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脱硫精选 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H2S

E 催化剂

E O2
(选择依据)
工业生产中,将溶液电位的测定作为判断脱硫操作是否正
常和进行调节的依据。 (适宜范围:0.2~0.75V)
为什么不直接用O2氧化原料气?
为什么不直接用O2氧化原料气?
若用O2直接氧化,会发生过度氧化,使硫 化物吸收剂溶质组成发生变化,使吸收速率 降低,并且不能生成硫单质,产生更多杂质。
栲胶脱硫工艺流程
① 吸收:原料气脱硫塔气液分离器净化气
② 再生:富液液封槽富液槽富液泵再生塔 (加入空气)贫液贫液泵脱硫塔
③ 再生塔硫泡沫硫泡沫槽过滤器熔硫釜 硫磺
二、其他湿式氧化法
1.改良ADA法 早期ADA法:Na2CO3溶液为吸收剂,
ADA为氧化催化剂。析硫速度慢,生成的 硫代硫酸盐较多。
栲胶脱硫过程
(1)吸收过程 贫液与原料气逆流接触,形成:净化气和富液 (2)催化过程 催化剂:偏钒酸钠、焦钒酸钠、栲胶(O) (3)再生过程 栲胶(R)被氧气氧化成栲胶(O),再循环利用 (5)副反应 化工生产过程中,均存在副反应,虽量少,但仍存在
栲胶脱硫工艺条件优化
(1)溶液的PH值 (2)偏钒酸钠含量 (3)栲胶含量 (4)吸收温度、再生温度 (5)液气比 (6)再生空气用量和再生时间 (7)栲胶水溶液需预处理
碱性溶液吸收;或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如ZnO等。
⑵硫醇 通式为RSH。天然气中主要是甲硫醇,该物具有令人厌恶的气 味,不溶于水,能被碱性溶液吸收。
⑶硫醚 通式为RSR’。天然气中最简单的是二甲硫醚,无色无味中性
气体,较稳定,需加热到400℃Fra Baidu bibliotek分解成烯烃和H2S。
⑷噻吩 C4H4S,环型结构,物理性质与苯相似,不溶于水,性质稳定, 加热到500℃也难分解,也不易被ZnO催化分解,是最难脱除的硫化物。
一、湿法脱硫
⑵ 再生的基本原理和催化剂的选择 ① 再生原理:
脱硫塔:氧化态载氧体 + H2S = 还原态载氧体 + S 再生塔:还原态载氧体 + ½ O2 = 氧化态载氧体 + H2O 总反应为:H2S + ½ O2 = S + H2O ② 催化剂的选择: 起到传递氧的作用,为防止发生过度氧化,要求
干法脱硫
一、湿法脱硫 优点: 脱硫剂是便于输送的液体物料;脱
硫剂可以再生并能回收硫磺;连续脱硫循 环;大规模生产。
缺点: 净化度较低,不能用于精脱。
适用场合:原料气中含硫量较高,且主要是 无机硫。
2020/2/26
一、湿法脱硫
常用方法: ⑴ 物理法:低温甲醇法。 ⑵ 化学法:中和法(热钾碱法)、
氧化法(栲胶脱硫、氨水液相催化法、ADA 法、PDS法)。
O2直接与原料气接触,使02更容易进入到 溶液中,发生更多副反应。
(化工生产过程,本身就是忌O2)
催化剂自身能被氧化,起到传递氧的作
用,防止发生过度氧化,且能循环利用。
典型方法——栲胶脱硫技术
1.优点:栲胶价格低、运行费用低、无硫磺
堵塞脱硫塔等问题。
2.脱硫液组成:
吸收剂: Na2CO3溶液 催化剂:栲胶 添加剂:(少量)偏钒酸钠、酒石酸钾钠等
但是可以在300~400℃被钴钼催化剂加氢转化为H2S,同时生成丁二烯。
⑸CS2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易挥发,难溶于水,可与碱性溶液作
用。高温下与蒸汽作用生成H2S。
⑹COS
无色无味气体、微溶于水,高温下与蒸汽作用生成H2S。
均对下游工序中的催化剂有毒害作用
2020/2/26
2. 脱S方法分类
按脱硫剂的状态分:湿法脱硫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
郑广俭、张志华主编
• 第二章 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

第一节 原料气脱硫
主讲:xx
知识目标: 1. 掌握原料气脱硫的基本原理; 2. 掌握脱硫的工艺条件; 3. 掌握脱硫的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1. 具有选择脱硫方法的能力。
1. 原料气中的硫化物
硫化物分为:无机硫、有机硫
⑴H2S
臭鸡蛋味的无色气体,有毒,能溶于水,溶液为酸性。可以用
⑶ 物理化学法:环丁砜烷基醇胺 法。
2020/2/26
一、湿法脱硫
1. 湿式氧化法的基本原理 包含两个过程:吸收和再生。
⑴ 吸收的基本原理和吸收剂的选择 ① 吸收原理:
碱性溶液吸收酸性气体。 ② 吸收剂的选择:
Na2CO3溶液或氨水等弱碱溶液(pH=8.5~8.7), 有利再生,操作稳定。
为什么吸收剂不采用强碱溶液?
改良ADA法:加入少量:偏钒酸钠、酒 石酸钾钠。析硫速度加快。
(其原理与栲胶脱硫原理完全相同) 2.PDS法 2020/2/26 (1)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都较好。
Thank You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