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压与中国气温关系分析
风资源分析
青藏高原海拔 4000m以上,这里的风速比较大,但空气密度小,如在 4000m 的空气密度大致为地面的 67%,也就是说,同样是 8m/s的风速,在平原上风能功 率密度为 313.6w/m2,而在 4000m只为 209.9w/m2,而这里年平风速在 3~5m/s,所 以风能仍属一般地区。
资源储量与分布
夏季风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印度洋和南海的西南风,东南季风影响遍及 我国东半壁,西南季风则影响西南各省和南部沿海,但风速远不及东南季风大。 热带风暴是太平洋西部和南海热带海洋上形成的空气涡漩,是破坏力极大的海洋
3
风暴,每年夏秋两季频繁侵袭我国,登陆我国南海之滨和东南沿海,热带风暴也 能在上海以北登陆,但次数很少。
冬季(12-2 月)整个亚州大陆完全受蒙古高压控制,其中心位置在蒙古人 民共和国的西北部,从高压中不断有小股冷空气南下,进入我国。同时还有移动 性的高压(反气旋)不时的南下,这类高压大致从四条路经侵入我国。一条是源 于俄罗斯的新地岛,经西北利亚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进入我国,由于是西北向称为 西北路径;第二条源自冰岛以南洋面,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基本上是自西向 东进入我国新疆,称为西路经;第三条源自俄罗斯的太梅尔半岛,自北向南经西 北利亚、蒙古人民共和国进入我国,称为北路经;第四条源于俄罗斯贝加尔湖的 东西伯利亚地区,进入我国东北及华北一带,称为东北路经。这四条路经除东北 路经外,一般都要经过蒙古人民共和国,当经过时蒙古高压得到新的冷高压的补 充和加强,这种高压往往可以迅速南下,进入我国。
地球科学—中国东部冬季气温与海平面气压异常的关系
认为北极涛动 (AO) 和西伯利亚高压对我国冬季气候 的影响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有不同的特征,在年际 尺度上西伯利亚高压对我国气温的影响要远强于 AO, 而 AO 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则比西伯利亚高压的影 响要显著。 上述研究,大都侧重于蒙古高压的影响,然而, 大气活动对地面气温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当大气环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3. 中国东部冷暖冬年海平面气压的差异
图 1 分别给出了 5 个暖冬年和 5 个冷冬年同期海 平面气压距平合成图。由图可见,暖冬年和冷冬年在 海平面气压场上的差异主要在三个区域:中高纬欧亚 大陆负(正)距平、 青藏高原正(负)距平和中纬度太平洋 正(负)距平对应东部冬季气温偏高(低)。
Abstract: Using composite、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EOF method,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inter air temperature changes anomaly in eastern China and sea-level pressure anomalies (SLP).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east China winter temperature change uniformity is high; 2) Warm winter and cold winter sea level field of pressure synthesis analysis difference mainly in three regions: High latitude Eurasia negative (positive) anomalous, Qinghai-Tibet Plain (negative) anomalous and middle latitude Pacific Ocean (negative) anomalous, the corresponding winter temperature is exceptionally high (lowly); 3)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ynthesis analysis result, formerly a year in December ~ same year February high correlation area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hemisphere three regions: The Siberia inverse correlation area, the Qinghai-Tibet Plain and the middle latitude Pacific Ocean are being connected the area,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eaches above 0.3, Expands from December to the February high related area, the correlative value increases. Insufficiently is stable also the duration with other region correlation is shor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small; 4) Use correlation central point SLP sequence structure winter monsoon intensity index. In the year border change and the age border change aspect, the winter monsoon and the temperature all display the quite good relevance; Has eliminated Yunnan's partial place, the east China other all region winter temperature and the winter monsoon index assumes the remarkable inverse correlation, the winter monsoon strong (weak), then the temperature reduces (ascension). Keywords: Winter Temperature Anomaly; EOF; Sea-Level Pressure Anomaly; Composite Analysis; Winter Monsoon
试分析我国气候的影响因素
试分析我国气候的影响因素1、我国东西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的差异主要在降水量上。
我国东部主要为季风性气候,西部为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所以在降水量上东部多于西部;东部受季风影响大、雨热同期,又因地形平坦植被多为阔叶;西部身处亚欧大陆的中央,地势连绵起伏,水汽不易到达,故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其中西北和西南也有所不同,由于纬度和海拔的共同影响“三山夹两盆”成为荒漠,而西南则是大片大片的森林,青藏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苔原景观。
2、影响我国气候的最主要因素影响我国气候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北方森林覆盖面积偏少;人类对于气候的认识和关注度不够深;眼前利益大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国家没有一整套的气候研究、规划、设计、管理和实施的战略战术;根本就没有人想把气候当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去兢兢业业的干一点点的实事。
3、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A、纬度位置纬度位置的高低不同决定了接受的太阳辐射量的不同。
