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敦化

合集下载

大学中庸全文原文

大学中庸全文原文

大学中庸全文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

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中庸及全文翻译

中庸及全文翻译

第一章『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

」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二章『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1』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

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1』子路问强。

『2』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3』「寞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

」『4』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

」『5』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第十一章『1』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2』「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大学中庸经典语录

大学中庸经典语录

大学中庸经典语录1、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3、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是故君子必诚其意。

5、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6、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出处。

7、书者,述也,以载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

8、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9、其次致曲,曲能有诚。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10、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

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11、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12、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13、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14、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15、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16、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17、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18、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之三窍。

19、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20、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21、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22、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2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24、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25、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礼记中庸》原文

《礼记中庸》原文

《礼记中庸》原文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十一章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第十三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敦化简介

敦化简介

敦化资源及支柱产业敦化概况敦化历史悠久,古称“敖东”,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

作为满清皇族发祥地,这里被封禁200年之久,1882年设治立县,取《四书·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地”,寄“敦风化俗”之意,定名为敦化。

敦化位于长白山腹地,隶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总面积11957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下辖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48万,城乡各半。

敦化被美誉为长白山下第一市,依托“长白山立体宝库”蕴藏的丰饶物产,凭借开发开放的胆略,以迎接八面来风的胸怀,开创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获得了全国卫生先进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吉林省生态示范区等—大批荣誉称号,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县域经济联系试点县(市)。

敦化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图们江经济开发圈辐射半径内,幅接吉黑两省四区九县市,珲春至长春高速公路横贯全境,201鹤(岗)大(连)和302图(们)乌(兰浩特)两条国道在城区交汇,距延吉机场110公里,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264公里,可直通大连、图们、珲春、绥芬河等对外口岸,成为连接内地与周边口岸的重要客货集散地。

敦化是吉林省重点林区,目前市域内有三个国有县级森工局。

林地面积为83.0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0%,活立木蓄积量为9389.7万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40。

主要名贵树种有红松、白松、落叶松、云杉、柞木、紫椴、水曲柳、黄波罗、核桃楸等30余种。

每年采伐量45万立方米,加上周边林业局以及俄罗斯流入的木材量总计在120万立方米以上。

木制品加工业形成了以实木复合地板、刨花板、纤维板、中密度板、高密度板、胶合板、家具、欧式门窗等产品为主的精加工产业群,是吉林省规模最大的木制品出口基地,中国实木复合地板名城。

特色资源敦化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为我国地道北药的主产区。

大德敦化演讲稿

大德敦化演讲稿

大德敦化演讲稿篇一:演讲稿(1)演讲稿大家好,我是吉林乐村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的关晗,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乐村淘的项目。

20XX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

之后在这一整年里,可以说农村电商以“互联网+三农”的理念,迅速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站在政策的风口浪尖上。

那我们乐村淘抢占了先机,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家村镇020电商平台。

(PPT-第3页)我们乐村淘经历一年多的发展迅速成为一个成熟的电商平台,20XX 年末我们正式在吉林省落地,大势所趋,政府在发展农村电商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力度,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并在20XX年投资37个亿,打造200个农村综合示范县。

其中吉林省包括桦甸,敦化,蛟河等8个示范县,每个县投资了1850万元。

20XX年具体政策还没下来,但是有消息称政府将会对20XX 年农村电商发展比较好的县加大投资力度,不局限于示范县。

对于吉林省来说20XX年发展农村电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农村市场可以说特别巨大,我们来看几个数字,(PPT第6页)我们乐村淘顺应大势,抓住机遇,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家村镇020电商平台。

下面我们看一下我们的发展历程。

(ppt7-19)可以说乐村淘是顺势走到了农村电商的前沿,下面我们就看一下乐村淘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平台。

