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讲义

合集下载

动物检验检疫技术学习资料

动物检验检疫技术学习资料

8、眼睛
❖ 眼结膜表面用拭子轻轻擦拭后,放在灭菌的30% 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
❖ 有时,也采取病变组织碎屑,置载玻片上,供显 微镜检查。
9、小家畜及家禽
将整个尸体包入不透水塑料薄膜、油纸或油布中, 装入木箱内,送往实验室。
小动物,禽和鱼等可整体送检。在距离实验室很近, 又有隔离运输条件时,也可将发病小动物直接送检。

2、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现代方法
(1)核酸分析鉴定微生物遗传型 特点:直接比较不同微生物之间基因组的差异
主要方法
DNA的碱基组成(G+C mol%) 核酸的分子杂交法
(2)应用计算机鉴定微生物学
计算机鉴定微生物基于数值分类法 即通过广泛比较分类单位的性状特征,然后计算
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再根据相似性的数值划分类 群的一种分类方法。
三、细菌的鉴定
生物分类的传统指标 形态学特征 生理学特征 生态学特征
1、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经典方法 纯培养的病原微生物可进行系统鉴定。 系统鉴定就是通过病原菌的形态结构、生长特征、
抗原性和病原性等检测,并用已知标准血清确定 分离细菌的属、种和型。
微生物鉴定程序通常是根据其形态生长、生化特 征等定种,最后根据抗原的免疫血清检查定型
个菌落,有利于从含有多种细菌的标本中分 离出目的菌。
A 分区划线法
首先将接种环灭菌后,沾取标本均匀涂 布于平板培养基边缘一小部分(第一 区),将接种环火焰灭菌,待冷却后只通 过第一区3-4次后连续划线(为第二区), 依次可共划线3-5区,每一区细菌数可 逐渐减少,直到分离出单个菌落为止.
B 连续划线法
②组织病理学检查样品的采集
采集包括病灶及临近正常组织的组织块,立即放入10倍于 组织块的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组织块厚度不超过 0.5cm,切成1cm2~2cm2 。组织块切忌挤压、刮摸和用 水洗。如作冷冻切片用,则将组织块放在0℃~4℃容器中, 尽快送实验室检验。

动植物检疫检验学全部重点完整版讲解

动植物检疫检验学全部重点完整版讲解

第-章绪论一、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概念"动物丹是指饲养、野生的活动物,如畜、禽、昌、蛇、龟、鱼、虾、蟹、贝、蚕和蜂等。

"动物产品丹是指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如生皮张、毛类、肉类、脏器、油脂、动物水产品、奶制品、蛋类、血液、精液、胚胎、骨、蹄和角等。

"植物丹是指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及其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等。

"植物产品丹是指来源于植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病虫害的产品,如粮食、豆、棉花、油、麻、烟草、子仁、干果、鲜果、蔬菜、生药材、木材和饲料等。

二、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三、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目的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4.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1. 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使其免受国际上重大疫情灾害的影响:2. 维护国家经济权益与安全,促进对外贸易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

3. 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第二章动物、动物产晶检疫审批一、动钧、动物产品检疫审批的目的1. 对于输入或通过中国境内运输的检疫物防止危险性动物传染病传入我国:2. 让进口单位在进口前了解我国的检疫要求,在对外谈判中做到心中有数,在签订合同时将我国的检疫要求列入合同,一旦发生上述情况,进口单位可以依据合同提出索赔,避免损失:3. 检验检疫机关根据事先己掌握的输出国或地区疫情,决定是否同意输入或过境。

二、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审批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

2. 中国与输出国签订的双边检疫协定(含协议、备忘录、条款)。

3. 输出国家或地区的动物疫情情况。

根据国际兽医局(OIE) 的报告、我国驻外使馆的通知及派出昌医官的汇报,随时掌握着国外的疫情情况。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重点带答案.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重点带答案.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重点带答案.第一篇:动植物检验检疫学重点带答案.1、病料采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在采取病料前必须对被检动物可能患有何种疫病作出初步诊断。

