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电子书: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师用书第六单元第4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古代国家的兴亡
本单元教学目标
- 了解古代国家的兴亡原因和过程;
- 掌握秦、汉、唐三个朝代的兴亡历程;
- 能够分析古代国家兴衰因素。

教学内容
1. 古代国家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国家兴亡概述
- 古代国家兴亡的一般原因
- 不同时期的兴亡原因比较分析
2. 秦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秦朝的崛起
-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原因
- 秦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汉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汉朝的建立
- 汉朝的兴盛与衰落原因
- 汉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成就4. 唐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唐朝的建立与兴盛
- 唐朝的衰落及原因
- 唐朝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贡献
教学方法
- 复述课堂内容并加以总结
- 分组讨论和小组报告
- PowerPoint演示
- 视频资源辅助教学
教学评价
- 课堂讨论的质量与积极性
- 小组报告的准备和表达能力- 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
- 期末考试的成绩
教学资源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教材
- PowerPoint课件
- 相关视频资源
教学进度安排
- 第一课时:古代国家的兴亡概述
- 第二课时:秦朝的兴亡及影响
- 第三课时:汉朝的兴亡及影响
- 第四课时:唐朝的兴亡及影响
教学反思和改进
- 加强教学资源的准备,提供更多案例和实证材料
-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的简要概述,具体教案内容请参考教材和教学资源。

高中历史 专题分层突破6教师用书 人民版选修4(2021年整理)

高中历史 专题分层突破6教师用书 人民版选修4(2021年整理)

2018版高中历史专题分层突破6教师用书人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历史专题分层突破6教师用书人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历史专题分层突破6教师用书人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专题分层突破(六)[自我填充]A.《本草纲目》B.京张C.地质D.经典E.相对论主题归纳认识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核心整合]1.李时珍(1)主要功绩:《本草纲目》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2)评价①《本草纲目》传到外国,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被称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②1951年,被尊称为世界文化名人。

2.詹天佑(1)背景: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国家面临危机.(2)主要功绩:主持建成了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3)评价①为中国建造自己的铁路,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②参加保卫铁路的斗争,始终捍卫中国的铁路权益,是中国人的光荣。

③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之父”。

3.李四光(1)背景:中国“贫油论”的流传,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建设的需要.(2)主要功绩: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理论;创立了地质力学新理论;在其理论指导下,大型油田相继发现,打破了中国“贫油论”。

(3)评价①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②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4.牛顿(1)背景: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早期,欧洲社会发生巨大变革,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有所突破,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2)主要功绩:发现二次项定理,创立微积分,发现日光的组成,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

高二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优秀课件5篇

高二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优秀课件5篇

高二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优秀课件5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优秀课件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自己的教学课件,课件能让教学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二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课件,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高二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课件【篇1】一、指导思想一、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理科班完成历史必修i、ii、iii基础会考复习工作,争取在基础会考中取得优秀成绩。

二、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三、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材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人教社__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i、i|ii(选修)》为教材,以人教社《高中历史i-iii(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历史i、iii(选修)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参。

