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论文】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论文6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论文6篇第一篇【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使小学生负担加重,天性得到抑制,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幼儿园提前开设小学课程呢?本文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原因、危害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天性;身心健康幼儿教育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幼儿教育所面临的责任是巨大的。
但是,近年来幼儿园中普遍出现了“抢跑”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它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
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给幼儿教育“小学化”提供了契机。
教育部明确规定严禁幼儿教育“小学化”,学前教育机构应当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天性,为幼儿提供游戏条件和时间,满足幼儿的需要,不得教授小学内容以及布置家庭作业。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综合表现现在的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家长的目光,在幼儿园里开设小学英语课、数学课和语文课等,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孩子必须像小学生一样进行学习和做作业。
幼儿园里失去了孩子的欢声笑语,教师只注重教授幼儿小学知识,在讲课时又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知识枯燥的进行重复性的灌输,缺乏演示和案例,缺少游戏的衬托,使幼儿对幼儿园失去兴趣。
幼儿园为了兑现当初招生时候的承诺,往往会要求幼儿服务教师安排,不准顶嘴和辩解,上课不准溜号,必须按时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坐姿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游戏的时候要有秩序的做游戏,不准打闹。
过分的要求幼儿做到小学生的水平,严重的限制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是不符合幼儿教育规律的。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原因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强,在各方面都占据优势,所以就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各种技能,会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其实对于幼儿来说需要的是在玩中成长,过多的学习反而会阻碍他们的成长。
童心与幼儿教育论文范文
童心与幼儿教育论文范文童心与幼儿教育一、引言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他们童心的重要阶段。
童心即指儿童纯真、天真的心灵状态,具有好奇心、探索欲和创造力等特征。
幼儿教育旨在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促使其健康成长。
本论文将探讨童心与幼儿教育的关系,并分析童心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二、童心的特征与意义1. 好奇心与求知欲: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事物充满了探索欲望。
他们喜欢主动观察、探索、发问,并通过这些方式获取新知识和经验。
童心中蕴藏着对于世界的无限猜测和渴望,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儿童积极参与幼儿教育活动,从中获得成长与发展的机会。
2. 创造力与想象力:童心中富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能够通过想象力构建自己的世界,创造出丰富的故事和游戏情节。
他们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欲和想象力表达能力,这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方式和培养技巧。
3. 纯真与乐观:童心是纯真、无邪的象征。
儿童天性乐观、积极,不受世俗成见的束缚。
他们对待生活充满热情和幻想,不会过多纠结于过去和未来,专注于当下的体验和欢乐。
这种纯真和乐观的童心能够帮助儿童克服困难,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促进幼儿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童心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学习动力:儿童内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原动力。
通过充分激发童心,教师可以培养儿童对知识的渴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幼儿教育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
2. 培养创造力:童心是孕育创造力的摇篮。
儿童通过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产生出许多创新的想法和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儿童保持童心状态,并通过幼儿教育提供创造性的活动和材料,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3. 塑造良好心态:儿童的童心中充满纯真和乐观,这种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困难并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教育,鼓励他们保持良好心态,培养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天性教育的路径探析
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天性教育的路径探析作者:闵慧祖娄丁一王海英来源:《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1年第01期【摘要】幼儿的天性是一切教育的依据与起点,其良好的发展对于幼儿一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对幼儿天性教育进行探本溯源,寻觅与现代社会相适切的天性教育经验颇具价值。
审视当前家园中幼儿天性教育的开展现状,能够发现:在家庭中,天性教育容易被功利化观念所掩盖,许多家长因自身不够专业而选择逃避对幼儿天性的教育;在幼儿园中,教师虽具备天性教育的专业性,但在开展活动时仍缺乏应有的实践性和自主性。
