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人性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他们的人性论的比较。
一、孟子的人性论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性论思想以“性善论”为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善良本性,这是人的本质属性。
但是,这种善良本性并不是完美的,需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四种基本美德,分别是仁、义、礼、智。
其中,仁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义是指对真理的追求和坚持,礼是指对社会的规范和约束,智是指对知识的探索和理解。
这些美德是每个人都天生具备的,但是需要通过后天的不断修养和实践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然而,孟子也意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欲望和私心,这些欲望和私心会导致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因此,他强调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克制和超越自己的欲望和私心,发扬自己的善良本性。
二、荀子的人性论荀子是先秦时期另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人性论思想以“性恶论”为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恶,每个人都有天生的欲望和私心,这是人的本质属性。
这些欲望和私心会导致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因此,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法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中没有善良和美德,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变得有道德。
他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道德价值,培养高尚的品德。
此外,荀子还强调了制度和社会规范的作用,认为这些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向善,使人变得更加有道德。
不同于孟子将道德修养视为内在驱动的行为,荀子更强调外在的强制和引导。
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和规范才能使人不得不遵守道德,进而逐渐培养出内在的道德情感。
三、比较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存在明显的差异。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和驱动,而荀子则强调人性本恶,注重外在的制度和规范的作用。
《孟子》与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
孟子与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介绍《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所撰写、整理而成。
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孟子》中包含的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
1. 天命论孟子认为天是人类社会道德价值的根源和支持者,人们应该顺应天命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
他强调每个人都有天赋的善良本性,并通过努力修行达到圣贤之境。
2. 人性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相信人们天生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并通过教育和修行来发展和完善这些品德。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仁者,并倡导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3. 仁爱论仁是孟子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他把仁义视为社会秩序和个体幸福的基石。
孟子主张仁爱就是对他人的关心、尊重和帮助,强调行仁义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正面影响。
4. 君臣关系论孟子提出了天命君权观念,认为君主应该合法合理地行使统治权力,并为人民谋取最大福祉。
他主张君臣之间应建立良好的道德关系,君主以仁德为基准来统治,而臣子则以忠诚和效忠回报。
5. 教育论孟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在他的观点中,教育是培养人们具备道德品质和高尚素养的关键。
他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并注重培养自己和别人的美德与智慧。
6. 社会改革论孟子强调社会改革需要由政府发起并引导。
他建议通过推崇仁义、修复礼制、改善土地制度等手段来实现社会公平和秩序稳定。
结论《孟子》所阐述的儒家思想具有深远而长久的影响力。
天命论、人性论、仁爱论等核心观点,都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变革和现代价值观念的塑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孟子的思想对于个体修行和社会建设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对于道德、教育和领导管理等领域产生着积极影响。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孟子(Mencius),名轲,字子车,春秋时期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深刻而且影响深远,尤其在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孟子的思想进行浅析。
一、人性论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
他提出说:“人之性善,同也,性恶,异也。
”这句话意味着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
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表现在对人性的道德情感和行为的本能反映上。
他举例说,一个看到别人掉下井里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惊惶失措,这是因为人性使然,人们天生就有同情心和善良的本能。
孟子还强调了人的心性。
他认为,人的心性是人性的本质,也是善的源泉。
孟子说:“心之善则善,心之不善则不善,犹火之热燥也。
”他认为,人心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心性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就能实现自身的善良本性。
孟子的人性论正是将人的本性和心性结合起来,强调了人的天生善良,同时也强调了人心的改造和调教。
二、道德修养论在孟子看来,人性固然是本善的,但要将这种本善发挥到最大,就需要进行道德修养。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修己以敬。
”他认为,人应该懂得在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时,要以敬为前提。
敬即是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的规范,对圣贤的崇敬。
只有以敬为重,才能找到人的道德自觉和悟性。
孟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他看来,这是从个人到国家的一种道德修养。
他认为,先要修身,使自己纯粹无瑕;其次要齐家,做到家庭和睦,关系和谐;再次是治国,以仁德治理国家;最后是平天下,让天下百姓皆安居乐业。
这种思想不仅是一种对社会道德的指导,更是一种对人格修养的倡导。
孟子还提出过“立身以立言,立言以立志,立志以立道”的观点。
这句名言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要有正确的志向和目标,这样才能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孟子看来,人的道德修养离不开自己的立志和立道。
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是相互关联的。
他通过人性论来阐述人的善良本性和心性改造的可能性,然后通过道德修养论来谈论人的良好品德的培养和发展。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在孟子看来,人性是善的,而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善良本性,同时他也提出了关于如何修养自己的道德观念。
