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性 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1.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因为它们倾向于失去电子,容易氧化。
而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因为它们倾向于获得电子,容易与金属性元素形成化学反应。
可以通过比较元素的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的数值大小来评估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2.化合价: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化合价,倾向于形成阳离子。
而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化合价,倾向于形成阴离子或共价键。
通过分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和价态来评估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3.电负性:电负性是评估元素吸引和保持共享电子能力的一种指标。
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它们更强烈吸引电子。
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电负性,它们倾向于失去电子。
通过比较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大小可以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4.化学反应类型:金属性元素通常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即容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即容易获得电子。
通过观察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可以评估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5.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位置:根据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大致可以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一般来说,周期表左侧的元素倾向于是金属性,而周期表右侧的元素倾向于是非金属性。
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判断,具体还需要根据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总结起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需要综合考量其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化合价、电负性、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周期表位置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得出判断。
同时,还需要注意到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并不是绝对的,一些元素可能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特征。
因此,在进行判断时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准确评估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21-22版:微专题9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步步高)
微专题9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金属性是指金属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其强弱:(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碱性越强,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越易化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1.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关于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铍的金属性比镁强B.氯化镁的氧化性比氯化铍强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D.单质铍易和冷水反应产生氢气答案 C解析Be位于第Ⅱ A族,金属性:Ca>Mg>Be,A、B错,C正确;镁与冷水很难反应,Be 与冷水更难反应,D错。
2.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动性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气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气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答案 D解析选项A中只指出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而没有指明它们的电子层数的多少,因而不能确定A、B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如Li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a的少,但不如Ca活泼,A项错误;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不能只根据电子层数的多少,如Na的电子层数比Cu的少,但Na比Cu活泼,B项错误;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只能说明1 mol A失去电子数比1 mol B多,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与原子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C项错误;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说明A易失去电子,则A金属的活动性肯定比B金属的活动性强,D项正确。
重难点01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重难点探究(人教版必修二)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重难点探究(人教版必修二)重难点01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方法探究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则金属性就越强。
(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如Zn排在Cu的前面,则金属性:Zn>Cu。
(3)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就越强。
如Zn与盐酸反应比Fe与盐酸反应更易置换出氢气,则金属性:Zn>Fe。
(4)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碱性越强,则对应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如碱性NaOH>Mg(OH)2,则金属性:Na>Mg。
(5)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弱。
如还原性Na>Mg,则金属性:Na>Mg,氧化性:Na+<Mg2+。
(6)根据置换反应。
如Zn+Cu2+Zn2++Cu,则金属性:Zn>Cu。
思维点拨1.一般来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或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或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故一般来说,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与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方法是相一致的。
2.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多少。
如Na易失去1个电子,而Mg易失去2个电子,但Na的金属性更强。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则非金属性就越强。
(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及运用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及运用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是元素周期律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元素与化合物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是指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1.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进行判断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最活泼的金属是Fr,天然存在的最活泼的金属是Cs;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元素周期表左边为活泼的金属元素,右边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中间的第VIA、VA族则是从非金属元素过渡到金属元素的完整的族,它们的同族相似性甚少,而具有十分明显的递变性。
当一种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与其所在的主族序数相等时,该元素为金属元素(H除外),但它既表现一定的金属性,也表现一定的非金属性。
2. 根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
(1)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根据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或反应的强烈程度进行判断:一般地,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不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元素强,与冷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热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强。
根据元素的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下,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金属性越弱。
