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道治理中的河流生态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河道治理中的河流生态修复
摘要:河流生态修复是指采用人工干预的手段,增强和修复已受损的河流生
态系统功能,进而实现河流生态系统自我保持、自身演替、整体平衡的良好循环。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从早期注重河流的单一功能,
逐步发展为整体流域的生态系统恢复,但仍以恢复水质为主,对河流生态修复的
研究大多为针对具体河段的修复工程。
关键词:河道治理;河流;生态修复
1河流的生态能力影响因素
1.1 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成因
河流污染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的主要原因。通常,河流污染主要包括工业
污染、农业污染以及生活污染三大部分。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引起的水体污染的,主要是工业污水。由于工业污水中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占比复杂,一旦排
入河流,污染水体,破坏原有稳定的河流生态,在修复处理上会显得非常困难。
农业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的富集营养化。农作物在被施肥之后,会残留大量
的农药、化肥颗粒未被吸收,经灌溉、雨水冲刷等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局部区域
富集营养化,严重地影响河道的生态平衡,出现东边水草多,鱼类丰富,营养高;西边水底裸露,没有任何的植被的状况。河道被冲刷严重,长此以往,河流生态
原有的平衡就会受到破坏。
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的聚集,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废品的丢
弃及倾倒等导致的水体水质恶化。生活污水作为城市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多种
污水和杂质的混合体,包括厨房垃圾、洗涤垃圾和厕所垃圾等[10]。
1.2 影响河流生态的间接因素
(1)水流条件。包括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自然降水,河流的流速、流态等。随着气候的改变、人类活动等因素,都会对水流条件原有的性质改变,从而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2)碳、氮、磷等有机物,是组成河道生态系统的骨架,在河道生态系统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泥沙与河床。泥沙的体量,形态在河床中不断地改变,环境,以及河床的节点化、硬化等,都对不同河流领域产生强烈的影响。
(4)其他条件。另外还存在其他的不可抗拒的因素,比如湿地的土地利用,严重制约着湿地的规模和结构;水体和空气,限制着水生生物的生存等;外来生物物种入侵会导致生态种群演变等。
2河流生态修复方法
2.1 优化河道平面设计
天然河道的形态结构复杂多样,涵盖浅滩、河漫滩、深潭等多种类型,既可以实现有效泄洪,又能够满足生物种群的繁衍生息需求,促使区域内的生物群落得到丰富。传统河道整治模式往往采用截弯取直的方法,导致原有的水流模式遭到改变,严重影响到原生态环境。因此,在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需深入调查河道现场情况,尽量不要对河道的蜿蜒性及形态多样性进行改变,而是统筹考虑防洪、审美、生态等多方面因素,科学优化河道平面。第一,结合城市河道实际情况,尽量将河道的蜿蜒性保留下来,避免沿用以往的局部设防模式。第二,科学设计湖、池、潭等具备蓄水功能的河道工程,其既可以满足分洪蓄洪需求,又能够提升河道的景观美观性及生态效益。第三,从城市整体角度规划河道网络,以便发挥整体生态效益。
2.2 优化河道断面设计
过去人们将防洪排涝等河流基本功能作为关注的重点,忽视了生态学要求,往往对河道进行硬化、渠化处理,采用单一的断面及护岸形式,导致河道的美观性受到影响,不符合现代民众的审美倾向。同时,河道渠化处理会分隔流域生态
系统及周边环境,影响到河道中生物及微生物的生长,导致河流自净能力显著降低。此外,由于砼岸坡不具备良好的蓄水功能,无法有效补充地下水,难以正常
蓄积洪水,对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河道断面设计中要
深入贯彻生态理念。
在具体实践中,可结合城市河道实际情况采用这些断面设计形式:第一,矩
形断面。通常情况下,正常水位以下及上部分别砌筑为矩形和斜坡,下部砌筑材
料主要选用干砌石,上部则采用碎石。若河道拥有充裕的绿化带,需按照1∶4
的标准控制最大边坡比。部分河道段具有较快的水流速度,则将重力式挡墙增设
过来,这样河流侵蚀与冲刷能够得到减少。第二,梯形断面。此种断面形式的施
工难度较小,不需要占用过多面积,目前得到广泛应用。一般利用浆砌片石砌筑
河道护坡,这样流域生态环境可以得到保护。同时,将亲水平台布设于护坡上,
利用草坪、乔木、花草等点缀平台,促使护坡的美感得到有效提升。第三,复式
断面。此类断面具有较大的占河道面积,利用河流主槽满足枯水季节的河水流动
需求。进入汛期后,则利用主槽及河滩泄洪。复式断面具有较大的截面面积,通
常不需对高堤坝进行建设。第四,双层断面。明河与暗河组成了双层断面,明河
的水位在20 cm左右,具备良好水质,可供民众休闲和观光。在治理过程中,可
将亲水平台、喷泉等休闲设施建设于河边。暗河处于明河之下,主要流通水质较
差的水。
2.3 生态护岸
(1)植被护岸
植被护岸是生态护岸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植物的叶片和枝干可以阻挡水流,降低水流挟沙能力,同时能够附着泥沙,增加河道泥沙沉积。植物根系可以
增加土壤机械强度,使河岸土壤不易被水流侵蚀,同时植物根系可以吸收水中有
机物和营养物质。水生植物护岸适用于流速较小的缓流水体,由于其不能承受强
有力的水流侵蚀,一般将水生植物配合其他护岸材料使用,形成复合型护岸结构。
(2)木材护岸
在使用木材组成的箱体中充填碎石和土壤,并扦插植物枝条,形成重力挡土墙。木材周围生成的大量微生物也能起到一定的生态修复功能,扦插的植物枝条
成活后可以形成植被,营造良好的自然景观。
(3)石材护岸
石块可以调整变形的河道岸坡和河床,施工简单且石块的适应性极强,并且
石块还具有较高的水力糙率,可减小水流波动,一定程度上保护河岸土壤,抵御
河水冲刷侵蚀。常用的石材护岸技术有抛石措施,在国内外河道建设工程中应用
十分广泛。
2.4 生物生态治理
第一,生物栅。此种技术指的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对接近自然型的水环境治理
修复装置进行建设,将各类生物、微生物集聚在有限空间,高效修复水生态。其中,充填料与植物根系是生物栅系统的主要组成,能够有效沉降、截留与吸附水
中的固体物质、胶体等。第二,生物膜。此种技术是将生物膜的自净原理利用起来,通过在河中填入鹅卵石、纤维等合成材料,将会有特殊的生物膜形成。第三,生物浮床。此种技术是采用人工方式对生物浮床进行搭建,将良好的生存环境提
供给水生动植物,促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到消除。城市河道通常只有较小的断面,通过对水生植物进行种植,可利用植物根系对水中的氮磷元素进行吸收。之后,定期收割水生植物,从水体中带离氮磷元素。此外,水生植物的根系较为发达,还可以发挥固堤功能,促使堤岸抗冲刷能力得到提升。第四,生物浮岛。此
种技术是对人工浮岛进行搭建,再将水生植物种植于上面,这样植物及附着的微
生物能够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直接吸附,促使水质净化目的得到实现。此外,
其能够对水中藻类等植物的生长进行有效抑制,避免出现“水华”现象。
3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河流生态系统在电力、能耗、浇注等领域,都具有很重要的
作用。河道的冲刷,泥沙的沉淀,阻碍了河道的疏通,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完
整性。人类的淡水供应资源受到侵扰,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河流生态
修复势在必行。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