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麻疹IGg抗体检测分析
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操作规程

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操作规程一、检测目的规范风疹病毒IgG抗体的检测实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二、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gG抗体。
三、检测原理采用基因工程表达的重组RV抗原包被反应板,酶标记的鼠抗人IgG为示踪物,四甲基联苯胺显色系统,ELISA间接法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风疹病毒IgG抗体。
四、实验条件(1)实验室应具有空调、离心机、加样器、水浴锅,酶标仪等设备。
(2)检验人员应经过操作前培训。
(3)用酶标仪测定。
五、操作程序(1)样本采集。
无抗凝静脉血2ml,当日不做的标本4℃保存,必要时,-20℃冻存。
(2)操作步骤。
○1平衡:将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置室温平衡30分钟后使用。
○2配液:将浓缩洗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0倍稀释,摇匀备用。
○3稀释待测血清:将待测血清分别用标本稀释液稀释作1:101稀释(1ul 血清加入100ul标本稀释液或者5ul血清加500ul标本稀释液),混匀。
○4加样:预留一个空白孔,不加任何液体(每次实验设1孔阴性对照、1孔阳性对照及2孔Cut-off值对照)将阴、阳性对照及Cut-off值对照各取100ul/孔加入反应孔内,稀释好的待测血清各取100ul加入反应孔内。
○5温育:在反应板上加盖封板膜,置37℃温箱或水浴锅中,反应60分钟。
○6洗板:甩去孔内液体,用洗液加满各孔,静止30秒,甩去板内液体,如此反复洗板5次,最后在吸水纸上拍干。
○7加酶:每孔加入酶结合物100ul。
○8温育:加盖封板膜,置于37℃反应30分钟。
○9洗板:同操作步骤○6。
○10显色:每孔依次加入底物液A、B各50ul,振荡混匀,37℃避光反应15分钟。
○11终止:每孔加入终止液50ul,振荡混匀。
六、参考值:○1采用酶联仪(波长450/630nm或450nm)测定各孔OD值。
(结果须在终止反应后30分钟内测定完毕)。
○2临界值(Cut-off)=两孔Cut-off对照OD 值的均值。
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E和IgG检测分析

( 1湖南省儿童 医院肾内科 ,湖南 长 沙 4 1 0 0 0 0 ;2长沙市儿童医院肾内科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0)
【 摘要 】目的 探 讨 过敏 原 特异 性抗 体 I g E和 I g G在诊 断 和 防治过 敏 性疾 病 中 的价值 。方 法 采用 酶联
选 取我 院在 2 0 1 0年 4月 ~ 2 0 1 2 年 4月 收治 的经确诊为 抗 体 I g E,可直 接判定 为 阳性结 果 ;如果其 颜 色与 两边 隔 过敏性疾病 的 1 4 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 8 1 例 ,女 6 1 离带相 同 ,则 可判定 为 阴性 。观察并 记 录酶标仪 上显示 的 I g G吸光 度值 ,对 血清 样本 中过 敏原抗 体 I g G的含 量进 行 . 0 2 p g / ml 时 ,即可判 定检测 结果 为 阳 作者简介: 张 翼( 1 9 7 9 一) , 女, 住院 医师 , 研 究方 向: 儿科肾脏疾 病。 计 算 。当其浓 度 ≥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 影响人 们 的身 体健康 。因此 ,加 强对过 敏性疾 病的研究 1 . 2 方法
是 摆在 医学上 的一 大问题 。血清 特异 性 I g E升高 是触发 过 敏性疾 病的重要 原 因之一 。因此 ,在鉴别 分析过 敏原 中 , 根 据患者 的病史状 况 ,对显著 性吸人 性过敏 史患 者予 以吸入 性过 敏原检 测 ;对有 食物 过敏史 患者予 以食人 性过
免 疫 吸 附法 ( E L I S A)对 2 0 1 0年 4月 到 2 0 1 2年 4月 收 治 的 1 4 2例 过敏 性 疾 病 患 者 血清 中 的特 异性 过敏 原 I g E和 I g G抗体 进 行检 测 分析 。结果 经统 计 结果 发 现 ,在 1 4 2例 患者 中 ,食 物性 过 敏原 特 异 性抗 体 I g E、I g G、I g E + I g G的 阳性 率 ( 分别为 8 7 . 3 2 % 、8 4 . 5 0 % 、6 7 . 6 1 % )明显 高于 吸 人性 特 异性 抗体 I g E、I g G、I g E + I g G的阳性 率 ( 分别为 6 5 . 4 9 % 、5 3 . 5 2 % 、4 3 . 6 6 % ),差 异 显著 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且 引起过 敏反 应 的过敏 原前 三位 为 牛奶 、小 麦和 蟹 。结论 应 用 E L I S A检测 过敏 性 疾病 患 者血 清 中的特异 性过 敏 原 I g E和 I g G抗 体 , 可 以有效 找 出过敏 原 , 为后 期 防治 提供 重要 的保 障 ,
风疹病毒igg

风疹病毒igg风疹病毒igg是什么育龄妇女孕期特别是早孕期间,若感染风疹病毒会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所以,很多女性在怀孕前都会去医院检测风疹病毒,因此时常会听到风疹病毒igg这个词,那风疹病毒igg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一个人的检测结果写着风疹病毒igg阳性,那就表示该人曾经感染过风疹病毒,已经有了免疫力,胎宝宝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一个人的检测结果写着风疹病毒igg阴性,那就表示该人没有感染过风疹病毒。
那么,是不是只要看风疹病毒igg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
如果风疹病毒igg为阳性,还需看风疹病毒igm,若风疹病毒igm是阳性,那就要打风疹减毒活疫苗,而且在接种疫苗后三个月内要避孕;若风疹病毒igm是阴性,那就可以放心怀孕。
而风疹病毒的正常范围为抗风疹病毒抗体igm阴性,抗风疹病毒抗体igg阴性;抗风疹病毒抗体igm主要用于诊断风疹病毒的急性感染,一般在感染后2周血清出现抗风疹病毒抗体。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孕早期,孕妈咪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
风疹病毒igg阳性风疹是一种病毒传染性疾病,由于患者常常伴有全身皮疹,所以对于患者的皮肤是有一定的危害的,而认识风疹病毒抗体阳性是什么,对于防治风疹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V—Ab,这项化验是判断是否感染风疹病毒的一项参考指标,阴性或lgGAb<1:512。
风疹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是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体内抗风疹病毒的igg和igm抗体。
风疹病毒发病高峰为春季至初夏,而风疹病毒抗体的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新生儿可以通过早年感染了风疹病毒的母亲而获得风疹病毒的igg抗体。
igm抗体于发疹4天左右产生,约10天达高峰,持续6~12周,偶尔也可持续达一年;igg抗体较igm抗体出现稍晚,逐渐上升,1~2个月达高峰,以后下降,多维持终生,人群中80%以上的人此抗体阳性。
风疹病毒igg阳性是什么意思呢?风疹病毒igg抗体定量为阳性,只能证明感染过风疹病毒,而且一旦被感染igg就终生阳性,但对身体没有影响。
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IgE检测结果分析

食 物过 敏 原 进 入 机 体 后 , 要 引 起 由 IE介 导 的速 发 型 变 态 反 主 g 应 和 IG 介 导 的迟 发 型 变 态 反 应 ( 物不 耐受 ) ] g 食 [ 。通 常 认 为 , 5
耐 受 多 在 进 食 数 小 时 或 数 天 后 出 现 , 现 为 各 系 统 的 慢 性 炎 表
症 。其 发 病 机 制 普 遍 认 为 是 免 疫 系 统 将 进 入 人 体 的某 种 或 多 种 食 物 当 成 有 害 物 质 , 而 针 对 这 些 物 质 产 生 食 物 IG 抗 体 , 从 g IG 抗 体 与 食 物 颗粒 形 成 免 疫 复 合 物 , 起 全 身组 织 的炎 性 反 g 引 应 ] 目前 , 行 之 有 效 的方 法 是 检 测 特 异 性 IE、g 并 避 。 最 g IG, 免 食 用 过 敏 食 物 。但 是 , 两 种 机 制 会 不 会 同 时发 生 在 同 一 患 这
反 应 中 有 9 以上 是 由蛋 类 、 生 、 类 、 豆 、 物 、 果 仁 、 O 花 乳 大 谷 树 贝类 ( 括 甲 壳 类 和 软 体 动 物 ) 鱼 类 八 大 类 食 物 所 引 起 。 包 及 ]
11 一般资料 .
患者组来 自 21 0 0年 1月 至 2 1 0 1年 2月 本 所
岁 , 均 ( 2 9 1 . ) 。2组 均 抽 静 脉 血 4 mL, 心 , 血 平 3.± 39 岁 离 取
引 发 一 系 列 临 床 症 状 l 。IG 在 超 敏 反 应 中 的 作 用 日益 受 到 6 g ] 重 视 , IE介 导 的 速 发 型 变 态 反 应 不 同 ,g 参 与 的 食 物 不 与 g IG
奉化市麻疹免疫成功率和学生麻疹IgG抗体水平分析

