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的理论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和培养的教育形式,它是儿童教育体系中的第一环节,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指支撑学前教育实践的相关理论体系,它们对于学前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儿童发展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

一、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其中,著名的儿童发展理论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从而影响他们接受学前教育的方式和效果。

例如,在幼儿期,儿童的认知属于感知运动期,他们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经验去认识世界。

因此,学前教育应强调幼儿对感官和运动的开发和训练。

在幼儿的认知发展中,学前教育应针对儿童的特定阶段提供相应的教育活动和教学方法,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二、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对于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儿童的行为和心理过程,教育心理学理论可以指导学前教育实践并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

例如,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儿童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反应形成的,因此,教育者在学前教育中可以利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引导儿童的行为。

而认知发展理论则强调儿童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重要性,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和激发儿童的思维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因此,学前教育需要基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针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灵活选择教育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体内部因素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学前教育应注重创造有利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教育经验。

例如,社会文化理论主张通过社交互动和合作学习来推动儿童的认知和语言发展。

此外,学前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经验,尊重和借鉴儿童的家庭和社区文化,以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劳伦兹的关键期理论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婴儿期(出生~3岁)
婴儿个体脑发育、感知发展、动作发展、信任感形成、模式识 别、直觉行动思维形成与发展、口语学习、独立性发展、音乐学系、 亲子关系发展的关键期

劳伦兹的关键期理论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幼儿期(3~6、7岁)
具体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守恒性发展、识字、社会性发展、 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 3.童年期(6、7~11、12岁)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 乐,避免痛苦,-想要干什么,就要干什么。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 觉察。
“自我”是理智的,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 部分,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行为主义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在社会化中的作用: 1.攻击性行为 2.性别角色的认识 3.亲社会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
(四)教育启示
1.注意环境的影响 2.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具体、详尽 3.注意运用强化控制原理 4.注意榜样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
作业:结合书本内容和网络资源,解释并举例说明:泛灵性、 自我中心主义(三山实验)、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数 量、液体、体积、形状)。
成语故事:
揠苗助长

精神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奥地利弗洛伊德(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快乐原则)——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内驱
力、反射 自我(现实原则)——人格中有意识的、理性的部

学前教育教案设计中的幼儿发展理论

学前教育教案设计中的幼儿发展理论

学前教育教案设计中的幼儿发展理论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幼儿进行系统化教育的过程,教案设计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案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基于幼儿发展理论。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教案设计中的幼儿发展理论的应用。

一、《儿童发展学》中的理论根据《儿童发展学》(Child Development)这一领域的经典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Erik Erickson的社会情感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1.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并通过适应和建构的过程来理解和探索世界。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2. Erickson的社会情感发展理论Erickson的社会情感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和情感发展。

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关注幼儿的基本需求,如安全感、自尊心和归属感,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活动。

二、教案设计中的幼儿发展理论应用在进行学前教育教案设计时,要兼顾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社会、情感等。

以下是一些在教案设计中可以应用的幼儿发展理论。

1. 针对认知发展的教案设计在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中,他们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富有挑战性、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提供适当的问题和提示,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2. 针对社会情感发展的教案设计幼儿在社会情感发展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合作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分享,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

3. 针对身体发展的教案设计幼儿身体发展与他们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

学前教育原理知识点一、幼儿发展理论1.蒙台梭利理论:强调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提倡先天下人,后天下学科。

2.皮亚杰理论:强调儿童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发展,阶段性发展的概念。

3.维果茨基理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性,文化影响儿童发展的方方面面。

二、幼儿教育方法1.游戏教育:通过游戏,幼儿能够体验和认识世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2.教学探究: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探索,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真实和意义的环境中学习。

4.直接指导:成人有目标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学习,直接传授知识和技能。

三、幼儿教育环境1.物质环境:包括教育场所、教育设施、玩具和教育材料。

2.人际环境:包括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以及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

3.教育氛围:营造积极、和谐、尊重和关爱的教育氛围。

4.艺术环境:声音、色彩、形状等元素的有机结合,激发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四、教师角色与教育行为1.良师模范:教师是幼儿的良师益友,应该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榜样。

2.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组织好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

3.评价者和改进者:教师要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方法和环境。

五、家庭与学前教育1.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家庭应提供安全、温馨和稳定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刺激和学习机会。

