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麻疹IGg抗体检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麻疹IGg抗体检测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内江市中区6~14岁学龄儿童麻疹病毒IgG抗体水平。方法2010-03/09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共采集6~14岁儿童手指末梢血25 659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进行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在检测的25 659份有效样本中,麻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90.63%,6岁组最高93.92%,12岁组最低89.14%,小学生抗体阳性率高于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952,P<0.01),城区儿童高于农村(X2= 69.01437,P<0.01),免疫3剂次及以上的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5.89%)明显高于2剂(86.97%)和1剂儿童(81.28%)。再经补种后,麻疹病毒IgG抗体阳转率均在99%以上。结论内江市中区6~14岁学龄儿童麻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具有较高水平。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自计划免疫工作实施以来,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使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各地人群麻疹发病率均处于较低的水平,但离我国政府提出的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地区依然有麻疹病例报告[1]。为掌握2010年内江市中区学龄儿童对麻疹病毒的抵抗力,了解中小学生的麻疹免疫状况,内江市中区疾控中心于2010-03/09对全区14个乡镇、6个街道6~14岁学龄儿童进行了麻疹免疫抗体检测,以预测麻疹疫情,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消除麻疹病例发生隐患,实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规划目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检测对象来源于全区54所小学、14所中学健康学生共计25 659人,占全区中小学生总数的88.63%(25659/28951)。其中,男13 272人,女生12 387人,男女性别比为1.07:1,年龄6~14岁,分布在全区农村14个乡镇的172个行政村和城区6个街道的50个社区,其中农村17 741人、城区7 918人,距城区距离相对较远8 179人、居中距离9 562人、较近(城区)7 918人,经济条件好的8 269人、较好9 456人、较差7 934人,预防接种工作好的地区8 543人、较好地区8 437人、较差地区8 679人。
1.2 方法采用麻疹病毒IgG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检测麻疹抗体IgG。按照标准方法收集6~14岁儿童末梢血20 ul加入稀释液经离心保存血清。用麻疹病毒IgG抗体诊断试剂盒(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检测,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酶标仪质量控制:波长450 nm,阴性对照值<0.15,临界对照值>0.15,阳性对照值>0.5。
1.3 检测结果判定样品值<临界对照平均值,判定为阴性;样品值>临界对照平均值,判定为阳性。
1.4免疫状况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由疾控中心设计统一的调查标准和内容,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按统一设计的个案调查表内容逐项询问填写,以了解其一般情况和麻疹疫苗免疫史,免疫史调查以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记录为准,不暗示,客观准确填写,完成问卷,由资料统计员收集并审核调查内容是否规范,符求要求的调查资料计入统计资料。
1.4 统计分析采用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调查儿童的免疫接种率、麻疹抗体IgG 阳性率,用卡方分析,比较各城乡学校、年龄组的差异。
2 结果
共检测中小学生25 659例,其中阳性23 254例,阴性2 405例,阳性率为90.63%。
2.1不同年龄麻疹抗体水平各年龄组IgG抗体阳性率略有差异,6岁组最高,9岁和12岁组最低,低于90%(表1),随年龄增长,抗体阳性率呈波浪式逐年下降,每隔3年(9岁、12岁)有一个明显的低谷(图1),9岁和12岁组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
补种后结果 2 405名麻疹抗体IgG阴性儿童均在测检后1个月内经皮下注射补种1剂0.5ml 麻疹疫苗,接种1个月后再次检测麻疹抗体IgG 总阳转率为99.68%,各年龄组抗体阳转
率均在99%以上(表5),各年龄组麻疹抗体IgG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
3 计论
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儿童出生后8个月开始初种麻疹疫苗,接种剂量为0.5ml,1岁半复种一次,以后按种序不再接种麻疹疫苗。由此,14岁以下儿童便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人群,也是健康人群中最容易、最愿意、最全面接受麻疹疫苗免疫的阶段,对整个群体免疫屏障形成有重要意义[2];也是国家消除麻疹实施免疫预防的重点人群,2008年国家对14岁以下儿童实施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要求接种率必须达到95%以上。
目前我国针对儿童常见的麻疹、风疹等传染病进行的疫苗主动免疫接种具有较高的免疫成功率,在2008年全国范围内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3-8]。对儿童严格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和接种时间进行免疫接种,才能使疫苗免疫达到最佳效果[9]。有研究表明[10]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短期内减少麻疹发病,提高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的有效手段[11],对于人群来讲,每隔3年开展1次6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以为儿童提供一次免疫机会,增加漏种儿童的免疫剂次,可使所有儿童,特别是在幼儿园的3岁及以上的流动儿童都能得到至少2剂次的免疫机会。本次检测表明,免疫3剂次以上者麻疹抗体阳性率均在90%以上,与2剂次及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3.36,P<0.01),免疫2剂次及以上者明显高于1剂次儿童,尤其是3剂次及以上者明显高于2剂次及以下。麻疹疫苗在8月龄接种首剂时血清抗体阳转率约为85%,在18月龄复种时血清抗体阳转率约为95%。完成2剂次接种者,血清抗体阳转率可能达到99%,至少95%的人有抗体并产生人群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有效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从检测结果显示,内江市中区6~14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在90%以上,经补种后检测,6~14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达到99.68%,表明,在6~14岁学龄儿童中已形成针对麻疹病毒的免疫屏障,在中小学生中,不会出现麻疹病毒的传播和扩散,不会引起麻疹病毒的暴发或流行,并存在以下特点:
麻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随免疫时间推移而逐年下降,符合抗体自然衰减规律。在6-14岁年龄儿童中,6、10、14岁儿童抗体水平较高,9、12岁儿童最低。由此,在每隔3年开展一次强化免疫,对于提高人群整体免疫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麻疹IGg抗体总体阳性率高。主要是自2005年实施麻疹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以来,基础免疫接种率逐年提高,在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4岁以下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2009至2010年分别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预防接种证查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进一步消除了免疫空白,使每一个6岁以上儿童至少获得了2次及以上麻疹疫苗补种。
城区高于农村。主要是城区条件较好,健康意识比农村强,城区的接种门诊是按周或按日常年接种,绝大多数儿童能按时得到预防接种或及时补种服务,在农村多数是按旬或按月接种,接种频率明显低于城区,农村儿童接受免疫的机会明显少于城区。在农村增加接种点,提高接种频率,提高预防接种的可及性,达到与城区相同水平,可以使农村儿童与城区儿童能得到同样的免疫机会,减少漏种,消除免疫空白,对提高农村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