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献学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课件
1、什么是文献
文献本义:孔子对“文献”释义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
·什么是文:《礼记·礼运》:“言偃(子游)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
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
吾得《坤乾》焉。
《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
《夏时》《坤乾》文字资料为文
·什么是献:《论语·子张》:“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哪里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献者,贤也。
文与献的关系
·历史是发展的,孔子就是他的门生的“献”,而其言行被记录下来,成为《论语》,对后代的学者来说,又成了“文”。
因此,“文”和“献”又不是对立的,今天的文,来自于昔日的献,而今天的献又很可能将来的文。
(献,更准确来说,更应该是贤者、能人所说的话)
·因此“文献”是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验证历史的依据,它可以是书,也可以是人,统称则为"文献"。
今天提"文献"这个词,一般偏重于"文",尤其偏重于古代的文。
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词向偏义词方向演化,但我们却不能不知道它本来的含义。
现代文献概念
·国家标准局公布的文献定义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
如:第一章载体类别文献:①甲骨文献;②金石文献;③简牍文献;④缣帛文献;⑤抄本文献;
⑥雕版印刷文献,⑦活字印刷与现代技术印刷文献;⑧以现代技术为载体的文献,指摆脱纸为载体的非印刷型文献,即音像、微缩与机读文献
·历史文献亦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历史文献,系指一切文献。
(图书馆藏书量,《理论与方法:历史学、社会科学及其他》如身体史、表演材料)狭义历史文献即历史学科史料文献,其中历史学记注与撰述的典籍是狭义历史文献的主题。
一切文献都是过去的历史知识的记录。
文献学:以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为对象的学科,就是文献学。
·本书定义:以一切文献为对象,主要考察它的载体形式、内容类别、整理利用、及其历史发展的一门学科,谓之文献学。
历史文献学及其作用:本书论述的历史文献范围,从历史史料学角度以广义历史文献为对象,而重点突出史部文献。
第一章历史文献的载体
·记录、保存、传播文献的物质实体,称为文献的载体。
在世界历史上,泥版、纸草、牛皮、龟甲、兽骨、竹木、金石、缣jiān帛类织物直至纸张等等,先后被不同地区的人们用于书写和印刷文字,进行社会交往,从而留下了各种载体的文献。
载体不同,文献的制作方式也不同。
·以物质载体分类文献,应包括制作技术。
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可区分为八大物质技术类别。
八大类目是:①甲骨文献;②金石文献;③简牍文献;④缣帛文献;⑤抄本文献(同一种书,抄本越多,歧义也就越多,人们的版本意识也就越强烈。
);这五种不同物质载体文献,是印刷术通行前的文献形式;(文献原意,口耳相授)⑥雕版印刷文献,是以纸张为载体的雕版技术文献,也是传统版本学研究的主体;(什么是板本?P266)⑦活字印刷与现代技术印刷文献,也是以纸为载体的近现代技术印刷文献;⑧以现代技术为载体的文献,指摆脱纸为载体的非印刷型文献,即音像、微缩与机读文献。
印刷术通行前的文献形式
·一、甲骨文献:以甲骨为载体的文献称甲骨文献。
甲,指龟甲,包括腹甲、背甲,以腹甲为主;
骨,指兽骨,包括牛骨、鹿骨、羊骨、猪骨、马骨等,而以牛骨为主,特别是水牛的肩胛骨。
(相对柔软)
(1)、甲骨文的起源
·甲骨文献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文献,它主要是商代后期殷人占卜的记录。
·商人信鬼,巫术、祈禳(瓤)、占卜和祭祀是商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其中以占卜和祭祀为商代最常见的两种早期宗教行为。
商代的占卜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包括祭祀、收成、征伐、天气、祸福、田猎、疾病、生育等等无所不占。
占卜使用后的甲骨,一般要加以慎重地埋藏,近年来在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很多都是成坑出土,表明是商人有意识地保存起来的。
因此,甲骨文又称“卜辞”
占卜之外,祭祀也是商代宗教生活的重要方面,卜辞记载的商代祭祀名目有几十种之多,一年360天中商王几乎无日不举行祭祀,祭祀的对象包括先王、先公、先妣(比)等祖先神以及日、月、星辰等各种自然神,祭祀的内容有献黍、献酒、献牛羊、献人牲等,祭祀的目的则有祈福、祈年、祈寿、禳灾、报恩、求雨、去病等各个方面。
