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
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杭州服装加工为例

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杭州服装加工为例,不少于1000字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加工贸易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而在杭州这样一个服装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加工贸易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加工贸易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结合杭州服装加工的实际情况,探讨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1.传统加工模式的单一性杭州的服装加工业发展历程已经有20多年之久,但主要模式都是“代工模式”,也就是代工厂承接外贸订单,并按照合同要求完成订单。
这种传统的加工模式具有单一性,缺乏技术含量和品牌支撑。
因此,服装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较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2.核心技术和品牌缺失杭州企业在服装生产和经营方面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支撑,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追求自主的品牌建设已成为一个摆在服装加工企业面前的难题。
3.外部环境的变化全球经济环境和世界政治形势都在发生变化。
原来的出口订单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稳定。
此外,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强,出口市场进入白热化的竞争状态。
加之外贸条款越来越严格,掌握外贸运作流程的公司越来越少,企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4.人才瓶颈由于这个行业无论是管理层还是生产层都比较年轻,因此在制定企业并购和战略转型等方面的经验比较匮乏,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对策1.技术和品牌建设技术和品牌建设是目前服装加工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工作。
首先可以加强对行业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同时要加强对品牌的建设,推动品牌战略的实施,打造独立自主的国际知名品牌。
2. 创新经营模式在经营模式方面,杭州服装加工企业可以通过开展深度合作或固定合作的方式,与品牌商或者设计师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可以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新型商业模式,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打造“共享经济”和“O2O”商业模式。
加工贸易的问题与对策.docx

加工贸易的问题与对策1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1.1我国加工贸易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缺乏盈利空间中国加工贸易一直属于典型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模式,60%以上的原材料与零部件主要需要依赖进口,中间产品本地化程度偏低。
由于,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形成国民较大的配套产业群,缺少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而相关配套协作企业也是严重不足。
就国际价值链中的位置来说,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在整个国际加工贸易的研发-设计-制造-仓储-运输-销售-服务等价值链中,参与的大多是制造环节的简单生产,即对原材料的初步加工、装配和组装这类劳动密集环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忽视对核心技术的研究,设计及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在国际分工的舞台上一直处于产品国际价值链的生产环节,盈利空间十分有限。
1.2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走的是外延式粗放型发展道路。
这种贸易模式对推动外贸出口额的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原材料及初级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效益不高,资源利用率还非常低。
因此,这类产品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对我国外贸未来的发展来说,实质上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20XX年,我国钢材出口增长了25.6%,塑料制品出口增长了23.19%,金属制品出口增长了25.84%。
据统计,上述三大类产品的出口总量中80%以上都是通过加工贸易形式实现的,它们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其出口量的增长是以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严重掠夺开发为代价的。
长此以往,我国自然资源消耗必然出现严重问题。
此外,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不断排放有DU气体、污水、废渣,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造成了巨大的外部不经济。
1.3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阻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早期,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是一些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主要从事对外加工装配活动,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XX年才达到24.8%。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我国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起步较早,1978年开始试点开展加工贸易业务。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内企业具有一定的制造加工能力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支持等因素。
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加工装配、来料加工和来件组装等,其中加工装配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
这种形式是指国外企业向中国企业提供零部件或半成品,中国企业进行加工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给国外市场。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优势资源,促进了我国的外贸出口。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受益于我国的加工贸易保税区政策。
我国设立了一批加工贸易保税区,如深圳、珠海、厦门、福州等,这些区域成为了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集聚地,大大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产业结构单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低附加值的轻工业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等。
这些产品的出口量很大,但利润空间较小,对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贡献度不高。
加工贸易产品的附加值较低,难以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国加工贸易大量采用来样加工、来料加工方式,导致对外依存度较高。
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订单减少等,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加工贸易的生产和出口。
3. 资金、技术、品牌受限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是利用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品牌,对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形成一定的制约。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面临来自国际市场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买家的双重压力。
国内加工贸易当前问题分析及措施

国内加工贸易当前问题分析及措施所谓加工贸易从广义讲,是指外国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的一种贸易形式。
从狭义讲,加工贸易是指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
从本质讲,加工贸易是指一国进口料件,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的生产与贸易活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巨大成绩。
据统计,在1982-2008年间,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 24.8%,其中出口增长26.7%,进口年均增长22.7%,比同期进口总额年均增速高7个百分点。
①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但我国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总额仍达9093.2亿美元,其中出口5869.8亿美元,进口3223.4亿美元。
②2010年前5个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 429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4%,其中出口2699.2亿美元,增长32.9%;进口1598.4亿美元,增长51.8%。