本文将浅析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探讨他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
我们来谈谈孟子的人性论。
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是善的,他在《孟子.尽心上》中说:“人之初性本善。
”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着内在的善良天性,这是与孔子的思想相同的地方。
孔子曾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
” 孟子在他的思想中发展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深层含义。
他认为人的本能是向善的,正如水自然向下流一样,人的本性也是自然流向善的方向。
对于人性善的观点,孟子并不是一味地简单地肯定人的善良本性,而是在后续的思考中对于人性和修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警示。
他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如果不加以修养和教育,人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偏离本性,产生邪恶的行为。
在《孟子.告子上》中,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喻人性善如水,如果把水引向良田,它就能使作物生长,如果引向污浊之地,它就会使土地泥泞。
这就是说,善良的人性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也会变得浑浊不清。
孟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修养和培育的。
他在《孟子.离娄下》中提出了“四端”的观念,包括仁、义、礼、智。
他认为,通过不断修养和培养这四种品质,就可以使人的善良本性得以发扬光大,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我们来谈谈孟子的道德修养论。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要修养自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善良本性,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他在《孟子.告子上》中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他说:“故仁者之于人也,犹水之就下也。
” 他认为,只有通过修养和培育,才能使人的善良本性得以发扬光大,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孟子提出了“立天理,明道德”的思想,这就是指引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方向。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的人性論摘要:人性问题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论的热点之一,孟子在激烈的争论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人性本善”,从而为他所倡导的仁政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这也是他对人类的自信,是其乐观性格的表现。
本文从人性平等、人性有别于物性、善性可变、顺其性而长其义、从人性到仁政五个方面探讨了孟子的人性论,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其性善论思想。
一、人性平等———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的本质。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
人都有不忍加恶于人之心,当人们看到小孩掉到井里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产生救的想法,在孟子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人就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之心的人也不能算是人。
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辞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
人生来就有这四种道德发端,就好比人生来就有四肢一般。
在此,孟子认为人皆有四心,将四心作为为人的标准,有四心就能做到仁、义、礼、智,也就能为善了,于是善是人与生俱来的。
在《告子上》中孟子有这样一段话“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认为从人的天生本质来看,是可以为善的,这也就是他所谓的人性善良。
至于有些人做不善的事情,并不是他们天生本性如此,四心人人都有,有了四心也就可以做到仁、义、礼、智这些善的道德标准了。
所以说仁、义、礼、智并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人本身就有的,不过不曾思考它罢了。
孟子把人这种与生俱来的善性称为“良知”、“良能”。
二、人性有别于物性告子曰:“生之谓性”、又说“食色,性也”。
(《告子上》)告子是以人的生理本能和欲望为性,他将人的自然本能、自然属性定义为人性,认为人性与物性是一致的,抹煞了人性与物性的本质区别,忽视了人的理性对感性情欲的制约。
孟 子中性善的人性论
孟子中性善的人性论人性,自古以来就是哲学探讨的核心议题之一。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孟子的性善论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孟子提出性善论,旨在为社会的道德重建和秩序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善的根源就在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他以“孺子入井”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即将掉入井中时,会不假思索地产生惊惧和同情之心,想要去救他。
这种本能的反应并非出于想要得到孩子父母的感谢,也不是为了在乡邻中博得好名声,而是出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的善良本性。
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仁、义、礼、智的开端。
仁,是孟子性善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孟子认为,仁是一种爱人之心,是对他人的关心、尊重和爱护。
这种仁爱并非有条件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
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心中涌起的同情和帮助的愿望,就是仁的体现。
义,是指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孟子认为,义是内在的,是人内心的道德判断力。
在面对各种选择时,我们能够凭借内心的义来判断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选择。
礼,在孟子看来,不仅仅是外在的礼仪形式,更是内心对他人的尊重和敬畏。
礼的本质在于以善的心态对待他人,以和谐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智,则是指人的智慧和判断力,能够明辨是非善恶,从而做出符合道德的选择。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一生下来就是完美的善人。
在后天的环境中,人们可能会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善良的本性受到遮蔽或扭曲。
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保持和发扬人性中的善。
教育在孟子的性善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启发人们内心的善良本性,使人们明白道德的真谛,从而自觉地遵循道德规范。
教育的方法包括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
修养也是孟子所重视的。
他提出“存心养性”的观点,主张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善良念头,不断地培养和扩充自己的善性。
通过反省内求,去除心中的私欲和杂念,让善良的本性得以彰显。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对比研究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对比研究人性论是古代哲学中的一大议题,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在这个议题中,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念被认为是最经典的两个立场。
本文将对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他们在对人性本质、人性修养以及人性发展等方面的观点和差异。