三、教学内容教材按历史必修i-iii、选修《历重大改革回眸》、《战争与和平》,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四、教学要求一、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二、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三、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安排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一、二、九单元教学任务及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复习任务,并进行第一次模拟测试第5-7周文科完成第七、八单元教学任务及测试,理科完成必修ii复习任务并进行第二次模拟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2: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2: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三、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选择专制独裁政体而华盛顿选择民主制度的原因
1.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选择专制独裁政体的原因 (1)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在英国与法国根深蒂固。 (2)两国当时面临的处境 ①英国:人民掀起大规模有组织的反抗运动;议会同克伦威尔争夺权力。 ②法国:督政府软弱无力,对内无法稳定大革命时期的暴力行动和维持社会安定, 对外不能抵抗外国的入侵。面对法国大众的愤懑不平和波旁王朝的蠢蠢欲动,法国 政局急需一个强势人物建立强有力的政权来重整社会秩序。 (3)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 ①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为了维护利益,巩固统治秩序,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 政权。 ②法国:面对法国国内紧张的形势和严峻的外部压力,法国资产阶级期待建立一个 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稳定统治。 (4)克伦威尔与拿破仑个人的威望及其权势。
牛顿是英国物理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经典力学建立 者。是近代科学之父。
他创建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光学、数学、天文学研 究方面也做出划时代发明和发现,
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也 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虚怀若谷的谦虚态度;勤奋好学求知态度;善于思考善 于观察;正确科学研究方法;勤奋探索科学精神;严谨的科 学研究态度;
一、早期科学发明和创造 1、童年时代: 四轮车、风车、日晷仪 2、中学时代: 除发明创造外,开始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验
3、大学时代: (1)在数学上提出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用自制的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实验,证明日光由七色光 组成,还进一步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3)用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 是正球体。 (4)1672年《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学 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作业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作业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爱因斯坦说:“牛顿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伟大的思想家与艺术家的工作将永远流传于世……”以下属于“牛顿时代”科技成就的是()A.“太阳中心说”B.相对论C.微积分的创立D.量子力学2、“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材料中的问题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A.阿基米德浮力定律B.牛顿力学C.达尔文进化论D.陈国达地洼学说3、“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说明牛顿的发现()4、史学家们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

这位科学家应该是()5、牛顿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

下列对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物理学的伟大飞跃B.丰富和发展朴素唯物主义C.为启蒙思想提供科学基础D.敬畏真实并抨击某某神学6、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对神学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

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现象时,提出了“神是第一推动力”的观点。

他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

根据上述材料,导致牛顿晚年用神学解释自然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他认为人类的理性能力有限B.他认为只有神学才能指导科学C.长期超负荷的脑力劳动使他精神失常D.事业达到巅峰后思想趋向保守7、诗人亚历山大·蒲伯曾经写道:“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他出生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

高中历史选修四电子版教师用书学习探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中历史选修四电子版教师用书学习探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中历史选修四电子版教师用书学习探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学习与探究之一追述人物春秋——撰写历史人物小传★一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熟悉查找与收集历史资料的途径与基本方法,提高处理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明白历史人物小传等研究性文章撰写的基本要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撰写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小传,熟悉与把握所学历史人物的要紧史实,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有关中外历史人物的熟悉,学习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结合历史背景,客观地观察与分析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培养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与科学精神;通过对中外杰出历史人物的学习、考察,汲取历史的智慧与养分,培养崇高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努力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奉献的人。

★二活动准备★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

让学生结合历史教科书的学习与教师的课堂讲授,与自己历史学习的兴趣与对历史人物的熟悉,确定自己所要探究的历史人物。

2.要熟悉历史人物小传的撰写体例。

历史人物小传有着多种多样的写法,它能够是传主一生重大政治活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叙述,也能够是着眼于传主的某一个侧面来加以展开,但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务必做到言之有物,而不是随心所欲、浮光掠影式的感想。

因此应让学生重温—下自己在语文或者其他学科中已经学过的一些人物小传,熟悉其基本体例,以便为自己的写作寻找必要的参照。

3.收集资料。

历史资料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既有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如中国古代史书典籍等,也包含历史教科书、史学界的研究文章等。

能够借助资料索引类书籍文献进行查找,条件许可的学校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检索。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分类,并将资料的出处即书名、版本、卷数、页数等注明,以备查对。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对象的确定与资料的收集是—个研究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并非此前彼后截然分开的,研究对象往往是在自己历史学习与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萌发与确定的,因此活动准备过程能够因人而异,灵活掌握,不必拘泥于先确定对象,然后再去收集资料这样的程序。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牛顿未婚的原因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牛顿未婚的原因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

牛顿未婚的原因原因1:不结婚是社会时尚——终身未婚在欧洲大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太普遍了,据资料显示,英国詹姆世一世当国王时期,50岁以上的男子的未婚率也差不多是20%,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没有后代。