·除卜辞外,甲骨文献也有非占卜的刻辞。
这类刻辞,有的与占卜有关,有的与占卜无关,主要记狩猎、战争或宫廷大事的则称记事刻辞。
·甲骨文献记事简略,所用文字不多,最少的只有一个字,一般是一二十字,五十字以上的即少见,百字以上目前只发现一条,虽然这样,甲骨文献的内容还是十分丰富的。
(2)、甲骨文的制作与内容
占卜的程序:①整治。
先刮削龟甲兽骨,去肉留甲骨并使之清洁光滑。
(神圣)②钻凿。
在整治干净的甲骨的背面钻圆形的窝或凿梭形的槽,窝槽的深浅以不穿透甲骨为度。
以上两项是占前准备,一般由专人(巫)负责。
(背面钻凿及灼zhuó兆,正面出现裂痕)③命辞。
告鬼神以所卜之事。
④灼zhuó兆。
将硬木枝烧成炭,用炭火沿窝槽边沿烫灼,使甲骨正面的相应部位呈现“卜”字形的裂纹,这就是卜兆。
⑤刻辞。
将占卜时间、卜人名字、所问事情、占卜结果刻在相应的兆纹附近,有时还补刻应验结果。
由于这些刻辞都是记录占卜的,所以叫做卜辞。
卜辞刻在甲骨上,其文字则叫甲骨文。
甲骨文献主要是卜辞.卜辞记事有一定的体例。
一篇完整的卜辞包括四部分:①序辞(或称前辞)。
记占卜日期和卜者名字。
②命辞(或称问辞、贞辞)。
记卜者要问之事。
③占辞。
记卜者根据卜兆所作的吉凶祝福的判断。
④验辞。
记是否应验和应验的情况。
不过在现存的卜辞中,这四部分皆备的全篇较为少见,一般往往只有序辞、命辞,而无占辞、验辞。
甲骨文汉字结构
·19世纪末被发现的。
是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已经是一种十分发达和成熟的文字。
字数相当多,单字已达5 000以上。
字形结构也相当复杂,后人所总结构成汉字的六种原则——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亦称“六书”),在甲骨文中皆可找到实例。
语法也很完备,词类上已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区分,其句式结构也与后代汉语语法大体一致。
·数学方面已采取十进位计算法,卜辞中所见最大的数字为“三万”。
·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厅:
·文字厅陈列了殷墟考古发掘出土的甲骨文近100片,约一半是完整的大版甲骨,无论是质量还是甲骨上的字数,均是全世界各博物馆中最为珍贵的藏品。
另外,还展示了“91花园庄东地H3甲骨堆积模型”,并介绍了甲骨的整治、占卜和释读的相关知识。
殷墟出土刻辞甲骨约15万片,发现4500多个单字,已认识的近2000字,常用而无争议者已达1000多字。
其余多为地名、人名或族名等,考释难度较大。
虽然如此,甲骨文的内容还是基本可以明了的,其内容涉及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历法、气象等各方面。
对于那些尚未考释的字,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字可能还会逐渐被释读。
象形甲骨文的象形已经摆脱了简单摹画的低级阶段,它的象形字已经简化并趋于定型,而且能够通过突出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达到表现它们的目的。
指事通过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以表示字义的造字方法。
以上几个指事字就是在代表人形的象形字基础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天、腋、臀、夫这几个新字的字义。
会意联合几个意义相关的字共同表达一个意思而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
假借通过同音字寄托新字义的造字方法。
形声用一个表义、另一表音的两个现成的符号组合而成新字的造字方法。
转注由一个已造的字,通过加注不同的声符,派生出另一个字义相同、字形相近的字的造字方法。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会有不同的名称,产生很多同义词。
转注即是为了记录这些同义词而产生的一种造字方法。
(3)、甲骨文的史料价值甲骨文献被发现前,人们对商代历史的认识一直是模糊的。
孔子对此就曾发过“文献不足”的感叹(《论语·八佾》)。
在先秦典籍中,《尚书》里的“商书”,除《盘庚》外,其余多不足信。
他如《诗经》、《左传》、《三礼》、《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楚辞》以及诸于中关于商的史料,尽是只言片语,《竹书纪年》、《世本》也仅仅是王朝世系简记。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是唯一的一篇关于商代历史的比较完整的记载,全文除记有商朝五百多年史实外,还包括成汤建国前的商族史,其略可知,而且,《殷本纪》所载是否可信还有待证实,只是在甲骨文献发现之后,商代的历史才有了可靠的物证。
从五十年代开始,我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山系洪洞县、陕西长安丰镐遗址、北京昌平、陕西岐山、扶风周原遗址发现周人占卜的甲骨。
