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史的共鸣——浅析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诗歌在古代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诗歌在古代史教学中的运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古代社会中,诗人们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注解材料。
本文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史诗”的作用;如何运用“史诗” 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等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诗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是广阔的,因而通过诗歌所反映和包含的历史也是多方面的。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发展的某种趋势及规律《诗经·小雅·北山》中“薄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就准确地反映了奴隶制高度发展的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度——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周朝的一切土地名义上都属周王所有,周王将其分赐给诸侯臣下,让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
同时周王还占有作为生产力主要构成因素的劳动者——奴隶本身,并把他们大量地赏赐给诸侯臣属。
2、揭露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和对人民的掠夺,以及社会的腐败、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悲残生活这类题材的诗歌,有曹操的《蒿里行》,杜甫的《三吏》、《三别》,宋朝梅尧臣的《陶者》以及流传在民间的一些歌谣等等。
这些诗歌通过生动的语言、典型具体的艺术形象,揭露了剥削阶级对奴隶和农民政治经济上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以及他们的反动性和腐朽性;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悲残生活。
3、表现了被统治阶级不堪压迫和奴役,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这类题材的诗歌,又可分为两类:(1)表现了积蕴于人民群众心中的对统治阶级的仇恨、愤怒和诅咒,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在《诗经·魏风·硕鼠》中,诗人把奴隶主比作贪得无厌的大老鼠,表达了奴隶对剥削者不劳而食的憎恨和对“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2)反映了被压迫者揭竿起义,用革命的手段反抗统治阶级、推翻和改造反动统治的事迹,歌颂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类题材的诗歌还有表现隋末首义的《隋大业长白山谣》、唐黄巢的《菊花诗》、元末的《松江谣》、明末的《税官谣》、洪秀全的《述志诗》等等。
诗词 历史教学
诗词历史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诗词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
以下是一些关于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建议:
1. 引入历史人物和事件:通过引用与历史人物或事件相关的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历史人物或事件。
例如,在讲解唐朝历史时,可以引用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诗作,让学生感受唐朝的繁荣和文化底蕴。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诗词具有韵律和节奏,通过朗读和背诵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
同时,诗词中的词汇和语言表达也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例如,在讲解古代战争时,可以引用描写战争的诗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和英勇。
4. 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诗词,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例如,在讲解古代文学时,可以引用诗经、楚辞等古代诗词,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和韵味。
5.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诗词教学活动,
如诗词朗诵、诗词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诗词的美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总之,诗词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合理利用诗词资源,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浅谈古典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最新教育资料
浅谈古典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中华古典诗词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瑰宝。
“文史不分家”已是人们的共识,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丰富的内容:或颂人、或咏物、或抒情、或言志,又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诗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是广阔的,因而,通过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也是多方面的。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古典诗词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发展的某种趋势及规律。
杜甫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以诗歌的形式再现了唐朝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形象地反映了唐朝前夕,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致使唐开元年间,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地主阶级财富迅速积累,唐王朝进入全盛时期,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古典诗词揭露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和对人民的掠夺,以及社会的腐败、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
这类题材的诗歌,从《诗经?魏风?伐檀》中“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兮”始,有曹操的《蒿里行》、隋末的《挽舟者歌》、杜甫的《三吏》、《三别》,宋梅尧臣的《陶者》,直到明薛论道的《不平》,清魏源的《江南吟》以及流传在民间的一些歌谣等,举不胜举。
这些诗歌通过生动的语言、典型具体的艺术形象,揭露了剥削阶级对奴隶和农民政治经济上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以及他们的反动性和腐朽性;表现了人民群众“卖牛纳税拆屋炊”“十有八九死,当路横其尸”的悲残生活。
古典诗词表现了被统治阶级不堪压迫和奴役,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
在长达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和地主阶级,千方百计地在经济上对奴隶和农民进行敲骨吸髓地剥削和在政治上的残暴压迫,数千年来,有无数次农民起义和反抗地主、贵族黑暗统治的战争。
