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5d301c6c175f0e7cd137d8.png)
Ab s l r a c t : Th e r e a r e s o me p r o b l e ms n i v o l v e d t h e q u a l i t y - o r i e me d e d u c a t i o ni nt h e h i g h e r v o c a t on i a l c o l eg l e . wh i c h n i c l u d e s t h e t r e n d o f u t i l -
素质教育是 当前我 国教育界普遍关 注的事情。 前 国务 院副 总理 李 岚 清认 为 ,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就是 要 培养 学 生 品德 高 尚 、 身心 健康 、 知识 丰 富 、 学 有专 长 、
思路 宽 广 、 实践 能力 强 , 使 学 生学 会做 人 、 学会学习、 学会 劳 动 、 学会创造 、 学会生 活、 学会健体 、 学 会 审 美, 成长 为有 理想 、 有 道德 、 有文 化 、 有 纪律 的社 会主 义 事业 的建 设 者 和 接 班 人 … 。 目前 我 国 素 质 教 育 的 实 际效果并 不令 人 满意 , 特别 是 在高 职教 育领 域 , 素质 教 育 中还存 在着许 多问题 , 需 进一 步研 究解 决 。
p i e ・ o r i e n t e d e d u c a t i o n , e mp h a s i z e t h e mo r a l e d u c a t on i a n d e s t a b l i s ht h e c o n c e p t o f“ n a o mi e d u c a t o i n c o me s is f t ” , S O t h a t t o c r e a t e a d e e p c a p u m s c u l t u r a l e n v k o n r n e n t wi t h f cu o s o n he t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h u n  ̄n i s t i c q u a  ̄ y e d u c a i t n. o Ke y wo r d s : h i g h e r v ca o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 q u a 】 i l y — o r i e me d e uc d a t i o n ; ro p b e l s ; m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 a n a l y s i s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方案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方案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55183acf524ccbff1218451.png)
要 表 现 为专 业 课 程 容 易 做 实 而 素 质 教 育 往 往 流 于 彤 式 . 业 课 专 程 在 教 学计 划 中 是 硬 指 标 而 素 质 教 育 则是 软 指 标 。究 其 原 闪 .
是 专 业 课 程 的 教 学 目标 非 常 具 体 而 素 质 教 育 的 教 学 目标 则 比
L —— —— — —— — — 一
L — — — —— —— — 一
L —— — —— —— —— 一
日
L— ——— —— —— ——一
U
L— — ———— —— ——一
U
… .
要 求 : 素 质 教 育 在 实 际操 作 中是 一 个 顶 层 概 念 , 无 特 指 的 而 并 具 体 要 素 . 一 步 分 析 不 难 发 现 , 于 特 定 技 术 专 业 的 骨 十 教 .进 对 师 而 言 . 专 业 的 核 心 职 业 能 力 目标 是 具 体 、 晰 、 测 量 的 , 该 清 可 每 一 门核 心 课 程 的教 学 目标 也 是 具 体 、 晰 、 测 量 的 : 是 , 清 可 但 对 于 承 担 素 质 教 育课 程 的 骨 干 教 师 而 言 . 质 教 育 的 目标 是 笼 素 统 、 象 的 . 体 到 一 门 课程 的 教 学 目标 , 往 往 是 宏 观 、 具 抽 具 也 不 体 的 . 多 目标 甚 至 是 无 法 测 量 的 因 此 , 专 业 课 程 相 比 , 许 与 素
培 养 必 须两 手 抓 , 手都 要 硬 、 两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建 设 与 素 质 教 育 课 程 建设 发 展 的不 平 衡 . 主
致 的 看 法 是 : 质 是 指 人 的 体质 、 质 和 素 养 。素 质教 育 是 一 素 品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03f23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6.png)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研究王国龄,谷宝柱(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6)摘 要:该文阐释了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内涵,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即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发挥专业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将职业和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不断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人文素质活动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经历了中高速发展的阶段,2010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目前中国经济由以前注重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进行供需制改革。
尤其是在2020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中国经济更加积极寻求变革。
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近些年来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很大,经常受制于一些强国。
我们要积极发掘潜在的国内市场需求,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
同时我们要提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全球目前正在经历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
要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占据制高点,需要大量高新技术人才。
因此,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高职院校进行扩招,满足社会对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
很多独立院校进行改制,纷纷建立职业大学。
例如,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和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合并为秦皇岛职业技术大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建设、管理等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1]。
高职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行各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改善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及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关注的力度不够,过多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结构及教育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结构及教育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61f7d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1.png)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结构及教育探析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结构及教育探析一、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结构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结构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身心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结构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素质,而广博的文化知识则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能力结构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能力,而创新能力则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能力。
3、品德结构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而职业道德则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
4、身心结构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身体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保障,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探析1、专业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
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能力。
2、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创新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4、实践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结构及教育探析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559f42b5901020207409ca1.png)
【】王 芳 . 学 发展 观 与 大学 生 全 面发 展 【 当代 青年 3 科 J 】.
