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简明教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在学习电工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的答案往往是我们检验自己知识掌握程度、巩固所学内容的重要参考。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呈现《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的课后答案,并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电路部分的习题。

在第一章中,关于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的题目,答案的重点在于对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时,我们需要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即 I = U / R 。

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根据给定的电路参数求出未知量。

在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电路的分析方法。

对于复杂电路的分析,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是常用的工具。

在习题答案中,我们会看到如何正确地选择节点和回路,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出各支路的电流和电压。

这需要我们对电路的结构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接下来是第三章的暂态电路分析。

这部分的课后习题主要涉及到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答案中会详细展示如何利用初始值和时间常数来计算电路在不同时刻的电压和电流。

理解暂态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对于解决这部分的习题至关重要。

在电机和变压器部分,第四章的习题答案围绕着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性能参数展开。

我们需要了解电机的电磁关系、转矩方程和调速方法等内容。

例如,在计算电机的转速、转矩和功率时,要准确运用相应的公式。

第五章的变压器部分,课后答案重点解释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比关系和等效电路。

通过习题的练习,我们可以掌握如何计算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变换,以及如何分析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在电气控制部分,第六章的习题答案涵盖了各种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我们需要学会读懂电路图,理解各种电器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例如接触器、继电器等。

同时,能够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出合理的电气控制电路。

第七章的电工测量部分,课后答案主要涉及到各种电工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分析。

习题1

习题1

I
+ 6V 2 4
I
6 I 1A 42
《电工学简明教程》部分习题解答
习题1.9.7
解:图(a)中理想电压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压Uab为: E E R1 R1 + + a R2 R3
电流源除去
I R2 R3
a
b I
R4
b
R4
U
' ab
R3 1 E 12 3V R1 R2 R3 R4 4
《电工学简明教程》部分习题解答 部分选择题讲解: 1.4.1 在图1.01中,负载增加是指( 2 ) + E (1)负载电阻R增大 (2)负载电流I增大 R0 (3)电源电压U增高
+ U
-
I R
1.4.2 在图1.01中,电源开路电压U0为230V,电源短路电流 IS为1150A,当负载电流I为50A时,负载电阻R为( 3 ) (1)4.6Ω (2)0.2 Ω (3)4.4 ΩI R来自- E+

U
+
《电工学简明教程》部分习题解答 1.6.2 在图1.05中,当a、b间因故障断开后,用电压表测得 Uab为( 3 )。 (1)0V (2)9V (3)36V
3Ω 1Ω 2Ω

b
a

3 U ab 36 9V 33 6
6Ω 36V -
+
《电工学简明教程》部分习题解答 1.9.1 在图1.06中,三个电阻共消耗的功率为( 2 )。 (1)15W (2)9W (3)无法计算 2A R2
3 U 3 -
-
P3 U 3 I 3 60 10 600W
元件3吸收600W的功率。(负载)

