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_完整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独特的生态区位特点,决定了其在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生态地位。通过实施生态省建设,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不仅对四川有利,同样对确保长江中下游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环境安全。
第四节 建设生态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人类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的作用下,自然由我们曾经热爱、依恋的“生命之母”,变成了人类征服和控制的对象,自然与人类世界曾具有的多维生命关联逐渐退化成赤裸裸的实用性、功利性关系。正因为如此,人类遭受了自然一次比一次更加严厉的惩罚和报复。
土壤类型我省土壤类型和土壤的水平、垂直及区域分布受构造地貌和成土母质影响,土壤区域分布特征十分明显。全省土壤类型众多,共计25个土类,东部盆地丘陵为紫色土区域,东部盆周山地为黄壤区域,川西南山地河谷为红壤区域,川西北高山属森林土区域,川西北高原为草甸土区域。全省耕地的主要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紫色土,其次是石灰岩土和黄壤。
2005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省环保局牵头编制《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编制的主要依据:《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家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第二章 生态省建设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自然基础
幅员面积四川国土面积48.5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7°21’~108°31’和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是中国第五大省。
地貌特征四川地处我国地形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西部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东南边缘,属长江、黄河上游地区 。境内海拔从187米到7556米,垂直地带性明显,以高山与高原为特色,总体上分为东部四川盆地和西部高原山地两大部分,其中山地和高原占全省面积的75%。全省分为东部盆地低海拔平原丘陵区、盆周中海拔山地区和川西高山高原区三大部分,地貌类型齐全,有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
实施生态省建设,就是要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减少环境污染,腾出环境容量,增强发展后劲,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第三节 建设生态省是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必然要求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发源地及涵养区,周边与青海、甘肃、陕西、云南、贵州、重庆、西藏等七省(市、区)接壤。全省地表水资源约占整个长江水系径流量的三分之一,三峡库区80%的水量和60%的泥沙来自四川境内。我省黄河水系区域是黄河流域的多雨区和黄河上游的重要供水区,水量充沛,年均径流量47.6亿立方米,占整个黄河径流量的8.21%。我省陆地生态系统被誉为“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既是“中国半壁江山的水塔”、“生物多样性宝库”、“未来气候变化的晴雨表”和“典型的生态与环境脆弱带”,也是未来长江流域产业带发展的保障、水资源保护的核心区域、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自然生态系统四川省除海洋、沙漠生态系统外,森林、草地、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四川是全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区之一,也是我国植被类型最丰富的省区之一。针叶林类型为全国之冠,其面积占全国针叶林面积的9.1%,蓄积量占全国的16.6%,占省内有林地面积的74.1%和82.0%,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8.98%。不少植被类型的地理分布范围广,垂直幅度大。四川植被从东南向西北可划分为四川盆地常绿阔叶林地带、川西高山峡谷亚高山针叶林地带和川西北高原高山灌丛、草甸地带。从平原低谷到高山高原,多达23种植被类型,形成独具特色的垂直分布带和水平分布区。
自然资源全省拥有耕地598.83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9%;林业用地1912万公顷;园地71.7万公顷;草地1521.5万公顷;湿地439.66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7.69%,其中有高原沼泽草地99.75万公顷,是长江、黄河上游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四川属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上游,水资源丰富。总水资源量为2614.54亿立方米;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4269万千瓦,其技术可开发量为10346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为7611万千瓦,均居全国之首。我省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132种,探明储量的90种,钒钛及稀土矿均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
四川素称“天府之国”,是长江上游的重要屏障,建设生态四川是巩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战略举措。四川生态环境的状况,不仅关系自身的长远发展,而且关系三峡库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安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四川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环境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了建设生态四川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这既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四川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抉择。生态四川的建设,必将给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蓬勃生机,实现由西部经济大省向生态经济强省的历史性飞跃。
第一章 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建设生态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下简称“五个统筹”);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既重视当前发展的需要,又注重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讲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生态环境效益;必须在自然涵养能力和更新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快速发展。
生态环境文明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处、相辅共生的理念已是无可质疑的科学真理,已不可逆转地融入到科学的世界观和发展观之中,已成为人类社会一种新的行为准则和判断是非的标准。
建设生态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生态省的重要目标。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人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没有良好舒适的生存环境,就没有真正的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生态省建设坚持发展为要、保护优先的原则,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自然与自然和谐。
生态省建设的内涵: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发挥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有机融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创建新的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机制,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发展环境,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气候条件四川省处在我国东部季风区,西部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三大自然区交接地带,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达9类,山地气候垂直差异大,季风气候明显。总体上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多年平均降水量1150毫米。气象灾害种类较多,发生频率高。
流域水系四川省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其中96.6%的流域属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水系,3.4%的流域属黄河水系。各水系水量差异较大,丰枯悬殊。全省江河年径流深度为525.3毫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49条,称“千河之省”。
