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林明燕

来源:《天津教育·中》2020年第02期

[摘要]喜欢音乐、喜欢运动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当幼儿听音乐时,会自然而然地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身体自然地随节奏晃动,而且许多音乐活动的表现与展现都最终落实在幼儿的身体动作上。这正与达尔克洛兹创立的“体态律动”教学法相符合。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必须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让幼儿不仅能学习用听觉去感觉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肉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音乐情绪变化。只有身心两方面都真正投入音乐进行中去,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才可能是精确、生动的。我园立足音乐教学,开展体态律动节奏活动、创造性律动活动、集体舞活动,使体态律动成为幼儿体验音乐、体验隋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身体运动

一、体态律动节奏运动——发展身体运动与音乐节奏的通感

(一)身体随乐运动

身体运动离不开身体,在音乐素材里有很多关于认识身体的歌曲,如《我的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小手爬》《合拢放开》等,这些歌曲既能让幼儿认识身体的结构,还能让幼儿学习按照歌曲的语词指令与动作指令有序指认和运动身体。我们经常让幼儿结合儿歌、童谣中语词、节奏、乐句进行各种跺脚,拍腿,拍手和捻指的声势动作,感受稳定的节拍。如《幸福拍手歌》,幼儿运用拍手、跺脚,转圈的动作表现歌曲;《泰迪熊》中幼儿跟着泰迪熊一起感受蹲、站、趴、躺、举等不同的身体姿势;《碰一碰》中,幼儿跟着音乐中的语词指令与乐句变化,不断运用肢体接触同伴不同的身体部位;《拉大锯》《炒盐豆》《三轮车》《跷跷板》《摇呀摇》中幼儿跟着音乐节奏与语词指令与同伴共同体验拉、翻、登、摇等动作,在身体的随乐运动中,获得稳定的节拍意识。

(二)感受身体部位的运动方式

身体部位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在音乐活动中开展感受身体部位运动方式的活动有助于丰富幼儿的动作语汇,在开展《身体动一动》音乐活动中,我们选择不同节奏、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音乐引导幼儿拍掌、摇摆、转动、踏步、指挥、弯腰、旋转等动作的练习;在《身体变变变》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每个部位的不同的运动方式,帮助他们学习通过改变某动作的姿态、节奏、幅度、力度、方向创编新动作,如头部的点头、摇头、转头等不同的动作;

手臂的弯曲、摇摆,舞动、指挥、转动的动作;脚步的踏步、跳跃、踢腿等的基本动作;手脚组合动作、四肢运动、全身运动不同方式,让幼儿掌握动作变化与组合的规律,使幼儿感受许多运动的变式,丰富了音乐活动中的动作语汇。

(三)运用身体运动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

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与身体运动之间存在相对应的表现要素:音乐可以用手势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表示,音响强度可以由肌肉力度表现,音色可以运用身体不同部位的表现,音值可进行动作持续表现,旋律是各动作的连续表现。如认识D——D’的音阶活动中,幼儿学习用不同身体部位表现音阶,并随着音高向前或向后移动步伐表现音乐的上行与下行。体验速度的《火车快飞》音乐活动中,幼儿通过快跑、小跑、走等动作表现汽车快和渐慢的速度。在《听辨长短音》音乐活动中,幼儿用触摸身体长短不同部位来表现音乐中长短的乐曲。感受重音的《元宵燈会》音乐活动中,幼儿用拍手、跺脚、跳跃等动作感受音乐中的重音。感受不同曲风的拍子,如《毛毛虫与蝴蝶》中,幼儿用挪行的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爬行时的缓慢音乐,用轻快、跳跃的动作表现蝴蝶飞的轻快音乐。我们还在餐前开展古典音乐背景下的体态律动活动,我们结合不同风格的古典音乐名曲如加沃特舞曲、降A大调圆舞曲、水族馆、幽默曲、天鹅、梦幻曲、阿尼特拉舞曲、G大调小步舞曲、极快的快板、F大调旋律等,将体态律动与名曲的各种音乐元素相结合,让幼儿每天进行表现性律动的感受与学习活动,在稳定、重复的音乐背景下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分句、情绪变化等有节律地做出各种幅度和力度的动作,不断地运用动作感受各种音乐元素,表达音乐的情感,使音乐欣赏与体态律动融合化、常态化。

