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案示例之二

合集下载

历史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历史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历史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针对中国近代史中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进行教学。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这场斗争的背景、目标和影响,进一步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形成和影响;2. 理解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背景、目标和方式;3. 分析这场斗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北洋军阀统治的形成和影响;2.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背景、目标和方式;3. 这场斗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背景、目标和方式;2. 分析这场斗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2. 小组讨论;3. 学生报告。

教学资源准备:1. 教科书和参考资料;2.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3. 学生分组讨论或报道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1.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是一个军阀统治的场景。

2.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对这幅图片上的情景有什么了解?你们知道这张图片上的人是谁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介绍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影响。

二、学习1. 教师讲授北洋军阀统治的形成和影响。

2. 学生带着问题听讲,随时记录下他们的问题和疑惑。

三、讨论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你们认为为什么会有人反对北洋军阀统治?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四、学习1. 教师介绍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背景、目标和方式,并提供相关案例。

2.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五、学生报告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重要事件或人物进行研究。

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做简短的报告,介绍该事件或人物的背景、目标和影响。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整个课堂内容,并解答学生的疑惑和问题。

2.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写下。

七、作业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内容回答几个问题,如: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你个人对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有什么看法?。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精品教案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精品教案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标要求《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材料,了解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军阀混战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推行的独裁统治;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护国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3.通过学习宋教仁、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活动与袁世凯的复辟活动,感知近代民主革命的曲折性与艰巨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2.教学难点袁世凯能够复辟帝制的原因以及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随堂练习1.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千古”,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

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C )A.篡夺革命果实 B.镇压二次革命C.公然复辟称帝 D.出卖维新派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下表主要反映了20世纪初期的中国( D )A.北洋军阀的统治黑暗腐朽 B.辛亥革命成果得到巩固C.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共识 D.民主发展之路艰辛曲折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共同点的是( C )A.都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B.都是武装斗争C.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D.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4.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概括为( A )A.武装革命、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军阀混战B.维新变法、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军阀混战C.师夷长技、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D.武装革命、建立民国、民主共和、民主科学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张作霖、吴佩孚、冯国璋、曹锟、段祺瑞……这些北洋军阀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

请同学们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北洋军阀人物,查阅其生平资料,并把他的故事和同学们分享。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历史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历史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历史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本课重点: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本课难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和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1、教师介绍北洋军阀是指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的、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拥有新式武器装备的反动封建军事政治集团。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凭借手中的军事实力,对清政府和革命派大耍反革命的两手,把清政府和革命派同时打了下去。

孙中山等企图以《临时约法》、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搞专制独裁。

袁世凯表面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在拟定各部部长名单时,却竭力排斥革命党人,结果北洋军阀掌握内阁实权。

不久,唐绍仪内阁倒台。

2、掌握内阁实权孙中山的解职和临时政府的北迁,标志着革命遭到严重挫败,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

标志:孙中山宣布解职(1912年4月1日)教师指出:革命派既然交出了政权,企图依靠一纸约法来实现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使中国走上民主的轨道,历史证明这是多么幼稚的幻想。

二、二次革命1、原因(学生看书总结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①“宋案”使国民党人开始认清袁世凯专职独裁的真面目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为筹集反革命战争经费,他不惜出卖国家主权,1913年4月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定了《善后借款合同》,袁世凯独裁卖国的野心暴露无遗。

②善后大借款”暴露袁世凯卖国独裁的野心袁世凯得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凶相毕露。

1913年夏,借口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曾通电反对善后大借款是不服从中央,下令免职。

并派兵南下,发动了反革命内战。

③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袁世凯罢免赣粤皖三省国民党籍都督国民党人被迫应战。

1913年7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宣布独立;黄兴在南京响应,随后,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省先后宣布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