研 究 .2 0 ( 2 . 0 5. 1)
自觉 规 范 自 己 的行 为 ,同 样 是 遵 守 学 校 的规 章 制 度 ,
和 谐 社 会 的 进 程 中 , 高 职 院 校 承 担 着 为 社 会 培 养 在 第
一
专著 、丛 书外 ,在 中国期 刊 全文 数 据库 中 ,以 “ 职 高
人 文 素 质 ”为 “ 主题 ” ,在 19 ~ 0 8时 间 段进 行 “ 95 20 模 糊 ”搜 索 ,结 果 竞 达 1 0万 多 条 ,以 “ 职人 文 素 质 ” 高
素 质 教 育 ,培 养 出既有 科 学 精 神 又 有 人 文情 怀 的建 设
人 才 ,意义 重 大 而深 远 ,任 务艰 巨 而富 有挑 战 。
自 19 9 5年教 育部 要 求 在部 分 高 校试 点 对 大学 生 加 强 文化 素 质 教 育 ,19 9 8年 正式 颁 布 《 于 加 强大 学 生 关 文 化 素质 教 育 的若 干意 见》 以 来 ,广 大 高职 教 育 工 作
者 ,从 理 论 和实 践 方 面 都 已进 行 了 大量 探 索 ,除 相 关
20 7 0万 人 ,共 有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和 成 人 高 等 学 校 2 2 31
所 ,在 10 9 8所普 通 高 等学 校 中 ,高 职 ( 专科 ) 院 校 有 16 18所 ,已 占据我 国高 等 教 育 的大 半 壁 江 山 。 在构 建
方 面 ,不 少 人 错 误 地 认 为 , 只 要 具 备 了 必 要 的 知 识 和
关于高职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3114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5.png)
关于高职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职院校教育是指专门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高职院校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教学资源不足高职院校教育中普遍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图书馆藏书数量不足、实验室设备老化、校园文化活动匮乏等方面。
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也限制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2.师资力量不足高职院校教育中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学校缺乏优秀的教师资源,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由于工资待遇和职称晋升机制等问题,教师队伍中存在大量的中低水平人才,这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3.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由于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不足,高职院校教育中的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
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应用能力不高,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前景和学校的声誉。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高职院校教育中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
学校可以通过向政府争取专项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等途径,逐步完善校园设施,提高教学资源配置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建立完善的职称评定和奖惩机制、加强教师培训等途径,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高职院校教育事业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建立质量保障机制为了保障高职院校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等途径,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确保学生得到优质的教育。
4.加强产学合作高职院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学生就业服务,加强校企合作是解决高职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a26c8ce53a580216fcfec8.png)
高职 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胡翠 琴
摘
( 湖北财税 职业学院讲师) 要: 高职教育 的人才培养 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当前, 人文素质教育虽然引起 了高职院校 的广泛关注 , 却还存在 一些问题 。本文在对其现状
进 行简要分析后 , 从课程体系、 教师水平、 评价标准、 隐性课程等方面 , 探讨 了高职 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的改进 策略。
关键词 : 高 职 院校 ; 人文素质教育 ; 策 略
在高职 教育改革的大环境 下, 高职院校 开始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 开设 了 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 如《 演讲与 1 : 3 才》 、 《 美学基础 、 《 健美操》 等, 但这些 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其教育现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