(PPT—第20,21页)可以说现在农村的现状主要有两方面,就是买难和卖难。

农村的假货多,路程远,价格高,选择少。

农产品出售渠道少,推广难,运输慢,人才缺。

针对现状,我们提出了双向020的运营模式,也就是走进农村和走出农村模式。

(PPT-第22页)为了解决农村的现状,我们制定了完善的六位一体战略体系。

农村电商平台是覆盖全县的线上商城,是一个超级大卖场.同时,他还包括您后台的管理平台,以及我们特色管和乐县域两个特色平台,也就是说,您跟我们合作以后就拥有了一个电商运营体系。

(PPT-第23-28页)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我们乐村淘的最具特色的三大板块,首先是乐6集乐6集,农民身边的大集、我们主要是为了颠覆农村传统的消费习惯,把他们转到互联网上,从而在每个月的6号16号26号进行集中的网上赶集。

中庸全文及解释 txt

中庸全文及解释 txt

7.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白话解:孔子说:「中庸之道是离人不远的,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那就不可以称之为道了。」
※(道在人身上,道在生活之中。)
8.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白话解:说话时要顾虑到能不能做到,做事时也要顾虑到与自己所说的话,是不是一致,君子何不努力笃行实践,做到言行合一呢?
15.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白话解:天下所共同遵守的大道有五种,当其力行实践时则分为三种。我们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姊妹、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五种就是天下人所共同遵守的伦常大道。而智能、仁爱、勇气这三种是人人所须具备的德行,当他实行时就是一个『诚』字。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22.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白话解:『诚』,是自然的道理,万事万物的本末终始都离不开它,没有『诚』,就没有万事万物了。所以,君子把『诚』看得特别宝贵,『诚』,并不仅仅是为了成就自己而已,而是要拿他来成就万事万物。
23.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对照注释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对照注释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对照注释导读《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是东晋文学家曹操所作的一。

草根大学生活网百科专栏,提供全方位全领域的生活知识《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是东晋文学家曹操所作的一篇长篇辞赋。

这篇辞赋以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为背景,描绘了壮志凌云的诸葛亮和周瑜,以及他们所带领的士兵们在赤壁之战中的英勇战斗,表达了对英雄气概和忠诚精神的赞美。

以下是《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对照注释:丙辰,夏,六月,庚寅,朔。

写于江南淮阴之下,是初一。

原文:冰君,耿。

此时天气炎热,阳光让人兴奋。

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

翻译:It is the sixth month of the summer in the year of Bingchen,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which is a hot and sweltering day. It is also the time when the famous Battle of Red Cliffs took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江口夜行,火见因章,十分狼狈。

伏波山下,初见云梦,此地古称武昌。

《吴都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及至行迈,蓬蒿生生。

野径云俯,草色鲜鲜。

”山行六七里,渐入佳境;林奥幽深,涧隐幽鸣,而松柏夹道,水萦石旁,自非傲岸不妨峻拔,自非柔荑难以穿插。

其中有一石,双峰对峙,峥嵘峻拔,耸壑崩绝。

夜色漆漆,如墨如漆,不知其高,登攀其上,视之则下,颓垣废井,光影之间,熙攘不一,或如憔悴渴臍之形,或如湍泻波涛之状,或如镜中之人,或如月上之潮。

其潜移默化之妙,,乃夫子所以咏怀,而归之乎道德,观乎天地者也。

原文:江口夜行,火见因章,十分狼狈。

伏波山下,初见云梦,此地古称武昌。

《吴都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1 前言为何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如此巨大?为何作为高学历的研究生在毕业时仍然没有能力立足于社会,适应于社会呢?为何在当今的犯罪人群中,高学历人群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何现如今大多数研究生是有学历没文化,有知识没道德,有对物质利益的极高追求,而没有良好品质的修养呢?面对这些问题,各高校该如何反思这些问题?社会该做出什么样的回应?家长,老师们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究生自身品德的修养,以及树立远大理想。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告诫当今研究生不要高谈阔论,不切实际的为人做事,应该谦虚谨慎,从自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先塑造良好的人格,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去追求更加高远的人生梦想,为国家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2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与立德树人概念的导出2.1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含义的引申“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出自《中庸》,小德像河水那样长流不息,大德厚实的化育万物伟力无穷。

