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鼻吸痰操作标准、相关知识、流程图
经口鼻吸痰法护理课件
![经口鼻吸痰法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6325c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4.png)
护理效果
经过一周的吸痰护理,患者痰液量明 显减少,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病 情好转。
总结
成功吸痰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吸痰 时机、掌握正确的吸痰技巧以及密切 观察患者的反应。
案例二:吸痰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处理
患者情况
患者李女士,48岁, 因脑外伤导致昏迷入 院。
突发情况
在吸痰过程中,患者 出现呛咳、呼吸急促 等症状。
观察病情变化
在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 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如出现异 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吸痰后处理
01
02
03
清理用物
吸痰完毕后,清理用过的 吸痰管和手套等物品,按 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 分类处理。
观察病人情况
观察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 以及呼吸、心率等指标是 否恢复正常。
记录护理记录
将吸痰操作过程和病人情 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以 便后续查阅和评估。
经口鼻吸痰法护理课件
• 经口鼻吸痰法概述 •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 经口鼻吸痰法注意事项 • 经口鼻吸痰法护理效果评估 • 经口鼻吸痰法护理案例分享
01
经口鼻吸痰法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经口鼻吸痰法是一种通过口腔或 鼻腔插入吸痰管,将呼吸道内的 痰液及分泌物吸出的护理操作。
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治疗因 痰液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发绀 等症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的阻力。
吸痰器
检查吸痰器是否完好,并确保 其处于备用状态。
其他用物
根据需要准备手套、治疗巾等 辅助物品。
吸痰操作
连接吸痰器
将吸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 确保负压吸引功能正常。
吸痰
缓慢旋转吸引管,边吸引边将 吸痰管逐渐向外退出。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905f32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1.png)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经口鼻吸痰法通常用于清除气管、支气管和肺部中的分泌物,以减轻呼吸困难和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流程:步骤一:准备工作患者应该先坐起来或半躺在床上,口腔应该清洁干净,如果患者喉咙有炎症或者感染,应该提前吸入一些雾化药物以减轻炎症和分泌物的影响。
护士应该准备好以下工具:•吸痰管•氧气或呼吸机•抹布或面纸•消毒液步骤二:前期准备护士应该把吸痰管从包装中取出并检查是否损坏,如果有损坏应该立即更换。
接下来,护士应该仔细洗手并戴上手套。
步骤三:插入吸痰管护士应该先告诉患者需要进行吸痰,并说明操作步骤。
接着,护士应该拿起吸痰管,用消毒液消毒后,握住两端将管子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
在插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管子的插入要缓慢,让患者能够适应•插入时应该避免对喉部和喉结造成压力•对于口腔插管,您可以让患者深呼吸,然后在呼气时插入管子;对于鼻腔插管,您可以向上抬起患者的鼻子,然后插入管子•插好后,应该待患者适应后慢慢往管子中注入氧气或连接呼吸机,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步骤四:吸出分泌物当插入管子并连接好氧气或呼吸机后,可以开始吸出气管、支气管和肺部中的分泌物了。
操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吸痰器前端先吸出口腔,然后吸取支气管;手握吸痰器前端,调节吸力,缓慢快速吸痰,一方面吸痰,一方面轻拍背部帮助排除分泌物。
•吸痰时间通常为5-10秒钟,可以根据患者状况选择适当的时间。
•在吸痰过程中,应该注意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如果有必须立即停止吸痰。
吸痰完成后,护士应该将吸痰管从患者嘴或鼻中取出并用消毒液彻底清洗消毒。
步骤五:整理操作环境操作完毕后,需要整理一下操作环境,包括:•把使用过的吸痰器和面纸放到污染盒中•清理吸痰器,涂上消毒液并放入消毒柜中消毒•清洁手套和其他工具•记录吸痰的时间和吸痰的状态经口鼻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呼吸系统护理工作,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需要仔细、严谨地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正式版】经鼻 口吸痰护理操作流程 PPT
![【正式版】经鼻 口吸痰护理操作流程 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1cc0bef01dc281e43af0b0.png)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充分吸出痰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3度: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常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
2、选择吸痰管型号大小适宜(成人10-12F,小 2度:痰的外观较1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容易被水冲净;
部(肺尖、下肺)的听 插入吸痰管时不要带负压(折叠吸痰管以消除负压)。
具体的判断依据是根据吸痰过程中痰液在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的性状及在玻璃管内壁的附着情况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为三度:
诊,判断痰液的量和粘 稠度、按需吸痰。
(二)工作规范要点
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 (成人10-12F,小儿6-8F )。吸痰管 应一用一换。
(四)注意事项
4、吸引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吸出物 的性状、量。
5、如痰液黏稠(2度、3度),应配合背部叩 击、雾化吸入、应用振动排痰仪等。
9.对于清醒患者,吸痰过程中应鼓励其咳嗽。
(三)结果标准
2度:痰的外观较1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容易被水冲净;
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 6 、 鼻饲后30min内尽量避免吸痰,防止呕吐而致误吸。
5、如痰液黏稠(2度、3度),应配合背部叩击、雾化吸入、应用振动排痰仪等。 吸痰管不易插入过深,以防引起剧烈咳嗽。
因此,负压选择为:成人-300~-400mmHg,儿童-150~-300mmHg,小儿<-150mmHg.
