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公司战略分析公司战略管理
蒙牛企业战略分析

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 第一,“公司直营+经销商配送”,为直销扁平平 台式渠道分销模式。 第二,“公司直营+第三方物流商配送”,为直销 扁平网络式渠道模式。 第三,“传统代理经销”,为金字塔垂直式渠道模 式。
明星营销策略
绿色生态产业链开辟蒙牛新局面
在绿色、环保、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为社会高 度关注的今天,打造绿色企业成为乳业发展的必然 选择。
6、利润优势:蒙牛在对待经销商方面,推行严格的独家总 经销政策,保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从几万元起家到几 百万元资产的客户比比皆是,蒙牛保护经销商的利益, 同时也赢得了经销商强大的支持。 7、网络优势:蒙牛对竞争对手“伊利”的营销网络非常清 楚,产品一经上市,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迅速打 开了市常 8、政府支持优势:蒙牛选址定在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较贫 困的和林格尔县,享受了一般企业难以享受的政府免税 等各种政策支持优势。 9、社会资源的优势:将社会资源利用起来为企业服务,是 一条非常高明的办法,蒙牛庞大的运输车队的车辆,都 是社会自然人自费购买后入注蒙牛,并接受蒙牛的统一 管理。创业初期,蒙牛企业运作资金非常紧张,通过说 服某广告公司闲置路边的广告牌,制作了大量的户外广 告,节约了昂贵的广告费,几乎在一夜之间,省会呼和 浩特满城形成了蒙牛“红色冲击波”,该广告公司也因 蒙牛的广告而声名鹤起。 10、产品差异化优势:蒙牛熟知竞争对手薄弱环节,充分 利用了产品差异化优势。
蒙牛主要竞争对手——伊利产品展示
公司未来战略的选择
• 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 蒙牛在不同目标市场上采用不同的价格策略, 其中在低端市场上,蒙牛采用竞争性 定价策略,确保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保持竞争 优势;而在中高端市场上,蒙牛采用高价 策略,通过产品的高质量和差异化获得消费者 的满意和忠诚,从而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蒙牛多元化战略

案例介绍
战略措施:2.与知名消费品公司进行品牌合作。
可能的合作对象 可能的合作方式 蒙牛可获取回报 蒙牛可提供的价值
星巴克
利用星巴克专业的优 可以进入较高档软饮 覆盖范围广阔的分销 秀咖啡形象,共同推 料产品系列并提高自 系统,比较固定的牛 出咖啡乳饮料 己的品牌形象 奶消费群体
利用迪斯尼系列品牌 可以吸引潜力巨大的 针对少年儿童推出系 饮料消费群体:儿童 列软饮料 覆盖范围广大的分销 系统,比较固定的牛 奶消费群体
案例介绍
战略目标: 以国际竞争的眼光制定发展战略,强化学习 型企业文化建设;用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 有效资源,开拓新产品、新市场,不断扩大 自己的经营领域和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和 世界乳制品专业制造商的领导者。
案例介绍
战略措施:1. 明确不同业务的发展战略方针 ①核心任务:UHT、乳饮料、酸奶 加大投资,扩大规模, 通过提高市场营销技能和产品研发技能,迅速成长为市场领 导者;设定详细的战略目标以及关键业绩指标。 ②非核心业务:冰淇淋 采取限制投资,限制风险,在可能 的情况下对现有资产加以整合;使用能将现有业务的经营运 作不断完善的管理人才,最大可能地为集团创造出利润与净 现金流。 ③未来期权业务:婴儿奶粉、巴氏奶、奶酪 限制资本投入 水平,积极利用各种外部资源,并从价值贡献的角度进行经 常的衡量和评估,保有推出和进一步发展的自由度;尽快改 善经营运作,提高财务业绩。
Thank you
企业威胁
• ①本国竞争对手:作为中国乳业三大巨头之一,蒙牛有着 强大的两位竞争对手:伊利和光明。现给出三大乳业2010 年下半年经济指标:
公司简 称 营业额 去年同 期 % 122.17 38.52 120.98 增长率 净利润 去年同 期 亿元 2.54 0.4533 6.62 增长率
蒙牛集团战略分析、建议

蒙牛集团战略分析、建议1 蒙牛集团目前的行业地位1.1简介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初,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拥有总资产超过100多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156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1.2行业地位●居市场领导者地位,与伊利、光明三足鼎立。
●常温奶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量居全国第一。
●欧洲荷兰合作银行2011年度全球奶业公司排名报告中蒙牛乳业集团位列18位.●产品基本覆盖全国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在短短九年中,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用短短10年时间,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1位。
2011年蒙牛集团主营收入达373.8亿元,同比增长23.5%,净利润较去年增长23.2%至95.9亿元,业绩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整体呈现“质量效益型”增长模式。
2从营销角度回顾蒙牛的崛起蒙牛为什么能够在几千家乳品企业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蒙牛的一出出借势营销是如何上演的,蒙牛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什么?通过研究发现蒙牛的营销策略、蒙牛的借势营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借势阶段、蓄势阶段和造势阶段。
2.1借势阶段蒙牛公司在创业之初,面对种种的困难和竞争,如果单靠自身力量是无法应付的。
但蒙牛却能很好把外部“势”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巧妙借用势的作用,从而使企业经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1虚拟联合蒙牛起步1999年,成立之初的蒙牛处于“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的三无状态。
蒙牛公司战略分析