它是造成气温高低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气候差异根本原因。
比如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内太阳光有两次直射,接受的太阳光多,气温就高,是热带;而两极及附近地区非常寒冷,是寒带,就是由于太阳斜射而造成的。
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纬度地区,则属于温带。
总的来看,全球气温的分布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陆位置由于水的比热比陆地大的多,因而海洋的增温和降温都比陆地要慢。
夏天,由于陆地降温快,在陆地上的人已感觉较热了,而海洋温度仍然较低,因此夏天在海边感觉到比较凉爽。
冬天由于陆地降温快,在陆地上感觉到较冷时,在水里仍感觉到比较暖和。
因此,距离海洋、大的水体(如大湖)的远近不同对气温有巨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比内陆地区要小。
另外,海洋上空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距海近的地方一般降水比内陆地区更丰富,且比内陆更加均匀。
C、地形的影响对流层的热量来自地面,因而对流层的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大约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地形对降水也有很大影响。
影响我国的气候系统
影响我国的气候系统
简述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
答案: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使影响我国气候的环流系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下面通过不同的季节来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
冬季:冬季环流主要受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影响。
蒙古高压是由于大陆降温迅速,大量冷空气聚集形成的。
它是我国冬季风的策源地。
阿留申低压是由于海洋上气温相对大陆较高而形成的。
它吸引陆上冷空气,影响冷空气在我国的南下。
受这两个气压系统的影响,使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即为我国的冬季风。
另外在高空,西风气流通过扰动产生槽脊,可以加强地面的天气过程。
夏季:夏季环流主要受太平洋副高和印度低压的影响。
在它们的影响下,使我国夏季风明显。
主要表现为东南季风及西南季风。
在高空为复杂的行星风系,北纬40度以北,为西风气流控制区;中部为副高控制区;东南部为信风控制区。
春季:由于大陆开始升温,此时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气压系统都开始减弱,并往北偏移。
而且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气压系统开始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西风槽经常入侵,给我国北方带来大风降温天气。
秋季:此时蒙古高压迅速建立,冷空气顺着我国大陆开始蔓延,一旦扰动,迅速南下。
在西南季风回撤慢,仍会影响我国西南地区。
从上面可以看出,虽然一年中影响我国气候的环流形式很复杂,但总的可以说我国气候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高中地理《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知识点及背诵记忆口诀
高中地理《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知识点及背诵记忆口诀一、地理因素1. 经纬度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中纬度为主体,南北所跨纬度大,以中纬度气候为主体。
2. 海陆格局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东亚季风。
3. 地形因素:中国山地众多且高大,走向复杂,对气团具有抬升、阻隔、分流等多种作用,致使气候分异复杂。
4. 下垫面因素:中国地理空间下垫面环境复杂多样,且存在着许多性质较为均一的大地貌单元,形成了许多特征典型的地方性气候。
5. 洋流因素:中国近海以黑潮暖流为主体,对过境气团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加强了夏季风的势力。
6. 青藏高原的影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8000米的山峰。
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
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千米,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1500千米,跨15个纬度。
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
对中国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1)阻挡高原两侧冷峻气流的交换,扩大西风带的影响范围巨大的青藏高原就像河流中央没有露出水面的大石头对河流的影响一样,使冬季500mb(3~4千米)以下的西风带发生分支、绕流,形成南北两支气流。
北支气流一部分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一部分沿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入河西走廊,二者在高原东部汇合成西北气流,流线呈反气旋弯曲,形成动力高压脊,使高原地面冷高压进一步加强,并有利于冬季风南下。
高原的约束使冬季风的势力较强。
南支气流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流线呈气旋性弯曲,产生动力性低压槽,在槽前暖湿气流的影响下,我国南方与北方冬季气候有较大差异。
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形成北半球最为强大的西风带。
青藏高原与中国气候
青藏高原与中国气候叶晗【摘要】青藏高原的隆起及相伴出现的现代季风与日益加强的过程,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大高原及周围地区的自然面貌,使我国环境东西分异的特征进一步显著,从而形成现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分异的格局,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本文即欲从高原动力、热力作用和高原季风等方面探讨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期刊名称】《陇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4)003【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季风;中国气候【作者】叶晗【作者单位】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下垫面通过对辐射因子与环流因子的影响而作用于气候。
尤其是大地貌,更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中国地貌宏观格局上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的三级阶梯。
第一级就是青藏高原,位于74°E ~104 °E,25°N ~40 °N,在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500m,大部分地区高原面都比较完整,代表白垩纪末到第三纪长期侵蚀、剥蚀所夷平的准平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5%以上,概括起来,其特征是海拔高、面积大、形成时代新。
所以研究中国气候,就不能不研究青藏高原。