他们不屈不挠的抗暴精神和壮举,在中国历代诗歌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浅谈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一提起历史,很多学生就会想到枯燥二字,历史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很多学生不愿意学历史,想到历史就头疼。
我在上历史课时,就喜欢引用中国诗词,帮助自己讲授知识。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多少诗篇,教学中恰当引用诗词可以让枯燥的历史知识鲜活起来。
例如:在讲中日甲午战争时,我带领学生一起诵读清代邱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场战争给中国人带来了太多的伤痛,学习了条约的内容,又吟了这首诗,有的学生都眼含泪光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讲到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时,我又展示了这样一首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大唐盛世,商业发达。
一首“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很好地表现了唐代商业的繁荣。
我用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诗导入《笔墨丹青》,“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让学生猜猜作者形容的是什么,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了。
学生对南北朝的历史不熟悉,讲儒学出现的危机时,就引用了学生很熟悉的一首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学生豁然开朗,原来这首诗说的是那个时候的事啊。
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在学他的思想主张时,我引用了他的那首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他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我们后人应该铭记这样的人。
在高中历史中,关于长征的知识点很少,长征对中华民族的意义重大,“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不仅带我们在脑海中又走了一遍长征路,再一次感受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而且对学生无形中进行了德育教育,长征精神永存,我们要学习长征途中那种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忠诚爱国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有现实价值。
初中历史教学中诗词在历史讲解中的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诗词在历史讲解中的作用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精粹,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人文、道德等内涵,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诗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历史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比较枯燥,大量的时间和事件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
而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生动、形象、韵律感强等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引入诗词,可以通过吟诵、赏析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深历史理解诗词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常是以简练、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情感。
通过吟诵诗词,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更好地把握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历史发展的脉络。
同时,诗词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制度、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三、拓展历史知识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还涉及了文学、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教学中引入诗词,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吟诵和分析诗词,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四、培养审美能力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教学中引入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欣赏诗词的过程中感受美的力量和艺术的魅力。
通过吟诵和分析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到语言的美、意境的美和情感的美,从而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诗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诗词:教师在选择诗词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适合的诗词作品。
既要考虑诗词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又要考虑其与历史知识的关联性。
浅谈诗词艺术在历史课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浅谈诗词艺术在历史课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浅谈诗词艺术在历史课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关键词]诗词艺术历史课教学应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我们已逐渐认识到素质教育重在课堂,只有抓好了课堂教学,才可以说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
不然,只能是空中楼阁,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不合格的。
结果只能是同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背的。
那么如何抓好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教师要积极进行教法研究,使自身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同课堂教学产生有效的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我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并擅长朗诵古诗词,在接触了历史新教材之后,我发现书中有不少地方引用了古诗词,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妙,我不禁想是否能恰如其分的将诗歌艺术引入历史课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于是,我便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在讲述《唐朝的衰落和灭亡》时,导入新课前,我先问同学们是否还记得称赞“开元盛世”的《忆昔》诗,同学们齐声答:“记得”。
于是我让同学们齐声朗诵“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狄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廉俱丰实”通过朗诵顿时使学生有了一种小小的自豪感,似乎自己已对前课内容烂熟于心了,自信心倍增。