为此,应在家园共育的良性互动中共持尊重敬畏的教育观念、共建和谐自由的成长环境、共创灵活多元的发展契机,在科学顺应、呵护、引导的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舒展幼儿天性这股“渠间之流”。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天性教育【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01-0050-04【作者简介】闵慧祖(1997-),男,辽宁沈陽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娄丁一(1998-),女,辽宁庄河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海英(1971-),女,江苏高邮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1]天性是自然对儿童发展的规定性,也是儿童的自然属性,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最基本、最重要的成长需求[2]。
在家园合作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应意识到天性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于天性,有学者将其视为人身上的自然属性,即夸美纽斯的“种子”、裴斯泰洛齐的“自然天性”、福禄贝尔的“神秘本能”、蒙台梭利的“内在教师”等[3]。
天性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先在属性,这一点在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在天性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上,有的学者认为天性是第一位的,教育是第二位的。
教学论文 浅析小班幼儿自主性角色游戏
教学论文:浅析小班幼儿自主性角色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只要有幼儿的地方就会有游戏。
而角色游戏则是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它是幼儿自主自愿地在假想的情景中,通过扮演角色来表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情感和体验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角色游戏发展到今天,自主性成了角色游戏的最大亮点。
小班的孩子在自主性的角色游戏活动中有哪些特征呢?其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增强,角色意识不稳定。
案例一:每次自主性角色游戏活动开展的时候,“百货商店里”的营业员“琦琦”的角色,总是特别受到女孩子们的青睐,因为她们喜欢“琦琦”这个卡通片里的形象,每当她们戴上“琦琦”的胸饰,站在百货商店里,扮演起营业员的角色,听着大家叫着:“琦琦”、“琦琦”我要买东西!心里就特别高兴。
可是,扮演营业员这个角色,要一直留在百货商店里。
而这一时期的幼儿,其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无法持久地坚持在原地。
因此,常常是几个幼儿抢着要做“琦琦”,而能一直留在百货店里的幼儿很少。
针对这个问题,在游戏结束的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为什么今天百货店里有三个“琦琦”?当时,我想通过和孩子的讨论,让她们了解营业员的职责,知道自己今天扮演了营业员“琦琦”的角色,就不能随意离开了,以免“顾客”来了,店里没人等......显然,这样的讨论还是围绕着如何扮演好角色展开的。
教师过多的考虑到游戏扮演的角色就要像该“角色”所表现的行为特征。
对于小班的孩子而言,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意志比较薄弱,缺乏坚持性,而且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动极易受外界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行动目的。
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角色意识不稳定,随心所欲的变换角色,有的甚至还没有形成初步的角色概念。
其次,3—4岁幼儿的情感大都表露于外,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自我中心化明显,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表现在小班,孩子们在自主性角色游戏中经常独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全然不顾及其他角色。
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论文(3篇)
第1篇摘要: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的内容、学前教育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结合个人实践,谈谈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学前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前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兴趣和情感态度,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前教育为幼儿提供了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有助于幼儿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学前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4. 塑造幼儿的个性品质学前教育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通过教育引导,培养幼儿自信、勇敢、乐观、宽容等品质。
二、学前教育的内容1. 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自我管理的能力。
例如,学会穿衣、吃饭、洗漱等基本生活技能。
2. 游戏教育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教育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如角色扮演、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等。
3. 认知教育认知教育旨在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
如讲故事、唱儿歌、做手工等。
4. 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关注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道德教育、公民教育、文化教育等。
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爱国爱家等。
5.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包括情绪管理、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如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等。
三、学前教育的方法和策略1. 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需求,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家庭与幼儿园的协同教育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幼儿园与家庭的协同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让幼儿解放天性——论幼儿自主探索游戏的开展路径
