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9课《桃花源记》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品析】这几句话暗含了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东晋黑暗腐朽现实社会的否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连汉朝都不知道,更不必说魏和晋了。古朴的桃花源人目无古今,这是作者对历史和现实双重失望的寓言式的艺术折射。
4.后遂无问津者。
【品析】全文用这句作结,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给人留下了无穷的韵味,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同时也暗示人们: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1.发现桃花林
2.进入桃花源
3.出而复寻桃花源
三、研讨释疑——重点探究
1.作者虚构这样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明确:作者虚构这样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也表达了对人人平等、人人劳动、没有战乱、没有剥削、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尽管当时的社会无法实现,但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讨论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明确:桃花源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强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宁生活的美好愿望。
四、字斟句酌——名句品析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品析】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种很美的境界:这里有清澈的溪水,有嫩绿的鲜草,有粉红的桃花,花瓣从树上一片片洒落下来,那么纯净,那么浪漫,真可谓人间仙境。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了铺垫。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及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结合注释以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3.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1.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断句,读出感情。
3.虚实相间,详略得当。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略写了由于渔人“忘路之远近”而发现桃花林。然后详写渔人进入桃花源见到了一个和谐的理想世界。渔人“处处志之”,后人却“不复得路”,又表现出了桃花源的不真实性,文末的刘子骥又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虚实相间的写法赋予了桃花源无限的神秘感。
六、多元智能——拓展延伸
五、技法赏析——写作借鉴
1.用词准确,语言精练。
本文语言非常精练,文章一开头,只用“晋太元中……忘路之远近”这19个字,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开端。
2.语言晓畅,言简意赅。
本文多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晓畅,明白如话,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至今还有生命力。如“豁然开朗”“怡然自乐”等。
1.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想一想自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到渔人进入桃花源期间,桃花源外的世间又发生了哪些战争?请至少写出三个来。(写出战争的名称即可)
明确:如陈胜、吴广起义,垓下之战,赤壁之战等。
2.陶渊明在现实社会异常黑暗的情况下,个人无法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营造出一个并不存在的桃花源,来告诉人们他理想的社会,因此,有人把他笔下的桃花源称为“乌托邦”。请结合以下材料,给“乌托邦”做个注解。
【品析】作者概括地为我们描绘了桃花源内的田园风光和社会人事,描写极有层次。先写田园风光:辽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纵横的田间小道,美好的池塘,垂阴的桑竹;再写桃花源人的劳动、服饰、情操、意趣。从远到近,从自然景象到生活情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作者描绘的这幅祥和、古朴的田园风景画,同当时战乱纷扰、社会黑暗、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附板书设计:
【材料链接】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出生在湖南凤凰一个美丽却闭塞的小镇上,这里民风淳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镇由于受城市文明影响,民风发生变化,人与人之间也充满尔虞我诈。这让沈从文先生很痛心。面对已经不复存在的淳朴民风,他只能在小说里用文字去塑造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风景秀美、民风淳朴的湘西世界。因此,人们把他笔下的湘西世界也称为“乌托邦”。
第 三 单 元
第9课桃 花 源 记
【教学目标】
1.掌握“俨然、交通、无论、皆、咸、具、之”等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的记叙方法。
3.了解陶渊明的志趣、品质和思想感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再现桃源,理解陶渊明创作目的。
【情境导入】
(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点拨】本题分析要注意陶渊明和沈从文笔下描绘的世界都是不存在的,但描绘的都是美好的世界,这是“乌托邦”的核心。
明确: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愿望或理想,但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的理想社会。
七、本课小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2.我们应怎样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明确: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憧憬着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民风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种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花源究竟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充分说明了这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
2.重点注意对古今异义词的学习,翻译时注意省略句。
3.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出而复寻桃花源的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二、梳理思路——探究文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