于是,我便顺势和同学们一起描绘了“开元盛世”的情景,紧接着话峰一转“开元盛世”是一个难得局面,天宝年间唐朝竞从顶峰急剧跌落下来,再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讲述新课做好铺垫。
当讲述《封建文化的高峰——光耀千古的.文坛》时,我更是如鱼得水,在讲盛唐诗人李白时,我先让同学们齐声朗诵了小学时曾学过的一首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教室里顿时诗声回荡,将同学们带入了一种诗歌的意境。
紧接着,我在黑板上挂起了李白望江而立的画面,打开了录音机放起溪水奔涌的轻音乐,并顺势朗诵了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浅谈诗歌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诗歌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将诗歌运用于历史教学可以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笔者探讨了诗歌运用的作用、方法和原则,目的是增加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及知识性、思想性,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的课程目标关键词:诗歌历史运用方法及原则“文史相通”是人们的共识,诗歌运用于历史教学,也是贯穿于历史教材始终的一大特色。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好诗歌,以增加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及知识性、思想性,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是值得历史教学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诗歌运用于历史教学的作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诗歌,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诗歌文学,具有词语优美、情感充沛、句子整齐押韵的特点,将它适当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的良好效果。
如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教学中,导言就可以引用曹操的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抒发曹操的什么感情?写出他年老志不衰,意欲完成天下统一的志愿,充满着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
那么,曹操是怎样将自己的雄心壮志付之于实施的,在历史上有何功过?学完本课就可以有所了解了。
一首诗将学生引入兴趣盎然的历史课堂上来。
在讲授《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这节课时,可以先打出一首诗的投影:“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然后告诉学生:“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城外10公里处,有一座著名的昭君墓。
刚才那首诗就是著名学者翦伯赞所写,赞颂的是一位叫王昭君的女子。
墓前竖立着董必武《谒昭君墓》的诗碑,诗中赞扬王昭君促进汉族和匈奴友好相处的历史贡献。
说:‘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
这里的胡是指匈奴族,匈奴是怎样崛起的?昭君出塞与胡汉和亲是怎么回事?”由此导入课文,这就唤起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中。
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诗歌与其它文学作品一样受一定的社会背景影响,许多优秀的古代诗歌都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历史上像杜甫、白居易、陆游等现实主义诗人写出大量的“史诗”来,将此类型的诗歌运用于历史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诗词引用与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诗词引用与分析一、引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诗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诗词的重要性、方法及分析,以期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二、历史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1.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事件和人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
2.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历史诗词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
3.培养文化素养:历史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用历史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历史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精选诗词:在选择历史诗词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的诗词。
2.讲解诗词:在引用历史诗词时,教师应向学生讲解诗词的背景、含义和艺术价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历史信息。
3.组织讨论:通过组织学生对历史诗词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诗词所反映的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4.结合教材:将历史诗词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增强教学效果。
四、历史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分析1.诗词与历史的契合:历史诗词往往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引用这些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演变和发展。
2.诗词的艺术价值:历史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诗词的艺术价值,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诗词的教育意义:历史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词所反映的历史问题和价值观,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4.对比与参照:在引用历史诗词时,可以通过对比不同作者、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诗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多样性。
浅谈诗词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诗词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诗词以短小精悍、思想深邃、情感饱满、内涵丰富的特色而广受高中学生的喜爱。
尤其是诗词在表情达意方面所反馈的诸多信息,大都源自对应社会现实或者作者真实感悟,包含着很多可供借鉴、参考、利用的历史资源。
而且,由于诗词所产生的社会场景比较特殊,其往往记录着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历史变迁。
这使得将诗词运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必要性。
