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研学会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_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_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1. 引言1.1 概述研究生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科学研究骨干起着关键作用。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作为负责监督和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机构,在促进学科建设和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的背景和定义,包括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然后详细讨论了该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其特点和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所制定的研究生教育学位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核心素养和学位论文的要求。

最后,我们将探讨该专业领域中使用的培养模式以及相关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安排。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所涉及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以此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学术背景和发展概况。

同时,通过对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讨论,我们还将探索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最后,我们将总结当前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篇长文的撰写,旨在促进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2.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2.1 定义和背景研究生教育学科是指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为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的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一类学科。

研究生教育学科涵盖了多个领域,如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它致力于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给学生在特定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机会,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2.2 学科发展历程中国研究生教育学科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央政府开始推行“大规模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旨在加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知识经济建设。

后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生教育体系,并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专业结构。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国家,研究生教育学科也日益发展壮大。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 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 山西省高等教育学会 青海省高等教育学会 甘肃省高等教育学会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
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
薪酬管理研究分会
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特殊教育研究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分会
毕业生就业指导分会 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分会 发展规划管理分会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
思想政治教育分会 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 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第三届会长:何东昌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2006年4月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
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周远清同志再 次当选为会长。 第四、五届会长:周远清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 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冶金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电子高等教育分会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高教研究分会 机械工业高等教育学会 公安教育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 会共有理事350名,常务理事222名。 理事会成员有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 高等学校负责人、中科院院士、知 名教授及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 学者等。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中国教育学会

中国教育学会
1979年6月、1980年1月和1980年12月,先后召开了3次在京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总结工作,修改章程,增选 林迪生为常务副会长。
2016年3月2日,中国教育学会与北京王府学校举行合作签约仪式,“AQA国际A-Level课程学习中心”正式落 户北京。
2017年2月21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与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3月24-25日,由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北京成长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成立 大会暨国际科创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论坛主题为“创见未来——为未知而学,为未来而 教”。会上,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Alliance of Science-Technology Innovation Education of the CSE,缩写为:CSE-ASTIE)正式成立。
释义:书能启迪智慧,是理想的基础,是智慧的源泉,产生的能量促使萌芽充满生机和活力。象征我们从事 与教学相关的研究工作,表明我们的服务主体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教育研究;寓意所有教育工作者植根中 华大地,团结一心,充满希望,默默地为人类最光辉的事业增光添彩、贡献力量;呵护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幼苗茁 壮成长。会徽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据2018年3月学会官显示,学会常设办事机构是秘书处,下设60个 分支机构。
据2023年7月学会官显示,学会拥有近200个单位会员 和上万名个人会员。
(一)组织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 (二)普及教育科学知识,介绍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动向、优秀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三)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分析、信息反馈和咨询意见; (四)开展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价与推广; (五)研究、编写教材,出版学术性书刊,发布教育信息; (六)开展培训活动; (七)开展业务咨询、政策咨询和法律咨询; (八)在主管部门授权内,制定学科、专业标准; (九)组织开展教育评价活动; (十)开展对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及对外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 (十一)依法从事与本会宗旨一致的社会服务活动;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是专门致力于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学会,旨在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升。

研究生教育学会在专业学术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和人才,并不断推动研究生教育实践的创新和提高,以培养更多的优秀研究生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研究生教育学会的学科专业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教育学、管理学、工程学、医学等各个学科。

研究生教育学会致力于推动研究生教育学科的发展,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在研究生教育学会的学科专业中,各个学科都有相应的学位基本要求。

学位基本要求是指申请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或博士研究生学位的基本条件,包括学历背景、学术要求、科研能力等。

以下是针对某些学科的学位基本要求简介:1.教育学:申请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需具有教育学或相关学科的本科学历,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

申请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需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并在教育学领域有突出的研究成果。

研究生教育学会的学位基本要求是针对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生申请者提出的基本条件,旨在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希望学位基本要求能够为研究生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来源:百科内容】。

第二篇示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研究生教育学科的学术团体。

该学会的宗旨是促进研究生教育学科的发展和交流,推动相关研究和学术成果的应用。

研究生教育学科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旨在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人才,为各行各业提供优秀的研究生教育服务。

