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唱腔和唱词的基本格式
越剧唱法技巧

越剧唱法技巧
越剧唱法技巧是指在越剧演唱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系列技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越剧唱法技巧:
1. 曲调特点:越剧曲调以高亢激昂为主,需注意声音的明亮、准确、柔韧。
2. 腔调技巧:越剧中有许多独特的腔调,如骂腔、话腔、跌腔等,演唱时要注意把握好每个字音、音节的变化和语调的起伏。
3. 口腔控制:越剧演唱需要通过舌尖、喉咙、唇齿等部位的灵活控制来表现出各种音调、音色变化。
4. 头腔共鸣:越剧演唱时要注意运用头腔共鸣,使声音更加悦耳动听。
5. 音量控制:越剧演唱旋律高亢,但也要注意合理控制音量,使声音宏亮而不过分刺耳。
6. 发声技巧:越剧演唱要注意用腹式呼吸,注重呼气力度的均匀和控制,使声音富有力量和感染力。
7. 节奏感和音准:越剧演唱需准确把握每个字音和音调的长度、节奏,保持良好的音准。
8. 语言表达:越剧演唱要注意通过声音的变化和语言的表达来准确传达剧情和情感。
9. 身体语言配合:越剧演唱不单单是嘴巴的发声,还需要充分利用身体语言来配合表演,使唱腔更具感染力。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越剧唱法技巧,但实际上,越剧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艺术形式,唱法技巧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因素,如音乐理论、角色演唱技巧等。
只有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艺术修养,才能真正掌握越剧唱法技巧。
越剧唱词的节律

( 兴越 秀外 国语 职 业 学 院 , 江 绍 浙 绍 兴 320 ) 100
摘
要 : 越 剧 唱 词 的 押 韵 特 点 、 韵 的 方 式 厦 节 奏 等 方 面谈 越 剧 唱 词 的 节律 , 显 示 越 剧 唱 词 由俗 趋 雅 的流 变 趋 势 。 从 押 以
关 键 词 : 剧 唱 词 ; 韵 特 点 ; 韵 的 方 式 ; 奏 越 押 押 节
是 合 辙押 韵 的。越 剧 中 ,临 清韵 ” “ 的用韵频 率 较高 。 普 通话 十 三辙 中“iui归 “ a、a ” 怀来辙 ” “i e” “ 堆 辙 ”而 越 剧 唱词 中将这 两 个相 邻 的韵 也 二韵 合 ,e ui归 灰 ,
式, 以便让 更 多的越 剧 爱好 者 了解 越剧 。
一
、
越剧 唱词 的押 韵特 点
越 剧 的唱词 当属韵 文 , 它就 像 古体诗 , 然不像 近体 诗 那样 有 严 整 的平 仄 对 仗要 求 , 形 式 相 对 比较 虽 其 灵活 , 但却合 辙 押韵 , 富有音 乐 的美 感 。所 谓合 辙 押韵 , 明清 以来 北 方艺 人 以 中原 文 化 为 主流 的北 方 说 指 唱文学 的用 韵 , 汉 语 的韵 归纳 为 十三个 韵 部 , 将 每个 韵部 以两 个字 命名 , “ 花” “ 如 发 、怀来 ” “ 、油求 ” 辙等 , 称
差 异 。近 年来 有悉 心研 究越 剧 的 音韵学 界人 士将 越 剧用 韵 进行 了归结 , 中卢 时俊 先 生 的《 剧 唱词 韵辙 其 越 表 》 真实 系统 地反 映 出越 剧 唱词 用韵 的基本 情 况 。卢 时俊 先 生是根 据传 统 的押韵 习惯 和 “ 大致 相 近 的 较 押
zhen盘夫这段唱词中押的是隔行韵其上下文的韵脚皆为en在这个语境中人的读音自然应念为既接近普通话又保留一定方音特色的官白读音tsan以上所列三同辙同字押异韵和四同字同韵辙不同的韵境读音不同这两项中的几种押韵的情况究其原因都是由于越剧唱词中所押韵辙有土白嵊县生活语言中的口语读音和官白读音近似普通话的语音之分造成的
越剧唱调研究(二)

[尺 调 ]唱 调 的 确 立 ,是 越 剧 成 熟 的 标 志 ,所 谓 越 剧 唱 调 即 指 其 [尺 调 ]唱 调 。 (一 )基 本 乐 式 [尺 调 ]唱 调 的 基 本 乐 式 ,是 以 两 句 为 段 ,两 段 为 式 的 “二 段 (四 句 )”式 ,如 : 谱例1
洛 地 / 越剧唱调研究(二)
越剧唱调研究(二)
洛 地
内容提要:越剧兴发于20世纪初,始以男班,继以女班,随着以两 乐 句 为 段、二 乐 段 为 式 的 “二段(四句)式”为结构,具有正、反 调 配 置 的 基 本 调 [尺 调][弦 下 调]的 创 立,成 为 我 国 民 族戏曲中一个以女性为主演唱的,以宛转如歌、长于抒情的旋律和 细 腻、缠 绵、多 姿 的 润 腔 为特色的剧唱取胜的品种。 关 键 词 :越 剧 ;唱 调 ;声 韵 ;句 式 ;乐 式 ;[尺 调 ];器 乐 中 图 分 类 号 :J617.5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2096-4404(2019)04-0047-06
谱例5
· 49 ·
《音 乐 文 化 研 究 》2019 年 第 4 期
6.基 本 过 门 [尺调]基本过门无论用于启唱或为连接唱句,相共同的是:节 奏,其 基 本 节 奏 形 态,是 o×××|×.× ××;旋律,围绕 在 板 位 上 的 骨 干 音,以 邻 音 作 反 复 的 回 旋 和 华 饰。 同 时, 受 着 “尺 调 ”胡 琴 散 声 的 制 约 ,使 其 基 本 过 门 的 旋 律 进 行 ,有 着 鲜 明 的 “尺 调 ”弦 法 的 色 彩 : 谱例6
在[尺调]“二段(四句)式”的唱调中,四个乐句有四个句末落音。 在 下 句 落 音 稳 定,上
如何唱好越剧