学语文》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等; 二是美 学艺术类 , 如《 美学基础》 、 《 中外 音 乐 发 展 史》 等; 三是社交伦理类 , 如《 社 交 礼 仪》 、 《 伦理学基础》 等; 四 是 实 践应用类 , 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职业生涯规划》 等。 在学校对所开专 业权衡 的基础上 , 选 择四类课程 中的 2 -3门为必选课 , 其他作 为选 修课 由 学生 自主选择, 更加凸显人文性、 增强科 学性 。 ( 二) 提 升 教 师 的 人 文 素 质 水 平 教师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和践行 者。 一个缺乏人文关 和人文情感 的教 师, 其课堂 也必定缺乏人 文气 息, 学生在 教学活动 中不可 能 获 得 人 文 思 想 的 启迪 , 因 此 教 师 的 人文 素 质水 平 是关 键 。 一、 加 强 教 师 队 伍的人文素质教育。 教师 队伍包括人文素质专职教师、 专业课教师、 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师、 辅导员队伍 和兼职 教师。 其中 , 人文素质专职教师要注重人 文 素 质 专 业 化 和 职 业 化 的相 互 结 合 , 辅导 员要注意对学 生思想动态 、 学 习 生活的直接影响, 专业课教师和兼职 教师要注意将人文精神渗透 到专业教 学和实践过程 中, 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师要注 意坚定理想信 念、 提 高政 治素 质, 与专业教学形成合力, 强化 整体育人 意识, 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 二、 优 化 教 学 方法 。运 用 “ 灌 输式 ” 和“ 填 鸭式” 教 学 方 法 的课 堂 不 可 能 进射出人文思想 的火花 , 因此 , 教师们要 体现 人文关怀、 凸显学生 的主体地 位, 大量运用 案例教学、 情 境教 学、 讨论法 等, 还可借助视频、 网络 等多种资 源 辅助教学, 激 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 让学 生积 极参与教学真正获得 知识、 培 养思维、 内化情 感, 使学 生既掌握过硬 的科 学知识和实践技能 , 又 具备较高 的人文素养和职业 品质 , 以达到全方位 的教育效果 。 ( 三) 完 善人 文 素质 教育 评 价 标 准 人文 素 质 教 育 过 程 是 一 个 动 态 、 变 化、 延续 的过程, 靠 形 式 单 一 的“一 考定成绩 ” 的方式来评价学生人文水平 的高低显然是有失偏颇 的。 因此, 高 职 院校应当进一步完 善人文素质教 育评价标准 , 使其操作性 强、 更加科 学 完 整。 其一 , 评价标准要注意评估 内容的多角度。 除了有关人文 知识的纸质 考试 外, 还可将学生获取 资格证书 、 参 加文体活动 和竞赛 、 自主创新创业 、 参 与公益活动和社会 实践等方 面的内容作为 人文素质教育评 价的重要 指 标, 这样学生才会在活动 中转变观念 、 加强交流 、 整合资源从 而解决 问题 , 提升人文素养 。 其二 , 评价标准要关注学生 的个性化需求 。 可建立 免试制度 , 允许 学生 根 据 自己 已有 的 成 绩 形 成 自我 评 价 、 申请 课 程 免 试 , 充 分 调动 学 生 的 主 动 性 和 积 极 性 ,如 学 生 撰 写 的学 术 论 文 或 参 加 的 竞赛 获 省 级 以上 奖 项 等 , 可 申请考核免试 。 因此, 在 评价过 程中, 教师要注 意评价标准应遵 循的多维度 和动态性等原则 , 以提 高 学 生 人 文 素 养 为 目标 , 关注 学 生 的 生 命 体 验 , 为 高 职 院校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提 供 科 学 、 必 要 的决 策 保 障 。 ( 四) 注 重 在 隐 性 课 程 中渗 透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隐性课程 , 是相对于 显性课程而言 的, 是学校有 计划 、 有 目的、 有组织 的学科 教学活动之外 、 对 学生进 潜移 默化影 响的各 项 内容 的总和 , 它包 括校 园物 质环境、 校 园文化环境和校 内外实践活动 等, 主要对 学生的态 度 情 感、 意志 品质 、 价 值信仰 等起到渗 透作用 , 因此其 影响远远 超过 显性 课 程 。具体如下 : 一、 校园物质环境。学校 可通 过增加 富有 启迪意 义的人文景 观、 图书馆 、 宣传橱窗等方式 , 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高 品位的审美情趣 。二 、 校 园文化环境 。它包括校风 、 班风 、 学风 的营造 , 定 期开展文化节 、 艺术 节、 体育节 , 举办人文系列讲座 , 组织学生社 团活动 , 让学生们在丰富 多彩 的校 园文化活动 中开拓视野 、 加强交流、 提高素养 。 三、 校 内外实践活动 。 它包括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国防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国防教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5d64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6.png)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国防教育研究汇报人:日期:•引言•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现状分析目录•国防教育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国防教育策略研究•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与国防教育融合发展路径探讨目录•结论与展望01引言国防教育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国防教育是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在国防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式陈旧、教育效果不佳等,需要加强研究和改进。