孔子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积极向一些典范圣王学习,在天地之间,万物可以同时生长而不相害,不同的观点可以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因而各具特色的“小德”包涵在兼容并蓄的“大德”之中,就像部分包涵在整体之中那样和谐,从而显示了如同天地一样的宽宏博大的气象,成为中华民族历代所遵循的指导思想。

作为新时代的高学历研究生,应该学习古代伟人,做人做事能够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立德树人为先。

2.2 立德树人概念的界定立德树人即是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

《左传》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管子》中的“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段话说明我们的先贤已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

“立德树人”也几乎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庸》以及全文翻译

《中庸》以及全文翻译

第一章『1』天数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以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惧怕乎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来源出于天,而不可以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以离。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杨氏所谓一篇之体「假如也。

」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二章『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1』子曰:「道之不可以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

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可以矣夫。

」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头,用此中于民。

其斯认为舜乎!」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圈套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可以期月守也。

」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以能也。

」第十章『1』子路问强。

『2』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3』「寞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

」『4』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

」『5』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第十一章『1』子曰,「素隐,行怪,后代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2』「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中庸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

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

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

『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白话解: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

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6.子路问「强」。

《礼记》中庸原文及译文

《礼记》中庸原文及译文

《礼记》中庸原文及译文以下是店铺编辑为您整理的《礼记》中庸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guoxue/)查看。

《礼记》中庸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李白《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赏析

李白《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赏析

李白《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赏析《古风》其一李白“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诗名《古风》,“古风”:【即“古体诗”,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唐代以后诗人作“古体诗”,即称“古风”。

古风只有三类:“歌”、“行”、“吟”。

】从本诗开始,我们将进入李白诗歌系列赏析。

唐朝诗人如群星璀璨,而李白无疑就是最耀眼的那颗星。

这不仅仅是我们后人的看法,当时的李白已经拥有了包括皇帝唐玄宗、诗人杜甫在内的众多粉丝。

李白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早早地就给自己下了定义:字“太白”,“太白金星”不就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吗?!然而直到如今,我们对李白又了解多少呢?李白的出生是个谜,李白的死也是一个谜。

在《旧唐书》中,李白是山东人,在《新唐书》中,李白是陇西成纪人。

关于李白的死,死在哪里,怎么死的,都没有一个定论。

比较公认的资料是他的生卒年(701~761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至于他的人生履历,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记载。

要想了解李白,其实还有一条途径,就是从他所写的诗文中去发现和感知。

想来,即便是在唐朝,也没有人有条件把李白的诗都通读一遍。

当然,我们现存的李白诗,恐怕也有一些赝品。

李白的《古风》共有五十九首,在这五十九首诗中,李白可谓发尽“牢骚”,对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各种点评,也表达了自己的许多观点。

我们觉得,这五十九首古风就像是李白的博士论文,通读它们,能够让我们对李白有更深刻的了解,有利于我们去感悟李白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与意境。

所以,李白诗歌系列赏析,我们将从这五十九首古风开始。

好,我们先来感受李白《古风》其一原诗:“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字词典故“大雅”:【《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中庸名言警句及翻译

中庸名言警句及翻译

中庸名言警句及翻译1、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那么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那么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那么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那么可以与天地参矣。

译: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2、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译:君子做人的道理,看来平淡却不会使人讨厌,看来简单平易却有文采,虽然温和却不失条理;见彼而知此,见外而知内,见微而知著,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就可以一起进入道德之门了。

3、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故至诚如神。

译:极端真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

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桔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

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

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

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4、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于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译: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

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

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

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

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

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那么,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译: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

隐藏人家的害处,宣扬人家的好处。

《中庸》翻译、解析

《中庸》翻译、解析

《中庸》名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第二十章》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中庸·第三十三章》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中庸·第二十章》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第二十章》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中庸·第十四章》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中庸·第二十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中庸·第三十章》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第三十二章》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中庸·第十章》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中庸·第十四章》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中庸·第二十章》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中庸·第三十三章》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中庸·第二十九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第一章》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中庸·第二十六章》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中庸·第十四章》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中庸·第三十三章》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中庸·第二十八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中庸·第二十五章》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全文及译文《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庸全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译文: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