如何唱好越剧要唱好越剧必须要知道和运用“字重腔轻”的要领。
何为“字重腔轻”?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字正腔圆”。
吐字的清淅和口劲,叫“字重”,也叫“字正”;润腔和小腔的运用,叫“腔轻”,也叫“腔圆”。
在这一部分里,先说说这两个演唱的基本功问题。
一,“字重”,力求吐字清楚自然语言是表达内容的主要手段,如果咬字不清楚,听众不知道你在唱些什么,就会影响你的演唱质量。
在舞台上说话同生活上说话不一样,因为你是说和唱给几百上千人听的,所以不仅要求嗓音响亮,还要求咬字清楚。
怎样才能把字咬清楚呢? 字是通过嘴巴中各个器官如牙齿、嘴唇、舌头等的活动发出来的。
要把字咬清楚,咬字的各个器官就必须加强力度,用嘴巴“咬”住一个字,把每个字“喷”出来,俗语叫“喷口”,不用力度的叫“宽口”。
大家知道,一个字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
韵母又分字头、字腹和字尾。
在演唱时,要把字头、字腹和字尾分清爽,不能含糊。
但是也不能咬得太死了,要做到实而不硬,柔而不糊。
比如姚水娟的“实”,王杏花的“快”,范瑞娟的“刚”,尹桂芳的“柔”,老一辈的艺术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演唱经验。
二,“腔轻”,力求韵腔委婉清丽“腔”也叫唱法。
外地人都说越剧好听,就是唱不出其中的“越味”。
原因就是不会润腔和小腔的运用。
润腔是唱腔中一种特有的艺术风格。
演唱时如果光对着曲谱唱,不作润腔处理,就象吃白开水一样没有滋味;小腔是戏曲中一种非常微妙的东西,很难用音符把它记下来。
要唱好小腔,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多听、多唱,熟能生巧。
有些戏友不顾自己的嗓音条件和自己的演唱特色,一味生搬硬套地学唱不适应自己的流派,为了用腔而用腔,这就成为形式了。
唱好越剧唱腔除了上述两点之外,还要注意声和气的运用和感情的表现。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
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
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
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
在歌唱中,由于音商的不同,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
越剧唱腔和唱词的基本格式

越剧唱腔和唱词的基本格式越剧唱腔和唱词的基本格式越剧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音乐。
越剧唱词最见的句式有七字句,带冠七字句,十字句;常用的主要腔调是【四工调】,【尺调】,【弦下调】;唱腔的基本板式是【中板】,常用的还有【快板】,【慢中板】,【慢板】,【快板】,【快中板】,【散板】,【连扳】,【嚣板】,【清板】等一七字句七字句的排列格式有两种。
一种按照二二三顺序排列。
如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敬佩,描龙绣凤称能手,琴棋书画件件会。
另一种是按照三二二顺序排列的。
如碧波潭,微波荡漾,桂花金黄影横窗,空对此一轮明月,怎奈我百转愁肠。
二带冠七字句带冠七字句是剧情需要,在七字句前面加三个字。
如想当年,疏离斜阳碧草凄凄,与妹妹,慈母膝前笑相嬉。
这种句式一般都混合在七字句中,单独成一段唱不多见。
三十字句十字句的排列格式也有两种。
一种是按照三四三顺序排列的。
这与带冠七字句相似。
如该讲些仕途经济学问;学会些处世做人真本领;正应该百尺竿头求上进;何必与优伶为伍掷光阴。
另一种格式是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听何处,哀怨笛,风送声声?;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空城。
唱词是为内容服务的。
当原有的句式不能充分反映剧情时,越剧的唱句还采用比较讲究韵律。
所谓韵律,就是上下句的下句要押韵。
在一段唱词中,偶句的末一个字以同一韵脚贯穿。
如送凤冠里的陆氏劝李秀英媳妇的唱段,就是以肉,和,婆,错,火,做,果等字押韵。
四曲调和板式现在常用的越剧曲调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四工腔】(也成【四工调】).。
通常,它是F调,胡琴定弦6-3,与京剧中【西皮】的定弦相同。
它的特点是单纯,明快,有跳跃性,听起来如潺潺流水在山涧流淌。
其主要板式有【中板】和【慢中板】。
目前,【四工腔】虽然用得不多,但仍有着重要的地位,如西厢记中的闹简和赖简两场,盘夫中的一些唱段等。
第二类是【尺调腔】。
它是在【四工腔】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二黄】的过门创造的。
通常,它是G调,胡琴定弦5-2.它的特点是:旋律下行,节奏舒展,风格委婉细腻,柔和深沉,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浓郁的抒情性,适合于表达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悲伤,缠绵,沉思,忧虑的情绪,因而在塑造人物音乐形象时有多种功能,更有戏剧性。
越剧唱腔