对西周历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金石文献
·以金石为载体的文献称金石文献,也就是铸刻在金石上的铭文。
金指青铜器,石指石料,包括石片、玉片、石鼓、石碑、摩崖等。
金石的共同特点是坚固耐久,用作记事的物质材料,能保持永远。
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金文或钟鼎文,石料的铭文上又称石文,石文有毛笔写的,而更多的则是镌刻而成,因又统称石刻。
(1)、金文源流与研究
铭文的产生与发展,与文字的发生发展以及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进步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有铭文的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商朝。
商代中期以后,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有较大发展,甲骨卜辞的书契也迅速发展,铜器铭文的铸造也开始兴盛起来。
但每件器物的字数一般只有一个字,二三字。
多者四五个字,到商末时,也没有超过五十个字。
这个时期的铭文一般都铸在器物不明显部位,所铸刻文字有表示族名、祭器、宴飨、狩猎、战争、职官名等内容。
西周青铜器
·西周是我国青铜器制造的繁荣时期,也是青铜器铭文大发展的时期,突出特点是铭文篇幅一般较长,内容也丰富,辑录当时封赏、战争、祭祀以及其他社会活动,不少记录可与古籍相印证,史料价值极高。
·实物藏台湾的“毛公鼎”,铭文499字,比《尚书》中144字的《汤誓》几乎多三倍。
西周青铜器上最长的铭文。
春秋时期青铜器的铭文出现了随意性,大都为联谊婚姻、夸耀祖先等内容。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简册帛书通行,文字日见繁复,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变化,青铜器铭文逐渐走向衰落。
春秋以后铭文渐趋减少,战国时往往是“物勒工名”,罕见长篇铭文。
金文进步之处
·金文不同于甲骨文,一是金文记事已无贞卜的色彩而是单纯的人事的记录,以反映当时的王臣庆赏、贵族纠纷、财产关系为主。
二是金文记载比较详细具体。
铭文中数十字以上到百来字的屡见不鲜,数百字的也有。
这样的叙事规模保证了反映连续性行动的可能。
最长的毛公鼎铭文达497字。
(499个字)
·殷商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作为中国最早的历史记载在中国史学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一,记事中多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活动(或事件),初步具备了历史记石鼓文比金文规范、严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书体。
(传说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zhòu曾经对金文进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称“籀文”。
载在记事方面的要求。
)第二,为后世研究当时的社会情况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第三,甲骨文中所记对祖先的祭祀和金文中“子子孙孙永宝用”的观念,反映出进入文明时代后人们自觉的历史记载意识萌芽。
(2)、石刻源流与研究
石刻:A、石鼓文
唐初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峙zhì原出土的十个石鼓,称“石鼓文”。
上刻文字,是现存实物中最早发现的石刻。
石刻形状大小不一,高45厘米至90厘米,横切面周长平均210厘米。
刻辞是类似《诗经》的四言诗,每鼓可能载一首诗约70字,10个石鼓计700字左右,由于年代久远,石皮脱落,最初发现时存465字,今存256字。
唐宋人以为是周宣王时遗物,文字内容与狩猎有关,石鼓呈圆柱形,似碣,故称《周宣王猎碣》。
今人根据石鼓文的文体、字体、出土地点,参照古籍记载,认定为东周秦刻石,郭沫若、马衡等以为系春秋初年遗物,唐兰等认为属战国时期的遗物。
B、秦始皇刻石
·是古非今所引之焚书坑儒
·颂今:秦始皇统一全国,为炫耀功德,先后在山东峄yì山、泰山、之罘fú(三次)、琅邪及河北碣石、浙江会稽等地刻石凡八次,《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录石刻文六篇。
·实物今仅存泰山、琅邪两处。
C、石经
·把一种著作全部刻在石头上,供人阅读的书是历代石经。
这是中国真正大型的石刻书。
由于石经之刻,引发而有雕板印刷术之发明,影响至深至远。
·最早的石经,始刻于王莽。
后经历代增补,计十三经。
古代明经取士,而经文传写多误,故刻石立于太学以为定本。
(版本学)
石刻史料文献
墓志碑刻,是古代时刻文献的主体。
石刻史料文献始于南朝梁元帝,撰《碑英》120卷,惜其书不传。
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赵明诚《金石录》。