二、创造性体态律动活动——拓展音乐和动作关系的各种可能性

(一)创意的身体造型活动

美国心理、生理学博士斯佩里研究证明:大脑右半球同形象思维、知觉和空间有关,具有音乐的、绘画的、综合的、整体的和几何空间鉴别能力,体态律动训练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协作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身体肢体打开了,迎合音乐才能达到更多的可能性,更好地溶人音乐,增加肢体空间的认识,脚步更舒展,才能更迎合音乐,我们尝试开展镜面模仿、雕塑、空间碰触等个人造型或集体创意造型活动,使幼儿获得对身体方面上下左右、接触空间、反意空间的空间意识与各种造型感受。如镜面模仿活动《猴子学样》中,幼儿两人一组,做相同的造型与动作。在《拍照》《走走停停》《熊和小孩子》等听辨音活动中,幼儿倾听特定静止信号时,停止身体运动变成一个雕塑,感受运动的状态和静止的造型。在空间碰触游戏中,教室里随意摆放椅子,音乐播放时幼儿在教室里到处走走,当音乐停止时,找到椅子,幼儿听指令用身体上的两个部位或不同数量的部位去碰椅子,创造出形态的身体造型。在《爬山洞》活动中,幼儿运用不同的身体动作结合不同的身体姿势表现各种创意山洞,并体验在不同身体空间钻爬的乐趣。

(二)创造性律动游戏

创造性律动游戏是幼儿用单独或合作的方式利用身体动作自由表现或组合表现不同角色主题,幼儿在主题游戏中利用动作进行想象,表现和创造某种情境和氛围。创造性律动使幼儿获得的不仅仅是肢体运动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更是身心体验、理解、想象、思考、集中、组织、创造、情感、自我表达和交流的过程。如《锯木头游戏》中,幼儿运用肢体动作分别扮演锯子、木头、锤子、钉子、螺丝刀、螺丝的角色,两两合作去感受和演绎“锯木头”“锤钉子”“转螺丝”的游戏过程。如《雪人融化》中,幼儿扮演各种造型的雪人,春天音乐的时候,阳光照射雪人,雪人身体造型随乐逐渐融化。如《风和树》中,两两合作表现风和树的角色和音乐情境,随着音乐,风儿阵阵吹来,树的造型随乐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还进行洗澡、风和风车、雨和花、大海和小鱼、司机和方向盘、树和小鸟、毛毛虫和蝴蝶、生日和蜡烛等大量合作律动游戏,在创造性的动作表现中幼儿扩展了对周围事物的感知经验,增强了音乐感知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丰富了动作视觉库以及合作表现情境主题的经验。

三、体态律动的集体性舞蹈——探索运动空间的新可能性

律动活动不但为幼儿积累了许多形象和动作库,而且许多律动活动都可以自然地延伸成舞蹈。我们选择不同风格、结构清晰、节奏感强的乐曲,开展琏状舞、圆圈舞、结伴舞、行列舞蹈、方阵舞蹈等不同形式的集体舞活动,让幼儿不断学习各种音乐典型动作,感受身体运动的舒适,探索各种路线、队形变化、空间状态的新可能性,发现人际合作凝聚的心向。结伴舞《墨西歌草裙舞》中,男孩子创编绅士的动作,女孩子创编草裙舞跳舞的动作,然后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绕舞伴转圈的动作,最后合跳圆圈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中,男孩子扮演小熊,女孩子扮演洋娃娃,大家共同学习邀请舞的基本动作,最后在双圈行进中感受邀请舞的乐趣。《波罗乃滋舞曲》中幼儿分两个行列,排头两位幼儿做领袖,按节奏行进做各种的队形的变换游戏,如双圈、钻山洞、行列队形、琏状队形等,幼儿在进行与变换队形的过程中,不断变换领袖,新的领袖不断循环地带领大家进行舞蹈。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从根本上把只从书面上、理性上的音乐学习改变为结合律动、听觉、情感、心灵去感受音乐,使音乐活动充满活动,大大提升了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同时,开发了幼儿音乐、运动、认知、情感、创造、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