1 青藏高原的隆升1.1 青藏高原间歇、加速隆升过程我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格局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的,而现代的地势差别主要是喜马拉雅运动的结果.我国学者近几十年的研究认为,青藏高原自始新世晚期以来至少有两次隆起并继之以长期的剥蚀夷平。
据李吉均[1][2]研究,3.6MaBP以后青藏高原发生强烈隆起抬升,累计上升量达3500~4000m,其过程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早期(3.6~1.7MaBP)称为“青藏运动”,包括A、B、C三幕,其中3.6MaBP的A幕使主夷平面大幅度抬升,造成青藏高原内外直到华北地区形成若干断陷盆地;2.5MaBP的B幕使高原主体的高度达到2000m以上;1.7MaBP的C 幕使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水系组织成新的河流系统,黄河、长江等的大河上游的干流水系开始出现。
蒙古气旋影响下的一次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蒙古气旋影响下的一次暴雪天气诊断分析蒙古气旋影响下的一次暴雪天气诊断分析近年来,蒙古气旋频繁影响中国北方地区,引发了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雪灾等。
其中,一次暴雪天气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这次暴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以探讨蒙古气旋对天气形成的影响。
时间:该次暴雪事件发生于2022年1月15日至20日。
区域:本次暴雪事件主要影响了中国北方的北京、天津、河北等地。
一、天气形势分析1.1 高空环流分析通过对高层天气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该次暴雪事件期间,北方地区处于一股强的偏北气流和冷空气影响下。
高空500hPa位势场显示出一股强烈的西风急流流经中国蒙古高原,这是蒙古气旋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同时,高空急流的存在也为暴雪天气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大气动力学环境。
1.2 低层天气分析在低层天气分析中,我们发现在暴雪发生期间,北方地区受到了冷空气的强烈影响。
高空急流带来的冷空气从西伯利亚源源不断地南下,形成了较强的冷锋,由于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阻挡作用,冷空气无法顺利通过,堆积在北方地区。
与此同时,高高原盛行的西南气流也加强了暴雪的形成条件。
二、降水分析2.1 水汽条件分析根据卫星云图和水汽图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暴雪事件发生期间,北方地区水汽条件相对较好。
主要水汽来源地位于太平洋以及黄海等海域,强大的水汽输送为降雪的形成提供了充足条件。
2.2 降水相态分析根据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我们可以确定该次暴雪事件主要降水相态为雪。
原因是在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作用下,水汽在冷空气中迅速冷却,并逐渐形成雪晶。
由于较强的冷空气锋面和急流,这些雪晶经过上升运动后快速积冻成大雪团,导致降雪强度较大。
三、暴雪天气分析3.1 气温分析在该次暴雪事件期间,北方地区的气温普遍偏低。
冷空气源源不断地南下,导致气温骤降。
由于冷空气锋面和急流的存在,冷空气锁定在北方地区较长时间,使得气温下降的持续时间较长。
3.2 风力分析该次暴雪事件期间,北方地区的风力较大。
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气候特点
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气候特点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如下: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大陆性气候。
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北省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属于温带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本省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期明显,具有冬季寒冷干旱,雨雪稀少;春季冷暖多变,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潮湿,雨量集中;秋季风和日丽,凉爽少雨的特点。
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面寒冷干燥;夏季短面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天气温和。
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也即温带大陆性气候。
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
辽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因此气候类型仍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但由于地形较为复杂,有山地、平原、丘陵、沿海之别,所以省内各地气候也不尽相同。
但总的气候特点是:寒冷期长、平原风大、东湿西干、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吉林省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欧亚大陆的东部,相当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接近亚寒带。
东部距黄海、日本海较近,气候湿润多雨;西部远离海洋而接近干燥的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全省形成了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
黑龙江省处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沿,太平洋西岸,北面临近寒冷的西伯利亚,南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
因此,黑龙江省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但西部受夏季风影响弱,显示出一些大陆性气候特征。
上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总的说来就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江苏省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处于亚热带与南温带的过渡性气候带中,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四季分明、雨热同步、雨量集中、光照充足,自然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
我国冬天的特点
冬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寒冷、干燥。
在北方,寒冬腊月,冰天雪地,自然界的许多动物都纷纷回归巢穴,进入“蛰伏”的冬眠状态之中。
即使在南方也因为天气寒冷,日短夜长,人们大都相对减少户外活动,早睡早起;平时则添衣加被,避免受寒潮之侵袭。
我国南北方冬季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冬季气温的分布从1月等温线图可看出:0℃等温线穿过了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中国气候(7张)东南边缘,此线以北(包括北方、西北内陆及青藏高原)的气温在0℃以下,其中黑龙江漠河的气温在-30℃以下;此线以南的气温则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亚的气温为20℃以上。