2、“二次革命”(1913年)教师讲述:二次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继续,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与公然践踏民主共和制度的袁世凯之间的一场武装斗争,最终因为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而遭到失败。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下册《北洋军阀》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下册《北洋军阀》教案、教学设计
-说明:“学习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我们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认识到国家统一、民主法治的重要性,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布置课后作业,如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掌握北洋军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难点是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现象的解读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难点是提高学生的历史评述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哪些与中国近代Fra bibliotek相关的内容?”
3.阐述北洋军阀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说明:“北洋军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动荡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历史时期,探寻其中的故事。”
(二)讲授新知
3.请同学们阅读一本与北洋军阀时期相关的历史书籍,并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要求:概括书籍内容,提炼自己的观点,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4.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北洋军阀时期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结合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思考如何将历史经验教训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反思日记,表达自己的感悟。
4.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态度,使学生学会理性看待历史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主题: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科:历史时间:2个课时,每节课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和影响。

2. 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历程。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1. 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和影响。

2. 活动主要领导人及其斗争经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历程。

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小组合作讨论、多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和影响,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 学习和讨论(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历史课本和其他资料,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历程。

学生分小组讨论,整理出各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和活动主要领导人,展示给全班。

3. 汇报和讨论(10分钟):学生代表组织现场展示,向全班汇报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并与全班一起讨论。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复习相关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了解。

2. 学习和讨论(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活动主要领导人,并通过多媒体资源、书籍等搜集更多有关这个领导人的资料。

小组成员讨论领导人的贡献和影响,并准备一个简单的演讲或展示。

3. 演讲和讨论(10分钟):学生小组进行演讲或展示,介绍他们选择的活动主要领导人,并与全班一起讨论每个领导人对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贡献。

4.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有影响力的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活动主要领导人,并以作文的形式,描述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教学资源准备:1. 图片或视频展示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和影响。

2. 历史课本和其他资料。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查找和展示相关资源。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背景、主要矛盾和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2.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弊端,理解人民群众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必要性。

3.掌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主要矛盾。

2.人民群众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人民群众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实质。

2.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弊端,理解人民群众反抗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为什么民国时期的社会秩序依然混乱,人民生活困苦呢?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斗争,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背景老师讲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两大主要矛盾。

北洋军阀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加剧了社会矛盾。

3.人民群众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1)护国运动:1915年,袁世凯称帝,企图恢复帝制。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袁世凯。

护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最终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2)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激起了五四运动。

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罢课、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北伐战争:1926年,国共两党联合发动北伐战争,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北伐战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最终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4.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弊端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人民群众斗争,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存在哪些弊端,导致了人民群众的反抗?学生回答:政治腐败、经济剥削、军事割据、民生凋敝等。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示范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统编)】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示范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统编)】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本课有四个子目: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

四个子目突出两条主线:一是北洋政府对内逐步实现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二是民主革命者和广大人民逐步清醒,奋起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

袁世凯上台之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

为了维护共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进行了“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与北洋军阀展开不懈地斗争。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教学目标1.了解北洋政府名称的由来,认识北洋政府的性质。

2.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采取的革命行动,认识到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3.通过图表与数据分析,能够认识到军阀混战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同时提升维护国家和平与统一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以及军阀割据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教师:这幅漫画描绘的是一只猿猴站在象征权力的天安门城楼上,手握长柄大刀,上面赫然写着“刀大杀人多”,意在讽刺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

袁世凯上台之后一再破坏共和,甚至公然复辟帝制。

为了维护民主共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政府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这中间的经过与情形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来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设计意图)本课以漫画来引入,通过对漫画的讲解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思考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对革命的影响。

