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史人物
二十四史人物列表
熊遂
柯相
强鸠夷
余桥疑吾
柯卢
周繇
屈羽
夷吾
禽处
转
颇高
句卑
去齐
寿梦
诸樊
季札
余祭
余眛
吴王僚
阖庐
夫差
[编辑] 齐国
参见齐国君主关于姜齐国君的部分
[编辑] 鲁国
周公旦
其余鲁国君主请参见鲁国君主列表
[编辑] 燕国
魏桓子魏驹
关于魏国君主请参见魏国君主列表
[编辑] 韩国
韩武子
韩献子韩厥
韩宣子韩起
韩贞子(韩平子)韩须
韩简子韩不信
韩庄子韩庚
韩康子韩虎
韩武子韩启章
关于韩国君主请参见韩国君主列表
[编辑] 田齐
陈完
田稚孟夷
田湣孟庄
田文子田须无
田桓子田无宇
燕王姬哙
燕昭王姬职
燕惠王
燕武成王
燕孝王
燕王姬喜
[编辑] 管、蔡
管叔鲜
关于蔡国君主请参见蔡国君主列表
[编辑] 曹国
请参见曹国君主列表
[编辑] 陈国
请参见陈国君主列表
[编辑] 杞国
请参见杞国君主列表
[编辑] 卫国
请参见卫国君主列表
[编辑] 宋国
2.22 楚元王
2.23 荆燕
2.24 齐悼惠王
2.25 萧相国
2.26 曹相国
2.27 留侯
2.28 陈丞相
2.29 绛侯周勃
2.30 梁孝王
2.31 五宗
大学历史易考知识点中国近代史世界历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
大学历史易考知识点中国近代史世界历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中国近代史是大学历史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
本文将从中国近代史、世界历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等方面,详细介绍大学历史易考的知识点。
一、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经济的衰落,国家面临危机。
这个时期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人。
他们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也有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
例如,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文化运动之一,它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世界历史除了中国近代史,大学历史学科还包括世界历史的内容。
世界历史是研究全球历史各个时期和地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世界历史包括古代历史、中世纪历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
在学习世界历史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例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
同时,世界历史也涉及到不同的历史文化。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雅典文化、罗马的帝国文化等都是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文化遗产。
三、历史事件在学习历史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例如,1919年的五四运动、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等都是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四、历史人物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历史人物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事迹和贡献,还可以从中获取智慧和启示。
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历史中有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如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以及世界的拿破仑、林肯、曼德拉等。
五、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的文化遗产。
学习历史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汇总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汇总这几千年来的东西,历史学能接触到的太少太少,多少史料文物都被埋在时间的尘埃里。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伯嚭——吴王夫差时期太宰伯嚭(bó pǐ),春秋晚期人,原为晋国公族,子姓。
史载伯嚭的先祖公子遨为宋桓公之子,宋襄公之弟。
公子遨出使晋国,完成任务后留晋为官生子改姓伯。
后“三郤”权倾朝野。
公子遨之子伯宗公忠体国,不满郤家势力太大,被三郤诬陷致死。
伯宗之子伯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国大夫。
伯州犁生郤宛,又为楚国大夫,后郤宛被楚国令尹子常攻杀,伯嚭逃难仕于吴,得到吴王宠信,屡有升迁,直至宰辅。
伯嚭为人,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完全丧失了其祖辈的优良品质,使吴国在吴越争雄中拥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丧失有利时机,逐渐走向衰败。
伯嚭, (嚭,音“痞” ,拼音:pǐ),又作伯否,春秋晚期人,出身于楚国贵族,吴王夫差时期太宰,人称太宰否。
楚国名臣伯州犁之孙,父亲伯郄宛,是楚王左尹,后来被楚国令尹(国相) 囊瓦(子常)所杀,并诛连全族。
伯嚭逃难到吴国,得到吴王宠信,屡有升迁,直至宰辅。
伯嚭任吴国太宰,贪财好色。
吴国击败越国时,文种带着美女珍宝,偷偷献给伯嚭,伯嚭收受了贿赂。
后来伯嚭竭力劝说夫差受降,使得勾践免于一死。
伯嚭陷害伍子胥,伍子胥被迫自刎而死。
前 473 年,越王勾践再次率师伐吴。
夫差自杀后,越王勾践进入姑苏城,上据吴王旧宫,百官称贺,伯嚭也在朝列中,自以为以前曾于勾践有周全照顾之功,因此面有得色,向勾践拜贺。
勾践以“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与越国勾结)”诛杀之。
但是,根据《左传》,伯嚭非但没有被越王句践杀死,而且还做了越国的太宰。
前 471 年,鲁国季孙肥曾贿赂伯嚭。
孔子弟子子贡评论他是:““太宰否”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
”在今天的中国江浙一带,多有用“伯嚭”来形容某一类人(多为贬义)。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00篇)
1.範仲淹有誌於天下範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
母親很窮,沒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範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
(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
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
有時夜裏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
(範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麽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
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誌向。
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原文】範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
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
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