-098-2023年第25期(总第365期)幼教园地让幼儿解放天性——论幼儿自主探索游戏的开展路径陆红琴摘 要:在学前阶段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如何借助幼儿喜欢的自主探索游戏来培养并彰显幼儿的自主性是一线幼儿园教师应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此,幼儿教师应该立足于教育教学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开展自主探索游戏,解放幼儿的天性,让自主探索游戏能够驱动幼儿学习,促进其发展。
文章具体分析了幼儿自主探索游戏的教育意义,而后对幼儿自主探索游戏的开展路径进行了仔细探究和分析,旨在真正解放幼儿的天性。
关键词:自主探索游戏;学前教育;开展路径作者简介:陆红琴(1979—),女,江苏省启东市天天幼儿园。
教育学者陈鹤琴针对游戏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认为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
基于此,在学前教育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游戏,要通过开展幼儿自主探索游戏,引导幼儿进行多元的实践探究,引领他们在探索中体验、学习,丰富自身的感知及体验,促进幼儿智力、能力、情感等多维度有效发展[1]。
一、幼儿自主探索游戏的开展价值(一)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教师专注于幼儿天性的解放,积极地开展自主探索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和理念。
在幼儿自主探索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自主解决游戏过程中的问题,让整个游戏过程更加人性化,促进幼儿各项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这样,教师才能够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带动作用,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观念,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加深认识、健全人格、多元体会,实现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在实际的探索游戏过程中,不同幼儿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不一样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幼儿自主探索游戏有极强的自主性与个性化特色。
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在自主探索游戏中的表现,对幼儿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同时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整体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而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言语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的表扬与评价能够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重要的作用。
幼儿教育要顺应天性
幼儿教育要顺应天性·因才施教早期智力开发,意指在孩子具备某种能力之前的适当时期内,给他们提供恰如其分的感官刺激,促进大脑的发育,以加速儿童的先天潜能变为现实的能力;也就是早期给感官以合理的刺激,使它们增加反应的敏感性,启发婴幼儿的潜在智力。
即发展小儿感知觉能力、动作及语言能力,培养小儿记忆力、注意力、思维想象力,以及良好情绪和意志等,绝非培养婴幼儿超常专业机能的训练。
那么,早期教育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就让京娃娃幼儿教育学校的老师来为大家详解吧!早期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1)顺其天性:应根据小儿大脑发育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训练,遵循大脑发育的规律性,抓住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机,提供环境条件以发展孩子的智力潜力,既要注意刺激、诱发儿童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培养,发展儿童的良好行为和个性品德。
(2)循序渐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孩子的智力发育也有一定的规律,故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遵循生长发育规律和知识本身的顺序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不能超过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反会防碍儿童智力的发展。
(3)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由于遗传素质、生活环境、接受教育及个人努力程度不同,在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其兴趣、能力、性格也都不同,即使是双胞胎其智力水平也不完全相同。
因此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实施不同的教育。
(4)寓教于乐:做游戏和讲故事是最生动、具体的教育形式,适合孩子智力发育,各种游戏活动有利于智力的发展,组织孩子游戏时应注意四个方面,即游戏的活动性、创造性、知识性和角色性。
也就是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孩子的动作、技能的发展,言语的发育,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促进思维能力及想象力的发展。
讲故事、听故事具有培养儿童表达力、注意力、思维力及想象力的综合作用,但应注意故事内容要适合孩子的智力水平,言语要生动,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5)注意表率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教育。
论幼儿教育与儿童天性论文
论幼儿教育与儿童天性论文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思想家都是敬畏儿童自然天性的典范。
他们都充分肯定儿童期具有独特的价值,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
过早的正规教育,过于匆忙地催促儿童成长,实际上将儿童置于短期和长期的危险之中。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幼儿教育与儿童天性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论幼儿教育与儿童天性全文如下: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
天性是人成长的内部依据,是人有不同的个性和性格的主要原因。
幼儿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天性,尊重顺从幼儿发展的一切可能。
关键词:幼儿教育;天性;幼儿课程;幼儿教师一、提出问题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开端。
在人们不断追求幼儿教育扩大化的前提下,幼儿教育中的一些小学化倾向和幼儿心理偏向成人化现象引起了家长和学者的关注,这就要求对幼儿教育重新定位,使幼儿教育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二、文献综述(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通俗日常叫法,在专业及学术角度来讲,将三岁之六岁儿童的教育称之为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与一般教育一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