职业素质教育与国防教育的关系职业素质教育和国防教育相互促进,通过加强国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而职业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国防教育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提高高职院校国防教育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国防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02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现状分析职业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
职业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职业素质教育内涵与特点职业素质教育的特点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置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职业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划、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师资力量高职院校拥有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为职业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课程设置不够完善部分高职院校在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存在不足,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融合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融合培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3ce51a5f0e7cd18425363f.png)
、
工 具化
人才培养模式上高职院校 向 “ 能力本 位”转变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 力为主线 来设计 学生 的知识 、能力 、素质结构 和培养方 案 ,以 “ 应用 ” 为主旨和特征来 构建课 程和教 学 内容体 系。在教学 改革 、课程设 置 中。 强调按 岗位所需 的技 能开设课程 ;教学过程 中,注重学生 岗位 技能知识 传 授与训 练 ;培养行 为与一项项被细致分解 的工作任务相联 系 ,即根据 系列 具体的、孤立 的行为来界定 “ 能力 ” 。就业率并 非评判一 所高职 院校办学是否成 功的 唯一标准 ,学生得 到专业 技 能训练 的基 础上 可 以 “ 文理兼容” ,以此凝结高职学生参与就业竞争的素质底蕴。 2、高职人文素质教 育的倾 向性、复杂性和 紧迫性 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群体提出更 高要求 ,消费经济孵 化的文化风 尚 牵动着青年高职学生的世界观 、 人 生观及价值观 。高职人 文素质教育 的 三种倾 向即:功利化倾向 ,注重人文素教 育显性 目的的达成 ,忽视人 文 素养对人终生发展的影响 ;无我化倾 向 ,片面强调人文 素质教育 的社会 性价值与意义 ,忽视学生的 内在需求与情怀 ;强制化倾 向,仅从 知识 传 授 和行为规范 的层面理解人文素养的意义 ,忽视 作为高职生审美认 知与 发展水平 ,使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不高。引导学生培养 良好 的人文 素养 ,以一种全新 的视野来审视高职学生 自我的内心需要 ,当人 文素质 成 为高职学生 的一种文化素质 ,渗透到学生心智中 ,终将 内化成 学生的 种整体素质 ,一种 能力 ,一 种改 造客 观世界 的和 完善 自身 的价值 定 向。
高职 院 校 人 文 素质 教 育 与 专 业 技 能教 育 融 合 培 养 研 究
王 悠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df4c3ca32d7375a517800c.png)
职业 道德 :当前社会大环境 的影响和高职 院校 学生 自身 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存 在着职业道德危机 。实用主义 、 功利主 义在他们 头脑 中占有重要 的位置 。调 查 中很多学生 对爱岗敬 业、 诚实守信 、 办事公道 、 服务 群众 、 献社会 的精神 和严谨求 奉 实 的作风不屑 一顾 。而追求崇高 的价 值理想 , 拥有健全 、 完善
的人格对他们来说只是遥远的未来。 、
看重 的一项能力 , 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 能力。 但高职院校
收 稿 日期 :0 0 0 — 7 2 1— 3 2
作者简介: 王
林 (9 9 )男 , 17 一 , 安徽庐江人 ,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 辅导员 , 硕士 , 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
( ) 本 素 质 一 基
基本 素质是 全体“ 社会人 ” 所共 有的 , 具有普遍性 , 主要包
括思 想道 德素质 、 人文 素质 、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 。下