越剧唱腔1942年10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对传统越剧进了全面的改革,称为“新越剧”。
新越剧改变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一变为哀婉舒缓的唱腔曲调,即“尺调腔”和“弦下腔”,把越剧唱腔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越剧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调腔”和“弦下腔”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
后来这两种曲调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
二胡,主要伴奏乐器,一人为主胡,二到三人为二胡艺术特色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
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
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
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
[5]流派形成1960年5月,上海越剧院作曲项管森于写《越剧唱腔研究》一稿,稿中对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陆锦花等6人(尹桂芳已调去福建而未列入)的唱腔特点作了分析,称之为“流派”。
1962年4月,该稿被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定为“戏曲音乐讲义”油印成册,并在同行中流传。
之后浙江越剧团周大风则将袁雪芬、范琐娟、傅全香、徐玉兰、尹挂芳、戚雅仙等6人的唱腔,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写成《越剧流派唱腔》一稿,油印成册,后在198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6] 1964年,浙江的戏曲音乐专家----贺仁忠,芦炳容,周大风,陈献玉等,根据浙江著名演员自己独有的,又明显区于[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风格,对外公布----浙江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剧流派。
即陈佩卿派。
毛佩卿派。
金宝花派。
高爱娟派。
以及周大风创立的,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
越剧_精品文档

服饰华丽
越剧的服饰以华丽著称,色彩 鲜艳、图案精美,展现了江南
地区的独特审美风格。
道具精致
越剧的道具制作精细、考究, 能够准确地表现出剧情所需的
场景和物品。
02
越剧唱腔与音乐
唱腔类型及特点
越剧唱腔主要分为男腔和女腔两大类,男腔高亢激昂,女腔柔美细腻。
越剧唱腔注重音韵和节奏的变化,通过运用不同的音调和板式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 感。
越剧
汇报人:XX
20XX-01-20
• 越剧概述 • 越剧唱腔与音乐 • 越剧表演艺术 • 越剧舞台美术 • 越剧经典剧目赏析 • 越剧的传承与发展
01
越剧概述
定义与起源
定义
越剧是中国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 ,流传于世界。
起源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是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浙江嵊州一带的民间说唱艺 术。清朝末年,落地唱书逐渐从说唱形式演变为戏曲形式,称为“小歌班”或 “的笃班”。
服装设计与风格
服装设计
越剧服装设计精美细致,注重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不同行当和角色的服装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服装可以直观 地展现出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和性格等特点。
服装风格
越剧服装风格独特,既有传统戏曲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常见的服装款式包括蟒、靠、帔、褶子等, 色彩鲜艳明快,图案精美细腻。同时,越剧服装还注重与头饰、彩鞋等配饰的搭配,形成完整的视觉效果。
越剧唱腔还善于运用装饰音和滑音等技巧,使旋律更加婉转悠扬,富有感染力。
音乐伴奏与乐器
越剧音乐伴奏主要由文场和武场两部 分组成,文场以管弦乐为主,武场则 以打击乐为主。
越剧武场乐器则包括鼓、板、大锣、 小锣等,这些乐器通过强烈的节奏感 和音响效果,为舞台表演增添气氛和 动力。
越剧唱腔资料

越剧唱腔越剧的音韵有阳长韵、铜钟韵、番兰韵、腰晓韵、临青韵、来采韵等。
“闪电红星”支兰芳的唱腔:四工腔新颖别致,清新,有“支腔兰调”之称。
她的老搭档马樟花:嗓音清润,吐字清晰。
徐玉兰:高亢华丽。
唱腔的转折、起伏、休止、延长。
王文娟是“王派唱腔”创始人,其演唱风格清丽柔美,韵味醇厚,于平和中见华彩。
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她曾遇到的问题:男女唱腔不同调,我平时习惯唱升F调,同调的话男演员唱不上去,改唱F调对我又太低,最后还是决定我唱F调。
曲调问题没有解决,失败也是意料中的事情,后来经过音乐工作者和演员多次研究和试唱,最终采用了尺调同调异腔的方法。
技巧和唱腔一样,都应该是服务于人物,以传达人物当时的心情为目的。
戏没有情,不动人;戏没有理,不服人;戏没有技,不惊人,戏要从难处做。
艺术必须来自于生活真实,但不能照搬生活真实。
王文娟:唱腔设计是戏曲创作中的重要一环,过去主要是由演员个人完成的,演员根据自己的想法演唱,琴师跟着拉,经过几次摸索,唱法比较成熟之后,再由作曲记谱固定下来。
应该说,这种做法还留有不少“路头戏”的痕迹。
后来,越剧院先对部分重点剧目“定腔定谱”,其余剧目仍沿用过去的方法,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越剧院的演出剧目全面实行“定腔定谱”,首先由作曲勾勒出整个戏音乐、角色唱腔的框架,比如这段唱腔建议用“尺调慢板”,这段用“弦下调”,并且设计全剧的伴奏、幕后合唱等。
演员在作曲草拟的音乐框架中,自己思考并设计人物唱腔,然后在琴师的伴奏下试唱,在试唱中,作曲会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比如“这里最好用个高音,强调一下”,“这里是不是加一个装饰性的小腔?”琴师也一起参与意见,通过反复试唱比较,大家决定最好的一个版本,由作曲记谱固定下来。
《红楼梦》也是在这样的唱腔设计程序下完成的,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程序,通过作曲、演员和琴师共同合作,既体现了演员的个性风格以及对剧情角色的理解,也吸收了作曲等音乐素养较高的专业人员的意见。
第八讲 越 剧