因此,教师在落实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时,应该加强对诗词的有效利用与充分开掘,以促使学生在研读、赏析、感知、理解诗词中获取诸多具有参考性价值的历史信息,并将诗词与具体历史知识、内容、事件、案例等结合起来,使高中历史课堂呈现出更多趣味性、鲜活性、多元性认知元素,达到激活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理解、促进效率提升、推动学生认知迁移与素养塑造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诗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运用众所周知,文史自古不分家。
将诗词融入高中历史教学,可以使比较枯燥、乏味、单一的高中历史课堂充满生机、更具活力,更利于学生思想的激活与情感的激发,也会对高中历史课堂效率提升提供更为多元、丰富的帮助。
而且,由于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兼容韵律美与节奏美于一体,可以让学生在品读、朗读、诵读中积极参与课堂实践,促使学生在实践、感知、体悟中理解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教学内容与具体知识,使高中历史课堂彰显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
基于此,教师在落实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时,应该加强对诗词的运用、渗透、融合,组织学生在诵读诗词中追溯诗词创作背景下的社会现状、历史环境、生活现实,为促使学生人文素养塑造、历史史观确立而提供助力,奠定基础。
使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更加充分高效,使学生认知视域无限拓展。
一、借助诗词运用,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由于高中历史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冗杂,尤其是一些琐碎性、细节性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原理等,导致学生在识记、理解、掌握上往往存在诸多疑难,而且极易产生混淆。
浅谈古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古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古诗词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应用成为初中历史教师关注的重点之一,因为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各种现代化教学模式出现在课堂中,但是历史教师在应用后发现部分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历史课程,所以在探索过程中古诗词应用就成为了教师关注的重点。
因为古诗词与历史课程有着一定联系,并且在古诗词引导下学生会更加关注课程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还能够保证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
关键词:古诗词;初中;历史教学;应用策略为了保证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开始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最终将古诗词带入的课程教学模式应用了起来,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经常会将教材中的内容与一些古诗词联系起来,再加上学生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古诗词数量较大,所以教师就借助这一优势来引导学生,以保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出来[1]。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应用古诗词来引导学生,古诗词的融入又能够为课程教学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帮助,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总结分析。
一、利用古诗词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其实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存在问题,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认为课程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而设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不断引导学生对传统历史进行学习,甚至还会出现一味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情况,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课程教学质量直线下降,学生也会失去课程学习兴趣。
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并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进而有效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效率与质量[2]。
例如教师在进行《灿烂的宋元文化》这一知识点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加强古诗词的带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因为无法正确理解而厌倦课程学习的问题。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雨霖铃》或《山坡羊·潼关怀古》对学生进行引导,因为这些古诗词与这段历史有着一定联系,并且大多数学生对这两首古诗词有着一定了解,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高课程理解能力与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诗词的融合运用分析
·188·在历史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一些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比如诗词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最重要的是,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合理的运用古诗词可以加强学生对一些历史知识的记忆,还能提升学习历史的效果,由此可见,探讨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诗词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联系诗词和高中历史教学可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主要表现为:(1)诗词和中国历史记述的语言形式上同宗同源,都有言简意赅的古文,所以将诗词内容嵌入历史教学中,自然而相得益彰;(2)诗词是历史信息的载体之一,例如高中语文必修四中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望海潮·东南形胜》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反映了北宋江南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经济重心的重要史实。
更直观地展示了高中历史必修里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相关内容。
所以把诗词嵌入历史教学中可以起到引入、解释历史知识的作用;(3)诗词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例如唐诗、宋词驰名中外,俨然已经成为了唐、宋两个朝代的典型符号,从唐诗宋词的发展过程中便可一窥两朝历史;(4)诗词发展史也是历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讲我国的文学成就时,唐诗宋词自然就成为了历史教学内容。