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誌於天下。
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陳蕃願掃除天下陳藩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
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夥子你為什麽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陳藩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
不能在乎一間屋子的事情。
”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誌向,與眾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歲。
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誌,甚奇之。
3.班超投筆從戎班超為人有遠大的誌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
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
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
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誌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麽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麽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还原易史真相:段建业先生
还原易史真相:段建业先生还原易史真相:段建业先生(2011-03-11 15:09:25)易冷风谈现代易史一、段建业先生易学时代背景:段建业先生是曲炜同时代人物,年纪相仿,仅比曲炜先生大两岁。
均为一代易学才子。
出现的时代是五代十国状况的易学界,当时曲炜先生当年清新之风的横贯吹拂,同时又处于李洪成、李涵辰及邵伟华弟子兴起的中后期。
二、段建业先生发展阶段:2002年出名并开班授课,一直发展至今。
2005年后发展势头良好,开创段氏盲派风格。
不过,相对于前面几位创立易学时代的人物来说,段建业先生尚属二线。
但在盲派中,却是有相当地位的段氏盲派。
三、段建业先生代表作:《盲派命理》、《命理珍宝》、《命理瑰宝》、《盲师断命轶例集》四、段建业先生著作评价及易学贡献:早前与邢铭芬女士合作,发扬盲派,与邢铭芬分道扬镳后有女弟子言明紧随,配合其易学发展。
邢铭芬主要师夏中奇,段建业师郝金阳。
毋庸置疑,郝金阳与夏仲奇两位盲师流传到市面上的轶例,让很多命理学人吸收了不少养分。
这一结果不仅是段建业盲派培训班日益声张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
虽然段建业、邢铭芬盲派至今无法象郝金阳与夏仲奇轶例中说的那么神奇,但其推出的盲派体系已相对完善,颠覆传统子平术的许多基本理念与原则,并且段氏盲派是弃旺衰,废用忌,专看结构,即看做功,看象。
段氏盲派命理论命有三大法则:一为理法,二为象法,三为技法。
与各地散布的各种盲派有着区别,让易学人从另一角度受益匪浅。
在郝金阳与夏仲奇算命轶例流传的早期,许多易学人士在其中汲取了不少的营养,用于深化各自体系对命局的解剖力度,扩大对命局的分析细度。
例如,以月干为父,以月支为母。
这种定位方法,唯独见于盲师夏仲奇的轶例中。
其它更多的轶例精华吸收,散见于旺衰/制法等论述中,此处不再赘述。
至当代,盲派命理异军突起,规模也愈渐强大。
毋庸置疑,盲派命理在诸多环节与领域上是薄弱的,亟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如,天干喜忌的深入探索,命格层次的理法完善,等。
历史人物故事作文250字(素材下载6篇)
历史人物故事作文250字(素材下载6篇)好作文的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有文采,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作者的表达技巧。
要怎么写历史人物故事作文250字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历史人物故事作文250字,供大家参考。
历史人物故事作文250字篇1医学家华佗。
我喜欢华佗是因为他是个不求名利,不慕富贵,品德高尚的人。
他性情爽朗刚强,淡于功名利禄,曾先后拒绝太尉黄琬征召他出任做官和谢绝沛相陈珪举他当孝廉的请求,只愿作一个平凡的民间医生,以自己的医术来解除病人的痛苦。
我喜欢华佗是因为他医术高超,受人尊敬。
他经常不辞辛苦地爬山涉水为人民治病。
他特别关心穷人,为穷人治病有时分文不取。
他还经常在路边设一个桌子给过路的病人看病。
他是一位受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民间医生。
华佗特别勤于钻研,他创立了一套使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舒展的医疗体操—著名的五禽戏。
他发明了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
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醉手术的先例。
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我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
华佗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
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
用针刺治疗时,也只针一两个穴位,告诉病人针感会达到什么地方,然后针感到了他说过的地方后,病人就说“已到”,他就拔出针来,病也就立即好了。
真令人敬佩不已!所以我喜欢华佗。
我要学习华佗的这种精神,长大后也做个品德高尚、救死扶伤的人。
历史人物故事作文250字篇2晏殊,被称为“神童”。
他十四岁就中了进士,这是其他人不敢想象的。
虽然也曾被宰相寇准针对,但他轻而易举的说一句:“张九龄也是外地人。
”就让寇准说不出话了。
你顺利地参加了考试,当你拿到试卷后,忽然对考官说:“这题我做过,你再改一个吧。
”你这话,像把一块大石扔入浅浅的池塘里,顿时周围响起一阵议论声,惊讶、不解的目光纷纷向你看来,于是你又说了一遍,“这题我做过,再给我一张新的卷子吧。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事迹、经历
历史人物:岳飞一、人物简介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代相州汤阴人,南宋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1-3]抗金名将。
他精通韬略,也精于骑射,并善诗词、书法。
岳飞治军,赏罚分惩,纪律严明,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
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
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二、人物故事1、武艺初露靖康元年冬,康王赵构到相州,于腊月初一日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岳飞随同刘浩所部一起划归大元帅府统辖。
刘浩为元帅府前军统制,赵构命他南趋濬州(今河南浚县西北)、滑州方向以作驰援开封的疑兵,自己则率领元帅府主力北上大名府。
岳飞奉刘浩的命令,带一支300人的骑兵小队前往魏县李固渡进行侦察。
忽与金兵遭遇。
飞一马当先,冲杀过去,轻取敌将首级,宋骑随后掩杀,金兵逃窜。
初次小战,飞的勇敢和武艺便得到显露。
2、坚持刘浩军至濬州渡黄河,不料被金军骑兵截断,前军兵力单薄,只得追随元帅府人马北上。
这时副元帅宗泽也赶到大名,赵构不纳宗泽全力营救开封之言,与汪伯彦等又继续向东平转移,只与宗泽一万人马往援开封。
飞随刘浩部隶属宗泽,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
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今河南濮阳),与金军十三战,每战皆捷。
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
