快的老龄化速度相比,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却相对滞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的需求 不断增加,解决好老有所养的困境日益紧迫地摆在了各 级党委和政府的面前,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更是解决人口 老龄化的焦点问题。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日益完善的城 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但是从养老方式来看,家庭 养老仍是我国最为传统的养老模式。家庭中的每位子女 仍然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为老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 的服务,也就是说子女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发 生了变化,由原来的246变成了 241,即现在的每个中 年家庭要赡养四个老人,养老负担正在逐渐加重。我国 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中的父母也已经或即将步入老年, 而且这些家庭中的一种特殊家庭一失独家庭的老人,从 生理和心理上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怀。近年来,我国 政府不断完善服务型政府的功能,提出了以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833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 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气候的变化关系到国计民生,做好气 象信息的传播非常紧迫,我国气象事业自 建国后开始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气象信息的传播也不断地走向正规,实践 需要理论的指导,我国对气象传播的研究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发轫,近几年发 展势头迅猛。在这种形势下,对当前气象 传播研究的现状做一分析已是非常必要。 研究现状分析 总结上世纪末期以来关于气象传播的 论文,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一是对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及具体要求 一、参考选题(范围) 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 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电影的大众文化特征当代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张艺谋电影的文化阐析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运用文本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作者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类型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文化研究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 评论。 电视文化的特征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审美特色 近期有关“革命”(“谍战”、家 庭伦理等)题材的电视剧分析 对某档电视栏目的分析 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流行音乐媒介浅析 新媒介时代中的流行音乐通俗文学的特征 通俗文学的文化意义大众文化笼罩下的通俗文学 俗文学与雅文学关系辩《动物凶猛》与《阳光灿烂的日子》 比较 从小说到电视剧——《贫嘴张大民 的幸福生活》不同文类之比较 图像文化的审美特征 图像时代的文学图像时代的电影和文学 论大众图像文化的“视觉凸现性”论大众图像文化的“情感消费性”浅析现代广告的视觉表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广告与艺术消费文化中的时尚浅谈 时尚与大众传媒广告与时尚(广告如何利用时尚文 化达成商业目的) 论时尚的基本特征时尚杂志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中的青春偶像崇拜青春亚文化与当代都市文化论 二、具体要求 1.一人一题,相互选题尽量避免重复。 2.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论文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得抄袭资料。 3.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5种,做一篇2000字以上文献综述。 4.小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用学校统一方格稿纸、黑色或蓝色水笔誊写。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有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5.班级、姓名、学号置于题目下方。

2021年GIS在 ___通信网本地 ___中的应用

GIS在 ___通信网本地 ___中的应用 GIS在 ___通信网本地 ___中的应用 题目:GIS在 ___通信网本地 ___中的应用 报告人:通信与控制工程系柳敬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 ___通信业的高速成发展, ___部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也逐步受到各级 ___的高度重视。为了使通信网络的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就需要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代替低效、繁琐的手工方式。因此使用计算机技术对 ___通信设备进行管理已经势在必行,这时 ___通信网本地 ___系统就应运而生。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传统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而诞生了一批新兴学科,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其英文名称为Geographic Infor ___tion System,简称GIS。它能够处理大量含有地理成分的数据信息,使你可以简单而迅速地在大量的信息中查看其模式和关系,而不必不断地访问数据库。