早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外教育学家就已经提出了有关教育要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观。
如: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要求依据人的自然性和自然倾向性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卢梭的自然教育观,自然教育一方面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使身心得到自由发展,另一方面是自然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然人。
福禄培尔进一步论述了教育的发展和适应自然原则,并阐述了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而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历史中,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人也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做出了新的更为全面和专业的见解。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体系,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强调以“做”为中心的方法论,以活动性原则、儿童主体性原则、教学法多样性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为主的教学原则;陶行知在批判传统教育、吸收改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众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论文】幼儿教育论文良好行为习惯论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字】论文幼儿教育论文良好行为习惯论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摘要】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养成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相当部分幼儿形成了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
而幼儿是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方法幼儿是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幼儿教育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养成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相当部分幼儿形成了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
父母的教养方法不当,造成子女养成了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等不良习性。
“隔代教养”让祖辈对孙辈过度溺爱,使孩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还有单亲家庭的放任教养方式,也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
所以,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当前幼教工作急需考虑的问题。
一、行为习惯的内容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幼儿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道德习惯、活动习惯、生活习惯和休息习惯等方面。
(一)道德习惯道德习惯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出现的较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它是确定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
一个人有了道德习惯,社会觉悟和社会准则才能成为其精神财富。
道德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文明礼貌的习惯,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个人安全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不欺弱凌小的习惯等。
(二)活动习惯活动习惯是指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心需要的活动行为方式,它包括独立思考的习惯,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等。
(三)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积极锻炼身体,不随地乱丢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不乱花钱等。
幼儿教育论文优秀5篇
幼儿教育论文优秀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幼儿教育论文,山草香整理分享了5篇幼儿教育论文。
幼儿教育作为个人教育的基石,并在个人的成长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得不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幼儿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幼儿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力有多大,因此如何做好幼儿教育成了幼儿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
结合实际,笔者从幼儿教育的类型出发,进而提出了幼儿教育的一些方法及其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幼儿教育概述幼儿教育是指幼儿教师对三岁至六岁的孩童进行婴儿教育,它主要是为今后的初等教育建立基础,并且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在我国对于幼儿进行教育的组织、机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公立幼儿园。
为了倡导人们重视幼儿教育,帮助人们在“起跑线”上能健康、快速的发展,国家或地方政府出资在各市县建立非盈利性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
2、私立幼儿园。
为了减少政府的负担,帮助普及幼儿教育基础。
企业或个人若能达到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条件,就可以自行独立经费建立私人幼儿教育机构。
私立幼儿教育机构可以拥有自行管理的权利,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时,国家为了让私立幼儿园拥有高质量的办学条件,允许私立幼儿教育机构依靠幼儿家长缴纳学费帮助教育活动进行运转。
一般情况下,私立幼儿园的教学质量较高,且收费高。
3、“半民半官”幼儿园。