原因2:生活与成长经历影响!牛顿出生之前,父亲已去世。

牛顿生而孱弱,生下来只有两斤七两。

过了3年,他的母亲再嫁给一位牧师,把孩子留在他祖母身边抚养。

8年之后牧师病故,牛顿的母亲带着后夫所生的一子二女回到乌尔斯索普。

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这种习性可能来自他的家庭处境。

或许这种凄惨的童年生活对牛顿留下了终生影响。

原因3:为科学研究错过了婚姻!牛顿少年时代志向远大,他曾在一首诗里表白自己的远大抱负——世俗的冠冕啊,我鄙视它如同脚下的尘土,它是沉重的,而最佳也只是一场空虚;可是现在我愉快地欢迎顶荆棘冠冕,尽管刺得人痛,但味道主要的是甜;我看见光荣之冠在我的面前呈现,它充满幸福,永恒无边。

可以说,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富有激情、富有理想的诗人,但牛顿是一个追求用科学中的光线谱来解释他的理想的特殊类型的诗人。

他让他的思想展翅飞翔,以整个宇宙作为藩篱。

在他的整个心田里,填满了自然、宇宙。

也许这是他终身未娶的最根本原因。

原因4:受到周边人士的影响!牛顿的“切线”老师贝若(1saac Barrow,1603-1677年)似乎有着与牛顿相同的经历。

原因5:有人怀疑牛顿是个同性恋者!原因是牛顿晚年烧毁信件时侥幸留存下来的信笺,表明了他和“密友”——英俊年轻的瑞士数学家法蒂奥·德·杜利尔的同性恋关系。

牛顿终身未婚,他或许只爱着法蒂奥,可是因为宗教和世俗的压力,他们只能于1693年停止了亲密关系。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师用书:第6单元-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师用书:第6单元-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学习目标:1.了解牛顿的成长历程。

2.掌握牛顿的主要贡献、经典力学的含义和影响。

3.认识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自然科学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1.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牛顿能够成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原因。

2.难点:对牛顿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教材整理1 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1.童年时代:1643年牛顿出生于英国,他从小就爱思考,善于观察生活,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一些发明和创造。

2.中学时代:牛顿已开始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验。

中学毕业时,他考进英国历史悠久的剑桥大学。

3.大学时代(1)师从著名学者巴罗教授学习,自学笛卡儿等人的数学著作。

(2)提出了数学上有名的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4.乡下两年:他在光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1)光学:牛顿自制折射望远镜,证明了日光即白光由七色光组成,还进一步说明了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这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

1672年,牛顿完成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提出了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

(2)天文学:牛顿于1668年制作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用以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 129[学思之窗],思考:你怎样看待牛顿的学习方法?【提示】 牛顿的学习方法是科学的。

通过做实验、记笔记,积累数据,并能够把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这样的学习方法与后人总结的“归纳——演绎”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

教材整理2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

(2)地位: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推动了人们对天体运动的研究。

(3)实践:解释彗星轨道、双星行为、新发现行星的运动等。

2.创立牛顿力学(1)标志: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2)内容①确定物体运动三定律。

②阐明万有引力的概念。

③解释了潮汐现象、地球的圆扁形状等问题。

【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师用书:第6单元-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师用书:第6单元-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学习目标:1.掌握詹天佑幼年留学、回国建造铁路、维护国家铁路主权等方面的主要活动。

2.理解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1.重点:詹天佑为中国铁路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2.难点:晚清铁路事业受阻的原因;詹天佑的个人业绩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

教材整理1幼童留学生1.背景:清政府内忧外患,为自强求富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展洋务运动。

2.目的(1)直接目的:培养洋务人才。

(2)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开始: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幼童踏上赴美留学的远洋轮。

4.留学(1)1872年,詹天佑赴美留学,先后考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丘屋高级中学。

(2)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并在第三年获得学士学位。

5.结果:1881年,留美学生分批撤回国。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20[学思之窗],思考:你认为这种教育目的会不会在幼童身上产生中学与西学的矛盾?幼童留学夭折的主要原因会不会与此有关?【提示】中学和西学在教育目的上肯定会产生矛盾,这也是幼童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

派幼童留学体现了中学对西学的被动吸纳;而最后幼童回国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学的排斥。

教材整理2中国人自行建造第一条铁路1.1888年任津沽铁路帮工程师,主持津沽段铺轨工程,80天内完成任务。

2.1890年成功修建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3.修建京张铁路(1)背景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