一、对人性本质的认识孟子认为,人性本质善良,具备潜在的道德道德素质。
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天性之中充满了至善至美的品质。
孟子主张,“爱人者,人恒爱之”,即人天生就有爱的本能,愿意帮助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将人性比作明镜,认为如果环境恶劣,人的本性也会受到玷污;如果环境良好,人的本性也会发挥出其本有的光辉。
而荀子则持有相反的观点,他提出了“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质自私、贪婪,追逐个人的利益和欲望。
他认为,人在生活中会受到外在环境和自身欲望的冲击,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才能抑制住自己本性中的邪恶。
二、对人性修养的要求孟子强调人性的修养和发展。
他认为,人的本性善良却需要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才能得以表现出来。
孟子倡导“性命之学”,主张个体通过不断学习和培养,可以实现道德上的进步。
孟子将个人修养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个体的不断完善,让整个社会达到和谐稳定的境地。
而荀子的人性修养思想则更加注重个体的努力。
他主张通过自我压抑和教化来抑制本性中的恶习,并通过学习和修养来达到人性的升华。
荀子强调,只有通过自律和努力,才能追求道德的道路。
三、对人性发展的看法孟子认为,人性本源善良,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人性可能出现偏差。
他认为,通过教化和教育,人性可以被唤醒和发展,实现道德上的进步。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天生贪婪自私,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约束和塑造。
他认为人性发展是一种以天理为准绳的过程,只有通过刻苦自励和不断意志的追求,个体才能实现人性的正真发展。
四、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价值与争议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性的善良,强调道德自觉和自律的重要性。
孟子“人性论”及当代德育启示
孟子“人性论”及当代德育启示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孟子》是一部关于人性的论述。
本文将介绍《孟子》中的人性论,并探讨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孟子》中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这种本性使人们能够有情感、有良知、有道德。
他说:“人之性也,善恶皆备焉;其善者众,则君子;其恶者众,则小人。
”这句话表明,人性中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恶劣的一面。
当一个人的善良一面占据上风时,他就成为一个君子,反之则成为一个小人。
孟子提出了“四端”和“四德”作为人性的基本品质。
四端包括仁、义、礼、智,而四德包括好、正直、谦虚、恭敬。
这些品质是人性中最高尚的表现,也是人类社会需要培养和弘扬的。
孟子认为,通过修身养性,人们能够发扬这些品质,并实现自己和他人的全面发展和和谐共处。
这段人性论对当代德育具有深刻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善良的。
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潜力,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来进一步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德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善良本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发扬这种善良。
人性论强调了人的社会性。
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影响来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并以此为出发点去塑造自己和参与社会的发展。
人性论提出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通过修身养性,人们可以发扬自己的善良品质。
在当代德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和道德,自主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性论还强调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人性中的善良品质源自于情感的表达和体验。
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让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通过情感的交流和体验去感受和实践善良。
孟子儒家思想解析
孟子儒家思想解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孟子的儒家思想进行解析,从他的人性论、仁爱思想以及政治观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性论孟子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追求善良是人类行为的正常本能。
他强调人的潜在道德感和善行的根源,在人的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有良知和道德观念。
这与他的时代相对应,当时中国社会正处在动荡不安的时期,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孟子通过强调人性本善,倡导每个人以道德为指导,以追求善良为目标,来改善社会状况,实现和谐与稳定。
二、仁爱思想仁爱思想是孟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孟子提出了“养生之道在于无恶”,认为爱和善是人们心灵中一种最基本的情感。
他主张人们应该培养仁爱之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以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孟子的仁爱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
他认为,只有通过爱和善,人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三、政治观点孟子的政治观点主要包括君主立国和民主思想。
他认为君主是国家的核心,要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需要一个有德政的君主。
孟子主张君主应该具备德才兼备的品质,以贤能为谋士和官员,以德行为统治的基础。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仁爱、忠诚和公正为原则来治国,通过执政以道德来影响人民,达到和谐稳定的社会目标。
孟子同时也提出了民主思想,强调君主应该倾听民意,关心民生,通过人民的参与和互动来实现国家的良好发展。
综上所述,孟子的儒家思想是一种关于人性、伦理、政治的广泛而系统的理论体系。
他通过对人性本善的观点、仁爱思想以及政治观点的阐述,提出了一种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方法。
这些思想不仅对于古代中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现代社会建设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孟子的儒家思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理解,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孟子人性论
论孟子的人性理论孟子提出人性本善,仁、义、礼、智四端是与生俱来的。
良心本心人人固有,是性善的依据。
孟子的“性善论”是孟学中闪耀着光辉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假若没有性善论便构建不成孟学这一思想体系。
“性善”是为讨论仁义礼智诸德的内在根据而设,为论证王道仁政的内在基础而论。
孟子]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立论的根据去构筑他的性善大厦。
接下来就对孟子的性善大厦进行解读《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章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章中,孟子回答弟子公都子的提问时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两段文字是孟子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界定:良心人人固有,“四心”即良心在孟子的“性善论”立论的基点,极为重要。