为了增加幼儿园的数量,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政府可以行使财政手段与权力指导建立幼儿教育机构。
企业或个人在建立幼儿园时接受政府出资协助,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行使主要管理权外,还将会接受政府协助与监督,此幼儿教育机构称为“半民半官”幼儿园。
二、幼儿教育的方法1、幼儿教学安排要符合幼儿特点。
幼儿入园后,幼儿教师应在各种教学与园内生活中,要求并帮助幼儿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尊崇幼儿天性
尊崇幼儿天性,引领自然成长无锡市港下中心幼儿园周晓芳【文章摘要】天性就是自然对人的发展的规定性,也是人身上的自然性,它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自然法则。
天性主要存在于被佛洛伊德称之为精神或精神生活中最原始的本能—“本我”之中,因此,儿童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它规定着儿童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历程。
而成人要做的只是发展和了解儿童的天性,顺着天性给予儿童适当的引导就足够了。
【关键词】天性自然等待陶行知先生一向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
张雪门先生提出的“行为课程”也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因此要重视儿童生活本身的教育,实行教育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追求幼儿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肯定幼儿现实生活本身对幼儿成长的价值。
一、尊崇天性,培养创造力天性就是自然对人的发展的规定性,也是人身上的自然性,它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自然法则。
天性主要存在于被佛洛伊德称之为精神或精神生活中最原始的本能----“本我”之中,“它含有一切遗传东西,一切与生俱来的东西,一切人体结构中存在的东西。
”“本我”中唯一占优势的特性是它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包含着种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整个历程。
因此,儿童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它规定着儿童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历程。
而成人要做的只是发展和了解儿童的天性,顺着天性给予儿童适当的引导就足够了。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指出,孩子是主动学习的人,他们有天生的好奇心去探索周围环境。
通过眼看、耳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出为他自己所欣赏的东西。
每个成年人都应当相信,我们的孩子具有创造的能力,而创造作为一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就成为幼儿园各项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优秀论文三篇
幼儿园优秀论文三篇“慧玩”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门艺术玩是幼儿的天性,在这个懵懂的年纪,教师不仅要实现授之以渔的效果,还要授之以愉,让孩子在快乐中幸福成长。
那末,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达成对思维的引导、智慧的激发、幸福的感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慧玩”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就是一门艺术。
慧,聪明,有才干。
玩游戏、顽耍、摆弄。
“慧玩”即在游戏中感受愉悦,在玩中生长智慧,这里所说的“慧玩”,是指在“六解放”思想的引领下,充分调动 3 至 6 岁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孩子自由玩、合作玩、创意玩,在玩中满足天性、玩中探索、玩中发现、玩中体验、玩中展示,从而玩出快乐,玩出智慧。
为此,作为教师,需要引导孩子经历以下几个幸福的“玩”的过程,以此促进幼儿智慧的提升。
一、有趣:让孩子想玩兴趣,是开始“慧玩”教育的前提,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就决定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此时,我们应该创设迎合孩子兴趣和爱好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没有进入游戏活动之中就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孩子的深入参预打下扎实的基础。
比如,在橡皮泥手工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孩子展示丰富多彩的橡皮泥制作作品,而这些作品的展示却是很讲究技巧的。
我们展示的作品不仅要逼真,而且要有趣,还要迎合男孩和女孩的兴趣需要,比如我们展示愤怒的小鸟是多种姿式、多种形状的,除此以外,我们还展示了美少女战士、喜洋洋等。
孩子们很快因为作品的丰富、有趣而对下面的橡皮泥制作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后面的“玩”产生强烈的欲望。
二、丰富:让孩子乐玩为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提升孩子的思维效能,孩子的活动要尽可能的丰富多彩,尽可能的深入其中,让孩子的兴趣欲望由原先的表象兴趣转变为内在的动力。
这种转变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是比较难的。
因为幼儿园的小朋友毕竟不像小学生、初中生等,他们的意志很容易随外界环境或者多种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这种改变将会让孩子对他们参预的活动缺少长期的关注度。
但是,我们也可以迎合这一特点,利用我们的“慧玩”教育资源为孩子的“玩”拨开一片蓝天,让孩子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与儿童天性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与儿童天性发布时间:2021-11-23T08:58:37.28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6月18期作者:王永洁[导读] 赫伯特·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思想中蕴含的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尊重天性的教育观,这对我国的幼儿教育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王永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摘要:赫伯特·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思想中蕴含的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尊重天性的教育观,这对我国的幼儿教育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儿童天性不可教,快乐教育以顺应儿童天性为根基,教育的最高境界一定是尊崇儿童天性与快乐教育的共振。
关键词:斯宾塞;快乐教育;儿童天性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改革家。