研究生教育学科涉及广泛,包括研究生教育导论、研究生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生教育管理与评价、研究生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方法等内容。

通过学习研究生教育学科,可以掌握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研究能力,为未来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教育学会章程

中国教育学会章程

中国教育学会章程(2012年5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名称为中国教育学会(英文译名为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缩写为CSE)。

第二条本会是全国性学术团体,由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领域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自愿结成,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团结和组织全国有志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第四条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教育部、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会的住所在北京市。

第二章业务范围第六条本会的业务范围:(一)组织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二)普及教育科学知识,介绍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动向、优秀成果和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三)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分析、信息反馈和咨询意见;(四)开展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价与推广;(五)研究、编写教材,出版学术性书刊,发布教育信息;(六)开展培训活动;(七)开展业务咨询、政策咨询和法律咨询;(八)在主管部门授权内,制定学科、专业标准;(九)受主管部门委托,组织教育评价活动;(十)开展对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及对外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十一)依法从事与本会宗旨一致的社会服务活动;(十二)开展其他有关活动。

第三章会员第七条本会实行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制。

第八条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自愿加入本会,拥护本会章程;(二)愿意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三)在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领域中有一定影响力;(四)中小学、幼儿园、高等师范院系、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类社会团体以及与教育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均可以申请成为本会的单位会员;(五)中小学、幼儿园、高等师范院系教师,高等师范院系在校学生,教育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教育工作者,均可以申请成为本会的个人会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简介学会简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于1983年5月,是由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高等学校、社会组织和教育工作者以及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事业单位、行业企业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学会现任会长(第七届)为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

第一届、第二届会长为教育部原部长蒋南翔,第三届会长为国家教委原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第四届、第五届会长为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第六届会长为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瞿振元。

学会按照《章程》宗旨开展各项工作,主要业务为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专业培训、展览展示、国际合作、行业监测、咨询服务、书刊编辑和行业监测等。

学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实际出发开展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努力建设高水平新型智库;坚持学术立会、服务兴会、规范办会、创新强会,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服务。

学会目前团体会员和分支机构共116个,其中有28个省级高等教育学会、12个大学高等教育学会、11个行业高等教育学会和65个分支机构。

另外,学会有高校单位会员410个,各分支机构还有大量自己本领域的会员。

高等教育新型智库学会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课题研究。

特别是组织开展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等重大课题,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咨政咨教咨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春秋两季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是学会的品牌活动。

其前身为全国高教仪器设备展示会,该展会自1992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52届。

高博会现已成为亚洲领先的集高校教学科研设备展示,实践教学成果交流,教师专业化培训,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服务、贸易洽谈为一体的高品质、综合性、专业化服务平台。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作为学会学术交流的品牌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18届,累计参加人员一万余人,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瑞典、挪威、日本、韩国、OECD等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峰会。

【知识】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简介

【知识】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简介

【关键字】知识对学校校长教师而言“科联体是人生旅途中的驿站,这里有充足的能量,丰盈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温馨的情感,诚挚的友谊,豁达的胸怀,宽厚的肩膀,走过沧海桑田的你,累了吧?来科联体驿站歇歇吧,这里是心灵的家园,智慧的源泉。

”理事会特点:“优势互补资源同享联合攻关切磋探讨交流交友携手共进”理事会宣言:中国,乃至世界,中学教育未来的领航者&驾驭者“互利共赢共建同享优势互补携手共进”“智慧的源泉心灵的家园前进的引擎同享的平台”―――――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宗旨:“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源于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行动研究;中华名校群的合作研究;前瞻性学术性的学习交流型的研究。

教师的教师,校长的校长,教师的专家,专家的教师,以期成为撬动中学教育未来的支点。

”―――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学术委员会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简介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原名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于1993年10月在北京成立,首都师大附中霍恩如校长担任理事长,王文琪主任担任秘书长。

该组织得到了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有关领导的支持。

它是由全国各省市部分重点中学和从事中学教科研的单位及个人组成的学术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

1998年根据教育部有关领导建议,为更广泛地团结联合更多的中学共建基础教育大业,更名为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