3.家长应积极参与幼儿教育,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六、评价与反思1.评价是对幼儿发展和学习过程的总结和判断。

2.评价应立足于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注重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3.反思是评价的基础,通过反思可以发现不足,改进方法和环境。

学前教育学的关键理论

学前教育学的关键理论

学前教育学的关键理论学前教育学是关于儿童0至6岁之间发展与教育的学科,它研究的核心是儿童的发展特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的设计。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些关键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为学前教育的实践提供指导和依据。

本文将介绍学前教育学的几个关键理论。

一、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

它主要阐述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身体、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他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适应和认知结构的不断重组来构建对世界的认知。

这个理论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为设计合适的教育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游戏理论游戏理论是学前教育学中另一重要的理论。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最自发的活动形式之一,通过游戏儿童能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学习机会。

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著名的“区间发展理论”,他认为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儿童认知、语言、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游戏的力量,为儿童提供积极、丰富的游戏环境。

三、教育环境理论教育环境理论强调教育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和学习的重要影响。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伦达·毕鲁斯坦的生态系统理论。

她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多个层面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层面的因素。

这个理论提醒学前教育者要关注和设计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支持。

四、亲职教育理论亲职教育理论强调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是美国心理学家珍妮·兰斯福德的早期教育理论。

她认为家庭是儿童最早、最主要的教育环境,父母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亲职教育理论提醒父母要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提供贴心的关爱和适当的教育支持。

总结:学前教育学的关键理论包括儿童发展理论、游戏理论、教育环境理论和亲职教育理论。

这些理论为学前教育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理论

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理论

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个全面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和培养积极性的过程。

好的学前教育应该基于儿童发展的科学理论,而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儿童认知发展领域中最广泛被接受的理论家之一。

“认知”是指个体对外界各种形式信息的接收、加工和运用。

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感知运动期:从0-2岁的儿童,主要是依靠感觉和运动的反应来进行学习。

• 前运算期:2-7岁的儿童,孩子开始有较为合理的认知思维,但是仍然受表象支配。

• 具体运算期:7-11岁的儿童,孩子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操作能力。

• 形式运算期:从11-15岁,孩子已经进入到抽象逻辑运算的阶段了。

2.芬兰“学习乐园”教育模式芬兰的“学习乐园”教育模式强调儿童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儿童的兴趣和不同层次需求,倡导多方位、全方位的教学模式。

该教育模式具有集体游戏的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探索。

3.莫卡比运动教育法莫卡比运动教育法是一种以运动为媒介的教学方法,旨在鼓励儿童在传统课程之外发展自己的兴趣、技能和个性。

该教育法通过体育、探索和游戏来帮助儿童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促进身心发展。

4.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指人类有一种逐渐升级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学前教育应该从这些需求出发,逐步满足孩子的生命周期需求。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儿童发展理论和教育方法。

针对不同儿童有不同的适用情况,而好的学前教育应该综合考虑儿童所在阶段和个体差异,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人格和道德。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指支撑学前教育实践的重要理论体系,其中包括了蒙台梭利教育、皮亚杰理论、维果茨基理论等。

这些理论体系对于理解幼儿发展规律、设计教育活动以及指导教师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将对这些理论进行介绍和分析。

1. 蒙台梭利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尊重儿童”。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活跃的、自主的学习者,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尊重,创造一个有序、自由、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自信心和自律能力,强调通过感官体验和实践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发展。

教师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扮演着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表现,为其提供适当的教学活动和材料,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 皮亚杰理论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了以儿童认知发展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规律。

皮亚杰的理论强调儿童是主动探索者和积极构建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逐步建构知识结构。

教育者在皮亚杰理论中应该尊重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问题,激发其思维和创造力。

3. 维果茨基理论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提出了著名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性和文化性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进行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维果茨基的理论强调了教育者和同伴的角色,认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提供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学习机会和活动,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综上所述,蒙台梭利教育、皮亚杰理论和维果茨基理论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它们都强调了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了儿童的发展过程和环境的作用。

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些理论的指导,设计适合儿童发展水平和需求的教育活动,为其全面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是研究学龄前儿童在心理发展方面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探索对其心理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理论体系。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感知理论、认知理论、情感理论、语言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感知理论是指学前儿童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认知过程。