但是,光有良心并不能说明人性便是善的,因为良心只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假若没有表现出来,便还无法断定性是善还是恶。
《孟子公孙丑句上》第六章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由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人固有之”的,因此由“四心”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也便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所形成的。
孟子肯定了后天环境对道德,对善性的完备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生而同有的良心以及其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再加上后天个人不断的“求知心”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便构成了孟子的性善大厦。
评孟子的义利之辨义利观是孟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侧面,义利之辨层次最能引起人们注意,因为孟子正确审视义与利之间的选择性张力,既能鲜明地坚持道义论的基本立场,又能够对经济生活进行独具特色的伦理辩护。
义与利,通俗地说,就是道德与利益。
“义利之辨”,就是正确处理道德伦理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如果说仁是《论语》的核心价值观,那么,义可以说是《孟子》全书的一个重要主题。
《孟子》的人性论与现代社会
《孟子》的人性论与现代社会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对人性的看法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社会的一些观点相契合。
本文将探讨《孟子》的人性论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和启示。
一、人性善与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所以会有善恶之分,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引起的。
他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即人类的本性都是相近的,但通过不同的教育和环境塑造,才导致了人们的差异。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也认同人性本善的观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天生具有共情和合作的能力,并倾向于做出道义正确的行为。
然而,现实社会中,不良环境和教育也会导致人性的扭曲,使人们偏离善良的本性。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改善社会环境,提供良好的教育,促进人性的正面发展。
二、人性的修养孟子强调了人性的修养和自觉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以达到完善自我、回归本性的境地。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也认识到人性修养的重要性。
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塑造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许多人通过自我修养和培养良好的习惯,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这些都是孟子人性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三、和谐共处与道义情怀孟子把和谐共处看作是人性的表现,提出了“养无私,亲民”的观点。
他认为,无私是人性中的一种品德,只有养成无私的习惯,才能真正关心他人、付出爱心,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在现代社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和谐共处和道义情怀。
尤其是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公共事务,并通过网络平台发声,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切。
这种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行为反映了人性中的无私品质,与孟子的观点相契合。
四、人性的弱点与挑战虽然孟子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修养,但他也意识到人性的弱点和挑战。
他提到了“恻隐之心”的存在,让人能够感同身受他人的痛苦,但这种同情和关爱也常常被一些人的私利所影响,导致众生无情。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之一。
孟子性善论所倡导的“性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他认为“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
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具有天然的善良和正直,有着向善的倾向。
他认为,天生具有良知和道德感,使得每个人都有能力辨别善恶、感受到对错,并且选择善而避恶。
孟子把这种与生俱来的善良特质称之为“良知”,并认为这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特质。
孟子提出了“性善”这一人性论,强调人性本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2. 天赋善良3. 要善意培养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这种善良需要得到正确的培养和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孟子看来,教育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应该以孟子性善论为指导,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内在的善良,使之不断得以弘扬和升华。
孟子主张要“养正”,即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升人的善良品性,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孟子提出了要善意培养人的善良,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格的人。
4. 善政治的根本孟子认为,“性善”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也是政治社会理想的基础。
在孟子看来,只有在一个“性善”人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文明社会里,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繁荣。
孟子主张君子治国,要通过善政府理,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回归到“性善”的方向。
他认为,政治统治者应该以“性善”为本,以仁义为政治准则,建立起一种人人都尊重并遵从的政治权威。
孟子的这一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治理和道德观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5. 促进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只有让人们自觉发挥出自己内在的善良,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孟子看来,当人们发挥出自身的良知和善良,保持善良品行,就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孟子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一、人性论孟子认为,人之初就带有良好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是“仁”的素质。
他说:“人性之善,如水之就下,偏必东西南北,民性亦然。
”意思是说,人的本性善良,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必定东西南北皆可。
这样的本性就意味着,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心灵之光,能够感受到人际之间的爱和互助。
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心灵之明”,是孟子人性论的重要基础。
孟子强调,“仁”是人的本性,但同时他也指出,“仁”并不是一种天生的东西,它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来。
他把人性分为五种不同的层次:良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好恶之心。
这些层次逐渐从浅到深,显示了人性的层次和进化过程。