【讲授新课】一、二次革命北洋政府:清朝的行政区划中辽宁奉天省、河北直隶省、山东等沿海省份通称为北洋,负责管理北洋地区事务的官员就叫做北洋大臣。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2》精品教案(word版)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2》精品教案(word版)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课标要求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教学目标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专制活动, 认识到民主与专制专制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在绝望中死去, 说明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教学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军阀割据.教法分析讨论法、问题探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导入新课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一、二次革命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说一说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学生答复:宋教仁遇刺案教师提问:宋教仁遇刺案的背后真凶涉及到谁?学生答复:经查, 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 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宋教仁?学生答复: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 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使得袁世凯大为惊恐.2.教师讲述:“宋案〞发生后, 袁世凯决心以武力平复国内的舆论压力和革命党人的斗争. 请问袁世凯是怎样做的?“二次革命〞的结果又是如何?学生答复:袁世凯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 并派兵南下. “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分散, 最终被袁世凯镇压下去了.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教师提问: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 为了建立专制统治, 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答复: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下令解散国民党③解散国会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⑤修改总统选举法, 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 可指定继承人2.教师强调: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 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局部内容, 以换取日本对自己的支持. 请同学们列表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学生答复:成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聘用日本人为参谋等.3.教师强调:至此, 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假设揭, 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即将登场. 并展示图片《袁世凯祭天》三、护国战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说一说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战役有哪些领导者?学生答复: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不得人心. 主要领导人有:蔡锷、李烈钧、唐继尧.2.教师讲述:蔡锷、李烈钧等领导的护国战争, 从云南北上讨袁, 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 但因袁世凯的复辟行径, 不得人心, 北洋军节节败退. 1916年,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为什么会失败?〔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教师总结: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 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 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开展潮流, 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 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②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觉悟程度提高, 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根底.③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 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④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 袁世凯众叛亲离, 帝国主义也改变了对袁世凯支持的态度.四、军阀割据 1.教师讲述:袁世凯死后, 北洋军群龙无首, 逐渐分裂.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说一说北洋军阀分裂后的主要派系?控制的区域有哪些?派系领导者控制区域直系冯国璋曹锟江苏、江西、湖北等皖系段祺瑞北京政府,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张作霖东北滇系唐继尧云南、贵州桂系陆荣廷广东、广西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学生答复:略教师总结: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 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 二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 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统治:对内实行军事专制统治, 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依附帝国主义.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 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课堂小结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是中华民族的灾难时期, 军阀割据, 政治动乱, 被称为最黑暗的时期. 这一时期, 旧的秩序被打破, 新的秩序尚未建立, 新旧体制杂糅并存.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成果, 坚持不懈地反对北洋军阀的专制专制统治. 这些斗争, 虽然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美梦, 却丝毫没有改变军阀专制专制统治的黑暗现实. 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板书设计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组成局部;掌握《共产党宣言》的起草人、发表时间、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了解第一国际的建立与巴黎公社的活动及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终生从事革命活动创立马克思主义及其对人类作出的巨大奉献的学习, 培养学生全面深入认识个人在历史开展中的作用和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难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工人运动的影响.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的?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有哪些?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哪些影响?【新课导入】〔情景式导入〕播放《国际歌》, 配合文字:这首歌在世界上传唱了一百多年, 在这一百多年里, 它鼓励着世界上不同肤色, 不同语言, 受压迫的人起来对抗, 它是著名的法国工人运动领导者之一欧仁·鲍狄埃为纪念国际工人运动而作的, 19世纪的工人运动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合作探究】知识点一马克思与恩格斯1.结合教材P98、P99的内容, 思考:〔1〕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哪个国家的人?答案提示:德国人.〔2〕马克思早期的活动是怎样的?他与恩格斯是怎么认识的?答案提示:马克思博士毕业后, 开始从事政治活动. 他屡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 抨击普鲁士政府. 普鲁士政府决定查封报纸, 马克思被迫转赴法国巴黎并在那里结识了恩格斯. 两位青年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从此, 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 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3〕1849年, 马克思到了哪里?在那里做了什么?答案提示:1849年, 马克思移居伦敦. 定居伦敦后, 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就成了马克思几乎每天必到的地方. 他在这里查阅资料, 撰写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和文章. 其中, 《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1883年3月14日, 马克思在伦敦去世, 葬于海格特公墓.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哪三个组成局部?答案提示:马克思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知识点二《共产党宣言》1.结合教材P100的内容, 思考:《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 它本来是一份什么文件?是谁写的?在哪里出版?答案提示: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在伦敦出版.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案提示:①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③宣言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④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因此, 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3.《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工人阶级的目标是什么?答案提示: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 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 即共产党,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4.《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提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开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开展的开放的理论, 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从此,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开展.知识点三第一国际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开展, 使得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864年, 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史称“第一国际〞. 这个组织成立后, 做了什么事?答案提示:第一国际成立后, 在各国建立支部, 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 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2.巴黎公社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答案提示:1870年,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 社会矛盾激化. 1871年3月18日, 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 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得到了第一国际的支持, 公社的很多领导都是第一国际的成员.3.巴黎公社最终取得成功了吗?答案提示:5月28日, 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 公社失败.教师总结: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因为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 大的政治环境不允许巴黎公社存在下去;无产阶级自身尚未完全成熟, 虽能建立政权, 却还缺乏稳固政权的经验.课堂小结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来, 没有一个学说像它那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开展的历史进程, 没有一个学说像它那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没有一个学说像它那样敢于汲取人类社会不断累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给黑暗中前行的人们点燃了火把.但一种新的制度确实立不是一帆风顺的, 需要不断地斗争和创新.板书设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崛起⎩⎪⎪⎨⎪⎪⎧ 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共产党宣言》⎩⎪⎨⎪⎧ 发表时间:1848年内容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 成立:1864年领导的活动:巴黎公社。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人教版][上册]第二十二节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人教版][上册]第二十二节

