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升三暑期奥数培优(学生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找规律
第二章加减法巧算
第三章加减法竖式数字谜
第四章巧算周长
第五章乘除法初步认识
第六章平均数
第七章归一问题
第八章长方形与正方形
第九章奇数与偶数
【课前导入】
找规律是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目的是让同学们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知识要点】
这一课我们先介绍什么是“数列”,然后讲如何发现和寻找“数列”的规律。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就叫数列。例如:
(1) 1,2,3,4,5,6,…
(2) 1,2,4,8,16,32;
(3) 1,0,0,1,0,0,1,…
(4) 1,1,2,3,5,8,13。
一个数列中从左至右的第n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如,数列(1)的第3项是3,数列(2)的第3项是4。一般地,我们将数列的第n项记作a
n
。
数列中的数可以是有限多个,如数列(2)(4),也可以是无限多个,如数列(1)(3)。
许多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我们这一讲就是讲如何发现这些规律。
数列(1)是按照自然数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的,也叫做自然数数列,其规律是:
后项=前项+1,或第n项a
n
=n。
数列(2)的规律是:后项=前项×2,或第n项
数列(3)的规律是:“1,0,0”周而复始地出现。
数列(4)的规律是:从第三项起,每项等于它前面两项的和,即
a 3=1+1=2,a
4
=1+2=3,a
5
=2+3=5,
a 6=3+5=8,a
7
=5+8=13。
常见的较简单的数列规律有这样几类:
第一类是数列各项只与它的项数有关,或只与它的前一项有关。例如数列(1)(2)。
第二类是前后几项为一组,以组为单元找关系才可找到规律。例如数列(3)(4)。第三类是数列本身要与其他数列对比才能发现其规律。这类情形稍为复杂些,我们用后面的例3、例4来作一些说明。
第一章找规律(一)
【典型例】
例1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4,7,10,13,( ),…
(2)84,72,60,( ),( );
(3)2,6,18,( ),( ),…
(4)625,125,25,( ),( );
(5)1,4,9,16,( ),…
(6)2,6,12,20,( ),( ),…
例2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1,2,2,3,3,4,( ),( );
(2)( ),( ),10,5,12,6,14,7;
(3) 3,7,10,17,27,( );
(4) 1,2,2,4,8,32,( )。
例3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18,20,24,30,( );
(2)11,12,14,18,26,( );
(3)2,5,11,23,47,( ),( )。
例4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12,15,17,30, 22,45,( ),( );
(2) 2,8,5,6,8,4,( ),( )。
【同步练习一】
按其规律在下列各数列的( )内填数。
1.56,49,42,35,( )。
2.11, 15, 19, 23,( ),…
3.3,6,12,24,( )。
4.2,3,5,9,17,( ),…
5.1,3,4,7,11,( )。
6.1,3,7,13,21,( )。
7.3,5,3,10,3,15,( ),( )。
8.8,3,9,4,10,5,( ),( )。
9.2,5,10,17,26,( )。
10.15,21,18,19,21,17,( ),( )。
11.数列1,3,5,7,(),11,13,15,17。
第一章找规律(二)
【知识要点】
这一课主要介绍如何发现和寻找图形、数表的变化规律。观察图形的变化,主要从各图形的形状、方向、数量、大小及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入手,从中找出变化规律。
【典型例】
例1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将第四个图形补充完整。
例2在下列各组图形中寻找规律,并按此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数:
例3寻找规律填数:
例4寻找规律在空格内填数:
例5在下列表格中寻找规律,并求出“?”:
例6下图表示“宝塔”,它们的层数不同,但都是由一样大的小三角形摆成的.仔细观察后,请回答:
(1)五层的“宝塔”的最下层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2)整个五层“宝塔”一共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观察比较图形、图表、数列的变化,并能从图形、数量间的关系中发现规律,这种能力对于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将大有益处。
【同步练习二】
寻找规律填数:
6.下图中第50个图形是△还是○?
○△○○○△○○○△○…
第二章加减法巧算
【课堂导入】
巧算是我们小学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学好巧算不仅能使我们的计算变得更加简便,正确率也会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对我们学会发散思维、逆向思考问题等都有帮助。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外,还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就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知识要点】
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有以下两种运算规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
a +
b = b + 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 + 6 = 6 + 7
一般的,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如:
a +
b +
c +
d = b + c + d + a = c + d + a + b = ……(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即:
a +
b +
c = (a + b)+ c = a + (b + 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
6 + 8 + 12 = (6 + 8)+ 12 = 6 + (8 + 12)
一般的,多个数(三个数以上)相加,可以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和再与剩下的数相加。
把加分的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应用,就能得到一些巧算方法。
1.凑整法
凑整法就是根据题中数据特点、借助数的组合、分解以及有关运算性质,将其凑成整十整百的数,从而达到计算简便、迅速的一种方法。使用直接凑整法只需记住一句口诀:两数相加,和凑整;同尾两数直接相减,差凑整。
【典型例】
例1. 24+44+56
=
=
=
例2. 303+102+197+298
=
=
=
例3. 453+598+147-1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