以防引起剧烈咳嗽。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氧疗情况、SpO2、咳嗽能力、通过观察病人的SpO2 及喉部、肺部(肺尖、下肺)的
听诊,判断痰液的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 具体的判断依据是根据吸痰过程中痰液在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的性状及在玻璃管内壁的附着情况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为三度: 吸痰管不易插入过深,以防引起剧烈咳嗽。 吸痰管不易插入过深,以防引起剧烈咳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生命体征无异常变化)、有效。 6 、 鼻饲后30min内尽量避免吸痰,防止呕吐而致误吸。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a73c5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6.png)
经鼻口腔吸痰法是一种辅助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的方式,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操作者准备:包括洗手、戴口罩、准备吸痰所需要的器械等。
同时要检查吸痰管包装是否完好,接通吸引器电源后检查仪器是否能够正常建立负压,将检查无误的吸痰管连接至吸引器橡胶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是否通畅。
2. 评估患者:核对患者信息,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有无缺氧等。
如果是清醒的患者,要向其解释做该操作的目的,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对于昏迷状态或难以配合的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开口器打开口腔,头偏向一侧。
同时要做好监测,包括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音等。
3. 吸痰操作:打开吸引器开关,戴手套,接吸引器,试吸生理盐水测试管道是否通畅。
再将吸痰管插入患者鼻腔或者口腔吸净分泌物。
注意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避免患者窒息。
如果一次未能吸净全部痰液,应休息3~5分钟后再次吸痰,不要连续进行操作。
4. 吸痰完毕:关闭吸引器,取下吸痰管,观察患者病情。
同时清洁患者口鼻,观察患者口腔或鼻腔粘膜有无损伤。
5. 整理器具:将用过的吸痰管及玻璃接头进行消毒处理。
以上就是经鼻口腔吸痰法的基本操作流程,应在有专业知识、经过相关培训的医疗工作者指导下完成,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经口鼻吸痰技术ppt课件
![经口鼻吸痰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4572f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5.png)
操作步骤
一. 告知:1.吸痰的目的和步骤
2.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风险,取
得
合作
注:患者痰多危急时就立即实施操作,然 后再向患者或家属作适当的解释
操作步骤
一. 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必要时穿防护 衣 2.环境:清洁、舒适 3. 用物:吸引装置、吸痰管、听诊器等。连接 并检查吸痰装置,调节负压 4.患者:头转向一侧,颌下铺治疗巾
经口/鼻吸痰技术
学习目标
一. 掌握吸痰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二. 掌握吸痰技术 三.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吸痰术
一. 吸痰术:是通过负压吸引的方法,经 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 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方 法。
二. 吸痰的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 吸入性肺炎、肺不张、室息等并发症 的发生。
操作步骤
一. 观察与记录
1、吸痰过程中观察患者病情、面色、呼吸, 痰液的色、量、性状,若心率下降, 血氧饱和度低于90%,立即停止吸痰。
2、观察呼吸是否改善、痰液吸引情况,有心电监
护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SPO2情况 3、整理床单位,患者取舒适卧位,向患者或家属交
待注意事项,规范洗手。 4、记录痰量、性质、颜色
吸引器管道连接到各病房床单位,使用时 只需接上吸痰导管,开启开关,即可 吸痰。
二) 电动吸引器
1、组成:由马达、偏心轮、气体过滤器、压 力表、 储 液瓶、安全瓶组成。