启发学生找出宋教仁 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 目的,认识宋教仁的幻想 性。
2、“宋案”。国民党成立后,成为
国内第一大党。由于宋教仁积极
奔走竞选,国民党在国会议员选
打出“宋教 仁简 介”
举中独占优势,由宋教仁组阁的 幻灯片,让学生知道宋教仁
呼声甚高。袁世凯决不容许国民 的字:“ 豚(钝)初”。
党内阁成立,1913 年 3 月, 国
阅读教材 130—131 页 内容,归纳袁世凯复辟帝制 三部曲,掌握袁称第时间: 1915 年 12 月。
补充袁世凯出卖 国家 主权的材料,加深对袁卖国 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2、孙中山号召讨 袁和蔡锷等 发动 护国运动。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 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孙中 山发表《讨袁宣言》,指出袁世 凯“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号 召“爱国之豪杰共图之”。1915 年底,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宣布云南独立,护国战争爆发。
海关税作抵押,借款 2500 万英 对内镇压,对外投靠帝国之
镑,作为对内镇压的军费。
一的本质。
教学内容
教 学活动
4、二次革命。“宋案”和《善后大
借款》暴露了袁世凯对内镇压、
引导学生小 结以 上所
对外出卖主权 投靠帝国主 义的 学内容,从而认识“二次革
本质。袁世凯公然践踏民主共和 命”爆发的必然性,并导入
平顶山市实验中学
温廷利 2001.9.5
教学内容
教 学活动
【导入语】 1911 年,中国发生了一件重大的
历史事件,那就是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 展示课件封面,使学生 同学们知道这场革命的主要领导者是谁 掌握本节课题,并对本节课 吗?(答:孙中山 )(板书)孙中山领 主要内容有一初步认识。 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 人心。但是,最后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谁 所窃取了呢?(答:袁世凯)(板书)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以后,以孙 通过学生齐答和板书, 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 导入本课内容,使学生对本 民主共和政体,同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 课两大对垒阵营的核心人 军阀展开了一次又一次激烈的斗争。这 物孙中山、袁世凯有较深刻 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第 的认识。 22 课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板书)

8年级 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8年级 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三、教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本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成为中华民国新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由此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一、预习铺垫1.介绍北洋政府北洋: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管辖。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

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2.介绍北洋政府统治时期3.内容标准解读北洋政府上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之权,下接南京国民政府之政。

北洋政府时期是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阶段。

北洋政府以北洋军队为统治支柱,对内独裁专制,争权夺利;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权。

在这一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者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持续、坚决的斗争。

4.自学提示1两条主线北洋军阀:“宋案” 复辟帝制军阀割据资产阶级: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继续探索自学提示2(1)什么叫“宋案”(2)二次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导火索)、时间、结果(3)袁世凯为推行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对内、对外)结果怎么样(4)护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领导者、结果(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哪三大派系军阀?其代表是谁?目的、手段、影响5.小组成员之间分享问题的答案及困惑小组长在本班分享本组答案及困惑小组长4、5、7、8、6分别回答问题1、2、3、4、5以及本组的困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 历史 上册 第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 历史 上册 第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宋教仁案;二次革;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大和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混战局面以及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袁世凯上台之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解散国民党和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