【7A文】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7A文】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A 选择题1.4.1(A ) 1.4.2(C ) 1.4.3(C ) 1.4.4(B ) 1.5.1(B ) 1.5.2(B ) 1.6.1(B ) 1.6.2(B ) 1.8.1(B ) 1.9.1(B ) 1.9.2(B )1.9.3 (B ) 1.11.1(A) 1.12.1(B) 1.12.3 (B) 1.12.4 (B) 1.12.5 (B) B 基本题1.4.5 (1)略 (2)元件1和2为电源 ,元件3,4和5为负载(3)(-560-540+600+320+180)Gw=0 平衡 1.4.6 380/(2110/8+R)=8/110,所以R ≈3.7K Ω,W R =(8/110)2×3.7K ≈20W 1.4.7 电阻R=U/I=6/50G 310-=120Ω,应选者(a )图. 1.4.8 解:220/(R1+315)=0.35A ,得R1≈314Ω.220/(R2+315)=0.7A , 得R2≈0Ω.1.4.9(1)并联R2前,I1=E/( 0R +2R e +1R )=220/(0.2+0.2+10)≈21.2A.并联R2后,I2=E/( 0R +2R e +1R ∥2R )≈50A.(2)并联R2前,U2=R1GI1=212V,U1=(2R e +1R )GI1=216V. 并联R2后,U2=(1R ∥2R )GI1=200V,U1=2R e +1R ∥2R =210V.(3)并联R2前,P=212G21.2=4.5KW. 并联R2后,P=200G50=10KW.1.5.3 I3=I1+I2=0.31uA ,I4=I5-I3=9.61-0.31=9.3uA ,I6=I2+I4=9.6uA. 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 断开还是闭合 ab R =5R ∥(1R +3R )∥(2R +4R )=200Ω. 1.6.4 解: a U =1U =16V,b U =<[(45+5) ≈5.5]+45>×16/<[(45+5) ∥5.5] ∥5.5+45>≈1.6. c U =(45+5)∥5.5×b U /总R ≈b U /10=0.16V ,同理d R ≈cU/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2U =(R1+RP )1U /(R1+RP+R2)≈8.41V. 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2U =R2G 1U /(R1+RP+R2)≈5.64V. 所以输出范围为5.64-8.14. 1.6.6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E2-RO2GI2+RO1GI1-E1=0 RLGIL+RO2GI2-E2=0 带入数据得I1=I2=20A,IL=40A1.8.2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 1上的电流 分成两个分电路 ① U 1单独作用:解A 5212111R )//R (R R U I 43211'1=++=++=② I S 单独作用: 分流A R 545.0112*1稩)//(R R R R I S32144''1=++=++=所以A 56I I I ''1'11=+=, A53I *0.5I 13==1.9.4解:根据KCL 得 则1A 1-2I -I I 123===40V2*1020I R U U 20V,1*20I R U 2212311=+=+==== 1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20W 1*20I U P 111===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80W2*-40I -U P 222===R 1电阻吸收功率:20W 1*20I R P 2231R1=== R 2电阻吸收功率:40W 2*10I R P 2222R 2=== 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则 (1//1)1121I 1+++= ,53I 3=A1.9.6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1A 21122-8I =+++=1.9.7解:设E 单独作用u ab ’ = E/4 = 1/4 ×12 = 3V 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 ab ’’ = u ab - u ab ’=10-3=7V1.10.1解: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 (从上到下)U o c =4×10-10 = 30V R eq =4ΩI=30/(4+1)= 6A1.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AR U I R V U OCOC 124682eq eq =+=Ω==+-=则1.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21,I IAR U I R V I I U A I AI I I I I OCOC 510050410205512014101501020eq eq 21212121-=+=∴=-=--=∴⎩⎨⎧-==⇒⎩⎨⎧-=+-=-1.10.4 解:先用网孔法求出1I114228102471028224)43(1212221I R R R I R U U A I I I A I A I I U I R I R R EQOC的电流从下到上为该Ω===-=-==⇒⎩⎨⎧=-=⇒⎩⎨⎧===-+ 1.10.5 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 )图等效为有U 1=E 1=4V(b )图等效为有I1=2E1/2R1=4/R1=1A =>R1=4ΩI=4/4+1=4/5A 1.11.4 解: VAVB VAVAVC V B1.12.9 解:1.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后, uc(--)=0, t放=RC=10ms Uc(t)=10eGp(-100t)V(0<=t<= )Uc(t)=10eGp(-1)v=3.68v2.开关第二次动作Uc(t+)=uc(t-)=3.68vUc(--)=10, t充=10/3msUc(t)=10-6.32eGp(-300(t-0.01))vUc(2G10E-2s)=10-6.32eGp(-3)v=9.68v3.开关第三次动作Uc(0.02+)=uc(0.02-)=9.68v uc(--)=0 t=10msuc(t)=9.68eGp(-100(t-0.02)) 1.12.10 解: i(0+)=i(0-)=-6/5A I(--)=6/5A T=i/R=9/5sI(t)=6/5-12/5eGp(-5/9t)A 利用叠加法得: i(t)=9/5-8/5eGp(-5/9t)A1.11.2 解:VX UA S VX UA 212209.23128.51220209.3324S =+-=-=+++-=闭合时,断开时, 1.11.3 解: 利用叠加定理计算7/100'''7200)3//2(2)50(3//2''v 50.27100)3//2(1503//2'v 50.1-=+=∴-=+-=-=+=VA VA VA R R R X R R VA R R R X R R VA 单独作用单独作用 1.12.6 解:(a )i(0+)=i(0-)=0,i(∞)=3A(b )i(0+)= i(0-)=0,i(∞)=1.5A (c )i(0+)= i(0-)=6A,i(∞)=0 (d )i(0+)= i(0-)=1.5A,i(∞)=1A1.12.7 解: uc(0+)=uc(0-)=R3I=60V Uc(∞)=0τ=RC=[(R2//R3)+R1]C=10mS ∴ Uc(t)=60e-100ti1(t)=Uc(t)/(R1+(R2//R3))=12e-100t mA 1.12.8 解: uc(0+)=uc(0-)=54V Uc(∞)=18v τ=RC=4mS ∴ Uc(t)=36e-250t+181.9.9 解: (1) 利用叠加定理求IU1单独作用:I ’=U1/(R1+R)=5A IS 单独作用:I ’’=R1/(R1+R) IS=1A I=6A(2) KCL: IR1=IS-I=-4A IR3=U1/R3=2A IU1=IR3-IR1=6A UIS=RI+R2IS=10V (3) PU1=60W PIS=20WPR3=20W PR1=16W PR2=8W PR=36PU1+PIS=PR1+PR2+PR3+PR=80W 功率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 主编)习题 A 选择题2.1.1 (2) 2.2.1 (2) 2.2.2 (1)2.3.1 (1) 2.3.2 (3) 2.4.1 (2) 2.4.2 (3) 2.4.3 (2) 2.4.4 (1) 2.5.1 (2)(4) 2.5.2 (1) 2.7.1 (1) 2.8.1 (3) 2.8.2 (2) 2.8.3 (3) 2.8.4 (3) B基本题2.2.3 U=220V,,U=220V =V2.2.4V2.4.5 (1)220V 交流电压(2)U=220v2.4.6 ==L=40(H)2.4.72.4.8 I===27.7(mA)λ=2.4.9 W= wL=314G1.65=518.1I===0.367(A)j2∏fLU=380V ,I=30mA第2.2.2题2.4.10 Z=wλ=P=Q= w2.4.11G=0.588(v)2.5.3(a) (b) (C) (d)(e)2.5.4(1) (2) 为电阻时,(3)为电容时,2.5.5令, I2= =11< AI=I1+I2=11P=UIcos2.5.6 i1=22i2=A2表的读数I2=159uA A1表的读数I1=11U比I超前所以R=10(L=31.8mHI=I1+I2=11 A读数为112.5.7(a) Zab=(b) Zab=2.5.8 (a) I==1+j1 (b) I=2.5.9(A)Us=(-j5)GI=5-jG5 (b) Us=5GIs+(3+4j)GI=130+jG752.5.10解:==0.707<U=(2+j2)GI+Uc=j2+12.5.11 令Ubc=10<则==UR=RI=5j=5<Zab=R+ j2.6.1f===480Khz<535KHz==1.84Mhz<1605KHz频率可调范围为480至1840KHZ,能满足中波段535至1605KHZ的要求2.6.2(1)R=2.6.3设Z=R+jG =10|Z|GI=Uz G=Z=10A、选择题9.1.1 (3)9.2.1 (2)9.2.2 (2)9.3.1 (1)9.3.2 (1)9.4.1 (1)9.4.2 (2)9.4.3 (3)9.4.4 (2)9.4.5 (1)9.4.6 (3)9.4.7 (2)B、基本题9.2.3当Ui ≥ 5 时,D导通,则Uo = Ui ;当Ui < 5 时,D截止,则Uo = 5 v.9.2.4(a)图:当Ui ≥ E时,D导通,则Uo = E = 5 v。