②帝国主义对中国路权的争夺白热化。

③被任命为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他面临重重困难。

(2)过程①勘测三条路线,最后定为关沟线。

②为战胜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设计“人”字形路线。

(3)结果: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22[学思之窗],思考:上述名言反映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提示】詹天佑的话表现了他工作细致、严谨、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反映了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童年时期的牛顿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童年时期的牛顿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

童年时期的牛顿在依萨克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时,一位名叫巴纳巴斯·史密斯的老鳏夫看上了他的母亲。

此人是北威特姆村的教区长,这个小村在伍尔索普东南部约一英里多一点的地方。

史密斯在牛津大学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由于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可观的遗产,他非常富有。

他们于1646年1月,即小依萨克三岁生日后一个月结为夫妇。

不知为什么,他们决定将依萨克留在伍尔索普由外祖母玛格丽·艾斯库抚养。

这个从来没见过自己父亲的遗腹子,突然又要与母亲分离了。

随着他渐渐长大,他才发现母亲住得一点也不远;爬上树他就能看到远处北威特姆村教堂的塔尖。

汉娜就在那里,那个把她“偷走”的神秘人物也在那里。

这种失去亲人的感觉,就像精神上的毒瘤,咬噬着他的心。

……放学之后,牛顿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而是忙于制造各种小玩意儿和木头模型:为了做这些手工活,他买了许多小锯子、小斧子、小锤子还有一整套工具,这些他都可以灵活自如地使用。