他认为,教育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快乐的人,所以,教育也应该是快乐的,在教育中,快乐的方法和氛围比什么都重要。
快乐既是教育的理念,也是指导教育的方法,更是教育的结果。
他说,教育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子,如果你从这头灌进去苦涩的汁水,怎么可能从另一端流出甘甜的蜜汁呢?其快乐教育理念来自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前提是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顺应儿童的天性,教师在实行教育时,应该以这些理念作为指导。
一、斯宾赛的快乐教育快乐教育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
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快乐教育的最早雏形,在孔子看来,学习乐在其中,这才是最佳的学习状态,学习只有化身为内心深处真正的喜爱、真正的享受,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沉浸在学习的喜悦之中,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的也是在于激发内在的兴趣和积极的潜能,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
我国古代王阳明也提出快乐教育的理论。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儿童教育中的个性天性
儿童教育中的个性天性儿童教育一直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个性天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儿童教育中的个性天性,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方法。
一、个性天性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每个孩子在天生时都具备着与生俱来的个性天性,这与其遗传基因以及环境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个性天性的差异使每个孩子独特而与众不同。
它影响着儿童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以及社交行为,进而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1.1 思维方式个性天性对儿童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有些孩子天生喜欢思考,好奇心旺盛,对世界充满了探索的热情,他们善于提问、分析问题并独立解决。
而另一些孩子则更加感性,情感的因素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教育中应该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来引导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1.2 情感表达个性天性也对儿童的情感表达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些孩子天生外向,喜欢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另一些孩子则较为内向,不善于表达情感。
这种个性差异需要家长和教师的耐心与理解。
对外向的孩子应鼓励其开放性的表达,而对内向的孩子应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鼓励他们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来表达情感。
1.3 社交行为个性天性也对儿童的社交行为产生影响。
有些孩子天生活泼,善于与他人相处,容易与人建立友好关系。
而另一些孩子则内向,不善于交际。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并提供适当的帮助与指导。
二、个性天性的教育方法了解儿童的个性天性后,我们应该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2.1 个别关注对于不同的个性特点,我们应该采取个别化的教育方法。
对于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提供更多的启发式问题和挑战性任务,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情感较为敏感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理解,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以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2.2 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孩子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知识与经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放飞幼儿天性 让教育回归本真
放飞幼儿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近年来,家长们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为此,他们也付出了大量时间和金钱。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教育已经偏离了本来的轨道,越来越多的在幼儿教育上犯了错误。
事实上,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所以应该让幼儿放飞天性,让教育回归本真。
幼儿喜欢动,他们需要大量的运动与游戏来发展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但是现在,很多幼儿园竞相提供各种培训班、课程,以及活动,让幼儿们接受更多的知识。
对于这种教育方式,我们需要反思,因为它们会给孩子带来太大的负担,影响到了孩子的自然生长和发展。
在幼儿园里,教育应该是一种让孩子自由发挥的方式。
我们应该尊重和培养幼儿的天性,尽可能地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育,而是将教育与游戏相结合,让儿童在自由的状态下学习。
幼儿时期的教育应该以回归游戏和自由为核心价值观。
此外,教育和游戏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游戏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并且在玩耍中习得知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同时,老师应该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不同的经验和知识,丰富他们的生活技能。
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成为能够自我发挥的人,还可以经由游戏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回顾幼儿教育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早期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围绕儿童的自由游戏来进行的。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儿童能够自己发现很多的知识,发展自己的天赋和能力。
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被教授,因此也引发了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的现象。