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标准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标准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标准答案(B)1、11、1(A)1、12、1(B)1、12、3 (B)1、12、4 (B)1、12、5 (B)B 基本题1、4、5 (1)略(2)元件1和2为电源,元件3,4和5为负载(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1、4、6380/(/8+R)=8/110,所以R≈3、7K,W=(8/110)3、7K≈20W1、4、7 电阻R=U/I=6/50*=120,应选者(a)图、1、4、8 解:220/(R1+315)=0、35A,得R1≈314、220/(R2+315)=0、7A,得R2≈0、1、4、9(1)并联R2前,I1=E/( +2R+)=220/(0、2+0、2+10)≈21、2A、并联R2后,I2=E/( +2R+∥)≈50A、(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I1=216V、并联R2后,U2=(∥)*I1=200V,U1=2R+∥=210V、(3)并联R2前,P=212*21、2=4、5KW、并联R2后,P=200*50=10KW、1、5、3I3=I1+I2=0、31uA,I4=I5-I3=9、61-0、31=9、3uA,I6=I2+I4=9、6uA、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断开还是闭合=∥(+)∥(+)=200、1、6、4 解:==16V,=<[(45+5)≈5、5]+45>16/<[(45+5)∥5、5] ∥5、5+45>≈1、6、 =(45+5)∥5、5/≈/10=0、16V,同理≈/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R1+RP)/(R1+RP+R2)≈8、41V、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R2*/(R1+RP+R2)≈5、64V、所以输出范围为5、64-8、14、1、6、6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 E2-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带入数据得I1=I2=20A,IL=40A1、8、2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1上的电流分成两个分电路① U1单独作用:解② IS单独作用:分流所以,1、9、4解:根据KCL得则1A电流源吸收的功率:2A电流源吸收的功率:R1电阻吸收功率:R2电阻吸收功率: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则 ,A1、9、6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1、9、7解:设E单独作用uab’ = E/4=1/412 =3V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ab’’ = uab3=7V1、10、1解: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从上到下)Uoc=410-10 =30V Req=4ΩI=30/(4+1)=6A1、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1、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1、10、4 解:先用网孔法求出1、10、5 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图等效为有U1=E1=4V(b)图等效为有I1=2E1/2R1=4/R1=1A=>R1=4ΩI=4/4+1=4/5A1、11、4 解:VA VBVAVA VCVB1、12、9 解:1、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后, uc(--)=0, t放=RC=10ms Uc(t)=10exp(-100t)V(0<=t<= ) Uc(t)=10exp(-1)v=3、68v2、开关第二次动作 Uc(t+)=uc(t-)=3、68v Uc(--)=10, t充=10/3ms Uc(t)=10-6、32exp(-300(t-0、01))v Uc(2*10E-2s)=10-6、32exp(-3)v=9、68v3、开关第三次动作 Uc(0、02+)=uc(0、02-)=9、68v uc(--)=0 t=10msuc(t)=9、68exp(-100(t-0、02))1、12、10 解:i(0+)=i(0-)=-6/5A I(--)=6/5A T=i/R=9/5s I(t)=6/5-12/5exp(-5/9t)A 利用叠加法得:i(t)=9/5-8/5exp(-5/9t)A1、11、2 解:1、11、3 解:利用叠加定理计算1、12、6 解:(a)i(0+)=i(0-)=0,i()=3A(b)i(0+)= i(0-)=0,i()=1、5A(c)i(0+)= i(0-)=6A,i()=0(d)i(0+)= i(0-)=1、5A,i()=1A1、12、7 解: uc(0+)=uc(0-)=R3I=60V Uc()=0=RC=[(R2//R3)+R1]C=10mS Uc(t)=60e-100ti1(t)=Uc(t)/(R1+(R2//R3))=12e-100t mA1、12、8 解: uc(0+)=uc(0-)=54V Uc()=18v =RC=4mSUc(t)=36e-250t+181、9、9 解: (1)利用叠加定理求I U1单独作用:I’=U1/(R1+R)=5A IS单独作用:I’’=R1/(R1+R)IS=1A I=6A (2)KCL: IR1=IS-I=-4A IR3=U1/R3=2A IU1=IR3-IR1=6AUIS=RI+R2IS=10V(3)PU1=60W PIS=20W PR3=20W PR1=16W PR2=8WPR=36PU1+PIS=PR1+PR2+PR3+PR=80W 功率第二章2-1 图2-1所示的电路中,US=1V,R1=1Ω,IS=2A、,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2W。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各档输入电流
I1=5mA I2=0.5mA I3=0.1mA I4=50A I5=10A
于是Rf1=U0/-Ix
故RF1=5V/5mA=1k
RF2=5V/0.5mA-KF1=9k
RF4=5V/0.1mA-RF1-RF2=50k
RF3=5V/50*10-6mA-RF1-RF2-RF3=40k
RF5=5V/10*10-6mA-RF1-RF2-RF3-RF4=400K
Uox=-Rf/RixU; (x=1.2.3.4.5)
即:R1x=-Ui/UoxRf
每个量程上输入最大时,输出均为5V。
故R11=50/5*1M=10M
R12=10/5*1M=2M
R13=5/5*1M=1M
R14=1/5*1M=200K
R15=0.5/5*1M=100K
11.3.18
解:输出电压U=-i*RF
即有
R1=100k,Cf=1uF或者R1=10k,Cf=10uF
11.3.13
解:由“虚断”可知
U-=U+=R3/(R2+R3)Ui2
由“虚短”可知
(Ui1—U-)/R1=(U—Uo1)/Rf
所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Uo1=-Rf/R1*Ui1+R3/(R2+R3)*(1+Rf/R1)Ui2
=-20/10x1.1+20/(10+20)x(1+20/10)x1
R2=R1//Rf=10*500/(10+500)=9.8KΩ
当Ui=10mV时,输出电压Uo=Auf*Ui=-50*10=-500mV
1.3.6
解:UO1=-(Rf/R1)*Ui
UO2=-(R/R)*UO1=-(-R/R)*((Rf/R1)*Ui)=Rf/R1*Ui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第二章课后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第二章课后答案