对3 4名 8个月龄婴儿进行麻疹免
疫成功率监测 , 84名幼儿 园、 对 4 小学、 初中及高中学生进行麻疹免疫水平监测 。麻疹 IG抗体检测采用酶 g 8 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为 1 0 保护性抗体阳 个 0 %, 性率 为 9 . %, MT为 1: 3 2 : 41 G 2 15 u 幼儿 园及小学低年级学生保护性抗体阳性率 为 7 . %- 8 4 小学高 37 6 8 . %; 6 年级 、 中及高中学生保护 性抗体阳性率为 4 .7 4 .5 结论 初 41 % ̄ 68%。 8 个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初免效果好,
名 , 17名, 17 , 男 2 女 2 名 年龄 1~ 5 , 表 示 。 31 岁 3 讨 论
平均 1. 09 ; 37 .岁 抽取高中生 13名,  ̄ 6 男 1 统计方法 . 4
数据 以平均数土 标准差
麻疹 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
8 名 , 8 名 ,6 1 岁 , 均 1. 0 表示, 2 女 1 1- 8 平 6土. 9 7 计量 资料 比较采用 t 检验 , 计数 资 染病之一 ,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
1 对 象和 方 法
检测情况
幼儿园组、 小学 13  ̄ 年级组 、
13 指标 及检测 方法 .
- 初中生组和高中生组麻 检测 指标为麻 小学 46年级组 、
1 对象 . 1
20 0 6年 1 月抽 取在我中心 疹 IG抗体 。 0 g 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疹 IG抗体 G g MT为 1: 81、 14u 17u 1: 2 1 、
保 护性抗体 阳性率高; 小学高年级 碍以上学生麻疹 IG抗体水亚 日显下降 。 g P 【 关键词】 麻疹 ; 麻疹疫苗; 学生 【 中图分类号】 R 1. 【 5 1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7-8 02 0 )50 9 -2 6 1 0 (0 80 —3 30 0 3 4名婴幼儿
1_701例儿童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㊃论著㊃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4.02.0011701例儿童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 g E检测结果分析*陈雯,李玮泽,彭霞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上海200080摘要:目的了解上海西南地区儿童过敏原过敏情况,为该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㊁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㊂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就诊且疑患过敏的0~6岁1701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㊂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过敏原总免疫球蛋白E(I g E)和特异性I g E(s I g E)抗体水平㊂分析血清过敏原s I g E分布情况,比较不同过敏原致敏的相关性㊂结果粉尘螨阳性率最高[49.2%(414/841)],其次依次为屋尘螨[48.6%(409/841)]㊁牛奶[43.5%(366/841)]㊁鸡蛋白[36.7%(309/841)]和混合真菌[16.4%(138/ 841)];男童上述过敏原阳性率均高于女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食物过敏原致敏大多数发生在婴幼儿早期;吸入性过敏原血清s I g E水平高于食物过敏原㊂屋尘螨与粉尘螨㊁蟹和虾均呈正相关(P< 0.05)㊂结论螨㊁牛奶㊁鸡蛋白是上海西南地区儿童的主要过敏原;男童比女童更易过敏;相似属性过敏原之间相关性更强,吸入性过敏原与食物过敏原也有关联㊂关键词:儿童;过敏;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吸入性过敏原;食物过敏原中图法分类号:R3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4)02-0145-06A n a l y s i s o f s e r u m a l l e r g e n s p e c i f i c I g E i n1701c h i l d r e n i n S h a n g h a i*C H E N W e n,L I W e i z e,P E N G X i aәD e p a r t m e n t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M e d i c i n e C e n t e r,t h e F i r s t P e o p l e's H o s p i t a l A f f i l i a t e d t o S h a n g h a i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c h o o l o f M e d i c i n e,S h a n g h a i20008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s t a t u s o f a l l e r g e n a l l e r g y i n c h i l d r e n i n t h e s o u t h w e s t a r e a o f S h a n g h a i,a n d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a l l e r g i c d i s e a s e s i n c h i l d r e n i n t h i s a r e a.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1701c h i l d r e n a g e d0-6y e a r s w i t h s u s p e c t e d a l l e r g i e s w h o v i s i t e d t h e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D e c e m b e r2019t o A u g u s t2022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s.S e r u m t o t a l i mm u n o g l o b u l i n E (I g E)a n d s p e c i f i c I g E(s I g E)a n t i b o d y l e v e l s w 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f l u o r e s c e n t e n z y m e i mm u n o a s s a y.T h e d i s t r i-b u t i o n o f s e r u m a l l e r g e n s I g E w a s a n a l y z e d,a n d 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w i t hd i f fe r e n t a l l e r g e n s w a sc o m p a r e d.R e s u l t s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d u s t m i te s w a s t h e h i g h e s t[49.2%(414/841)],f o l l o w e d b y h o u s e-h o l d d u s t m i t e s[48.6%(409/841)],m i l k[43.5%(366/841)],eg g whi t e[36.7%(309/841)]a n d m i x e d f u n g i[16.4%(138/841)].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a b o v e a l l e r g e n s i n b o y s w 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g i r l s.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i n h a l e d a l l e r g e n s i n c r e a s e d w i t h a g e,a n d f o o d a l l e r g e n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m o s t l y o c c u r r e d i n e a r l y i n-f a n c y.T h e s e r u m s I g E l e v e l o f i n h a l e d a l l e r g e n s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f o o d a l l e r g e n s.H o u s e h o l d d u s t m i t e s w a s a p o s i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w i t h d u s t m i t e s,c r a b a n d s h r i m p(P<0.05).C o n c l u s i o n M i t e,m i l k a n d e g g w h i t e a r e t h e m a i n a l l e r g e n s o f c h i l d r e n i n s o u t h w e s t S h a n g h a i.B o y s w e r e m o r e s u s c e p t i b l e t o a l l e r g i e s t h a n g i r l s.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a l l e r g e n s w i t h s i m i l a r a t t r i b u t e s i s s t r o n g e r,a n d i n h a l e d a l l e r g e n s a r e a l s o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f o o d a l l e r g e n s.K e y w o r d s:c h i l d r e n;a l l e r g y;s p e c i f i c i mm u n o g l o b u l i n E;i n h a l e d a l l e r g e n;f o o d a l l e r g e n全球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急剧上升,影响广泛㊂由于胎儿时期母体T h1型细胞免疫反应抑制,T h2型体液免疫反应增强,幼儿对常见环境过敏原敏感性增加,其罹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更高[1]㊂儿童过敏发病率不断增高,呈现学龄前儿童患病率高于学龄儿童及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的趋势㊂致儿童过敏的过敏原主要为食物性和吸入性两类,食物性过敏原主要包括牛奶㊁鸡蛋㊁蟹㊁虾㊁坚果㊁贝类;吸入性过敏原主要包括尘螨类㊁动/植物皮屑㊁树/草花粉混合㊁混合真菌[2]㊂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㊁种族㊁生活习惯㊁饮食方式等不同,不同过敏原致病率不一,因此,调查分析不同地区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十分必要㊂对不同地㊃54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1513)㊂作者简介:陈雯,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p e n g x i a j i a o1@163.c o m㊂网络首发h t t p://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i l/50.1167.R.20231214.1438.002.h t m l(2023-12-22)区儿童过敏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当地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㊂本研究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就诊且疑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儿童过敏原分布数据,为上海西南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㊁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就诊且疑患过敏性疾病,并且进行了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I g E)检测的0~6岁1701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男1024例,女677例;年龄4(3,5)岁㊂因临床症状及过敏原暴露史不同,临床医生给患者开具的检查项目也不完全相同,进行总I g E检查者333例;进行吸入性过敏原筛查者406例,进行食物混合f x1检查者975例,进行食物混合f x5检查者290例㊂将0~1岁儿童记为1岁组,年龄不足半岁只记年龄整数,半岁及以上加一岁记,其他年龄组依次类推㊂进行总I g E和筛查性过敏原项目检查儿童各年龄组人数及比例分布情况比较见表1㊂进行具体过敏原项目检查者共841例,男508例,女333例,其中1岁组(77例)男49例(63.6%),女28例(36.4%);2岁组(101例)男63例(62.4%),女38例(37.6%);3岁组(195例)男115例(59.0%),女80例(41.0%);4岁组(208例)男126例(60.6%),女82例(39.4%);5岁组(154例)男89例(57.8%),女65例(42.2%);6岁组(106例)男66例(62.3%),女40例(37.7%)㊂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1K Y003)㊂表1进行总I g E和筛查性过敏原项目检查儿童各年龄组人数及比例分布情况比较[n(%)]项目n1岁组2岁组3岁组4岁组5岁组6岁组总I g E33334(10.2)50(15.0)61(18.3)74(22.2)47(14.1)67(20.1)吸入过敏原筛查40632(7.9)48(11.8)76(18.7)99(24.4)77(19.0)74(18.2)食物混合f x1975104(10.7)120(12.3)223(22.9)237(24.3)174(17.8)117(12.0)食物混合f x529031(10.7)43(14.8)50(17.2)65(22.4)38(13.1)63(21.7)1.2方法1.2.1检测方法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5m L于促凝管中,室温静置1h后,3000r/m i n离心10m i n分离血清,采用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过敏原s I g E抗体检测试剂盒(荧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标本总I g E和过敏原s I g E水平㊂所有检测步骤㊁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㊂1.2.2检测项目包括总I g E及筛查性过敏原项目:食物混合f x1(花生㊁榛子㊁巴西坚果㊁杏仁㊁椰子)㊁食物混合f x5(鸡蛋白㊁牛奶㊁小麦㊁鳕鱼㊁花生㊁大豆)㊁吸入过敏原筛查(屋尘螨㊁粉尘螨㊁猫皮屑㊁马皮屑㊁狗毛屑㊁梯牧草㊁多主枝孢㊁普通白桦树㊁油橄榄㊁艾蒿㊁药用墙草)㊂具体过敏原检测项目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共16项,其中吸入性过敏原包括:树花粉混合(灰楷目㊁欧榛㊁美洲榆㊁柳树㊁美洲黑杨)㊁杂草花粉混合(豚草㊁艾蒿㊁雏菊㊁蒲公英㊁一枝黄花)㊁混合真菌(产黄青霉㊁分枝孢霉㊁烟曲霉㊁白色念珠菌㊁链孢霉㊁长蠕孢)㊁屋尘螨㊁粉尘螨㊁德国小蠊㊁猫毛屑和狗毛屑;食物性过敏原包括:牛奶㊁鸡蛋白㊁小麦㊁花生㊁大豆㊁芝麻㊁蟹㊁虾㊂1.2.3检测结果判定[3]血清I g E水平判定标准见表2㊂1.3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㊂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㊂采用S p e a r m a n相关对16项过敏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表2血清I g E水平判定标准I g E水平(k U A/L)阴/阳性等级过敏程度s I g E<0.35阴性0无0.35~<0.70阳性1可能/轻度0.70~<3.50阳性2轻度3.50~<17.50阳性3中度17.50~<50.00阳性4中/重度50.00~<100.00阳性5重度ȡ100.00阳性6极重度总I g E<60.00阴性--注:-表示无数据㊂2结果2.1总I g E及筛查性过敏原分布情况总I g E水平为98.40(39.10,262.50)k U A/L,其阳性率为63.1% (210/333),不同年龄㊁不同性别儿童总I g E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食物混合f x5阳性率为49.0%(142/290),不同性别儿童食物混合f x5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年龄增长,食物混合f x5阳性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28.230,P<0.001)㊂吸入过敏原筛查阳性率为47.0%(191/406),不同性别儿童吸入过敏原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随年龄增长,吸入过敏原筛查阳性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20.955,P= 0.001)㊂食物混合f x1阳性率为12.1%(118/975),㊃64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2不同年龄㊁不同性别儿童食物混合f x 1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3㊁4㊂2.2 具体过敏原分布情况 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粉尘螨[49.2%(414/841)]㊁屋尘螨[48.6%(409/841)]和混合真菌[16.4%(138/841)],随后依次为猫毛屑㊁德国小蠊㊁狗毛屑㊁树花粉混合和杂草花粉混合㊂男童粉尘螨㊁屋尘螨㊁混合真菌阳性率均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3~6岁儿童主要过敏原为粉尘螨和屋尘螨,总体上年龄越大粉尘螨㊁屋尘螨㊁混合真菌㊁猫毛屑㊁德国小蠊阳性率越高(P <0.05)㊂食物过敏原s I gE 阳性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牛奶[43.5%(366/841)]㊁鸡蛋白[36.7%(309/841)]和小麦[14.0%(118/841)],随后依次为芝麻㊁虾㊁花生㊁蟹和大豆㊂男童牛奶和鸡蛋白s I gE 阳性率均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1㊁2岁儿童最主要的过敏原为牛奶和鸡蛋白,其s I gE 阳性率随儿童年龄增长先升高(趋势χ2=37.215,P <0.05),2岁时s I gE 阳性率最高,之后随年龄增长又呈下降趋势(趋势χ2=24.385,P <0.05)㊂见表5㊁6㊂2.3 阳性率最高的6种过敏原不同阳性等级比例分布比较 根据表2分级方法将6种阳性率最高的s I gE 按其水平分级,各级比例分布见表7㊂屋尘螨和粉尘螨s I gE 各等级分布比例接近,高等级比例分布高于低等级㊂混合真菌过敏患者血清s I g E 水平主要为3级,占7.6%㊂食物类过敏原鸡蛋白㊁牛奶㊁小麦阳性各等级比例分布也接近,以低等级居多,鸡蛋白和牛奶过敏2级比例分布最高,小麦过敏1级比例分布最高㊂3种吸入性过敏原过敏主要为中到重度过敏,3种食物类过敏原过敏主要为轻度过敏㊂表3 不同性别儿童总I g E 及筛查性过敏原项目s I gE 阳性率比较性别n总I gE 测试者(n )阳性[n (%)]吸入过敏原筛查测试者(n )阳性[n (%)]食物混合f x 1测试者(n )阳性[n (%)]食物混合f x 5测试者(n )阳性[n (%)]男1024204133(65.2)260126(48.5)58680(13.7)18082(45.6)女67712977(59.7)14665(44.5)38938(9.8)11060(54.5)χ21.0290.5833.3142.208P0.3100.4450.0690.137表4 不同年龄组儿童总I g E 及筛查性过敏原s I gE 阳性率比较组别n总I gE 测试者(n )阳性[n (%)]吸入过敏原筛查测试者(n )阳性[n (%)]食物混合f x 1测试者(n )阳性[n (%)]食物混合f x 5测试者(n )阳性[n (%)]1岁组1703421(61.8)324(12.5)10412(11.5)3122(71.0)2岁组2015036(72.0)4820(41.7)12013(10.8)4327(62.8)3岁组3646144(72.1)7637(48.7)22337(16.6)5033(66.0)4岁组4047442(56.8)9947(47.5)23731(13.1)6528(43.1)5岁组3054725(53.2)7739(50.6)17413(7.5)3813(34.2)6岁组2576742(62.7)7444(59.5)11712(10.3)6319(30.2)χ27.12620.9558.53428.230P0.2110.0010.129<0.001表5 841例不同性别儿童具体过敏原检测项目s I gE 阳性率比较[n (%)]性别n 粉尘螨屋尘螨混合真菌猫毛屑德国小蠊狗毛屑树花粉混合杂草花粉混合男508267(52.6)263(51.8)98(19.3)34(6.7)28(5.5)24(4.7)24(4.7)12(2.4)女333147(44.1)146(43.8)40(12.0)14(4.2)16(4.8)14(4.2)11(3.3)4(1.2)χ25.6995.0617.7712.3150.2030.1261.0181.453P0.0170.0240.0050.1280.6520.7220.3130.228性别n 牛奶鸡蛋白小麦芝麻虾花生蟹大豆男508235(46.3)202(39.8)80(15.7)50(9.8)32(6.3)36(7.1)24(4.7)19(3.7)女333131(39.3)107(32.1)38(11.4)26(7.8)20(6.0)13(3.9)14(4.2)12(3.6)χ23.9195.0403.1361.0130.0303.7130.1260.011P0.0480.0250.0770.3140.8630.0540.7220.918㊃74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 ,J a n u a r y 2024,V o l .21,N o .2表6841例不同年龄组儿童具体过敏原检测项目s I g E阳性率比较[n(%)]组别n粉尘螨屋尘螨混合真菌猫毛屑德国小蠊狗毛屑树花粉混合杂草花粉混合1岁组7711(14.3)12(15.6)3(3.9)0(0.0)2(2.6)3(3.9)1(1.3)1(1.3) 2岁组10137(36.6)37(36.6)11(10.9)6(5.9)1(1.0)4(4.0)1(1.0)0(0.0) 3岁组195106(54.4)103(52.8)32(16.4)10(5.1)16(8.2)12(6.2)13(6.7)6(3.1) 4岁组208107(51.4)106(51.0)46(22.1)10(4.8)8(3.8)6(2.9)10(4.8)2(1.0) 5岁组15489(57.8)86(55.8)36(23.4)7(4.5)6(3.9)7(4.5)7(4.5)4(2.6) 6岁组10664(60.4)65(61.3)10(9.4)15(14.2)11(10.4)6(5.7)3(2.8)3(2.8)χ256.27751.34325.18019.53415.2402.9587.9335.252 P<0.001<0.001<0.0010.0020.0090.5650.0940.340组别n牛奶鸡蛋白小麦芝麻虾花生蟹大豆1岁组7744(57.1)37(48.1)13(16.9)7(9.1)2(2.6)3(3.9)1(1.3)6(7.8) 2岁组10163(62.4)49(48.5)16(15.8)8(7.9)3(3.0)3(3.0)3(3.0)3(3.0) 3岁组19592(47.2)78(40.0)27(13.8)23(11.8)19(9.7)18(9.2)12(6.2)11(5.6) 4岁组20893(44.7)80(38.5)33(15.9)19(9.1)14(6.7)12(5.8)7(3.4)4(1.9) 5岁组15440(26.0)40(26.0)15(9.7)14(9.1)7(4.5)8(5.2)7(4.5)4(2.6) 6岁组10634(32.1)25(23.6)14(13.2)5(4.7)7(6.6)5(4.7)8(7.5)3(2.8)χ246.54326.9933.7904.3678.6176.4946.2325.594 P<0.001<0.0010.5800.4980.1250.2610.1820.2322.4多重过敏原s I g E阳性率比较鉴于对多种过敏原同时过敏的患儿病情较重,本研究将6种s I g E阳性率最高的过敏原组合进行联合分析㊂二重过敏原组合同时阳性以粉尘螨+屋尘螨组合[47.3%(398/841)]和牛奶+鸡蛋白组合[29.6%(249/841)]为主,三重过敏原组合同时阳性以粉尘螨+屋尘螨+混合真菌组合[11.8%(99/841)]为主㊂1岁组牛奶+鸡蛋白组合阳性率最高(41.6%),6岁组粉尘螨+屋尘螨组合阳性率最高(59.4%)㊂见表8㊁9㊁10㊁11㊂表7阳性率最高的6种s I g E不同阳性等级比例分布比较(%)过敏原0级1级2级3级4级5级6级粉尘螨50.83.67.19.09.610.09.9屋尘螨51.23.66.910.010.57.610.2混合真菌83.61.44.87.62.30.40.0牛奶55.518.222.63.20.40.10.0鸡蛋白62.715.817.73.30.00.20.2小麦85.57.65.41.20.40.00.0表8不同性别儿童二重过敏原组合s I g E阳性率比较[n(%)]性别n粉尘螨+屋尘螨粉尘螨+混合真菌屋尘螨+混合真菌牛奶+鸡蛋白牛奶+小麦鸡蛋白+小麦男508258(50.8)73(14.4)72(14.2)167(32.9)70(13.8)73(14.4)女333140(42.0)29(8.7)29(8.7)82(24.6)28(8.4)35(10.5)χ26.1716.0495.6846.5685.6372.677P0.0130.0140.0170.0100.0180.102表9不同年龄组儿童二重过敏原组合s I g E阳性率比较[n(%)]组别n粉尘螨+屋尘螨粉尘螨+混合真菌屋尘螨+混合真菌牛奶+鸡蛋白牛奶+小麦鸡蛋白+小麦1岁组7711(14.3)1(1.3)1(1.3)32(41.6)11(14.3)11(14.3)2岁组10135(34.7)8(7.9)7(6.9)40(39.6)15(14.9)15(14.9)3岁组195101(51.8)25(12.8)25(12.8)61(31.3)21(10.8)27(13.8)4岁组208103(49.5)32(15.4)33(15.9)66(31.7)27(13.0)30(14.4)5岁组15485(55.2)26(16.9)25(16.2)30(19.5)11(7.1)14(9.1)6岁组10663(59.4)10(9.4)10(9.4)20(18.9)13(12.3)11(10.4)χ252.24916.29717.13924.2765.1083.659P<0.0010.0060.004<0.0010.4030.599㊃84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2表10不同性别儿童三重过敏原组合阳性率比较[n(%)]性别n粉尘螨+屋尘螨+混合真菌牛奶+鸡蛋白+小麦男50871(14.0)66(13.0)女33328(8.4)27(8.1)χ26.0044.878P0.0140.027表11不同年龄组儿童三重过敏原组合阳性率比较[n(%)]组别n粉尘螨+屋尘螨+混合真菌牛奶+鸡蛋白+小麦1岁组771(1.3)10(13.0)2岁组1017(6.9)15(14.9)3岁组19524(12.3)21(10.8)4岁组20832(15.4)26(12.5)5岁组15425(16.2)10(6.5)6岁组10610(9.4)11(10.4)χ216.5895.538P0.0050.3542.516项过敏原之间的相关性屋尘螨与粉尘螨相关性强(r=0.936,P<0.05);树花粉混合与杂草花粉混合相关性较强(r=0.625,P<0.05);花生与芝麻(r=0.612,P<0.01)㊁蟹与虾(r=0.681,P<0.05)㊁牛奶与鸡蛋白(r=0.570,P<0.05)㊁花生与大豆(r= 0.544,P<0.05)相关性均较强;蟹㊁虾与德国小蠊相关性均较强(r=0.643㊁0.583,P<0.05);树花粉混合㊁杂草花粉混合与芝麻㊁花生㊁大豆相关性也均较强(r=0.578㊁0.457㊁0.465㊁0.411㊁0.411㊁0.389,P< 0.05)㊂3讨论儿童过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过敏家族史㊁性别㊁种族㊁出生时脐带血清I g E水平㊁居住环境㊁地理位置㊁生活方式㊁饮食习惯等[4-6]㊂除上述因素外,食物过敏影响因素还包括维生素D水平㊁不健康的膳食脂肪摄入量㊁肥胖㊁卫生习惯和接触食物的时间㊁微生物暴露等[7]㊂特应性家族史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家族成员大多数对相同过敏原过敏,也可以作为过敏原判断的方法之一㊂据调查,城区儿童哮喘发病率高于郊区儿童,其中特应性家族史影响最大,其次是吸烟或被动吸烟㊁宠物存在等因素[8]㊂不同地理位置环境中的过敏原种类和水平有差异,在中国,屋尘螨是过敏率最高的过敏原,华南地区过敏率(79.1%)明显高于东北地区(21.1%),南方地区(西南㊁华南和华东)德国小蠊过敏率高于北方[9]㊂食物过敏方面,由于饮食差异,沿海地区和(或)南部地区对鸡蛋白和牛奶更容易过敏,相反,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虾和蟹过敏率较高[9]㊂因此,调查不同地区儿童过敏原过敏情况对当地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至关重要㊂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吸入过敏原筛查项目阳性率逐渐增高,这可能与儿童年龄增长,接触的环境中吸入性过敏原变多,导致体内各种吸入性过敏原s I g E 水平增高有关㊂食物混合f x1s I g E阳性率并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但食物混合f x5s I g E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与文献[10]报道结果一致:牛奶㊁鸡蛋白㊁小麦和大豆过敏通常会随时间慢慢消退,但花生㊁坚果㊁鱼和贝类食物过敏会持续㊂食物混合f x5s I g E阳性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其可能与年龄增长婴幼儿肠道逐渐发育趋于完善,期间食物不断作用于机体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有关㊂本研究结果显示,粉尘螨㊁屋尘螨㊁混合真菌仍旧是阳性率最高的3种吸入性过敏原,原因可能与其分布广泛㊁易过敏有关,同时也可能与上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和湿润㊁雨量充沛,有利于上述过敏原繁殖有关㊂男童对吸入性过敏原更易过敏[11],这可能与男女身体结构㊁激素水平差异有关[12]㊂吸入性过敏原s I g E阳性率总体呈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可能与儿童逐渐长大户外活动增加,接触吸入性过敏原的机会增多有关㊂不同年龄组猫毛屑和德国小蠊s I g E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阳性率先上升(约至3岁),再下降,又上升的趋势,这与吸入性过敏原过敏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存在些许不符,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纳入样本量不足,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详细分析㊂s I g E阳性率较高的食物过敏原分别是牛奶㊁鸡蛋白㊁小麦,这与上海地区饮食习惯有关㊂不论是吸入性还是食物性过敏原,男童均更易过敏㊂随着年龄增长,牛奶和鸡蛋白过敏原s I g E阳性率逐渐降低,可能与机体逐步建立免疫耐受,婴幼儿免疫系统不断发育,体内T h1型免疫应答增强㊁T r e g细胞功能成熟有关㊂本研究结果与1项上海地区过敏性疾病患儿过敏原过敏情况研究结果相符[13]㊂本研究结果显示,粉尘螨和屋尘螨不仅s I g E阳性率高,s I g E阳性等级也大部分处于5~6级,说明机体对螨类过敏原不仅过敏率高,而且病情可能更严重㊂相对来说,食物过敏原s I g E水平偏低,大部分在2级左右,病情相对较轻,且食物过敏发病早于呼吸道过敏,本研究结果与1项四川省的研究结果相符[14]㊂过敏原的相关性分析可以辅助检查和判断病情,如树花粉混合与杂草花粉关系紧密,患儿若对树花粉过敏,建议进行血清杂草花粉过敏原s I g E检查㊂树花粉㊁杂草花粉与花生㊁大豆㊁芝麻的相关性也较紧密,可能与植物类过敏原抗原决定簇结构类似有关㊂有研究表明,植物类食物过敏原通常具有二硫键或低聚结构的结构特征[15]㊂屋尘螨和粉尘螨相关性非常紧密,与其均属于螨虫类过敏原有关㊂同理,猫毛屑与狗毛屑㊁虾与蟹㊁牛奶与鸡蛋白㊁花生与芝麻㊁花生与大豆等过敏原关联也较紧密㊂此外,吸入性过敏原与食物过敏原也有关联,如蟹㊁虾与德国小蠊,树花㊃94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2粉㊁杂草花粉与芝麻㊁花生㊁大豆㊂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与其他过敏原之间的相关性一般更高;属性相似的过敏原相关性也更高㊂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与地球气候变化㊁温度上升等因素有关,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为真菌㊁蟑螂㊁螨虫的生长㊁繁殖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极端天气和气候,如雷雨和洪水会导致室内真菌和孢子水平增高;温暖季节延长,植物授粉时间也延长,增加了树㊁草花粉的过敏率㊂此外,温度升高,昆虫物种迁徙入新环境,被昆虫叮咬的过敏概率增加㊂大气污染会造成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增多,空气质量影响过敏性哮喘等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进程㊂空气污染物可作为佐剂并增加过敏原的免疫原性[16]㊂目前人类室内时间占比很大,室内灰尘㊁湿度㊁螨虫㊁动物皮屑㊁烟雾㊁挥发性化学物质㊁细小颗粒物等水平也是呼吸道过敏的诱因[17]㊂使用空气净化器㊁除螨虫用具㊁勤通风有利于预防呼吸道过敏㊂另外,随着工业发展,加工类食品越来越多,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使用也可能诱导食物过敏㊂特应性进程是指从一种过敏性疾病发展为其他过敏性疾病的过程,如从婴儿早期患皮肤湿疹开始到食物过敏,再发展为随后的学龄期过敏性哮喘和鼻炎㊂有研究发现,2岁患湿疹的儿童9~11岁时患哮喘的可能性更大,早期湿疹被视为重要的危险因素[18]㊂若机体持续处于过敏状态会发展为对多种过敏原同时过敏,加重病情,严重时可能引发全身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19]㊂除特应性进程外,慢性过敏性疾病也可能发展为其他疾病,如持久的儿童食物过敏可能引发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㊁过敏性结直肠炎㊁小肠结肠炎综合征等[20],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㊂故儿童过敏应早发现㊁早诊断㊁早治疗㊂本研究对上海西南地区儿童常见过敏原流行病学进行分析,通过血清s I g E的检查结果,确定儿童过敏原,为上海西南地区儿童预防㊁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了参考依据㊂参考文献[1]MOHAMA D Z A I N A L N H,MOH D N O R N H,S A A TA,e t a l.C h i l d h o o d a l l e r g y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t h e r o l e o f t h e i mm u n e s y s t e m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t h e i n-u t e r o p e r i o d[J].H u m a n I mm u n o l,2022,83(5):437-446.[2]L E I D K,G R AMM E R L C.A n o v e r v i e w o f a l l e r g e n s[J].A l l e r g y A s t h m a P r o c,2019,40(6):362-365.[3]罗文婷,廖陈喜,吴丽婷,等.我国过敏原检测技术及过敏性疾病诊断策略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1,55(9):1043-1050.[4]胡立新,宋文琪.儿童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 g E和I g G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20):2518-2521.[5]张焕珍,王慧.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I g E检测结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9,33(14):2545-2547. [6]赵永新,王侠,张卫群,等.儿童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 g E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4):14-15.[7]L OH W,T A N G M L K.T h e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 f o o d a l l e r g yi n t h e g l o b a l c o n t e x t[J].I n t J E n v i r o n R e s P u b l i c H e a l t h, 2018,15(9):2043.[8]D E K A H,MA HA N T A P,A HM E D S J,e t a l.R i s k f a c-t o r s o f c h i l d h o o d a s t h m a a m o n g p a t i e n t s a t t e n d i n g a t e r t i-a r y c a r e c e n t r e i n n o r t h-e a s t i n d i a[J].J A s t h m a A l l e r g y, 2022,15:1293-1303.[9]L U O W,WA N G D,Z HA N G T,e t a l.P r e v a l e n c e p a t t e r n s o f a l l e r g e n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b y r e g i o n,g e n d e r,a g e,a n d s e a s o n a m o n g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l l e r g i c s y m p t o m s i n m a i n l a n d C h i-n a:a f o u r-y e a r m u l t i c e n t e r s t u d y[J].A l l e r g y,2021,76(2):589-593.[10]L O P E S J P,S I C H E R E R S.F o o d a l l e r g y:e p i d e m i o l o g y,p a t h o g e n e s i s,d i a g n o s i s,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t r e a t m e n t[J].C u r r O p i n I mm u n o l,2020,66:57-64.[11]B E U T N E R C,F O R K E L S,G U P T A S,e t a l.S e x-a n d a g e-d e p e n d e n t c h a n g e s i n p o l y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t o c o mm o n a e r o a l-l e r g e n s o v e r20y e a r s[J].J A s t h m a A l l e r g y,2020,13: 725-730.[12]K A N D A N,HO A S H I T,S A E K I H.T h e r o l e s o f s e xh o r m o n e s i n t h e c o u r s e o f a t o p i c d e r m a t i t i s[J].I n t J M o lS c i,2019,20(19):4660.[13]Y I N G X,Q I X,Y I N Y,e t a l.A l l e r g e n s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a-m o n g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a l l e r g i c d i s e a s e s i n S h a n g h a i,C h i n a:a g e a n d s e x d i f f e r e n c e[J].R e s p i r R e s,2022,23(1):95.[14]L I U T,L A I S Y,L I W S,e t a l.P r e v a l e n c e o f f o o d a l l e r-g e n a n d a e r o a l l e r g e n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a m o n g c h i l d r e n i n S i-c h u a n p r o v i n c e[J].M ed i c i n e,2020,99(27):e21055.[15]MA R U Y AMA N.C o m p o n e n t s o f p l a n t-d e r i v e d f o o d a l-l e r g e n s:s t r u c t u r e,d i a g n o s t i c s,a n d i mm u n o t h e r a p y[J].A l l e r g o l I n t,2021,70(3):291-302.[16]B E G G S P J,C L O T B,S O F I E V M,e t a l.C l i m a t e c h a n g e,a i rb o r n e a l l e r g e n s,a n d t h r e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 m i t i g a t i o n a p-p r o a c h e s[J].E b i o M e d i c i n e,2023,93:104478. [17]K E N N E D Y K,A L L E N B R A N D R,B OW L E S E.T h e r o l eo f h o m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i n a l l e r g i c d i s e a s e[J].C l i n R e v i e w sA l l e r g y I mm u n o l,2019,57(3):364-390.[18]A K A R H H,N A D I R E,B E K E N B,e t a l.E f f e c t o f e a r l ya t o p i c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i n c h i l d r e n a g e d0-2y e a r s o n t h e d e-v e l o p m e n t o f a s t h m a s y m p t o m s a t9-11y e a r s o f a g e [J].W o r l d J P e d i a t r,2022,18(11):753-760. [19]C A R D O N A V,A N S O T E G U I I J,E B I S AWA M,e t a l.W o r l d a l l e r g y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n a p h y l a x i s g u i d a n c e2020[J].A r e r u g i,2021,70(9):1211-1234.[20]S I C H E R E R S H,WA R R E N C M,D A N T C,e t a l.F o o da l l e r g y f r o m i n f a n c y t h r o u g h a d u l t h o o d[J].J A l l e r g y C l i n I mm u n o l P r a c t,2020,8(6):1854-1864.(收稿日期:2023-06-03修回日期:2023-10-12)㊃051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1月第21卷第2期 L a b M e d C l i n,J a n u a r y2024,V o l.21,N o.2。
血清IgG、IgM检测结果如何解读?