蒙牛公司战略分析
蒙牛公司是中国著名乳制品制造商,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
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公司主要生产高品质的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粉等。
现在,蒙牛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公司之一。
战略方向
1. 多元化发展:蒙牛公司开辟了多条业务线,涉及农牧产业、食品加工、物流和酒店等。
目前,已经形成了乳品、食品、
生物科技、投资等四个主营业务板块。
2. 国际化布局: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蒙牛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设有分公司,并在澳大利亚建立了奶牛养殖基地。
3. 提升空间价值:公司透过像冷链物流等举措,提高产品价值和竞争力。
优势分析
1. 产品质量可靠:蒙牛公司的产品多次获得了国家质检部门颁发的称号,产品质量可靠,供应稳定。
2. 经验积累:蒙牛公司已经在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营销、品牌管理、渠道管理等方面,提高了公司实力和影响力。
3. 营销策略强大:公司重视品牌宣传和营销推广,经常在各种媒体上投放广告,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并且实施了策略合作,如与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建立了合作关系。
不足分析
1. 品牌形象不佳:公司曾经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引起了光明乳业等竞争对手的攻击,形象受损。
2. 渠道建设不足:蒙牛公司在渠道建设上不够完善,产品销售渠道较为单一,对于发展市场不利。
3. 竞争压力大:公司面临来自光明乳业、伊利集团等强劲对手的竞争压力,需要积极开展创新策略。
蒙牛乳业的运作战略分析

蒙牛乳业的运作战略分析1 蒙牛乳业运作战略背景介绍蒙牛乳业认为,世界上没有奇迹,只有专注与聚焦的力量。
专注乳业同步发展,整合资源滚动做强,是蒙牛现阶段实现使命和愿景及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总策略方针。
乳业是增长最快、增长期最长的新兴市场,现阶段企业要“聚精会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专一、专注、专心、专业地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蒙牛乳业通过成功实施和执行专业化战略,使公司形成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易于阐明的战略目标,就是以国际竞争的眼光来制定发展战略,强化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用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资源,用5~10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和世界乳制品专业制造商的领导者。
在这一明确目标的支配下,公司走上了一条持续的发展道路,不为其他行业的利益所诱惑,专心于自己的业务领域。
2 战略环境分析(1)政治法律因素。
根据2000年达成的中美农产品贸易协定,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2010年有6种乳制品实行大幅度的关税减让,这对我国乳业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乳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社会因素。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老百姓收入的逐渐增加,健康优势也逐渐增强,而此时我国人均乳类消费量为13公斤,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消费量的'7%。
这说明我国的乳产品生产、消费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同时也说明我国乳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3)原材料因素。
蒙牛乳业坐落于中国的乳都呼和浩特,有地理优势,容易获取新鲜廉价的原材料。
(4)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在今后5~10年,甚至更长时期,我国乳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奶牛存栏和原料的产量继续增加,布局向优势区域集中,产业化程度和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这些行业发展趋势对蒙牛乳业的运作战略都有重要影响。
3 蒙牛乳业战略构建分析(1)外部环境分析。
除了在本文第二点中已对战略环境作了简要分析外,乳品行业的市场环境对蒙牛战略的制定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在此作简要的分析。
在乳品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整个行业面临着原料上涨等压力,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蒙牛乳业提出推出高端的差异化产品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的战略。
蒙牛swot分析

五、蒙牛SWOT分析SWOT矩阵1、优势(1)机制优势:蒙牛所以能快速发展的诀窍是拥有一个先进的机制优(2)研发优势:蒙牛研发能力非常强,仅冰淇淋公司就有三大研发中心(3)销优势:蒙牛的营销管理层大多在伊利公司工作多年,熟谙乳业营销,在市场开发运作方面经验非常丰富。
(4)度优势:蒙牛企业的发展速度,是员工工作效率的“缩影”,蒙牛的工作理念是“鱼不是大的吃小的,而是快的吃慢的”。
在蒙牛,你必须是一个快速的工作狂,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
(5)润优势:蒙牛在对待经销商方面,推行严格的独家总经销政策,保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从几万元起家到几百万元资产的客户比比皆是,蒙牛保护经销商的利益,同时也赢得了经销商强大的支持。
(6)网络优势对手“伊利”的营销网络非常清楚,产品一经上市,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
(7)府支持优势:蒙牛选址定在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较贫困的和林格尔县,享受了一般企业难以享受的政府免税等各种政策支持优势。
(8)广告优势:度运作主要在两方面:一是通过产品差异化定位和请消费者免费品尝,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宣传,以产品知名度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因为中国消费者心中有一定律:产品质量等同于产品形象与企业形象;另外,蒙牛通过央视广告的密集投放,不断营造品牌拉力,用牛根生的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巷子”从内蒙古一直到海南岛时,只有中央电视台才能办到。
2、劣势(W)(1)人才晋升与引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有“人”才会有“财”,蒙牛拥有的是人才优势(相对创业期而言),缺少的也是人才优势(相对今天高速发展而言),一方面,蒙牛人事管理太“人情化”,导致“裙带关系”及“人浮于事”的现象很多。
创业初期,凭借牛根生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其曾在伊利提拔而起的“兄弟”与“精英”,加盟到蒙牛艰苦创业的队伍中,这种“人情化”在创业初期,令人赞叹又值得学习,他们中有一部分如今已成为公司中流砥柱,但也有大部分人受能力、水平的制约,已无法适应蒙牛的今天。
蒙牛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战略