单仰萍:1962年生于浙江建德。现为国家 一级演员,上海越剧院当家大青衣。 单仰萍1972年进浙江桐庐县艺训班学艺, 工旦角。80年代开始走红剧坛。单仰萍在表演 上宗王(文娟)派。她以其楚楚动人的扮相, 芳馥典雅的气质及委婉缠绵的唱腔深受广大观 众的喜爱。 钱惠丽:著名越剧小生。1963生于浙江 诸暨人。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上海越剧院副 院长。 钱惠丽扮相俊朗,唱腔宗徐派,大气、潇洒。
弦下腔: 这是艺人范瑞娟在琴师周宝才的配合下借 鉴京剧反二簧的手法创造的,越胡定弦为1 5,擅长表达痛苦、悲伤的情绪等,非常有 戏剧表现力,它与尺调腔是下四度宫音关系, 故转换十分方便。
著名的越剧演员
袁雪芬:1922年生于浙江嵊县。1933年入四 季春科班学戏,工青衣正旦,兼演武小生。1936登 台演出,并逐渐崭露头角,被誉为“越剧新后”。 40年代创办”雪声剧团“,改革越剧音乐,编创《祥 林嫂》等新剧,提升了越剧的艺术影响力。建国后 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梁祝》。 袁雪芬所开创的袁派唱腔风格质朴平易、委婉细腻、深沉含 蓄、韵味醇厚。唱法上擅长以情带声、声情交融。
欣赏
《梁祝》选段“十八相送” 《红楼梦》 《陆游与唐婉》选场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 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销透。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越 剧
概述
源流:越剧源于浙江嵊县一带,因为此地为 古越国属地而得名“越剧”。 越剧的发展主要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
落地唱书(“的笃班”、 “小歌班” )— —绍兴文戏时期(1917年)——女子文戏(20 世纪20年代)——“越剧”(1935年至今)
越剧《孔雀东南飞》唱词(3)

越剧《孔雀东南飞》唱词(3)越剧《孔雀东南飞》唱词 仲卿:五匹⾃是不少。
兰芝唱: 婆母有意来相嫌。
仲卿:却是何苦来? 兰芝唱: 她嫌我,⾃专由,⽆礼节,容貌丑,学问浅。
仲卿:那⾥说起? 兰芝唱: 秉性粗鄙教养少,焦家门楣失体⾯。
仲卿:母亲你,好不知⾜! 兰芝唱:焦家媳妇实难做,我兰芝,徒留你家反招厌。
仲卿呀,你不如,趁此去对婆母告,将我遣归莫爱怜。
仲卿呀,你休伤神,⾃去⾔,婆母定然露欢颜! 仲卿:兰芝,你何出此⾔呀?(唱)你我结发整三年,恨夫妻常⽇不相见。
我知你,夜夜机织鸡鸣起,朝暮侍奉不贪闲。
三天能断五匹布,母亲怎好来相嫌?你⼏曾,⾃专由,⽆礼节?容貌丑,学问浅?这秉性教养也⽆亏,焦家何尚失体⾯?焦家媳妇唯你做,你可知,左邻右舍⼈称羡?兰芝呀,我就要,趁此去对婆母告,将你宽恕勤爱怜!兰芝呀,你休伤神,我去⾔,婆母定然露欢颜。
兰芝唱: 婆母城府在胸间,你何必,徒然招得烦恼添。
仲卿唱: 母亲谅想⽆⼤变! 兰芝唱: 你母命难违怎拖延? 仲卿唱: 我定要,哀求母亲留下你! 兰芝:仲卿!(唱) 仲卿呀,婆母是,主意已定不能免! 仲卿:兰芝,我怎能舍得下你来! 兰芝:仲卿,哦,天呐! 仲卿:兰芝,你不要哭呀! (仲卿也哭了。
(⼆⼈背⾝痛哭失声,忽闻母亲呼唤…… 姥:仲卿,仲卿! (兰芝避过。
姥已抚⼩姑进门。
仲卿:母亲! 姥:媳妇何在? 仲卿:她才即回房,少刻就来。
姥:我还有什么不知的!她分明欺我不在,回房躲懒,怎么还是才即?你也哄我? 仲卿:母亲不知,适才还与孩⼉在此说话的。
姥:哦,她竟说我些什么? 仲卿:嗯,她,她并没有说过什么。
姥:如何?我就知你哄我!好不肖的东西!与你成了家业,却将为娘忘了! ⼩姑:娘,哥哥忘你,你何苦⽣什么计较?娶什么嫂嫂? 仲卿:妹呀,你竟是说的什么话也? 姥:你休得将她吓坏了! 仲卿:是。
姥:谁叫你胡缠来? ⼩姑:我⼜不是说着嫂嫂…… 姥:叫你不许啰唣,没好分晓!仲卿! (仲卿若有所悟……呆思不答。
越剧唱腔介绍