③30多年来, 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经贸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有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加工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长约0.761个百分点。
[1](66)此外, 加工贸易还推动了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成为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并且对解决劳动力就业也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长期以来,低端加工贸易的发展使我国加工贸易呈现出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局面,对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深入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现存的问题, 采取有效可行的对策措施,对于促进我国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一)加工贸易产业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环节这表现在:1.加工增值环节主要停留在材件加工生产阶段。
目前,我国企业主要是作为跨国公司国际产业链中的下游产业,是开展加工或组装业务的生产单位。
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完整)

目录一、摘要二、关键词三、正文(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二)我国加工贸易的特征(三)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四、参考文献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婷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
然而加工贸易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许多如在国际产业链中所处的低端地位、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大、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区域发展不平衡、容易引起国际间的贸易摩擦等严重问题。
因此,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成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加工贸易的企业性质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描述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加工贸易、现状及特征、存在的问题、转型升级、对策思考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对国民经济贡献越来越大。
在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我国出口比重越来越高,从1980年的3.6%增长到2003年的55.2%。
从1995年起加工贸易占我国贸易出口的比重一直维持在50%左右,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见表)。
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我国一半以上加工贸易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外商投资企业带来了许多新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国内制造业基础的不断完善,加工贸易不断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正在向上游推进,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将技术开发活动转移到我国,促进了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升级。
1995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情况表二、我国加工贸易的特征(一)加工贸易进口量降幅收窄。
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市场的经济仍处于衰退阶段,受此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复苏势头还不明显,但3月份加工贸易进口量降幅呈现收窄态势。
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加工贸易是指中国企业将原材料、组装件或零配件进口后进行加工加工,并通过出口形式销售给海外客户的一种贸易形式。
这种贸易模式一度是中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对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加工贸易结构单一中国加工贸易大多集中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这使得中国的加工贸易竞争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此外,许多企业都缺乏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导致市场营销策略单一、市场风险高。
2. 商业模式单一中国加工贸易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成本的劳动力、低廉的资源和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这种模式难以为中国企业的高价值产品提供竞争力,并且对中国加工贸易的长期发展构成了威胁。
3. 问题防范不足许多中国加工贸易企业没有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容易被外部风险所侵蚀,导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对策研究1. 调整产业结构中国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将重点转移到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以提高中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同时,中国企业应加强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以提高自身市场营销策略的多样性和素质。
2. 多元化商业模式中国应加强市场监管,同时探索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例如以服务换成、隔代转移、整体生产等,以提高中国加工贸易的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 加强问题防范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应加强风险控制体系、完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以避免因外部风险变化出现的生产和经营问题。
三、结论中国加工贸易一直是中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诸多问题时,中国应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多元化商业模式和加强问题防范,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新疆加工贸易现状及对策浅析

新疆加工贸易现状及对策浅析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加工贸易基地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市场开发不足等原因,新疆的加工贸易发展一直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就新疆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浅析,旨在为新疆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新疆加工贸易现状1.加工贸易的基本情况新疆作为我国边疆地区,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同时受制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导致新疆的加工贸易发展一直不尽人意。
虽然新疆政府大力扶持加工贸易产业,但在一些重要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
2.产业结构不合理新疆加工贸易产业的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原料加工为主,高附加值产品较少。
大部分加工企业只停留在简单的组装和加工环节,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外贸环境不利受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国际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新疆的加工贸易面临着一定的外贸环境压力。
特别是最近几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疆的出口产品面临很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贸易壁垒,出口量和出口额逐年下降。
4.人才短缺新疆的加工贸易产业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技术工人不足,缺乏创新型人才和外语人才。
这使得新疆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谈判、技术研发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二、对策浅析1.优化产业结构要想提升新疆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
在加工贸易中,应当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2.拓展国际市场针对外贸环境不利的问题,新疆加工贸易企业应当主动拓展国际市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寻找新的贸易机会,发展多元化的外贸市场。
注意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信息对接和协调,积极开发国际贸易合作伙伴,增加出口渠道,为企业的外贸出口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人才培养面对人才短缺的问题,新疆的加工贸易企业应当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培养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保障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生产需求。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成为迫切需求。