(2采取病料所用容器、手术器械都应事先消毒,确保无毒,采样时应无菌操作。

(3应做好人身防护,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

(4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疫病传播,做好环境消毒和病害肉尸的处理。

(5如果动物已死亡,有特殊要求2、病料采集和运送时使用的器械是如何消毒的? 刀、剪、镊子等用具煮沸消毒 30min。

器皿(玻制等经高压灭菌或干烤灭菌;或放于 0.5%~1%的碳酸氢钠水中煮沸10min ~15min;软木塞和橡皮塞置于0.5%石碳酸水溶液中煮沸 10分钟载玻片在 1%~2%的碳酸氢钠水中煮沸 10min ~15min;水洗后用清洁纱布擦干, 保存于酒精、乙醚等溶液中备用一般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

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与容器;采过病料的用具应先消毒后清洗。

3、病料的采取方法中不同动物采血部位分别是什么? 大的哺乳动物可选用颈静脉或尾静脉采血,也可采胫外静脉和乳房静脉血。

毛皮动物小量采血可穿刺耳尖或耳壳外侧静脉, 多量采血可在隐静脉采集, 也可用尖刀划破趾垫 0.5cm 深或剪断尾尖部采血。

啮齿类动物可从尾尖采血,也可由眼窝内的血管丛采血;兔可从耳背静脉、颈静脉或心脏采血。

禽类通常选择翅静脉采血,也可通过心脏采血4、病料的采取方法中采血的方法是什么? 对动物采血部位的皮肤先剃毛(拔毛 , 75%的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采血可用针管、针头、真空管或用三棱针穿刺,将血液滴到开口的试管内。

禽类等的少量血清样品的采集,可用塑料管采集。

用针头刺破消毒过的翅静脉, 将血液滴到直径为 3mm ~4mm 的塑料管内,将一端封口5、一般组织病料的保存中细菌检验材料是如何保存的? 将采取的器脏组织块,保存于灭菌液体石蜡、饱和氯化钠溶液或 3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中,容器加塞封固。

A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

A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
贸易
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的检验检 疫能够确保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国际竞争力。同时,符 合国际标准的检验检疫也能够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作用
1、促进农业生产
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通过对种子、种畜、种禽等农业投入品的检测,保证其 质量和安全,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同时,通过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督,提 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A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
01 一、学科概述
目录
02 二、学科内容
03 三、学习方法建议
04 四、考试复习建议
05 参考内容
一、学科概述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是一门涉及动植物健康、人类食品安全以及生态平衡的重 要学科。它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全面的品质和安全评估, 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维护全球的生态平衡。
二、学科内容
1、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概念:包括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定义、目的、任务 和重要性。
2、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程序: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检测方法、结 果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步骤。
3、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技术:包括生物学技术、化学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 技术、免疫学技术等。
4、常见动植物疫病的检测与鉴定: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常见疫病的 检测和鉴定方法,以及其流行病学特性和影响。
4、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需要各国共同合作与交流。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 制定和遵守国际标准,能够提高检验检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 展。也能够分享信息和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和问题。
总之,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对于保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 进国际贸易、促进农业生产、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保障人类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 要的作用。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对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提高其能 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和问题。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一、名词解释1.检疫监管:检疫机关对进出境或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等过程实行监督管理的检疫程序。

2.检疫处理:一种采取扑杀即全部杀掉,尸体深埋或焚烧,另一种则退回。

对于动物产品也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3.隔离检疫:是将进出境或国内调运的有关动植物在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于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养或种植,并在其生长期内进行检验、检测和处理的一项措施。

4.检疫许可: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输入的法定程序。

5.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指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到体外的动物。

6.产地检疫:是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在国内省(地)间或省(地)内进行调运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7.检疫申报:是检疫物输入或输出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定程序。

8.动物疫病:指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9.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以生物的或者其它科学的和经济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

10.限时检疫:11.植物疫区:是指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分布未广的情况下,对发生了这一有害生物的地区,为了防止其向未发生地区传播扩散,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封锁,消灭措施的区域。

12.植物保护区:是指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已较普遍的情况下,对尚无此有害生物分布的地区,为了防止其被污染或被人为传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保护措施的区域。

1.植物产品:是指来源于植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病虫害的产品,如粮食、豆、棉花、油、麻、烟草、籽仁、干果、鲜果、蔬菜、生药材、木材、饲料等。