现任理事长由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附中赵钰琳校长担任,秘书长仍由先生继任,名誉理事长和顾问先后由原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的张键、韩作黎、金学方、君、吕型玮、冰心、苏步青等专家和学者担任。

如今成员校已经由最初成立时的13所重点中学发展到遍及全国26个省市的360多所重点中学,并在成员校比较多的省市设立了18个分部,总部在北大附中。

十多年来,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国家督导办王文湛、郭振有、金学方、郑增仪,中央教科所君、阎立钦、丰力,中国教育学会张健、韩作黎、郭永福,著名高校及省市科研机构吴启迪、文喆、耿申等领导专家的指导下,科联体依托众多成员校的大力支持,秉承“为培养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努力探索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的宗旨,以中国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发展为己任,贯彻“优势互补资源同享联合攻关切磋探讨交流交友携手共进”的精神,努力探索,不断进取,先后在北京、武汉、上海、大庆、广州、昆明、福州、深圳、成都、贵阳、哈尔滨、太原、桂林等地成功召开了15届年会。

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

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

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奖”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审情况介绍为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检阅近5年来我国群众性教育科学究和教改实验的成就,推动教育发展与改革,推动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的进步与繁荣,中国教育学会决定开展“中国教育学会奖”评选活动。

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始于1989年,每五年评选一次,2004年定名为“中国教育学会奖”,此次是第五届。

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会从2008年初启动了筹备工作,并于9月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活动的通知》。

《通知》就评选对象与成果形式、申报要求与评选标准、评选办法与评选时间等提出明确要求;为确保评审质量,组委会成立了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为主任的评审委员会。

截止到2009年1月底,共收到各类科研成果1824篇,其中著作230余篇,实验报告(研究、课题、咨询报告等)240余篇,论文近1450篇。

3月初召开了评审启动会。

顾明远会长、谈松华、郭永福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卓晴君副主任及评审专家20余人参加。

马建华副秘书长就评审《方案》中成果征集情况,评审具体标准、评审比例和工作进度等作了说明。

专家就评审成果定位、与年会论文关系、遴选比例把握、不能参评范围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确定了评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成员人选,评委会由14人组成。

经过初审和复审,6月16日举行了终审评审会,评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成员11人(3人因事请假)出席。

会议由谈松华副主任主持,复审专家卓晴君、文哲、周满生、陈金明、袁桂林(王本忠提交书面报告)汇报了初审时提名的一等奖、二等奖复审情况。

评审委员会根据复审情况,初步确定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名额、名单。

评审委员会根据成果申报情况,就成果资格把握、防止剽窃抄袭等提出以下明确要求:应严格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凡参评科研成果应符合《通知》要求,不符合的不能获奖;申报的丛书、文集中有部分成果已正式发表的可视为符合参评资格;申报非教育类科研成果不列入此次参评范围;对部分有疑问的论文应认真检索甄别;经审核后最终确定的一、二、三等奖名单应在网上公示;一、二、三等奖获得者(集体)应颁发证书,并为一、二等奖获得者颁发奖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会长:杜玉波
副会长:林蕙青,管培俊,张大良,姜恩来,郝平,王希勤,刘伟,赵长禄,张军,李家俊,金力,杨振斌, 吕建,葛道凯,吴朝晖,施一公,郭新立,周玉,姜治莹,李元元,王建国,舒立春,罗俊,邬大光,严纯华, 宋永华
秘书长:姜恩来
副秘书长:郝清杰
常务理事(按姓氏笔画排序):王晓燕,王涛,王海燕,王维民,王喜英,牛文利,尹若强,丁晓昌,刁玉 华,于永明,卫炳江,王世斌,王平,王永全,王永利,王亚非,王成斌,王希勤,王宏伟,王建国,王泉,邓 卫,艾尼玩·伊布拉音,左熠晨,石中英,石鹏建,卢克平,卢晓中,叶青松,申世刚,田露露,史超,史静寰, 白皓,印杰,冯守权,吕建,朱孔军,朱利中,伍锦昌,邬大光,刘宁,刘伟,刘向兵,刘克新,刘京辉,刘建 林,刘起军,刘健,刘益春,刘雪平,刘影秋,江涌,许涛,孙丽昕,孙善学,孙道胜,严纯华,严欣平,杜卫, 杜玉波,杜瑞军,李一兵,李卫青,李元元,李文胜,李北群,李旭锋,李志鹏,李松,李金碧,李宝银,李家 俊,李智,杨松,杨树兵,杨振斌,杨晓慧,吴林志,吴国生,吴爱华,吴朝晖,何军,何洁,余先亭,沈火明, 沈富可,
(三)承接政府转移的高等教育相关职能,承担政府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的相关任务,参与高 等教育行业治理;
(四)依法依规开展相关社会服务和对外活动,经有关部门核准,组织开展标准制定、教育评价、项目评估、 表彰奖励;根据高等教育领域学科发展需要,组织展览展会、竞赛活动;组织开展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咨询服 务、行业自律、行业监测等工作;
学会会员有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包括: (一)省(区、市)高等教育学会; (二)行业领域从事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 (三)高等学校; (四)独立设置的教育科研机构; (五)高等教育管理、服务机构; (六)热心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组织、企业和文化机构。 申请加入学会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拥护学会章程; (二)自愿加入学会;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科研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了表彰先进,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投身科研工作,中国教育学会决定举办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教育科研事业蓬勃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工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进一步激发教育科研活力,提高教育科研成果质量,中国教育学会决定举办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活动。