越剧唱腔介绍
《越剧唱腔介绍》
嘿,今天咱来聊聊越剧唱腔呀!越剧那可是咱的宝贝艺术呢!
我记得有一次去看越剧表演,那场景到现在我都忘不了。
一进剧场,就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舞台上的演员们穿着漂亮的戏服,那扮相真叫一个美呀!当音乐响起,演员们一亮嗓,哇塞,那声音简直太好听了。
越剧的唱腔那真的是有独特的魅力。
它不像有些唱腔那么高亢激昂,而是有一种特别的婉转悠扬。
就好像是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特别柔和。
而且呀,演员们在唱的时候,那表情、那动作,配合得恰到好处,真的是让你完全沉浸其中。
比如说小生的唱腔,清亮中带着一丝韵味,听着就感觉那小生好帅气呀。
花旦的唱腔呢,则更加的甜美细腻,仿佛能掐出水来似的。
还有老旦的唱腔,沉稳又有气势,一开口就感觉特别有故事。
在那场表演中,有一段花旦的唱段,那演员唱得可投入了,声音就像百灵鸟一样动听。
我当时都听入迷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舞台,感觉自己的心都跟着她的声音飞走了。
等她唱完,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使劲地鼓掌,手都拍红了。
越剧的唱腔就是这样,它能把你带入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让你感受到其中的喜怒哀乐。
它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艺术的魅力。
总之呢,越剧唱腔真的是太棒啦!如果你还没听过越剧,那可一定要去听听,相信你一定会被它吸引的。
去感受一下那婉转的唱腔,去体验一下越剧的独特魅力吧!哎呀,不说了,我现在又想去回味一下那次精彩的越剧表演啦!。
越剧《白蛇传》剧本

越剧《白蛇传》剧本越剧《白蛇传》剧本白素贞:戚雅仙许 仙:毕春芳小 青:水青莲法 海:潘笑笑艄 公:陈金莲许梦姣:胡少鹏第一场:思凡 06:32"第二场:借伞 23:34"第三场:订盟 19:58"第四场:现形 21:39"第五场:盗草 06:04"第六场:水斗 08:01"第七场:断桥 21:25"第八场:合钵 30:04"第九场:倒塔 17:44"【思凡】白素贞:[白]青妹呀,[唱]我与你养心求正修千年,深居山洞不见天,支锁峨嵋林海春秋。
小 青:莫不是你迷恋红尘不羡仙?白素贞:[白]青妹。
[唱]青妹识破怀中意,羞得我满脸红云飞。
青妹呀,人间繁华欢乐多,对对鸳鸯交颈眠。
小 青:姐若离山下凡尘,妹愿相随到人间。
白素贞:怎奈金母管教严,条条天规法无边。
小 青:说什么金母管教严,道什么天规法无边,姐姐呀,休多踌躇快上路,背师离山出洞天。
白素贞:[白]轻声。
小 青:姐姐,说走就走。
白素贞:走![唱]冲出峨嵋万重山,小 青:踏跛云层往人间。
白素贞:滚滚云海思潮涌,小 青:茫茫空灵方向迷。
白素贞:青妹呀,只要你我志不移,哪怕此去路途艰。
【借伞】白素贞:凌空穿越万里云,小 青:霎时已至西湖滨。
白素贞:果然一派艳阳景,小 青:绿树红花满眼春。
一片湖水清如镜,白素贞:三面青山抱古城。
小 青:行人拥挤满苏堤,白素贞:柳浪深处闻啼莺。
久禁洞府隔人世,小 青:方知人间胜仙境。
白素贞:青妹,来此已是人间,你我快化作凡人模样。
小 青:是。
白素贞:[白]青妹,你看,我变得可像?小 青:嗯,像,像一位大家闺秀。
白素贞:哦。
小 青:我呢?白素贞:你一个婢女。
青妹,你我何不就主婢相称?小 青:主婢相称?白素贞:嗯。
小 青:好啊。
白素贞:若有人动问,就说我姓白,父母又亡孤零无依。
小 青:如此甚好,姐姐,白素贞:嗯?小 青:娘娘。
白素贞:嗯。
小 青:走啊。
越剧调式板式

越剧调式板式现在的越剧,常用的主要腔调是[四工调]、[尺调]、和[弦下调],有时也使用其他一些腔调,象[呤吓调]、[十字调]以及民歌小调等。
越剧很善于吸收兄弟剧种的唱腔,有时甚至可以把别的剧种的唱腔“借”过来,为我所用。
象[高拨子]、[二凡]、[流水]、[三五七]、[武林调],就是分别从徽剧、绍剧、杭剧等兄弟剧种“借”过来的。
由于是用越剧的润腔方法来演唱,所以听来还是很协调的。
这里,我们要着重介绍它的几个主要唱腔。
[四工调]产生于二十年代中期,当时女班绍兴文戏已经兴起。
为了适应女声的演唱,艺人们在[呤吓北调]和[丝弦正调]的基础上,吸收京剧[西皮]的旋律,创出一种新的腔调。
这种腔调的定弦,里弦是“6”,相当于工尺谱里的“四”,“3”相当于“工”,所以人们就叫它[四工调]。
[四工调]的旋律流畅、明快、朴实、健朗,富有清新的乡土气息,节奏以[中板]为主。
从二十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初[尺度]形成以前,[四工调]一直是越剧的主调。
因此,人们常常把这个时期称作越剧的[四工调]时期。
比如,《盘夫索夫》里的“官人好比天上月”,就是一段著名的[四工调中板]。
《穆桂英挂帅》里的“辕门外三声炮响似雷震”也是一段[四工调]唱腔,不过演唱时又糅进了一些[尺调]的唱法。
粉碎“四人帮”以后,戚雅仙创作演出的越剧清唱《美酒献给周总理》,也是一段精采的[四工调]唱腔。
越剧进入大城市以后,尽管走过了一段坎坷曲折的道路,但总的说来,剧目的题材逐渐丰富了,艺术上也日渐提高。
到了四十年代,越剧界的有识之士,在地下党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艺术上的革新。
这次革新,使得越剧的剧目更加丰富了,出现了一批思想内容积极的历史剧以及《祥林嫂》这样的比较优秀的戏,倾诉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下人民的愤懑、抑郁的心情,表达了他们反抗恶势力的愿望和决心;表演艺术上吸收话剧、电影、昆曲的长处,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舞台美术、唱腔音乐也随之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越剧的主要腔调[尺调]和[弦下调]就是在这个时期相继出现的。
越剧基本知识讲座

