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金相组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焊接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焊接过程是个局部快速加热到高温并随后冷却的过程,整个焊件的温度随时间和空间急剧变化,易形成在时间和空间域内梯度都很大的不均匀温度场,温度场的分布决定着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范围,对焊接接头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由于焊接过程中的特殊传热过程,焊接所连接的材料上距离热源的远近不同,其组织和性能也各有差异。通常将受到焊接热作用后组织和性能相对于基材发生改变的区域称为焊接接头。焊接接头不仅包括结合区,也包括其周围区域。

4.1焊接冶金基础

焊接时,焊件或同焊接材料被加热到高温而熔化,冷却后形成的结合部分叫做焊缝。焊件材料称为母材。由于局部加热,焊缝邻近区域的母材势必会因热量的传导而受影响。母材因受热的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组织与力学性能变化的区域叫热影响区。焊缝与热影响区的交界线叫做熔合线或熔合区,实际为具有一定尺寸的过渡区,常称为熔合区。对于焊接结构件来说,其安全性主要取决于焊接接头,特别是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焊缝、热影响区与熔合区共同构成焊接接头,如图1-1所示。

图1-1 焊接接头示意图

在焊接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焊缝区要发生熔化、化学反应、凝固及固态相变一系列过程;热影响区则会发生组织变化。这些变化总称为焊接冶金过程。冶金过程将决定焊缝的成分和接头的组织以及某些缺陷的形成,从而决定了焊接接头的质量。下面就介绍一下焊接冶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规律。

4.1.1. 焊接传热过程的特点

在焊接过程中,被焊金属由于热的输入和传播,而经历加热、熔化(或达到热塑性状态)和随后的凝固及连续冷却过程,称之为焊接热过程。凡是通过局部加热来达到连接金属的焊接方法,不论是熔焊或固态焊接(如电阻焊接、摩擦焊),由于其加热的瞬时性和局部性使得焊缝附近的母材都经受了一种特殊热循环的作用。其特点为升温速度快,冷却速度快;焊

接加热的另一个特点为热场分步极不均匀,紧靠焊缝的高温区内接近熔点,远离焊缝的低温区内接近室温,这一加热特点也造成焊件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并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参见图1-2。而温度的变化势必影响冶金过程各个阶段的进行。因此,在焊接过程中,焊缝形成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形成了组织和性能极不均匀的焊接热影响区,使得一些部位的组织和性能变得很坏(如过热区),成为整个焊接接头中的最薄弱的环节,对焊接质量有着控制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要重视和研究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原因。

图1-2 半无限体上移动点热源周围的温度场

4.1.2焊接温度场

焊接温度场是指某一瞬时焊件上各点的温度分布。与磁场、电场一样,温度场观察的对象是空间的一定范围,具体的说就是焊件上各点的温度分布情况。此外,焊件上的温度不仅分布不均匀,而且因热源的运动还将使各点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因此,焊接温度场是某一瞬时的温度场。在焊接过程中,焊件上温度分布的规律总是热源中心处的温度最高,向焊件边缘温度逐渐下降。不同的母材或热源,下降的快慢不同。根据物理学的知识,热量的传递共有传导、对流、辐射三种基本方式。在焊接过程中,上述三种方式都存在。热源的热量传递到焊件主要是通过对流与辐射;母材与焊丝获得热量后在其内部的传递则以传导为主。这里主要关心的是焊件上温度分布与变化规律,因此以传递为主,适当考虑对流与辐射。正常焊接条件下,焊接热源都是以一定速度沿接缝移动的。因此,相应的焊接温度场也是运动的。由电弧或其他集中热源阐述大运动温度场,在加热开始时温度升高的范围会逐渐扩大,而达到一定的极限尺寸后,不再变化,只随热源移动。即热源周围的温度分布变为恒定,将这种状态称为准稳态,其温度场就是准稳态温度场。焊接热源不同其功率不同,加热面积不同,焊接温度场的分布有所差异,进而形成焊接接头时熔合区与热影响区范围有所差别。

4.2钢中的常见组织及影响因素

4.2.1奥氏体

奥氏体是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型固溶体,晶格类型为面心立方结构。奥氏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规则多边形,由于碳钢中的奥氏体在低温时很不稳定,所以通常不能直接观察到奥氏体,但是可以看到奥氏体晶粒边界遗留的痕迹。用高温金相显微镜能看到高温下的奥氏体。如果钢中加入大量的Mn和Ni等奥氏体化元素,就能大大提高奥氏体在低温下的稳定性,从而使奥氏体组织一直保持到室温,这种钢称为奥氏体钢。

奥氏体钢中有孪晶或滑移线,晶界比较直。淬火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分布在马氏体针的空隙处,颜色浅黄发亮。

4.2.2 珠光体

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是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而成的,其中渗碳体的质量分数为12%,铁素体的质量分数为88%。由于渗碳体数量比铁索体少、二者密度又相差不大,因此,片状珠光体中渗碳体呈现窄条,铁素体呈宽条。珠光体片层间距在0.1~1.0μm范围内波动。如用硝酸酒精腐蚀,由于渗碳体片远比两侧的铁素体片硬,耐磨、耐腐蚀,因此,突起的细薄条是渗碳体,在金相显微镜下看到的细黑线是渗碳体条的阴影。腐蚀后的金相表面闪闪发光,形如珠光,故称为珠光体。

珠光体转变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①珠光体转变是一种扩散型的相变,必须有足够的能量和扩散时间,因此必须存

在一个孕育期。

②随着温度降低,过冷度增大,能量梯度加大,使孕育期缩短,转变速度加快,

成核率增高,渗碳体薄片间距缩短。但当温度进一步降低时,由于扩散速度减慢而使转变速度降低。

③珠光体组织的形貌取决于钢的转变温度和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低,转变温度

越低,珠光体片间距离越小,组织越细密。

显微镜放大倍数500倍以下能分辨层片状珠光体,500倍以上能分辨层片状索氏体。

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层者称屈氏体。从奥氏体直接冷却获得的珠光体一般呈片状。电子显微镜金相分析证明,无论是索氏体还是屈氏体,都仍然是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相间的组织。所以又将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统称为珠光体类组织。

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之间的差别可以从片间距和硬度来表征。

4.2.3 铁素体

铁素体是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α-Fe中的固溶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相比,是个软韧的相。亚共析钢高温快冷,铁素体在晶粒内呈针状,慢冷呈块状,或沿晶粒边界析出。

铁素体晶界比较圆滑,很少见孪晶或滑移线。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铁素体颜色呈浅绿色,加深浸蚀稍变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