本文将探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际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对于加工贸易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发达国家对于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对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品需求减少。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的加工贸易能力逐渐增强,使得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我国加工贸易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二、国内成本上升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增加。
同时,环保要求的提高也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环保投入压力。
这些成本上升的因素使得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制约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是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然而,目前我国加工贸易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核心技术,难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这限制了我国加工贸易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使得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玩具等,这些产业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
同时,加工贸易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完善,导致企业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限制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空间。
五、政策法规制约政策法规是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在加工贸易领域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例如,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环保法规的严格实施等,都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压力。
这些政策法规的制约使得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针对以上制约因素,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优化出口市场布局针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应优化出口市场布局,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加工贸易作为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环节,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
加工贸易不仅可以使得生产成本降低,也能够带动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竞争,加工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也迫切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一、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1. 人工状态的变化早年的加工贸易比较依赖人工作业,而且劳动力成本比较低。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机器的发展,人工成本反而升高,机器成本比较低,作为制造业重要的生产成本中的人工成本被较多的厂家所考虑。
很多制造业均要求生产效率和制车质量都需高于过去。
所以企业需要引进机器换代人工。
2. 环境资源的变化当前加工贸易所产生的环境资源问题不容忽视,因为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作为外贸的主要形式,并不会太关注环保的问题。
这导致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大量的非法采矿和砍伐行为导致环境恶化,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
这是制约加工贸易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3. 国际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产品质量和价格几乎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许多来自同行的竞争。
如果企业不能尽快提高运营效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那么企业就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二、加工贸易面临的对策1. 升级并且技术革新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技术升级和技术革新是不可避免的。
企业应当加强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从而在技术含量、质量、产能、生产效率等各个方面进行提高。
2. 加强环境保护和能源保护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应当对于环境和能源的保护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和监管工作,采取合理措施制止恶性竞争等事项的出现。
3. 挖掘市场潜力加工贸易企业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市场策略,加强市场调研,提高对市场潜力的洞察力和研判能力。
同时,通过通过企业的自身特点,打造出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和品牌等。
4. 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管治环境,并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体系。
论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资料

论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资料
一、国内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
(一)生产效率低。
我国制造业仍然处于技术落后的状态,生产技术
和设备落后,改造改造和技术改造改进的规模较小,投入不足,生产效率
普遍较低,企业只关注利润,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够严格。
(二)市场竞争环境恶劣。
外资企业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本土企业在研发水平、管理水平、市场把控能力上处于
技术劣势,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也不精准,竞争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难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三)外贸环境变化快。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原材料价格不
稳定,物流成本不断攀升,贸易壁垒加大,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影响了加
工贸易企业的业务发展。
(四)环境排放标准不统一、很多加工贸易企业没有贯彻国家的环境
排放标准,造成自身环境污染较大,对环境的损害也较大。
(五)信息技术不充分利用。
企业现有的信息技术尚未完全利用起来,对有效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的使用仍然相对落后,也无法满足市场的实时
需求。
二、对策分析
(一)提高企业的技术改造能力和生产效率。
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对策

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完善政策体系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对加工贸易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加工贸易的 健康发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评 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 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和引导,推动加 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情况
我国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加工贸易 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加工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加工 贸易逐渐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加工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
05
结论与展望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前景与挑战
前景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贸易的复苏,我国加工贸易行业将迎来新的发 展机遇。未来,加工贸易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 量。
挑战
然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国际贸易摩擦、劳动力成本上升 、环保约束加强等。这些因素将对我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 应对措施对策
汇报人: 2023-12-08
目录
• 加工贸易概述 • 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 应对措施对策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加工贸易概述