读书笔记——读《蒙牛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战略》蒙牛是一个由小公司迅速发展成为行业巨头的典范,从1999年创立,年销售额只有4000万元到2011年的370多亿元。
短短数年间,蒙牛实现了质的飞跃。
虽然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以及近来的毒牛奶事件,蒙牛的声誉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害,但仍不能否认蒙牛取得的巨大成功。
从这本书,我们也可以学到关于蒙牛的蒙牛模式。
1999年,蒙牛刚刚诞生,属于典型的四无企业,无奶源、无厂房、无市场、无品牌,同在呼和浩特市的伊利集团,已经上市多年,有着完整的冰品,液态奶和奶粉生产销售体系,当年的纯利润是蒙牛销售额的2倍多,然而,蒙牛注定要成为一个由小公司迅速成长成为领先公司的典范。
短短几年,蒙牛收获颇丰:创造全球乳业第一的发展速度;连续几年入选香港消费者最喜爱的“香港超市十大品牌;2006年,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大企业首届竞争力500强乳业行业首位;2007年,获得了商务部颁发的”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奖杯等等荣誉。
蒙牛取得的成功,被外界成为”蒙牛模式“,蒙牛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它的成功也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蒙牛建立初期,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按照一般企业的思路,都是首先建工厂进设备,生产产品,然后打广告,做促销,产品才有了知名度,才能有市场,按照一般企业的思路的话,资金短缺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于是当时的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提出了反常规的逆向经营思路—先建市场,后建工厂。
这是蒙牛创业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策略。
正是牛根生的这个思路,让蒙牛集中优势资金,大做广告,选择密集宣传,一鸣惊人。
当时蒙牛选择做的第一个广告是呼和浩特市的路牌广告,而在当时,很少有人做路牌广告,而蒙牛一下子就把路牌广告包下,而且依附当时的内蒙古第一乳业伊利,打出做内蒙古第二乳业的口号。
就这样,蒙牛打响了创业的第一枪,而在第一年,就创下了高达4300万元的销售额。
之后,蒙牛又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为其进军全国市场铺路,同样,蒙牛采取优势兵力,集中投放广告,采取密集式的营销攻略,形成轰动效应,主攻深圳、北京、上海等的大城市,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蒙牛集团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蒙牛集团运营管理模式分析1. 引言蒙牛集团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以生产和销售奶制品为主要业务。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蒙牛集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运营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从集团的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三个方面对蒙牛集团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2. 战略管理蒙牛集团的战略管理是指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划和管理。
蒙牛集团将以品牌为核心,以乳制品为主业,通过不断创新和产品升级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战略执行上,蒙牛集团采用了多品牌战略,旗下拥有蒙牛、澳优、壹谷、五谷道场等多个知名品牌,以不同的定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蒙牛集团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通过广告、赞助、产品体验等方式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集团也加强了品质管理和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拓展市场份额。
3. 供应链管理蒙牛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是指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管理。
蒙牛集团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网络,与各地的奶农合作,建立了乳制品原料供应基地,保证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同时,集团还注重生产和物流效率的提升,建设了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和仓储物流体系,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高效对接。
蒙牛集团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供应链的精细管理。
集团建立了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够实时追踪原材料和产品的流向,保证生产和销售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此外,集团还与供应商和分销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进行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
4. 质量管理蒙牛集团对产品质量的管理非常重视,始终以消费者的利益为核心。
集团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制造的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标准和程序。
集团还拥有一支专业的质量管理团队,负责产品的质量监控和风险预防。
蒙牛集团注重科技创新,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质检技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集团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与相关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提升乳制品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完整word版)蒙牛集团战略分析

蒙牛集团战略分析、建议1 蒙牛集团目前的行业地位1.1简介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初,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拥有总资产超过100多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156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1.2行业地位居市场领导者地位,与伊利、光明三足鼎立。
常温奶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量居全国第一。
欧洲荷兰合作银行2011年度全球奶业公司排名报告中蒙牛乳业集团位列18位. 产品基本覆盖全国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在短短九年中,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用短短10年时间,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1位。
2011年蒙牛集团主营收入达373.8亿元,同比增长23.5%,净利润较去年增长23.2%至95.9亿元,业绩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整体呈现“质量效益型”增长模式。
2从营销角度回顾蒙牛的崛起蒙牛为什么能够在几千家乳品企业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蒙牛的一出出借势营销是如何上演的,蒙牛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什么?通过研究发现蒙牛的营销策略、蒙牛的借势营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借势阶段、蓄势阶段和造势阶段。
2.1借势阶段蒙牛公司在创业之初,面对种种的困难和竞争,如果单靠自身力量是无法应付的。
但蒙牛却能很好把外部“势”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巧妙借用势的作用,从而使企业经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1虚拟联合蒙牛起步1999年,成立之初的蒙牛处于“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的三无状态。
企业战略管理--伊利蒙牛的比较