根据感知理论,学前儿童通过感觉器官来捕捉世界上的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感知周围环境,并通过感觉轨迹在大脑中形成感知的信息。

感知理论认为,感觉影响认知和情感的形成。

认知理论是指学前儿童对外界信息的理解和思考过程。

根据认知理论,学前儿童通过感知获取信息,并在大脑中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组织,形成对世界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情感理论是指学前儿童在情感表达、情感体验和情感发展方面的基本规律。

根据情感理论,学前儿童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包括喜怒哀乐、爱恨情感等。

情感理论认为,情感的发展是与环境和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的,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环境中,学前儿童的情感得到塑造。

语言理论是指学前儿童在语言习得和语言运用方面的基本规律。

根据语言理论,学前儿童具有特定的语言习得能力,并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语言理论认为,语言的习得是通过模仿、语言输入和与他人的互动等途径实现的,同时,语言的习得过程与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密切相关。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学前儿童在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基本规律。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学前儿童具有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并通过社会互动来认识世界和自己。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与语言、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家庭和学校等社会环境对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领域的发展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情感发展理论。

这些理论有助于了解和引导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促进其全面发展。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前儿童是通过外界刺激和反应形成和发展行为的。

根据这一理论,儿童的行为是通过条件反射和习惯形成的。

例如,孩子会学习通过哭泣来获得关怀和注意。

这一理论的重点是观察儿童的行为,通过正反馈和奖励来引导和培养儿童积极的行为。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通过认知能力的逐渐成熟来实现的。

让儿童主动参与探索和思考,培养其问题解决和创造力是这一理论的核心。

例如,通过让儿童玩拼图游戏,可以促进他们的问题解决和空间认知能力。

这一理论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社会情感发展理论认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

儿童通过与父母、教师和同伴的互动来学习社交技能和规范。

例如,学前班的角色扮演活动促进了儿童的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这一理论关注儿童的自我认同、情感表达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倡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亲子关系。

这些基本理论在学前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对于行为主义理论来说,教育者应当注重正反馈和奖励,鼓励儿童展示积极的行为,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其次,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的主动参与和思考,教育者应当为儿童提供有趣的学习环境和合适的教育资源,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创造力。

再次,社会情感发展理论强调社会互动的重要性,教育者应该引导儿童学会合作、沟通和适应社会规范。

除了这些基本理论,还有一些重要的发展原则需要引导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首先,个体差异原则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教育者应当关注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其次,渐进原则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逐渐的,教育者应当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学习和发展任务。

再次,全面原则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综合的,教育者应当关注儿童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述•认知发展理论•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理论•道德与品德发展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估与支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述定义重要性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定义与重要性感知运动期(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儿童自身因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理论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阶段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文化历史理论01最近发展区02支架式教学03信息处理理论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理论埃里克·埃里克森的身心社会发展理论信任与不信任自主性与羞愧、怀疑主动性与内疚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玛丽·安斯沃思的依恋理论情感智力理论道德与品德发展理论认知发展阶段与道德发展相关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他们的认知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尤其是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他律与自律在儿童的道德发展过程中,他们逐渐从他律(依赖外部规则和权威)转向自律(基于内部价值和原则)。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强调,道德判断和推理在儿童的道德发展中至关重要,它们帮助儿童在面对道德困境时作出决策。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判断与推理三水平六阶段教育者应成为儿童品德发展的榜样,通过自身行为示范道德和品德原则。

以身作则情境教育激发内在动机家校合作通过模拟真实的道德困境,引导儿童思考、讨论并实践道德决策。

培养儿童内在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让他们理解并认同道德和品德的价值。

家庭和学校应密切合作,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品德发展的环境,一致性地教育和引导儿童。

品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估与支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估方法观察法通过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情感、社交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观察,以评估其心理发展状况。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但需要观察者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巧。

学前教育的原理和理论

学前教育的原理和理论

学前教育的原理和理论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机会。

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些原理和理论,这些原理和理论指导着学前教育的实践和发展。

1. 儿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著名的儿童发展理论家如皮亚杰、弗洛伊德、巴尔顿等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包括认知发展理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指导着学前教育工作者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和环境。

2. 幼儿教育原则幼儿教育原则是指在学前教育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1) 个体化原则: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应根据其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2) 综合性原则:幼儿的学习需要综合的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3) 活动性原则:学前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