孟子认为,在不断地培养和修养中,人的本性会越来越往高层次发展。
二、道德修养论孟子认为,人性中的“仁”需要通过道德修养才能够得以发扬光大,他提出了“四端”“四德”等概念,进一步展开了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
1. 四端孟子提出的四端是:仁、义、礼、智。
其中,“仁”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也是人性的本质特征;“义”则是社会公义、道德责任的表现;“礼”是社会习俗、仪式、规范的集合体,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智”指的是思考、分析和判断力,是实现“仁”和“义”的必备条件。
2. 四德孟子又提出了四德,包括:仁德、义德、智德、信德。
这四种德行是道德修养的具体实践,代表了人的不同方面,而孟子认为这四种德行应该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其中“仁德”是最重要也是最高尚的。
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他强调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
他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素质,还能够带动家庭和国家的道德提升,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总结来讲,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强调了人本性的善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
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是孟子对自然主义思想的一种重要总结,是中国儒家中审
慎性的重要观点。
孟子的人性论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本身具备了智慧、勇气、仁和义。
他认为,人要想发挥最大的潜力,就需要把握三个原则:仁义与礼仪、真实与善心,这才能发挥人
的本性。
孟子称之为“本性”,它也称之为“本心”,是一种超越个人意识的至高境界,
指的是一种完全纯净的人性理念,表现为仁义智慧。
孟子的道德修养论认为,人的道德修养不可以少,他认为,道德修养是培养“本心”
的一种有机统一,只要有了这种机制,人的伦理意识就会根植于智慧,形成有序的伦理行为,从而与良知形成和谐统一。
孟子认为,道德修养要通过两个关键环节:内在修养和外
在修养来实现。
内在修养,指的是个人的内心灌养,即要求心有灵犀,心清气定,目标明确,道德深刻,实现“本心”;外在修养就是与外界接触,学习传统的文化手段,通过学习,锻炼人的智慧,形成“本心”。
在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中,他认为,“仁义”,“道德”和“本心”是发挥最
大潜能,实现最大效益的基本原则。
孟子强调,只有将“本心”和“仁义”无缝结合,才
能形成有序的理论意识和行动,实现自身、家庭、国家和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
他还认为,人们要在实践中发挥本性,靠学习、沉思和内心修养来加深认识,最终实现自己的潜能。
总之,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他深刻地把握了人的本性,认为人的道德可以通
过内心的修养和外界的接触来实现。
他认为,坚持仁义,发挥本性,才能扬长而避短,自
修自强,最终达到和谐之境。
孟子人性论思想探微
孟子人性论思想探微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期,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的思想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其中以其关于人性和人性改造的思想比较有代表性。
一、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性本来就具有一定的道德本能和天赋的善良品性,这种善良品性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通过外在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得到培养和发扬。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
”他认为,人类的性情是早已存在的,与生命开始的时候即已确定,所以人性固然本善。
孟子认为,这种善良品性与富有人道主义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他认为,人具有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自然属于人性的一部分。
孟子说:“仁者爱人”,认为仁者愿意关心其他人的幸福和痛苦,关心他们的生命和幸福的质量。
二、人性可塑虽然人性本善,但在孟子看来,进一步发展人性需要教育和培养。
孟子不仅肯定了人性本善的本质特征,而且强调人性的可塑性和有限性。
他认为,人的善性不是无限的,必须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加强和发扬。
换句话说,孟子认为人性基本上是善良的,但它也是可以被教育和改造的。
例如,他提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说明不同的教养方式可以引导人性走向不同的方向。
三、教育的重要性孟子十分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切道德和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教育得到解决。
他认为,教养应该以人道主义为核心,而不是以控制、惩罚和武力为中心。
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特质是在温馨、包容的环境中得以发展的,因此,在亲密、亲切的教育环境中,人性得以充分发挥。
孟子强调,只有在真正的教育基础上,人性才能达到完美的发展,并建立起健康与良好的社会秩序。
他同时认为,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上,也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的培养和提升。
四、孟子的政治论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涉及如何建立一个道德高尚、社会有序的政治体制。
他认为,只有在一种人性本善的道德框架中,政府和领袖才能真正地对人民负责。
孟子认为,国家的领导层不应该用权力来打压、压制人民,而应该用人道主义和仁爱的态度对待人民,以建立一个稳定、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体制。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对比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对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孟子和荀子是两位备受尊崇的思想家,他们对于人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他们的人性观进行比较与对比。
一、孟子的人性观孟子相信人性本善,他认为人天生具备良善的品质。
他认为人们都有内在的良知,能够感受到善恶之辨。
在孟子看来,每个人都有成为君子的潜力,只要通过修养和教育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出这种善良本性。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本身是善良的。
在他看来,人性的根本特质是仁爱,人们天生具备对他人的关心和善意。
他强调人们应该追求道义,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二、荀子的人性观相对于孟子的乐观人性观,荀子对人性持有悲观态度。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他认为人天生具备自私和邪恶的倾向。
荀子认为人们的本能是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关心他人的福祉。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本身是邪恶的。
在他看来,人们需要通过外在的道德规范和制度来约束自己的欲望和倾向。
他认为人性无法改变,只有通过严格的教育和法律的约束,才能约束住人们的邪恶本性。
三、人性观的对比与思考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对人性本质的看法截然不同。
孟子相信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和取舍之处。
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中既存在善良而又有邪恶的行为。
人们既有关爱他人、奉献他人的行为,也有争斗和剥削他人的行为。
因此,对于人性的本质是否纯善或纯恶,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着中间地带,或者说是灰色地带。
虽然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的观点并非完全对立。
孟子强调了人们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而荀子则强调了道德规范和制度的重要性。