牛顿在参观了一个磨坊的建造工地之后,就想给自己做一个风车模型。

当模型做好了之后,他把一只老鼠放进去,叫它“磨坊主”。

他给老鼠一些玉米,在努力够取食物的同时,这个“磨坊主”带动了一个轮子,而轮子又驱动了风车。

这个少年也曾同样沉迷于风筝,他用纸做了各式各样的风筝,想试试哪个飞得时间最长。

他还用皱纸做了一些灯笼,放根蜡烛进去,在漆黑的冬日早晨,他在上学路上就用它们照明。

有时,夜里他还把这些灯笼系在风筝的尾端,吓得村民们以为那是划过夜空的扫帚星。

尽管与学校的大多数同学相比,依萨克身材瘦小、体质虚弱,但是用斯图克莱的话说,他试着教同学们“怎样玩得科学”。

在1658年9月护国主克伦威尔去世时,恰巧一场猛烈的风暴席卷了英格兰,人们迷信地认为那是魔鬼骑着旋风来收他的游魂。

依萨克利用这个少有的机会,与几个比他体育好的孩子比赛,看谁跳得最远。

使他们又惊又窘的是,依萨克精心计算了风力后,竟然赢了他们。

多年后,牛顿对一位亲戚说那次是他的第一个实验。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 第六单元 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名校课件-集体备课】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 第六单元 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名校课件-集体备课】
解答:中世纪的神学认为:上帝创
造了世界万物,并主宰着世间的一切。所 有动物、植物,各物种自上帝创造他们那 一天起,就不曾改变过。
17世纪牛顿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 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系, 把天上和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起,人们 视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 概括和综合。19世纪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学说,他指出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等 进化论观点,进化论是对生化学的一次伟大综 合,这说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 要,将“发展”.“变化”等观念引入了科学 领域,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飞跃。
2、《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意义 和地位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贡献不仅 使牛顿闻名世界,也使世人对宇宙的认识 有了革命性的转变,还对科学产生了革命 性的影响,同时这本书也打开了工业革命 的大门。
牛顿除了解决潮汐如何产生、彗星如 何划越天空等困惑人类的古老问题之外, 还引入了较新的观念,为力学和动力学的 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其后的一个世纪内, 创造了持久且真实的人类文明演变。若没 有这样的了解,大自然的各种力就不会得 到利用,而这正是工业革命的成就:它将 人类从黑暗中,从对大自然的奇想中,拉 往科技时代,拉向操控宇宙之力的时代。
汉弗莱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做过任 何运动或休闲活动,既不骑马兜风、散步, 也不玩滚木球或任何其他运动。他几乎从不 离开书房,好像一分钟不做研究就会损失几 小时的宝贵光阴。他既努力又认真……他吃 得很少,时常还忘记了吃东西,我有时到他 的书房发现他完全没有碰过食物。当我提醒 他时,他会说‘我没吃吗?’。然后走到旁 边,站着吃一两口就算吃过饭了。我可以说, 我从未看过他坐在餐桌旁吃饭。”
4、牛顿的早期成就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1: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1: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成就篇
领域 数学
物光 理学 学
力 学
天文学
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 填一填
成就
成就篇 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 填一填
领域
成就
数学 提出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新计算方法
(1)制作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证明日光
物 理 学
光 学
由七色光组成,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2)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提出了光的“微粒说”。
成长篇 探究: 牛顿为什么能够成为“近代科学之父” ?
客观因素:西欧思想解放运动提供思想基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牛顿提供很好的条件;
主观因素:虚怀若谷的谦虚态度; 勤奋好学求知态度 勇于探索精神;献身科学的精神等; 科学的研究方法…..
课堂小结
1.总括:经典力学建立者,近代科学之父。 2.成就: 天文学:反射望远镜,研究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物理学:力学—经典力学理论;光学—日光原理、微粒说。 数学: 二项式定理、微积分计算。 科学的研究方法: “归纳—演绎”法。
C.牛顿力学体系
D.发现了万有引力
附:本册总结
附:本册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治世”和“盛世”的含义以及出现的原因
1.“治世”和“盛世”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朝廷让大多数农民(自耕农)保有一些剩余生产物,得以维持一家 人的正常生活和进行再生产,社会上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秩序安定、矛盾 缓和、民族和睦、文化昌明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治世”或“盛世”。
A. 牛顿的力学体系
B.微积分的发明
C.伽俐略开创了近代试验科学
D.开普勒发现了三大定律
5、为牛顿后来在数学领域做出贡献奠定坚实基础是(A)

高中历史选修四电子版教师用书学习探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中历史选修四电子版教师用书学习探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教学用书:学习与探究作者:不详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8年02月18日点击数:429学习与探究之一追述人物春秋——撰写历史人物小传★一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查找和收集历史资料的途径和基本方法,提高处理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知道历史人物小传等研究性文章撰写的基本要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撰写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小传,熟悉和把握所学历史人物的主要史实,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相关中外历史人物的了解,学习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结合历史背景,客观地观察和分析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培养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对中外杰出历史人物的学习、考察,汲取历史的智慧和养分,培养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二活动准备★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

让学生结合历史教科书的学习和教师的课堂讲授,以及自己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定自己所要探究的历史人物。

2.要了解历史人物小传的撰写体例。

历史人物小传有着多种多样的写法,它可以是传主一生重大政治活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叙述,也可以是着眼于传主的某一个侧面来加以展开,但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必须做到言之有物,而不是随心所欲、浮光掠影式的感想。

因此应让学生重温—下自己在语文或其他学科中已经学过的一些人物小传,熟悉其基本体例,以便为自己的写作寻找必要的参照。

3.收集资料。

历史资料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既有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如中国古代史书典籍等,也包括历史教科书、史学界的研究文章等。

可以借助资料索引类书籍文献进行查找,条件许可的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检索。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分类,并将资料的出处即书名、版本、卷数、页数等注明,以备查对。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对象的确定和资料的收集是—个研究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并非此前彼后截然分开的,研究对象往往是在自己历史学习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萌发和确定的,因此活动准备过程可以因人而异,灵活掌握,不必拘泥于先确定对象,然后再去收集资料这样的程序。

(完整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完整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高中历史教材课程目录必修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I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18课罗斯福新政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III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目录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六单元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第2课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改革的后果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课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第3课百日维新第4课戊戌政变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3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第2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第3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第2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民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1课巴黎和会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第3课华盛顿会议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2课冷战的开始第3课美苏争霸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课朝鲜战争第2课越南战争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第6课两伊战争第7课海湾战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课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课圣雄甘地第3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第2课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

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
人物
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
第3课一代雄狮拿破仑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
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第2课圣雄甘地
第3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

