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金平南布河水电站水电站监理大纲》

南金平南布河水电站水电站监理大纲》
南金平南布河水电站水电站监理大纲》

云南金平南布河水电站水电站监理大纲

1监理项目和合同控制项目

1.1 监理项目

1.1.1工程概况

云南金平南布河水电站装机规模5MW,为引水式水电站,南布河水电站位于茨通坝河右岸支流南布河上,行政区划属云南省金平县,距金平县城90km。茨通坝河为红河水系一级支流藤条江右岸支流,河流流向为西—东向,南布河位于河流中段右岸。南布河水水电站为引水式开发,主要任务为发电,并兼顾下游减水河段环境生态用水等要求。水电站于南布河与茨通坝河汇口上游4km处建坝取水,经左岸1.40km长引水暗渠、0.14m长倒虹管和长0.7km的压力钢管引水至茨通坝村附近,在茨通坝河右岸阶地建地面厂房发电。水电站装设二台2.5MW机组,总装机5MW。本工程引用流量3.07m3/s,设计水头196.13m,水电站年利用小时数4195h。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防洪标准》(GB50201—1994)的规定,本工程确定为Ⅴ等工程。枢纽建筑物中挡水建筑物、泄洪排沙建筑物、水电站厂房等永久水工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次要水工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按五级设计。

该水电站枢纽由取水口、引水暗渠、压力前池、主副厂房框架土建工程及倒虹管、压力钢管引水式水电站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南布河电站行政区划属于云南省金平县,地理位置界于东经102°46′~48′、北纬22°32′~45′之间。

南布河发源于哀牢山余脉中越边境西隆山一带,河流流向大体为南~北方向,流域地势陡峻,两岸山坡坡度一般在25°以上,河谷深切,呈“V”型断面,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南布河为茨通坝河下段右岸支流,茨通坝河为红河水系一级支流藤条江右岸支流,河流流向为西—东向。在水系划分上,南布河为红河水系的三级支流。

拟建的南布河电站为引水式电站,挡水坝坝址位置靠近南布河下游高程约700m处,集水面积27.5km2,坝址以上河道长度14 km,河道坡度极为陡峻,平均坡降达15.4‰。厂房位置在南布河下游靠近河口处,高程约480m,发电尾水经小支流河道汇入茨通坝河。经1/2.5万地形图量算,全河河道长度17.47 km,流域面积为27.7km2。

流域处于亚热带山岳丛林区,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河谷大多为热带雨林,有原始森林分布于山腰和分水岭脊线一带。良好的植被条件对涵养水源和洪水的坡面汇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站坝址以上流域人烟稀少,主要分布在流域1000m高程以下,下游靠近茨通坝河一带村寨相对多一些,但经济活动不发达,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基本无影响。

南布河属茨通坝河一级支流,全长约17.47km左右。电站枢纽区位于其下游流域段,河谷两岸山岭海拔高程约在500m~1500m之间,在工程枢纽区1.5km河段上,落差150m,坡降100‰左右,河谷断面基本呈“V”字形,河床段由志留系砂泥岩岩石组成,河床堆积物甚少,谷底几乎为河床全部占据,谷坡与河床无明显分界线。

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康藏歹字型构造体系中部的东边分支哀牢山脉。是一个巨型反“S”型构造发育成为的具褶皱变形的一个地槽区。按照传统大地构造学观点,本区属于藏

滇地槽褶皱系的横断山地槽之东南部,是一个以印支运动为主旋回的地槽型褶皱带,属

绿春复背斜带。本区构造的主要特点是:①褶皱与断裂均具明显的线状,延长一般在数

十公里甚至达数百公里。②褶皱与断裂大致呈平行相间排列,主要走向(除东北角外)

为北西西至北西,但整体看又有向北西变宽撒开,向东南变窄收敛的趋势。

工程场地周围150km范围内分布的区域活动断裂有红河断裂、楚雄~建水断裂曲

江断裂及曲江断裂、无量山断裂;工程场地周围40km范围内分布近场断断裂主要有哀

牢山逆深大断裂、牛孔~黄草岭断层、牛巩——大冲头断层等。

本区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主要变现为大幅度间歇性上升运动。区域地震活动频繁,工程区内无区域性断裂通过,距区域烈度活动性主干断裂大于55km,距该强地震带大于80km,属于外围地震的影响区。总体来说,工程区属构造较不稳定区。

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和《中国地

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B1)》,工程场地50年超越概率水平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地形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

枢纽区物理地质现象主要表现在岩体风化、岸坡卸荷裂隙、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但因其发育程度低、分布范围有限而未形成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