2.实验室检测:是指借助于实验室仪器设备对动物样品进行动物疫病检查、鉴定的法定程序。

06植物检疫复习材料

06植物检疫复习材料

06植物检疫复习材料《植物检疫学》复习材料⼀、名词解释1.植物检疫:⼀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为防⽌检疫性有害⽣物的进⼊和/或传播⽽由官⽅采取的所有措施。

2.有害⽣物(pest):是泛指为害或可能为害动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有⽣命的有机体。

3.限定性有害⽣物:在⼀个国家或地区未发⽣或虽然有发⽣但正在进⾏官⽅防治的、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物。

(包括检疫性有害⽣物和限定的⾮检疫性有害⽣物)4.检疫性有害⽣物:对某⼀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存在但分布未⼴并正由官⽅控制的有害⽣物。

5.限定的⾮检疫性有害⽣物:是⼀种在进⼝国虽有⼴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原有⽤途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检疫性有害⽣物。

6.疫区:由官⽅划定的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物存在与为害,并正由官⽅采取措施控制中的地区7.害⾍全种群治理(TPM):是采⽤各种可能的技术和⽅法,将害⾍的种群彻底消灭,以达到⼀劳永逸的效果。

8.害⾍综合治理(IPM):是对有害⽣物进⾏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然控制因素的作⽤,因地制宜协调应⽤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的⽣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态社会效益。

9.有害⽣物风险分析(PRA):是以⽣物的或其他科学的和经济的依据,确定⼀种有害⽣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度的评价过程。

10.有害⽣物风险评估:决定⼀种有害⽣物是否是限定性的有害⽣物及评估检疫性有害⽣物传⼊的可能性。

11.有害⽣物风险管理:降低⼀种限定性有害⽣物传⼊风险的决策过程。

主要包括可接受风险⽔平的确定及其与之相⼀致或相适应的管理措施⽅案的设计和评估。

12.产地检疫与预检:产地检疫:是在植物或植物产品出境或调运前,输出⽅的植物检疫⼈员在其⽣长期间到原产地进⾏检验、检测的过程。

预检:是在植物或植物产品⼊境前,输⼊⽅的植物检疫⼈员在植物⽣长期间或加⼯包装时到产地或加⼯包装场所进⾏检验,检测的过程。

动植物检验检疫复习题资料讲解

动植物检验检疫复习题资料讲解

动植物检验检疫复习题资料讲解动植物检验检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动植物检验检疫:以疫病和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采用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预防检疫性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传入国境以及在本国内传播的活动。

2.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对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未广并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植物有害生物。

3.有害生物:指对人类的利益造成损害的生物,或者说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害的生物。

4.动物疫病: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统称为动物疫病。

5.检疫许可:也称检疫审批,是指在调运、输入某些检疫物或引引进禁止进境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审查是否批准输入的法定程序。

6.动物产品:指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如生皮张、毛类、肉类、脏器、油脂、水产品、乳制品、蛋类等。

7.植物产品:指来源于植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病虫害的产品。

食用、医用、加工材料。

8.转基因食品:将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基因从细胞中取出并插入另外的生物细胞中去,以获得某些有利特性的新生物,由这些生物制成的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就是转基因食品。

9.菌落总数:10.产地检疫:是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在国内省(地)间或省(地)内进行调运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11.A类疫病:12.B类疫病:13.检疫申报:也称报检,是检疫物输入或输出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律程序。

14.检疫处理:是检疫机关根据检验、检测的结果以及相关规定,采用一定的方式对检疫物实施处理的方法程序。

15.人兽共患传染病:指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传染性疾病。

16.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指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疾病。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动物疫病:为害或可能为害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

植物有害生物:泛指为害或可能为害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生物。

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发生,或已发生但分布未广并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

动植物检疫:为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菌瘿:细菌及其他真菌寄生所引起的植物体部分异常发达而形成的畸形器官或异常组织,是菌瘤的一种。

产地检疫:是动植物及产品在国内进行调运前,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地进行的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预检:产品出入境前,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地进行的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际间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隔离检疫:在动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隔离场所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定,对有关检疫物实施检疫的过程。