在通信网络中,大量的设备都有其地理位置,同时,有大量的处理如果通过地图来进行,则会又方便又直观。因此在 ___系统中,引入GIS系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基站、小区等各类通信网元的分布情况,并对网元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浏览配置信息和性能查看分析。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选题背景出自项目“ ___通信网本地 ___系统”。该系统立足于TMN,以操作维护、环境监控工作为重点,实时监测全网的运行情况,快速响应网上的各种 ___,提供性能分析报告,不仅为设备的集中操作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技术手段,而且为网络优化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地理视图作为本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使用GIS技术,在电子地图上,将各类通信网元按地理位置显示成一个分布图。用户可以对图进行操作,也可以对网元的告警、配置和性能信息进行查看和分析处理。地理视图是直接与用户交互的前台界面,其制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用户对整个系统的认识,可见地理视图在此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此外,GIS还广泛应用于诸如交通管理、商业销售等领域的软件 ___中,因此,研究和 ___GIS系统是很有意义的。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在内的七项一级指标,四八项二级指标,七四项三级指标组成。总结一下城市宜居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 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 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 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 1865 一1970 )发韧于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德国的稗斯麦时代,法国的后拿破仑时代,美国的进步运动时代,都强调运用国家的力量管理社会,推动其进步。在美国,建国先贤——汉密尔顿提出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凯恩斯主义等思想, 伴随着20 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蹒跚向前,并且在20 世纪30 年代大规模经济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效率”, 国家对于社会和经济事务大包大揽。这些方法一度被认为是,也确实是拯救西方资本主义危机的良药, 使西方各国从原始资本的积累走上了充满活力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从理论意义上讲, 完整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存有三大理论支柱: 1.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1887 年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指出行政应当在政治的适当范围之外。行政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虽然政治为行政确定任务,但政治不能去操纵行政。从此政治与行政的严格二分为传统公共行政定下了主基调,之后百年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都建立在它之上。 2.理性官僚制理论(官僚制度学派) 如果说政治行政二分法为传统公共行政奠定了理论基石, 那么传统行政模式中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它在形式上、方法上都与传统公共行政中其他理论配合默契,有浑然天成之感.韦伯笔下的官僚制组织是一个拥有法理权威、严格规则、职责明确的层级体制。良好的效率通过组织本身的规则和程序获得保证。在传统公共行政时代,官僚制作为理性和效率的工具, 确实为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最大的进步莫过于:运用以理性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了人格化的行政.它举起理性和逻辑的旗帜,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个人专制、裙带关系、暴力威胁、主观判断和感情用事的管理方法。 其代表人韦伯认为官僚制度学派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官僚机制传统上被认为是政府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官僚体系的设计、激励、控制等运行管理和改造,包括人事、财政、技术使用及公共工程项目等都是公共管理学科最关注的问题。韦伯认为,现代官僚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效的大型组织管理形式,这一点,在军队、国家和大型企业的核心结构都无一例外地采用官僚机制的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但是,官僚机制也象市场机制一样,有使自己失灵的天敌,如人浮于事、臃肿、繁冗的程序等等。这些天敌会负面影响官僚机制的良性运作,需要得到管理和监督。 3.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泰勒(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原则,该理论强化了人们对追求效率和消除浪费的关注,从而成为公共行政的核心追求。弗雷德里克.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贡献了这样一种工作方式.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包含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标准化的工作.这与僵化的等级制度、程序和先例相符合;二是广泛而严密的控制.与传统理论中公务员职业化、终生制完全吻合.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20120506

“城市形象传播”文献综述 目录 一、相关文献整理............................... - 1 - (一)期刊论文......................................... - 1 -(二)新闻学领域的知名期刊论文的数据分布 ................. - 1 -(三)学位论文......................................... - 1 -(四)相关著述......................................... - 2 - 二、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概念 ...................... - 4 - (一)城市形象的定义................................... - 4 -(二)城市形象的概念延伸................................ - 5 -三、城市形象传播的多元研究视角................... - 6 - (二)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 7 - 四、城市形象传播的业务研究 ...................... - 8 - (一)城市形象传播与传媒................................ - 8 -(二)城市形象传播与大型活动、赛事...................... - 12 -(三)城市形象传播与文化............................... - 12 - 五、城市形象传播的相关策略研究................... - 13 - 六、其他...................................... - 15 -参考文献...................................... - 16 -

大众文化概况

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述 一、大众文化的定义: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二、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与大众传播紧相关,实际上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是指职业传播者使用大众媒介、在广泛的传播对象中大量、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以便施加影响的过程。相应地,大众媒介是指大众传播得以进行的专业机构和技术。大众媒介通常包括两类:机械印刷媒介(如报刊、书籍和杂志等)和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等)。(1)大众媒介的应用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2)大众媒介对于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有如下特征: 第一,大众媒介性。这是指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第二,商品性。这是指大众文化具有由文化产业制作的供公众消费的商品的属性。第三,流行性。一种大众文化文本在开初总是善于吸收高雅文化文本和民间文化文本等的某些特点,创出原创性新模式,随即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而流行,在一定时段的一定公众群体中风行开来,形成时尚潮流。流行,真是大众文化的必然特征之一。 第四,类型性。 第五,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第六,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 四、大众文化中的多元互渗景观 在大众文化文本中,常常可见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因子,从而出现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景观。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有着丰富复杂的表现,简要的说有以下三种形态。 第一,大众文化的主导。大众文化要真正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合法性作用,就需要遵循或不违反主导文化的规范。 第二,大众文化的高雅化。大众文化常常把以往的高雅文化经典的某些因子巧妙的渗透进自身躯体内,以便获得来自高雅文化的经典权威。 第三,大众文化的民间性。大众文化有时竭力借用民间文化因子,投合普通民众的通俗趣味。 第二章电影 一、电影是身边么 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主要流程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格画幅运动的速度,将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的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反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灯光连续地投影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暂留印象的特性,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像是实在活动的、放大了的活动影像。