旦行七派:
袁派(袁雪芬 2011.2.19去世)一辈子不收弟子。优秀传人有方亚芬、华怡青、陶琪、李沛 婕等。 傅派(傅全香)何英、陈飞、陈艺、陈颖、颜佳、陈岚、薛莺、徐涵英、陆梅英、张蓉华、胡 佩娣、洪芬飞、张腊娇、张金月等。 戚派(戚雅仙 2003.1.27去世)盛建丽、周雅琴、朱祝芬、金静、周美姣、傅幸文、王杭娟 、朱蔺、戚继仙、余福英、徐洁明、钱丽文,邹红、陈震等。 王派(王文娟)孟莉英、周云娟、徐玉萍、单仰萍、王志萍、李敏、钱爱玉、洪瑛、吴洁、姚 建平、钱世娥、陈晓红、舒锦霞、张珺、徐璐、宓永仙、陈萍、张丽、李旭丹、忻雅琴、胡 泽红等。 吕派(吕瑞英)陈辉玲、黄依群、孙智君、吴素英、张永梅、赵海英、周妤俊等。 金派(金采风)应国英、胡蓓华、樊婷婷、史燕彬、樊建萍、谢群英、郭学新、黄美菊、张杭 英、张明惠等。 张派(张云霞 2004.4.18去世)薛桂珍、何赛飞、吴国兰、袁小云、杨学梅、徐琴等。
2、五法 :手、眼、身、法、步(法法重复) 手指手势,眼指眼神,身指身段,步指台步,法指以 上几种技术的规格和方法。前辈艺术家曾说过,“手 为势,眼为灵,身为主,法为源,步为根。” 程砚秋:口、手、眼、身、步(此说更加科学)。口 指发声的口法,手指手势,眼指眼神,身指身段,步 指台步。 达到“六合” :即: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身 合、身与手合、手与脚合、脚与胯合。如此才能使口 、手、眼、身、步的表演达到自如和谐的境界。
4、代表人物
建国前:
1、越剧十姐妹:施银花,屠杏花,王杏花,赵瑞花,马 樟花,姚水娟,竺素娥,魏银凤,李艳芳,小白玉梅; 2、越剧新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傅全香,徐玉兰, 筱丹桂,范瑞娟,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
建国后:
1、1963年,上海市人民广播电台公布“中国越剧六大流派 ”: 袁派(袁雪芬)、尹派(尹桂芳)、范派(范瑞娟)、傅 派(傅全香)、徐派(徐玉兰)、戚派(戚雅仙)。 2、1988年,上海权威人士又对外公布“中国越剧十三大流 派”,增加王文娟、毕春芳、吕瑞英、陆锦花、金彩凤、张云 霞、张桂凤七位名家的流派唱腔。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十八相送》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越剧《十八相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十八相送》越段,让学生感受越剧的风格,并对越剧产生兴趣,喜欢或愿意去聆听、表演。
2.以《十八相送》为载体,了解越剧的四大表演形式和行当、流派、伴奏乐器等,在聆听、学唱和表演中感知越剧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越剧的了解产生对民族戏曲的热爱之情。
难点:了解越剧的风格特点,学会唱腔。
【教学准备】多媒体、戏服、鼓板。
【教学过程】一、紧扣主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位戏曲票友,就是戏曲的超级粉丝。
你猜她是谁?这就是我呀!这是我前段时间演出的照片。
老师是一名戏曲的票友,今天我来咱们班就是发展票友的。
同学们看,这就是(生拿)戏帽~~戏靴~~鞋服(师拿)2.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表演一段怎么样?边穿边问:老师演的是男子还是女子?女扮男装。
我演一位小生。
3.想一想,这是哪个戏曲剧种?(越剧)4.我刚才表演的是越剧。
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它被誉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甚至被认为是仅次去京剧的第二大剧种。
越剧的经典名段很多,《十八相送》就是十分经典的一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以《十八相送》为媒,揭开越剧美丽的面纱。
二、美在表演形式1.越剧之美美在表演形式。
越剧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也有着四大表演形式,分别是(唱、念、做、打)。
2.播放视频:《十八相送》用了哪些表演形式呢?(唱念做)师:越剧中主要以唱念做三大表演形式为主,武打场面比较少。
3.同学们,老师刚才唱和念是不是用普通话?(运用地方方言演唱是我国地方戏曲的重要特点)哪里的方言呢?和我们宁波话像不像?先用宁波话来念一念这两个字。
(生:贤弟,请)老师来念一下,是不是挺像?这个地方离宁波肯定很近,越剧用的是嵊州方言,嵊州与奉化交界,方言有些相通,嵊州地处江南水乡,文化底蕴浓厚,属于古越国所在地的绍兴地区。
4.那越剧的念白和我们平时说话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女同学扮演祝英台,男同学扮演梁山伯来念一念这两句念白。
越剧范派唱词