动物检疫:为了预防、控制动物疫病,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扩散和流行,保护养殖业发展和人体健康,法定的机构、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标准和方法,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一类动物疫病: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动物疫病。

急宰:是指屠宰动物宰前检疫确认为患无碍肉食卫生的一般性疾病或某些传染病并有死亡危险时,进行的紧急屠宰。

冷宰:畜禽因各种原因死后所实行的屠宰叫冷宰。

横死:牲畜因意外的原因导致死亡时,叫横死。

动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法制性、技术性、预防性、国际性。

动物检疫程序:检疫许可,检疫申报,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检疫处理,出证放行。

检疫许可的作用:(1) 避免盲目输入,减少经济损失; (2) 提出检疫要求,加强预防传入; (3) 依据贸易合同,进行合理索赔。

检疫申报的基本手续:报检员首先填写报检单,然后将报检单、检疫证书、产地证书、贸易合同、信用证、发票等单证一并交检疫机关。

植物检疫复习资料

植物检疫复习资料

植物检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植物检疫:是旨在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扩散或确保其官方防治的一切活动,即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治危险性植物病虫、条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林业生产的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

2、除害处理:植检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多种方法以阻止或避免有害生物人为传播,又保证贸易和引种的正常进行。

3、检疫申报:是有关检疫物进出境或过境时由货主或其代理人向植物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律程序。

4、检疫许可: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输入的法定程序。

5、外检:对外控植物检疫性病、虫、杂草的传播的工作。

6、疫区:指局部发生有检疫对象的地区,以政府法令形式确定,并公开限定的区域7、非疫区;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地区。

8、非疫害生产点:科学证据表明没有发生特定有害生物,并且官方能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地区。

9、非疫害产地: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当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地区。

10、检疫区;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危害,并正由官方防治的地区。

11、有害生物低度发生区;经主管当局认定,某种有害生物发生水平低,并已采取了有效监测、控制或根除措施的地区。

12、缓冲区;特定有害生物未发生或发生率低并加以官方防治的、包围或者毗邻疫情发生区、非疫区、非疫害产地、或非疫害生产点,已经为防止该有害生物扩散而采取植物检疫措施的地区。

13、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以生物学的或其他科学和经济学证据评价确定一个生物体是否为有害生物、该生物体是否应限定以及为此采取何种植物检疫措施的力度的过程。

14、熏蒸剂:指在所要求的温度和压力下能产生对有害生物致死效果的气体浓度的化学药剂。

15、全寄生: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16、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称“水寄生”。

植物检疫复习提纲

植物检疫复习提纲

植物检疫复习提纲第一篇:植物检疫复习提纲植物检疫复习提纲1、我国目前植物检疫体系构成。

2、目前有关植物保护领域参加国家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国际公约是哪个?3、国际上最早涉及植物检疫的法规是哪个?4、什么是检疫性有害生物(Quarantine pest)5、产地检疫和预检的意义6、什么是检疫申报(Quarantine declaration and application)7、SPS协议概念8、植物检疫的性质和特点。

9、检疫处理的原则和检疫处理方法。

10、非疫产地与非疫区的概念。

11、实验室检验有哪些方法?12、现场检查方法。

13、口岸危险性害虫检验与检测的方法。

14、检疫性仓虫类除害处理方法。

15、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16、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植物检疫原则,其中八条原则的内容。

17、香蕉枯萎病生物学特性。

18、柑橘溃疡病危害性。

19、梨火疫病细菌可侵染的寄主、传播途径。

20、香蕉穿孔线虫可危害的寄主种类。

21、柑橘黄龙病田间传播方式。

22、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传播介体和主要越冬场所。

23、马铃薯癌肿病菌的土壤检验方法。

24、马铃薯黄化矮缩病毒的鉴别寄主和防治方法。

25、大豆疫霉菌的传播和存活场所。

26、可以侵染植物的地上和地下组织的线虫。

27、植物线虫的分离方法。

28、番茄环斑病毒,田间传播方式。

29、玉米霜霉病菌检测方法。

30、小麦矮腥黑穗病菌的危害性及检验方法。

31、马铃薯帚顶病毒田间传播途径。

32、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传播途径和生物学特性。

33、检疫性实蝇类34、检疫性仓虫类35、稻水象36、马铃薯甲虫37、芒果象38、褐纹甘蔗象39、红火蚁40、椰心叶甲第二篇:植物检疫学复习提纲(精选)小鸡猴子工作室植物检疫学一、名词解释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 运用生物的或其他科学的和经济的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