2.4.5 有一由RLC 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已知Ω=10R ,H L 4.311=,F C μ3140106=。

在电容元件的两端并联一短路开关S 。

1)当电源电压为220V 的直流电压时,试分别计算在短路开关闭合和断开两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I 及各元件上的电压R U ,L U ,C U ;2)当电源电压为正弦电压t u 314sin 2220=时,试分别计算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电流及各电压的有效值解:1)电源电压为直流时短路开关闭合时,电容被短路,0=C U ,由于输入为直流,感抗0==L X L ω,0=L UV U R 220=,22A ==RU I R短路开关断开时,电容接入电路,∞=C X ,电路断开0A =I ,0==L R U U ,220V =C U ,2)电源电压为正弦电压t u 314sin 2220=,可知314=ω 开关闭合时,电容被短路,0=C U 感抗Ω==10L X L ω,A 21122=+=LX R U IV I U L L 2110X == V I U R R 2110X ==开关断开时,电容接入电路容抗Ω==101CX C ω,感抗Ω==10L X L ω22A )(22=-+=C L X X RU IV I U L L 220X == V I U R R 2110X == V I U C C 2110X ==本题要点:电阻电容电感性质,电容隔直通交,电感阻交通直;相量计算2.4.10 无源二端网络输入端的电压和电流为V t u )20314(sin 2220 +=,A t i )33-314(sin 24.4 =,试求此二端网络由两个元件串联的等效电路和元件的参数值,并求二端网络的功率因数以及输入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解:由电压和电流相位关系可知,电压超前电流,为感性电路Ω===504.4220I U Z 电压和电流相位差 53)(-33-20==ϕ 6.053cos =Ω===3053cos 50cos ϕZ RΩ===4053sin 50sin ϕZ X L有功功率W UI P 8.5806.0*4.4*220cos ===ϕ无功功率ar 4.7748.0*4.4*220sin V UI Q ===ϕ 本题要点:iuC L C L I U Z R X X X X j R Z ϕϕϕ∠∠=∠=-∠-+=+=arctan)(R )X -(X 22C L 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功率三角形2.5.3 如图所示各电路图中,除0A 和0V 外,其余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在图上都已标出(都是正弦量的有效值),试求电流表0A 或电压表0V 的读数A) A A I I I 1.14210)10()10(2222210==+=+=b) V V V V 80)0(6)100(2221220=-=-=C)A I I I 2210=-= 此处会不会为-2A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始终为正,故此处并没有在电路图上给出参考方向d) V V V V V 1.14201)0(1)10(2221220==+=+=e) 设V U 01001∠=A j j I I I 0105510010000∠=++=+=V I j V V V O 4521001001000A 10-∠=-∠=+=A I 100= V V V 14121000==本题要点:理解相量运算,不能采取标量相加2.5.11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bc ab U U =,Ω=10R ,Ω==101C CX ω,L jX R Z +=ab 。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答案(第九章)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答案(第九章)
A、选择题
9;.1,1

9<2.1
<O ••
(2)
9.2.2(2)
⑼3・1 (1)
•■P
9,3.2
(1)
9<4.1
(1)
9.4.2 (2)
:9减3⑶、
■■■..P
9.4.4
(2)
9.4,5
、•4*

9.4.6(3>
9期・7 (2)
B、基本题
p ■■▼▼ ■
9. 2.3
M tii
M5时
.D导通F WJ Uoi
e • e •u°・••••••
CO图「晋卖虫E时「D截止,则Uo=E-5V;Ui J E时*D导通.则皿=曲.
• ••■•»«・・•••4•
9・2, 5
f a) St当Hi-0时r D导通爪则Uo = Uit雪tM K d时.D截止,则Uo - Ow
(bj图隽M Ui M a时「u导通緘则u。= ©m < o MfD截止‘则Uo=(Ji®
(31 Ua±UF5v时,:gP都导通,则V= (Mk)/(91c+lk) M 5头汪产生5/9口.5mA,Ida二las二0・5lIlA@
可更飜翰巒卑「朝待鈔的耘评亨溝單
0蓋SKIW£丹1swJa.—nooww^owHai・v™5H006、§fs••••气•••••••••••••••••••岀・A0EAw也黑Q^二織慈.賛41.亍(02至006=00匸吉&^1-丄3/2并禺卄却•♦•Jq,<■•.•••s;,M1•••«•••••••••:••••J•7••<?•••
a》UFUF3v时,% %同时导通.Jt'J Ut=3v, I尸£12-3》空2 25mA,1沪1妒U/2);