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加速向中期迈进的阶段,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是未来10-20年的主要任务。据预测,未来15年内,四川人口将达到9200万以上,工业总量的增长,基础工业的扩大,能源需要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普及等,都会带来或增加新的环境压力和生态压力。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与发达国家相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强度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平均的8倍,是德国、日本的几十倍。我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大。全省1000多条河流,有80%左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岷江、沱江污染尤为严重。2005年,全省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26.2亿吨,其中,工业废水12.3亿吨,占全省废水排放总量的46.8%;生活污水13.9亿吨,占全省废水排放总量的53.2%。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78.3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29.8万吨,氨氮排放量2.0万吨;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48.5万吨。我省每年施用化肥210万吨(折纯),农药6万吨,化肥、农药利用率仅为30%、7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综合利用率低,造成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同时,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电磁辐射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现象也日益突出。我省GDP仅占全国4.1%左右,而主要水污染物COD排放总量却占全国约5.54%,主要大气污染物SO2排放总量占全国约5.1%,环境容量已十分有限,沱江等个别江河已没有可供发展的环境容量,巨大的污染负荷严重制约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与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多种原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地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问题十分突出。资料表明,2005年,我省万元GDP能耗比全国高25%;污染物排放是全国的5%左右。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否则,一些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原已承受巨大压力的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环境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建设生态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当务之急,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城镇、生态乡村、生态社区建设,按照优化发展、重点发展、限制发展、禁止发展几大生态功能区划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繁荣生态文化、构建生态社会,构筑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利用体系,加快建设生态四川。
第二节 建设生态省是
目录
附件:
一、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
二、四川生态省建设分区中的县级行政区
前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全球性的经济和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人类开始探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经济全球化和环境问题国际化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知识化两大趋势,它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点。以此为标志,人类开始步入环境文明的新时代,这不仅影响经济活动,还影响人类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从根本上改变着整个世界。
《纲要》阐述了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生态省建设的现实基础、面临的主要矛盾,明确了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指标体系、功能区划、基本体系、主攻方向和保障措施等。《纲要》是省级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和各市(州)、县(市、区)编制规划的重要依据。
《纲要》编制的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期为2006-2020年。《纲要》每五年进行一次修编。
生物多样性四川是世界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全省有维管束植物9254种,占全国种类的三分之一,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63种,有药用植物约3000多种,有60多种地方药种,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同时,全省有脊椎动物1259种,占全国总数的45%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5种,占全国总数的39.8%,其中野生大熊猫数量占全国的76%以上,是驰名中外的大熊猫故乡。四川是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第四节 建设生态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人类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的作用下,自然由我们曾经热爱、依恋的“生命之母”,变成了人类征服和控制的对象,自然与人类世界曾具有的多维生命关联逐渐退化成赤裸裸的实用性、功利性关系。正因为如此,人类遭受了自然一次比一次更加严厉的惩罚和报复。
土壤类型我省土壤类型和土壤的水平、垂直及区域分布受构造地貌和成土母质影响,土壤区域分布特征十分明显。全省土壤类型众多,共计25个土类,东部盆地丘陵为紫色土区域,东部盆周山地为黄壤区域,川西南山地河谷为红壤区域,川西北高山属森林土区域,川西北高原为草甸土区域。全省耕地的主要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紫色土,其次是石灰岩土和黄壤。
2005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省环保局牵头编制《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编制的主要依据:《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家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第二章 生态省建设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自然基础
幅员面积四川国土面积48.5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7°21’~108°31’和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是中国第五大省。
地貌特征四川地处我国地形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西部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东南边缘,属长江、黄河上游地区 。境内海拔从187米到7556米,垂直地带性明显,以高山与高原为特色,总体上分为东部四川盆地和西部高原山地两大部分,其中山地和高原占全省面积的75%。全省分为东部盆地低海拔平原丘陵区、盆周中海拔山地区和川西高山高原区三大部分,地貌类型齐全,有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
实施生态省建设,就是要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减少环境污染,腾出环境容量,增强发展后劲,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第三节 建设生态省是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必然要求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发源地及涵养区,周边与青海、甘肃、陕西、云南、贵州、重庆、西藏等七省(市、区)接壤。全省地表水资源约占整个长江水系径流量的三分之一,三峡库区80%的水量和60%的泥沙来自四川境内。我省黄河水系区域是黄河流域的多雨区和黄河上游的重要供水区,水量充沛,年均径流量47.6亿立方米,占整个黄河径流量的8.21%。我省陆地生态系统被誉为“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既是“中国半壁江山的水塔”、“生物多样性宝库”、“未来气候变化的晴雨表”和“典型的生态与环境脆弱带”,也是未来长江流域产业带发展的保障、水资源保护的核心区域、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自然生态系统四川省除海洋、沙漠生态系统外,森林、草地、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四川是全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区之一,也是我国植被类型最丰富的省区之一。针叶林类型为全国之冠,其面积占全国针叶林面积的9.1%,蓄积量占全国的16.6%,占省内有林地面积的74.1%和82.0%,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8.98%。不少植被类型的地理分布范围广,垂直幅度大。四川植被从东南向西北可划分为四川盆地常绿阔叶林地带、川西高山峡谷亚高山针叶林地带和川西北高原高山灌丛、草甸地带。从平原低谷到高山高原,多达23种植被类型,形成独具特色的垂直分布带和水平分布区。
自然资源全省拥有耕地598.83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9%;林业用地1912万公顷;园地71.7万公顷;草地1521.5万公顷;湿地439.66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7.69%,其中有高原沼泽草地99.75万公顷,是长江、黄河上游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四川属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上游,水资源丰富。总水资源量为2614.54亿立方米;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4269万千瓦,其技术可开发量为10346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为7611万千瓦,均居全国之首。我省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132种,探明储量的90种,钒钛及稀土矿均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
