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和隐士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士和隐士文化

中国古代文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隐士文化自成一格,在文化史中占有重要一笔。而隐士阶层凭借高贵的品质独具魅力立于青史。

此等高士,或携友同游,纵情山水;或吟诗作赋,陋室高卧;或把酒言欢,高谈阔论;得意处,击缶高歌,仰天长啸,何等自在逍遥。

一、何谓隐士、古今隐士知多少?

在这里隐士有三层含义:1.旧指隐居的人。2.借指因对某事物不关心或因厌倦表示沉默而不出头露面者。3.指有条件·有机会出仕而不仕,或已经为仕而自动引退的在某一方面有一定影响的学者。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而且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又曰:“高尚其事。”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中华文明几千年高士辈出,隐士阶层阵容庞大,不胜枚举,各个时期皆有代表人物。

最远古就有了一位真正的隐士——许由,晋皇甫谧《高士传》云:“尧又召(许由)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

商周时的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叔齐、春秋时宁死不受君禄的介子推、骑青牛出关的老子、战国的庄周、汉代的东方朔;

魏晋时期隐逸之风最胜,号称天下第一隐的陶渊明、竹林七贤等。隋唐时,半隐半仕的王维、孟浩然。

宋朝的希夷先生陈抟(后世尊为陈抟老祖)佛印。

明清时期的唐寅、八大山人朱耷、黄宗羲等。

二、真假隐士

隐士也有真伪吗?有,有两种人常被误认为隐士。

其一,韬光养晦徐图进取寻求机遇的名士。如姜尚、诸葛孔明;

其二,沽名钓誉走终南捷径的投机分子。如东汉的严光严子陵,充当了人们饭后的笑谈,因为他是人们所谓的假隐士,:“一袭羊裘便有心,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波茫茫何处寻?”这首诗是说严子陵反穿羊裘去钓鱼,分明是沽名钓誉,要等汉光武帝来找他,以此为成名的手段。如果真想逃名避世,只穿一般渔人的蓑衣斗笠,谁又知道富春江上多了的那位渔人便是严子陵呢?而当了皇帝的刘秀,岂不是也找不到他了吗?因此就有人批评严子陵是有意弄噱头,求虚名,不是一个真正的隐士。

隐士不但有真伪,且有品级之分。古言: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我认为,隐于何地,不重要,关键在于一个超脱于世的心态。人皆言隐士以陶渊明、唐寅为上品,其实观二人作品,明面闲适悠然,字里行间仍饱含对俗世社会的激愤及壮志未怀的愤懑、无奈!

如此,唐寅、陶渊明们的意境算不得上品。

那么,究竟有没有真正的隐士呢?当然有,在哪?在深山更深处,真正的隐士就是那些“隐于野”的“小隐”。你看—“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的渔樵大夫,他两个畅笑谈今论古。”果真渔、樵二大夫不识字吗?不是,要不怎么会谈今论古。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是不屑,他们只想“雨来分畦种瓜,旱来引水浇麻”,“闲来几句渔樵话,困了一枕葫芦架”,“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这,才是真正的隐士。真正的隐士隐得很深,所以没有多少故事流传。

真正的大隐常遁迹无形,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矣。

三、隐士品格

《后汉书》说隐士们“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还有一点就是人总会被孤独吸引,静默的时候,思想就会飘向一片更广阔的天空,脱离周边环境的纷纷扰扰,真正与时间和万物同在。这也许就是很多人思想意识里有“隐”的想法。隐士,则是让独处的时间把自己的内心修炼到如止水般平静,思想灵动智慧,心性和善仁慈。隐士常在深山中默默无闻,茅蓬褴衣,不留文字,却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一直被各个朝代的人们所尊敬。

隐士们一般具备以下品格:

高德——“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清雅——“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孤傲——“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飘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四、高士因何归隐

隐士虽飘逸孤傲,然隐士们的生活却并不见得如隐逸诗描述的那般闲适逍遥,有诗为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一群不善劳作的文人,其生活境遇可想而知。为何还有大量贤人甘于归隐?

其一,传统的自然经济是其经济根源;

其二,隐逸的主因在政治浑浊和强权统治;

其三,仕途艰阻政治失意;

其四,中国古代士人多重气节淡名利,孤傲难驯;

其五,传统儒道文化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

五、博大灿烂的隐士文化

(一)、隐士的“士”是一个文化标记,表示有文化知识,这是隐士的资格。传统哲学、史学、文学是隐逸文化的三大精神支柱。

1、哲学

早期隐士与哲学密不可分。《高士传》中第一、二、三位隐士披衣、王倪、齿缺纯然都是哲学符号。他们“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然而却在不断地探讨知与不知、人与神、人与天之类的哲学要义。

稍后的思想家孔子从政治的角度提出“天下……无道则隐”,“隐居以求其志”的士人哲学,为士人提倡一种出处原则。这个原则包括对不良政治的批判和对隐逸行为之合理性、有价值性的肯定。

《易》所谓“肥遁无不利”、“高尚其事”、“幽人贞吉”等等,兼及人生之利害与道德,尊隐之意甚明。

隐逸思想家老子和庄子创立了精邃博大的隐逸哲学。老子的“无为”、“老死不相往来”等主张虽系政治哲学,但却深深地关切着人生的自由和安逸问题。

庄子干脆抛开了孔子“道”的前提,而只从主体的自我感受出发,提出“无为有国者所羁,终生不仕,以快吾志”的生命哲学原则。他无条件地认为仕就是“羁”,出仕就失去自由。而人生的最高境界正是自由。要葆有自由,就绝对不可沾仕的边儿。

将孔子、庄子的隐逸论相比,可知孔子着眼于是非标准,确立的是道德内涵;庄子着意于审美标准,确立的是自由内涵。二者皆本于人类性情之真。可见,中国的隐逸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