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
赵构虽起用了抗战派名臣李纲为左相,但仍旧对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颇为器重。
赵构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预备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
时年25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宋高宗赵构“上书数千言”,其略云: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
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
了解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事件与人物
了解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事件与人物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事件和人物,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两汉之际的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发生在东汉末年的184年,由黄巾教主张角等人发起。
起义农民奋起反抗贪官污吏和封建制度的压迫,号召广大农民起来反击统治者。
尽管黄巾起义最终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但它却为后来的反董、兴汉起义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2.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争。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赤壁,与联军刘备和孙权军相遇。
在司马懿的计谋下,曹操遭遇了联军的火攻,导致惨败。
这场战役标志着北方和南方势力的对峙,也间接造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 唐朝时期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起重要的政变事件。
公元626年,唐高宗皇帝李治死后,他的昭仪杨玉环和寝宫宦官张易之合谋废长立短,杨玉环的弟弟杨素阴谋设计使李建成、杨玉环等成为新皇帝和皇后。
然而,杨素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他企图消除皇室亲族,唐高祖的二个儿子存在很大威胁,致使李世民、李渊与宦官张易之发生激烈冲突,最终由李世民、李渊取胜,杨素阴谋被终结。
4. 北宋时期的靖康之耻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南宋被金朝击败的一次重大耻辱。
在公元1127年,金朝军队攻破了南京,俘虏了当时的宋日公主与许多官员,强迫南宋丢失了许多领土。
这次事件对南宋朝廷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导致了短暂的南宋灭亡。
5. 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郑和是中国明代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和军事将领。
在明成祖朱棣的命令下,郑和组织了七次下西洋的远航,探索和拓展中国与其他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关系。
郑和的船队曾到达过东南亚、印度、阿拉伯、非洲东岸等地。
他通过此次航行,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海洋地理知识,还深化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贸易。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小部分著名事件和人物的介绍,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还有很多其他重要事件和人物等待你去发掘。
易学专家
易学专家廖墨香男,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和逻辑学统计学专家,中国国学和易学泰斗,中华北易学术专家团队核心领导,被国际誉为“北廖——翰墨书香,不老希夷”,“北派易学”开山宗师(注:廖老谦谨治学不喜名利,认为易学是祖先的文化遗产,只能继承和研究,个人无权私有化和标新立异,始终坚决谢绝这些外界的赞誉),是将易学与数学结合科学成果极为突出的著名应用数学专家。
现任——南开大学允公高等教育进修学院副院长,兼南开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友情和特约出任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建工和香港高等进修学院等国内外多所大学的国学和易学教授与博士生导师。
1936年出生,湖南省新化县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分配在天津从事教学工作。
曾在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及理工学院等高校任教,讲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
2002年被邀请参加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并且其论文荣幸的得到大会组委会的审批,在大会的分组会上作了关于《中国古代几个数学成就》的学术报告。
1992年获德国中医学院客座教授的名誉称号。
90年代初期获得后来易学界广为人知称颂的“南邵北廖”之赞誉(即南有邵伟华,北有廖墨香,在易学界有“邵伟华传道江湖,廖墨香治学朝堂”的典故)。
1994年在天津首创“天津墨香传统文化责任有限公司”至今一直任董事长,公司人员大都是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具有某项传统文化专长的入员组成。
97年澳大利亚华夏周报等新闻媒体刊登中国著名易学家廖墨香访问墨尔本的消息以及当地记者和当地有名的易学家访问廖氏的详细报道。
97年天津日报以著名易学家称号报道公司有关举办周易学术讲座。
99年公司成立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民营数学研究所,包括董事长在内三位科研人员(其中一人为兼职)参加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并在此权威的国际一流的科学论坛上宣读了三人各自撰写的英语论文,其论文被载入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论文集的史册上。
廖教授出生于医易世家,酷爱中国传统周易术数,通览了民间、图书馆众多易学典籍,用数学家的睿智经过潜心多年研究,很多周易应用的成果,造诣颇深。
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思想家】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中国的“千古圣人”。
孔子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文化的标志式人物,是中国人两千年来行为规范的制定者。
他的思想和学说是古代社会长期的意识形态和官方哲学。
在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他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2.老子(约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其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奉行“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政治理念。
道教在其学说的影响下产生。
老子所着的《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着。