二、评选范围和条件1.评选范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研究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

2.评选条件:参评成果需为2017年至2020年间完成的教育科研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实践探索、教育技术创新等。

三、评选标准1.创新性:成果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或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创新性,对教育事业具有推动作用。

2.实用性:成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学术价值:成果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或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4.社会效益:成果对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或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评选流程1.申报:符合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申报材料。

2.初评: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初评,向中国教育学会推荐优秀成果。

3.复评:中国教育学会组织专家对各地推荐的优质成果进行复评,确定获奖名单。

4.公示:将获奖名单在中国教育学会官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5.颁奖:对获奖者颁发奖金、证书等奖励。

五、奖励措施1.获奖者将获得奖金、证书等奖励。

2.获奖成果将入选《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汇编》一书。

3.获奖者具备相应的教育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优惠政策。

六、申报材料及时间1.申报材料:包括成果简介、成果报告、论文原文等。

2.申报时间: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止。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是一个专门从事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工作的学术机构。

在中国,研究生教育一直被视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推动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会致力于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内研究生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在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方面的作用与意义,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学会的重要性及其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内容,整个文章的结构应当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以及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进行简要介绍,并阐明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相关内容,以及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的重要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发展,并得出结论。

通过清晰的文章结构,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内容,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以及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的相关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以及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对这两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也可以为研究生教育相关机构、学者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学科专业水平。

2.正文2.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学术组织,致力于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该学会成立于1993年,是由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学术组织,拥有众多会员单位和个人会员。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主要任务包括:制定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推动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科研相结合,加强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监管等。

中国教育学会2018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

中国教育学会2018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

我国教育学会2018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一、背景介绍1. 我国教育学会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学术性、专业性、全国性学会,成立于1980年,是由教育科研工作者和高等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师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学术组织。

2. 为促进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我国教育学会每年举办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其中包括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

二、活动意义1. 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是教育领域交流与学习的重要评台,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可以汲取到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我国教育学会举办此类活动,旨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活动内容1. 时间地点:2018年7月,北京市2. 内容:此次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主要包括小学、中学、高中等各个教育阶段的教学案例展示,涵盖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不同学科。

参与活动的教师将展示其精心设计的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接受观摩者的现场点评和提问。

四、活动特点1. 多样性:活动涵盖了各个学科和教育阶段,教学案例涉及范围广泛,让观摩者可以有更丰富的选择空间。

2. 互动性:观摩者可以就教学案例进行实时互动和提问,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促进教学经验的共享与交流。

五、活动效果1. 对于教师:能够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2. 对于学生:活动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可以在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中受益,提高学习效果。