越剧范派唱词越剧范派唱腔精选1、双烈记.转眼两鬓白发添夫人啊都只为金兵入寇神州陷~戎马倥骢二十年。
日常总随铁甲伴~宵来长倚马鞍眠。
我与你离时多、会时少~只长别、不长见。
十月寒霜六月天~秋去春来年复年。
才觉得改却三分少年气~转眼鬓丝白发添。
2、我老六今年活了三十多我老六今年活了三十多~这种事情从未碰到过。
我虽是生长山野一粗汉~强凶霸道我不会做。
我老六从小父母双亡故~全靠兄嫂抚养我。
都只为少田无产难耕种~我只得深山冷坳当猎户。
常言道男子三十成家业~因此上拜托老癞媒来做。
只指望高高兴兴配夫妇~又谁知吵吵闹闹起风波。
老癞做事太可恶~事到今日我才清楚。
他骗我姑娘不肯嫁山里佬~有一位寡妇倒不错~他说你手勤脚俭人忠厚。
十人看见有九赞慕。
家贫无计难守寡~你自己愿意嫁丈夫。
他还说一为祥林还债务~二为小叔讨媳妇。
我花了财礼八十千~谢媒钱还不算数。
是八十千~你还不知道,我不做强- 1 -盗不做贼~你道我八十千钱是从哪里来,每日里翻山越岭起五更~风餐露宿落半夜。
日晒雨打山间守~冰天雪地把猎围。
猎户是四季靠一冬~一冬能积多少财,八十千半是积蓄半是借~拼拼凑凑凑拢来。
别人是洞房花烛成双对~我老六是一场欢喜反成悲。
十年心血化成灰~今生莫想再把妻房配。
我是娶妻不成反欠债~还落得一个强盗胚。
3、红楼梦宝玉夜祭折扇儿缕缕片片堕西风~思绪儿飘飘摇摇忆芙蓉~那一日我正为陪客添烦躁~你跌坏扇骨无意中~我不该借此宣泄雷霆怒~害你哭损双眉委屈蒙~古人云千斤难买一笑云~人重物轻我岂不懂~为教红颜冰雪消~我要你撕扇取乐宽心胸~从此后那银铃般的笑声永难忘~永难忘知音相对合欢容。
这一把羊脂白玉雕扇坠~乃亲国公亲自赐下来~这一把丹凤朝阳象牙红~扇面是唐寅亲手绘~这梅兰竹菊君子扇~似粉妆玉琢四姐妹~稀世珍玩先祖传~价值连城宝中魁~这天地万物情为大~你知否无私友爱情真。
4、梁祝回十八祝家庄上访英台~一边走一边喜~同窗竟会成连- 2 -理~一边走一边想~我与她同桌共读情义长~一边走一边呆~我不辩男女三长载~一边走啊一边忖~想起了十八里相送她到长亭~眼前就是旧时景~回忆往事喜又惊~她曾经梅花透露春消息~我竟是泥塑木雕不知音~记得出了城~过了关~她曾经比喻樵夫为妻把柴担~过一山~又一山~她说是家有牡丹等我攀~下了山~到池塘~她说是水里鸳鸯配成双~过池塘~见条河~英台说山伯真是呆头鹅~她说是独木桥上织女会牛郎~她说是庄上黄狗咬红妆~想起了井中照影分男女~想起了观音面前好拜堂~一桩桩比喻我猜不透~英台说对牛弹琴~这牛就是我梁兄长~眼前已是长亭在~在长亭亲口许九妹~想不到九妹就是祝英台~,白,英台啊:你这个媒呀--~,唱,做得对。
越剧盘夫索夫唱词

越剧盘夫索夫唱词引言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浙江嵊州方言演唱,音乐华丽动听,唱词优美动人。
《盘夫索夫》是越剧中的一部经典剧目,以其精湛的表演和感人的故事情节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深入探讨《盘夫索夫》中的唱词部分,从不同角度分析其艺术特点和魅力。
一、唱词的艺术形式1.1 唱词的基本特点•唱词以嵊州方言为基础,加入了一些普通话和江南方言的元素,使其更具地域特色。
•唱词以押韵为主要特点,通过韵脚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表演的美感和节奏感。
•唱词中融入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
1.2 唱词的表现手法•唱词通过对话、独唱、合唱等形式进行表演,使剧情更加丰富多样。
•唱词中常常出现角色的独白,通过角色的心理独白,深入揭示了角色的内心世界。
•唱词中还包括了歌咏、咏史等形式,使剧情更加生动有趣。
二、唱词的艺术魅力2.1 情感表达的魅力•唱词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出深刻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唱词中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等情感冲突,使观众产生共鸣,引发情感共鸣。
2.2 形象塑造的魅力•唱词通过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唱词中的细节描写和形象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2.3 艺术表现的魅力•唱词通过音乐的配合,使表演更加生动有力。
•唱词中的节奏变化、音高变化等技巧,增强了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三、唱词的演唱技巧3.1 唱腔的技巧运用1.高音技巧–高音的运用可以增加音乐的张力和表演的热情。
–高音的运用需要注意声音的控制和呼吸的稳定。
2.低音技巧–低音的运用可以使表演更加深情、沉稳。
–低音的运用需要注意声音的稳定和节奏的掌握。
3.2 唱腔的表现形式1.流水唱腔–流水唱腔以流畅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为特点,适合表现欢快、活泼的情节。
2.长调唱腔–长调唱腔以缓慢的旋律和舒缓的节奏为特点,适合表现悲伤、忧郁的情节。
3.快板唱腔–快板唱腔以快速的旋律和有力的节奏为特点,适合表现激烈、紧张的情节。
学唱越剧的基本知识