大众文化研究

第一章(第一节) 1、“文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其中不包括(B) A 与文明同义 B 文学意义 C 美学意义 D 人类学意义 2、下列形态中不属于描述性意涵(D) A 华夏文明 B 印加文明 C 西方文明 D 有教养文明 3、下列形态中不属于规范性的意涵(B) A 文雅的文明 B 基督教文明 C 懂礼貌的文明 D 有教养的文明 (第三节) 1、中产阶级出现后,文化图谱由一分为二变成了三分天下:即上层阶级文化、(A)下层阶级文化。 A 中产阶级文化 B 中层阶级文化 C 中下层阶级文化 D 中上层阶级文化 2、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对概念则建立在(C)的主题划分的基础上的。 A 管理学 B 经济学 C 社会学 D 新闻学 3、精英文化属于(B)的文化 A 和风飘絮 B 阳春白雪 C 春风飞扬 D 春暖花开 4、大众文化是(A)的文化 A 下里巴人 B 乡下人 C 农村人 D 平民 5、在中国当下,文化的类型划分则必须具有特殊性,我们依照(D)的论述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 A 中心 B 重点 C 主旨 D 主流 6、(A)是指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文化,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权利。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民间文化 D 精英文化 7、英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C)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通俗文化 D 民间文化 8、英国伯明翰学派学者(D)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A 雷蒙.威廉斯 B 威尔逊 C 托马斯 D 约翰.哈特利 9、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中,通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指的都是一种(A)的文化形态。 A 前工业社会中 B 后工业社会中 C 中期工业社会中 D 中后期工业社会中 10、文化的外延,指向三个领域:物质、(C)和社会实践。

基于GOOGLE的地图开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基于GoogleMaps的社区通开发 在过去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电子市场的热门话题非智能手机莫属,而处在这个话题风口浪尖上的则非iphone 4和安卓莫属,天才乔布斯带来的震撼席卷了全球,而活跃的安卓市场也不容小觑。由于人们需求的服务范围的宽广,加之安卓系统的开源性使得很多安卓用户与程序爱好者的加入,造就了安卓应用市场的兴盛,例如为安卓系统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应用程序的安致网、安卓网、机锋网等专业网站。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地理信息服务需求也不断膨胀,迫切要求一种具有移动性且能够以5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thing,Anydevice)方式进行工作的GIS(Geographic Inform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在此背景下,移动GIS(Mobile GIS,MGIS)近几年破土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我国移动GIS的发展,现阶段主要运用核心仍然是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系统提供了未来空间信息服务的蓝图[1]。 一个典型的基于LBS的服务是地图信息服务,而谷歌作为较早推出电子地图的服务商,在近年也推出针对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的GoogleMaps API,为全球化地理信息服务开创新的开端提供了便利。 一、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 1.1定义与简介 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GSM网、CDMA网)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地理坐标,或大地坐标),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它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确定移动设备或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其次是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如找到手机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然后在上海市6340平方公里范围内寻找手机用户当前位置处1公里范围内的宾馆、影院、图书馆、加油站等的名称和地址。所以说LBS就是要借助互联网或无线网络,在固定用户或移动用户之间,完成定位和服务两大功能[2]。 1.2构成 总体上看LBS由移动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结合而成,两个网络之间通过网关实现交互。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出请求,经过网关传递给LBS服务平台;服务平台根据用户请求和用户当前位置进行处理。并将结果通过网关返回给用户。其中移动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持计算机(Pocket PC),也可以是通过Internet通讯的台式计算机(desktop PC)。服务平台主要包括WEB服务器(Web Server)、定位服务器(Location Server)和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服务器[2]。 1.3 发展现状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doc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 内容完整版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xx中国科学院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为大家揭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

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 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现状及问题 摘要:城市宣传片有利于提高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按照传播五要素对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 发现传播受众是影响传播效果的核心因素。中国城市宣传片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但仍存在传播主体理念偏差、传播内容缺乏特色和传播渠道过于单一的问题, 导致其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 中国城市宣传片应该从传播受众的角度出发, 运用多维度的认同传播策略、典型性的品牌传播策略和多元化的联合传播策略, 以引起受众共鸣、强化受众记忆、扩大受众群体, 从而获得最理想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城市宣传片; 传播受众; 传播策略; 城市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对外展现良好的城市形象, 才能吸引资金和人才, 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提高综合竞争力。城市形象的展示一般采用口号、标识和宣传片等, 其中宣传片以其生动的视听艺术和全面立体的表现形式, 成为城市形象建立和推广的主要手段。城市宣传片就是利用影视的表现手法, 有重点、有秩序、有针对性地对城市形象进行品牌定位和特色描述的创意广告。高质量的城市宣传片是城市的视觉名片, 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炼的影视语言, 展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 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从而达到宣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作为国家形象的分支,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看法或观念的集合。这种看法或观念通常是主观性的, 会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因此, 本文将从大众传播的主要环节对中国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 探讨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其现存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传播策略, 为中国城市宣传片更好的传播提供借鉴。 一、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五要素 1948年, 美国传播学先驱Harold Lasswell提出传播领域的五大要素:传播主体 (Who) 、传播内容 (Says What) 、传播渠道 (In Which Channel) 、传播受众 (To Whom) 和传播效果 (With What Effect) 。城市宣传片, 作为城市形象推介的主要内容, 无疑也具备这些传播要素。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主体由城市政府和媒介组织共同组成。政府是城市宣传片的出品方, 也是城市形象的主要策划者和传播保障者。城市政府会根据城市发展的定位, 决定宣传片的传播内容, 并在传播渠道上进行把关, 引导媒介组织进行城市形象的正确宣传。媒介组织是城市宣传片的制作方和发行方, 也是传播主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媒介组织精心制作的宣传画面, 会以令人震撼的效果呈现