3. 对于教育领域:通过教育学会组织的活动,有助于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

六、结语我国教育学会2018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学会活动中能够持续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与进步,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我国教育学会2018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是一场教育领域的盛会,参与其中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都对这次活动充满期待。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中学课程资源》
【年(卷),期】2007(0)7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原为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10月,至今已有27年历史了,学会成立以来,以其强大的学术专家阵容、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学术风气赢得了海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总页数】1页(P4-4)
【关键词】学术风气;学术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博士学位点;中国语;科研成果;办会宗旨;学术活动;学会会员;学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
【相关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第13次年会暨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学科建设学生研讨会顺利召开——中国高教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本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J],
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第13次年会暨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中国高教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本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J], 张冰;董江洪(图);
3.初冬聚瑶湖共筑语文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十八届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全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展示简述 [J], 欧阳芬;付雨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简介 [J],
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是一个代表我国高等教育行业的全国性团体。

成立于1981年,是由从事教育、科研、管理等领域的高等学校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自愿组成的学术团体,与国内外高等教育界及相关领域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和互动,是中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保障国家高等教育科学的发展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会的宗旨是:弘扬高等教育精神,推动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强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促进国内外高等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

为此,学会秉承开放性、专业性、学术性、学习性的原则,开展了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探讨和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制定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建议;推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共同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进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认证制度建设,开展高等教育教育评价研究;研究高等教育产业化和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问题,为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学会会员主要分为普通会员、团体会员、荣誉会员等。

其中普通会员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广大高校教师和相关领域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入学会,会员可以参与多种活动,分享来自国内外的先进理念,接触到业内大师,感受领先的国际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不断提升自身教育领域的专业水平。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行业需要各方联合起来,共同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不断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使命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信随着高等教育学会的支持和引领,我国高等教育行业必将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中国教育学会的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是在最近几年出现的重要一环,在整个中国高校和高等教育中,它以其突出的作用,以及设计调整、推动落实各种改革举措形式,对中国高校和高等教育带来了规整性、高效性和差异性改革空间,更加有助于提升和完善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为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改革空间和正确的研究规划,中国教育学会结合高校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该课题的主要工作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轻学校管理负担,将学校办学的集中度、经济效益和师资配备等看重学校管理的优先性;二是完善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以及构建多元和创新教学模式;三是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专业发展特点和行业需要,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四是加强学生就业支持服务,建立就业指导机制,强化学生就业能力塑造。

中国教育学会如此重视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改革高等教育的迫切的社会需要和时代要求。

通过专业的研究,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各项努力所获得的成果,实现学校改革,以满足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科学发展战略。

中国教育科研学会简介

中国教育科研学会简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学会成立于1996年2月,是进行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应用研究,教育决策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和教学研究的综合性教育研究机构。

该院设有顾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对院的学术发展和科教研工作进行审议和指导,对学术成果进行评审。

学会成立以来主持或参与了11项国家级、部委级教育规划课题,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40项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3项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大量的指令性课题。

开展了以"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为主题的教学研究,进行多形式、多层面课堂教学指导工作。

对每年度高中毕业会考、初中生毕业及升学考试、职业高中的语文、数学水平测试命题、阅卷工作进行指导,并进行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负责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部分教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编写、修订和管理工作。

承担了"教育信息网"的建设和管理,开通了"教育科研网"、"高等教育信息网"、"成人教育信息网",编辑出版了"教育丛书"、"班主任"、"教育科学研究"、"中国教育年鉴"等书刊。

并帮助建立了一批实验学校和实验基地。

承办了4届"北京素质教育研讨会"、2届"中俄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4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项目"环境、健康、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家讲习班及"全国教育产业研讨会"、"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高层学术研讨会"、与全国人大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委联合举办了《北京教育发展论坛•2001》等重大学术活动,分别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教育部门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学会现有业务机构8个: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所、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中心、教材编审部;党务、行政机构8个;挂靠单位5个。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原创版)目录1.2020 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活动的背景和意义2.评比活动的组织机构和参与对象3.评比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标准4.评比活动的过程和结果5.对我国教育科研发展的启示和推动作用正文2020 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活动是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次全国性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

该活动旨在表彰和奖励在教育科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推动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