企业战略管理--伊利蒙牛的比较
伊利和蒙牛都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它们在企业战略管
理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伊利的企业战略主要集中在创新、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方面。
首先,伊利注重科技创新,大力投入研发,不断推出高品质、高附加
值的乳制品新品种,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其次,伊利注重品牌建设,通过营销活动和广告包装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提升品牌价值和美誉度。
最后,伊
利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不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积极开拓全球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
蒙牛的企业战略主要侧重于品牌建设、多元化经营和制度创新。
首先,蒙牛也注重品牌建设,强调品牌内涵的塑造和传递,致力于
打造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
其次,蒙牛推行多元化经营战略,
逐步扩大产品线,进行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品牌经营,希望通过多元
化业务的发展来增强竞争力。
最后,蒙牛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很
多成就,特别是在营销到店、供应链管理、新品规划等方面进行了
制度创新,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
总体来说,伊利和蒙牛都注重创新和品牌营销,但在重点领域
上存在一些差异。
伊利注重国际化战略,而蒙牛则注重多元化经营
和制度创新。
企业战略管理——蒙牛 PPT

• 规模经济: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
拥有五大系列200多个品项,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欧美等发 达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好的规模效应
• 管• 理能力:蒙牛具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能够不
断克服前进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创新管理方法, 带领着企业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Logo
∙ 技术环境
自蒙牛成立之初,就致力于 建立绿色、透明的乳制品产业 链。零污染的牧场管理与奶源 收集;高科技加工与研发;严 格的质检标准;规范化的运输 管理,在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 力求完美,期待为消费者带来 最纯净的健康享受。
公司成立了蒙牛乳品技术研 究院,致力于科技创新,将科 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乳品科研 及成产。
2)“渠成水到”的分销策略
宏观层面:首先占领深圳、北京、上海、香港四大全国性市场,在一线市场 己成气候之时,二三线市场也不攻自破。 微观层面:采用反梯度的友式,由 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 相关多样化战略。如后向一体化 (蒙牛澳亚 示范牧场 );前向一体化 ;分销为主,直销为主;推行加盟制。
2、差异化的竞争战略
对手动态 国际标准 消费者口味 资金流动
管理模式 人员素质 公关形象 消费者信任程度
负面影响 消费者怀疑态度 外资恶意打压 国内恶性竞争
蒙牛战略
• 1 企业战略 • 2竞争战略 • 3职能战略
1 企业战略
• 1多样化战略 • 2纵向一体化战略
• 3国际化战略 •国外蒙(先牛进1在的)立管足与理国国思内想市外和场企管的理基业方础战案上,略,随积联着极盟我探国索加国入际W市T场O,的并进引程进,
冒险融资,非固有资产经营。蒙牛通过大量市场手 段,通过压低原奶价格、重视市场宣传投入来实现更大 赢利和品牌效应。因此又可以看为成本领先战略。
蒙牛企业战略分析

一、中国奶业的现状:1、实力不强(中国虽是产奶大国,但它决不是产奶强国。
我国的平均年单产水平连4吨/头也达不到,奶源质量也与发达国家相差一定的距离,人均牛奶消费也只有世界人平的四分之一。
)3、危机与发展并存(用另外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混乱无序中快速发展”,中国奶业2008年“9·11”大地震,也就是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奶业的发展进入了低谷。
所幸的是,在跌跌撞撞中,2009年它还是从三聚氰胺的阴霾中有惊无险地走了出来。
但是今年8月又爆出了圣元奶粉导致婴幼儿性早熟的事件,这使得我国的奶业危机重重)奶业面临的问题:1、消费者信心问题(即便官方明确表示“性早熟”事件与圣元奶粉无关,但消费者的信心却没有因此而快速恢复,对整个国产奶粉的发展前景,乃至对整个乳品行业造成不利影响,给外资奶粉,甚至给原材料进口再一次提供抢占市场和扩大份额的机会。
)2、行业监管问题(三聚氰胺事件后,各地推进奶牛规模化,而实际上仍是散养。
还有,对产品的检测标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中国乳品行业的监管,给不少人的感觉是:出事了,稀里糊涂迈一步;不出事,永远在原地踏步;“监管”一词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所以说,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与监管水平的提升,也是刻不容缓的大问题。
)3、原材料价格问题(乳品行业第二大问题,就是原材料的价格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程度,似乎不亚于一次危机事件。
因为,原材料的上涨不仅影响企业利润,更加影响消费者利益。
)(从农业部全国原材料周价监测数据来看,原料奶价格,从2010年1月6日2.65元/KG疯涨到8月25日2.95元/KG,而且,从趋势上看,似乎看不出任何下降的迹象,这是个大问题。
因为,我们同时又知道,国际奶粉价格是继续回调的,这就与国内原料奶价格持续上涨形成了鲜明对比,两者之间的性价比差异日益缩小。
这样至少会带来两个后果:第一,采用国内奶源的生产企业成本直线上升,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第二,更多的乳品加工企业会更多的选择国际奶源,本土奶源的竞争力减弱。
企业分析—蒙牛集团