电工学简明教程答案定稿版

电工学简明教程答案定稿版

电工学简明教程答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第一章习题答案A 选择题1.12.3 (B) 1.12.4 (B) 1.12.5 (B)B 基本题1.4.5 (1)略(2)元件1和2为电源,元件3,4和5为负载(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1.4.6 380/(2110/8+R)=8/110,所以R≈3.7KΩ,WR=(8/110)2×3.7K≈20W1.4.7 电阻R=U/I=6/50*310-=120Ω,应选者(a)图.1.4.8 解:220/(R1+315)=0.35A,得R1≈314Ω.220/(R2+315)=0.7A,得R2≈0Ω.R+2R e+1R)=220/(0.2+0.2+10)≈21.2A.并联R2后,I2=E/(R+2R e+1R∥2R)≈50A.(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e +1R)*I1=216V.并联R2后,U2=(1R∥2R)*I1=200V,U1=2R e+1R∥2R=210V.(3)并联R2前,P=212*21.2=4.5KW.并联R2后,P=200*50=10KW.1.5.3 I3=I1+I2=0.31uA ,I4=I5-I3=9.61-0.31=9.3uA ,I6=I2+I4=9.6uA.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 断开还是闭合 ab R =5R ∥(1R +3R )∥(2R +4R )=200 .1.6.4 解: a U =1U =16V,b U =<[(45+5) ≈5.5]+45>×16/<[(45+5) ∥5.5] ∥5.5+45>≈1.6. c U =(45+5)∥5.5×b U /总R ≈b U /10=0.16V ,同理d R ≈c U /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2U =(R1+RP )1U /(R1+RP+R2)≈8.41V.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2U =R2*1U /(R1+RP+R2)≈5.64V. 所以输出范围为5.64-8.14.1.6.6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E2-RO2*I2+RO1*I1-E1=0RL*IL+RO2*I2-E2=0带入数据得I1=I2=20A,IL=40A1上的电流分成两个分电路① U 1单独作用:解A 5212111R )//R (R R U I 43211'1=++=++=② I S 单独作用:分流所以A 56I I I ''1'11=+=, 则1A 1-2I -I I 123===1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20W 1*20I U P 111===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80W2*-40I -U P 222===R 1电阻吸收功率:20W 1*20I R P 2231R1===R 2电阻吸收功率:40W 2*10I R P 2222R 2===则(1//1)1121I 1+++=,53I 3=Au ab ’ = E/4 = 1/4 ×12 = 3V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 ab ’’ = u ab - u ab ’=10-3=7VΩ电阻中的电流为I (从上到下)U o c =4×10-10 = 30VR eq =4ΩI=30/(4+1)= 6A1.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1.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21,I I 1.10.4 解:先用网孔法求出1I 1.10.5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 )图等效为有U 1=E 1=4V(b )图等效为有I 1=2E 1/2R 1=4/R 1=1A =>R 1=4ΩI=4/4+1=4/5A1.11.4 解: V AV B VAV AVC V B1.12.9 解:1.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后, uc(--)=0, t放=RC=10ms Uc(t)=10exp(-100t)V(0<=t<= )Uc(t)=10exp(-1)v=3.68v2.开关第二次动作Uc(t+)=uc(t-)=3.68vUc(--)=10, t充=10/3msUc(t)=10-6.32exp(-300(t-0.01))vUc(2*10E-2s)=10-6.32exp(-3)v=9.68v 3.开关第三次动作Uc(0.02+)=uc(0.02-)=9.68vuc(--)=0 t=10msuc(t)=9.68exp(-100(t-0.02))解: i(0+)=i(0-)=-6/5AI(--)=6/5AT=i/R=9/5sI(t)=6/5-12/5exp(-5/9t)A利用叠加法得: i(t)=9/5-8/5exp(-5/9t)A1.11.2 解:VX UA S VX UA 212209.23128.51220209.3324S =+-=-=+++-=闭合时,断开时, 1.11.3 解: 利用叠加定理计算1.12.6 解:(a )i(0+)=i(0-)=0,i(∞)=3A(b )i(0+)= i(0-)=0,i(∞)=1.5A(c )i(0+)= i(0-)=6A,i(∞)=0(d )i(0+)= i(0-)=1.5A,i(∞)=1A1.12.7 解: uc(0+)=uc(0-)=R3I=60VUc(∞)=0τ=RC=[(R2//R3)+R1]C=10mS∴ Uc(t)=60e-100ti1(t)=Uc(t)/(R1+(R2//R3))=12e-100t mA1.12.8 解: uc(0+)=uc(0-)=54VUc(∞)=18vτ=RC=4mS∴ Uc(t)=36e-250t+181.9.9 解: (1) 利用叠加定理求IU1单独作用:I’=U1/(R1+R)=5AIS单独作用:I’’=R1/(R1+R) IS=1A I=6A(2) KCL: IR1=IS-I=-4AIR3=U1/R3=2AIU1=IR3-IR1=6AUIS=RI+R2IS=10V(3) PU1=60WPIS=20WPR3=20W PR1=16W PR2=8W PR=36PU1+PIS=PR1+PR2+PR3+PR=80W 功率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习题 A选择题2.1.1(2) 2.2.1(2) 2.2.2 (1)2.3.1(1) 2.3.2(3) 2.4.1(2)2.4.2(3) 2.4.3(2) 2.4.4(1)2.5.1(2)(4)2.5.2(1) 2.7.1(1)2.8.1(3) 2.8.2(2) 2.8.3(3)2.8.4(3)B基本题2.2.3 U=220V,,U=220V =V2.2.4V2.4.5 (1)220V交流电压(2)U=220v2.4.6== L=40(H)2.4.72.4.8 I===27.7(mA)λ=2.4.9 W= wL=314*1.65=518.1 I===0.367(A)Z=wλ= P= Q= w*=0.588(v)2.5.3 (a) (b) (C) (d)(e)2.5.4 (1) (2) 为电阻时,(3)为电容时,2.5.5令, I2= =11< AI=I1+I2=11 P=UIcos2.5.6 i1=22 i2= A2表的读数 I2=159uA A1表的读数 I1=11U比I超前所以R=10(L=31.8mHI=I1+I2=11 A读数为112.5.7 (a) Zab=(b) Zab=2.5.8 (a) I==1+j1 (b) I=2.5.9 (A)Us=(-j5)*I=5-j*5 (b) Us=5*Is+(3+4j)*I=130+j*75解:==0.707<U=(2+j2)*I+Uc=j2+1令Ubc=10<则==UR=RI=5 j=5< Zab=R+ j2.6.1 f===480Khz<535KHz==1.84Mhz<1605KHz 频率可调范围为480至1840KHZ,能满足中波段535至1605KHZ的要求2.6.2(1)R=2.6.3设Z=R+jX =10|Z|*I=Uz X= Z=10A、选择题9.1.1 (3) 9.2.1 (2) 9.2.2 (2) 9.3.1 (1)9.3.2 (1) 9.4.1 (1) 9.4.2 (2) 9.4.3 (3)9.4.4 (2) 9.4.5 (1) 9.4.6 (3) 9.4.7 (2)B、基本题9.2.3当 Ui ≥ 5 时,D导通,则 Uo = Ui ;当 Ui < 5 时,D截止,则 Uo = 5 v.9.2.4(a)图:当Ui ≥ E时,D导通,则Uo = E = 5 v。