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判断:同周期由左至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渐弱(金属性渐弱),酸性渐强(非金属性渐强);同主族由上至下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渐强(金属性渐强),酸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弱)。
根据置换反应进行判断:一般是“强”置换“弱”。
根据原电池中正负极及金属腐蚀难易程度进行判断:一般地,负极为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
(2)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根据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或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进行判断:同周期由左至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强,元素的非金属性渐强;同主族由上至下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元素的非金属性渐弱。
金属性、非金属性判断标准
一、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标准 1.与水或酸置换出 H2 的难易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Na 元素 NaOH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强碱 水合物的碱性 结论 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标准
Mg Mg(OH)2 中强碱 金属性:Na>Mg>Al
Al Al(OH)3 两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根据置换反应:如 Cu+2Ag+=2Ag+Cu2+,金属性 Cu>Ag。 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Si P S 元素 最高价氧化物对 H4SiO4 H3PO4 H2SO4 应的水合物的酸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性 结论 非金属性:Si<P<S<Cl 2、与 H2 化合的难易程度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F2 Cl2 Br2 元素 Cl2+H2 与 H2 化合难易 2HBr F2+H2 2HF 程度 2HCl Br2+H2 气态氢化物的稳 很稳定 稳定 较不稳定 定性 结论 非金属性:F>Cl>Br>I 3、根据置换反应:如 Cl2+Na2S=2NaCl+S↓,说明非金属性 Cl>S。 +4 -3 4、根据电负性判断:如 S i 3 N 4,说明非金属性 N>Si。
Cl HClO4 更强的酸
I2 I2+H2 2HI
不稳定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15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十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考点知识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的知识年年必考,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同周期的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二是同主族的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三是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的比较,四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比较。
五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置换反应。
六是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
主要题型为选择、计算、实验探究等。
以现代科技有关的问题,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为背景,考查Fe3+、Fe2+的氧化性、还原性。
饮用水的净化、FeCl3溶液腐蚀电路板等,也是热点之一。
重点、难点探源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的实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递变规律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7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 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除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形成及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越来越易,稳定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越来越难,稳定性逐渐减弱追踪高考1.【2022江苏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 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 > r(Z) > r(Y)B.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 族,Z为Al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为S元素。
A项,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A项错误;B项,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 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项错误;C项,金属性:Na(Y)Al(Z),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项错误;D项,非金属性:O(X )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项正确;答案选D。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Җ㊀江西㊀熊㊀莹㊀㊀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比较是高考必考知识点.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㊁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单质与H 2反应越容易㊁气态氢化物越稳定㊁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1㊀位置比较法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可以通过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判断,也可以通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判断.例1㊀下列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㊀㊀).A.碱性:N a O H>L i O HB .与浓硝酸反应速率:C u >A l C .酸性:H C l O 4>H 2S O 4D.稳定性:H B r >H I分析㊀元素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 a >L i ,则碱性:N a O H>L i O H ,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选项A 不符合题意.铝遇浓硝酸钝化,铜与浓硝酸剧烈反应,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选项B 符合题意.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对应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 l >S ,则酸性:H C l O 4>H 2S O 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选项C 不符合题意.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B r >I ,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B r >H I ,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选项D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采用位置比较法关键要掌握三个顺序表: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K C aN a M g Al Z nF eS nP b (H )C uH g A g PtA u 的顺序,金属性减弱.2)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F ㊁O ㊁C l ㊁B r ㊁I ㊁S 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3)周期表中金属性 左强右弱 下强上弱 ,非金属性 左弱右强 上强下弱 .2㊀实验比较法元素的金属性㊁非金属性强弱还可以通过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如强酸(碱)制弱酸(碱),金属与水或酸反应㊁非金属单质与H 2反应剧烈程度.例2㊀根据下列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图1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装置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金属性:A l >F e >C u B 装置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非金属性:C l 2>B r 2>I 2C 装置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溶解度:A g C l <A g B r <A g 2S D装置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非金属性:C l >C >S i㊀㊀分析㊀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说明铁是正极,铝是负极,故金属性:A l >F e ,同理右烧杯中铜是正极,铁是负极,金属性:F e >C u ,选项A 正确.过量的氯气可以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而使淀粉变蓝,该实验不能证明溴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选项B 错误.氯化银转化为溴化银,再转化为硫化银,故溶解度:A g 2S <A g B r <A gC l ,选项C 错误.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通过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盐酸易挥发,可能是挥发出的盐酸与硅酸钠溶液反应,无法证明C 与S i 非金属性强弱,选项D 错误.答案为A.一般情况下,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性比正极强,但要注意特殊情况,如镁和铝用导线连接放入N a O H 溶液,铝作负极;铜和铁用导线连接放入浓硝酸中,铜作负极.总之,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在原电池中常作负极,对应的阳离子在电解池的阴极越不容易放电;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在电解池的阳极越不容易放电.(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安县第一中学)65。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化学反应性:金属性通常以稳定的氧化态存在,具有相对较低的化学反应性。