水文地质条件

枢纽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含水层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含水层和松散堆积层中的孔隙潜水含水层,相应的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潜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水质类型及对混凝土腐蚀性评价如下:坝址河水、地下水对水工混凝土具中等溶出型腐蚀。厂区地下水对水工混凝土无溶出型腐蚀。但一般酸性型腐蚀(弱)、碳酸型腐蚀(弱)、其它无。

回水区工程地质条件

本级电站初步拟定了2个取水口,一个取水口位于南布河主河道上(取水口1),

另一个取水口位于其支流上(取水口2),相距约150m。根据初拟设计方案,两取水口

均属低坝引水,坝型为重力式闸坝。

组成两坝址库盆的岩石均为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体(ηγ52),岩性为新安寨灰色中粒

黑云二长花岗岩。右岸山体雄厚,其库盆封闭条件较好,但取水口1左岸有厚度3~6m

的崩坡积堆积体。因此,存在一定的库内渗漏问题,但不会很严重。

两坝址水廻水区回水较短,岸坡均为林地,正常高水位附近无耕地、民宅,不存在

水库淹没及浸没问题。

坝址上游有规模不等的崩坡积、坡积、洪积等堆积体分布,是廻水区主要的固体径

流物质来源。在地下水、地表水作用下,特别是暴雨洪水季节易被大量带至廻水区。由

于电站属低坝引水,河流坡降大,水库回水短,库容较小,大量的固体径流物质易造成

电站取水困难,建议设计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取水口2廻水区内两岸为基岩出露,取水口1廻水区的岸坡右岸以岩质边坡为主,左岸有部分覆盖层分布,基岩岩性为新安寨灰色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覆盖层岸坡组成为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层厚约3~3m。但左岸自然坡度较缓,边坡相对较为稳定。而岩质边坡自然坡角较陡,由于受岩体风化卸荷影响,在水库蓄水后,在动水压力长期作用及雨水冲刷下,该类边坡将会形成小规模的库岸崩塌现象。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取水口1位于南布河主河道内,为低坝引水开发方案,主要水工建筑物有重力式闸坝和沉砂池。引水明渠沿右岸布置,各水工建筑物均基本完成了主体修建工作。

(1)闸坝

已建闸坝坝高约5m左右,坝体为混凝土浇筑,现闸门未安装,还未进行拦河蓄水。经现场勘察,闸坝未出现变形、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

坝基岩体总体承载变形及抗滑稳定等各方面指标均较好。但裂隙发育段其渗透性较好,一般属中等透水层,由于库容较小,且河道内常年流水,建议设计依据工程情况确定其防渗处理措施。

左坝肩坡度较缓,为崩坡积堆积体,厚3~6m,成分为块碎石夹粉土,结构疏松,架空现象明显属强透水土层,目前是稳定的,但长期在水流作用下,易受冲刷或淘蚀破坏,对闸坝稳定造成影响,建议对其进行护坡及防渗处理。右坝肩边坡更陡峭,基岩出露,为强风化花岗岩,风化裂隙及卸荷裂隙均较为发育,现场勘察发现其有小型的崩塌现象,散落的岩块堆积在陡坎之下,建议对右坝肩进行护坡处理措施。

(2)沉沙池

沉沙池位于左坝肩,其进口端为闸坝取水口,出口端紧接引水明渠。

沉沙池底板及左右边墙均为条石衬砌,条石为花岗岩条石,条石间采用水泥砂浆勾缝,目前未发现底板沉降、边墙变形及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根据相关施工资料,其底

板基础放置在强风化花岗岩岩体上,承载力较高,变形较小。但其左边墙为崩坡积堆积体,在长期土压力的作用下,易导致边墙出现变形。建议对左边墙加强观测,以便及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3)取水口2工程地质条件

取水口2位于南布河右岸一小支流上,距取水口1平面距离约150m,初拟坝型为重力式低格栏栅坝,坝高约3m。河谷呈较为对称的“V型谷,谷底宽4m左右,河谷内表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含漂卵砾石夹砂土,厚度小于1m,两岸基岩出露,为燕山期酸性花岗岩,强风化层厚2~5m。

含漂卵砾石夹砂土结构松散,承载力较低,变形大,属于土层强透水,若将坝基置于该层之上,极易造成管涌破坏和沉降变形,且该层厚度不大(一般只有几十厘米),因此,建议以花岗岩作为该坝基础持力层,坝基嵌入该层不低于1m。其强风化岩体厚度2~5m,裂隙较为发育,渗透性强,多属中等透水层,建议依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防渗处理。该支流上游径流固体物质来源丰富,在洪水期间易形成小规模的泥石流,对坝体有一定冲击作用,建议设计采取合理的抗冲措施。