3.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姓庄名周,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道家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历代中国人几乎或多或少的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其《庄子》一书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包括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等文学大家都受其影响。
4.孟子(前372-前28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其《孟子》一书是中国古代的“四书”之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和人类性善论,是中国不会出现宗教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孟子加速了中华文明的成熟和强大。
5.朱熹(1130-1200),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继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儒学的大师。
他的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
朱熹给中国人带来了更严格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其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其“存天理,灭人欲”等观点,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故事易说----艮为山
故事易说----⾉为⼭⾼岛卦断安重根⾏刺伊藤博⽂故事易说----⾉为⼭⾼岛卦断安重根⾏刺伊藤博⽂⾼岛嘉右卫门,⼜名⾼岛吞象,是⽇本易学界的知名⼈物。
早年,⾼岛嘉右卫门因违法进⾏外币买卖,被判刑⼊狱。
铁窗⽆聊之时,偶然⾃习《易经》,开始进⾏占卦。
之后⼀边经商⼀边为⼈占ト,形成⾃⼰的易学思想。
后经商有成,成为横滨发展史上的重要⼈物。
⾼岛曾将⾃⼰多年的易占卦例,集结成书《⾼岛易断》,于明治19年初版刊⾏。
⾄明治39年(1906年)推出新版五卷本。
《⾼岛易断》的卦例,多涉及明治时期⽇本政治社会的⼈物、事件,被视为⽇本易学的经典之作,⾼岛吞象也博得“易圣”之名。
据说⾼岛嘉右卫门有⼀卦例,发⽣在1909年,⽽未被收录在《⾼岛易断》。
1904~1905⽇俄战争之后,朝鲜成了⽇本的附庸国。
1906年,伊藤博⽂担任⽇本在朝鲜的⾸任统监,并做为韩国李⽒王朝世⼦(皇太⼦)李垠的太⼦太师。
1907年,安排李垠到⽇本留学,伊藤博⽂⼜被授予“辅育総裁”之名。
1909年(明治四⼗⼆年),因为⽇本在満州的势⼒⽇益扩⼤,俄国图谋拉拢美国以压制⽇本。
为了缓和⽇本和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摩擦,伊藤博⽂安排了于当年⼗⽉底赴⿊龙江省的哈尔滨与俄⽅代表会谈的⾏程。
1909年10⽉12⽇、伊藤博⽂到⼤纲⼭荘访问⾼岛嘉右卫门,⾼岛嘉右卫门为伊藤博⽂的满洲之⾏ト了⼀卦,得到了《易经》卦中的:⾉为⼭,三⽘变。
「⾉为⼭」的第三⽘,本来是阳⽘,若変卦成阴⽘,「⾉为⼭」卦变为「⼭地剥」。
剥,有“崩裂”之意,是凶卦。
⾉卦的卦辞是:“⾉其背,不获其⾝;⾏其庭,不见其⼈。
⽆咎。
”⽽更进⼀步解释的彖辞有:“⾉,⽌也,时⽌则⽌,”“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
”敌应、不相与也,显⽰“思想不同,⽆法凑合在⼀起”。
⾉卦的第三⽘⽘辞是:“⾉其限,列其夤,厉熏⼼。
”可解释为:”腰部不能动了,中腹部很严重,危险。
”⾼岛嘉右卫门⼒劝伊藤博⽂取消此⾏,伊藤博⽂对⾼岛的易占程度很有了解,但此次未听勤阻。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及事件表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及事件旧、新石器时代:前100万年前后:正值古史传说中的燧人氏时代;前10万年前后:正值传说中的伏羲时代;前7千年前后:正值传说中的神农时代;前2700年前后:传说轩辕战炎帝,败蚩尤,而后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前2700年前后:传说史官仓颉造文字;前2100年前后:传说大禹治水,禹之子启得帝位,开始“家天下“;夏、商、西周:前1900年前后: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前1600年前后:自契到汤八迁,居于毫;前1300年前后:盘庾迁殷;前1100年前后:周文王被拘于羑,演周易,成六十四卦;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克商;前841年;国人暴动,逐厉王,周召共和;春秋战国: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称东周;前679年:齐桓公称霸;前498年:孔子在鲁国遭冷遇后,周游列国;前494年:吴越之战,越败,越王勾践向吴称臣;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前382年:吴起为楚令伊,变法,楚强;前350年:商鞅颁布第二次变法令,开阡陌封疆;前339-前278年:屈原作离骚、天问、九歌;前307年:赵武灵王进行军事变革,胡服骑射;前270年:魏人范雎入秦为客卿,献“远交近攻”之策;秦:前221年:秦灭齐,天下统一,秦王嬴政定称号为“皇帝”,称“始皇帝”; 前210年:秦始皇死,其子胡亥即位,是为二世;前209年:成胜、吴广起义反秦;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刘邦入关中,秦亡;西汉:前202年:楚汉之争以项羽兵败自杀告终,刘邦即位,是为汉高祖;前186年:张良卒;前150年前后:董仲书强调天人感应学说;前-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前119年前后:汉武帝颁布新的耕作方法——代田法;前90年:司马迁卒,其所着史记名垂青史;西汉末年:“再受命”之说风靡一时,公元8年王莽代汉;东汉:25年:刘秀称帝,是为光武帝;54年:史学家班彪卒;92年:班固卒,修撰汉书未成而死;汉和帝时: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造候风地动仪,可测定地震方位;170年前后: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据传华伦发明麻醉药;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190年:董卓逼献帝迁都长安;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211年:刘备入蜀;219年:孙权袭杀关羽,占荆州,三国鼎立格局基本确立;魏、蜀、吴:220年:曹操死,其子曹丕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汉;228年:诸葛亮首次攻魏,兵击祁山;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专有魏政;256年-260年:产生竹林七贤:阮籍、稽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戌、阮咸;263年:刘徽着九章算术;西晋:297年:史学家陈寿卒,着有三国志;300-310年:晋作家有:三张张载、张协、张元;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东晋:330年前后:“书圣”王羲之;379年:苻坚统一北方;384年:苻坚南下攻晋,于淝水大败,北方分裂;415年前后:陶渊明、谢灵运及山水诗;宋、齐、梁、陈:420年:东晋权臣刘裕废东晋,自立为帝,国号宋;446年:北魏道武帝因信道教,下令屠杀沙门,焚经毁像,史称“道武灭佛”; 465年前后:沈约等创作“水明体”,祖冲之计算圆周率至小数点后七位; 