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
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总复习。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4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4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4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4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 宗
2020最新人教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历史选修4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 者康熙帝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4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4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4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72页 0122页 0207页 0255页 0289页 0373页 0396页 0427页 0451页 0501页 0537页 0563页 0619页 0647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探究活动课一 追寻孔子的足迹 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第3课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4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探究活动课一 追寻孔子的足 迹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4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㈠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1、秦国为什么能顺利统一六国?(统一的条件)(1)客观条件:①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②久经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2)主观条件:①广泛吸引各国贤士②制定正确的统一方略——“先弱后强远交近攻”③接受法家思想理论2、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符合人民愿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内容:①确立皇帝制度;②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③地方实施郡县制度(2)特点:①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②地方绝对服从中央(通过郡县制)③皇帝直接任免官吏(3)影响:①巩固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统治,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军事上:南征百越设四郡、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意义——拓展了疆土,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见课本疆域范围)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4、经济上:①统一度量衡制度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5、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

(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6、措施颁布意义:①有利于巩固统一;②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三、秦始皇的暴政1、暴政主要表现:(1)“焚书坑儒”:①目的②焚书范围③后果—摧残文化,钳制思想【课本】(2)严刑酷法:(3)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①修长城(目的、基础、起止点)②大兴土木,建宫殿、陵墓③北伐匈奴、南征百越2、影响: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公元前207年,被农民起义推翻)四、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

①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②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电子书: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师用书第六单元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一、教学目标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用牛顿能够成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原因难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在科学领域的伟大成就,以及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牛顿缙诘目蒲Х⒚饔氪丛臁⑼蛴幸Χ傻姆⑾帧⑶诜艿奶剿骱涂蒲У难芯糠椒āU庑┠谌菀环矫娼樯芰伺6僖簧奈按罂蒲Х⑾趾痛丛欤得髋6傥裁幢怀莆? ldquo;近代科学之父”,另一方面介绍了牛顿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勤奋的探索和科学研究方法,说明牛顿为什么能够成为“近代科学之父”。

内容涉及到牛顿的童年、中学时代、大学生活、艰苦的研究生活和勤奋的探索精神等。

与内容相关的图片、漫画、实物和文字资料非常丰富。

建议教学中进行适当拓展,增加学生对牛顿和牛顿科学成就的进一步了解。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

文字简单介绍了牛顿墓碑上的文字(也就是英国诗人对牛顿的歌颂),然后介绍了牛顿在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插图描绘的是牛顿坐在桌前的画像。

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文内容,观察插图。

然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早期的科学发明和创造”教材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牛顿童年、中学和大学时代的生活学习以及早期的发明、创造和科学发现。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适当补充材料,说明牛顿的学习、生活和早期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更真实、更生活化的牛顿,从而使学生走近伟人,感悟其品质和精神。

(1)牛顿的童年牛顿生活的年代是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早期,正是欧洲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伟大时代。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有所突破,思想文化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

1642年,正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查理一世挑起内战的那一年,也是伽利略逝世的那一年,牛顿出生在英国北部一个叫乌尔索普的小村庄。

他的父亲继承祖产,是当地一个有钱人。

他的母亲汉娜是一个出身没落贵族家庭的有教养的大家闺秀。

牛顿快要出生的时候,36岁的父亲突然病逝。

据说牛顿出生的时候身体很弱,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被雇来帮助牛顿母亲汉娜的两个女佣,被差遣去一个夫人家里拿药;很显然牛顿太孱弱了,这两个女佣取到药回来时,她们以为来不及了,那孩子必定已经死了,就坐在台阶前休息。

”牛顿3岁的时候,母亲汉娜改嫁,牛顿的童年时代是和外婆一起生活的,一直到11岁母亲因第二位丈夫去世重新回到牛顿身边。

童年时代的牛顿动手能力很强,他小时候制作的模型有能够运转的风车,牛顿有时候放一只小老鼠进去转动风车叶片;还有风筝、可用的日晷、纸灯笼等,在阴暗的早晨牛顿就打着自制的灯笼去上学。

建议教师把牛顿生活的时代特征简明地加以说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理解、认识和评价。