因此,放飞幼儿天性,使教育回归本真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育应该把重心转向问题解决和创造力开发,鼓励儿童在游戏和探究的过程中,自由探索和成长,进而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在教育中,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坚持自由、积极的态度,让儿童能够自由探索、发展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展示天性。
只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够成为一个能够自我解决问题,充满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
幼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分析论文
幼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分析论文一、幼儿存在的主要问题幼儿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优秀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幼儿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 学习压力过大:随着社会对学龄前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许多家长为了提前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往往将太多的学习任务和课外辅导压在幼儿身上。
这样会给幼儿带来过多的学习压力,丧失了他们天性中探索、游戏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 注意力不集中:幼儿阶段正是孩子们认知以及注意力发展较为关键的阶段。
然而,在现代社会高速信息传递和电子设备普及的背景下,幼儿面临着许多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如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
这使得他们很难集中精力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
3. 社交能力欠缺:随着家庭小型化、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孩子们往往缺乏与其他孩子充分互动的机会。
他们更多地在屏幕上与电子产品互动,而无法体验到真实的人际交往。
这使得他们在沟通表达、情感交流和解决冲突等方面缺乏应有的经验和能力。
4. 自理能力不足:现代社会追求便捷与高效,许多家长愿意替代幼儿完成各种自理活动。
这让幼儿失去了独立探索世界和培养自理能力的机会。
当他们进入学校阶段时,遇到更多需要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和处理事务的情况时,就会显得无从应对。
二、对策分析针对上述幼儿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有效的对策:1. 鼓励学习兴趣:师长及家长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保证学业质量的前提下,要关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并给予孩子一定量合理课外时间以进行游戏、探索等活动,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幼儿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可提供相对安静、整洁的学习角落,减少与电子设备相关的干扰,帮助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3. 增加社交互动机会:家庭和学校应提供各种机会,让孩子更多地与同龄人进行互动交流。
比如,组织孩子间的合作游戏、团队活动,培养他们协作精神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儿童教育顺应儿童天性
儿童教育顺应儿童天性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顺应儿童天性是一项关键的原则。
本文将探讨儿童天性以及如何在教育中充分顺应儿童天性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儿童的天性特点儿童的天性特点决定了他们与成年人的差异。
了解并顺应儿童天性是个性化教育的基石。
第一,儿童天生对新事物具有好奇心。
他们渴望探索和尝试,对于身边的环境充满了无限的探索欲望。
教育者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充分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
第二,儿童具有极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常常能够将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形象,通过想象和创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鼓励儿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供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第三,儿童热爱游戏和运动。
游戏和运动是儿童天性中最直接和最普遍的表现。
游戏不仅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展示自我的方式。
教育者应该通过游戏和运动为儿童提供积极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同时也要尊重儿童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二、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能够在实际教育中提供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让儿童能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特点和潜力。
首先,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育者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对待儿童,鼓励他们将问题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教育者的指导和帮助应该是基于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其次,强调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
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兴趣、天赋和发展方面存在差异。
教育者应该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鼓励他们在感兴趣的领域展现潜力,并培养他们的特长。
再次,注重实践和互动。
儿童通过实践和互动来构建知识和经验,实践是他们学习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教育者应该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其中,从中获取自信和成就感。
最后,融入游戏和趣味性。
游戏是儿童天性中最直接和自发的表现方式。
儿童的自主创新:天性、天能与天权
些 事情 的记忆 反 而不 如对 幼 儿 园生 活 的一些 事情 印象
深 , 想 , 一 定 是年 源自 不 饶人 的缘 故 , 我 这 随着 年 事 逐 渐增