480年前后:贾思勰着齐民要术;494年:北魏孝文帝改革;501-502年:刘勰撰成文心雕龙;549年:东魏大将候景率大军攻建康,梁武帝被困饿死;557年:陈霸先废梁自立为帝,建立陈朝;579年:外戚扬坚控制北周政权;隋、唐:581年: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是为隋文帝;隋炀帝时期:设置进士科;605年:李春等所造赵州桥建成;611年:农民暴动,翟让、李密领导瓦冈起义;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进入关中;619年:李渊代隋称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630年:玄奘及大唐西域记;魏征“贞观之治”;641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690年:武则天称帝建周;725年:僧一行主持了世界上首次对子午线的测量;720年前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730年前后: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53年:高僧鉴真东渡日本;800年前后:柳宗元、韩愈与“古文运动”;801年:杜佑撰成我国首部制度通史通典;874-884年:王仙芝、黄巢起事;唐王朝进入军阀混战时期;五代十国:907年:朱温代唐,自立为王,史称后梁;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950-960年:李煜与南唐诗;北宋、南宋: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代周建宋;961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986年:宋辽大战于岐沟关,名将杨业殉难;990年:辽封党项李继迁为夏国王;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西夏,是为景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43-1044年:范仲淹、富弼等主持推行“庆历新政”时仅一年而失败; 1063年:欧阳修撰成集古录;1069-1076年:王安石主持变法;1070-1080年:沈括与梦溪笔谈;1084年: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成书;1100年前后: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陈颢、陈颐与“洛学”;徽宗时,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1114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次年建立金朝;1120-1130年:岳飞抗金,李清照与“易安体”;1127年:金灭北宋,宗室赵构于南京应天府立国,史称南宋;1130年:韩世忠与金兵大战于黄天荡,金兵被逐出江南;1141年:宋金缔结“绍兴和议”,岳飞被害;1175年:朱熹、陆九渊、吕祖谦聚信州鹅湖寺,切磋辩论,为中国哲学史上着名的“鹅湖之会”;1206年:蒙古铁木真建国,号“成吉思汗”;元:1271年:忽必烈始建国号为大元;1275年:马可波罗到达元上都;13世纪后期:黄道婆在松江地区推广棉纺织技术;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组织民众起事反元;郭子兴、方国珍、张士诚相继响应;明: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明军攻占大都,元亡;0年:胡惟庸案;0-0年:罗贯中与三国志演义;6-1424年:陈诚五使西域;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1470-1488年:王阳明与“心学”;1505-1510年:宦官刘谨用事专权,残害异己,刻剥百姓;1530-1540年:吴承恩与西游记;1545年前后:李时珍着本草纲目;1560-1570年:戚继光平定“倭寇”;1568年前后:汤显祖与牡丹亭;1573年:张居正柄政,推行改革;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马窦抵达中国;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开始统一女真族的战争;1610年:金瓶梅刊刻,署名兰陵笑笑生;1621-1627年:冯梦龙与“三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世;1626-1627年:表崇焕在辽东抵抗后金;1626年:努尔哈赤死,子皇太极即位;1628年:高迎祥等在陕西起义;1630年:李自成、张献忠参加起义;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初刊行世;1638年:皇太极改汗号帝,国号大清;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克北京,明亡;清:1659年:永历帝逃往缅甸,吴三桂入缅,俘杀永历帝;1673-1681年:吴三桂等“三藩之乱”;1688年:洪升写成名剧长生殿;1699年:孔尚任所写名剧桃花扇上演,获极大成功;1720-1730年: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曹雪芹与红楼梦;1732年:吕留良案结案;雍正即位以后,屡次大兴文字狱,此案影响最大; 1750-1760年:扬州八怪汪士慎、金农、高翔、郑燮、李方膺、罗聘、李鲜、黄慎;1769年:销毁钱谦益着作,乾隆屡兴文字狱;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2年:魏源编辑的海国图志出版;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59年:袁世凯生;1863-1908年:英国人赫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1866年:孙中山生;1872年:詹天佑等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生30人赴美留学;1872-1878年:左宗棠击败阿古柏,恢复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部被占土地; 1887年:蒋介石生;1893年:毛泽东生;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1904年:黄兴、宋教仁等在湖南长沙组建华兴会,陶成章、蔡元培在上海成立光复会;1904年:邓小平生;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国同盟会;1909年:詹天佑设计制造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统皇帝傅仪退位;。
古代历史英雄人物事迹
古代历史英雄人物事迹古代的中国一直处于各种战争和纷乱中,但也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物的英勇和谋略才使得一切成功。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古代历史英雄人物事迹,希望对大家有用~古代历史英雄人物事迹1岳飞,南宋军事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
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
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
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绍兴十一年(1142)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大理寺狱中。
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传世。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
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
北宋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勇聚士,岳飞应募,但不久即因父亲岳和病故,回到家乡汤阴县。
靖康元年(1126)冬,岳飞在相州城第三次投军,归刘浩军中。
刘浩命岳飞招安吉倩,岳飞不负众望,招降吉倩及其部属三百八十人。
岳飞因此补承信郎一职。
靖康二年(1127)十二月,康王赵构接到宋钦宗的蜡书,在相州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
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
元帅府下编前、后、中、左、右五军,其中前军统制为刘浩。
岳飞属刘浩前军。
按蜡书的命令,康王元帅府的任务是火速赶往东京(今开封),解京师之围。
岳飞奉命带领三百铁骑,前往李固渡侦察,与金兵相遇发生战斗,大败金兵。
跟随刘浩解了东京之围。