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政府开展了不懈斗争。

这中间的经过与情形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二)讲授新课一、二次革命1、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是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

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

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

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

孙中山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改总统制为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内阁制是以议会为基础而形成的内阁的首脑由议会中通过选举而产生的议员中占多数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总统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不掌握实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枢机构采取责任内阁制,大总统主持日常政务,袁世凯对此极为不悦,但已不容他置嚎。

七年级历史下册《北洋军阀》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北洋军阀》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展示一组北洋军阀时期的图片,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动荡、北洋政府成立、军阀割据等,引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关注。
教师引导语:“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的这组图片,展示了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的景象。那么,这个时期是什么时期呢?它在我国历史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时期的历史——北洋军阀。”
3.掌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主要人物,如袁世凯、段祺瑞、曹锟等,了解他们的政治主张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4.提高历史阅读能力,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相,培养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现象,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创设历史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再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视频,如北洋政府成立、军阀混战等,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结合课本内容,设计课堂小游戏,如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3.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再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设计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矛盾,提高课堂氛围。
4.教师适时引导,指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学生活动:认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五)总结归纳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案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学目标:1.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特点。

2.掌握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

3.分析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困境,并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教学重点:1.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特点。

2.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

教学难点:1.分析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困境。

2.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书及其他相关资料。

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特点,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北洋军阀统治是指什么?2.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是什么?3.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是什么?Step 2 学习和讨论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并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

教师引导讨论,并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补充。

问题:1.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有哪些重要事件?2.这些事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Step 3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困境学生分析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困境,并归纳总结。

教师给予指导和补充。

问题:1.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有哪些困境?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困境?Step 4 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学生通过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困境的分析,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

问题:1.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困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什么转折点?2.这个转折点对中国近代史有什么重要意义?Step 5 总结和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总结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并评价这场斗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师进行点评。

Step 6 拓展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相关的拓展阅读,并进行分享。

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评价。

Step 7 课堂结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对中国近代史进行深入思考,并布置相关作业。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案.doc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案.doc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本课分析《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是本单元的第4课。

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通过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一系列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本课可分为两条基本线索:一是袁世凯对内建立和加强独裁统治,乃至于复辟帝制和对外卖国的种种倒行逆施;二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

要从总体上认识到,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辛亥革命的“余波”,突出特征是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复辟的斗争。

学情分析这节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知道《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并理解其反动性。

2.通过介绍宋教仁遇刺,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通过评价袁世凯,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3.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教学难点1.袁世凯复辟帝制并且迅速垮台的原因可以从袁世凯本身、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思想领域、资产阶级民主派四个方面来理解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条件;复辟迅速垮台的原因可以从辛亥革命的影响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民意,必定会被推翻。

因此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设计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设计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北洋政府的建立,通过合作探究了解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复辟帝制与卖国行径,通过活动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的史实,感受民国初年中国时局的动荡状况。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充满曲折的,革命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知道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深刻理解孙中山“革命还没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学习孙中山等为了中国的统一牺牲个人、高风亮节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卖国行径,北洋军阀混战。

2.难点:理解民国初年共和专制的斗争。

三、教学策略1.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

2.采用史料教学法。

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四、教学过程1.复习背景,导入新课2.探究活动3.汇报交流4.评述历史,感受割据五、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本课时最大的特点就是设计了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并进行了认真的汇报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阅读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图片、P18三则资料,以及教材内容。

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开展探究活动。

并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探讨时间,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在汇报交流环节,教师围绕教学重点提问,理顺教材思路,与学生一道解决难点问题,把握主干知识。

这样既有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又有合作探究的机会,既让学生个别发言,又让学生各抒己见。

课堂很有实效。

本课时的第二个特点是教学语言诙谐幽默,课堂生动成趣。

本课在分析袁世凯建立北洋政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袁世凯的做法进行评价,教师在总结过程中采用了“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我的人,我的权力我独有”的表述,诙谐幽默,活跃了课堂气氛。