两岸边坡为岩质边坡,坡度在30~60°之间,局部形成陡坎,强风化厚度2~5m,强卸荷厚度一般5~10m,边坡较陡位置一般卸荷裂隙较为发育,因此,建议对边坡进行适当的削坡或护坡处理。两坝肩强风化岩体裂隙发育,渗透性较强,属中等透水层,建议依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防渗处理。

引水线路地质条件

引水线路由隧洞、明渠、倒虹管、前池及压力管道组成。

(1)隧洞

引水隧洞为新建隧洞,布置于取水口2与取水口1之间,全长149m。隧洞埋藏深度不大,5~

33m不等,山体侧向厚度0~75m。地层岩性为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体(ηγ52),沿线及其附近无断层及次一级褶皱通过,构造较为简单,岩石强度较大,但受风化卸荷影响,隧洞围岩类别普遍不高,以Ⅳ类为主,进出口段为Ⅴ类,具备小断面引水隧洞条件,其地质条件不算良好,但通过施工处理措施可以成洞。

(2)渠道

渠道为已建渠道,由2段组成,前段为1#渠道,后段为2#渠道,中间由倒虹管分开,1#渠道长739m,2#渠道长697m。

渠道沿线地貌上属低山一中丘地貌类型,出露地层均为印支期次火山相侵入岩和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以及下志留统地层S1,渠线附近无断层穿过,构造简单,属于相对稳定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少量发育,主要表现为风化及一些小型崩塌、滑坡。渠线一般沿斜坡布置,基岩出露或浅埋。

(3)倒虹管

倒虹管建镇墩及支墩均已建好,其基础主要放置在强风化砂、板岩岩体上,总体上,其承载和变形能够满足要求。出口端镇墩放置在崩坡积块碎石层内,该层结构疏松~稍密,变形大,承载力低,易造成镇墩的沉降变形破坏,建议对其进行固结处理。进口端镇墩基础放置在强风化岩体上,砌体较为单薄,其山外侧地形坡度较大,易造成砌体的抗滑稳定问题,建议对砌体及其基础持力层进行加固处理措施。

(4)前池

前池后坡地形坡度较大,约57°,为岩质边坡,岩性为下志留统地层(S1)板岩夹变质砂岩,强风化层厚15m左右。受风化影响,边坡岩体较为破碎,强度低,易形成崩塌,对前池有一定影响,建议对后坡进行护坡处理措施。前坡坡度稍缓,约35°,但前池前坡段地表为开挖前池时堆积的人工素填土,其结构松散,渗透性强,在雨水作用下,易形成土层滑坡,对前池及其下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有一定影响,建议对该堆积体进行

处理。

(5)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为明挖形式,现其各支墩、镇墩基本已修建完成。前段沿山体斜坡布置,地形坡度15~25°,其镇墩及支墩基础主要放置在强风化砂、板岩岩体上,总体上,其承载和变形能够满足要求。现场勘察各镇墩、支墩未出现变形、裂缝及不均匀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沿线也未出现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但其进口段为前池开挖时所堆积的人工素填土,其结构松散,渗透性强,在雨水作用下,易形成土层滑坡,对压力管道有一定影响。

压力管道后段为茨通坝河Ⅱ级阶地,阶面平整。其表层为分布为粉质粘土及砾石土,厚度4~6m,粉质粘土一般可塑~硬塑,稍湿,多属土层中等透水~弱透水,承载力低,变形大为其主要特征。砾石土一般结构疏松~稍密,中等透水~强透水,承载力较低,变形较大。下层为含漂砂卵砾石土,漂石含量15~20%,卵石含量约40%,结构稍密~中密,透水性强,承载力较大,但局部有少量架空现象。根据勘察工作揭露,压力管道的镇墩基础放置在含漂砂卵砾石土内,支墩基础放置在砾石土内,现均未出现变形、裂缝及不均匀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继续使用这些墩子安装压管是可行的。

厂区工程地质条件

厂房土体工程已经完建,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厂区及其附近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情况较为良好。

现场勘察,已建厂房结构情况较为良好,未见变形、裂缝及不均匀沉降等现象发生,因此,未发现影响厂房结构安全的地质不利因素存在。

钻探揭露,厂房基础埋置深度2m~3.2m,为砂砾石土层中,该层结构稍密~中密,以卵石含量占多数,其下为含漂卵砾石土,靠河侧有少量透镜状粉土分布,其埋深在10m 以下,对厂房地基稳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