(2)牛顿的中学时代牛顿在格兰萨姆镇的国王中学上学,由于离家较远,租住在一家药房的楼上。

房东先生是一位药剂师,平易近人,热情开朗,牛顿可以在他身旁看他工作和提出问题,从而给了牛顿早期的化学概念,也给了他自行做试验的机会。

牛顿喜欢做试验,他把自己看到的现象都记录下来。

有时候把药瓶旁边的说明书抄录下来,甚至自己还可能创造一些配方。

在国王中学的时候,牛顿曾经与同学打架,那个同学的成绩比牛顿优秀。

于是“战斗”结束以后,牛顿就宣布学习成绩一定要超过欺负过他的那个家伙,从此牛顿勤奋学习,在短期内成绩迅速超过了那个同学,而且跃居全班第一。

牛顿16岁的时候,在学校里已经很有名气了,校长认定他是个应该进大学的候选人。

可是,他的母亲汉娜并不重视教育,尽管她的哥哥受到剑桥大学的教育,但汉娜却认为没有多大必要让牛顿继续接受教育,不识字也能把农场经营得很好。

校长的坚持使汉娜做出了一个决定,让牛顿辍学回家。

在17世纪的时候,这个决定并不令人意外。

辍学在家的牛顿总是寻找一切机会追求知识,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农场上的工作显得心不在焉,被人们认为生活马虎、散漫。

当地的地方法院至今仍记载着牛顿被处罚的情况:1659年牛顿被罚了3先令4便士,处罚原因是“放任他的羊群破坏了田野小树”。

另外两次罚款,每次都是罚款1先令,是因为“放任他的猪群践踏玉米田”和“纵容他的田园篱笆毁损不予修理”。

国王中学的校长看到牛顿展现出的无穷求知欲望,再次劝说汉娜,再加上汉娜哥哥(牛顿的舅舅)的劝说,汉娜终于同意让牛顿去上学了。

这样,牛顿通过考试,在1661年成为剑桥大学的学生。

建议教师:着重从牛顿的强烈求知欲望来介绍牛顿的中学时代,使学生知道牛顿在中学的优异成绩来源于其刻苦勤奋。

(3)牛顿的大学时代牛顿是以减费生的资格进入剑桥大学的。

17世纪的剑桥大学还不是一个纯粹研究学术的地方,大学当局不仅管理着学校和学生,而且还干预剑桥的市政,甚至连市长的决策都要受到大学当局的干预和反对。

英国从亨利八世主政以来,国王有法定权力可关闭国内的任何大学并占为己有,故而大学一向都效忠于王室。

牛顿进入剑桥大学,只能处在社会的底层:减费生只比仆人好一点,要为特权学生收拾房间、清洗便器以贴补学费。

在剑桥大学,牛顿开始既不出色,也没有引起教授的注意。

牛顿是一个向来专心用功的学生,大学的必修课程也要求十分紧迫,可是他的努力却大都花费在必修课程以外的知识上。

牛顿和达尔文、爱因斯坦、霍金以及另外一些牛顿之后的伟大科学家一样,对于作为一个好学生所必须通过的许多考试,往往会准备不足。

牛顿在考试所需复习的正式课程方面不甚用功,结果他毕业的时候没有得到什么特殊的荣誉。

斯蒂克利(第一个写牛顿传记的作者)记述:“牛顿爵士在接受文学学士学位的仪式上被安排在第二列,属于人们戏称的输掉银币者”。

(“输掉银币者”是指当时的一个传统:学生要向考试官缴纳9枚银币,如果学生考得好,考完之后银币发还给他;如果考得不好,钱就没收了。

)但是,无论22岁的牛顿以何种成绩毕业,都不会影响他作为伟大科学家的声誉。

更何况牛顿在大学毕业前夕,就提出了数学上有名的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这一成就已经站在了当时数学研究领域的顶峰。

所以有人说,即使牛顿没有别的成就,仅仅靠这个定理也足以使他在科学史上留下不朽的美名。

(4)牛顿的早期成就牛顿从一个大学新生到成为剑桥大学卢卡斯讲座教授,总共费时8年。

他以惊人的速度攀登学术地位的阶梯,也以惊人的速度同时进行科学和数学的研究工作,终于使他的名字镌刻在不朽的历史丰碑上。

巴罗教授是第一任卢卡斯讲座教授,这个职位的人选是由卢卡斯基金委员会指定的,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担任这一职务。