血清 IgG、 IgM检测结果如何解读 ?IgG、IgM均是身体产生的抗体,其中,血清检验中若出现IgG说明感染已经存在一段时间,而出现IgM提示正处在急性感染期,那么血清IgG、IgM检测结果如何解读?下面由本文进行简单介绍。
什么是IgG?IgG为免疫球蛋白G的缩写,是血清中主要的抗体成分,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75%左右,其中,血清中分布40%-50%,其他则主要分布在组织中。
IgG功能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机体免疫具有良好保护作用,可预防相关感染性疾病,同时,其指标水平也可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依据。
IgG是唯一一种可以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由母体传递给胎儿的IgG,在防御麻疹、白喉等感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新生儿在出生后6个月,来自母体的IgG基本会全部消失,而婴儿自身一般是在出生3个月时才会逐渐产生IgG,因此,婴儿在6个月左右时非常容易罹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当发育成长至5岁左右时,IgG水平基本可达到正常范围。
IgG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不同年龄阶段,IgG水平正常值不同,对于新生儿而言,IgG水平正常值一般在7-14.8g/L之间,对于0.5-6个月宝宝而言,IgG水平正常值一般在3-10.0g/L之间,对于6个月-2岁宝宝而言,IgG水平正常值一般在5-12.0g/L之间,对于2-6岁小儿而言,IgG水平正常值一般在5-13.0g/L之间,当超过6岁时,IgG水平正常值一般在7-6.6g/L之间。
IgG升高或者降低均提示身体可能出现某些疾病,若IgG升高,提示可能出现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肝脏病(肝炎、肝硬化等)、传染病(结核、麻风等);若IgG降低,提示可能出现各种先天性抗体缺乏症、代谢性疾病以及发生烧伤等。
什么是IgM?IgM为免疫球蛋白M的缩写,是胎儿合成的第一种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管中,在防止菌血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机体抗感免疫中也具有主力抗体作用,有关报道指出,IgM的抗菌作用约是IgG的1000倍左右。
儿童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G和IgE检测结果分析