北方,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的冷高压影响,经常有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使气温大大降低。
南方则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冬季大多是温和的。
这个是气候的原因。
东西走向的山脉比如秦岭阻挡了冷气团的南下,使南方气温偏高而北方气温很底,温差自然就大了。
这个是地形的原因。
在多个地理因素(太阳辐射,气候,地形)的综合作用下,使得我国南北温差冬季比夏天大很多。
我国夏季气候特点造成夏季天气如此变化多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汽,充沛的水汽是各种天气变化的基本素材。
说到水汽,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一个天气系统就是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是平均位于地球35度处,近似沿纬度圈排列的高压系统,副热带高压位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气流从高压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向外旋转流出,在高压西部形成偏南气流,偏南气流源源不断地把海洋上的暖湿空气输送到我国大陆,从而为降雨提供水汽。
当暖湿气流一旦和北方下来的冷空气相遇就会形成大范围的降雨天气,由于这个高压的位置随季节变化,也使得我国夏半年的降雨带自南向北依次推进。
入秋,副热带高压南撤,雨带也跟着南移。
这就是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持续时间长,而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持续时间短的原因。
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可以给我国带来大量水汽,但副热带高压的内部,因受下沉气流影响却往往是炎热干燥的晴好天气。
中国风能分布
2
在沿海每年夏秋季节都可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当热带气旋风速达到 8 级 (17.2m/s)以上时,称为台风。台风是一种直径 1000km 左右的圆形气旋,中心 气压极低,台风中心 0-30km 范围内是台风眼,台风眼中天气较好,风速很小。 在台风眼外壁天气最为恶劣,最大破坏风速就出现在这个范围内,所以一般只要 不是在台风正面直接登陆的地区,风速一般小于 10 级(26m/s),它的影响平均 有 800~1000km 的直经范围,每当台风登陆后我国沿海可以产生一次大风过程, 而风速基本上在风力机切出风速范围之内。是一次满发电的好机会。
R' = 0.785R/10 = 2.53 亿 kW。
4
夏季(6~8 月)东亚地面气压分布开势与冬季完全相反。这时中、高纬度的 蒙古高压向北退缩的已不清楚,相反地印度低压继续发展控制了亚州大陆,为全 年最盛的季节。大平洋副热带高压等时也向北扩展和向大陆西伸。可以说东亚大 陆夏季的天气气候变化基本上受这两个环流系统的强弱和相互作用所制约。
随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我国东部地区均可受到它的影响,在此 高压的西部为东南气流和西南气流带来了丰富的降水,但由于高、低压间压差小, 风速不大,夏季是全国全年风速最小的季节。
在春季这几种气流在我国频繁的交绥。春季是我国气旋活动最多的季节,特 别是我国东北及内蒙一带气旋活动频繁,造成内蒙和东北的大风和沙暴天气。同 样地江南气旋活动也较多,但造成的却是春雨和华南雨季。这也是三北地区风资 源较南方丰富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全国风向已不如冬季风那样稳定少变,但仍以 偏北风占优势,但风的偏南分量显著的增加。
< 1500-350
冬季蒙古高压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年际尺度关系
大
气
科
学
Vo . 5 NO 2 13 .
M a. 2 1 r 01
Chn s o r a f mo p ei ce c s ie e J u n lo At s h rcS in e
李崇银 , 王力 群 , 顾薇.2 1 . 0 1 冬季蒙古高压 与北太平洋海温异 常的年 际尺度关 系 E] J .大气科学 , 5( ) 9 —20 L h n y , n 3 2 :1 3 0 . i og i Wa g C n Lq n G i 0 1 ne n u l i a l i si b t enMo g l i n S n m l i te o t P c ii w n r . h e i , uWe u .2 1.It a n a t s l r a o h e e n o a g a d T a o a r ai i e 口] C i s r me c e e t n p w ih h S yn h N h f n t c n e
J u n l f mo p e i S in e i hn s ) 5 ( ) 9 o r a o At s h r c c s(n C ie e ,3 2 :1 3—2 0 c e 0.
冬 季 蒙 古 压 与北 _ , 温 异 常 的年 际尺 度 关 系 高 太 _ 海 亚: T 干
g r e s a p ra t r a o O c u e Ea t Asa n e n o n a d i a it n,b tmo to h n e r lt d a d d a n i o t n e s n t a s s i n wi t r mo s o n t v ra i m s o u s ft e i t r ea e s u is a e a s ca e t t r e a a tme s a e Th s s u y wi e e 1t e r lt n h p o n e a n a i e s a e t d e r s o i t d wi i e d c d 1 i c l. h n i t d l r v a h ea i s i n i t r n u lt c l 1 o m
例析气温与气压的关系
例析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气温与气压的关系如下图:一、热力原因形成的热低压、冷高压热低压和冷高压都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关系。
地表的冷热不均是引起气压高低变化的重要原因。
1.热低压热低压是气温和气压的双重表现,二者具有相关性,“由于热而形成低压”。
如下图1为热力环流简图,近地面A点附近气体受热膨胀上升,使得近地面空气密度变小,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这就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低气压”。
赤道低气压带是最典型的热低压带。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不同纬度的地方所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有多有少,赤道最多,温度高蒸发旺盛,在赤道上空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
由于近地面空气分子都“跑”到高空,因此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如三圈环流模式图2所示。
同理,北半球夏季,同于陆地和海洋热容量不同,陆地增温快降温也快,因此同纬度的地方陆地比海洋温度要高,在陆地形成了热低压,在亚欧大陆上形成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在北美大陆形成北美低压。
我国夏季午后(14点)“闷热”,多对流雨,就是热低压造成。
2.冷高压冷高压是指近地面受热少气温低,气体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空气分子大量集聚,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
如热力环流图中的B点。
在三圈环流模式图中,极地高气压带便是典型的冷高压,极地气温低,高空气体下沉。