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 面来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现状 : 思想 道德 素质 :通过调查我们 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
人面前抬不起 头 , 不敢与人交往 ; 另一 种极端表现形式 为 自负
关系冷漠 。这些不 良现象折射 出当前 高职 院校 学生思想素质
中的问题 , 需要引起重视 。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从事 相应工作应有 的个性 品质和 条件 , 具体可为职业道德、 职业技能 、 职业情感等 。
人文素质 :人 文素质 教育是 高职院校 教育 中的基础 , “ 是 培养 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的重要 内容 。” 是 由于观念误 叫旦 区, 高职 院校里的人文素质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调查 中 我们 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雨 果是谁 ,搞不清楚词牌名是 什么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020313a300a6c30c229f7c.png)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摘要]文章指出,坚持“以学生为本”,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坚持学生的可协调发展,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坚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数量达千余所,占我国高等教育的65%左右,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高职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国家投入到高职教育的资源相对不足,且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定位、理念、模式等方面也有待创新,使其发展面临不小的压力。
这要求我们新时期必须深入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高职教育实现有效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二者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强调以人为根本,以人为目的,一切为了人。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质上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分配给谁?”的问题。
而素质教育,就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
学术界通常将人的综合素质分为非智力素质、智力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三大方面。
非智力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等。
智力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质等。
素质教育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教育。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和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素质教育以关注人的发展为灵魂、核心和目标,注重在教育过程中置人的全面发展于中心地位,它强调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素质教育实际上回答了“为什么要办教育?如何办教育?依靠谁来办教育?”的问题。
构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研究
![构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309f27e2bd960590c677e2.png)
■ 吴 玄 王 若梅
高职教育 的发展在我 国已经成为蓬 能力得 到最大 限度的发展 ,激发学生 自 调技能优势 ,以勉励 和宽容的心态 面向 勃之势 ,高职教育 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 我学 习、 思维创新 的欲望 , 而达到素质 学生 , 从 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开 放 式教 学 针 对 的是 传 统 的 封 闭 型
学 内容 和形 式 应 是 多 元 化 、多 交 叉 点 的
一
种 新 型 的 教育 模 式 。 ( ) 程 模 式 的开 放 。 3课
自主创 新 的道 路 。下 面从 五个 方 面 探讨 教 学 。 传统 教 学 中 , 本是 唯 一 的 知识 来 课
生 为本 ,它 首 先 明确 了学 生 与 学校 的关 教学实践 中,开放式教学思想主要体现 此大胆探索先实践后理论 的交互模式就 系, 即学 生作 为 消费 者 进 入 学 校 , 在一 定 在 以下 四个 方 面 : 意 义上 成 为 了买 方 消 费者 ,学 校 则 成为 了卖 方 供应 商 , 二 , 更 加 关 注 了学 生 第 它
升 学生 的素 质 培 养 目标 ,包 括 能力 素质 教育成为知识传授与健康人格教育 的有 地接受。职、 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 I