(4) 游戏性原则: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学前教育应充分利用游戏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3. 教育环境设计学前教育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环境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环境:包括教室布置、座椅、玩具等,应提供安全、舒适和富有趣味性的环境。

(2) 社会环境:包括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应营造积极、和谐、支持性的社会环境。

(3) 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资源、材料等,应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4) 文化环境:包括教育价值观、校园文化等,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

4. 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的联系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心理、情感和认知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工作者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家访、家庭活动等方式加强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的衔接。

总结:学前教育的原理和理论涵盖了儿童发展理论、幼儿教育原则、教育环境设计以及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的联系等方面。

学前儿童发展理论核心考点

学前儿童发展理论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1 儿童发展理论一、成熟势力说成熟势力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

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决定机体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行为主义的观点华生、斯金纳、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学派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

行为主义学派注重学习的外部条件对学习的影响,又注重学习者对环境的行为反应。

(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环境决定论者)(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强化:直接强化、自我强化、替代强化)(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榜样)三、精神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上存在三个主要的、连续的阶段,这些阶段主要反映在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发展过程中。

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集中活动能力,弗洛伊德把心理和行为发展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渐次阶段,依次是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其中前三个阶段属于学前期。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属于学前期,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划分相对应。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岁或1.5岁)2.自主性对害羞怀疑(1岁或1.5岁-3岁)(自主对羞愧)3.主动性对退缩内疚(3--6岁)(主动对内疚)四、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皮亚杰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二)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五、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常考点】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班社拉社会认知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考点点拨】理解型考点。

考生在记忆的时候也要依据不同的理论派别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来进行对比记忆。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教育是指为儿童提供的早期教育,旨在帮助儿童在进入正式学校之前,获得必要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运动技能。

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儿童发展、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下面我们将逐一探讨这些理论。

一、儿童发展儿童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中的基石。

在20世纪初,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他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不同的阶段。

例如,在0-2岁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3-7岁阶段,幼儿开始使用语言,并逐渐理解逻辑思维;7岁及以上阶段,儿童开始形成抽象思维能力。

此外,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了儿童心理社会发展的理论。

他强调了儿童与家庭、社会环境的互动对于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

根据他的理论,儿童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心理社会危机,如信任与怀疑、自主与羞愧等,通过解决这些危机,他们逐渐培养出自我认同和社交技能。

二、教育目标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多个方面。

首先,学前教育应致力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包括语言、数学、科学和创造思维等方面的培养。

其次,学前教育还应关注儿童的情感发展,促进他们的自信、积极情绪和适应能力。

此外,学前教育还应注重儿童的艺术、音乐和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全面培养儿童的兴趣和才能。

三、教学方法在学前教育中,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儿童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游戏教学。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故事教学也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讲故事,儿童可以学习到生活经验、道德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等。

四、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学前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为他们在进入正式学校之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学前教育还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帮助儿童建立起友谊和合作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此外,学前教育还可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涵盖了从儿童认知、情感、社交和语言发展等各个方面的理论解释,为我们理解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指导。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理论流派。

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Jean 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皮亚杰是认知发展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他认为,儿童通过积极探索和经验积累来构建认知结构,并通过适应(即平衡和失衡)来实现认知发展。

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Lev Vygotsky's Sociocultural Theory)维果茨基强调社会和文化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儿童在社会交互中通过语言学习获取文化工具,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引导来实现认知发展。

他的“近发展区”概念指出,儿童在能力掌握的区域与潜在发展区之间存在差距,通过合适的支持和指导,他们可以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

3.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Carl Rogers' Self-Theory)罗杰斯认为,儿童的自我形成是一个动态和积极的过程,他们通过不断接受和理解自己的经验,来构建自我概念。

他提出了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概念,认为只有当儿童在支持和尊重的环境中受到鼓励时,他们才能实现自我潜能。

4. 超越主义发展理论(Transcendental Developmental Theory)5. 爱因斯坦根结论发展理论(Einsteinian Sudden Insight Theory)该理论强调了儿童的突发决策和领悟的重要性。