2、电动吸引器原理 接通电源后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瓶内空气, 并由排气孔排出,不断循环转动,使瓶内产生 负压, 将痰液吸出。 安全瓶、储液瓶是两个1000ml的容器,瓶塞上有两个玻 璃管,并通过橡胶管相互连接。
一. 吸引顺序
二. 经口鼻吸痰法:口咽部 气道
经鼻口腔吸痰法PPT课件
![经鼻口腔吸痰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cf482810a6f524ccbf8550.png)
留置鼻导管吸痰
★不能将痰液咳出,无气管插管时可进行 ★取半坐卧位最佳 ★ 一侧鼻腔吸氧,一侧鼻腔进吸痰管 ★插管时不能有负压 ★插入深度可较深,患者出现咳嗽反射时再插 入至只露出吸痰管接头 ★整个过程40-50分钟,至痰液全部吸出 ★心率控制在<120次/分,SpO2>80%
操作要点
吸引压力:成人40-53.3Kpa(300-400mmHg);
注意事项
5、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叩背、 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果 6、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 心率下降等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 后再吸 7、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性状 8、储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 得超过2/3
健康教育
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 张,指导其自主咳嗽 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 除Fra bibliotek
儿童<40.0Kpa 插管时不可有负压,以免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 采取左右旋转并向上提管的手法,以利于呼吸 道分泌物的充分吸引 插入深度:经口约10-15厘米;经鼻约25厘米 操作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呼吸、 心率等
注意事项
1、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 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动作轻柔、 敏捷 3、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4、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两 次吸痰之间应间隔3-5分钟
4
用物准备
电动吸引器、无菌治疗盘内(两个治疗碗内
盛生理盐水)纱布 外:一次性吸痰管、毛巾、 弯盘、棉签、听诊器、手表、笔、快速手消 毒剂、污物盘、装吸引器接头的消毒液小瓶、 污物桶、电插板(必要时)。 昏迷病人需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
吸痰装置
1、中心吸引器 2、电动吸引器
吸痰装置
1、中心吸引器 2、电动吸引器
经口鼻吸痰法ppt -
![经口鼻吸痰法ppt -](https://img.taocdn.com/s3/m/7402ad3102020740be1e9b54.png)
1.掌握吸痰的方法及 注意事项
2.预防低氧血症
3.一旦发生心律失常立即 停止吸痰,退出吸痰管,给 氧或加大氧流量
4.一旦发生心脏骤停,立即 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
2019/10/19
并发症
并发症---------阻塞性肺不张
临床表现
发生原因
预防及处理
1.阻塞性 肺不张
喘鸣
哮喘发作的患者,因 :如沙丁胺醇、喘宁
剧烈咳嗽 插管刺激痉挛加重
2.气道高度敏感者吸痰前给予少
2.气道高度敏感 量利多卡因滴入或给予组胺拮抗
剂口服
2019/10/19
2019/10/19
一管一用.
2.肺部感染:高热, 寒颤,粘液痰或脓 痰,听诊有湿罗音
2.吸痰时空气加温 2.掌握吸痰顺序:人工 ,清洁,加湿的作用 气道—口腔—鼻腔 消失
3.胸片:散在或片 3.各种原因引起的 3.加强营养,增强机体
状阴影,
呼吸道粘膜损伤, 抵抗力
严重时均引起感
4.痰培养可找到致 染
4.发生局部感染者给予
4、患者烦躁不合 作
4. 不合作患者,固定头部; 必要时使用镇静剂,一旦发 生气道粘膜损伤,立即关闭 负压,通知医生,遵医嘱用 药
2019/10/19
并发症---------感染
并发症 临床表现
发生原因
预防及处理
1.感染 1.局部粘膜充血, 1.未严格执行无菌 1.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
肿胀,疼痛
操作
橙 5.33 16Fr
2、经气管插管及气切病人吸痰:
吸痰管的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
吸痰管型号 ( F) =[人工气道套管内径( mm) - 2]× 2。
经鼻口腔吸痰操作步骤
![经鼻口腔吸痰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9274c26f46527d3250ce01a.png)
.