战略基础
蒙牛的人力资源管理
公司的用人原则:公开 公平 公正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 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在招聘新员工时,蒙牛集团特别注重考察两点: ①应聘人员的价值观是否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 观一致; ②应聘人员是否能在企业的文化氛围中生存和成 长。
战略基础
蒙牛的技术发展
战略基础
蒙牛的企业文化
讲诚信 企业对政府讲诚信; 企业对客户和消费者讲诚信; 企业对合作伙伴讲诚信; 上下级之间讲诚信; 人与人之间讲诚信。
与自己较劲,发现问题 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企 业 文 化 的 精 髓
进行自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越。
战略基础
蒙牛的企业文化
“有胸怀,有远见,有思维,有品格”是蒙牛 人的特征。 “整合全球资源,发展民族乳业”是蒙牛人的 资本观。 “用文化凝聚人心,用制度规范人性,用品牌 成就人生”是蒙牛人的管理观。
核心能力
2009年,中粮集团联手厚朴基金收购了蒙牛公司 20%的股权,成为“中国蒙牛”第一大股东。
中粮集团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 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 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 体,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 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
核心能力
中粮集团不参与蒙牛的具体经营管理,不改变现 有的经营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不改变目前 的战略方向。一方面,入股蒙牛是为了高起点进 入乳制品行业,进一步丰富现有产品品类,有助 于中粮集团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实现中粮现有食 品品类与乳业在品牌消费品业务上的协同,将大 大提升中国食品在全球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力;另 外一方面,也表明投资者对于中国乳品行业高速 发展、尤其是蒙牛这样的龙头企业前景的坚定信 心。
蒙牛SWOT分析

• 三:潜在机会 1.蒙牛羊奶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如果蒙牛继续对羊奶有效利用, 那么必将成为行业领跑者。 2.在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中,三鹿的破产,蒙牛就少了一个强劲的 竞争对手,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蒙牛也 借此机会将自己的产品向多的地方推广。 3.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消费者信任感增强: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品 业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一次机会,蒙牛乳业借此可以重新定位自 己的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以此为契机,增强消费者对其产 品的忠诚度。 4.政府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乳业一直很重视, 1997年将乳业列为重点支持产业,加大了奶业扶持力度。 5.潜在需求巨大“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中国消费者市场巨大,城镇化可提升居民乳品消费。
二:潜在劣势 1.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蒙牛尽管过去有着奇迹般的发展速度,但是 人员构成比较草莽,素质参差不齐。在新的市场挑战之下,目前的 人员构成能否支撑持续高成长将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2.在轰动全国的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事件中,消费者对蒙牛的品 质不免的提出怀疑。国家对乳制品行业的更加严格的要求等等,使 得蒙牛在飞速发展的时候一个不大不小的瓶颈 3.管理系统的升级换代:高业绩目标服务的实用管理手段成就了蒙 牛,但随着未来的市场变化,“旧版”管理体系必将被淘汰。 4.营销职业化建设:蒙牛液态奶的营销队伍素质比较优秀,但冰淇 淋和奶粉整体素质较弱,适应新时代、提升营销职业化建设道路方 面,蒙牛将是任重而道远。
蒙牛市场环境分析
一、企业介绍 二、SWOT分析 三、竞争对手分析
一、企业介绍
蒙牛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的乳制品生 产企业,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 头企业之一,1999年成立,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 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淇淋的产量都 居全中国第一。控股公司的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港 交所:2319)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工业公司。蒙 牛主要业务是制造液体奶、冰激凌和其他乳制品。蒙牛 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主席为宁高宁。
蒙牛公司的战略管理分析

蒙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述评提到蒙牛,我们不得不提到牛根生,可以说是牛根生成就了蒙牛,也可以说是牛根生创造了一个神话,的确,蒙牛的崛起是一个超越了伊利的一个神话,但是,这个神话是如何创造的,它的形成条件;他的战略部署;它每走的一步;下面我们就为您解读蒙牛的创造神话。
说道蒙牛,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伊利,不光是因为它们的市场战略的相似,也不是因为牛根生和伊利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因为伊利的存在即阻碍了蒙牛的发展,也成就了今天的蒙牛,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一蒙牛的发展战略众所周知,今天的蒙牛的企业愿景是争做行业第一,但是,蒙牛初期的口号并不是这个。
蒙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为自己制定了不同的企业发展目标及规划,也正是它的正确规划也才让蒙牛有如此神奇的成长,下面我们就来解析蒙牛的成长过程。
1. 家有小牛初长成-----------蒙牛创立之初蒙牛刚刚创立时,只有1000万的启动资金。
而且由于牛根生与伊利的关系,更使得蒙牛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初期发展时的蒙牛,并没有暴露出自己的野心,也没有把矛头指向伊利,而是打出了“蒙牛乳业,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这让很多人记住了蒙牛,记住了蒙牛是内蒙乳业的第二品牌。
在别人眼里,似乎蒙牛在为伊利打广告,其实,蒙牛是凭借着伊利的名气,提高了自己的身价,显性上,似乎蒙牛在学习伊利,伊利是乳品行业的龙头老大,而实际上,这样的广告也给蒙牛带来了实际的意义:其一,在成立之初,蒙牛和伊利的关系就很不愉快,这样在外部环境上,给蒙牛带来不少的困难,而这样的口号打出来,一下子就降低了伊利的敌意,变被动为主动。
其二,蒙牛刚刚兴办的时候,启动资金较少,不能做大规模的宣传,但是利用伊利的名声来宣传自己,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人们记住自己。
2. 小牛长成了蒙牛---------蒙牛逐渐成熟蒙牛接着伊利的声望,逐渐座上了行业第二的位置,这个时候的蒙牛应该算得上是羽翼丰满了,因此它的宣传口号也随之变化了,此时的蒙牛已经和伊利并驾齐驱了,因此把发展的重点逐渐向全国扩大,在宣传上,蒙牛投入300万引进灯箱广告的宣传方式,这种宣传方式在中国尚属首家,而此时的宣传口号也变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
蒙牛企业国际化战略分析