两者都认同了人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引导和规范。
总结起来,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然而,人性的本质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修养、教育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引导人性的善良一面,约束人性的邪恶一面,实现人性的健康和和谐发展。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车,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
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儒家学说的发展者和宣扬者之一。
他在《孟子》一书中阐述了丰富的人性与道德修养的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进行浅析。
我们来看看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千里,不辍其志”,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人的本性的看法。
他认为,人性本善,出发点是“人之初不由己而由人也”,人生下来就有天赋的良善本性。
这和孟子的老师孔子的观点是相似的,他们都认为人性本善。
而在《尽心下》一章中,孟子提出了人性的养成过程:“故人有不善之心者,非其性也;其所以失之者犹衢也,居易也。
”孟子认为,人的不善行为是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不是本性的问题。
人的本性是善的,是由天赋的因素决定的。
这就是孟子的人性论的核心观点。
我们来看看孟子的道德修养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需要通过道德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他指出,“教使之善,不使之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道德修养需要通过教育和修身来实现。
在《公孙丑上》中,孟子指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也。
”这句话强调了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修养就像是端午节挂在门前的艾草,不断地浇灌才能养得好。
通过教育和修养,人才能达到善的境界。
孟子还提出了“性善”、“心正”、“道达”、“明达”、“公平”和“德修”等道德修养的要素。
他认为,这些要素是构成道德人格的基础,是实现道德境界的必备条件。
他还强调了“道”、“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并且认为这些规范是实现道德修养的重要指导。
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是相互关联的。
他认为人性本善,但是需要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
他强调了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实现人的善的关键。
他提出了道德修养的要素和规范,指导人们如何实现道德境界。
孟子“人性论”及当代德育启示
孟子“人性论”及当代德育启示1. 引言1.1 孟子人性论的背景孟子人性论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争频繁,社会秩序混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的学生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试图通过道德修养和教育来改变人们的行为,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孟子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性之善是与生俱来的。
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慈爱、羞恶、恭敬、礼让等品德,是因为人之天生就有道德感和善良的本性。
孟子相信,只要发掘和培养人们内在的善良本性,就能够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并不是说人们自然而然就可以做好事,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引导和培养。
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人们懂得仁义道德,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建立起相互尊重、互相帮助的社会秩序。
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对人性的认知,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主张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这一观点对当代德育启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1.2 孟子人性论的主要观点孟子人性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有善良的内在本性,即“性善”。
他认为人不是由天生就是恶劣的,而是在日常的言行中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品性。
孟子认为,只要人们能够遵循天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可以达到人性的充分发挥,实现最高的善良状态。
孟子强调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培养人们的善良本性,使他们能够做到真正的为人处世。
孟子的人性本善的观点对当代德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面对各种道德问题和挑战,孟子的人性本善的理念提醒我们不要轻易否定人性的善良基础。
德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内在的善良,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会的挑战和考验。
通过注重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弘扬社会正能量,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性的充分发展与追求。
孟子人性论的主要观点对于当代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价值。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浅论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哲学思想【摘要】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对人性论展开了独特的探讨。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倡导“性善论”,主张坚持仁爱之道来修身养性。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性恶论”,强调外在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塑造作用。
两者在人性论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也有共同点,都强调了人性的重要性和可塑性。
通过比较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影响。
最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争论中,孟子和荀子的不同立场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对于理解人性和人类行为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性论、哲学思想、比较、共同点、差异、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孟子与荀子被称为“性理学”代表人物。
他们对人性的看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哲学思想。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人性内在的良善本性,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力于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人性的根本是自私贪婪的,需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和规范,才能实现社会秩序与稳定。
两位思想家的人性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有着一些共同点,这表现在对人性的认识和对社会治理的理想上。