6 8 0
儿 童荨 麻 疹 患 者过 敏 原 特异 性 I g G和 I g E检测 结 果 分 析
王 润超 陈婷 婷 陈少 秀 段德 鉴
[ 摘要 ] 目的 : 分析儿童荨麻疹患者过敏原 血清特异性 I g G和 I g E检测结果 。方法 : 对 6 3例儿 童 荨麻 疹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 I g G, 采 用免疫 印迹 法检测食 物及 吸人 性过8 / 6 3 )a n d t h e m a i n a l l e r g e n s w e r e e g g a n d m i l k . T h e p o s i t i v i t y r a t e o f s p e c i i f c I g E w a s 4 1 . 2 7 %
t i n g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s p e c i i f c I g G a n d I g E f o r f o o d — a l l e r g e n s( P=O . 0 0 0) . T h e p o s i t i v i t y r a t e o f s p e c i i f c I g E wa s
异性 I g E 。结果 : 食物过敏原 I g G的总阳性 率为 7 6 . 1 9 %, 其 中主要 过敏原 是鸡蛋 、 牛奶 : 食 物过 敏原
儿童体外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及其结果分析

儿童体外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及其结果分析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减少儿童发生过敏性疾病必须从预防着手[1],明确过敏原是诊断、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首要问题。
我科应用食物不耐受检测试剂盒对169例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G水平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69例患儿均来自2006年2月至2010年4月就诊于本院皮肤风湿免疫科及儿科门诊,其中男90例,女79例,年龄3个月~12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婴儿湿疹、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久咳、肺炎等。
1.2 检测方法采集静脉血2 ml,离心或自然析出血清检测特异性IgG,测定的过敏原主要包括牛肉、牛奶、鸡肉、猪肉、鳕鱼、大米、玉米、虾、螃蟹、大豆、蛋清/蛋黄、西红柿、蘑菇、小麦等。
食物不耐受试剂盒由美国BIOMERI-CA 公司生产,按说明书进行操作,用前将试剂盒置室温(22℃~25℃)30 min,在反应孔2A、3A、4A、5A、8A、9A、10A、11A、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标准血清待绘制标准曲线用,1A、7A中分别加入血清稀释液,6A、12A加入阳性质控,在酶标仪上读取每孔在450nm处的吸光度值,并按表1进行分级评估。
表1 食物不耐受检测分级评估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P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0.05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2。
169例患儿血清阳性者151例,总阳性率89.35%,其中,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27例,占15.98%,对两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60例,占35.50%,以鸡蛋和牛奶致敏性最高,分别占阳性病例的28.48%和28.25%,大米、大豆、螃蟹、鳕鱼和小麦致敏性次之,分别占6.95%、6.51%、6.05%、5.38%和5.16%,而河虾、玉米、西红柿、鸡肉、牛肉、蘑菇和猪肉致敏性较低,所占阳性率相对较低。
表2 食物过敏原IgG检测结果(例,%)注:同一标本可同时表现为多项过敏原阳性3 讨论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饮食不当是引起变态反应或使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多数缘于患儿对蛋白、鱼和牛乳[2]等食物中的某些大分子物质不耐受。
麻疹的诊断标准