最终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 目标、 职业素质 目标 、 文化 素质 目标 等方 机结合 , 面 ,强调 以学生为本 ,唤 醒学 习主体意 识, 鼓励 自我学 习和实践 , 自主发展 、 走 2 实施 多方位 的开放式教 育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显得 比较实 际和有价值 。存讲授理论知
识 前 ,要求 学 生 先 感 受 和 体 验 一 下 以本
() 1教育思想 的开放。
高职高专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eab8a3b31126edb6f1a10a8.png)
育 的意 见 》 等一 系列 文 件 , 多 高校 开 展 了素 质 许
教 育方 面 的积极探 索 , 质教 育 的 理 念得 到 很 好 素 落 实 , 质教 育 的必 要 性 与 紧迫 性 已成 共识 。但 素
高技能专 门人 才的教育类型 , 目前 在全面推 进素 质 教育方面还存 在一些问题 , 如何解 决这一 问题对 高 职高专 院校培养 目标 的实现具 有重要 的意义。
三 是用人 企业 在 录用 毕 业 生 时 , 只看 学 生 的 技 能
的基 本素 质为根 本 宗 旨, 注重 培 养 受 教育 者 的 以 态度 、 力 , 能 促进 他们 在德智 体等 方面 生动 、 活泼 、
主 动地发 展 为基 本特 征 的教 育 。国务 院原 副总理
李岚 清指 出 : 素质 教育 从 本 质来 说 , 是 以提 高 “ 就 国民素质 为 目标 的教 育 。 ” 全 面推进 素 质 教 育 , 面 向 现 代 化 、 向世 要 面
D I 0 3 6 /.s .6 2— 3 2 2 0 . 4 0 3 O :1 .9 9 ji n 1 7 0 4 .0 9 0 .0 s
中图分类 号 :G 4 60 2 2 0 ) 4— 0 7— 3 1 7 0 4 (0 9 0 0 0 0
实施 素质 教育是 我 国提高 国 民素 质 的战略 举
措, 贯穿 于幼儿 教育 、 中小学 教育 、 职业 教育 、 成人 教育 、 高等 教育 等 各 级 各类 教 育 。高 职 高 专作 为
培养 面 向生 产 、 服务 、 建设和管理第一 线的高素 质 、
见 》 《 于深 化教 育改 革全 面 推进 素 质 教育 的 决 、关
对高职院校人才素质教育改革的研究[论文]
![对高职院校人才素质教育改革的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679600f78a6529647d53ad.png)
对高职院校人才素质教育改革的研究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开展人才素质教育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人才素质教学活动课程需要符合人才素质教育的内在规律,并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要求,针对高职教育的个性特点,要符合教材改革的要求,适应以就业为导向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人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改革高职学校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人才素质教育是一个较高的教育目标,它需要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努力。
在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能够起到快速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才素质的重要作用。
1推行的必要性具备较高人才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
人才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解决好做人的问题。
教育实践证明,专业技能较强的学生其人才素质也会较高,在人才素质与科学素质构成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人才素质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在高职院校全力推进人才教育,不仅不能削弱专业技能的培训,相反会对专业技能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推行人才教育也是社会赋予高职院校的职责,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忽视了人才素质教育,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应试教育下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普遍缺乏信心,在心理上对自己的要求不高。
面对这一群体,高职院校需要承担起为应试教育下缺失的人才素质教育补课的职责。
目前,我国多数的高等职业院校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学校的基本建设与招生就业中。
虽然有些院校的领导已经认识到了开发适合的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是,也主要是在专业课上下工夫,导致了高职教育中的人才教育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体系,随意性较大。
寻求适合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开发人才素质教育活动课,用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及学生特点的人才素质课来统领人才教育,进一步将这项工作上升到教育改革的高度。
2推行的可行性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是与市场相对接的,这样,高等院校在引进师资、招聘人才时更加注重职业性、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等具有从业经验的教师就,他们是师资队伍的主体。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8a0b2661eb91a37f1115ce9.png)