学唱越剧的基本知识
学习越剧需要掌握以下基本知识:
- 声音和气息的关系:在越剧的演唱中,声音和气息需要达到和谐统一。
一般情况下,声音和气息的搭配是均衡的,但不同流派和演员的演唱风格会有所不同。
例如尹派和徐派,徐派用声更多,而尹派茅威涛和肖雅的风格则稍重声、更重气息的运用。
在演唱时,应合理控制声音和气息的比例,避免过度用嗓或漏气。
- 声音的位置:越剧的唱法大多采用真声演唱,因此对声音的位置有一定要求。
在任何一个声区,声音都需要保持“立体”。
在低声区声音要以胸腔共鸣为主;中声区相对是真声运用较多,主要共鸣是口腔;而稍高的音,如上了小字一组的d或者e乃至更高,就需要用上混声。
通过“乌”母音进行练习,打开牙关,保持“吸”着唱的状态,气息和声音合理配合运用。
练习一段时间后,咽壁的力量增强,共鸣会逐渐厚重,驾驭声音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从而音量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 咬字的准确性:声音的饱满和咬字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关联。
字头稍重,字腹开合要有过程,字尾要到位。
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需要注意归韵。
在一句唱腔的中间和最后的字具体收音也有点小小的区别,过程中不完全收,最后的字一定要完全收到位。
此外,学唱越剧时,还需要注意各种小腔的唱法。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越剧的信息,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越剧的调式(越剧知识整理39)

越剧的调式(越剧知识整理39)要了解越剧唱腔中什么叫做[尺调]、[弦下调]和[四工调],首先必须懂得什么叫调式音乐中的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就是旋律,也叫曲调。
旋律是按照一定关系联接在一起,其中以一个音为主音,其它音则围绕它而组成的体系,称为调式。
近代西洋音乐中的调式只使用大调式和小调式两种调式。
大调式主要由“1”“3”“5”音组成,主音是“1”音,如贝多芬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小调式主要由“6”“1”“3”组成,主音是“6”音,如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五交响曲》等。
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音阶是由[工尺谱]“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一”十个音组成的,即现今我们常用的“5 6 7 1 2 3 4 5 6 7”。
对照新旧音阶我们可以看出,“尺”即为“2”音,“合”即为5(低)音。
这样就不难知道什么是[尺调]了。
[尺调]就是用我国五声音阶中的“尺”音(即2音),与它的关系调5音为主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叫[尺调]。
如《红楼梦》中的“葬花”,就是一段[尺调慢板]唱腔。
前三句的落音分别是“2”、“1”“6”音,最后的落音是“5”。
纵观全曲,“1”音和“6”音并不是这段唱腔的主音,而“5”音尤其是“2”音却贯穿全曲。
但传统的东西有时也是不科学的。
如《祥林嫂》中“听他一番心酸话”唱段,它的起音“听”字是低音5,最后的落音“排”字也是低音5;且旋律中多处用了此音,如:“开、配、来、怪、赔、排”等,几乎每隔一句就是一个5音。
非常明显,它是一段地道的5调式唱腔,可也称它为[尺调]……在我国古典音乐及民间音乐中,常见的调式有:“1”-宫调式、“2”-商调式、“3”-角调式、“5”-徵调式、“6”-羽调式。
这些调式常常只有五个音出现,“4”和“7”一般是不出现的。
我们称它们为五声1(宫)调式,五声2(商)调式。
[弦下调]主音为“1”。
这样的话,[弦下调]是什么调式该清楚了吧![弦下调]是[尺调]的下四度或上五度的转调,是[尺调]的“反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剧唱腔和唱词的基本格式
越剧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音乐。
越剧唱词最见的句式有七字句,带冠七字句,十字句;常用的主要腔调是【四工调】,【尺调】,【弦下调】; 唱腔的基本板式是【中板】,常用的还有【快板】,【慢中板】,【慢板】,【快板】,【快中板】,【散板】,【连扳】,【嚣板】,【清板】等一七字句七字句的排列格式有两种。
一种按照二二三顺序排列。
如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敬佩,描龙绣凤称能手,琴棋书画件件会。
另一种是按照三二二顺序排列的。
如碧波潭,微波荡漾,桂花金黄影横窗,空对此一轮明月,怎奈我百转愁肠。
二带冠七字句带冠七字句是剧情需要,在七字句前面加三个字。
如想当年,疏离斜阳碧草凄凄,与妹妹,慈母膝前笑相嬉。
这种句式一般都混合在七字句中,单独成一段唱不多见。
三十字句十字句的排列格式也有两种。
一种是按照三四三顺序排列的。
这与带冠七字句相似。
如该讲些仕途经济学问;学会些处世做人真本领;正应该百尺竿头求上进;何必与优伶为伍掷光阴。
另一种格式是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听何处,哀怨笛,风送声声?;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空城。
唱词是为内容服务的。
当原有的句式不能充分反映剧情时,越剧的唱句还采用比较讲究韵律。
所谓韵律,就是上下句的下句要押韵。
在一段唱词中,偶句的末一个字以同一韵脚贯穿。
如送凤冠里的陆氏劝李秀英媳妇的唱段,就是以肉,和,婆,错,火,做,果等字押韵。
四曲调和板式现在常用的越剧曲调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四工腔】(也成【四工调】).。
通常,它是F 调,胡琴定弦6-3,与京剧中【西皮】的定弦相同。
它的特点是单纯,明快,有跳跃性,听起来如潺潺流水在山涧流淌。
其主要板式有【中板】和【慢中板】。
目前,【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