加工贸易的定义
1
加工贸易是一种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
2
加工贸易主要以利用本国生产要素为主。
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3-12-08
目录
• 加工贸易概述 • 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 • 加工贸易政策建议 • 未来加工贸易发展趋势 • 结论
01
加工贸易概述
加工贸易的定义
01
02
加工贸易是一种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材料 、零部件等,进行加工、装配后将制成品再出口。
建立政策评估机制
定期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 需求。
优化营商环境
简化审批流程
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物流、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加强人才培养
推广清洁生产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模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 境污染。
建立环保制度
建立健全环保制度和管理体系,强化环境监管和 责任追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 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 权。
02
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03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
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机构和企业 之间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
、缺乏自主品牌等问题。
研究不足与展望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政策调整等方面,缺乏对加工 贸易企业转型发展的深入研究。
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其向高端产业 链升级。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需要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 价值链,实现从“加工制造”向“高端制造”的转型。
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对策

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对策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对策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出日益频繁、多元化的趋势。
加工贸易作为一种典型的国际贸易模式,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已经成为贸易总值的近三分之二,其中大量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出口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当前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对策进行阐述。
一、加工贸易发展现状1.出口额逐年增长,但质量存在差异从出口额的角度看,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自2010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加工贸易总额为20651.96亿元,同比增长11.4%。
虽然出口额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加工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不尽相同,其中低端产品所占比例仍然较大,这也成为发展的瓶颈。
2.贸易模式逐步多样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主要以加工出口为主,但是随着进口加工和一些品牌直销的增加,加工贸易平台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贸易形式也较为多样化,如OEM生产、SKD装配、CKD装配、ODM模式等等。
此外,有些公司通过与国外商业企业建立商业合作,直接销售产品到国外市场,这也推动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
3.外部环境变化举足轻重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加工贸易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自2018年以来,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显而易见。
一些国家的贸易政策、技术政策、投资政策都对中国加工贸易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此外,新冠疫情等全球性灾害,也是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应对措施对策加工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比较多,应对措施也比较繁琐。
下面笔者就加工贸易发展应对措施对策进行以下探讨。
1.升级转型,推动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我国在加工贸易方面具备了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基础,然而在当前全球加工贸易的竞争环境下,过去单纯依靠资本、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优势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广东省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广东省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广东省加工贸易是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促进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广东省加工贸易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推动加工贸易的发展,以下是我对广东省加工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的分析。
首先,广东省加工贸易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1.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层出不穷的贸易壁垒给加工贸易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2.技术和品质要求的提高:国际市场对产品品质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
3.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广东省的加工贸易面临竞争力下降的问题。
基于以上现状,我认为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政策扶持:政府应加大对加工贸易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应的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竞争力。
例如,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等。
2.加强技术创新:加强科研力量,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并积极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减少对国际品牌的依赖。
3.加强产业升级:将加工贸易从传统的低附加值加工向高附加值加工转变,积极推动广东省加工企业向高科技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高附加值行业转型升级。
4.拓展多元化市场:广东省应积极开拓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通过多元化市场战略降低外部市场冲击风险。
5.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加大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宣传力度,提升广东省加工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广东省加工贸易面临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和品质要求的提高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广东省应加强政府支持、加强技术创新、加强产业升级、拓展多元化市场以及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等方面的努力。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广东省加工贸易将有望实现更好的发展,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加工贸易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加工贸易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加工贸易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本章将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提出研究方法和框架。
第二章:中国加工贸易现状分析本章将分析当前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包括规模、结构、地区分布等方面。
同时,还将介绍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加工产品需求情况以及竞争态势等因素。
第三章: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在这一章节中,将详细探讨当前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剖析其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污染、技术创新不足、品牌建设不力等。
第四章:对策研究本章将提出针对中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的对策。
首先,针对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技能培训等措施来提高劳动力的竞争力。