基础 理 论 研 讨
离职院被人文素质教育 困璜及劝策砷究
中国环境 管理干部 学 院 朱 美静 张 玉萍
[ 摘 要] 文素质教育 旨在教 育和启发人们做 一个真正的人 , 一个智慧的人 , 人 做 做一个有修养 的人 , 这也是教 育的终极 目 的。 高职院 校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升 学生的人 文精神境界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学生健全的人格是 高职 院校加强人 文素质教 育 形成 的主要途径 , 而摆正专业教 育与人文素质教 育的关系; 的开设 ; 注重在 专业教学 中渗
学生 的写作能力 、 表达能力较差 , 对于 中国传统文化 、 礼节 等人 文知识 知之甚少 , 文化 断层 的现象在新时代 大学生身上表现突出。因此 , 提高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 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我 国现行的文理 分科的应试制度 , 导致理 工科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 加之教育界受实 用主义思潮的影响 , 出现了削弱甚 至取消人文教育 的倾 向。 特别是在职 业技术院校 , 由于创办之初就对人文教育不够重视 , 使得许多学生在文
学 艺 术 修 养 、 言文 字 表 达 、 字 书 写质 量 方 面 没 有达 到大 学 生 应 有 的 语 文 水平。 ( ) 二 人文知识浅薄 , 导致学生 自身 的工具化。 科学教育就是告诉我 们如何把一件事办好 ,而人文教育则告诉我们这事该不该做。我们把 “ 自然科学 ” 理解为一种纯粹 的适用知识 , 由此产生 了 自然科学 与人文 科学之间的分离 以及 自然科学精 神的失落 。从 事 自然科学研究和开发
一
、
人 文 ( 史 哲 艺 ) 识 和技 能 的 内化 , 主 要 是 指 由知 识 、 力 、 念 、 文 知 它 能 观 情 感、 意志等多种 因素综合而成 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 表现为一个人 的文 化素质和精神品格。 人文素质教育 , 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a037b66b84ae45c3b358c1b.png)
一
、
关 于创新 教育 与素质 教 育的认 识
调 了素 质教育 培养 目标 的核 心 ,即要在 全 面发展素
所谓 素质教 育 ,是 以提高 学生全 面素 质为 目的 质基 础 上 ,突出培 养具 有创新 精 神与创 新 能力 的素 的教 育活 动 , 学生德 、 、 、 、 等 方面得到 全 质 , 使 智 体 美 劳 在培养 高素 质创造 性人 才上 下工夫 。 这样 界定从 面发展 。而 创新教 育培 养学生 创新 意识 、 新精 神 、 规定 上注 意科学 性 、 创 规范性 、 体性 、 整 操作 性 , 既避免 创 造思 维 、 创造 能力 , 目的是 培养创 造性 人才 。从 其 矛盾 的 。 素质 教育 目标强 调学生 素质 的全 面发展 ; 创 新 教育 培养 目标 , 强调 培养 创新 精神 和创新 能力 , 应
系, 为创新 教育定 了位 , 即创新 素质 的培养 应在 素质 施创 新教 育不 是另搞 一套 , 另起炉灶 , 更不是 要凌驾
教 育 中有机 进行 。 样 既强调 了素质 教育 的基础 性 、 于 素质教 育之 上 。实施 创新 教育 有助 于我们 站在 时 这 主体性 、 发展 性 , 把创新 摆 到 了突出位 置 ; 又 二是 强 代 的高度 把握 素质教 育 的精神 , 弘扬 学生 的主体性 , 克服 “ 应试 教育 ” 对学 生创新 意识 、 创新 精神 的压抑
当说 两者是 一致 的 。 面发展包 括创 新素质 , 全 而培 养
了片面性 , 又明确 了有机 结合 的方 向 , 素质 教育与 使
二 、 新教 育与素 质教 育 的关 系 创 素质 教育 自 8 年 代被 提 出以来 , 呼吁 、 0 从 理论
创 新教 育 与素质 教育 的培 养 目标 上看 ,两 者并不 是 创新 教育 获得 到和谐 有效 的落实 。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dba873deefdc8d376ee32ad.png)
2 1 年 7月 01
湖北成人教育学 院学报
J un lo B i utE u ain Isi t o r a fHu e Ad l d c t n t ue o t
J l 2 0 11 u ,
V0.1 N O 4 1 7 .
第1 7卷
第 4期
高职 院校 学 生素 质 教 育研 究
来论证“ 上帝的存在” 人们奉行“ 。 上帝创造一切” 上帝是 “ 力量之源” 。自然, 教育就绝对以“ 信仰” 为本位 , 目标是 培养神 的仆人 。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资产阶级思想先驱与上帝 决 裂、 向神的力量宣战 , 英国思想家培根继承古希腊知识理 性的传统 , 提出“ 知识就是力量” 当时的教育就 自然强调 ,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但培养什么样的人, 以什 么作为培养人的根本任务和 目 标呢?这个问题可以说是
教育 的本位问题 。教育应 以什 么为本位 , 与教育所处 它是 时代的政治、 经济、 文化密切相关的, 人们有一个不断深化
的认识过程 。
以来 , 随着对应试教育及高分低能现象的反思 , 人们深刻
人的全面发展观念。从而人们认识到, 自身的发展、 人 尤 其是能力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 能力就是力量” 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途 径 和 举措 ,让 高职 院校 成 为 培 养 文化 素 质 高 、职 业 技 能 素 质精 的现代 人 才基 地 ,为全 面建 设 小康
社 会 和 构建社 会 主 义和 谐社 会 贡 献力 量 。
能使 学 生为 未来 发 展奠 定好 能 力基 础 。 .