2、毒麦碱:来自于一种有毒杂草毒麦的种子,能麻痹中枢神经、致人昏迷的有毒物质,威胁人、畜安全。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

有害生物:是泛指有害或可能为害动物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有生命的有机体植物检疫植物保护的不同点:1. 植检对象与一般防治对象不同,植检对象的特点:局部发生危险性大人为传播2.两者所采取的处理方法的要求不同植检处理要求:彻底杀灭有害生物植保防治要求:将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控制在经济允许的阀值或防治指标以下。

3.植物检疫的研究内容与工作方法不同,植检研究的重点:及时掌握国内外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分布发生危害情况等情报资料,进行PRA,在此基础上做出检疫决策。

同时有针对性的研究这些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技术与鉴定标准处理方法等。

而植保研究特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流行规律,防治方法等,在此基础上进行IPM。

植物检疫的特点:“法规与技术相结合”“国际与国内相结合”“预防与铲除并举”植物检疫以法规为后盾,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手段,实施强制性的检疫检查。

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铲除相结合。

立足于国内,放眼于世界。

植物检疫的国际性:1. 各国植物检疫法规的制定必须符合植物检疫的国际法规及国际惯例2. 各国所采取的检疫措施应以现行的国际标准,指南或建议为基础,当一国的植物检疫措施高于国际标准,指南或建议时,应有详尽的科学依据。

3.植物检疫需要各国政府、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

植物检疫的类型:环境优越型发达国家型发展中国家型工商城市型植物检疫的发展趋势:孕育时期(1914-1927)初创时期(1928-1948)发展时期(1949-1965)停滞时期(1966-1976)昌盛时期(1977至今)法规效力等级: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由FAO(联合国粮农组织)负责SPS协定: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WTOIPSM: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APPPC:亚太植物保护委员会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91年通过92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外检的依据96年植物检疫条例24条内检的依据林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植检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35条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435种有害生物三大类型非限定有害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疫区:是指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于为害,并正由官方采取措施控制中的地区。

植物检疫学复习大纲

植物检疫学复习大纲

《植物检疫学》病害部分复习大纲1.我省入侵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有哪些(结合实验课内容)?试以一种入侵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为例举例阐述动植物检疫的经济、生态、社会重要性.2.植物检疫基本术语:有害生物(Pest)、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植物检疫、限定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Pest)、检疫性有害生物(Quarantine pest)、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Regulated non-Quarantine PEST)、非疫区(Pest free area,PFA)。

有害生物(Pest):泛指危害或可能危害动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有生命的有机体。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指那些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植物有害生物。

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为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进入或传播而由官方采取的所有措施。

限定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Pest):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未发生,或虽然有发生但分布未广,且官方正在积极控制中的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Quarantine pest):指一种对受威胁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目前尚未分布,或虽有分布但分布未广,且正在被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Regulated non-Quarantine PEST):指一种在种植用植物上存在,危机这些植物的原定用途而产生无法接收的经济影响,因为要受到输入方限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非疫区(Pest free area,PFA):有科学证据证明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由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区。

3.植物检疫有哪4个基本属性?在我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中,其实施范围主要包括哪四大类物品4个基本属性:法制性、社会性、行政性、特殊性。

4.我国大陆植物检疫管理体系:出入境植物检疫管理体系、国内植物检疫管理体系(全国农业植物检疫管理体系、全国森林植物检疫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主管部门出入境植物检疫管理体系的主管部门:国家质检总局国内植物检疫管理体系的主管部门:农业部5.掌握下列组织机构及其英文缩写:《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植物保护委员会(Asian and Pacific Plant Protection Commission, APPPC)、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植物保护组织(EPPO)、北美洲植物保护组织(NAPPO)、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SPS协定》、《植物检疫措施的国际标准》(ISPM)6.中国植物检疫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我国第一部由最高国家权力机构颁布的以植物检疫为主题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2007年5月28日发布)、《植物检疫条例》(是目前我国进行国内植物检疫的依据)、《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2006年3月02日公布)7.有害生物的入侵过程可分为哪四个阶段,一般而言,外来物种成功传入并成为有害生物的概率是多少8.名词解释: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有害生物风险管理。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