高, 记忆 也就越 来越 舍近 求远 了。 ( 声) . 笑
当然 ,对 于 几十 年前 幼 儿 园生活 中 的一 些事 情 的具 体 过 程 , 是 不可 能都 一 五一 十 地 回忆 起 来 的 , 是 , 我 但 对 这些 印象 比较 深 却又 记不 清 具体 过程 的诸 多 事情 ,我 有
希 望创 新 。 既然 是天 生 , 也就 意 味着人 从孩 提 时起在骨 子
里就 是 自主 的 、 新 的 。 创
20. 09 7圃
不信 你 就看 看 幼儿 !幼 儿喜 欢 爸爸 妈 妈给 他 搭 的积
木 吗?他 不 喜欢 !不 管爸 爸 妈妈 给 他搭 一个 什 么 样 的积
这些强加 和给 定之物‘ 哈好 ’ , 迎合 了幼 儿的某种 兴趣 , 幼儿 是根据 自己的兴趣 来加 以取舍 的 。 而且 , 即使是这样 , 只要 有可能 ,幼儿也 还是会 对 自己所 选择 的这些 “ 成人作 品 ”
记得 这 位 教师 姓 孙—— 就 像 是 钻 到我 肚 子 里 的 蛔 虫 , 对
我的 需要 和特点 了解 得一 清二 楚 。 她对 我 说话 , 向我 提 出
社会 关系 相 吻应 的复 杂情 感 , 不 仅 能适应 外 部世 界 , 人 而 且可 以 改造外 部世 界 、 创造 出人化 的 自然 等 等 。 们 可 以 我 把 人 的与 其他 动 物相 区别 的本质 属 性称之 为“ 性 ” 人 。而 在 人 性 当 中 , 些 是 与 生俱 来 的, 就 是所 谓 的“ 有 也 天性 ” 。 为 强调 起见 , 们称 之 为“ 我 天赋 人性 ” 。 自主创 新 , 是 一种 天 赋人 性 。也就 是 说 , 就 我们 每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绘本阅读,让灵魂富有
物质的富有不如灵魂的富有。优秀的儿童读物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情感内涵,对孩子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引入优秀的绘本开展阅读活动,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本充满爱和幸福的童话故事。这本书中那只可爱的小兔子用他最朴实的语言、最简单的动作和最天真的想象得意地告诉妈妈——我是那么的爱你!可是却发现总是比不过妈妈对他的爱,因为他的手臂没有妈妈长,跳得没有妈妈高,力气没有妈妈大……它让孩子们明白:爱不能把它拿去计算,而是要用心去认真体会。如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这个故事读起来很温馨,让人很感动。孩子们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乔治是高大的巨人,竟然能和微不足道的小动物做朋友,这样的反差对比让孩子更加的好奇。这个故事通过乔治对小动物和各种人物的帮助告诉孩子,外表美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在阅读时我特地让前面说到的爱美的炫童说一说,为什么小动物都喜欢巨人,虽然巨人不漂亮?引导孩子进行是非判断。
(二)情境教育,让善良结果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重视创设情境,进行“良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孩子心底的真、善、美。比如:孩子用积木搭了一座迷宫时,我找来一只兔子,假扮迷路了,请他们帮忙想想办法,把迷路的小兔送回家;孩子玩公共汽车的游戏,我装扮成“老人”,跌跌撞撞地上车,观察孩子们怎么办?让孩子知道“搀扶老人”、“让座”是美德。
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
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思想家都是敬畏儿童自然天性的典范。他们都充分肯定儿童期具有独特的价值。他们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卢梭曾高喊“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大卫.艾肯博士指出:“过早的正规教育,过于匆忙地催促儿童成长,实际上将儿童置于短期和长期的危险之中,短期的包括对学习的焦虑和恐惧、疲劳、缺乏爱好、效率降低,最后导致心理特别是情感失调,长期的危险包括厌学、学习动机降低、无法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干扰自我指导的学习,习得性绝望等等。”2001年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2012年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幼儿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目的,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二、运用有效途径,为孩子呵护纯真的童心世界
符合孩子天性的教育,无需强迫,只要顺性而动,有效运用,定能让孩子浸润其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游戏活动,让纯真生根
前苏联教育局阿尔金说:游戏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维生素。在游戏中,幼儿带着正面的喜悦情绪;在游戏中,孩子们能自由地所言、所行、所感;在游戏中,孩子们都是平等的,没有身份高低、没有富贵贫贱;在游戏中,孩子们从不同方面锻炼着自己的各种能力;在游戏中,孩子们满足了社会交往的需要,亲近了同伴关系;在游戏中,孩子们升华了情感,建立了友谊……在这里,他们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如角色游戏中,孩子们抱娃娃、喂娃娃、给娃娃穿衣洗澡等对娃娃的照顾,都是孩子纯真无暇的爱的表现,他们把大人们的爱传递给娃娃,这种爱抚和关心是发自内心的、纯粹的爱。如在一次“小小交通警”的角色游戏中,教室里新添置的一套交警叔叔的服装,引起了两个孩子的关注,他们争着想穿上衣服当一回交通警察。怎么办呢?柳柳和童童商量:“我给你三块钱,你让我先玩!”童童说:“不行”,他们谁也不肯让步。有什么公平的解决办法呢?孩子们最后终于想到用猜拳的办法解决了问题。在后来的游戏中,他们还创新了更多的解决办法,如女士优先、掷骰子、谦让等。游戏让他们学会了同伴相处。
一、开办家长课堂,给孩子创设纯净的成长空间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急功近利,纷纷上演着“超前教育”、“拔苗助长”、“规训练习”的一幕又一幕。他们的“好心”却办了坏事。其根本原因是家长缺乏正确的指导,缺乏对儿童的正确认识,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一)通过案例呈现,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方式
(二)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家长正确把握孩子的教育方法
有这样一个案例:洋洋和爸爸在公园玩,旁边的男孩抢了洋洋玩具。这时,爸爸应该怎么办?家长们说出了五种可能的做法:帮孩子抢回来;让孩子自己抢回来;不在乎,让男孩玩吧;让洋洋自己想办法;引导洋洋学会分享。每一种做法背后,实际上反映出我们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第一种爸爸是替代者,第二种爸爸是指挥者,第三种爸爸是逃避者,第四种爸爸是旁观者,第五种爸爸是说教者。这五种办法实际上都着眼于解决问题,只关注事,而忽略了情,忽略了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支持。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时如果爸爸这样做,先给他一个拥抱,“你看起来很伤心!我感觉你很愤怒”。首先接纳孩子的伤心愤怒,给孩子一个情感支持,然后做一面不表达任何观点的镜子,“你打算怎么办?”让孩子自己寻找尝试处理问题的办法,这样对孩子主动学习、自主发展不是更好吗?这样的成长空间对孩子的后续发展是否更适宜呢?通过这样的实践指导对家长来说,更加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