这使得金在大多数环境中不会氧化或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更具有活泼的化学反应性,容易氧化或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2.电导率:金是最好的电导体之一,具有非常高的电导率。
这意味着金能够轻松地传导电流,使其在电子器件和电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电导率。
3.密度:金是相对较重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的密度通常较低。
4.熔点和沸点:金的熔点和沸点较高,使其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状态稳定。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
5.导热性:金是非常好的导热体,能够有效地传导热量。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热性能。
6.化合价:金通常以+1或+3的化合价存在,这意味着它在化合物中形成阳离子。
非金属性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更广泛,可以是正离子或负离子。
这些因素都可以用来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然而,要注意的是,这些判断是基于整体性质和一般规律。
对于一些具体情况,不同元素可能会表现出相反的性质。
除了上述因素,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判断,如以下几个方面:1.耐腐蚀性:金通常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够在大多数化学溶液中稳定存在。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可能更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
2.化学价电子层结构:金的价电子层结构稳定,使其形成比较稳定的化合物。
相比之下,非金属性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较为复杂,容易形成多种化合物。
3.计量体积:金的计量体积相对较小,这使得金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致密的晶体结构。
非金属性元素的计量体积往往较大。
综上所述,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多个标准进行判断。
这些标准包括化学反应性、电导率、密度、熔点和沸点、导热性、化合价等等。
然而,要注意的是,这些判断只是一般性的规律,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
在具体的化学和物理环境中,不同元素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简单微粒的半径比较及等电子体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根据周期律进行比较;2、依据相同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比较。
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金属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比较。
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进行比较。
较活泼金属置换出较不活泼金属。
注意: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生成的强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进行比较。
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根据周期律进行比较;2、依据非金属单质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剧烈程度和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进行比较。
与氢气反应越容易、越剧烈,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其非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比较。
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4、依据非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中简单阴离子或非金属氢化物之间的置换反应进行比较。
非金属性较强的置换出非金属性较弱的。
5、根据非金属元素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放电(失电子,还原性)顺序进行比较。
还原能力强的阴离子,其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例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L M Q R T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主要化合价+2 +3 +6、-2 +2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Q的氢化物强 B.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M > LC.T、Q的氢化物常态下均为无色气体 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例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二、简单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1.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包括同周期原子的半径比较规律、同主族原子及离子的半径比较规律);2.若几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即电子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写出2e-电子组、10电子组、18电子组简单微粒并比较半径大小:3.质子数相同时(即同一元素的原子与离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4.不满足上述三种情况时,依据“微粒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进行比较。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元素的金属性是指该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该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得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2、根据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里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例如:Cu+2Ag+ =Cu2++2Ag,可知铜的金属性强于银。
3、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难易判断: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放出氢气越容易,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例如,碱金属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水反应越来越容易,反应越来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来越强。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例如,氢氧化钠是强碱,氢氧化镁为中强碱,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则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5、根据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一般越弱。
例如,氧化性Fe2+>Zn2+,故锌的金属性比铁强。
6、根据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判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转化为等电荷的阳离子时,吸收的热量越多,失电子越难,金属性就越弱。
二、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非金属单质间置换反应判断:例如:Cl2+H2S=S↓+2HCl,可知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
2、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例如,酸性HClO4> H2SO4>H3PO4>H2SiO3(HClO4是强酸,H3PO4是中强酸,H2SiO3弱酸),可判断出Cl,S,P,S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3、根据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容易,反应越剧烈,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例如,氟气与氢气在冷暗处就能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氯气在光照下与氢气反应,溴单质在500℃与氢气反应,碘单质与氢气反应需要持续不断的加热,四种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故从氟到碘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1.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元素金属性判断依据
3.单质与水或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4.单质还原性越强或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Βιβλιοθήκη 6.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