动因及进入方式
战略类型及特点
产生的风险
防范措施
实行国际化的动因
国际化战略:是指公司在本国市场以外的地区销售 产品或服务的战略。
具有蒙牛特色的国际化战略之路 2012年7月,蒙牛总裁孙伊萍介绍蒙牛牛奶早期的国际 化战略是着眼于在市场上走出去,也组织了大量团队考察海 外市场,但是在经过深入的调查后,发现其实中国的市场潜 力更大。在专注于国内市场、经过长期的深耕之后,蒙牛从 内蒙古的企业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乳品企业,现在也迎来了非 常多的国际合作伙伴,孙伊萍向与会人士介绍了蒙牛牛奶近 期与Arla Foods的战略合作。
针对风险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措施一: 双方可以展开更深入的经验交流。中外两国乳业应加 强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公司内涵方面的交流。在企业发 展文化方面做到求同存异。 措施二: 企业可以转移国内闲置或未被充分利用的技术、劳动 力资本,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在正确评估本企业资产的情 况下,做到合理科学的 经济资本投资,避免出现国际规模 不经济。 措施三: 企业应提前充分考虑国际间的政治局势变化,避免与 有军事、政治冲突的国家投资合作。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抓住机遇,把握机会。
2013年7月, 蒙牛还打造出国内首个“牧场联合国”, 将欧洲式、美洲式、澳洲式、亚洲式的种草、养牛、挤奶技 术集于一体。这个牧场由中、美、英、澳、印尼、新西兰、 新加坡等7个国家的专业人员参与建设和管理。
国际化的动因
(1)国际市场上的机会更多。国际经营外国政府会提 供各种优惠措施。与此同时,也有国际方面技术的 支持。面对国际环境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2)确保资源的安全性。国外集约化的大型牧场模式 在原奶品质提升、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 较大优势,投资环境方面也相对安全。
蒙牛的SWOT分析