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

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

『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译文: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

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6.子路问「强」。

万物并育的内涵

万物并育的内涵

万物并育的内涵
“万物并育”出自“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一般认为是子思,宋代大儒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这句话是说,万物共同在一起生长而不互相妨害,道在一起施行而不相违背,体现了古人对于宇宙世界的朴素认识。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世界上的事物各有差异,这是自然的规律。

“万物并育”和“道并行”,是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不相害”和“不相悖”,是对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接受、尊重与包容。

《中庸》这段话颂扬孔子继承尧、舜,效法文王、武王,尊崇上天的运行规律,遵循水土的自然法则。

如同天无所不覆盖、地无所不负载,如同四季交错运行,日月更替照耀。

其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为传世名言。

并育:一齐发育,引申为竞相发育。

意思是说,万物竞相生长而互不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互不冲突,体现了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意思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意思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意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出自于《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孔子继承了尧、舜的道德,而又以周文王、武王的法度作为典范,上遵循着天地四时运行的法则,下因袭着山川水土流转的规律,譬如天地没有什么不承载的、没有什么不涵盖的,譬如四时的更迭运行、日月的交替辉耀。

万物共同在一起生长而不互相残害,道在一起施行而不相违背,小德就像流行的河水一样浸润滋养万物,大德使万物全都充实地生长、变化、发展,天地之所以大,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哲学家曾将“和”与“同”加以比较,进而肯定“和”而否定“同”。

西周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国语·郑语》)这是说,不同性质的材质相和合,可以构成丰富多彩的万事万物。

“以他平他”,指对立事物的和谐统一。

“和”是什么呢?春秋时晏婴说,“和”就像羹汤,是五味的调和,“和”就像乐音,是八音的和谐。

总之,“和”就是有差别且包容着差别的多样性统一。

有差别、有对立、有矛盾才能产生新的事物,这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原则,也是我国古代和谐辩证法的发端。

孔子则从人生实践的角度继承了史伯尚“和”去“同”的思想,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里的“和”与“同”指的是两种不同的为人风格。

君子用自己正确的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和”是万物生存发展的根据,对此,中国哲学家有很多说法。