体 现 职业 教育 的特 点 ,使 两 者 有 效 融 合 。我 国 高职 院
校 学 生 素 质教 育 应 把 重 点 放 在 加 强 对 职业 院 校学 生 思 想 、政 治 、 品德 、人 格 的教 育 上 。 它 以 全 面提 高 学 生
越 多 ,因 而对 社 会 生 活 的 适 应 性 就越 强 。随 着 社 会 的 发 展 以 及一 体 化 进 程 的加 快 ,彼此 渗 透 相 互 交 叉 的 现 象不 仅 体现 在 世界 经 济政 治 、文化 、交往 等 诸多 方 面 , 而 且在 自然 科 学 和 社 会 科 学 的各 个 领 域 也 发 生 了大 量 彼 此 融 合 、借 鉴 、交 互 现 象 。社 会 发 展 的这 种 趋 势 对 社 会 成 员 特 别 是 年 轻 的 社 会 成 员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 认 识 到 这点 高 职 院校 的基 础 性 素质 从 一 开 始 就 得 到 了 充分 重 视 ,并 主要 通 过 开设 大量 的基 础 性 公 共 课 程 来 予 以 实施 ,其 作 用 就 在 于促 进 学 生 的全 面 发 展 ,尽 可
・哆 刎 ・ ‘ 丘
● 21 0 0年 第 5期
( 理 研究 : 管
高职 素质教 育研 究 院校
张 丽 华
【 摘 要】素质教 育是现 代 教 育发 展 的基 本 方 向 ,高 职 院校 教 育 必须 以 马克 思 主义 关 于人 的 全 面
发 展 理 论 为指 导 ,以 素 质教 育 基 本 理论 为依 据 ,大 力推 行 素 质教 育理 念 。 为此 ,文 章 坚持 理 论联 系
求 ,如 表 达 能 力 、组 织 能 力 、实 际操 作 能力 、应 变 能 力 、以及 人 际 沟 通 能 力 等 等 。因 此 高 职 院校 素质 或 基 础 性 特 征 ,而且 还 具 有适 应行 业 需要 的 特殊 性 或个 别性 。
了特 定 要 求 。就 职 业 学 院 所 培 养 的 高 等应 用 型人 才 的
素 质 而 言 , 除 了必 须 具 备 一 般 高 等 院 校 对大 学生 的基
本 素质 要 求 ,如 :符 合 学 历 层 次要 求 的专 业 和专 业 基 础 知识 ,与 主流 社 会 相 一 致 的 道 德 与 价值 观 念 ,健 全 的人 格 特 征 ,及 相 应 的 感 知 、观 察 、思维 、想 象 等 能
【 键 词 】 高 职 院 校 ; 素 质 教 育 ;研 究 关
素 质 教 育是 现 代 教 育发 展 的基 本 方 向 ,高 等 职 院
是 我 国 高 等教 育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也 规 律是 我 国 职业
教 育 的 龙 头 。 高 职教 育 要 遵 循 高 等 教 育 的 规 律 ,又 能
一
育 的工作 者 面 前 的研 究 课 题 。
一
( )职 业 素质发 展 专 业能 力 二 毫 无 疑 问 职 业 素 质 与 未 来 所 从 事 的 职 业 有 关 。就 教 育 目标 而 言 ,高 职 学 院所 培养 的不 仅 是 能 适 应 社 会 的 优 秀公 民而 且 还 要 是 能有 效 从 事 职 业 活 动 的 高 级 应 用 型人 才 。专 业 性 素 质 因专 业 的不 同而 体 现 出对 人 的 素 质要 求 的不 同差 异 。专业 素质 是 从 事 专 业 活 动 的 必
与 未来 可能 从 事 的 专 业 活 动 相联 系 的必 不 可 少 的 专 业
能 力 ,从 而使 学 生 在 全 面 发 展 的基 础 上 得 到 具 有 个 性
特征 的 充分 发展 。
( ) 文化 素质 与职 业 素质 的 关 系 三
力 之外 ,还 必 须 具 备 适 应 特 定 从 业需 要 的其 他 素 质 要
、
高 职 院校 学 生素 质 教育 内涵及 其构 成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 《 于 深 化 教 育 体 制 改革 全 面 关 推 进素 质 教 育 的决 定》 对 素 质 教 育 作 了 明确 的 阐述 和
概 括 ,指 出素 质 教 育 就 是 以 提 高 人 的 素 质 为重 要 内容
和 目 的 的 教 育 , 其 内 容 主 要 有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教 育 、文
化 素 质教 育 、业 务 素质 和 心理 身 体素 质 教育 四个 方 面 。
职 业 院 校 服 务 行 业 的 特 点 对 从 业 人 员 的 素 质 提 出
要 前提 ,专 业 素 质 的 好 坏 高低 直 接 决 定 专 业 活 动 的 成
效 与 否 。 因此 专 业 素 质 的 培 养一 般 是 通 过 开 设 专 业 基 础课 和专 业 课 来 体 现 ,并通 过这 些 课 程 的 开 设 和 实 训 环 节 的 实践 不 断 充 实 学 生 的 专业 知 识 ,不 断 提 升 学 生
思 想 品 质 、科 学 文 化 知 识 和 身 体 、心 理 与 技 能 素 质 , 培养 创 新 能力 和 发 展 个 性 为 主 要 内容 的 基础 教 育 。 因 此 ,加 强 高职 院校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教 育 ,树 立 素质 教 育 的 理念 ,全 面 推 进 素 质 教 育 ,是摆 在 所有 从 事 职 业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