经鼻/口腔吸痰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至病人床前,核对床号及姓名。
2、准备电动吸引器,接通电源(口述220V),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4、检查患者口腔,有义齿者取下活动义齿。
5、右手戴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润滑并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及吸力(口述0.04~0.053mpa)大小。
6、将吸痰管插入患者鼻腔,吸净痰液。
7、更换鼻导管,嘱清醒患者张口,昏迷者可使用压舌板等,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咽喉,轻轻左右旋转上提,吸净痰液。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如痰未吸尽,休息3~5min再吸。
8、间断吸取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9、吸痰毕,将吸痰管分离,用手上的手套包裹,丢入污物桶。
10、擦净病人口、鼻、面颊,观察口、鼻腔黏膜有无损伤,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11、关闭负压吸引器开关,撤电源。
12、对清醒患者做好指导。
13、整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口述)。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4d982d68783e0912a2162ab8.png)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素质要求
↓
评估→了解病情、呼吸状态及痰液情况
↓
备齐用物→吸引器、治疗盘(一次性吸痰管、镊
子、纱布、生理盐水、药碗)
↓
核对、解释(清醒者),病员取平卧位←病员准备
或头转向操作者
↓
启动吸引器,调节负压,连接吸痰管,←吸痰
湿润导管,试吸,检查吸痰管是否通
畅,右手持镊,左手用纱布包裹导管,
将管插入(插管时,手指压紧,避免
产生负压)然后左右旋转,向上提出,
吸尽痰液。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吸痰前加大氧浓度。
必要时反复吸,
(隔3~5分钟)
↓
观察→病员面色、氧饱和度、呼吸道是否通畅
↓
擦净面部
↓
病情及痰量、性质←记录
↓
整理床单位→助病员躺卧舒适
↓
用物消毒—清洗—消毒,定时清倾痰瓶←清理用物。
2024版经口鼻吸痰术ppt课件
![2024版经口鼻吸痰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6043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6.png)
观察患者面色、口唇颜色及精神状态,注意有无发绀、烦躁不安或意识障碍等缺氧 表现。
呼吸道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 液排出;对于无法自行排痰的患
者,应及时进行吸痰操作。
湿化呼吸道
遵医嘱给予患者雾化吸入
指导患者如何配合吸痰操作,如 深呼吸、咳嗽等。
03 操作步骤与技巧
器械准备及消毒处理
器械准备
包括吸引器、吸痰管、无菌手套、 治疗巾、弯盘、无菌生理盐水等。
消毒处理
所有器械必须严格消毒,确保无菌 操作。吸引器管道需定期清洗消毒, 吸痰管应一次性使用。
正确体位选择和固定方法
体位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舒适度,选择合适的体位,如侧卧位、半卧位或仰卧位。
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 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患者护理和营养 支持。
窒息处理 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 氧气吸入等,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05 操作后观察与护 理
操作后患者状况观察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呼吸抑制等异常 情况。
设备介绍
经口鼻吸痰术所需的设备主要包括吸引器、吸痰管、连接管、无菌手套、消毒液等。其中,吸引器是产生负压的 装置,吸痰管用于插入患者呼吸道进行吸引,连接管用于连接吸引器和吸痰管,无菌手套和消毒液用于保证操作 的无菌性。
02 患者评估与准备
患者病情评估
评估患者年龄、病情、 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评估患者有无人工气 道及机械通气情况。
预防呼吸道感染
医学护理规范: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含相关知识及流程图
![医学护理规范: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含相关知识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9ab0b82f4431b90d6c85c7ed.png)
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操作相关知识
一、概念:吸痰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用导管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
二、适应症:危重、昏迷、老年、全麻未醒、大手术后和胸部创伤等,呼吸道被呕吐物,分泌物阻塞而出现各种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各种原因不能有效咳嗽的病人。
三、吸痰装置(负压装置)
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
1、中心负压装置 :吸引器管道连接到各病房床单位,使用时只需接上吸痰导管,开启开关,即可吸痰
2、电动吸引器 :由马达、偏心轮、气体过滤器、压力表、安全瓶、贮液瓶组成
四、目的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发生
五、注意事项
(1)吸痰前调节合适负压,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2)按照无菌操作原则。
每次吸痰更换吸痰管
(3)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4)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2min,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5)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吸氧
(6)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必要时遵医嘱留取痰标本
(7)储液瓶内吸出液应该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
六、健康教育
