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建设论文生态环境建设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态建设论文生态环境建设论文
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研究
摘要:黄石市具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有利条件,也面临着环境、资源、空间等各种要素的制约,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黄石实施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黄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措施为:加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实施生态工程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园林景观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黄石;宜居城市;生态环境
引言
作为中国重要的矿冶城市和原材料工业基地,湖北省黄石市经历了先有厂矿后有城市、先生产后生活的城市发展过程。长期以来的矿山采掘和开山取石,造成开山塘口多且植被恢复难;工业区和生活区犬牙交错,造成绿化用地难;原材料工业的高能耗、重污染、强运输,造成环境治理难,城市环境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为扭转资源渐趋枯竭,减少资源开采收益下降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逐步改变对自然资源过度依赖现状,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经济转型的发展步伐。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黄石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道路选择和成功的关键。
一、黄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有利条件
黄石依山傍水,襟江怀湖,素有“江南明珠”之美称,是一座不可
多得的风光秀美的山水园林城市。黄石市是武汉“8+1”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她毗邻长江,环绕磁湖、青山湖,倚靠西塞山,远眺东方山;矿产资源丰富,自然景色怡人,建设宜居城市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自然生态条件。黄石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境内水系众多,河流湖泊纵横,山地、平原、湖区、溶岩、山间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并存,形成黄石“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地貌特点,依山襟江、内嵌湖泊,景色秀丽。黄石风光绮丽,景致优美,最为著名的当属“黄石八景”(西塞山怀古、东方览胜、磁湖夕照、山洞飞云、鹿獐朝晖、挹江听涛、铜都鎏金等)和“黄石三台”(天台、云台、宫台)等风景名胜。
2.城市基础设施、园林绿化条件。为塑造黄石特色园林绿化新形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力加快园林绿化景点建设,建成了团城叠翠、名园三趣、磁湖睡美、澄月瀛州、鱼跃鸢飞、栈桥望月、长虹卧波、东楚一曲、飞云异景、铜都迎宾等十大城市新景观。同时,加大公园景点设施配套,改造团城山、西塞山、飞云公园以及东方山风景区等一批重点公园景点,形成江南名园、森林公园、佛教名山的不同特色。对新建的广场、绿地、景点,突出山水特色、地方文化特色和植物造景特色。占地15公顷的人民广场,其山径休闲区依山而筑,滨水休憩区临湖而建,融自然山水与园林建设于一体,显示出自然朴实而又不失高雅的格调。另外注重山体的保护,加大荒山绿化和矿山
废石场的复垦工作,全面关闭了28个开山塘口并进行植被。大冶铁矿在百亩废石场上植起了郁郁葱葱的树林,被国家授予“矿山复垦先进单位”称号。
3.历史文化条件。黄石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已发现的铜录山古矿冶遗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堪称人类矿冶史上的奇观,悠久的冶炼历史更使之著称于世。黄石东方山被誉为“三楚第一山”。因西汉著名文学家、汉武帝近臣东方朔曾在此结庐读书、修道炼丹而得名。东方山历史悠久,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05年)的弘化禅寺,历经千载,香火旺盛,高僧辈出,以弘化禅寺为中心的22座大小寺庙,散落于群山峰壑之间。东方山峰峦叠嶂,山睿纵横,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已成为集佛教文化和风景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黄石不仅在历史上是华夏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近代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和水泥故乡,在战争年代也是红色革命根据地。黄石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黄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1.资源型城市的特点使黄石的污染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近年来,黄石通过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建设了一批能耗低、污染少、效益好的工业企业,但全市仍以冶炼、电力、建材等重工业为主,这些行业污染治理难度较大。2007年这三大行业的二氧化硫、烟尘、粉尘
排放量分别占工业的97.67%、89.69%、99.4%,其排放的废水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93.9%。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主要污染物新增量还将不断攀升,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2.环境质量改善困难较多。市区空气环境质量虽总体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接近二级标准限值下限的天数较多。水环境质量方面,长江黄石段虽然总体水质较好,2008年长江黄石段水质Ⅲ类水质达标率为99.5%,但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扩大,污染趋势在扩大。大冶湖污染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保安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磁湖、青山湖水质在短时间内难以明显改善。大冶作为资源型城市虽然经过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但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由于各种因素错综复杂,还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
3.环境保护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少数地方和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仍然意识不强,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不能正确处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有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重污染行业和淘汰产业仍被少数地方引进。有的在引进项目时,不履行建设项目环保“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使环保工作防不胜防,堵不胜堵,增加环保的成本和难度。
三、黄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措施
1.加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必须推进生态工程建设。要努力恢复市区山体、水体生态功能,严格禁止对市区山体、水体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严厉打击开山填
湖行为。加强人工造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生态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湿地、湖泊保护与生态恢复。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加强黄荆山、大冶铁矿等受破坏山体的生态修复,构建草、藤及乔木组成的多层次、立体的植被体系,完成地表的重新覆盖和生态功能的重新启动。对青山湖、磁湖、青港湖进行截污清淤泥,并疏浚清通磁湖与青山湖连通渠、磁湖与长江连通渠(胜阳港),形成通江连湖的活水系统,定期进行水体更新。在清掏底泥的基础上,在青山湖、磁湖种养高等水生植物,在湖泊沿岸恢复自然生态驳岸带。在关闭现有各人工渔场的基础上,适当放养藻食性鱼类,重构两湖自然湿地生态系统。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黄石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产业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排放,以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力,积极扶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发展。市中心区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业、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严禁新上传统工业项目。黄金山新区要在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总量的前提下,重点发展深加工、劳动密集型、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类项目。农业原生态发展区以限制开发为主,坚持保护优先,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风景开发区,除发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