它认为,儿童不仅通过逐步积累的学习来实现发展,还通过突发的洞察力和领悟来跨越认知层次。

以上是一些主要的理论流派,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机制。

这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儿童的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要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评估与干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案例研究0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从胎儿期到6岁左右儿童心理活动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是儿童未来心理发展的基础,对于儿童的成长和适应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快速发展和变化: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快速,各种心理活动逐渐丰富和复杂;2)受环境和教育影响大: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很大,这些影响可以塑造儿童的行为和习惯;3)以自我为中心:学前儿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非常敏感。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2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对于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心理发展可以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可以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基础;培养儿童良好习惯通过积极的心理发展,儿童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增强儿童自信心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注和研究不断增加。

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观念也存在差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各种理论和观点层出不穷,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这些理论和观点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历史与发展0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基础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特征和目标,帮助儿童逐渐掌握更复杂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三大理论基础对社会教育的启发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三大理论基础对社会教育的启发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三大理论基础对社会教育的启发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三大理论基础包括:
1.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在社会交往中学习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和态度。

这提醒社会教育者要成为一个良好的榜样,通过示范和引导来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2.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儿童不仅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还需要理解和掌握社会规则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这提醒社会教育者要教导儿童社会规范和文化背景。

3. 情感理论:强调情感对社会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儿童需要获得情感支持和安全感,以便更好地探索和互动。

这提醒社会教育者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综上所述,基于以上三个理论,社会教育者可以透过成为良好的榜样、教导社会规范和文化背景以及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等方式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涉及到许多理论和观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是通过从环境中吸收刺激并产生反应来实现的。

该理论强调了外部环境对儿童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通过正反馈和惩罚,儿童学会了一种行为模式,以适应他们周围的环境。

2.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他认为,儿童通过与周围世界的互动和适应来构建他们的认知结构。

在儿童生命早期的阶段,他们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探索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发展出符号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由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他强调了环境和社会交往对学前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区间性发展”的概念,即一个人在个体层面上依赖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持和引导。

4.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了儿童内在动机和自主性的重要性。

根据该理论,儿童在实现满足和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感到自主、有能力和有关联感。

这可以通过提供支持、提供选择和培养积极自我概念的方式实现。

5.社会情感发展理论:社会情感发展理论关注儿童在社会互动和情感关系中的发展。

詹姆斯·鲁比特提出了情感发展的五个阶段,包括自主、皮肤到皮肤接触、控制、认同和恋爱。

这一理论强调了儿童和成人之间情感连接的重要性,以及正面亲密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6.性别角色理论:性别角色理论认为,儿童在社会中充当的性别角色是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的。

该理论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对儿童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行为的影响。

通过社会化和性别角色模型的塑造,儿童学会了符合其所在社会性别角色的行为和期望。

7.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由布隆弗伯格提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包含个体、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个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法国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运动期,出生后的两年内,婴幼儿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活动来认知世界。

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期,适用于2~7岁的儿童,他们开始通过语言和表象符号进行思维活动和解决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运算期,适用于7~11岁的儿童,他们可以进行逻辑思考和操作性思维。

第四个阶段是形式运算期,适用于11岁以上的儿童,他们可以进行抽象思维和假设推理。

2.艾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
3.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

他强调了社会互动和语言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他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叫做"近似区域"的概念,指的是儿童能够通过与比他们更有经验的人合作来完成高水平的任务。

这种合作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

4.雅各布·洛特岗斯坦发展理论
洛特岗斯坦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提出了发展的环境理论,强调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如家庭、学校和社会。

他认为,正念的培养、安全的家庭环境和适度的挑战有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

5.幼儿园教育理论
幼儿园教育理论是指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该理论主张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各种学习机会,并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培养儿童的认知、社交和情绪能力。

幼儿园教育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学习者,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环境刺激下形成的,通过刺激和反应的相互作用来学习和发展。

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特·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认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形成习得行为,他们的行为可以通过正反馈和惩罚来塑造和改变。

2.认知发展理论:以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将注意力放在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上。

他认为儿童在不同的阶段会经历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如感知运动期、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他揭示了儿童的认知发展的规律。

3.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化文化理论将社会和文化因素视为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强调了社会互动和文化工具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近发展区”和“远发展区”的概念,认为儿童通过与成年人和同龄人的合作和引导,可以在自己的认知能力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4.心理动力学理论: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内心欲望和冲突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经历着冲突的不同阶段,如口唇期、肛门期和阴蒂期。