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灭北宋,掳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及皇家宗室北归。
五月,康王赵构(即宋高宗)于南京继位,史称南宋。
初期,宋高宗主张收复失地,启用了大批主战将领,其中就有岳飞。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
建炎元年,赵构即位,岳飞上书,大意为:“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
易氏古代名人及典故
易氏古代名人及典故
易氏,是中国的一个姓氏,主要发源于河北、山西太原和山东地区。
其姓氏始祖为中山王尚公,起源于黄帝象日月之形以作《易》的传说。
在宋朝时期的百家姓中,易氏排名位于第339位。
在古代历史中,易姓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人物。
比如春秋楚惠王时期的易甲,他被认为是易姓的第一名人;三国魏雍州刺史易恺;西晋舂阳令易雄,前凉将军易挺;唐朝大理平事易重;北宋画家易元吉,大理丞易延庆;南宋大臣易祓;明朝贵州布政使易节,学者易翼之,崇阳令易元贞等。
另外,现代知名的易姓人士有易烊千玺、易青、易中天等。
易雄:长沙浏阳人,字兴长,生活在公元257-322年。
他为人正直、刻苦好学,主要的功绩在于讨伐逆臣王敦,也是现代易氏可考的始祖,在民间还流传有“易雄就义”的典故。
易元吉: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字庆之,湖南长沙人。
他较为擅长画猿猴,因此而闻名天下,在古代绘画行业的专业人士通常把獐猿画看成是易元吉的专工独诣,留有后世的代表绘画作品有《牡丹鹁鸽图》《猴猫图》《三猿捕鹭图》《树上二猿图》《梨花山鹧图》《夏景戏猿图》等。
河南历史人物整理
河南历史人物整理一、上古时期轩辕黄帝(河南郑州新郑人)——被誉为人文始祖,统一天下,创造中华文明。
仓颉(河南濮阳南乐人)——被誉为华夏文明创字的鼻祖。
二、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河南周口鹿邑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庄子(河南商丘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墨子(河南商丘民权人)——墨家学说的创始人。
韩非子(河南郑州新郑人)——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苏秦(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着名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商鞅(河南安阳内黄人)——同样是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范蠡(河南南阳淅川人)——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
被誉为“商圣”。
三、秦汉时期李斯(河南驻马店上蔡人)——秦朝丞相。
张仲景(河南南阳邓州人)——被誉为“医圣”。
现在大大小小的张仲景大药房都是他的(皮一下)。
张衡(河南南阳人)——被誉为“科圣”,地动仪的发明人!陈胜吴广(河南郑州登封和周口太康人)——那句震耳欲聋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发声者。
四、三国时期许攸(河南南阳人)——袁绍旗下的一等谋士。
黄忠(河南南阳人)——刘备一方五虎将之一。
司马懿(河南焦作温县人)——唯一能与诸葛亮抗衡的魏国谋士。
荀彧(河南许昌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五、唐宋元明清时期唐玄奘(河南洛阳偃师人)——来自东土大唐的高僧。
杜甫(河南郑州巩义人)——被誉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
白居易(河南郑州新郑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贺(河南洛阳宜阳人)——被誉为“诗鬼”,那句有名的“天若有情天易老,人间正道是苍桑。
”正是出自他之手。
刘禹锡(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
韩愈(河南焦作孟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李商隐(原籍河南焦作沁阳,祖辈迁河南郑州荥阳市)——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蔡文姬(河南开封杞县人)——中国四大才女之一。
吴道子(河南许昌禹州人)——被誉为中国“画圣”。
许慎(河南漯河召陵人)——被誉为“字圣”,《说文解字》的。
历史人物事迹6篇
历史人物事迹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活动文案、应用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activity copywriting, applicatio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历史人物事迹6篇事迹材料以事迹为主要内容,写出先进单位或先进人物的工作经历、工作事迹及取得成绩,事迹材料的编制要求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不得偏颇或者偏向某一方,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历史人物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100]中国历史人物古文故事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100]中国历史人物古文故事在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所以有很多的故事,大家看看下面的中国历史人物古文故事吧!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的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中国历史人物素材
一、中国古代史1.三代以前:伏羲创八卦: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神农尝百草:亲身实践,不怕艰苦危险。
女娲补天:大爱无疆,舍得己身。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公忘私。
2.夏:夏启夺天下:治世也有问题。
夏桀:重用佞臣赵梁,排斥忠良;征伐有施氏,得妹喜,造倾宫;鸣条兵败逃至南巢3.商:商汤亲见伊尹:重视人才伊尹:不受夏桀重用,后辅佐商汤代夏,为贤相。
商纣(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
发兵打退了向中原扩张的东夷,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用炮烙,杀比干,囚箕子,年年征战,国力衰竭,牧野倒戈,自焚于鹿台。
4.西周:文王拘而演周易:拘于羑里七年;开启宦官制度。
武王伐纣。
周公(姬旦)吐哺:制定礼乐等级典章制度,为儒学奠基人;辅佐成王,平定“三监”叛乱。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宠爱褒姒,失信而亡。
5. 春秋: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改革:心胸宽广;改革加强武备,发展生产;晚年昏庸,鲍叔牙死后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内乱中饿死。
鲍叔牙:不与管仲计较钱财,向齐桓公举荐管仲。
孔子:为梦想奔走;不因外物改变自我;仲尼厄而作《春秋》。
老子:无为不争,“治大国,若烹小鲜”,“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6. 战国:孟子:民贵君轻。
墨子:兼爱非攻。
庄子:《逍遥游》、《秋水》;庄周梦蝶。
韩非子: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屈子: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张仪:含屈入秦,使诸侯从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