2.不足之处导入环节采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虽然好处多多,但对激发学生兴趣效果不是很好。

PPT设计不是很美观。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案示例之二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案示例之二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案示例之二教案示例之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材分析《临时约法》和国会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象征,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从袁世凯到段祺瑞,北洋军阀肆意践踏民主制度。

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果实,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都因未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告失败了。

这预示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即将过去。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北洋军阀概念;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和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号召讨袁;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2.思想教育:①通过揭露北洋军阀统治的专制、卖国、凶残、狡诈的末落阶级本性,了解中国人民经历深重灾难的漫长岁月,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②歌颂孙中山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进行不懈的斗争,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良好品质。

③总结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斗争失败的教训,对学生进行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

3.能力培养:通过分析孙中山保卫辛亥革命成果斗争的结局,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2.难点:孙中山捍卫辛亥革命成果斗争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明确北洋军阀概念,界定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板书)(回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史实)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家实行责任内阁制(利用小注,参考《临时约法》解释责任内阁制),大总统发布命令经内阁复署才能生效。

袁世凯表面宣称恪守约法,但他在3月底却组织了一个由北洋军阀掌握实权的内阁(看有关袁内阁人选的大小字)。

然而,由袁世凯提名的内阁总理唐绍仪却因要求行使责任内阁的权力,被迫“引退”,掌管四个“冷衙门”的革命党人也被迫辞职,内阁成了袁世凯的御用机关。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多媒体资源:利用图片和视频等资源,生动展示当时的历史情境。
作用与目的:
-加深学生对北洋政府统治与军阀割据的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总结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割据对社会的影响。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建立对北洋政府时期的基本认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北洋政府时期的一个具体案例,引发学生对军阀割据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阐述北洋政府的统治特点,分析军阀割据的形成原因。
-组织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军阀割据对社会的影响,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无法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7.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化状况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文化状况复杂多样,既有封建文化的残余,也有新兴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
-由于政治腐败和军阀割据,文化事业受到严重影响,教育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滞后。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提出了一些新的文化观念和思想。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参与,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讲授法,缺乏互动和实践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价方式不够全面: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024年秋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2024年秋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战争。

2.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军阀割据。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宋教仁遇刺身亡,年仅31岁。

他为什么会被刺杀呢?这是由于袁世凯企图建立独裁统治,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二次革命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2.“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2.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历史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历史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历史教案-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北洋军阀名称的由来;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时间和标志;宋教仁改组同盟会和袁世凯刺杀宋教仁;二次革命的发动和失败;袁世凯加强独裁统治和洪宪帝制的丑剧;孙中山号召讨袁和蔡锷发动护国运动;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及其失败。

通过对孙中山捍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斗争及其失败的教学,培养学生透过历史表象看待历史问题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历史的选择。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年(年——年),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

本课讲述的是年——年的历史。

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不懈努力的历史,是孙中山先生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的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孙中山先生在苦闷彷徨中进行深入思考的重要阶段,是孙中山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的体现。

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五四运动在历史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重点分析护国运动的过程是袁世凯恢复帝制面目暴露后,各种反袁势力在人民的推动和支持下,起来推翻袁世凯的过程。

在这场斗争中,又是孙中山最先举起革命旗帜。

二次革命后,逃亡日本的孙中山,不为失败所吓倒,总结二次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重新组建新的革命党——中华革命党,以迎接反袁的第三次革命。

护国运动是一次胜利的革命战争,它进一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其胜利果实最终又归于北洋军阀段祺瑞,国家政权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转移。

人民毫无所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中国人民反对专制,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二次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继续,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与公然践踏民主共和制度的袁世凯之间的一场武装斗争,最终因为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而遭到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案示例之二教案示例之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教材分析《临时约法》和国会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象征,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从袁世凯到段祺瑞,北洋军阀肆意践踏民主制度。

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果实,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都因未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告失败了。

这预示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即将过去。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北洋军阀概念;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和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号召讨袁;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2.思想教育:①通过揭露北洋军阀统治的专制、卖国、凶残、狡诈的末落阶级本性,了解中国人民经历深重灾难的漫长岁月,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②歌颂孙中山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进行不懈的斗争,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良好品质。