冬季北半球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由于气温低而形成亚洲高压,在这个高压的影响下,我国北方冬季呈现“干冷”的天气特点。
3.气压与气流的关系:因为气流的运动与气压也具有相关性。
热低压和冷高压表现为气温与气流的因果关系。
其垂直方向的气流可认为是冷热气流。
其形成要与气旋反气旋(气流分布状况)区别开来。
气旋的中心气压是低气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大气由四周向中心流,中心气体大量集聚,因而垂直方向上形成上升气流,可称之为推动气流。
与这相反,反气旋中心是高压,中心气体往四周流,其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补充,可称之为补偿气流。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8讲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含解析)鲁教版-鲁教
第8讲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气压带与风带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1.以区域分布图、统计图等形式,考查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以等值线图为材料,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及季风等。
考查频度高,选择题、综合题的命题形式均有呈现,分值4~8分,难度中等。
[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a 低纬环流圈b 中纬环流圈c 高纬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C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B 为信风带D 为盛行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①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易错提示】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气温高低造成的,属于热力型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气流运动造成的,属于动力型气压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建立在理想地球(球体、组成物质均一等)基础之上的。
但是,由于地球某某陆分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海洋、陆地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其影响有:①陆地高压(冬季)切断副极地低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冬季风。
②陆地低压(夏季)切断副热带高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夏季风。
气压中心M 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填绘中国气候大区图
第三章气候一、填图填绘中国气候大区图。
要求:在中国空白地地图上,按中央气象局的中国气候区划方案填绘出9个气候带、18个气候大区和1个高原气候区域、4个气候大区。
注意:①不要求填绘气候小区②气候大区名称以热量带(或高原气候区域)+湿润区名称写出。
例如,中温带湿润区、中温带亚湿润区、高原气候区域湿润区等。
③9个气候和1个高原气候区域分别用10种不同颜色(或线形)表示。
4个湿润状况分别用4个不同线形(或颜色)表示。
二、填充1.季风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季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狭义的季风指_________。
2.我国的的季风区域采用_________义的季风概念。
在此季风区中,冬季陆地比海洋_________,陆上近地层受_________系统控制,盛行_________风,气候_________;夏季陆地比海洋_________,陆上及地层受_________系统控制,盛行_________风,气候_________。
3.中国气候的大陆性,主要表现为_________、最热与最冷的月份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4.根据张家诚(1985年)的中国气候的大陆性或海洋性区划,其空间分布及主要特征如表3—1。
表3—1气候区分布气候特征大陆度年均日较差月均日较差海洋性气候区东块在<50 <10℃<10℃ (个别站、个别月>10℃)西块在海洋性过渡气候区东块在西块在大陆性过渡气候区东块在西块在大陆行气候区5.中央气象局的气候带和高原气候区域气温指标如表3—2。
应地出现______气候的面积不大,缺少______气候区域,以______和______气候为主。
7.低层大气中,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气压中心有冬季的______、_________,夏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蒙古高压异常对我国冬季气候的影响分析
蒙古高压异常对我国冬季气候的影响分析作者:任智勇王斌飞翟晴飞辛明月贾岸斌赵一俊赵楠王楠牛哲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6期摘要基于单位半径球面上,计算了表征蒙古高压特征的4个高压指数(面积指数S、强度指数P、中心经度λc、中心纬度φc),并研究了蒙古高压指数与我国160站气温、降水的同期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蒙古高压特征参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51~1965年高压偏强、偏北,1980年后高压偏弱、偏南;蒙古高压面积与强度指数具有25年左右、8 ~16和3~6年的振荡周期;除西南地区外,蒙古高压面积、强度和中心纬度异常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呈强烈负相关,而经度异常变化对我国冬季气温影响不大;特征指数与降水的同期相关性明显不及其与气温的相关性。
关键词蒙古高压;环流指数;小波分析;气候异常;冬季中图分类号 S161;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6-09029-04Analysis of Effects of Mongolian High Anomalies on Winter Climate in ChinaREN Zhi-yong, WANG Bin-fei et al (Panji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Panjin, Liaoning 124011)Abstract Based on the unit radius sphere, 4 high indexes to characte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ngolian high (area index S, strength index P, center longitude , center latitude ) were calculated, and Mongolian high index of 160 stations with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correlation over the same period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ngolian high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have obvious stage. From 1951 to 1965 the high pressure on the strong side, northerly,after 1980 the high pressure weak, southerly. The area index and the strength