本文将从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出发,比较两位思想家在人性观念上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探讨他们的观点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分析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当代人们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2. 正文2.1 孟子的人性论孟子的人性论主要包括天性善、性无善无恶、性本善等核心概念。
他认为人的天性本善,人天生具有善良、仁爱的本性,只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才会表现出恶的一面。
孟子强调了人心本善的观念,认为只要环境得以改善,人就能展现出自己真正的善良本性。
他提倡通过修身养性、尊重义理来发扬人的善良本性,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是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就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进行浅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孟子的思想,并对现代人的生活和道德修养提出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来谈谈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他思想的核心之一。
在《孟子》中,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像人生下来时是柔弱的,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自身的修养,可以变得坚强。
这个观点与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是时常受到挑战的。
而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可以被看作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回应和理想的设想。
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对中国古代和现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为中国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成为了后来几百年来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
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现代,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也持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当今社会,对人的本性的认知和理解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框架。
其次我们来探讨孟子的道德修养论。
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只有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努力才能够将良知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在《孟子》中,他说:“万物皆有成,吾以知之;吾以知之,故进退成败,知之者也。
”孟子认为,人应该根据良知判断是非,遵从道德规范,通过不断的修养和实践,来达到道德的完善。
通过对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的浅析,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
人性本善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是其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回应和理想的设想。
孟子的道德修养观点为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参考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 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 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蘽梩而 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狐狸”,泛指野兽。 “蝇蚋姑”,泛指昆虫。 “蘽梩”,泛指挖土掩埋工具。 孟子认为葬亲习俗来自人对亲人的情感。这是对人性的产生 过程的研究,有“人性发生学”的味道。
孔子在论述孝的时候、在谈到隐者在山林是与鸟兽 生活在一起时,都意识到人禽有别。但是,他没 有意识到人禽之别在分辨人性与兽性问题上潜在 的理论价值,没有用人禽之别来说明人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 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 语 ·为政》)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 而谁与?”(《论语·微子》) 孔子的这些论述对孟子是有启发的。
这段话中虽然没有出现“禽兽”二字,但是他有一 个说法特别值得关注:“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 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物交物”中有两个“物”,两个“物”所指不同。 一个是外物,一个是“耳目之官”。可见,孟子 把人的肉体视为人身上的物。肉体的属性是人身 上的物性。言下之意是只有精神世界、精神生活 才是人的本质特征,才是人之为人者。
孟子不否认人有肉体,但他认为人本质上是精神性 存在物。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精神世界、 精神生活,而禽兽没有。 (11﹒15 )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 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 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 体,或从其小体,何也?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 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 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6)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 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 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 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 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 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认为善性来自人生而固有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对于行 为主体来说,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它出于人的一种本能。
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与习相对,性是指先天的因素,习是指后天的因 素。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在人与人之间相比较得 出的结论。从方法论是讲这就是错误的。人性是 什么,在人群内部进行比较是永远得不出结论的。 人性不是个别人的特性,人性是整个人类的特性。
所谓人性,所指的到底是什么?是指什么是人之为 人者,什么是人与禽兽在本质上的区别。从方法 论上讲,要确定什么是人性,只能把人作为一个 类与禽兽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孟子 的人性善,就是把人作为一个类与禽兽相比较得 出的。人性善即人类性善,即是人性善于兽性。 所以孟子大讲人与禽兽的区别。
孟子的人性学说
陈 升
2013年7月13日
一、孟子之前人性观的概况 (一)孔子之前的传统人性观 殷人尊神尚鬼,人文精神还没有觉醒, 没有人性意识 。夏朝就更不可能提出人性 问题了。人性的问题是周朝提出来的。
《周书 ·召诰》中出现了“性”字,出现了 “德”字,而且把“节性”与“敬德”联 系在一起:这个“性”是指人的自然属性, 就是后来告子讲的“食色,性也”。 春秋时期,“性”有了“本性”的含义,但 出现的次数很少,没有流行开。到孟子所 处的时代,所流行的看法还是“生之谓 性”。