评比活动的组织机构为中国教育学会,参与对象包括全国各地的教育科研机构、学校和教师。

参评作品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类别,涵盖了教育科研的各个领域。

评比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包括:参评作品的原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其中,原创性要求参评作品必须是原创,不得抄袭他人成果;科学性要求参评作品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实用性要求参评作品必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创新性要求参评作品必须具有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或新的技术。

评比活动的过程分为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

初评阶段,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学会负责组织评选;复评阶段,由中国教育学会组织专家对各地推荐的作品进行评审;终评阶段,由中国教育学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对复评入选的作品进行最终评审。

评选结果将在中国教育学会官方网站上公布。

2020 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活动对我国教育科研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首先,该活动鼓励了教育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原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提高了我国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其次,该活动推动了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最后,该活动表彰和奖励了一批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激发了我国教育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摘要:一、引言二、中国教育学会关于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的背景与目的三、评比活动的具体流程与要求四、参评对象与范围五、奖励措施与成果应用六、对我国教育科研发展的影响和启示正文:一、引言随着教育科研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各类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

作为中国教育学会的品牌活动之一,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围绕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二、中国教育学会关于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的背景与目的中国教育学会作为我国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团体之一,始终关注教育科研的发展,致力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是中国教育学会为进一步推动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举办的一次重要活动。

通过评比,旨在选拔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的教育科研成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评比活动的具体流程与要求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活动分为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

初评阶段,由各省市教育学会组织本地区的教育科研成果进行选拔,并向中国教育学会推荐优秀成果;复评阶段,由中国教育学会组织专家对推荐成果进行评审,确定进入终评的名单;终评阶段,由中国教育学会组织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专家、学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对进入终评的成果进行评审,最终确定获奖成果。

参评对象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在教育科研领域取得一定成果的研究者。

参评成果需为近三年内完成的教育科研成果,包括教育教学论文、专著、研究报告、教育改革方案等。

四、参评对象与范围2020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评比的参评对象主要包括全国各地教育科研机构、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者。

评比范围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多个领域。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1. 引言1.1 概述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作为全国性学术团体,致力于推动和规范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以及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详细阐述其相关信息。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文章内容、目的以及文章结构。

接下来将介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背景、使命和重要贡献。

然后,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进行详细简介,包括其定位、发展历程以及教育目标与特色。

随后将介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制定的研究生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其中包括各类别学位类型、评定方式以及申请条件和流程。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回顾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改进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以及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的基本情况和要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所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标准,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范化、国际化的进程,并为研究生选择专业提供参考依据。

2.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简介2.1 学会背景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于XXXX年,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专业性、全国性学术团体。

学会由一批长期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专家、教授和相关机构组成。

通过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研讨会,帮助推动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2.2 学会使命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主要使命是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并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级人才。

同时,该学会也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改革,为改善我国研究生培养环境和体系尽一份力量。

2.3 重要贡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在推动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学会成立于1996年2月,是进行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应用研究,教育决策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和教学研究的综合性教育研究机构。

该院设有顾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对院的学术发展和科教研工作进行审议和指导,对学术成果进行评审。

学会成立以来主持或参与了11项国家级、部委级教育规划课题,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40项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3项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大量的指令性课题。

开展了以"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为主题的教学研究,进行多形式、多层面课堂教学指导工作。

对每年度高中毕业会考、初中生毕业及升学考试、职业高中的语文、数学水平测试命题、阅卷工作进行指导,并进行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负责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部分教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编写、修订和管理工作。

承担了"教育信息网"的建设和管理,开通了"教育科研网"、"高等教育信息网"、"成人教育信息网",编辑出版了"教育丛书"、"班主任"、"教育科学研究"、"中国教育年鉴"等书刊。

并帮助建立了一批实验学校和实验基地。

承办了4届"北京素质教育研讨会"、2届"中俄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4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项目"环境、健康、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家讲习班及"全国教育产业研讨会"、"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高层学术研讨会"、与全国人大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委联合举办了《北京教育发展论坛•2001》等重大学术活动,分别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教育部门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学会现有业务机构8个: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所、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中心、教材编审部;党务、行政机构8个;挂靠单位5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