• 竞争优势:由于蒙牛具有广泛的认知度, 品牌效应较好,质量高,因而其产品具有 较强的竞争能力。在市场上销路很好。 • 规模经济: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 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五大系列200多个 品项,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欧美 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好的规模效应
• 管理能力:蒙牛具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能够不断克服前进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创 新管理方法,带领着企业创造一个又一个 奇迹。 • 经营战略:蒙牛不断创新经营方法,充分 利用各种宣传,促进了产品销量的增长和 产品的更新换代。 • 其他……
(二)SWOT 分析 ——分析内 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 SWOT分析的核心是分析企业内部条 件和外部环境,即具体分析企业内部 有哪些优势和哪些不足;企业面临的 外部环境有哪些机遇和和哪些挑战, 并将其用图表方式列出,以共进一步 分析 。
分析目标
确定公司优势 ,以便公司在 其经营环境中 利用机会 认识公司劣势 ,以及在其经 营环境中存在 哪些威胁
发展了法律保障。
• 其他……
• 虽然蒙牛的外部环境十分优越,但是 不能忽视潜在的外在风险。如金融风 险、市场风险、信誉风险、竞争压力 增大等。
内部条件分析
• 潜在的内部优势:
• 产权技术:蒙牛拥有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 而且拥有领先同行业的核心技术。拥有多 项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能力很强。 • 成本优势:蒙牛的选址靠近原理基地,生 产技术先进,而且有政府政策优惠,具有 较大的成本优势。
PK
发展战略
小结: 伊利与蒙牛战略上都希望成功世界乳业巨头, 其实现途径也大同小异,只不过蒙牛的国际化 走得早一些,伊利的乳品多元化做得好一些。
PK
在乳品销售总量方面,伊利稍占上风。 具体到各产品情况又各不相同: (1)伊利的奶粉产品远强于蒙牛,两者不在同一水平; (2)伊利的冷饮产品要强于蒙牛,且有扩大这种优势的可能; (3)液态奶产品蒙牛的占有率较大,而且也有扩大优势的可能。 伊利的液态奶、冷饮和奶粉三大类产品发展比较均衡,而蒙牛发展 不够均衡,在奶粉产品发展不够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牛集团公司战略管理分析学院 :信息科技学院专业:市场营销班级:组员:廖茉馨封华亮鲁迪王凯李博文柏宇二○一三年十月目录小组分工:10廖茉馨(战略选择、战略环境分析)14封华亮(公司战略类型)15鲁迪(公司核心竞争管理)16王凯(公司竞争优势分析)17李博文(公司新型战略选择)18柏宇(公司战略选择的控制)一、公司概况公司简介蒙牛乳业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于1999年7月成立。
短短10年时间,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1位。
其中,UHT牛奶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量居全国第一。
被誉为欧洲最有持续发展力的荷兰合作银行日前发布了2009年度全球奶业公司排名报告,我国蒙牛乳业集团位列19位,这也是中国奶业首次进入20强.蒙牛历年发展状况1999年刚创立时,蒙牛一文不名,名列中国乳业的第1116位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业排名第11位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业排名第5位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业排名第4位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业排名第3位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业排名第2位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62亿元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13亿元2008年,据相关部门估计销售收入在190亿到200亿元之间2009年,据相关部门预计销售收入在220亿元左右蒙牛历年发展状况柱形图二、公司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人口环境人口是构成市场的第一位因素。
人口的多少直接决定市场的潜在容量,人口越多,市场规模就越大。
蒙牛企业重视对人口环境的研究,密切注视人口特性及其发展动向。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指企业营销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条件,其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
自然环境呼和浩特市地处北纬—度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世界上公认的饲养奶牛带上,天然无污染的内蒙古大草原,适宜的天然环境,富饶的天然牧场,悠久的奶牛饲养历史,使呼和浩特市发展奶牛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生产出世界上最优质的乳制品。
政治法律环境在国际经济连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牛奶也开始面对世界的竞争压力,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国牛奶也得政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法制建设也逐步走向完善。
社会文化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文化水平迅速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的摄入,重视身体的健康,而牛奶作为营养丰富的产品在市场中除了饮料还扮演着营养品的角色,牛奶的需求量也逐年提高。
内部环境分析(优劣势)优势1)善于审核利用资源善于整合利用资源与社会、个人、团体等共同发展进步2)牛根生领导有方牛根生的个人魅力3)推行独家经销严格保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赢得了经销商的的强大支持4)营销管理层经验丰富蒙牛的营销管理层大多在伊利公司工作多年,熟悉市场,在市场开发运作方面经验丰富。
5)研发能力强每年都会更具市场情况推出一系列的新产品,优胜劣汰6)速度优势蒙牛的工作理念是“鱼不是大的吃小的,而是快的吃慢的”。
在蒙牛,你必须是一个快速的工作狂,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
劣势1)绩效导向的管理体系导致盲目性:蒙牛近年以100%以上的增长速度增长2)蒙牛的国际化挑战:经济全球化,国外的产品纷纷进入中国3)经验导致局限性:以丰富的经验为傲,二忽略许多创新性的机遇4)发展过快带来企业漏洞:蒙牛近年以100%以上的增长速度增长三、蒙牛公司战略类型蒙牛的战略目标以国际竞争的眼光来制定发展战略,强化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用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资源,用5-10年时间,成为中国和世界乳制品专业制造商的领导者。
蒙牛的战略定位(1)通过对目标市场的细分、研究以及对市场的精耕细作,目前,蒙牛的产品系列已经初步形成,产品包括针对老年、成年,青少年和儿童四种不同消费者,适应早餐、晚餐、休闲和正餐四种消费需要的产品。
蒙牛的长远目标是要把产品系列建设得更加完整、覆面更广、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消费者多层次的需要。
(2)特别是2005年,蒙牛公司将全世界最先进的奶业生产模式搬到中国,把五大洲最好的种草、养牛和挤奶模式引进来,建立了首个国际奶业示范牧场——澳洲国际牧场,创建“乳液联合国”,与世界奶业接轨。
(3)因此蒙牛首先做高端市场,从最难打的中心城市开始进攻,先难后易,“一线插旗,二线飘红”,集中兵力攻北京、上海、香港等市场,结果在得到主流消费群认同、成为香港乳业第一品牌的同时,在二线、三线市场也成为第一品牌。