其次,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生产等措施来减少污染。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最后,品牌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等手段来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形象。
第五章:案例分析本章将选取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解决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具体地了解到实施对策所取得的成效,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在这一章节中,将总结全文所述,并得出结论。
同时还将展望未来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总结:通过对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前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挑战。
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帮助中国加工贸易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并提升竞争力。
广西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分析

广西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其地理优势和开放程度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近年来,广西加工贸易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广西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成效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问题表述1. 产业链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广西加工贸易发展起步相对较晚,部分产业链仍处于初级阶段,例如纺织、服装等行业,华南地区的产业链更加成熟,与之相比,广西的生产水平、制造业技术水平和品牌意识下滑。
2. 对市场推广和品牌塑造的关注度不足缺乏品牌塑造的重视是广西加工贸易发展中的另一个问题,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为突出。
许多企业通过以低价为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陷入被动局面,缺乏核心的品牌竞争力。
3. 人才培养成长不足由于投入不足和资源配置的偏低,广西加工贸易人才的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例如缺乏新兴产业背景、信息化应用技能较弱等问题。
同样,人才短缺也导致相关技术和技能的传承以及创新性的缺失。
二、对策分析1. 继续深化产业链建设和优化产业格局广西加工贸易在产业链建设方面应加强技术升级,推进科技创新,升级原有技术水平,入驻先进制造业等技术先进型企业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
同时,加强与华南地区等已形成较熟产业链的区域进行互联合作来加速发展。
广西加工贸易企业应该注重品牌营销和干线物流。
通过对品牌的塑造,企业可以树立自身独有的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并进一步重视干线物流建设,加强物流运营和储运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3. 重视人才培养和促进产业与本土人才的深度融合广西加强对人才的积极引进、培养和流动,通过重视和加强人才培养,产业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新技术、新知识应用权,为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建设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同时,还要注重加强产业界与高校、科研等机构间知识和技术交流,促进专业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三、总结广西加工贸易发展的成效问题,理应引起各方面重视。
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5篇范例]
![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0aaf1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3.png)
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5篇范例]第一篇: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摘要: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随着我国产业格局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工贸易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如何解决我国加工贸易目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立足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状况,结合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因素对策一、加工贸易的概念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简称料件),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不需要付汇进口,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只收取加工费,制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的经营活动。
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经营活动。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一)我国加工贸易所取得的成绩近年来,加工贸易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有明显改善,技术进步效应逐渐显现。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显。
技术产业对外贸易更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主体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贸易投资主体从2O世纪8O年代港澳台到9O年代初的亚洲“四小龙”国家或地区,主要从事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用品、通讯、计算机以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品生产以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开始拓展。
境外加工贸易作为新的加工贸易方式正在得到发展。
(二)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随着我国产业格局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工贸易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1.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企业结构不合理(1)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过快。
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广东省的加工贸易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问题,如低附加值、环境污染、人力成本上涨等。
为了实现转型发展,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本文将探讨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低附加值问题在广东省的加工贸易领域,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低端加工环节,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简单的加工工艺。
这种模式导致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 环境污染问题加工贸易行业通常需要大量的能源和材料,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环保措施不力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长期以来威胁着可持续发展。
3. 人力成本上涨问题随着广东省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力成本不断上涨。
高昂的人力成本使得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影响了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策与措施1. 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广东省的加工贸易企业应该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技术创新,加工贸易企业可以通过研发新产品、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强化环保意识加工贸易企业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和治理。
通过引进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并建立健全的废弃物处理制度,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 提高劳动生产率面对人力成本上涨的挑战,加工贸易企业应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成本。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员工的培训水平和技能,实施灵活的工作制度等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
4. 加强与创新型企业的合作加工贸易企业可以通过与创新型企业合作,实现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可以与高科技企业、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加工贸易向高端转型。