1、教会清醒患者吸痰时正确配合的方法,向患者和患者家属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
2、教育患者呼吸道有分泌物应及时吸出,确保气道通畅,呼吸改善,缺氧纠正。
经口(鼻)吸痰操作流程及标准图。
经口鼻吸痰技术ppt课件
![经口鼻吸痰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965714aaea998fcc220e85.png)
• 吸引顺序
• 经口鼻吸痰法:口咽部
气道
• 经气管插管吸痰法:气道
口鼻
•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者以插入导管内口为
宜。
Hale Waihona Puke 19痰液黏稠度的判断与处理
• Ⅰ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无痰液
滞留在管道内壁。提示要减小气道湿化。
• Ⅱ度(中度黏痰):痰液外观较Ⅰ度黏稠,吸痰
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管道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 提示气道湿化较满意,可维持目前的气道湿化量。
17
吸痰谨记
• “轻”:吸痰动作轻柔,轻轻插入,不可反复上下提插。
• “快”:吸痰动作迅速,每次吸痰时间<15 S。
• “转”:采用边捻吸吸引边上提的吸痰方法,防止拉锯式和边插边吸
的损伤性吸痰。
• “散”:采用一次性多孔吸痰管,成人和儿童使用的吸痰管(直径)要
小于他们使用的气管插管的直径的50%,婴儿则要小于70%。
• 危重、昏迷、老年、全麻未醒、大手术后
和胸部创伤等,呼吸道被呕吐物、分泌物 阻塞而出现各种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各种原 因不能有效咳嗽的病人,气管切开及气管 插管的病人。
4
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一般有以 下三种方法:
(一)中心吸引装置 (二)电动吸引器 (三)注射器吸痰法
5
一)中心负压装置:
手法:
• 共型手,五指并拢 • 以腕部为支点扣击病变部位 • 扣击频率根据患者反应
21
22
23
2.插管:进管时阻断负压以免损伤黏膜 3.吸痰: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吸 净痰液),先吸气管,再吸口鼻腔。每次 ≤15s,间歇3~5min。 4.肺部听诊:痰鸣音有无减少或消失 5.整理:患者体位舒适、清洁,用物分 类整理
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方法ppt课件
![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d00cb2b84ae45c3a358ca0.png)
b.需要留取痰标本检验。
6
操作前准备
病人:
1.向病人及家属作好解释工作, 取得病人和家属理解和配合。同 时请家属离开病房,以免影响操 作。
2.给予高流吸氧(5-8L)。
7
操作前准 备
用物: 1吸痰管: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普通
吸痰管、留取标本的吸痰管)
2负压吸引表头
3吸痰瓶及吸痰器连接管(两根) 8
经口插入深度14-16cm,经鼻腔插管
深度22-25cm,气管套管10-20cm,
气管导管10-25cm,原则上超过气管
插管长度,插管至合适深度,遇阻力
向外退出1cm后吸引。
10
吸痰操作流程及要点说 明
实施的要点说明:
1、注意无菌操作原则 2、痰液黏稠者可雾化或拍背3-
5min后再抽吸。 3、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间歇
1
经口鼻、气管吸痰的 操作方法
概述 吸痰指征 操作前准备 吸痰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总结
2
概述
概念: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 用导管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 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保持呼吸 道通畅的一种方法。
3
概述
吸痰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是痛 苦的经历,也充满风险。
吸痰前必须正确评估患者吸 痰指征,做到按需吸痰,以尽量 减少吸痰对患者的刺激和避免并
3-5min. 4、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先抽11
吸痰操作流程及要点说 明
结束:
1、吸痰管处理,冲洗管路。
2、病人清洁,舒适体位。
12
吸痰管的处理
13
吸痰操作流程及要点说 明
观察与记录:
1、观察呼吸是否改善,痰液吸引情 况,有心电监护者,严密观察生命 体征、血氧饱和度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经口(鼻)吸痰操作相关知识
一、概念:吸痰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用导管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
二、适应症:危重、昏迷、老年、全麻未醒、大手术后和胸部创伤等,呼吸道被呕吐物,分泌物阻塞而出现各种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各种原因不能有效咳嗽的病人。
三、吸痰装置(负压装置)
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
1、中心负压装置 :吸引器管道连接到各病房床单位,使用时只需接上吸痰导管,开启开关,即可吸痰
2、电动吸引器 :由马达、偏心轮、气体过滤器、压力表、安全瓶、贮液瓶组成
四、目的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发生
五、注意事项
(1)吸痰前调节合适负压,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2)按照无菌操作原则。
每次吸痰更换吸痰管
(3)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4)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2min,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
(5)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吸氧
(6)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必要时遵医嘱留取痰标本
(7)储液瓶内吸出液应该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
六、健康教育
1、教会清醒患者吸痰时正确配合的方法,向患者和患者家属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
2、教育患者呼吸道有分泌物应及时吸出,确保气道通畅,呼吸改善,缺氧纠正。
经口(鼻)吸痰操作流程及标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