index of Mongolia high have about 25a, 8-16a and 3-6 a oscillation cycle. In addition to southwest, the area index,the strength index and the central latitude anomalies of Mongolia high are strong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winter temperatures in most areas of China. But longitude abnormal changes have little effect on our winter temperatures. The collection of characteristic index and precipitation over the same period has no apparent corre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emperature correlation.Key words Mongolian high; Circulation index; Wavelet analysis; Climate anomalies;Winter近一段时间,许多研究工作均涉及到了冬季温度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冬季是全球增暖最明显的时期,研究冬季温度变化有助于理解气候增暖本质,另一方面,冬季严重的灾害性气候主要与温度有关,温度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3
阿留申压中心形成原因
冬季海洋的热源作用 东亚大槽前的位置 西风翻越青藏高原的效应
3、气团与风 冬季风与极地大陆气团
4、活动中心与大范围气温的影响
高空西风流场
流线——处处与风矢量相切的线 流线图 流线的基本形式:
相对均匀的气流 奇异线—间断线
渐近线(离散线、汇合线) 奇异点
冬季平均经向垂直环流
• 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充沛
华北为“春旱夏雨型”,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春雨、梅雨、伏旱型”,青海 南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大部及华南为“冬春旱夏秋雨型”,青藏高原 西部为“夏雨集中型”,湖北西部、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地区为“全年多雨型”, 东北东部地区为“夏秋雨型”,西北内陆为“全年干旱型”。
降水
1、地区分布的不平衡
2、季节分配的不均匀
• 降水的季节分配和雨型关系密切
冬末春初(2月份)南北方气流交汇于南岭一带,形成具有稳定降水的准静止 锋,使粤北和南岭发生低温阴雨。
3~4月准静止锋跃迁至温州和南岭北面的江南丘陵一带,并可波及长江中下 游两岸,形成这一带的春季连绵阴雨。
6月中旬开始,准静止锋迅速移至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梅雨。 7月中旬以后,锋面又跃进到淮河平原和鄂西北山地,在这些地方形成较短 期的阴雨。自此以后,雨带移至北方,具有过境锋性质,形成北方的夏末秋初雨 季,不具有连阴雨特点。 7月中旬开始,江南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东南沿海因常受台风侵袭,降 水相当丰富,而江南丘陵出现伏旱,形成短期的旱季。
季风与冬季经向平均垂直环流 经向环流的作用
冬季环流的节律与天气
季风潮与季风中断
蒙雨(克拉香, crachin)天气
寒潮——源地(关键区) 路径(中路、西路、东路) 环流形势(小槽发展、横槽转竖、 纬向型)
内蒙古气温的分布规律
内蒙古气温的分布规律内蒙古,作为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之一,地处北方内陆,其气候特点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内蒙古的气温分布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大气环流等等。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来描述内蒙古气温的分布规律。
内蒙古的纬度较高,位于北纬40°-53°之间,因此整个地区的气温普遍较低。
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较大。
一般来说,南部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北部地区的气温相对较低。
例如,呼伦贝尔地区位于内蒙古的北部,冬季平均气温在-30℃左右,而赤峰地区位于内蒙古的中部,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
这种纬度对气温的影响使得内蒙古的气候显得寒冷而干燥。
内蒙古的地形也对气温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内蒙古地势较高,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特征交错分布。
海拔高度对气温分布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内蒙古的西部地区主要是高原和山脉,如大兴安岭、阿尔山,这些地区的气温较低。
而东部地区则是平原和盆地,如呼和浩特、包头,气温相对较高。
这种地形特征导致内蒙古地区的气温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
大气环流也对内蒙古的气温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内蒙古位于蒙古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下,冬季受到寒潮的影响,气温较低。
而夏季则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相对较高。
这种大气环流的变化使得内蒙古的气温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总的来说,内蒙古的气温分布规律是北部地区气温较低,南部地区气温较高;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低海拔地区气温较高;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这种气温分布规律使得内蒙古的气候特点独特而多样,也为该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总结起来,内蒙古的气温分布规律受到纬度、地形、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纬度较高使得整个地区的气温普遍较低,地形特征导致内蒙古地区的气温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大气环流的变化使得内蒙古的气温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这些分布规律使得内蒙古的气候特点独特而多样,深刻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蒙古高压异常对我国冬季气候的影响分析