植物检疫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有害生物:泛指危害或可能危害动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有生命的有机体。

⏹限定的有害生物:是指在一个国家和地区未发生,或虽然有发生但分布未广,且官方正在积极控制中的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和(或)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植物检疫所关注的有害生物。

⏹非限定的有害生物:是已经广泛发生或普遍分布的有害生物,有些是日常生物中常见的,它们在植物检疫中没有特殊的重要性,也称为“一般性有害生物”或“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危险性有害生物:包括已经被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和可能被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多种有害生物,相当于“限定的有害生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一种在进口国虽有广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植物材料上,并将对其原有用途将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因而进口方的法律、法规可以规定对其采取检疫措施,如马铃薯青枯病、玉簪属植物病毒X 。

有害生物类型比较类型检疫性有害生物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非限定的有害生物分布现状无或极有限存在,可能广泛分布分布非常广泛经济影响可以预期已经知道已经知道官方控制根除或封锁抑制为害不采取措施官方检疫要求任何传播途径只针对特定种植材料不检疫(无害化处理)检疫允许量零非零大于零植物检疫----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植物产品的人为调运传播,由政府部门依法采取的治理措施。

植物检疫学--是一门为保护植物的健康,阻止某些对植物(含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及植物产品)有严重危害的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应检物调运而传播,对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危害性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制定与执行检疫法律法规、检验和检测技术及检疫处理技术,提出检疫决策的科学。

植物检疫法规⏹植物检疫法规:是指为了防止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由国外传入和国内传播蔓延,保护农业和环境,维护对内,对外贸易信誉,履行国际义务,由国家制定的法令对进出口和国家地区间调运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检验与监督处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动植物检验检疫学是一门研究动植物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的学科,其目的是确保动植物产品的贸易安全和公共卫生。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总结。

概念与重要性动植物检验检疫是指对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检疫和监管的一系列工作。

其目的是保护国家和地区的生物安全,防止动植物疫病的传播和入侵性生物的扩散。

动植物检验检疫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生物安全:动植物疫病和入侵性生物的传播对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通过检验检疫,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疫病和入侵性生物的传播,保护国家的生物安全。

2. 保障食品安全:动植物产品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但其中可能存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通过检验检疫,可以确保动植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3. 维护生态平衡:入侵性生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威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通过检验检疫,可以减少入侵性生物的传播,维护生态平衡。

技术与方法动植物检验检疫涉及多种技术和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技术和方法。

1. PCR技术:PCR技术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病原体。

通过PCR技术,可以检测到动植物体内的病原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病的传播。

2. ELISA技术:ELISA技术是一种免疫学方法,可以检测动植物体内的抗体或病原体。

通过ELISA技术,可以对动植物进行病原体的筛查和鉴定,及时发现和控制疫病的传播。

3. 隔离检疫:隔离检疫是一种常见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方法,通过将疑似感染的动植物隔离,观察其症状和病原体的传播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疫病。

4. 检疫证书:检疫证书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一种检验检疫文件,用于证明动植物及其产品符合进口国或地区的检验检疫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考试复习重点生命科学技术学院12生物技术动物方向石永强张万博1.动植物检验检疫:为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促进农林牧渔个行业发展,保障人民安全,有法规的机构,法定的人员,依照国家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规定对处境以及国内流通的动植物产品,以及装载容量,包装物和铺垫材料运输工具及运输人员分别实施检查检疫鉴定监督管理的一项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2.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属性:法定性,预防性,强制性,权威性,科学性,长远性,综合性,国际性。

3.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效益:①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

②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特别是当经济效益发生重大变化时会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