3、由情善而论性善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 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 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 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11﹒6 )
孟子没有否认“生之谓性”,他所讲的人性 善也是“生之谓性”。 孟子所反对的是把“生之谓性”的具体内容 解释为“食色,性也。”如果认为“食色” 就是人性,那么“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 性犹人之性”就是成立的了。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8﹒19) 这个“几希”是什么?孟子在(8﹒28)中说: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 心,以礼存心。” “心”,先天就有的善心,即先天就有的正价值的 道德情感、道德能力。
二、孔孟在人性问题上的关联 孟子提出人性善与孔子对人之为人者的探讨、与孔 子在人性问题上的困惑是有关联的。 其一,孔子对传统的人性论有疑惑,孟子否定了传 统的人性论。 其二,孔子内心向往仁,孔子明确提出仁是人性, 仁是人心。 其三,孔子讲“人不可与鸟兽同群”,孟子以人禽 之别论证人性善。
三、孟子论证人性善的基本逻辑与基本观点 (一)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论证人性善的最根本的论据,就是这一 条,因为它有方法论的意义。其它几条论 据,是对人禽之别的具体化。
“四心”有时也称之为“四端”。端是萌芽的意思。 把四心改为四端似乎更准确一些。即人所固有的 是善的萌芽,如果对这些萌芽能多加培养,它就 会发展壮大。如果置之不理,它就会自生自灭。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 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 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 能者,自贼者也……”(3.6)
(二)孔子在人性问题上的困惑与其内心的 选择 1、孔子没有对人性作明确的论述,《论 语》中只出现两个性字。他说:“性相近 也,习相远也。”孔子自己讲他是述而不 作。所以他讲的“性”,只能是传统的人 性,即人的自然属性。
2、孔子在人性问题上的困惑 孔子没有明确讲人性是什么的问题,可能与他对当 时流行的人性观有疑问相关。《论语》中并没有 明确的说孔子怀疑当时的人性论,但有许多话表 明,孔子对传统的人性 (人的自然属性)与德为 什么总是相冲突的想不通,很是苦恼。
4、情善来自人有特殊的才质
由情善论性善带出一个问题,即情善是从哪里来的?从孟子 的论述逻辑表明,即情善来自人有特殊的才质。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 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 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 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11﹒6 ) 才,才质也,先天的质地。才与材通,才质亦可作材质。
2、仁义礼智我固有也(仁义礼智即人性) 孟子人性学说的基本观点是道德情感(即四心)是人心中固 有的,人生来就有善性,故曰人性善。这是一种与前面讲 的3种观点完全不一样的新理论。 “恻隐之心,人皆。恻隐之心,仁也;羞恶 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 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11﹒6 )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罕》)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也!”(《卫灵公》)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 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先进》)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 之。”(《季氏》)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里仁》)
(11﹒7 )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 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 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 刍豢之悦我口。 ” 理与义是道德情感升华产生的道德理性。 这段话就是要把人的耳目口鼻、四肢的属性与人心 的属性即人的精神生活加以区别。前者是人禽共 有的,后者是人所独有的,是人之为人者。
孟子主张人性善,但不否认现实生活中有恶人,即其行为不 善。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这些人有没有善性?如果有善 性,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会有恶行?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 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11﹒7) 这里所讲的“才”,就是那个天生来就有四端的人心。 再举一例: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 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 之,……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 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 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 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11﹒8) 这个“才”,就是后面“苟得其养”“苟失其养”所指的对 象,就是指那个天生来就有四端的人心。
人的耳目口鼻四肢属于物的范畴,它们的属性(食 色之类)是所有的动物都具有的,因而是一种自 然的生命(生理)现象,不是人性,即不是人之 为人者。人身上那些依赖于“心”的精神生活才 是人之为人者,才是人性的表现。
(14﹒24)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 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有(又)命 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父子君臣也, 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衍文。)之于天 道也,命也,有(又)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这个君子就是孟子自己。 否定传统的人性的过程就是区分人禽的过程,也是区别生理 (自然生命现象)活动与精神活动的过程。
3、孔子的内心倾向 《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表明他对仁 十分重视。他没有明确讲仁就是人性,但 是他认为人应当有仁德,他内心对人性应 当是个什么样子有自己的想法,有很明显 的倾向性,可是好像又没有把握,不敢明 确地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 渊》)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 乐何?”(《八佾》)
(三)对人性善进行多角度论证 1、当时人性问题上的另外三种观点 (11﹒6 )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 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 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则好暴。’或 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 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紂为兄之子,且以为君, 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 彼皆非与?”
(11﹒3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 “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 白与?”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 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文字产生之初,只有“生”字,没有“性”字。 “生之谓性”的“性”,最初可能是写为“生” 读为“性”。否则孟子不能提出“生之谓性(生) 也,犹白之谓白与”的问题。告子也不会痛痛快 快地回答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