蒙古高压异常对我国冬季气候的影响分析任智勇;王斌飞;翟晴飞;辛明月;贾岸斌;赵一俊;赵楠;王楠;牛哲【摘要】基于单位半径球面上,计算了表征蒙古高压特征的4个高压指数(面积指数S、强度指数P、中心经度λc中心纬度(ψ)c),并研究了蒙古高压指数与我国160站气温、降水的同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蒙古高压特征参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51~1965年高压偏强、偏北,1980年后高压偏弱、偏南;蒙古高压面积与强度指数具有25年左右、8 ~16和3~6年的振荡周期;除西南地区外,蒙古高压面积、强度和中心纬度异常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呈强烈负相关,而经度异常变化对我国冬季气温影响不大;特征指数与降水的同期相关性明显不及其与气温的相关性.【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26【总页数】4页(P9029-9032)【关键词】蒙古高压;环流指数;小波分析;气候异常;冬季【作者】任智勇;王斌飞;翟晴飞;辛明月;贾岸斌;赵一俊;赵楠;王楠;牛哲【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气象局,辽宁盘锦124011;辽宁省盘锦市气象局,辽宁盘锦124011;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辽宁沈阳110166;辽宁省盘锦市气象局,辽宁盘锦124011;湖南省常德市气象局,湖南常德415099;辽宁省盘锦市气象局,辽宁盘锦124011;辽宁省盘锦市气象局,辽宁盘锦124011;辽宁省盘锦市气象局,辽宁盘锦124011;辽宁省盘锦市气象局,辽宁盘锦124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1;P467近一段时间,许多研究工作均涉及到了冬季温度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冬季是全球增暖最明显的时期,研究冬季温度变化有助于理解气候增暖本质,另一方面,冬季严重的灾害性气候主要与温度有关,温度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
蒙古高压(又叫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是北半球环流的大尺度系统,它制约着多个其他系统,如欧亚环流、东亚季风、长江流域的梅雨等,同时也是冬季影响和控制亚洲大陆低层的最大和最强的环流系统,是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一个重要因子。
立冬气象中国的冬天为什么这么冷
立冬气象中国的冬天为什么这么冷立冬气象 -- 中国的冬天为什么这么冷立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11月7日或8日,表示着秋天进一步深入,冬季的正式开始。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冬季象征着严寒和寒冷的天气,但为什么中国的冬天会如此寒冷?这一现象可以归因于多个气象和地理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地理因素中国地处东亚,其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被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所环抱。
这些地理环境对中国的冬季气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东海和黄海等沿海地区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暖湿的海洋气流遇到寒冷的大陆气流,容易形成寒潮和降温的现象。
另一方面,高山地区通常具有更低的温度,因为空气的上升和降压会导致温度的降低。
二、大陆性气候中国的冬季天气受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
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在冬季,太阳辐射减弱,大陆地表开始散发热量,而太平洋和其他温暖海洋并不能迅速为中国提供温暖的空气。
因此,冬季大部分地区的温度较低,气候干燥。
特别是内陆地区,无山脉的屏障储存了更多冷空气,使得寒冷的气流更容易影响这些地方。
三、西伯利亚高压和蒙古高压冬季时,西伯利亚高压和蒙古高压系统开始形成,这两个系统影响了中国的冬季气候。
西伯利亚高压是冷空气的源头,由于冷空气密度较大,气压高,从而向南方推进。
而蒙古高压由于位于内陆,进一步阻止了温暖气流的到达。
由于这两个高压系统的作用,中国的冬天变得更加寒冷。
四、风向和风速中国的冬季风向通常是北风和西北风,这些风带来了寒冷的空气。
北方内陆地区由于干旱,大气中的水分较少,缺乏了保暖的湿气。
因此,寒冷的风从北方吹来,使得寒冷更加明显。
此外,北方地区的风速通常较高,增加了人们的寒冷感受。
总结:综上所述,中国冬天之所以寒冷,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地理位置使中国受到冷空气和寒潮的影响,大陆性气候导致冬季气温较低且干燥,而西伯利亚高压和蒙古高压系统进一步加剧了寒冷。
此外,北风和西北风的风向和风速也是导致中国冬季寒冷的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高压与中国气温关系分析6.1 实验实习目的(1)掌握气象要素相互影响研究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巩固FORTRAN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变量、函数、数组的使用方法,重点掌握外部文件对数据进行输入输出操作的方法。
(3)掌握站点资料的数据结构。
(4)掌握站点资料数据描述文件和站点映射文件的建立方法。
(5)掌握站点资料生成格点资料的方法。
(6)学习并掌握GrADS函数的使用方法,加强对oacres()、maskout()、amth9()等函数的理解。
(7)掌握GrADS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8)巩固GrADS数据处理流程、绘图要素设置、基础绘图命令的使用方法,进一步掌握描述语言的应用方法。
6.2 实验实习内容6.2.1 问题描述利用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标准化强度指数(p.dat)和1951-2010年1月中国160站气温资料(t1601.dat),根据 6.5节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1951-2010年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站气温的同期相关系数,绘制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气温的同期相关图,分析冬季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气温的相互影响关系。
要求以“*.dat”和“*.grd”两种格式保存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同期气温的相关等值线图,写上标题,画出黄河、长江,并用阴影标记出相关区,分析之。
6.2.2 问题分析已知1951-2010年一月蒙古高压标准化强度指数序列和1951-2010年中国160站1月气温站点资料。
计算: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站气温同期相关系数。
绘制: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站气温同期相关系图,写上标题,并用阴影标记显著相关区。
通过分析,首先用FORTRAN打开1951-2010年中国160站1月气温数据“t1601.dat”和1951-2010年蒙古高压强度指数“p.dat”,根据6.5节中同期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编写计算相关系数的函数计算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站气温同期相关系数,并保存为“ptcor1.dat”和“ptcor1.grd”文件。
根据教材中站点资料数据描述文件和站点映射文件的建立方法,结合rain.map建立站点资料“ptcor1.grd”的数据描述文件和站点映射文件;生成中国160站的格点文件“grid.grd”,注意“grid.grd”的数据描述文件中的时间描述说明一定要与“ptcor1.grd”的数据描述文件一致。
用GrADS编写.gs文件,完成将二进制站点资料文件“ptcor1.grd”插值到格点文件“grid.grd”的格点上,并按照要求显示和保存图片。
6.3 实验实习要求(1)分析问题,理解所给出的方法与技术,理清问题思路,分解任务,设计算法。
(2)输出数据采用有格式输入输出,使输出数据规范、醒目、简洁。
(3)用注释的方法指出程序中函数调用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并为函数进行注释。
(4)巩固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变量、函数、数组的使用方法,重点掌握外部文件对数据进行输入输出操作的方法。