麻疹的诊断标准
麻疹的诊断标准如下:
1. 临床症状: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或更高)、咳嗽、流鼻涕、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发热通常持续4天左右,随后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在病程第2-3天,可在口腔颊粘膜处见到柯氏斑(Koplik氏斑)。
2. 流行病学史:患者近期内有麻疹接触史,潜伏期为6-18天。
3. 实验室诊断:
a. 在咽部或结合膜分泌物中分离到麻疹病毒。
b. 血清麻疹抗体检测:1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患者,在血清中查到麻疹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
恢复期血清中麻疹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的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根据以上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诊断结果,可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麻疹。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不典型麻疹、轻型麻疹以及其他病毒性感染相鉴别。
儿童接种不同效价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

儿童接种不同效价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在婴幼儿童中,麻疹仍然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成长的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疫苗接种前年代,全球每年有1.3亿婴幼儿童感染发病,大约800万儿童因患麻疹而死亡。
近年来我国也开展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对控制和消除麻疹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本文从接种不同滴度的麻疹疫苗,来研究接种对象的一般临床反应和对疫苗所产生的血清阳转率和抗体水平效价[1]。
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与分组:选择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8~10月龄健康婴儿,血清中麻疹抗体阴性的为观察对象,并征得观察对象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随机选择注射麻疹疫苗。
其中A组105名婴儿,接种01批号疫苗;B组104名,接种02批号的麻疹疫苗,两组人群的均衡性因素基本相似。
1.2 疫苗: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系采用常规方法生产,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签发合格证的疫苗。
方法是制备的冻干麻疹病毒减毒株接种原代鸡胚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后,加人适宜稳定剂冻干制成。
生产用细胞为原代鸡胚细胞。
麻疹病毒毒株为沪-191株。
1.3细胞制备:选用9~11日龄鸡胚,经胰蛋白酶消化、分散细胞,用适宜的培养液进行培养。
1.4 病毒滴定:将毒种做10倍系列稀释,每稀释度病毒液接种Vero细胞,置37 ℃下培养7~8 d判定结果。
病毒滴度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同时进行病毒参考对照。
1.5 疫苗的滴度:所用的01批号疫苗效价滴度为3.60 CCID 50;02批号的疫苗滴度为4.26 CCID50,均获得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1.6 血清抗体检测方法及判定: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血3.0 ml,分离血清,血标本无明显溶血现象,无污染,分离的血清标本,根据实际情况,4~8℃冷藏运输或冷冻-20℃保存待检。
采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 抗体,每份血清标本分别做7个稀释度:1∶200、1∶400、1∶800、1∶1 600、1∶3 200、1∶6 400、1∶12 800,IgG 抗体≥1:200判定为阳性,≥1∶800达到免疫成功和具有保护水平[2-3]。
人群中麻疹IgG抗体水平分析

人群中麻疹IgG抗体水平分析自从麻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
但近年来,麻疹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并且具有15岁左右大年龄组和1周岁以下小年龄组两端高发的特征。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检测麻疹IgG抗体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传统的ELISA通过将血清稀释成1∶200、1∶800、1∶3200等不同的稀释度后再进行检测,方法繁琐、工作量大,也只能进行半定量。
利用德国维润公司生产的酶免试剂盒,可直接对标本进行IgG定量检测。
为了解人群中麻疹IgG 抗体水平,降低麻疹发病率,我们于2006年4月—12月对我市的婴幼儿、幼儿园儿童、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各个不同的年龄群体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血清标本采自我市未注射麻疹疫苗的6、8月龄婴儿、注射麻疹疫苗1个月后的9月龄以及12-17月龄、21-24月龄儿童、幼儿班儿童、小学1-6年级、初中1-3年级、高中1-3年级学生。
其中初中1-3年级各1个班级学生采集双份血样,加强接种前采1份,加强接种麻疹疫苗1个月后再采1份,共采集血液标本1180份。
婴幼儿采末梢血,幼儿园儿童及以上年龄段均采静脉血,所有标本均及时分离,并于-20℃低温保存。
1.2试剂采用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试剂盒为德国维润赛润研发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分别为SBW.BF、SIV.AD、SGW.BM,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检测方法血清标本1∶100稀释后,吸100μL于微孔板,同时作2份阳性对照、1孔阴性对照、1孔试剂空白。
37℃孵育60min后洗板4次,加100μL酶标IgG抗体。
37℃孵育30min后洗板4次,加入底物100μL,37℃孵育30min,加终止液100μL,用主波长405nm,参考波长630nm酶标仪比色。
1.4结果判定<200mIu/mL为阴性;≥200mIu/mL为阳性。
可以利用厂方提供的逻辑对数计算软件得到麻疹IgG值,本实验室取得的数据均为该法得到;也可先求F因子,再由待测血清的OD值乘以F因子,然后再从试剂盒提供的标准曲线查得IgG定量值mIu/mL。
儿童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分析