电工学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1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

(a)越高(b)越低(c)不能确定2理想电压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 )。

(a)越大(b) 越小(c)不能确定3图示电路中,当R1 增加时,电压U2 将( )。

(a) 变大(b)变小(c) 不变4图示电路中,当R1 增加时,电流I2 将( )。

(a)变大(b)变小(c) 不变5把图1所示的电路改为图 2 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1 和I2 将( )。

(a) 增大(b)不变(c)减小6把图1所示的电路改为图2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1 和I2 将( )。

(a)增大(b)不变(c)减小7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

(a)有等效变换关系(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c)有条件下的等效变换关系8图示电路中,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应该是一个( )。

(a)2 A 的理想电流源(b) 2 V 的理想电压源(c)不能代替,仍为原电路9图示电路中,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应该是一个( )。

(a)2 A的理想电流源(b)2 V的理想电压源(c)不能代替,仍为原电路10图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 L 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 )。

(a)理想电压源(b)理想电流源(c)不能确定11图示电路中,已知I1= 11 mA ,I4= 12 mA,I5= 6 mA。

求I2 ,I3和I6。

12图示电路中,已知:I S =2 A,U S=12 V,R1=R2=4 Ω,R3=16 Ω。

求:(1) S 断开后A点电位V A ;(2) S 闭合后A点电位V A 。

13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24 V,R1 = 20 Ω,R2 = 30 Ω,R3 = 15 Ω,R4 = 100 Ω,R5 = 25 Ω,R6 = 8 Ω。

求U S 的输出功率P。

14求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和电流源发出或吸收的功率值,并说明哪个是电源,哪个是负载?15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2 。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第二章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第二章答案

,J.J)有一正炫电嫌•其初相位分_的'初鰌值“獬镢电戴•^黴O^loAA (2) ^ A (3> 10i m i⑶J.2J—“了#,in(w—30.〉示式为(^(1) £/ 10 2^-—V C2yt>*io /—30* V ⑶ lj眶 10«^_>r)"f J⑵----2.2.2*~l1~l~*2'f'^=*4V2s i n c t A4-8V2»i n C o»t4-90*>A-V-4V2*m C«t90°) A,则总电流i的相貴表示式为()•(1> ^ = 4 V^"Z45_A (2) J=4 V2/—45° V C3> 1=4 /45° Aimi⑴.么3. 1在电感兀件的交流电路中,已知M= V^Jsinoit,興K >•⑴/=在(2"=j S (3) i='}coLU imi⑴2.3-2在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中,已知u=V^U s i n o i t,则C)。

⑴/=S(2) /=j£ (3)i=io>a> i m(3)2.4.1在及L C串联电路中,阻抗模()。

(1)\Z\=^~(2)l Z I=^f(3)|Z|=^1 1If解 J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V图2. 4.1习题2. 5.1的图 '9^ (3) Z\ =Z2=Zzfi:2. 4.2在zee 串联电路中•( ⑴卜為⑵卜為【解J (3)2.4.3在/?IX •串联电路中,已知及= 则电辂的■ 率因数cos 炉等于( )• (1) 0. 8 (2) 0. 6 (3X J £解】(2)2.4.4在/?1^串联电路中,已知及=<^==叉£:==5 0』=1/2!八,则电路 端电压&等于( )。