D、有字玉器
有字玉器代表:唐宋玉册(唐玄宗与宋真宗泰山封禅玉册,字数较多,史料价值高)
3、简牍文献
·以竹木简牍为载体的文献称简牍文献。
以时代分,有秦简、汉简等等。
以出土地方言,有居延汉简、敦煌汉简等等。
(1)、简牍释名
析言之,简,指竹简;牍,指木牍。
(从形状来看,简为细条形,牍为板状,较宽)统言之,指成为简。
《说文》:“简,牒也。
从竹,间声。
”又释:“牍,书版也。
从片,卖声。
”简又称“册”借作“策”。
杜预《春秋序》言:“单执一札谓之简,连编诸简为策(册)。
故言策者,简也。
”
(2)、简牍的发现过程
战国以下简牍,自汉以来,间有发现,分两大系统来谈。
其一,见于史籍中记载的发现,凡八次。
分别是《汉书•艺文志》、《论衡•正说篇》、《晋书•束皙传》、《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太平广记》卷三六八、宋人邵博《邵氏闻见录》卷二十七、宋人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上“汉简辨”、宋人赵彦卫《云麓漫抄》。
以上所出简牍,实物均已无存,仅能知其大概而已。
二,近现代的考古发现。
自十九世纪末年以来,在我国西北和中原广大地区先后发现简牍三十七起,分属战国、秦、汉,以至于晋。
①战国简牍主要为楚简,有四个地区发现:长沙楚简、信阳楚简、江陵楚简、随县楚简(曾
侯乙墓)。
②秦代简牍秦代简牍,长期以来无所发现。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155枚,史料价值较高。
4、缣帛文献
·以丝织品为载体的文献称缣帛文献,简称帛书、缯书、缣书,在古代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又叫缯。
现存帛书,最早为战国时期遗物。
有1942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一件帛书及1949、1973年在同一楚墓发现的两幅帛画。
5、抄本文献
抄本文献按字面理解是指抄写的文献,简称抄本,又称写本,习惯上唐以前称写本,唐以后称抄本。
抄本文献由广狭二义:广义是就版本分类而言,指除印本以外的一切文献;狭义是就文献载体而言,专指以纸为载体的抄写文献。
古籍记载西汉已将纸用于书写,但至今所得实物最早是东汉时期的。
唐以前古抄本,自本世纪以来,陆续有所发现,多为公文、私人信件、账簿等原始材料,典籍少见,较为重要的有:1942年在新疆鄯善出土的晋写本《三国志•吴志》残卷、六十年代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晋写本《三国志》残卷,以及隋薛道衡《典言》、唐卜天寿抄《论语郑注》。
现存唐以前抄本文献的大宗是敦煌文书和吐鲁番文书。
[敦煌文书]又称敦煌遗书,是1900年住在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第十七号窟藏经洞内发现的,有三万余卷写本和课本,艺术品一千余件。
这批遗书是北宋西夏进占敦煌时,由和尚藏入洞中。
·敦煌遗书从时间上说,起于北魏直到宋初,约公元5—10世纪。
·从内容上说,除大量佛经(九成)外,还有经、史、子、集四部的多种抄本写卷,以及宗教俗文学、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从文字种类上说,汉文典籍为主,兼有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突厥文、粟特文、梵文等多种文字的抄本。
对研究我国北魏至唐宋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敦煌遗书中关于历史学和古地志资料,虽然数量不多,但涉及的内容广泛。
有些可补史籍记载的不足,有些可订正史籍的讹误。
特别是一些有关西北边地的历史地理资料,尤为珍贵。
敦煌文书中还保存了不少的社会经济史料,诸如户籍、手实、计帐、书信、日记、告身、牒文、诉状,以及在中原地区从未发现的唐代租佃契约文书等,是研究中古土地制度、经济关系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科技史方面,还保存了不少医学、天文历法、数学等内容的写本。
古典文学资料有诗、曲子词、变文和俗曲。
(何为变文: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多数学者认为,变文之得名,来自配合变相图故事的解说)
四、敦煌学
以敦煌文字为核心的综合研究,已形成国际性的专门学科,即敦煌学。
近一百年来我国敦煌学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从公元1909—1924年,是我国刊布和研究敦煌文献的第一阶段,主要成果有罗振玉的《敦煌石室遗书》、《鸣沙山石室秘录》和李翊灼、王仁俊、蒋斧、王国维、罗福苌等人的一些著作。
②从公元1925—1948年为第二阶段,以刘复的《敦煌掇琐》和陈垣的《敦煌劫余录》为标志。
此外,还有许国霖、王重民、罗振玉、李盛铎、向达、陈寅恪等人的研究著作。
③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六十年为第三阶段。
主要成果为王重民等人编撰的《敦煌古籍叙录》、《敦煌曲子词集》、《敦煌变文集》,任二北校注的《敦煌曲校录》,商务印书馆编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及当代学者的一批著作、论文等。