如史伯的“和实生物”,《礼记·乐记》的“和,故百物皆化”,《荀子·乐论》的“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淮南子·汜论》的“阴阳和平”“天地之气,莫大于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雁鸣湖风景旅游区位于敦化市雁鸣湖镇境内,坐落在鹤 大公路沿线,距市区60公里处. 平均海拔263米。
雁 鸣 湖
陈翰章,敦化人,满族,抗日将领,主要成就:率东北抗日联军所部重创日军;抗联第一 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1940年,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由于 叛徒告密,陈翰章和战友被敌人包围,最终牺牲,年仅27岁。侵华日军残暴地将陈翰章的 头颅割下,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中,保存在当时伪满州国首都新京(今长春市)的“大陆科 学院”。2013年4月,他的头颅,在他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被迎回故乡吉林省敦化市,于 6月13日举行身首合葬仪式。
六鼎山风景区(原六顶山景区) 位于敦化市区南5公里处,属于 闻名中外的长白山脉丘陵地带, 依山傍水,群峰环绕。南部有国 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渤海国古 墓群,北部有牡丹江环绕而过, 东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尼众道场— —正觉寺。
正觉寺,是世界最大的尼众道 场。该寺主持释佛性大法师含 辛茹苦,在海内外广募佛财, 重建寺院。该寺院独特的建筑 风格和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更具神韵。2011年竣工的敦化 金鼎大佛先成为世界最高的释 迦牟尼青铜坐佛。
大德敦化
取自四书《中庸》“大德敦化”一语。含有“以德治理”之意
敦化市实验中学
杨莹
敦化市隶属于延边 朝鲜族自治州,是 延边州的“西大 门”。位于吉林省 东部山区,长白山 腹地,地处长吉图 开发开放先导区的 节点城市之一,是 吉林省区域面积最 大的县级市,吉林 省重要的交通枢纽, 幅接吉林、黑龙江 两省四区九县市 。
第三产业 2013年,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 区,六鼎山商业中心、雁鸣湖温泉度假村主体工程竣 工。加大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宣传力度,敦化旅游知名 度显著提升。接待游客128万人次、旅游收入15.87亿 元。物流产业稳步发展,豪德商贸物流城、昊昇吉东 现代机械物流园项目正在征地;陆港粮食市场物流园 项目完成选址和立项。商贸流通日趋繁荣,中心市场 改扩建主体工程竣工;中关村电子城英博科技园地下 工程完工;欧亚购物中心项目正式签约。“奥箭”地 板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敦化小粒黄豆”成功注册为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敦化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81.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 1.62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4.4%。
11镇、5 乡、4个 街道
面 积 11957平方 千米(省面大) 人 口 约48万人 (2013年) (城市规模非 农27万)
44N
自然 地理 特征
地 理 位 置
张 广 才 岭
张 广 才 岭 小 沟 岭
小沟岭
小沟岭 哈 尔 巴 岭
哈尔巴岭
129E 127E 42N
松花江Leabharlann 地形地貌 敦化地势构成为四周高、中部低,境内平均海拔高度 为756米 。2010年洪水
渤海广场因唐朝渤海郡 国而得名,广场占地面 积75000平方米,是敦 化市占地面积最大、首 个拥有音乐喷泉、最富 地域文化底蕴的休闲旅 游观光广场。
老 白 山
老白山地处敦化市黄泥河自然保护区,西北与黑龙江五常市交界,属于长白山脉 张广才岭,主峰海拔高度为1696米,是东北第三高峰,山顶积雪时间长,故称老 白山。高大的山体、冷湿的气候、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溪流和飞流的石瀑构成保 护区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敦化百年不遇洪水 延边5.8万人受灾 损失5400多万元
3.气候 敦化市属中温带冷凉气候区,山区气候特点明显。年 平均气温2.9℃,年平均降雨量550-630毫米。有效积 温2400-2500度,无霜期110-120天。
4.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敦化市境内地下已发现矿藏38种,已 探明资源储量的有15种。其中铁1.5亿吨,磷2792万 吨,煤190万吨,硅藻土326万吨,泥炭1043万吨, 钒329万吨,钼10万吨,锰1.1万吨,石墨15万吨, 橄榄宝石12701千克,饰面用辉长岩1886万立方米, 饰面用大理岩2986万立方米,饰面用花岗岩170万立 方米。 塔东铁矿· 铅笔厂,3305工厂等。
敦化这么大,邀您来看看!
主讲人:
敦化市实验中学
杨莹
第二产业 2013年,中国· 吉林(敦化)敖东医药产业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林 产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敦化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被列为国家中小企 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协调金融部门为企业解决发展资金18.6亿元,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12家。全市全口径工业总产值预计比2012年增 长24.7%,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9户。加大民营经济扶持力度,全 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15.5亿元。
敦化素有“千 年古都百年县” 之称,是唐朝 渤海国都城, 明清时期称作 敖东城,是满 清皇室发祥 地。 1881年设 治立县,定名 为敦化;1958 年由省辖县划 归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1985 年撤县设市。
敦化市是中 国优秀旅游 城市、 国家 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 市、全国双 拥模范城市、 全国民族团 结进步模范 集体、中国 实木制品名 城、中国北 方医药名城、 中国刀画艺 术之乡。
亚 光 湖
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敦化市大石头镇,距敦化市区48公里,湖区面积214平方米,四 周青山环绕,植被种类繁多,且保持良好。青山抱绿水,湖水如一块明玉般清澈,时有轻 舟荡在水面上,是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亚光湖旅游区现以森林生态游、休闲旅游为 重点,开发了一系列水上娱乐、野昧鱼宴等旅游项目和特色餐饮,建成了集住宿、餐饮、 娱乐、商务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地游人前往。2009年12月23日被 批准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