③总结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斗争失败的教训,对学生进行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

3.能力培养:通过分析孙中山保卫辛亥革命成果斗争的结局,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2.难点:孙中山捍卫辛亥革命成果斗争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明确北洋军阀概念,界定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板书)(回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史实)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家实行责任内阁制(利用小注,参考《临时约法》解释责任内阁制),大总统发布命令经内阁复署才能生效。

袁世凯表面宣称恪守约法,但他在3月底却组织了一个由北洋军阀掌握实权的内阁(看有关袁内阁人选的大小字)。

然而,由袁世凯提名的内阁总理唐绍仪却因要求行使责任内阁的权力,被迫“引退”,掌管四个“冷衙门”的革命党人也被迫辞职,内阁成了袁世凯的御用机关。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解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

二、二次革命(板书)1.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板书)辛亥革命后,宋教仁醉心于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主张改组扩大同盟会,希望在将要成立的正式国会中占多数议席。

由自己组织“责任内阁”,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轨道。

1912年8月,他联合立宪派,旧官僚的四个小党派,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孙中山被推为理事长,但实权却掌握在代理事长宋教仁手中,国民党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大党。

2.宋教仁案(1913年3月)(板书)1912年底开始的国会议员选举,国民党在参政两院获得压倒多数的议席,这使宋教仁认为可以成立以他为首的国民党的内阁。

在国会开会前,他到长沙、武汉、上海、南京等地先后发表竞选演说,宣传政党内阁的主张。

这引起袁世凯的恐慌和嫉恨,惯用黄金和白刃对付政敌的袁世凯收买不成(引宋教仁不为金钱所动的小字),于1913年3月20日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宋教仁。

(看“来教仁被刺”、“真相画刊”插图和“宋案真相”的小字,认识到袁世凯是刺杀宋教仁的元凶,揭露其卑鄙、凶残。

)3.善后大借款(板书)为了以武力镇压国民党,袁世凯在刺杀宋教仁的同时,积极筹划战争经费。

1913年4月,他不顾国会强烈反对以“善后”为名,用盐税、海关税等作抵押,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借款2500万英镑。

4.二次革命(板书)宋教仁案真相大白后,全国舆论哗然,这使孙中山从“欲治民国,袁总统适足当之”的幻想中警醒过来,主张“非去袁不可”,号召立即讨袁。

袁世凯在得到帝国主义支持之后,反动气焰更加嚣张。

1913年6月,以反对善后借款不服从中央为借口,下令解除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的职务,并派兵南下进攻江西和南京。

在上海的孙中山、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看孙中山、黄兴在上海商讨反袁的插图。

)7月,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发布讨袁通电,黄兴在南京立即响应。

接着,安徽、广东、福建、湖南、四川各省纷纷独立。

孙中山领导的为保卫民主共和制度的二次革命开始了。

(请学生读有关湖口、南京战役的小字。

参看二次革命形势图,了解二次革命的过程。

)8月18,北洋军攻陷南昌,占领江西,9月1日又攻占南京,各省相继取消独立。

二次革命失败了。

三、护国运动(板书)1.窃取正式大总统解散国会(板书)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立即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由学生读国会议员被迫选举的小字,了解袁世凯对民主的践踏)。

10月10日,袁世凯在清朝皇帝登基的太和殿举行大总统就职仪式,乘坐在八抬大轿上的袁世凯俨然如皇帝,志满意得地完成了“窃国”大业。

袁世凯“合法”就职以后,他认为国会的作用已经失去了,1914年1月10日,下令解散国会,这个形式上代表民意的立法机关被轻易推倒,共和制度受到严重威胁。

2.实行总统独裁(板书)1914年5月,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按他的旨意炮制的《中华民国约法》。