儿童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分析彭蘡;徐燕;康厚纯;芮志莲【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9(0)26【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过敏原特异性Ig E检测结果,为过敏性疾病免疫治疗与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3-12月收治的过敏性疾病患儿7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血清特异性Ig E检测,分析患儿临床资料,观察过敏性疾病病种分布,统计过敏原特异性Ig E检测结果。
结果 75例患儿中,血清特异性Ig E抗体检测阳性67例(89. 33%)。
阳性患儿中,疾病以过敏性荨麻疹构成比最高,哮喘、鼻炎合并过敏性咳嗽及过敏性肺炎、支气管炎次之。
67例患儿共计130组特异性Ig E阳性,平均过敏原阳性1. 9组,阳性检出率前5位的过敏原组合依次为fx5、phad、hx2、fx1、ex1。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敏性疾病患儿的过敏原组合阳性率呈升高趋势。
阳性率排名前5位的过敏原组合季节分布较均匀,其中hx2组合阳性多见于秋季,构成比50. 00%。
结论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种类多,检测特异性Ig E能够有效明确患儿过敏原种类,对患儿规避过敏风险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总页数】2页(P180-181)【作者】彭蘡;徐燕;康厚纯;芮志莲【作者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9;R446.6【相关文献】1.17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检测2.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含量、特异性过敏原检测及摩拉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的对比分析3.儿童过敏性疾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分析的临床意义4.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在5岁以下儿童哮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5.广州某医院学龄前儿童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目的:为了了解适龄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疫苗后IgG抗体产生情况,评价该地区不同人群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和水平,及时发现解决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根据《呼伦贝尔市儿童免疫效果监测实施方案》,2013年、2014年分别对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21个乡镇的0~15岁适龄儿童进行了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的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ELISA)法。
结果:2013年共检测4763人,2014年共检测3553人,麻疹IgG阳性率2013年是84.1%,2014年是73.0%;风疹阳性率2013年91.7%,2014年87.6%;脊髓灰质炎阳性率2013年85.4%,2014年88.7%。
经过x2检验,2013年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各年龄组均有差异,2014年麻疹、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各年龄组有差异,脊髓灰质炎IgG 抗体阳性率各年龄组无差异。
讨论: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两年的抽样数量差距大,还有样品采集和处理、试剂的使用、方法的选择、环境温湿度的控制、仪器的使用、人员操作技术、样品采集的对象的免疫史不同也是主要影响。
在以后的抽样、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实验的操作等加强管理和合理安排,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技能、做好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计划免疫医生查遗补漏,加强疫苗的接种的及时率和覆盖率,减少或杜绝少种和漏种的现象发生。
标签:IgG抗体;检测;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 研究资料与方法使用ELISA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1.1 样品的采集用一次性采血针采集末梢血(手指血或耳垂血)用一次性采血管吸取20ul,加到预先盛有180ul的生理盐水带盖的离心管中,待血球自然沉降到管底后便可直接取上清液检测。
1.2 实验步骤按照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儿童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e和igg检测结果分析

g
pe
△
,
HU Lixi
n SONG Wenq
i
(
Depar
tmen
tof Cl
i
n
i
ca
lLab
o
ra
t
o
ry,
Be
i
i
ngCh
i
ldr
en
′
sHo
spi
t
a
lCapi
t
a
lMedi
ca
l
j
Un
i
ve
r
s
i
t
Be
i
i
ng 100045,
Ch
i
na)
y,
j
Ab
s
t
r
a
c
t:
Ob
e
c
t
i
v
e Tos
s
I
I
gE(
gE)和 s
gG 检测的意义,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方
法 分别使用免疫印迹法(We
s
t
e
rnb
l
o
t)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
SA)对 12191 例患儿血清 中 的 特 异 性 过
敏原I
11.
62% ),其 次 是 腰 果(
10.
81% )
gE 和I
gG 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食入 性 I
DOI10.
3969j.
i
s
sn.
1673
G
4130.
2019.
20.
021
R446.
6 R593.
儿童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G和IgE检测结果分析

儿童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G和IgE检测结果分析王润超;陈婷婷;陈少秀;段德鉴【摘要】Objective:To analyse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serum allergen-specific IgG and IgE in children with urticaria. Methods:A total of 63 children with urticaria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n serum specific IgG and IgE were detected by ELISA and western blot. Results: The positivity rate of specific IgG was 76.19% (48/63) and the main allergens were egg and milk. The positivity rate of specific IgE was 41.27%and the main food allergens were egg and fresh water fish.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s-ting results of the specific IgG and IgE for food-allergens ( P=0.000) . The positivity rate of specific IgE was 57.14% and the main inhalation allergens were dust mites and cockroac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ity rates of the different tests between the age group of the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use of serum allergen-specific lgG and IgE detection can help clinicians to find associated allergens, which may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urticaria.%目的::分析儿童荨麻疹患者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G和IgE 检测结果。
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探析

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探析【摘要】目的:探析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后的具体免疫效果。
方法:从2012年7月至2012年10月我区接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儿童中采用分层次系统抽样法抽取城区和乡镇各一个,城区儿童600名,乡镇儿童680名,共1280名进行分析,对全部抽取免疫接种儿童进行酶联免疫试验法检测儿童体内风疹igg抗体和麻疹igg抗体。
结果:1280名接受血样检测的儿童中,风疹igg抗体浓度范围是0miu/ml至23510.01miu/ml,平均浓度为162.72miu/ml,麻疹igg抗体浓度范围是0miu/ml至681189.51miu/ml,平均浓度为4231.52miu/ml,全部儿童风疹igg 抗体阳性率达到95.70%,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达到97.27%,城区麻疹igg抗体平均浓度3200.51miu/ml,低于乡镇儿童麻疹igg抗体的平均浓度5609.88miu/ml。
结论:选用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为儿童进行免疫接种能够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可以作为麻风免疫疫苗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儿童免疫;免疫效果临床疾病症状为患者出现全身性皮疹而且伴有发热现象,主要由风疹病毒和麻疹病毒感染引发的风疹疾病和麻疹疾病是目前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种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
风疹和麻疹发病率较高,而且容易传染造成数量众多的儿童患病,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探讨儿童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文章对2012年7月至2012年10月我区接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免疫接种的儿童进行分层次抽样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2年7月至2012年10月我区接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儿童群体,通过对全部接受免疫接种儿童进行分层次系统抽样,抽取城区一个街道,免疫接种儿童600名,男性325名,女性275名,郊区一个乡镇,免疫接种儿童680名,男性355名,女性325名,一共1280名,城市和郊区儿童在年龄、身高、性别等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麻疹实验室诊断标准