2.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元素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3.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5.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非金属性的比较规律:由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判断,由单质和水生成酸的反应程度判断,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
非金属性的比较规律:
1、由元素原子的水解性推论:通常情况下,水解性越弱,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2、由单质和水生成酸的反应程度判断: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3、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推论:氢化物越平衡,非金属性越弱。
4、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5、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去推论:酸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弱。
值得注意
的就是:氟元素没正价态,故没氟的含氧酸,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最强
大的就是高氯酸,而不是非金属性低于氯的氟元素!故规律5只适用于于氟元素之外的非
金属元素。
6、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7、由转让反应推论:强置强。
(若依据转让反应去表明元素的非金属性高低,则非
金属单质应当搞氧化剂,非金属单质搞还原剂的转让反应无法做为比较非金属性高低的依据)
8、按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由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
族元素由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
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
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所以金属性Sn﹥Pb。
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
如:Fe + Cu2+ ===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
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 ﹥Cu。
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
元素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比较方法
元素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比较方法一、元素金属性的比较方法1、用失去电子的难易比较: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越容易,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越不容易,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弱。
例如:钠比镁更容易失去电子,钠金属性比镁强。
2、用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能力比较:金属越容易和水反应产生氢气,金属性就越强;金属越难和水反应产生氢气,金属性就越弱。
例如:钠可以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要与热水才反应,铝与热水不反应,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才与水反应,说明金属性Na>Mg>Al3、用与H+反应产生氢气的能力比较:金属与H+反应越容易,越剧烈,说明金属性越强。
金属与H+反应越难,越不反应,说明金属性越弱。
例如:镁、铝、锌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镁剧烈反应,铝比较缓慢,而锌就更缓慢,说明金属性Mg>Al>Zn4、用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进行比较: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该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弱,该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例如:碱性NaOH>Mg(OH)2>Al(OH)3说明金属性Na>Mg>Al碱性Be(OH)2<Mg(OH)2<Ca(OH)2<Sr(OH)2<Ba(OH)2说明金属性Be<Mg<Ca<Sr<Ba5、用原子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例如:K有3层,最外层1个电子,铍有2层,最外层2个电子,金属性K>Be6、通过元素周期表的位置进行比较:同一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例如:金属性K>Ca>Ga Rb>K>Na>Li7、用彼此在水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来比较:金属性强的金属能把金属性弱的金属从其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8-金属性、非金属性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4HCl(浓) +O2
CuCl2 MnCl2 + 2H2O +Cl2 500
(3)
上述三个反应,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 Cl2,而氧化剂分别是 KMnO4、MnO2、 O2 。(1)式的反应条件是室温,(2)是条件是加热,(3)条件不仅需要加热到 500℃,还 需要 CuCl2 作催化剂才能完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氧化性:KMnO4 > MnO2 > O2 。
来。(如 Cl2 能从 NaBr、NaI、NaS 中置换出 Br2、I2、S)。 6.其他,同一金属单质与不同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的化合价金属元素的氧化数(化合 Δ
价 ) 高低 不 同, 与 之反 应 生成 高 氧化 数 的非 金 属性 强 。 例 :2Cu + S === Cu2S Cu + 点燃
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减小,得电子能力增强,非金属
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
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非金属单质与 H2 化合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化合,非金属性越强。 4.依据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5.非金属元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能将非金属性弱的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
Cl2 === CuCl2 所以,Cl 的非金属性强于 S。
三、金属性、非金属性与还原性、氧化性的关系 还原性:是指失去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氧化性:是指得到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对于金属元素而言,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也越强。 对于非金属元素而言,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也越强。
金属性非金属的比较
本质
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判断依据
①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②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④An-+B―→Bm-+A,则B的非金属性比A强。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金属性、非金属的多方面比较
金属性比较
本质
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
判断依据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②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③单质还原性越强或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⑤若Xn++Y―→X+Ym+,则Y的金属性比X强。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例题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例题2014-08-06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
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
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所以金属性Sn﹥Pb。
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
如:Fe + Cu2+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
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 ﹥Cu。
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3 、下列各组符号中互为同位素
的一组是 (
C
)
A.
B.
H2 O、D2 O
石墨、金刚石
1 1 40
C.
D.
H、D和T
40 Ar 、 18 2 0 Ca
同位: 质子数相同,在周期 表中占同一位置
几种重要同位素的用途:
1 H氕,2 H氘(或D表示,如重水 1 1 D2O),31H氚(或T表示)
氢:
其中氘、氚是制造氢弹材料。 23 4U,23 5U,23 8U 铀: 92 92 92 其中U-235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 和核反应堆的材料。 碳: 126C,136C,146C
40
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DE ) (B)H2、D2、T2
42
40K 、39 K (E)19 19
40
19K
、20Ca
40
2. 下列关于同位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 A. 质量数相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 质几乎相同 B. 质量数相同、质子数不同、化学性 质几乎相同 C. 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 质不同 D. 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 质几乎相同
23
27 16
11
10 10
11
13
8