(摘引《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对于国家权力的规定,比较其差异。

)袁氏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赋予袁世凯个人独裁以“合法性”。

在袁世凯的一手操纵下,又于1915年1月1日公布了“大总统选举法”。

规定总统任期改为10年,并且可以无限制连任,还可以指定继承人,候选者名单也由现任大总统写在“嘉禾金简”上,藏于“金田石室”,这充分暴露了他想当皇帝的野心。

这时辛亥革命所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包括《临时约法》、国会等,已被全部破坏,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已经形成,“民国”只剩一块空招牌而已。

3.洪宪帝制丑剧(板书)袁世凯当上终身大总统以后,一心要建立袁家皇朝。

为制造复辟舆论,袁世凯极力提倡尊孔。

他自己也模仿历代皇帝到孔庙祀孔,到天坛祭天。

为了复辟,他还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1915年以同意变更国体为条件,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成为万民唾骂的卖国贼。

在接受了二十一条以后,袁世凯加紧复辟活动。

1915年8月,袁世凯贿买其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一文,鼓吹帝制,又授意其亲信组织拥戴他称帝的筹安会。

敲响了复辟帝制的锣鼓。

一时,分散在中央和地方的袁世凯的走狗喽罗们,左一个通电,右一个公函,纷纷“劝进”。

接着就有乞丐、妓女、商界、学界等各式各样支持帝制的请愿团蜂拥而起。

最后他们为造民意,举行国体投票和上推戴书,推戴袁为“中华帝国大皇帝”。

袁假惺惺推让一番,于12月12日发布了接受帝位申令。

第二天,他在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封爵加官,成立“帝制大典”筹备处,改总统府为“新华宫”,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准备元旦正式登报。

(看“中华帝国国旗和历书”插图,掌握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罪证。

由学生回忆袁复辟步骤。

)复辟帝制的丑剧达到高潮。

5.护国运动蔡锷(板书)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

1914年7月,他组织中华革命党,准备继续反袁斗争。

袁世凯称帝的消息传到日本,孙中山立即发表《讨袁宣言》,表示“誓死戳此民贼,以拯我民”。

1915年12月25日,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分别向四川、贵州和两广进军。

护国战争爆发了。

(看护国军第一司令部、“五色旗”、“十八星旗”插图和蔡锷的照片,简单介绍蔡锷策动云南起义的经过。

)最初护国军不过数千之众,但深得民心,云南宣告独立后,整个昆明城悬灯结彩,爆竹之声不绝于耳,(看书中所引对联和昆明人民支持护国运动的小字)军中土气奋腾,随着护国军的胜利进军,贵州、广西先后宣布独立,袁世凯被迫于3月22日取消帝制。

他还想继续当大总统,但护国军却不答应。

5月,孙中山也由日本返国,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除恶务尽”,这期间,广东、浙江、陕西等省又先后宣布独立,最后连袁世凯一向宠信的心腹爪牙四川将军陈宦和湖南将军汤芗铭也迫于形势,相继宣布独立。

众叛亲离的袁世凯于1916年6月6日优愤病死。

同年夏,这场以保护共和国为号召的护国战争结束了。

(要求学生思考,护国运动达到去袁目的的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人民的反抗是袁世凯垮台的根本原因。

四、护法运动(板书)1.段祺瑞的黑暗统治(板书)护国运动只摧毁了袁世凯的统治,中国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

(看书思考:段祺瑞黑暗统治有哪些表现?进而分析护法运动的背景和西南军阀的投机目的。

)2.护法运动(1917.7~1918.5)(板书)(适当补充史实,介绍护法运动及其失败。

)(小结。

学生讨论: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领导的为维护资产阶级共和民主制度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教师引导,归纳)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都没有改变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统治,辛亥革命所确定的民主制度一再被践踏,这表明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已陷入了绝境,资产阶级已不能领导中国革命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过是梦幻而已。

(布置作业,略)(北京丰台教师进修学校孙楠)【简评】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材特点之一就是字分大小、文图并茂。

如何在教学中把握这一特点,兼顾方方面面,一直是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之一。

本教案的撰写者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点。

从教案中可以看出:教师十分重视课本的利用,有针对性地运用小字、小注提供的文字材料,充分利用图画资料,做到了内容丰富,教学有序,讲而不死,活而不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引、学生看,可谓听与看相得益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