楚怀王:曾被山东六国推为纵约长;乘越内乱,攻灭越国,设郡江东;他排斥改革派,误信秦说客张仪,毁坏齐、楚联盟先后败于秦、齐,失去汉中等地;贪令智昏,任用佞臣子兰、靳尚,宠爱郑袖,排斥屈原,致使国事日非;入秦被扣,死于秦。
7. 秦: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建骊山墓,求长生不死术,东巡途中死于沙丘。
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
秦统一之后,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历史人物作文素材
I will defeat you today, and I will defeat you without sleeping. This is our cultur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历史人物作文素材历史人物作文素材一、毛遂自荐:宣传自己,张扬个性毛遂,战国末期大梁人,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三年未得展露锋芒。
时值秦乘胜围攻赵都城邯郸,毛遂于下座挺身而起,道:“毛遂愿往。
”平原君遂生轻视之意:“贤主处于世间,恰似尖锥处于囊中,其锋芒亦现,今先生居此已有三年,却未曾听左右提起过。
”毛遂并无怯意,立刻答道:“君子言之有理。
贤士处世当展其才德,然欲逞才能须有表现机会,君子以贤达仁义、礼贤下士闻名于世,然君子若无赵公子之名分,地位安能显其贤达乎?毛遂之所以未能展露锋芒是因无处于囊中的机会,否则,早已脱颖而出,不单单是只露锋芒的问题了。
”平原君对毛遂之对答深感奇异,且事紧急,便同意毛遂同行。
毛遂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有这样一则寓言:笼子里关着两只鸡,一只爱叫,另一只不爱叫。
不爱叫的母鸡即使下了蛋也不叫,而爱叫的母鸡不下蛋也叫。
主人往往认为蛋是爱叫的母鸡下的,因而爱叫的母鸡也就常常得到主人的奖赏——一把好食。
实际上不爱叫的母鸡下的蛋多,但因为它不爱叫,主人判断错误,不但得不到好的食物,反而常遭主人呵斥。
“谦虚谨慎”和“沉默是金”曾经是传统的美德,而现在人们更欣赏的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式的“个性张扬”。
一个人有时沉默寡言会埋没自己的聪明才智,“酒香也怕巷子深”,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只有张扬个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风采,才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作为领导人、决策者,应该以积极的措施发挥员工的聪明和智慧,应该慧眼识真才。
对于那些虽沉默寡言埋头苦干者要给予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有充分的信心敢于善于展现自己的个性。
汉代易学人物——焦延寿京房
汉代易学人物——焦延寿京房焦延寿,字赣(音gòng),西汉粱国人(今河南商丘)。
《汉书·京房传》有以下记载:“赣贫贱,以好学得幸梁王,王共其资用,令极意学。
既成,为郡史,察举补小黄令。
以候司先知奸邪,盗贼不得发。
爱养吏民,化行县中。
举最当迁,三老官属上书愿留赣,有诏许增秩留,卒于小黄。
”“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
”焦延寿著有《易林》(又名《焦氏易林》)一书,以一卦演变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共演变为四千零九十六卦,每卦之下皆有韵文繇辞,用以占验吉凶。
(注:《易林》不谈灾异,多观象玩辞,据后人考证,认为《易林》一书非焦延寿所著,实乃东汉易学家崔篆(字延寿)所著。
此一说也。
)京房,字君明,西汉东郡顿丘人(今河南清丰)。
本姓李,因其精通音律,后来按音律自定为“京”氏。
京房治易,师事焦延寿,得其灾变之术,用之尤精,焦赣曾说“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
京房以《易》干预朝政,后果然因此被杀,年仅四十一岁。
京房在易学上颇有建树,有八宫卦说、纳甲说、五行说、卦气说等,他是易学“京氏学”的开创者。
其在音律上也颇有建树。
今有《京氏易传》传世。
《汉书·京房传》有京房占验之记载:“永光、建昭间,西羌反,日蚀,又旧青亡光,阴雾不精。
房数上疏,先言其将然,近数月,远一岁,所言屡中,天子说之。
”据说,后世流传较广的以三枚铜钱起卦的方法就始于焦延寿和京房。
另:西汉另有一京房,也是易学家,其为淄川杨何弟子,官居太中大夫、齐郡太守等,有易学家梁丘贺师从之。
易学上经常谈到的京房一般是指焦延寿之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史人物孟喜孟喜,生于汉昭、宣帝之时,约公元前90-前年前后,字长卿。
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人。
其父孟卿善治《礼》、《春秋》,后世所传《后氏礼》、《疏氏春秋》皆出孟卿。
孟喜遵父之命习《易》,与施仇、梁丘贺同学于田王孙,为汉代第一位易学家田何的再传弟子。
他自称得田王之真传,“师田王孙,且死时枕喜膝,独传喜”(《汉书·儒林传》)。
其实,这是孟喜为了假借其老师声望抬高自己在当时的地位而编造的故事。
同门的梁丘贺曾疏通证明之:“田生绝于施仇手中,时喜归东海,安得此事?”(同上)孟喜学有师法,这是事实。
但他并不是田何的正宗传人,而是一位叛离儒家师门、敢干接受异端邪说的易学家。
他“得易家候阴阳灾变书”,以阴阳灾异解说《周易》。
正因为如此,起初汉举博士,“众人荐喜,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同上)。
讫于宣帝时,孟氏易才列于学官,与施仇、梁丘贺并称汉初三大家,“繇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
”(同上)从经学言之,他属今文经派,曾参加过汉宣帝召集的经学讨论会,“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
”根据《汉书·艺文志》载,著作有:《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氏》六十六篇,《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已亡佚。
《隋书·经籍志》有“《孟氏易》八卷,残阙”。
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有《孟氏章句》一卷,今天我们研究孟喜的易学思想,主要凭借唐僧一行《卦议》所引孟喜思想。
(摘自林忠军著《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1994年7月第1版第54页)焦延寿焦延寿,西汉梁人(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字赣。
家贫贱,因好学而得到梁敬王的资助。
学成之后,为郡吏察举,补小黄令(小黄,为西汉陈留郡之属县,今河南兰考附近)。
任职期间,常先知奸邪,而使为盗者不敢轻举妄动。
后因“爱养吏民,化行县中”,被举荐,升迁外地为官。
三老官属上书挽留,得到批准,并使官职增高。
最后死于小黄。
于《周易》自称学于孟喜,其学生京房也认为“延寿易即孟氏学”。
而孟喜正传弟子“瞿牧、白生不肯,皆曰非也”。
其实,“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
“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
”(以上所引,见《汉书·京房传》)这些思想后来被其弟子汉代著名易学大师京房继承和发挥。
焦氏的易学著作有《易林》、《易林变占》。
《隋书·经籍志》载有焦氏撰《易林》十六卷,梁又本三十二卷。
《易林变占》十六卷。
《旧唐书·经籍志》载有焦氏《易林》十六卷,《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亦有著录。
今存焦氏著作有《易林》。
(摘自林忠军著《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1994年7月第1版第67页)返回页首京房西汉两位京房,于易学皆有研究。
一位受学于杨何,官至太中大夫、齐郡太守。
其学传梁丘贺,《汉书·儒林传》云:“梁丘贺,字长翁。
……从太中大夫京房受易。
房者,淄川杨何弟子也。
房出为齐郡太守,贺更事田王孙。
宣帝时,闻京房为易明,求其门人,得贺。
”另一位是西汉今文易、京氏之学创始人。
这里所言的是后者。
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
字君明,本姓李,好音律,推律自定为京氏。
元帝时立为博士,官至魏郡太守。