(4)蒙牛推出的每一种牛奶都具有高品质,其整体营养含量更高于普通牛奶。
在产品包装上,蒙牛的包装醒目,总能在众多的牛奶品牌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特别是随着超女的持续火爆,蒙牛的包装更是与其代言人的形象、主题歌《酸酸甜甜就是我》《想唱就唱》相得益彰,投放市场取得巨大的成功。
(5)特别是2005年,借入主超级女声大赛之际,把资本与传媒整合起来,借媒体之势启动更大的资本链条,为蒙牛最终成为“世界牛”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6)品牌定位不仅是单一的产品价格、功能或质量元素定位的成功,更要从系统、模型化角度考虑,设计复合的、抽象的、系统的渠道、客户、价格、质量、高附加值和高无形价值等,成为造就企业长久不衰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源。
蒙牛企业的绿色营销战略:从提供绿色产品到倡导绿色消费,蒙牛对于绿色经济不遗余力的探索,不仅使蒙牛成为了中国乳业领军、迈进世界乳业20强行列,也为蒙牛冲击世界顶尖品牌的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内力。
自蒙牛成立以来,便已将“绿色战略”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蒙牛乳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对策为了适应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兴起的市场换环境,实现企业的绿色营销战略目标,求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蒙牛乳业就必须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绿色营销战略,使得自身朝着绿色企业方向发展。
贯彻绿色理念,加强绿色管理所谓绿色管理及时将环保观念融入企业管理之中。
它涉及了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和内容,从高层决策到基层执行,从机构设置到人员培训,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过程控制,要处处考虑环保,从而使蒙牛能适应环保时代的要求,提高绿色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蒙牛乳业应该把环境保护纳入到高层的决策要素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中,像许多国外大企业一样设置专门的绿色管理机构和环境经理,重新研究企业的环境对策,同时从产品设计入手,减少资源浪费和潜在污染;在生产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有害废弃的排放;对废弃产品进行处理、循环利用等。
产品策略(1)绿色奶源及生态产业链前瞻性提出以生态草原建设为基础的绿色奶源战略,引进优质草种,推进大型生态牧场建设,务实优质奶源基础,建立亚洲最大的单体牧场——蒙牛奥雅国际牧场。
蒙牛除大力建设生态牧场,打造中国乳业绿色经济样本外,还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方面累计投入超过4亿资金,着力构建绿色花园工厂,将低碳环保融入“绿色生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2)区分绿色需求,以需求开发绿色产品公司应对顾客的需求特征进行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开发不同的绿色产品。
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绿色产品市场空间巨大,成为蒙牛绿色产品的主要目标市场,而一些中小城市则应作为次级市场。
同时对于不同的收入阶层,绿色产品的供应应该呈金字塔组合,塔基为环境控制和产品质量要求严格的有机产品。
(3)加强ISOI4000和绿色标志的认证管理ISOI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冲破绿色壁垒的绿色通行证。
申请认证能推动企业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引导企业按照绿色要求改进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
现在蒙牛公司已经获得了绿色标志的认证,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就必须获得ISOI4000这张通向海外的通行证。
(4)绿色包装蒙牛的产品包装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来实现绿色包装:重视包装的减量化,可行的办法有改小包装为改大包装,即针对不同的品项、口味进行组合包装,还可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设计不同的包装,并提倡使用填充包装,减少包装材料厚度。
使用再生材料或者可降解材料包装。
使用再生材料生产制作包装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流行的做法,例如法国的瓦楞纸是以回收作为原料生产的。
实施绿色包装设计,实现绿色产品价值提升。
包装图案应体现新鲜、环保、原生态和内容健康,并突出草原产品的特色,以吸引顾客的眼球。
价格策略通常,绿色食品的生产环境要求和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其的价格也相对较高。
同时绿色食品的消费群体往往也具有较强的购买力,他们对营养、健康、环保的绿色食品需求旺盛,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
为此,公司在制定价格策略时,应该充分考虑绿色乳品的稀缺性、细分市场的需求性,实施对已特仑苏为主导的绿色产品采取撇脂定价法。
实际上,顾客也的确对于来自内蒙古大草原具备稀缺性、高品质和品牌优势的蒙牛产品具有更高的溢价接受程度。
渠道策略根据绿色产品的特殊性,蒙牛乳业可以采取以下三项渠道策略:(1)选择那些关心环保、在顾客心中具有良好绿色信誉的中间商,并关注中间商所经营的绿色产品与普通产品之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
引导和激励中间商增强绿色意识,真心实意地营销绿色产品。
建立绿色商店和绿色专柜。
建立绿色商店、绿色专柜,产生示范效应,便于顾客识别和购买,提高顾客的心里满意度。
创立绿色渠道。
为真正实施绿色营销,认真做好绿色交通工具的选择,建立绿色营销专用渠道。
促销策略蒙牛乳业促销策略的制定,采用广告、营业推广和公关等方式并随着市场特点、产品特征和促销预算等因素变化和选择。
推行绿色管理“绿色管理”就是融环境保护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之中。
把环保纳入蒙牛的决策要素之中,重视研究企业的环境对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变传统产品为绿色产品,积极争取绿色商标;对废弃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在绿色管理原则下,加快了绿色企业发展转变,快速实现绿色理念。
蒙牛乳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遇到的问题:公司的绿色营销战略没有形成(1)尽管蒙牛乳业从发展初期就十分注重环境的保护,改善了其总部所在地和林县的生态环境。
但到目前,公司仍未把绿色营销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营销体系,影响了公司绿色形象的建立和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扩大。
(2)绿色产品开发投入不足,尽管目前蒙牛乳业已经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最大的乳品研发实验室,但是从特仑苏、儿童未来星等牛奶产品的快速成功,我们能发现,相对于市场对绿色产品的巨大需求和企业的快速成长,这些投入还是略显不足。
(3)绿色产品定价策略亟待完善,由于绿色产品成品较高,还未成为多数顾客的首选产品。
例如,蒙牛的特仑苏牛奶,是天然绿色的有机奶,但是它的价格不是很高,不是所有的顾客都能承受。
再者,针对目前绿色产品的定价,公司也没有一个完整的策略,仅仅按照竞争对手的价格来定价,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