8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① ②
1 1 2 1
名称和简称
H
H
1 1 1
0 1
2
氕(H)
氘(D)
3 ③ 1 H
氚(T)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2、核素
质子 和一定数 具有一定数目的_____
中子 的一种原子 目_____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三
表
元素周期表
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
非金属性“左弱右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
金属活动性
顺序表
按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的顺序,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活动性
顺序表
按FOClBrIS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
三
反
应
置换反应
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
与水或
酸反应
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
与氢气反应
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两
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电池
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正极
电解池
在阳极首先放电的阴离子,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弱;在阴极首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对应元素的金属性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导学单
一、知识总结:
1、元素的金属性:
2、元素的非金属性:
3、元素金属性的判断依据:
4、元素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
5、
二、巩固练习
1. 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
HXO4>H2YO4>H3ZO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非金属活泼性:Y<X<Z
C.原子半径:X>Y>Z
D.原子序数 X >Z> Y
2.某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此元素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应是 ( ) A.H2XO3 B.H2XO4 C.H3XO4 D.H6XO6
3.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
A.H3PO4 B.H2SO4 C.HClO4 D.HBrO4
4.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H3XO4<H2YO4<H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X>Y>Z B.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X<Y<Z C.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Y>Z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3X>H2Y>HZ
5.下列各组按碱性依次减弱顺序排列的是:( )
A.LiOH、NaOH、CsOH B.Ba(OH)2、Ca(OH)2、Mg(OH)2
C.Ca(OH)2、KOH、Ba(OH)2 D.Al(OH)3、Mg(OH)2、NaOH
二、填空题
用“>”或“<”回答下列问题:
1、酸性:H2CO3 H2SiO3,H2SiO3 H3PO4
2、碱性:Ca(OH)2 Mg(OH)2,Mg(OH)2 Al(OH)3
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 H2S,H2S HCl
4、还原性:H2O H2S,H2S HCl
5、酸性:H2SO4 H2SO3,HClO4 HClO
从以上答案中可以归纳出:
1、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
2、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
3、元素的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
4、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生成的气态氢化物,其还原性越;
5、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其成酸元素价态越高,其酸性也越
三、课后作业
1.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B.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2
C.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XO3 D.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2. 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l(OH)3
C、稳定性:PH3>H2S> HCl
D、非金属性:F>O>S
3.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CH4>NH3>H2O>HF B.SiH4>NH3>H2S>HCl
C.HF>H2O>NH3>PH3 D.NH3>PH3>H2S>HBr
4.HF、H2O、CH4、SiH4四种气态氢化物按稳定性由弱到强排列正确的是
A.CH4<H2O<HF<SiH4 B.SiH4<HF<CH4<H2O
C.SiH4<CH4<H2O<HF D.H2O<CH4<HF<SiH4
5.下列氧化物按其形成的含氧酸酸性递增排列的顺序是
A.SiO2<CO2<SO3<P2O5 B.SiO2<CO2<P2O5<SO3
C.CO2<SiO2<P2O5<SO3 D.CO2<P2O5<SO3<SiO2
6.已知X、Y、Z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增大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增强
C.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减弱 D.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大7.同一主族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3XO4<H3YO4<H3ZO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H3<YH3<ZH3
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X>Y>Z D.电子层数:Y>X>Z
8.有A、B、C、D四种非金属元素:A、B在反应中各结合1个电子,形成稳定的结构,且B —的还原性小于A—的还原性;氢化物稳定性HD<HA;原子序数C<D,且C、D的稳定结构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则这四种元素非金属金属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
A.A、B、C、D B. B、A、C、D C.A、B、D、C D. B、A、D、C 9.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 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B.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值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10.能说明元素A的非金属性比元素B的非金属性强的理由是
A. 通常条件下,元素A的单质是气态,元素B的单质是固态
B. A、B两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半径A<B
C. 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分解温度高
D. 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弱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二、填空题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A、B、C、D四个区域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_______。
2、有人认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不是ⅣA族的碳元素,而是另一种短周期元素,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这一元素是________。
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答案:
1.AD
2.B
3.C
4.BC
5.B
6.CD
7.解析:选C。
115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ⅤA族,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可知该元素为金属元素,不易与氢化合,最高化合价应为+5价。
8.解析:选BC。
根据元素X的化学式H2X,元素X显-2价,位于周期表中第ⅥA族,最外层有六个电子;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3,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
9.C 10.A11.C 12.C 13.D 14.C 15.D 16. A 17. A 18.D 19.D 20.B 21.D 22.C 23.BC
24.【答案】减小;增大;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强。
(3)三,Na3PO4、Na2HPO4、NaH2PO4(4)HCl>PH3
25.解析:(1)据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可知:A区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共存区;B区为过渡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C区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共存区;D区为0族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
(2)碳、氢两元素均可形成无机物、有机物,且碳、氢是形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但是在无机物中,碳形成的化合物不如氢形成的化合物多。
(3)据题意可知:甲为Al元素,乙为Mg元素;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Mg的金属性较强;验证该结论的依据是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规律:金属单质与H2O或酸反应放出H2的难易程度等。
答案:(1)B (2)氢(3)①见下表。
②镁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