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实验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导论实验教学大纲
附件一:遥感导论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1407224课程属性:必修课
学时: 18 学分:0.5
开课学期:3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课程简介:
《遥感导论》课是地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技能课,《遥感导论》实验是遥感导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它目的和主要任务是配合遥感导论课的教学,传授遥感导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遥感像对立体观察和图像判读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一、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
二、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验项目1:遥感图像增强——对比度变化
1、教学内容
基于Titan软件对TM影像进行对比度变换,包括:线性变换,指数变换,对数变
换,直方图均衡化
2、教学目标
(1)认识遥感图像的基本结构,了解数字图像;
(2)学习掌握图像直方图变化与图像亮度变化的关系;
(3)掌握图像对比度变化的方法和过程
实验项目2:遥感图像增强——彩色合成
1、教学内容
使用Titan软件对TM图像进行彩色变换,主要包括RGB to HSV 和RGB合成显示。
ENVI支持的彩色空间包括“色度、饱和度、颜色亮度值(HSV)(USGS Munsell)”。
其中色度(Hue)代表像元颜色,取值范围0-360,饱和度(Saturation)代表颜色的纯度,取值范围0-1,颜色亮度值(Value)代表颜色的亮度,取值范围0-1. 2、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机中彩色合成的演示,了解加色法原理;
(2)了解遥感图像彩色合成的基本原理;
(3)掌握选用不同方案产生不同合成效果的方法,从而达到突出不同目标地物的目的。实验项目3:遥感图像变换——滤波
1、教学内容
空间滤波是指在图像空间(x ,y)或空间频率域(ε,η)对输入图像应用若干滤波函数而获得改进的输出图像技术,即对图像中某些空间、频率特征信息增强或抑制,如增强高频信息,抑制低频信息,即突出边缘、纹理、线条等。本次实习进行高通滤波、低通滤波、中值滤波、均值滤波的操作.
2、教学目标
(1)掌握空间滤波的操作方法;
(2)了解空间滤波的操作过程和空间滤波对图像产生的效果;
实验项目4:遥感图像校正——几何校正
1、教学内容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是指从具有几何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即建立遥感图像的像元坐标(图像坐标)与目标物的地理坐标(地图坐标)间的对应关系。ENVI针对不同的数据源和辅助数据,提供(1)
利用卫星自带地理定位文件进行几何校正(2)Image to Image几何校正(3)Image to map几何校正(4)Image to Image自动图像配准
2、教学目标
(1)掌握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主要过程;
(2)掌握几何校正中控制点选择、方法选择等方法;
实验项目5:扫描图像判读
1、教学内容
常用的遥感扫描影像都是卫星遥感影像,比如MSS,TM,SPOT 影像等。这些影像具有像幅面积大,宏观性强;数字记录形式;多波段;多时相和动态监测的特点。解译的时候要利用各种判读标志,综合运用其他知识对影像进行分析。
2、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TM图像各波段的光谱效应;
(2)学习和掌握陆地卫星遥感图像的判读方法;
实验项目6:遥感影像分类——非监督分类
1、教学内容
非监督分类是遥感重要的一部分。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先验类别知识(训练场地)的情况下,根据图像本身的统计特征及自然点群的分布情况来划分地物类别的分类处
理,也叫做“边学习边分类法”或聚类(Clustering)。
2、教学目标
(1)了解非监督分类的原理
(2)掌握非监督分类的过程和方法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课堂考核,期末总成绩为6次实验成绩平均值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
注:填写实本实验需使用的主要的仪器设备;“数量”项填写每次课每个组需要使用的该仪器设备的数量;实验材料填写实验需使用的实验耗材或工具等。
五、教材及参考书
1.《遥感导论》梅安新主编,2001年7月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遥感实习教程》刘惠萍、秦其明、彭望琭、梅安新编,2001年7月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教改说明及其他
制定人:张黛
审定人:
制定时间:20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