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节选)

【学习目标】

1.了解“楚辞”这种诗歌样式及屈原与楚辞的关系。

2.了解“骚体诗”的节奏及形式特点。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4.理解诗中运用联想和想像艺术技巧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

【学习障碍】

1.课文相关资料及字词联想。

2.对《离骚》字词内容的记忆、理解,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学习策略】

一、障碍突破之策略一:积累法

1.课文相关资料

(1)屈原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政治家。我国最早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战国时期,春秋时代的十二大国已经归并为七个大国,都想统一中国。七国中,秦国最强,楚国最大,齐国最富。韩、赵、魏三国最小。燕国最远,偏于东北部。屈原是楚王的同姓贵族,起初颇得楚怀王的信任,曾经做过“左徒”、三闾大夫,是国王左右的近臣。他学识渊博,经常参与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并且联合齐国以求自保。但楚王左右有一群自私自利的人,如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王妃郑袖等,他们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屈原。结果怀王被张仪引诱去秦国,做了三年俘虏,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比怀王更加昏庸。屈原被放逐,长期流浪于沅湘流域,比较接近人民生活,对黑暗现实愈益不满。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亦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屈原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以及民本思想。他在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的新形式,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像,融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著有长诗《离骚》和《天问》,组诗《九歌》《九章》等。《汉书·艺术志》著录《屈原赋》25篇,其书久佚。后代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汉代学者刘向辑集的《楚辞》。

(2)楚辞

屈原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同时又对楚国民歌加以革新、提炼,进而创造了一种句式参差错落,灵活变幻的新诗歌形式——楚辞体。这种新诗形式,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运用“兮”字为其特色,比起《诗经》来,更便于表达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抒发奔腾澎湃的激情。“不有屈原,岂见《离骚》”(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没有屈原便不会有楚辞体的产生。因此,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为贵族所垄断的定型化了的《雅》《颂》文学的结束,标志着由群众文学进入自觉的作家创作时代,也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汉代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如萧统《文选》中的“骚”类、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辨骚》篇,就是对整个楚辞而言。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楚地早有歌谣,据刘向《说苑》记载,约公元前6世纪有《越人歌》和《楚人歌》。《论语》载孔子曾听到《接舆歌》,《孟子》中也有《孺子歌》,等等。可是这些楚地歌谣仅一鳞半爪地存于历史记载中,只是到了战国中期,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才形成一代文学样式。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出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

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者。据《史记》记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现在在《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和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原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见《宋文鉴》卷九十二)这一说法是正确的。除此而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

《离骚》是《楚辞》名篇,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谄谗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忧思”的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其中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成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诗中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诗中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离骚》结构宏伟,共分八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他的家世、出身和他自幼的抱负;第二部分写他在政治上的遭遇;第三部分写他遭受迫害以后的心情,表示他坚持真理,至死不屈;第四部分写女媭(xū,古代楚国人称姐姐)劝他不必“博謇(jiǎn,语气词)好修”,他就向传说中的古帝重华陈辞,正面地说出他的政治理想;第五部分写他在心情抑郁,无可告慰之下,幻想上天入地,寻求了解他的人;第六部分写他矛盾的心情;第七部分写他幻想离开楚国远游,但终于依恋不舍。第八部分是“乱”辞,表示自己要以死来殉难他的理想。

课文选自全诗的第三部分。

2.字词联想

(1)字音联想

(2)词语联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