1983年,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为标志,敦煌学的研究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
吐鲁番文书
自十九世纪未至本世纪七十年代,先后由外国探险队、考察家及新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古遗址和墓葬中陆续发现的各种文字的占文书,总数在三万件左右。
这些文书除大量汉文外,
兼有古藏文、回鹘文、古突厥文、粟特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和梵文等各种语言文字。
吐鲁番文书,除少量是直接随葬的衣物疏、告身、契约等外,大部是二次利用,被当作废纸的古文书用来制成死者的服饰,如鞋靴、冠带、枕衾等,或是一些俑的构件,所以多残缺。
也正由于此,吐鲁番文书中经卷极少,绝大部分为世俗文书,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所以对吐鲁番文书的研究很快形成了吐鲁番学。
6、雕版印刷文献
7、活字印刷文献
8、现代技术载体文献
以现代技术为载体,指的是以现代技术装备为载体。
现代技术记录、存储文献的装备,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视听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存储技术,其文献的形式则为音像文献、缩微文献和机读文献。
缩微文献
缩微文献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用缩微照相技术制成的文献复制品。
按其外形可分为卷片型和平片型(条片、缩微平片、缩微卡片等);按对它的穿透力可分为透明体和不透明体,前者需用透射式阅读机阅读,后者指缩微印刷品,用不透明感光纸印制而成,用反射式阅读机阅读。
缩微文献的主要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和信息储存量大。
在存贮相同资料的情况下,普通缩微平片比纸质文献节省空间98%;一张105×148毫米的缩微平片可缩小1/24、1/42,可分别存入98、325和420页资料。
每卷长30.5米的16毫米、35毫米宽的胶卷可存贮几千页甚至上万页资料。
超缩微平片(Ultrafiche)一般每张可存1000~3200页。
全息照相存贮技术的发展促使更高密度的存贮载体问世。
此外,缩微文献具有成本低、保存期长、不易散失弄乱,易于检索复制、放大、转换成其他形式文献的优点。
因此,缩微文献已经在图书馆、档案馆得到广泛的应用,图书、报纸、研究报告、卡片目录、学位论文、电话本、地图都有缩微件。
一、目录与目录学
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
目,指篇目,即一部书的篇或卷的名称;录,指叙录,是用以记述某一部书基本情况的简要文字,涉及书籍内容、作者生平、得失评价、版本流传与校勘整理经过等。
·目录学是关于书籍分类、著录和解说以及目录的形成与发展的专门学问。
·目录工作以书籍为对象,记载书籍的外部特征和内容。
·外部特征:包括书名、作者名、篇卷、版本等,也就是目录学上所说的著录事项,是目录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内容特征:反映书籍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和学术源流的解题、序言、说明、按语等。
二、目录源流
1、秦时书目的分类
2、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把先秦诸子百家按其学说性质之差异,概括区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等六家。
3、刘向《别录》与刘歆《七略》P214
从西汉刘向(前77-前6)、刘歆(约前53-23)父子开始正式编目。
刘氏父子开创了编纂综合目录的先例。
背景:西汉藏书量的增多;秦焚书100多年后,一些散失于民间的藏书相继重见天日。
尤其是汉惠帝四年(前191)废“挟书律”后,“挟书律"是在秦始皇在进行焚书时实行的一项法令,除了允许官府有关部门可以藏书外,民间和个人一律不得藏书.西汉王朝初期,制度基本上是继承秦朝,"挟书律"也不例外。
直到惠帝才废除了这一法令,这使得长期受到压抑的各种思想和文化艺术得以正常发展. 大批经、史书籍陆续收归朝廷之手。
刘向《别录》
《别录》二十卷,是刘向等人为每部图书撰写的叙录总集,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学术著作内容。
(20年时间完成)
为了恢复图书的本来面貌,刘向首先从校雠入手。
其工作程序是:
1、广罗异本,校勘定本。
搜罗各种本子互相比较补充,删除重复,条例篇章目次。
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
2、条别篇章,确定书名与篇名。
古书多无书名、篇目,或有书名而歧异不一者。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