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同名13314)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同名13314)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

【摘要】公民教育实质是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时代要求公民教育在认识上走出误区;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培育要关注时代的要求和特征;应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对大学生开展公民意识教育。

【关键词】时代视野;大学生;公民精神;培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第一次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问题,这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努力,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培育对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

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及其价值意义

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所谓公民意识,指的是一种理性的自我意识,意识到与他人、

法律、政治教育,也包括道德教育,而德育是伦理道德教育。也就是说,公民教育内涵比思想道德教育广,但缺少道德教育也不是完整的。真正的公民教育。

三是,公民教育不能狭义地等同于公德教育。公民教育包括公德教育,但公德只是对公民在公共道德上的一种要求,用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公民教育决不仅为此。公德教育只有个人与公共性关系的面向,而公民教育除了公民与单位、组织、政府、国家、社会等公共性关系的面向及公共生活外,还包括了对其他个体、家庭等私人生活的面向。”所以公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民教育所涵盖的内容显然远远不止公德教育。

四是,进行公民教育时,要把义务意识教育与权利意识教育相结合。不少人往往把公民意识看作是(或主要是)公民的义务意识,而把公民的权利意识看作是次要的、从属的内容。传统的公民道德教育,比较着力于强调公民的义务,忽略了公民权利意识的培植,这种倾向不利于公民道德的建设。要培养出健全自律的公民,就必须

确立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有机统一的理念,实现权利意识教育和义务意识教育的平衡。

三、现时代大学生公民精神缺失的表现

第一,权利意识认知模糊,主张狭窄,要求被动。公民权利意识是指公民作为特定社会中独立、平等、自由的成员主体,对所享有的利益和自由的自觉认知、主张和要求。目前大学生权利意识常表现为:一是不知晓自身权利,如不知道《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与自身权利相关的法律规定。有些学生甚至对自己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不了解。二是认知和行为的标准有了利己主义的倾向,表现出对自身权利的过度主张,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三是大学生的权利主张和救济存在不合理性。大学生维权意识较强,但是在权利受损时,寻求救济较为被动。四是受现实不良风气的影响进而崇拜权力,漠视权利,并且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

第二,规则意识存在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分离。所谓规则意识,是社会个体对规则的认知、认同、尊重和信仰,并自觉遵守规则的观念。大学生关于规则知识学得很多,对国家法律法

规,社会公序良俗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一定掌握。但现实生活时有“知”与“行”分离现象,不遵守规则的事时有发生。还表现在理性层面对规则价值高度认同,但在现实生活中对规则制定、遵守,常常表现为感性化,情绪化倾向。

第三,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部分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祖国的责任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国家、集体事务缺乏关心。在日常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少虑国家;追求索取,不讲奉献;强调权利,不讲义务;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和集体利益之上。责任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功利化倾向。近年来,骗贷逃贷,随便毁约,甚至自残、自杀事件就是某些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重要表现。

四、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要关注时代特征和要求

(一)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公民意识教育

1.权利与责任意识教育。国家主人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它包含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两个方面。权利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社会主体对自身权利的知晓、理解和把握;二是社会主体对他人权利的知晓和尊重”。要注意几个方面:其一,注重培养大学生对权利主体的认知意识,让大学生对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有清楚的认识。其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权利实现与权利救济意识。权利实现意识即主动将自己应该享有的法定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依照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的意识。权利救济意识即当权利被侵犯时主动寻求有效补救途径的意识。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肩负对国家及对人类的双重时代责任。

2.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公民是在特定的国家和民族中生存的人,国家与民族意识是萌发和养成公民意识的基础。两者之间应该是统一的。在现代社会,公民身份不能脱离国家而存在,公民意识教育重要一点就是使公民铭记自己是国

家的构成分子,自觉关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荣誉和安全。应教育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维护国内各民族团结,用理性的态度和行为去爱国。当今时代是全球化社会,要清楚认识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3.平等与公正意识教育。平等与公正意识教

育是制度文明视角上的公民意识教育。没有公正的制度和环境作为保障,平等很难实现;没有平等作为价值导向,公正又会迷失方向。温家宝总理曾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要通过平等与公正意识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是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时代责任,使大学生逐渐具有自觉而理性的平等意识,使之走向社会时能正当地行使权利,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4.自由与法治意识教育。自由是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权利。自由意识是公民对法律赋予自己各种权利的认识和理解。法治意识,即公民要有尊重法律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自由与法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自由的最主要的基础是法治,可以说没有法治,就没有自由。自由也是衡量法治真假的最主要的标准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言:“法律并不是压制自由的措施。”应教育学生树立依法行使自由权利的观念。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和实现个人意愿和追求;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