③生态效益:生态效益具有潜在性预防性长远性难逆转性。

4.世界各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类型:1、发达国家性2、发展中国家性3、经济共同体性4、自然环境优越性5、工商业城市型5.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指为了预防控制扑灭动植物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保护农林中农业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对外贸易信誉,履行国际义务,由国家制定法令,对进出境和国内地区间调运植物动物及动植物产品及其他应检物进行检疫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包括动植物检疫的法规,条例,细则,办法和其他单项规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①输入动物、动物产品、植物种子、种苗等其他繁殖材料的,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②携带、邮寄植物种子、种苗以及其繁殖材料进境的,必须事先提出审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③携带、邮寄出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物主有检疫要求的有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实施检疫④国家禁止下列各物进境:(1)动植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等)、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2)动植物疫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3)动物尸体,例如动物标本(4)土壤。

1982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第一步正式的对外动植物检疫法规。

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2.4.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同时废止。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6.《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是1951年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通过的一个有关植物保护的多边国际协议,1952年生效。

1979年和1997年FAO分别对IPPC进行了2次修改。

7.《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目的和意义:协议要求缔约国坚持非歧视原则,明确承认每个成员国制定保护人类生命与健康所必需的法律、规定和要求的主权,但是保证这种主权不得滥用于保护主义,不能成为不公正技术性贸易壁垒。

原则:促进国家间贸易的发展,保护个成员国、制约动植物检疫对贸易的消极影响,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必须遵守的。

8.《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由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界兽医局)制定。

有害生物分为检疫性有害生物(QP)、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NQP)、非限定的有害生物(NRP)。

检疫性有害生物: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的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者虽存在但分布未广,并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一种在供种植的植物上存在,危及这些植物的原定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国家和地区要受到限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非限定的有害生物:指已经广泛发生或普遍分布的有害生物,有些是日常生活常见的,在植物检疫中没有特殊意义。

9.疫区:是由官方划定的已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危害,并向官方采取措施控制的地区。

①应该由政府宣布②由政府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加以控制,不让疫情发展③特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充分铲除或扑灭,经专家和特定机构认定后,再由政府宣布撤销④可以是一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地区⑤也可以是几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地区10.非疫区:指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有害生物并由官方维持的地区。

非疫区的界定可以是行政的边界,也可以是河流、海洋等。

11.非疫产地:指科学证据表明某种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当保持此状况到规定时间的地区,一般应用于作为生产单位操作的场所和田地。

12.非疫生产点:指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产地,作为一个单独单位,以非疫产地相同方式加以管理的限定部分。

是非疫产地中的一个独立单元,甚至可以是一个田块。

13.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分为三个阶段:⑴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起点:一般有三个起点①从可能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本身开始分析;②从检疫性有害生物可能随其传入和扩散的传播途径开始分析,通常指进口某种动植物或产品;③因检疫政策的修订而重新开始。

⑵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估阶段:逐个考虑这些有害生物,将审查每一种有害生物是否符合限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①评估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评价有害生物进入的可能性、定殖的可能性和定之后扩散的可能性;②评估潜在的经济重要性。

⑶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管理阶段:①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性:是否采取措施取决于一个国家的ALOP (适当保护水平);②确定和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案。

(风险管理控制措施:①列入禁止的有害生物清单;②出口前的检验检疫证书;③进境时检查)综合考虑有害生物的寄主范围、生存所需的环境条件、扩散能力、受威胁农作物在当地的重要性。

14.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方法:⑴定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定性分析一般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研究个别或局部的特征规律。

⑵定量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主要针对于孢子,实行很困难。

15.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①科学性:评估应以有关供体、载体、受体的背景信息及转基因生物本体的实施数据为依据。

②熟悉性:只对某一转基因生物有关生物学、生态学、和释放环境背景信息十分了解。

③逐步评估:成熟的转基因生物的开发过程需要经过实验室研究,不同限制条件下的行列试验以及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过程。

逐步评估要求每个阶段都对转基因生物进行风险评估。

④个案评估:每种转基因生物在载体、受体、遗传操作、预定用途以及接受环境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品种的转基因生物在不同环境中释放所产生的风险可能不同,必须针对具体的转基因生物。

⑤实质等同性:转基因生物在特定用途以及对其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安全性病是否等同于正在使用的,并且通常认为是安全的同种物种的自然生物体。