电工学简明教程大二 第二版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大二 第二版答案

图 1
)。
.
图 1
.
图 2
.
7 理 想 电 压 源 和 理 想 电 流 源 间( )。 (a) 有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b) 没 有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c) 有 条 件 下 的 等 效 变 换 关 系 8 图 示 电 路 中,用 一 个 等 效 电 源 代 替,应 该 是 一 个( (a) 2 A 的 理 想 电 流 源 (b) 2 V 的 理 想 电 压 源 (c) 不 能 代 替,仍 为 原 电 路
(a) u = 380sin(100 t+180°) V (b) u =-311sin200πt V (c) u = 220sin(628 t+180°) V 2.某 正 弦 电 流 的 有 效 值 为 7.07 A,频 率 f =100 Hz,初 相 角ϕ = -60°, 则 该 电 流 的 瞬 时 表 达 式 为 ( )。 (a) i = 5sin( 100 πt-60° ) A (b) i = 7.07sin( 100 πt+30° ) A (c) i = 10sin( 200 πt-60° ) A &= 4 + j3 对 应 的 正 弦 电 流 可 写 作 i = ( 3.与 电 流 相 量 I )。 (a) 5 sin(ωt+53.1°) A (b) 5 2 sin(ωt+36.9°)A (c) 5 2 sin(ωt+53.1°)A 4. 用 幅 值 ( 最 大 值 ) 相 量 表 示 正 弦 电 压 u = 537sin(ωt-90° ) V ( )。
i + u
R + u - R + uL
L

uC + C

电工学简明教程 第二版 与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  第二版  与答案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1.1 频率与周期
周期 T:正弦量变化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频率 f:正弦量每秒内变化的次数; I m
f 1 T
i 2 t T/2 T t T
角频率 :
w =
2p T
0
= 2p f
–Im
[例]我国和大多数国家的电力标准频率是 50 Hz,试求其 周期和角频率。
[解]
A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2.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电路分析是确定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关系及能量的转换问题。 本节从电阻、电感、电容两端电压与电流一般关系式入手, 介绍在正弦交流电路中这些单一参数的电压、电流关系及能量 转换问题。为学习交流电路打下基础。
2.3.1 电阻元件
设在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i 1.电压电流关系 u iR 根据欧姆定律 + i = I m sin w t u R 设 u = R i = R I m sin w t = U m sin w t 则 – 式中 U m RI m 或
i = I m sin(w t+y )
上式中
的相量式为
(有效值相量)
jy I = I (cos y + j sin y ) = Ie = I y
j=
- 1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 按照正弦量的大小和相位关系画出的若干个相量的图形, 称为相量图。 [例] 若 i1= I1msin( t + i1) i2 = I2msin( t+i2), 画相量图。
P=UI O
t
平均功率
1 P= T
T
ò0
U2 p dt = U I = = I 2R R

(完整)电工学简明教程考试题库

(完整)电工学简明教程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1.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有 电源 、 负载 和 中间环节 3个基本部分组成。

具有单一电磁特性的电路元件称为 理想 电路元件,由它们组成的电路称为 电路模型 。

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 传输 、 分配 和 转换 ;对电信号进行 传递 、 存储 和 处理 。

2.反映实际电路器件耗能电磁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电阻 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磁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电感 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电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电容 元件,它们都是无源 二端 元件。

3.电路有 通路 、 开路 和 短路 三种工作状态。

当电路中电流0R U I S =、端电压U =0时,此种状态称作 短路 ,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内阻 上。

4.从耗能的观点来讲,电阻元件为 耗能 元件;电感和电容元件为 储能 元件。

5.电路图上标示的电流、电压方向称为 参考方向 ,假定某元件是负载时,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元件的电流方向应为 关联参考 方向。

6.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最大值 ;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 角频率ω ;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初相 。

三者称为正弦量的 三要素 。

7.由上述三个关系式可得, 电阻 元件为即时元件; 电感 和 电容 元件为动态元件。

8.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 50Ω ,该电路为 容 性电路。

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 450W ,吸收的无功功率又为 600var 。

9.PN 结的单向导电性指的是 PN 结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阻断的特性 。

10.硅晶体管和锗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时,其发射结电压U BE 分别为 0.7 V 和 0.3 V 。

11.晶体三极管有两个PN 结,分别是 发射结 和 集电结 ,分三个区域 饱和 区、 放大 区和 截止 区。

晶体管的三种工作状态是 放大状态 、 饱和状态 和 截止状态 。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答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8-3习题解答A选择题.1.1有一准确度为级的电压表,其最大量8程为50V,如用来测量实疼值为25V的电压时,则相对测量误差为()。

(1) 士0. 5⑵士2% (3) 士0. 5%【解1⑵8.1.2有一电流表,其最大量程为30 A。

今用来测量20A的电流时,相对衡量误差为±1.5%,则该电流表的准确度为()。

(1)1级(2)级(3)级【解】⑴8.1.3有一准确度为 2.5级的电压表,其最大量程为100 V,则其最大基本误差为()。

(1) ±2. 5 V (2) ±2.5(3)±2. 5%【解】⑴8.1.4使用电压表或电流表时,要正确选择量程,应使被测值()。

小于满标的-"半左右⑵超过满标值的一半以上(3)不超过满标值即可【解】⑵交流电压表的读数是交流电压的()。

(1)平均值(2)有效值(3)最大值【解】(2)*2-2测量交流电压时,应用()。

_(1)磁电式仪表或电磁式仪表8.在多量程的电压表中,量程愈大,则其倍压器面值()oo(2) 电磁式仪表或电动式仪表(3) 电动式仪表或磁电式仪表L 董程的电流表中’量程愈大,则其分流器的阻值((1)愈大(2)愈小【解】⑵8.4.1(1)愈大(2)愈小(3)不变 【解】⑴8.6.1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通常采用()来测量三相功率。