通过解决这些冲突,儿童可以达到心理平衡和成熟。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各有侧重,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这些理论通过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为教育和家庭提供了指导和启示。

在实践中,综合运用这些理论,能更好地了解和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学习辅导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本节主要内容: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现代最重要的学术思潮之一,因为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因此精神分析理论又叫弗洛伊德主义,它包括古典的弗洛伊德主义(或者叫弗洛伊德学说)和新弗洛伊德主义,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为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在出生时,人格的全部就是本我。

其主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当新生儿饿了或尿湿了的时候,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哭闹,直到有人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为止。

自我是人格中有意识的、理性的部分,反映了儿童日益发展起来的感知、学习、记忆和推理能力。

自我的功能就是寻求更为实际的、被社会允许的方式来满足本能的需求。

所以,当一个学步期儿童想要喝奶时,他会找到妈妈说:“牛奶”,而非哭闹。

随着自我的不断成熟,儿童逐渐能更好地控制住毫无理性的本我,独立寻找到可行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然而,有些需要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如一个三岁的儿童在两餐之间去偷吃饼干,很快就会被妈妈发现并制止。

在这个过程中,人格的第三个部分,超我,就会逐渐成熟。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良心”成分——三至六岁的儿童逐渐将父母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内化而形成了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标准。

超我一旦形成,儿童就不再需要成人来指出他们表现的好坏了,他们已经能明了自己的好与不好,并会对自己所作所为感觉愧疚和羞耻。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人在不同的年龄,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带”。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口腔、肛门、生殖器相继成为快乐与兴奋的中心。

早期力比多的发展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否。

以此为依据,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并描述了各个阶段的特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第一次强调了早期经验和家庭教养对学前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其关于人格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假设不能被证实,带有很强的假设性,在应用于学前儿童时仍有很大的局限。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尽管他接受了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但是他更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且能适应环境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功能,认为自我不仅仅是解决本我与超我冲突的简单仲裁者,人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要发挥自我的功能来处理社会现实问题,以便成功地适应环境,此外他还特别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

要想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人就必须要先解决好当前所面临的危机。

学前儿童的发展主要处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前四个阶段: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岁),婴儿必须学习相信别人。

如果照顾者常以拒绝的态度或不一致的方式来照顾婴儿,婴儿可能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个危险的地方,到处充满不值得信赖或依靠的人。

母亲或照顾者是最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自主对羞愧(1-3岁),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

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

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主动对内疚(3-6岁),儿童企图向别人表明自己已经长大,并开始尝试作一些自己的能力尚无法应付的事。

他们的目标或所进行的活动常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相抵触,这些冲突使他们觉得有罪恶感。

儿童必须保持自动自发的精神,但也必须学习不去侵犯他人的权利、隐私或目标,这样才能克服这种冲突。

家人是最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勤奋对自卑(6-12岁),儿童必须要能胜任社会及学习的技巧。

在这阶段,儿童常会和同伴比较。

只要勤奋,儿童就能学得社会及学习技巧,就会获得自信;但若不能学习这些重要的特质,则会自贬自卑。

教师和同伴是重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在第七章、第八章还会详细讨论这几个阶段。

第二节行为主义的观点本节主要内容:虽然精神分析理论有许多的贡献,但只有小部分同时代的儿童心理学家支持这个观点,主要是因为精神分析的理论很难加以证实或证伪。

而儿童心理学家放弃精神分析理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出现了更具说服力的理论即行为主义心理观。

该理论观的最基本要旨就是认为心理发展都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心理观在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

与洛克的“白板说”一样,华生也把婴儿看作是一块白板,可以被各种经验填满。

所以,他坚信儿童没有任何先天倾向,他们要发展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养育环境,取决于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对待他们的方式,甚至号称能将12个健康的婴儿塑造成医生、律师、乞丐等任意的社会角色,而无需考虑这些婴儿的背景或血统。

还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变化过程,是由个人独一无二的经验锻造的,因此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

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点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继承了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信条,与华生的刺激-反应观的不同点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

操作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会在紧随其后的强化作用下增强,如食物、称赞、友好的微笑或一个新玩具;同样该行为也能通过惩罚,如不同意或取消特权等,来减少其发生的频率。

通过实验研究,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一样,都会重复导致积极结果的动作,并消除导致消极结果的动作。