四川素称“天府之国”,是长江上游的重要屏障,建设生态四川是巩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战略举措。四川生态环境的状况,不仅关系自身的长远发展,而且关系三峡库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安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四川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环境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了建设生态四川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这既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四川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抉择。生态四川的建设,必将给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蓬勃生机,实现由西部经济大省向生态经济强省的历史性飞跃。
第一章 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建设生态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下简称“五个统筹”);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既重视当前发展的需要,又注重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讲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生态环境效益;必须在自然涵养能力和更新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快速发展。
生态环境文明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处、相辅共生的理念已是无可质疑的科学真理,已不可逆转地融入到科学的世界观和发展观之中,已成为人类社会一种新的行为准则和判断是非的标准。
建设生态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生态省的重要目标。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人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没有良好舒适的生存环境,就没有真正的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生态省建设坚持发展为要、保护优先的原则,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自然与自然和谐。
生态省建设的内涵: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发挥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有机融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创建新的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机制,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发展环境,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气候条件四川省处在我国东部季风区,西部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三大自然区交接地带,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达9类,山地气候垂直差异大,季风气候明显。总体上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多年平均降水量1150毫米。气象灾害种类较多,发生频率高。
流域水系四川省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其中96.6%的流域属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水系,3.4%的流域属黄河水系。各水系水量差异较大,丰枯悬殊。全省江河年径流深度为525.3毫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49条,称“千河之省”。
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加速向中期迈进的阶段,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是未来10-20年的主要任务。据预测,未来15年内,四川人口将达到9200万以上,工业总量的增长,基础工业的扩大,能源需要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普及等,都会带来或增加新的环境压力和生态压力。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与发达国家相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强度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平均的8倍,是德国、日本的几十倍。我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大。全省1000多条河流,有80%左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岷江、沱江污染尤为严重。2005年,全省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26.2亿吨,其中,工业废水12.3亿吨,占全省废水排放总量的46.8%;生活污水13.9亿吨,占全省废水排放总量的53.2%。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78.3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29.8万吨,氨氮排放量2.0万吨;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48.5万吨。我省每年施用化肥210万吨(折纯),农药6万吨,化肥、农药利用率仅为30%、7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综合利用率低,造成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同时,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电磁辐射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现象也日益突出。我省GDP仅占全国4.1%左右,而主要水污染物COD排放总量却占全国约5.54%,主要大气污染物SO2排放总量占全国约5.1%,环境容量已十分有限,沱江等个别江河已没有可供发展的环境容量,巨大的污染负荷严重制约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与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多种原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地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问题十分突出。资料表明,2005年,我省万元GDP能耗比全国高25%;污染物排放是全国的5%左右。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否则,一些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原已承受巨大压力的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环境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建设生态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当务之急,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城镇、生态乡村、生态社区建设,按照优化发展、重点发展、限制发展、禁止发展几大生态功能区划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繁荣生态文化、构建生态社会,构筑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利用体系,加快建设生态四川。
第二节 建设生态省是
目录
附件:
一、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
二、四川生态省建设分区中的县级行政区
前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全球性的经济和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人类开始探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经济全球化和环境问题国际化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知识化两大趋势,它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点。以此为标志,人类开始步入环境文明的新时代,这不仅影响经济活动,还影响人类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从根本上改变着整个世界。
《纲要》阐述了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生态省建设的现实基础、面临的主要矛盾,明确了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指标体系、功能区划、基本体系、主攻方向和保障措施等。《纲要》是省级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和各市(州)、县(市、区)编制规划的重要依据。
《纲要》编制的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期为2006-2020年。《纲要》每五年进行一次修编。
生物多样性四川是世界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全省有维管束植物9254种,占全国种类的三分之一,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63种,有药用植物约3000多种,有60多种地方药种,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同时,全省有脊椎动物1259种,占全国总数的45%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5种,占全国总数的39.8%,其中野生大熊猫数量占全国的76%以上,是驰名中外的大熊猫故乡。四川是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