(5)学习并掌握同期相关系数的求解方法,利用函数求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气温同期相关的160个相关系数,并以*.dat 和*.grd 两种格式保存。
(6)掌握站点资料处理为二进制资料及其数据描述文件的建立方法,将相关系数资料处理为“ptcor.grd ”,并为其书写数据描述文件“ptcor.ctl ”。
(7)结合“rain.map ”,掌握二进制站点资料的站点映射文件的建立方法。
(8)掌握与站点资料配备的格点资料的生成办法,生成“grib.grd ”文件及其数据描述文件“grib.ctl ”。
(9)掌握二进制站点资料文件插值到格点文件的网格点上的方法,用GrADS 创建“ptcor.gs ”文件,按照要求显示和保存1948-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160个气温同期相关系数图“ptcor.gmf ”,用红色和蓝色标识出显著正负相关区域。
6.4 实验实习步骤(1) 编辑FORTRAN 程序,生成“mh-t-1.dat ”和“mh-t-1.grd ”文件。
(2) 编辑FORTRAN 将站点资料“mh-t-1.dat ”转换成格点数据“mh-t-gr.grd ”.(3) 将站点资料插值到格点上,首先建立“grid.grd ”文件。
(4) 在GrADS 中运行“!stnmap ”命令,生成映射文件“mh-t-gr.map ”。
(5) 利用插值函数编写“ptcor1.gs ”,并按照要求绘制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我国气温同期相关图。
(6) 启动GrADS ,运行、绘制并保存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我国气温同期相关图“ptcor.gmf ”。
6.5 实验实习关键技术X,y 的n 对观测资料12,,...,n x x x 和12,,...,n y y y ,则样本的相关系数rxy 可以这样计算:1()()nt t x x y y rxy ----=∑ (6.1)6.6 实验实习程序编写6.6.1 计算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气温同期相关programshixiinteger,parameter::n=60,start=1951character*10 char1integeri,jinteger(4) station,nstationreal a(n),b(n),c(160,n),d(n),e(n),coopen(1,file='i:\shixi\2\p.dat',form='formatted') open(2,file='i:\shixi\2\t1601.txt',form='formatted') open(3,file='i:\shixi\2\mh-t-1.dat',form='formatted') open(4,file='i:\shixi\2\mh-t-1.grd',form='binary') read(1,*)(a(i),i=1,n)close(1)read(2,*)((c(i,j),i=1,160),j=1,n)close(2)doi=1,160do j=1,60b(j)=c(i,j)end docallbiaozhunhua(n,a)callbiaozhunhua(n,b)do j=1,60co=co+a(j)*b(j)end doco=co/60write(3,'(f12.5)') cowrite(4) coend doclose(3)close(4)endsubroutinebiaozhunhua(nn,ss)realss(nn),ave,varave=0.0var=0.0do j=1,nnave=ave+ss(j)end doave=ave/nndo j=1,nnvar=var+(ss(j)-ave)**2end dovar=sqrt(var)do j=1,nnss(j)=(ss(j)-ave)/varend doend6.6.2 站点数据转换成格点数据program mainrealcor(160)open(1,file='i:\shixi\2\mh-t-1.dat',form='formatted') doi=1,160read(1,*)cor(i)end doclose(1)callstntogrd(cor)endSubroutine stntogrd(x)reallat(160),lon(160),x(160)character*8 stid(160)open(2,file='i:\shixi\2\china.dat')do 20 k=1,16020 read(2,'(f5.2,2x,f6.2)') lat(k),lon(k)close(2)do 2 i=1,1602 stid(i)=char(i)open(9,file='i:\shixi\2\mh-t-gr.grd',form='binary') TIM=0.0NLEV=1NFLAG=1do 40 i=1,160write(9) stid(i),lat(i),lon(i),TIM,NLEV,NFLAG,x(i) 40 continueNLEV=0write(9) stid(i-1),lat(i-1),lon(i-1),TIM,NLEV,NFLAG close(9)returnend6.6.3 生成160站的格点文件program mainparameter (nx=71,ny=41)reallat(ny),lon(nx)open(1,file='i:\shixi\2\grid.grd',form='binary')lat(1)=15.0lon(1)=70.0do j=1,ny-1lat(j+1)=lat(j)+1.0end dodoi=1,nx-1lon(i+1)=lon(i)+1.0end dodoi=1,nxdo j=1,nys(i,j)=1end doend dowrite(1) sclose(1)end6.6.4 编写“mh-t-gr.grd”的数据描述文件dset i:\shixi\2\mh-t-gr.grddtype stationstnmap i:\shixi\2\china.mapundef -999.0title Correlation of t and mhtdef 1 linear jan1951 1movars 1r 0 99endvars6.6.5 编写“grid.grd”的数据描述文件dset i:\shixi\2\grid.grdundef -999.0title Sample GRID Dataxdef 71 linear 70 1ydef 41 linear 15 1zdef 1 linear 1000 1tdef 1 linear jan1951 1movars 1gd 0 99endvars6.6.6 绘制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气温同期相关图'reinit''open i:\shixi\2\grid.ctl''open i:\shixi\2\mh-t-gr.ctl''enable print i:\shixi\2\ptcor.gmf''set map 1 1 1''setlon 72.5 137.5''setlat 17.5 55''sett 1''setmpdset hires china''set grid off''set grads off''define a=oacres(gd,r.2,1.5)''define a1=maskout(a,gd-0.5)''define aa=smth9(a1)''setgxout shaded''setxlopts 1 6 0.15''setylopts 1 6 0.15''setclopts 0 6 0.12''setclevs -0.418 -0.333 -0.256 0.256 0.333 0.418' 'setccols 4 3 7 0 7 3 4''d aa''setgxout contour''setclab forced''setcthick 8''d aa''run i:\shixi\2\southsea.gs''setmpdset river''set map 2 1 8''draw map''print''disable';6.7 实验实习结果图1 1951-2010年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中国气温的同期相关图6.8 实验实习结果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1月蒙古高压强度与我国冬季气温整体呈负相关的关系,即蒙古高压强度变强时,我国气温变低,与中国东部地区负相关关系较明显负相关指数达到-0.55,与西南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负相关关系不太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