1668年,巴罗教授推荐牛顿担任第二任卢卡斯讲座教授的职位,1669年牛顿就担任了这一职务(当时他还不到27周岁)。

1665—1666年英国发生可怕的瘟疫,牛顿回到自己的家乡乌尔索普。

这两年中,牛顿在光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可以说牛顿在乌尔索普的日子里产生了许多灵感和直觉,而且这些思想日后变成了伟大的定律,成为近代科技的基础。

但乡居期间培养出来的思想并未成熟也未定型,这是牛顿的知识快速发展时期,也可以说是牛顿迈向成功的起步。

关于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它说明牛顿开始思索重力观念的延伸问题。

牛顿一生的工作习惯是手边能够拿到的,都可以用来写东西,在他母亲不久前用过的一张旧契约的背面,牛顿留下了他的思考历程。

这张羊皮纸一直保留至今,上面写满了摘要和计算,那上面记载的东西最后导引出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也泄漏出牛顿那个时候的思考是不完善的。

1667年牛顿重新回到剑桥大学,为取得文学硕士和研究员资格做准备。

对牛顿来说争取研究员资格的工作很重要,没有这个资格,他就无法继续留在剑桥,也许从此就默默无闻,或者到偏远地区当一个教区的牧师。

经过严格的测试,牛顿终于成为剑桥大学的研究员。

1 668年牛顿成功地写了一篇著名的数学论文《无限级数的分析》。

巴罗教授觉得这是一篇很有分量的论文,于是把它推荐给另外一位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约翰·柯林斯。

柯林斯教授非常希望发表这篇论文,但巴罗无论怎样也无法说服牛顿答应。

因为牛顿从来不发表那些自己认为半生不熟的概念,也不愿提出尚未用数学表达或以实验具体化的过程。

最后,牛顿只同意巴罗教授把自己的名字透漏给柯林斯教授。

尽管牛顿不愿意发表这篇论文,可还是同意把论文交给皇家学会的主席和有限的几位具备这方面专长的会员阅读。

同年,牛顿在天文学研究领域也作出了很大成绩。

他设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牛顿通过这架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这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是完全由牛顿自己独立完成的,他用自己的配方做成合金,制造反射镜,自己凿模子,自己打光、做镜筒、装置部件、调整角度距离等。

这架望远镜清晰度极佳,可以清楚地观测到圆圆的木星及其卫星群,也可以看到金星的角。

1671年底,牛顿勉强同意让巴罗将天文望远镜带往皇家学会。

好几年以后,伦敦的工艺师们试图仿制一具可用来观测的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结果统统失败。

牛顿在光学领域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在剑桥大学的时候,牛顿就开始研究光学,做了许多实验,写下很多研究心得。

他仔细地观察光线穿过羽毛和各种织物所产生的折射现象,记载下“用羽毛或黑纱挡在我的眼睛和照射进来的太阳光线之间,就可以看见没有的光彩”。

牛顿通过三棱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试验,证明日光即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还进一步说明了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他的实验和结论奠定了后来光谱学的基础。

牛顿作为卢卡斯讲座教授,第一次上课就是以光学为主题,以自己的发现和严格的数学支持来讲课。

可是他那一小群学生则茫然无知,谁也没有意识到牛顿所讲述的理论基础,正是他后来的著作《光学》中的材料,是他对物理世界伟大贡献的两大支柱之一。

因此,牛顿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没有一位学生来听,不但如此,甚至在后来的17年间,几乎每一次上课都一样。

很少有学生去听他的课,更难得有学生听得懂他的课。

1672年,牛顿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这年牛顿将自己光学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送交学会。

牛顿在这篇论文中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学说。

这个学说与后来的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第二目“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目教材主要介绍了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意义、地位等。

建议教师可以着重从两个方面来安排教学,一是从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过程来探究灵感与勤奋的关系;二是通过讲述万有引力定律在科学史上的伟大意义来进一步认识牛顿的伟大贡献。

(1)《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1687年牛顿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牛顿力学体系确立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