2.诗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2.1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运用古诗词分析与记忆历史知识点在以往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受到传统应试教学思维的影响,直接将课程知识灌输于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事件,这不利于学生领会历史事件的发展背景,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理念,教师可以从古诗词教学角度,以古诗来带领学生分析与记忆历史知识点,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和认知。
其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引入的古诗词内容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跟随着情境一步步理解诗词中渗透的历史背景,从而利用古诗词来展现历史人物、社会现实。
浅谈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2021年第5期浅谈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俗话说,文史互通,诗史相融。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好地利用文史互通的条件与优势应用古诗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很多名篇佳作是中国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是对当时的时代特色和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因此,应用好古诗词,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为教师的历史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关键词:古诗词;历史教学;学习兴趣;民族文化一、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必要性1.时代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素质教育逐步深入,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因此,历史教学更应该加强民族文化渗透和民族文化史的讲解,而古诗词则是历史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切入点。
2.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要有能力的训练,也要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要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如今历史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看书、看视频可以重现历史情境,而古人自己的语言能更好地重现历史情境,除了古文更好的途径就是古诗词。
二、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1.理论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还能在心里有认同感和爱国、爱家情怀的升华。
2.现实意义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完善,古诗词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创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将古诗词与历史能够相得益彰的发挥出光彩。
从由教师在课堂中讲史、讲诗,过渡到学生讲史、讲诗,最后学生能创作自己的作品。
关于谈历史教学中诗歌词曲的运用
关于谈历史教学中诗歌词曲的运用历史是人类的过去,是人类今天和未来的源泉。
历史教学是中小学必修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授课时如何将文学与历史相融合呢?诗歌、词曲作品是体现历史文化的良好载体,它们不仅可以帮助老师营造教学氛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一、为什么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诗歌词曲?历史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而诗歌、词曲作品是历史的文学遗产,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理解历史。
诗歌、词曲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反映着当时社会的风俗、文化等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另外,历史教学在某些阶段可能显得枯燥乏味,而诗歌、词曲作品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因此,将诗歌、词曲融入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印象,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二、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诗歌词曲?1.选好适合的诗歌、词曲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诗歌、词曲是关键。
诗歌、词曲作品数量众多,学生对某些著名的文艺作品可能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在选材上需要注重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性。
例如,讲述古代战争时,可以选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长沙过贾谊曲》等诗歌。
讲述古代帝王时,可以选择《登高》、《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作品。
这些作品均能将历史故事情节和文化价值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2.洞察诗歌、词曲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教师要对选好的诗歌、词曲做出深入解读。
对于一些经典名句或者难懂的词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用当代的语言和知识点进行解释,使学生更加通俗易懂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充分挖掘诗歌、词曲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发现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文化含义、艺术魅力等,不仅能丰富课堂内的内容,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增强历史素养。
3.创造有趣的教学环境在诗歌、词曲的运用上,老师也可以借助其他手段来创造有趣的教学环境,如:让学生跟随诗歌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利用戏曲表演或者音乐演奏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文化,充分感受历史的生动性,从而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诗讲史,以诗证史,诗史结合——浅议诗歌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发展也大有裨益 。 下面就以陈毅 的革命诗歌在 历史 教学 中的运用为例 , 说明这 来
种教学方法的特点。
陈毅 同志是伟大 的无产 阶级革命家 , 他学识渊博 , 被誉为“ 党内才子 、 军中 帅 ” 在长期的革命生 涯中 , 以诗歌 的形式记 录了许多 中国革命过 程中 的重 。 他
历史事件 。
学 习主动性 , 使其 增强发散性和复合 型思维 , 加强文 史结 合 , 以实 现新 课程 的各
项 目标 。
同时, 我们也 可以将 陈毅的诗歌用于设计练 习题 或测试题 。 型以选择题 、 题
材料题等形式出现。
例题 :9 5 13 年秋 , 陈毅作《 大庾岭》 诗 中写道 : 大庾岭上暮天低 , 登 , “ 欧亚风云 望欲迷 。 国贼卖尽一杯土 , 弥天烽 火举红旗 。据此 回答 13 。 ” ~题
1 欧 亚 风 云 ” 指 . “ 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欧亚 .
C殖 民 侵 略在 欧 亚 如 火 如 荼 . 2当 时 , 贼 是 如 何卖 国 的 . 国
B法西斯势力 在欧亚泛起 .
D人 民反 抗 在 欧 亚 风起 云涌 . ( )
A建立伪满洲国 .
B签订何 梅协定 .