5. 拓展市场多样化广东省的加工贸易企业应该通过拓宽市场多样化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可以通过拓展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发展品牌等方式来实现市场多元化,降低市场风险和经营压力。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1.我国加工贸易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当前,我国企业加工贸易主要是为跨国公司国际产业链的下游产业,提供加工或者组装业务。
即便是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好的沿海地区,制造业加工增值环节,也多是停留在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阶段,其中零部件与原材料主要靠进口,特别是那些高技术水平的设备,更是过分依赖进口。
原料本地采购率低,国内产业链条短,极大地限制加工贸易在经济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作用的发挥,致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依然处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低技术工序,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低下,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不足,技术和加工制造水平档次不高,在加工贸易中缺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高创汇的项目。
这种核心技术落后的现状,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受制于国外市场的现象较为严重。
2.加工贸易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比重大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特别是在初期因为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过度关注和追求,加之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使得我国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品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外资企业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是经营的主体,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占据绝大部分的比例,相对而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比重较低,并且外商独资进料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强,在加工贸易中,民族企业并没有成为主导力量。
可见,国内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力量薄弱,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与技术实力并没有发挥出来,严重阻碍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也不利于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使得加工贸易的配套多集中在外资企业,人员流动也主要集中于此,这些对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如此,我国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受外资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限制。
4.加工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加工贸易区域,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基础好、发展快与规模大的特点,中西部地区不管是规模还是发展速度,承接制造产业和加工工序专业的条件并不成熟,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依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广东是中国最早开放经济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基地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在加工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广东加工贸易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本文将就广东加工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广东加工贸易的现状1.产业结构单一化:广东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电子、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和创新能力。
2.成本压力加大: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广东加工贸易面临着成本压力的加大,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逐渐增加,不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3.市场需求变化:国内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品牌和个性化需求提出更高要求,而广东加工贸易的主要优势在于成本,无法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4.制造业升级技术壁垒: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进程,广东加工贸易面临着制造业技术壁垒的挑战,缺乏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无法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分析1.调整产业结构:广东应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产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技术支持和金融支持等政策,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广东。
2.提高生产效率: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可以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进行设备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3.加强品牌建设: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形象,培养国际知名品牌。
政府可以提供品牌推广和宣传支持,帮助企业打造国际化品牌形象。
4.加强合作与创新:广东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企业的合作,通过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政府可以提供创新创业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5.拓展国内市场: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应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论文摘要1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现状、特点1.1加工贸易的概念1.2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1.3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特点2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2.1我国加工贸易中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大2.2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基本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2.3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模式尚不能完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 2.4容易引起国际间的贸易摩擦2.5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缺失2.6我国加工贸易渠道走私严重,扰乱正常的对外经济贸易秩序2.7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发展很不平衡3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3.1我国加工贸易的新机遇3.2我国加工贸易的新挑战4我国加工贸易的对策4.1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型加工贸易产业发展4.2改善加工贸易产品结构4.3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加工贸易的政策体系和监督模式4.4转移原产国别,减少对外贸易摩擦4.5积极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4.6严厉打击加工贸易走私违法活动,维护健康的对外贸易秩序4.7实现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5结论参考文献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技术依赖、贸易的贫困化增长、走私、引发贸易摩擦等鉴于此,我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
在新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将如何利用政策手段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焦点。