例如小白鼠按压杠杆(斯金纳称之为“操作”)而得到食物以后就倾向于重复按压杠杆这个动作。

而使操作得到强化的食物被称为“积极强化物”。

所以,当一个小女孩的仁慈行为经常受到父母的表扬和赞许时,那么,这个小女孩以后每每面对情绪低落的伙伴时,都可能表现她的同情;又比如,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努力学习后取得了好成绩,那么他就会因为这种积极的回报而继续勤奋读书。

与积极强化物相对的一个概念,叫做“消极强化物”,它会消退操作的发生,或使操作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降低。

如果刚才那只已经得到正强化的小白鼠再次按压杠杆时,突然遭到了可怕的电击,那么在此之后,按压杠杆这个习惯反应将会逐渐消失。

同样,如果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每次晚归都受到责罚的话,那么她可能会变得注意准时归家了。

和华生一样,斯金纳也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与环境密切相关。

他相信,一个男孩之所以会有攻击性行为,可能是因为在一段时间里伙伴“投降”(强化)于他的攻击性行为。

而另一个男孩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攻击性,则可能是由于他的攻击行为受到了伙伴的回敬,消退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如此,这两个小男孩日后会走上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

在斯金纳看来,环境塑造了习惯反应,而习惯反应构筑了人格,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独一无二的个体。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其理论中最强调的就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所谓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在他看来,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周围人们的那些有意的和无意的反应,观察、模仿带有选择性。

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儿童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模式,或调整、矫正了现有的反应特点。

当一个2岁的儿童观察到他的姐姐接近并宠爱小狗后,可能也会与小狗建立积极的关系;而当一个8岁的儿童看到父母谈论外地人时态度轻蔑,那么他也可能学会了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外地人。

“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当儿童看到他的一位同伴推到了另一个同伴,并获得了他想要的玩具,那么,他以后可能也会尝试使用这个方法,这就是替代强化。

除了观察学习过程中的替代强化外,个体还存在自我强化。

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儿童就会用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方法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如4岁的幼儿会为自己完成拼版游戏而拍手叫好。

班杜拉认为,儿童还会通过对他人自我表扬和自我批评的观察,以及对自己行为价值的评价,逐渐发展出自我效能感(即认为自己的能力和个性能使自己获得成功的信念)。

第三节认知发展理论本节主要内容:认知是指人的认识活动,其中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过程。

认知发展则是一个人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人的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有代表性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信息加工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他以发生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心理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对于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和就有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的观点皮亚杰受到其生物学背景的影响,认为智力是可以协助个体适应其环境的基本生活过程。

“适应”就是指个体能应付现有环境的要求。

例如饥饿的婴儿抓起奶瓶送入嘴内,青少年在旅行时能成功的运用地图,这都是适应的表现。

当儿童成熟时,他们会获得更为复杂的“认知结构”,以协助其适应环境。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几个主要概念认知结构或图式认知结构,或皮亚杰所说的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例如,三岁的幼儿可能会认为,太阳是有生命的,只因为太阳每天一早就出来,一到晚上就下山了。

幼儿就会以简单的认知图式——会移动的物体是有生命的——为基础来思维。

最早的图式——在婴儿期形成——是一些简单的习惯性动作,如伸手、抓握或举高,这些是具有适应意义的。

这些简单的“行为图式”可让婴儿操弄玩具、打开柜子、以及用其它方法驾驭环境。

随后,在婴儿期后期,儿童能在心中对经验进行表征,形成“符号图式”,于是他们开始进行假装游戏,并尝试使用直觉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组织和适应组织是指儿童将现有的图式结合,而成为新的、复杂的智力结构的过程。

例如,幼儿一开始可能会认为,所有会飞的都是鸟,后来他慢慢发现有许多东西不是鸟,但会飞,于是,他就可能会将这些知识进行组织而成为新、更复杂的阶层结构。

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适应。

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互补的活动而发生的。

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而顺应则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

(与第五章第三节的同化与顺应的含义是一致的)同化及顺应是两个互补的过程,二者的平衡与失衡,就是促成了认知结构的发展。

(三)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并描述了各个阶段的特征。

皮亚杰认为,这些阶段的次序是固定不变的,所有儿童都以相同的次序经历这些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以上一个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并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