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517089657.html, 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王小燕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1期 摘要:媒介素养是个舶来品,从1997年卜卫引进中国开始已发展了十几个年头,中国的媒介素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理性的借鉴西方的成果,然后进行本土化的建构,在发展中慢慢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媒介素养发展的健康的,可持续的道路,并加强实践性研究与系统性研究。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演变;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55-01 一、媒介素养的含义及其演变 素养一词有平素所供养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道德的词汇。往往与其他词汇相连组成军事素养,公民素养,文化素养等,“媒介素养”一词是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英文为“Media Literacy”,literacy愿意是“读与写的能力”,汉语中的素养也有“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的意思,因此,翻译过来就是“媒介素养”。英国是媒介素养的发源地,1933年,英国利维斯和汤普森所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评意识》一书的出版,成为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端,他们以保存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年人抗拒大众传媒中提供的“最低水平的满足”这种观点在30年代至60年代得到社会的广泛赞同。媒介素养的含义各种各样,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下定义为:“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 而媒介素养一词首次在中国出现则是在1997年卜卫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中,“早期的屏幕教育、媒介素养、图像素养、电视素养,以及后来的视觉传播、视觉意识与批判性观看技能等均与媒介教育的概念密切相关,或者说是媒介教育的内容。” 从素养演变为媒介素养的核心就是对媒介的认知和使用。素养的培养就是为了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建立起一个共同的世界,也可称之为经验世界。而媒介素养则需要在新技术及精神方面加强在经验世界中两者的交流。现代社会信息繁杂,人们在面对信息时除了会选择,更重要的是学会交流,也就是传播,也就是说“从素养到媒介素养的建构目标就是为了独立主体的交流”。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也强调交流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技术和产业征服交流的尺度后,面对面的交流社区随之消亡;直接的社区经验的纽带松散之后,真空随之出现。因此,对于真空的出现,需要我们自己去填充,用信息填充,达到交流的目的。在此,媒介素养演变成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交流,也就是传播。

计算机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WTT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王琨. Linux操作系统下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 [2]陆海波. 智能型掌上电脑(PDA)的研究与开发[D].电子 科技大学,2001. [3]高玉金. WINDOWS环境下并行容错局域网的研究及实现[D].燕山大学,2000. [4]陈军. 分布式存储环境下并行计算可扩展性的研究与应用 [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 [5]王霜. 瓦楞纸箱CAD系统开发[D].四川大学,2000. [6]王茂均. 织带机智能监测管理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 [7]郭朝华. 多处理器并行的星上计算机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 [8]刘胜. 拖拉机作业机组仿真试验台自动变速控制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 [9]陈新昌. 冷藏、保温汽车静态降温调温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0.

[10]毛鹏军. 智能化温室环境参数微机监控系统的设计研究 [D].河南农业大学,2000. [11]史志存. 电子鼻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 [12]孟笛. 复合材料加筋板壳结构稳定性设计的可视化研究和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0. [13]刘鹏民. 涡街电磁流量计机理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0. [14]付岩. 通用脚本语言GSCRIPT设计与应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 [15]石争浩. 《计算机组成原理》CAI及其多媒体课件实现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 [16]姚彤. 农机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东北农业大学,2000. [17]吕康娟.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 [18]邱建民. 北工大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D].北京工业大学,2000. [19]刘春明.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装置实用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 [20]刘力力.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与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 中科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 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的前10名。 研究表明,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居民评价得 分最高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 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 其中,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 全性评价均较高。 本人主要负责钢结构分公司生产、技术工艺及质量管理工作,本年度分公司较好完成 了各项生产任务及生产指标,先后承担并完成新1、2号高炉钢冷却壁制作、6m焦炉炉柱 生产、120吨大转炉技改、热轧二期工程、冷轧厂房建设及集团技改3000吨H型钢制作等任务,并取得良好成绩,1~3季度产量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高,并创造1200吨月产量记录。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著名的旅游城市。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 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而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这方面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 交通便捷性评价最高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 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此次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 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 元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 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最高的依次是厦门、威海、宁波、济南和苏州。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发布:居民幸福感厦门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