本文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特点、现状着手,首先分析了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研究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给加工贸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之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加工贸易、存在问题、转型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processing and trad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Howev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China's economy to aSome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technological dependence, poverty increased trade, smuggling, lead to trade friction, in view of this, our government has formulated a series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policy. Under the new policy context, how China will use policy instruments to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to start with the first analysis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problem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cessing trade,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s positive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change research to the internationaland domestic processing trad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made after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Keywords: processing trade, problems, transformation1.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现状、特点1.1 加工贸易的概念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1.进料加工。
又叫以进养出,指用外汇购入国外的原材料、辅料,利用本国的技术、设备和劳力,加工成成品后,销往国外市场。
进料加工贸易要注意所加工的成品在国际市场上要有销路。
否则,进口原料外汇很难平衡,从这一点看进料加工要承担价格风险和成品的销售风险。
2.来料加工。
它通常是指加工一方由国外另一方提供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按照双方商定的质量、规格、款式加工为成品,交给对方,自己收取加工费。
有的是全部由对方来料,有的是一部分由对方来料,一部分由加工方采用本国原料的辅料。
此外,有时对方只提出式样、规格等要求,而由加工方使用当地的原、辅料进行加工生产。
这种做法常被称为“来样加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世界工厂为标志的,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使我国参与到全球生产的大分工当中,扩大了进出口贸易,这其中加工贸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加工贸易随着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上升,其规模也逐渐扩大,取得了飞速的增长。
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至2009年的9093.2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
另据海关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12.6万家,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有3000万~4000万人,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
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税收、创汇等方面及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由开放初期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放缓趋稳阶段。
我国加工贸易增速有两次低谷阶段,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这两次都源于外来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次年,我国加工贸易同比增长仅2个百分点,创下20年来最低增速。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冲击下,我国加工贸易增速再次大幅回落。
2008年10月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速放慢至6.3%,环比下降4.9%。
11月同比和环比同时呈现15%上下的降幅。
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速出现-13.9%的首次负增长,其间全国共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同比下降14.83%。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
外商直接投资的回落,制约了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的扩张。
另一方面,国外订单大幅减少,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也不得不收缩生产规模,加工贸易进出口严重受阻,由此拉开了“零下气候”的大幕,加工贸易的脆弱和结构性缺陷也随之显现。
1.2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世界工厂为标志的,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使我国参与到全球生产的大分工当中,扩大了进出口贸易,这其中加工贸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加工贸易随着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上升,其规模也逐渐扩大,取得了飞速的增长。
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至2009年的9093.2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
另据海关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12.6万家,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有3000万~4000万人,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
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税收、创汇等方面及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由开放初期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放缓趋稳阶段。
我国加工贸易增速有两次低谷阶段,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这两次都源于外来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次年,我国加工贸易同比增长仅2个百分点,创下20年来最低增速。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冲击下,我国加工贸易增速再次大幅回落。
2008年10月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速放慢至6.3%,环比下降4.9%。
11月同比和环比同时呈现15%上下的降幅。
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速出现-13.9%的首次负增长,其间全国共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同比下降14.83%。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
外商直接投资的回落,制约了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的扩张。
另一方面,国外订单大幅减少,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也不得不收缩生产规模,加工贸易进出口严重受阻,由此拉开了“零下气候”的大幕,加工贸易的脆弱和结构性缺陷也随之显现。
1.3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特点1.3.1 加工贸易增长迅速,对外贸贡献大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加入WTO,我国凭借比较成本优势、地理优势、政策和环境优势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对总贸易的贡献率是巨大的。
200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4742.9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额为2302.1亿美元,对外贸的贡献率达到了48.54%;2009年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2072.7亿美元,而加工贸易额为9093.2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41.19%;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总增量为6791.1亿美元,对外贸的平均贡献率为46.32%。
1.3.2 外资企业仍然是加工贸易主体,但私营企业增长迅速外资企业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
在加工贸易出口构成中,2001年外资企业占整个加工贸易的比重为44.2%,贸易额为1065.9亿美元;到2006年比重上升为51.8%,贸易额上升为4311.4亿美元。
在加工贸易进口构成中,2001年外资企业占整个加工贸易的比重为29%,贸易额为702.9亿美元;到2006年上升为33%,贸易额上升为2744.1亿美元。
由此可见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确实占据主导地位。
而同期私营企业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
在加工贸易出口构成中,2001年私营企业加工贸易额为5.26亿美元所占比重为0.22%,到2006年达到176.75亿美元,所占比重上升为2.1%。
在加工贸易进口构成中,2001年私营企业加工贸易额为2.5亿美元,所占比重为0.1%,到2006年达到109.5亿美元,所占比重上升为1.3%。
六年间外资企业贸易额增加了33.6倍;私营企业贸易额增加了43.8倍,所以私营企业增长速度远高于外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