16.转基因风险评估的程序:①查明该转基因生物有关的各种风险事件,目的是分析转基因生物在环境释放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②确定在特定释放环境条件下,风险事件如何发生。

③估算风险事件产生的潜在危害程度。

④针对可能产生的每种危害程度,估算发生的概率。

⑤估算每种危害的风险(风险=危害产生的潜在危害程度×危险发生的概率)。

⑥综合评价转基因生物在环境释放过程中,所有危险可能产生的总体风险。

⑦根据“总体风险水平”和“可接受风险水平”比值的大小,确定转基因作物能否释放及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

17.检疫审批:又称检疫许可,指在调运、输入动植物及其产品之前,输入单位需向检验检疫机关预先提出申请,检疫机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过审查做出是否批准引进或过境的法定程序。

(超前预防性)18.一般审批:针对动物、动物产品、植物种子、种苗、其他繁殖材料等的许可19.特许审批:因各种特殊需求要引进我国禁止输入的许可。

①动植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等)、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

②动植物疫情流行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③动物尸体。

④土壤。

20.检疫审批的目的和意义:①避免盲目输入,减少经济损失;②提出检疫要求,加强预防传入;③依据贸易合同,进行合理索赔。

21.重新办理检疫审批的条件:(三变一超)①变更进境物的品种或数量;②变更输出国家或者地区;③变更进境口岸;④超过检疫审批有效期。

22.办理特许审批:①《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申请表》;②申请单位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③书面申请报告;④省部级科研立项报告及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立项证明文件。

23.检疫申报:也称报检,是动植物检疫程序中的必经环节。

是有关检疫物进出境、过境时由货主或其他代理人向检疫机关及时申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律程序。

24.植物种子、菌种及其他繁殖材料需提前7天报检。

25.伴侣动物(猫、狗)在报检时需提供输出国出具的动物检疫证书和狂犬疫苗证书。

26.现场检疫:是检疫人员在现场环境中对输入或输出的应检物进行检查和抽样,并初步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检疫要求的法定程序。

27.现场检查的主要方法:①X光机检查、②检疫犬检查、③肉眼检查(主)、④过筛检查28.样本量:一份样品的重量或体积。

苗木的样本量为株。

样本数:从一批货物中抽几份样品即为样本数。

29.取样方法:棋盘式取样、对角线五点取样、分层设点取样、随机取样、百分比取样30.隔离检疫:是将拟进境的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活动物,于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在隔离条件下进行试种和饲养,在其生长期间进行检疫和处理的检疫过程。

31.隔离时间:①输入种用家畜、禽的隔离检疫期为45d;②输入鱼的隔离检疫期为40d;③输入蛙的隔离检疫期为60d;④其他动物为30d。

32.检疫证书格式:①证书的证明内容编制结束后,应在下一行打上8个“*”以示证书正文内容结束;②更改、补充或重发的证书沿用原证编号,更改证书在原证编号前加“R”,补充证书在原证编号前加“S”,重发证书在原证编号前加“D”。

33.检疫处理的概念:指检验检疫机构根据现场检验、隔离检验、实验室检测结果及相关规定,对违章入境或检疫不合格的进出境动植物及产品,其他应检物采取强制性处理措施的法定手段。

34.检疫处理的目的:检疫处理是检疫程序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多种方法阻止或避免有害生物。

35.检疫处理的原则:①检疫处理必须符合检疫法规的有关规定,有充分的法律依据;②处理措施应当是必须采取的,应设法使处理造成的损失减低到最小;③不论是做除害灭病,还是扑杀销毁,处理方法必须完全有效,能彻底消灭有害生物,完全杜绝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和扩散;④处理方法必须安全可靠,保证无残毒,不污染环境;⑤处理方法还应保证繁殖材料的存活能力和繁殖能力,不降低动植物及产品的品质、风味、营养价值、不污损其外观;⑥处理必须及时、快速,一旦发现,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有害生物扩散;⑦凡涉及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农药管理、商品检验以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措施,应征得有关部门的认可,并符合各项管理办法、规定和标准。

36.检疫处理的方式:除害为主体。

限制;扑杀;销毁;退回;截留;封存;不准出境;不准入境;转关卸货;改变用途;限制使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