(1)两功率表法(2)三功率表法(3) 一功率表法【解】⑴基本题8.1. 5电源电压的实际值为220 V ,今用准确度为 1. 5级、满标值为250 V 和准确度为级、满标值为500 V 的两个电压表去测量,试问哪个读数比较准确【解】用级、250 V 电压表测量:最大基本误差 A U m - 士 1. 5% X 250 75 V相对测量误差r =^^X 100% = 士 %用级、500 V 电压表测量:最大基本误差 A U m = 士 %X 500 V= 士5 V相对测量误差r =_|x i 00% = ±%显然,前者较为准确。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一二章习题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一二章习题答案

(a)
(b)
b
I s1
U s1 R1
10 1
10A
Is2
Us2 R2
6 3
2A
网络简化如图(c)所示。 对图(c)电路, 可按分流关系求得R的电流I为
a
I
Is1 R1 Is2 R2 R
Is
a I
R12 R b
(b)
b
(c)
3
I
R12 R12
R
I
s
4 12 3 6
4 3
1.333A
4
注意:用电源变换法分析电路时,待求支路保持不变。
1.375e100t
A
波形图
例:电路如图,t=0时合上开关S,合S前电路已处于
稳态。试求电容电压 uc和电流 i2、iC。
t=0 S
9mA
R 6k
uC+-
iC
C 2F
i2
3k 9mA
R 6k
+
uC (0-)
t=0-等效电路
解: 用三要素法求解
t
uC uC () uC (0 ) uC () e
w 2pf 2p ´ 50 100prad / s U1 10V , q1 60° U2 20 2V , q2 30°
所以 u1 2U1 sin(wt q1) 10sin(100pt 60°)V u2 2U2 sin(wt q2 ) 40sin(100pt 30°)V
例10、如图(a)、(b)所示电路中, 已知电流表A1、A2、A3都是
S闭合后, 各支路电流的初始值和电感上电压的初始值。
解 (1) 由已知条件可得
uC (0 ) 0 , iL(0 ) 0 (2) 求t=0+时, uC(0+)和iL(0+)的值。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答案 第九章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答案 第九章

A、选择题9.1.1 (3)9.2.1 (2)9.2.2 (2)9.3.1 (1)9.3.2 (1)9.4.1 (1)9.4.2 (2)9.4.3 (3)9.4.4 (2)9.4.5 (1)9.4.6 (3)9.4.7 (2)B、基本题9.2.3当Ui ≥ 5 时,D导通,则Uo = Ui ;当Ui < 5 时,D截止,则Uo = 5 v.9.2.4(a)图:当Ui ≥ E时,D导通,则Uo = E = 5 v。

当Ui < E 时,D截止,则Uo = Ui。

(b)图:当Ui ≤ E 时,D导通,则Uo = Ui;当Ui > E时,D截止,则Uo = E = 5 v。

(c)图:当Ui ≤ E 时,D导通,则Uo = 5 v;当Ui > E时,D截止,则Uo = Ui。

(d)图:当Ui < E 时,D截止,则Uo = E = 5 v;当Ui > E时,D导通,则Uo = Ui。

9.2.5(a)图:当Ui ≥ 0 时,D导通,则Uo = Ui;当Ui < 0 时,D截止,则Uo = 0。

(b)图:当Ui ≥ 0 时,D导通,则Uo = o;当Ui < 0 时,D截止,则Uo = Ui。

9.2.6(1)U A = U B= 0 时,D A、D B导通,则V y= 0,I Db= I Db= (1/2) I R=1.5 mA,I R=12/R=3mA。

(2)U A=3v,U B=0时,D A截止,D B导通,则V y=0,I DB=I R=12/R= 3mA,I DA = 0。

(3)U A=U B=3v时,D A、D B同时导通,则U Y=3v,I R=(12-3)/R=2.25mA,I DB=I DA=(1/2)I R=1.125mA。

9.2.7(1)Ua=6v,Ub=0时,DA导通,DB截止,则Vy=(10v*9k)/(1k+9k)=9v,I Db=0,I DA=10v/(1k+9k)=1m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学简明教程试题及答案【电工学简明教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电压的单位是:
A. 安培
B. 瓦特
C. 伏特
D. 欧姆
2. 电流的方向是由:
A. 正极到负极
B. 负极到正极
C. 电场的正方向
D. 磁场的正方向
3. 在电路中,电阻的作用是:
A. 限制电流大小
B. 控制电压大小
C. 调整电阻大小
D. 保护电路安全
4. 串联电路中,电阻等效为:
A. 相加
B. 相减
C. 相乘
D. 相除
5. 并联电路中,电流等效为:
A. 相加
B. 相减
C. 相乘
D. 相除
二、填空题
1.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

2.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___。

3. 电压等于电流乘以_________。

4. 串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流_________。

5.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_________。

三、计算题
1. 如果一个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5欧姆、10欧姆和15欧姆,串联连接,求总电阻。

2. 如果一个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5欧姆、10欧姆和15欧姆,并联连接,求总电阻。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欧姆定律?
2. 请简要解释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区别。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伏特
2. A. 正极到负极
3. A. 限制电流大小
4. A. 相加
5. B. 相减
二、填空题
1. 安培
2. 欧姆
3. 电阻
4. 相加
5. 倒数之和
三、计算题
1. 总电阻 = 5欧姆 + 10欧姆 + 15欧姆 = 30欧姆
2. 总电阻 = 1 / (1/5 + 1/10 + 1/15) =
3.75欧姆
四、简答题
1. 欧姆定律是指在恒定温度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公式为V = I * R。

2. 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别通过各个电阻,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电流之和;而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电流之和。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