麻疹实验室诊断标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性传染病,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
如果白细胞数增加,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加,提示继发细菌感染;若淋巴细胞严重减少,常提示预后不好。
二、血清学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好。
抗体包括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或补体结合抗体。
三、病原学检查:
1、病毒分离:取早期患者眼、鼻、咽分泌物或血、标本接种于原代人胚肾细胞,分离麻疹病毒,但不作为常规检查;
2、病毒抗原检测:取早期患者鼻咽分泌物、血细胞及尿沉渣细胞,用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法查麻疹病毒抗原,如阳性,可早期诊断;
3、核酸检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临床标本中扩增麻疹病毒RNA,是一种非常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对免疫力低下而不能产生特异抗体的麻疹患者,尤为有价值。
2018年四川省358例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antibody levels of 0 to 7 year- old children. In oder to provide science evidence to policy of
immunization and prevention. Method The coun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9 年 6 月第 34 卷第 3 期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Damage June 2019,Vol. 34,No.3
167
【论著】
2018 年四川省 358 例儿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刘宇,刘丽珺,杨庆,刘家洁,李银乔
[摘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 0~7 岁儿童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为相关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四川省各县按照经济情况划分为高、中、低三层,在各层中随机选取 1 个县,每个县采集 98~119 例 0~7 岁儿童血 清标本进行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IgG 抗体水平检测。不同疾病、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民族间抗体阳性率的的比较 采用χ2 检验。结果 共采集 358 例 0~7 岁儿童血清标本,其中麻疹 IgG 抗体阳性率为 82.96%,风疹 IgG 抗体阳性率为 76.82%,流行性腮腺炎 IgG 抗体阳性率为 48.60%;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IgG 抗体阳性率分别 在 76.03%~94.87%、70.25%~87.18%和 33.88%~59.83%之间;在不同年龄组,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IgG 抗体阳性率 分别在 18.75%~100.00%、12.50%~100.00%和 0.00%~86.96%之间;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IgG 抗体阳性率在男性中 分别为 78.61%、70.05%和 45.99%,在女性中分别为 87.72%、84.21%和 51.46%;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IgG 抗体阳性率 在汉族中分别为 84.98%、79.83%和 56.22%,在藏族及其他中分别为 79.20%、71.20%和 34.40%。结论 四川省 0~7 岁儿童 麻疹抗体水平较高,但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较低,存在薄弱地区和人群,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年龄段人群的预 防接种工作;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必要时开展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
2012年大理州8县(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关键 词 :麻疹 ;健康人 群 ;抗体 水平 ;监 测
中图分类号 :R 5 1 1 .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0 0 3— 6 2 4 5( 2 0 1 3 )1 2—1 3 2 5— 0 3
Mo n i t o r i n g a n a l y s i s o n me a s l e s I g G a nt i bo dy l e v e l o f h e a l t hy po p u l a t i o n i n 8 c o u nt i e s o f Da l i Ba i Aut o no mo u s p r e f e c t ur e i n 2 0 1 2
C H E N J i a n—p i n g ,D U A N F e i —y u n , WA N G Q i n—c h u n , ’ Y U Q i n g , L I X i a o— x i a . D a l i C e n t e r f o r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Y u n n a n 6 7 1 0 0 0, C h i n a .
y e a r s o l d,1 5~y e a r s o l d,a n d≥ 2 0 y e a r s o l d o f t o t a l 8 g r o u p s . Re s u l t s T h e d a t u m w a s a n a l y z e d b y c h i —
s p e c i me ns wh i c h c a me f r o m <1 y e a r s o l d,1~y e a r s o l d,3 一y e a r s o l d,5 一y e a r s o l d,7 ~y e a r s o l d,1 1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麻疹IGg抗体检测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内江市中区6~14岁学龄儿童麻疹病毒IgG抗体水平。
方法2010-03/09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共采集6~14岁儿童手指末梢血25 659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进行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结果在检测的25 659份有效样本中,麻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90.63%,6岁组最高93.92%,12岁组最低89.14%,小学生抗体阳性率高于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952,P<0.01),城区儿童高于农村(X2= 69.01437,P<0.01),免疫3剂次及以上的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5.89%)明显高于2剂(86.97%)和1剂儿童(81.28%)。
再经补种后,麻疹病毒IgG抗体阳转率均在99%以上。
结论内江市中区6~14岁学龄儿童麻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具有较高水平。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自计划免疫工作实施以来,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使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各地人群麻疹发病率均处于较低的水平,但离我国政府提出的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地区依然有麻疹病例报告[1]。
为掌握2010年内江市中区学龄儿童对麻疹病毒的抵抗力,了解中小学生的麻疹免疫状况,内江市中区疾控中心于2010-03/09对全区14个乡镇、6个街道6~14岁学龄儿童进行了麻疹免疫抗体检测,以预测麻疹疫情,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消除麻疹病例发生隐患,实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规划目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检测对象来源于全区54所小学、14所中学健康学生共计25 659人,占全区中小学生总数的88.63%(25659/28951)。
其中,男13 272人,女生12 387人,男女性别比为1.07:1,年龄6~14岁,分布在全区农村14个乡镇的172个行政村和城区6个街道的50个社区,其中农村17 741人、城区7 918人,距城区距离相对较远8 179人、居中距离9 562人、较近(城区)7 918人,经济条件好的8 269人、较好9 456人、较差7 934人,预防接种工作好的地区8 543人、较好地区8 437人、较差地区8 679人。
1.2 方法采用麻疹病毒IgG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检测麻疹抗体IgG。
按照标准方法收集6~14岁儿童末梢血20 ul加入稀释液经离心保存血清。
用麻疹病毒IgG抗体诊断试剂盒(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检测,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
酶标仪质量控制:波长450 nm,阴性对照值<0.15,临界对照值>0.15,阳性对照值>0.5。
1.3 检测结果判定样品值<临界对照平均值,判定为阴性;样品值>临界对照平均值,判定为阳性。
1.4免疫状况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由疾控中心设计统一的调查标准和内容,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按统一设计的个案调查表内容逐项询问填写,以了解其一般情况和麻疹疫苗免疫史,免疫史调查以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记录为准,不暗示,客观准确填写,完成问卷,由资料统计员收集并审核调查内容是否规范,符求要求的调查资料计入统计资料。
1.4 统计分析采用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调查儿童的免疫接种率、麻疹抗体IgG 阳性率,用卡方分析,比较各城乡学校、年龄组的差异。
2 结果
共检测中小学生25 659例,其中阳性23 254例,阴性2 405例,阳性率为90.63%。
2.1不同年龄麻疹抗体水平各年龄组IgG抗体阳性率略有差异,6岁组最高,9岁和12岁组最低,低于90%(表1),随年龄增长,抗体阳性率呈波浪式逐年下降,每隔3年(9岁、12岁)有一个明显的低谷(图1),9岁和12岁组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
补种后结果 2 405名麻疹抗体IgG阴性儿童均在测检后1个月内经皮下注射补种1剂0.5ml 麻疹疫苗,接种1个月后再次检测麻疹抗体IgG 总阳转率为99.68%,各年龄组抗体阳转
率均在99%以上(表5),各年龄组麻疹抗体IgG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
3 计论
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儿童出生后8个月开始初种麻疹疫苗,接种剂量为0.5ml,1岁半复种一次,以后按种序不再接种麻疹疫苗。
由此,14岁以下儿童便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人群,也是健康人群中最容易、最愿意、最全面接受麻疹疫苗免疫的阶段,对整个群体免疫屏障形成有重要意义[2];也是国家消除麻疹实施免疫预防的重点人群,2008年国家对14岁以下儿童实施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要求接种率必须达到95%以上。
目前我国针对儿童常见的麻疹、风疹等传染病进行的疫苗主动免疫接种具有较高的免疫成功率,在2008年全国范围内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3-8]。
对儿童严格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和接种时间进行免疫接种,才能使疫苗免疫达到最佳效果[9]。
有研究表明[10]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短期内减少麻疹发病,提高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的有效手段[11],对于人群来讲,每隔3年开展1次6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以为儿童提供一次免疫机会,增加漏种儿童的免疫剂次,可使所有儿童,特别是在幼儿园的3岁及以上的流动儿童都能得到至少2剂次的免疫机会。
本次检测表明,免疫3剂次以上者麻疹抗体阳性率均在90%以上,与2剂次及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3.36,P<0.01),免疫2剂次及以上者明显高于1剂次儿童,尤其是3剂次及以上者明显高于2剂次及以下。
麻疹疫苗在8月龄接种首剂时血清抗体阳转率约为85%,在18月龄复种时血清抗体阳转率约为95%。
完成2剂次接种者,血清抗体阳转率可能达到99%,至少95%的人有抗体并产生人群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有效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从检测结果显示,内江市中区6~14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在90%以上,经补种后检测,6~14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达到99.68%,表明,在6~14岁学龄儿童中已形成针对麻疹病毒的免疫屏障,在中小学生中,不会出现麻疹病毒的传播和扩散,不会引起麻疹病毒的暴发或流行,并存在以下特点:
麻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随免疫时间推移而逐年下降,符合抗体自然衰减规律。
在6-14岁年龄儿童中,6、10、14岁儿童抗体水平较高,9、12岁儿童最低。
由此,在每隔3年开展一次强化免疫,对于提高人群整体免疫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麻疹IGg抗体总体阳性率高。
主要是自2005年实施麻疹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以来,基础免疫接种率逐年提高,在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4岁以下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2009至2010年分别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预防接种证查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进一步消除了免疫空白,使每一个6岁以上儿童至少获得了2次及以上麻疹疫苗补种。
城区高于农村。
主要是城区条件较好,健康意识比农村强,城区的接种门诊是按周或按日常年接种,绝大多数儿童能按时得到预防接种或及时补种服务,在农村多数是按旬或按月接种,接种频率明显低于城区,农村儿童接受免疫的机会明显少于城区。
在农村增加接种点,提高接种频率,提高预防接种的可及性,达到与城区相同水平,可以使农村儿童与城区儿童能得到同样的免疫机会,减少漏种,消除免疫空白,对提高农村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