屡次上疏,以卦气、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后因劾奏中书令石显专权,为石氏所忌恨,被捕下狱处死。
死时年四十一。
于易学师从梁人焦延寿,对《周易》象数多有发明,言纳甲、八宫、世应、飞伏、五星四气等。
而且能够运用象数理论进行占验。
据其弟子说:“房言灾异,未尝不中。
”(《汉书·京房传》)死后,其学传与东海段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形成了西汉易学中的“京氏之学”。
京氏一生撰写了不少的易学著作,《汉书·艺文志》载有:《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京氏段嘉》十二篇。
而《五行志》又引京房《易传》、《易占》二书。
《隋书·经籍志》载有:《京房周易章句》十卷、《周易错》八卷、《周易占》十二卷、《周易妖占》十三卷、《周易飞候》、九卷、《周易混沌》四卷、《周易占事》十二卷、《风角五音占》五卷、《周易飞候六日七分》八卷、《周易守林》三卷、《周易集林》十二卷、《周易四时候》四卷、《周易逆刺占灾异》十二卷、《周易委化》四卷、《逆刺》一卷、《方正百对》一卷、《晋灾异》一卷、《占梦书》三卷等。
《唐书·艺文志》载:《京氏章句》十卷、《占候》三十三卷。
《经典释文·序录》载:《京房章句》十二卷。
以上京氏著作大多佚失,今只存《京氏易传》三卷。
“考《汉志》作十一篇、《文献通考》作四卷,均与此本不同。
然《汉志》所载古书卷帙多与今互异,不但此篇,《通考》所谓四卷者,以晁、陈二家书目考之,盖以《杂占条例》一卷,合于《易传》三卷,共为四卷,亦不足疑,惟晁氏以《易传》为即《错卦》、《杂占条例》为即《逆剌占灾异》,则未免臆断无据耳。
”(《四库提要》)然今存《京氏易传》与《汉书》所引《易传》大不相同。
前者言与纳甲筮法相关的内容,后者言卦气、灾异。
故知二者是京氏两本不同的易著。
清人对京氏佚失的书有辑录。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京氏章句》一卷,黄奭《汉学堂丛书》、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也有辑录。
(摘自林忠军著《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1994年7月第1版第77页)返回页首郑玄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
世称“后郑”,以别于郑兴、郑众父子。
他一生博学多师,兼通今古文:“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
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
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后汉书·郑玄列传》)在外游学十余年,后回乡里聚徒讲学,其门生“相随已数百千人”。
后因政治上反对宦官专权而被禁锢。
自此,他闭门不出,潜心著述,通过注释、研究诸经和当时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而创立了郑学。
根据《后汉书》记载,郑玄著作很多,其中有反驳何休而作的《发墨守》、《箴膏肓》、《起废疾》,有弟子撰郑氏答弟子问五经的《郑志》八篇。
“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余万言”,均佚。
清袁钧《郑氏佚书》、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
孔广森《通德遗书所见录》、黄奭《高密遗书》也有辑载。
据历代史志记载,其易学著作主要有《周易注》、《易赞》、《易论》、《易纬注》,现存的有《易纬注》,其余佚失。
郑玄的易学思想主要见于《易纬注及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宋王应麟、清人丁杰、张惠言、等人辑有《周易郑康成注》、《周易郑注》、《周易郑氏注》等书。
清惠栋作《易汉学》、张惠言作《周易郑荀义》对郑氏易学皆有阐发。
通观郑氏易学,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爻辰说、礼象说、易数说、易学训诂。
(摘自林忠军著《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1994年7月第1版第150页)返回页首荀爽荀爽(128-190),东汉人,字慈明,一名谞。
颖川颖阴(今河南许昌)人。
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
时人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延熹九年拜郎中。
献帝即位,就任平原相,后晋升司空。
政治上,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党锢,后又参入谋除董卓之乱。
一生对经学皆有著述。
据《后汉书·荀爽传》记载,“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又集汉事成败可为鉴戒者,谓之《汉语》,又作《公羊问》及《辩谶》,并它所论叙,题为《新书》。
凡百余篇,今多所亡缺。
”《隋志》有荀氏《周易注》十一卷,新旧《唐志》有荀氏《周易注》十卷,皆佚。
其易学思想主要见于李鼎祚《周易集解》所辑荀氏《易注》。
清人对荀氏易注多有辑录。
如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荀氏注》三卷,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辑有荀氏《周易注》一卷。
惠栋撰《易汉学》,张惠言撰《周易荀氏九家义》等对荀氏易学皆有阐发。
荀氏易学,就其学派而言,当属于西汉费直一派。
西汉由于官方倡导,学易之风大盛,易学派别林立,《汉书·艺文志》载,西汉主要易学派别,官方有施、孟、梁丘和京广氏之学,民间有费直、高相两家。
官方四家在东汉趋于衰微,而费氏易逐渐兴盛,传费氏《易》者绵延不绝。
《后汉书·儒林传》:“建武中,范升传孟氏《易》,以授杨政。
而陈元、郑众传费氏《易》,其后马融亦为其传。
融受郑玄。
玄作《易注》,荀爽以作《易传》。
自是费氏兴,而京氏遂衰。
”荀氏虽治费氏《易》,然从其思想渊源看,远非费氏一家,而是兼收当时各家之说。
剖析荀氏易学思想体系,我们可以看到,他一方面继承了费氏《易》的家法,以十篇之传文解说经意;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西汉以来孟喜、京房等人的易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独辟蹊径,建构起以乾坤阴阳为骨架的易学思想体系。
(摘自林忠军著《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1994年7月第1版第176页)返回页首虞翻虞翻(164-232),汉末三国时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
字仲翔,他少而好学,有高气。
最初,为会稽太守王朗之功曹,孙策征会稽,王朗败绩,虞氏归孙策。
孙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
自此,他追随孙策左右,驰骋疆场。
后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因司空曹操举存而不就。
孙策死后,其弟孙权主事,以其为骑都尉。
虞氏性情疏直,多次犯颜谏争,且性多不协俗,屡使孙权大怒,先后被谪到丹杨泾县和交州等地。
他虽然常有失君臣之礼的行为,然十分注重封建礼教,尤其崇尚一臣不事二君的忠君思想,即使遭他奚落的降将于禁,内心也十分佩服他,魏文帝因此也常为他设坐。
虞氏一生虽处乱世,亲自参与了三国争霸的战争,但于学问孜孜以求,从未间断。
特别是晚年在交州期间,讲学不倦,门生常数百人。
据《三国志》及其注载,虞氏为《老子》、《论语》、《国语》作过训注,并著《明扬释宋》。
考《隋书经籍志》:“梁有《古文论语》十卷,郑玄注;又王肃、虞翻、谯周等注《论语》各十卷。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论语》虞翻注十卷。
”此即《论语》训注。
隋唐志著录,有虞氏《春秋外传国语注》二十一,此为《国语》训传。
又隋唐志著录,并有虞氏《太玄注》十四卷,此即为《易扬释宋》(扬,扬雄。
宋,宋衷)。
《经典释文·叙录》:“《老子》虞翻注二卷”,《隋书经籍志》著录相同,此即《老子》训注。
此外,虞氏还为《孝经》、《周易参同契》作过注,唐玄宗御注《孝经序》云:“韦昭,王肃先儒之领首。
虞翻、刘邵抑次焉。
”《经典释文》卷二载虞注《参同契》云:“易字从日下月。
”即是其证。
虞氏于《周易》造诣最深。
这主要得之于世代家传易学和他本人处战习易而不辍,博览众家之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