祖 国历史与文化 的 自豪感 , 培养爱 国主义 情感” “ ,培养健康 的审美情趣 , 力追 努
求 真善 美 的人 生 境 界 ” 。
在这一历史 教学 的改革背景下 ,探索如何 以新 的教学 方法和手段来上好历 史课 , 学生既能爱学 、 让 学好历史 课 , 有学习兴趣 , 掌握教学 目标 。 又能培养 他们 的创造性 、 发散性和复合 型思维 , 建立并形成 多元化的学 习方 式 , 是摆 在每位 这 历史 老师面前 的一个重要 课题 。 本人结合 多年的教 学实践 , 提出在中学历史教学 中适当地运用 “ 以诗讲史 , 以诗证 史 , 诗史 结合” 的方法 , 这是一种带 有创造性 的 教 学方法 。 教师通过诗作 引出 、 析有关的历史事 件和人物 . 分 使学生 学到相关 的 历 史知识 , 到 了情感教育 , 得 有效地 建立学 习历史 和学习语文 、 治等学科 的相 政 关性 。 使学 生能将学科之 间的知识融会贯通 、 灵活运用 , 对于他们 思维能力 的 这
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在七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古诗词可以为教学增添丰富的色彩和深度。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通过将古诗词融入历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提高历史素养。
一、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1、增强历史的生动性历史往往给人以遥远和抽象的感觉,而古诗词则能够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历史的画面。
例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生动地展现了战争时期战士们的紧张与豪情,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古代战争的氛围。
2、反映社会背景许多古诗词都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地揭示了唐朝安史之乱后的社会贫富悬殊和人民的苦难,有助于学生理解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
3、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古诗词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价值观,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导入新课在课堂的开始,引用一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古诗词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解唐朝的繁荣时,可以引用“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让学生对唐朝的鼎盛时期产生好奇和向往。
2、讲解历史事件在讲述历史事件时,通过古诗词来补充细节和情感。
例如,在讲述楚汉相争时,可以引用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项羽在失败时的悲壮和无奈。
3、分析历史人物古诗词也是分析历史人物性格和品质的重要依据。
例如,通过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以展现出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总结历史规律在课程结束时,引用古诗词来总结历史规律,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摘要:中国古典诗歌含义的隽永,意境的优美,让人悠然心会,叹为观止。
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
只要我们能够恰到好处地应用,,会取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诗词;历史教学;学习气氛;思维能力1.用诗词导入新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诗词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和韵律在,利用诗词导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展示《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并提问词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后,我引导: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少年立志,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的青年抱负,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到“数风流人物,还看贪今朝”的英雄气概,毛泽东诗词记录着中国革命的足迹,也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今天,我们就通过对毛泽东的诗词来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借助诗词,了解历史诗词的产生与社会生活有着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大量的现实主义诗作,为研究历史提供了旁证材料,往往被称为“活的历史”。
如《古代中国的农业》,我们可引入《悯农二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让学生理解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农民没有土地,是被剥削阶级,所受压迫非常严重,即使在繁荣的唐代依然发生农民因饥饿而死的情形。
以诗助史——浅谈古典诗歌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光的“ 封侯非我意 , 但愿海波平” 民族英雄林则徐的“ , 苟利国家生死 以, 岂因祸福
避趋之” ……言为心声 , 这些 代表英雄 心迹 的诗句 , 真可谓铿锵 有力 、 地有 声 , 掷 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绝好素材。 3 .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指 出: 历史教学要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 、 联想 和 初步分析 、 综合 、 比较 、 概括等认知活动 , 通过对历史 问题 进行 简要评述 , 培养学 生历史思维能力。 .
学 生 的论 证 能 力 。 在古人 留下 的大量古典诗歌 中, 咏史诗对培养学生评述判 断历史事件和历
课前 我见 学生 有些 昏昏欲睡 , 就在黑板上写下宋代 诗人陈与义 的《 中牟道 中》 一
诗 :杨柳 招人不待媒 , “ 蜻蜓 近马忽相猜 。 如何得与凉风约 , 不共风沙 一并 来” 并 , 带领学生解读这首诗 。大家不禁会心一笑 :看来早在宋朝时郑州风沙就不小了
呀。 精神振奋之后 , 学生们很快专心转入学习之中。 古典诗歌具有句子整齐 、 构匀称 、 结 讲求 押韵 、 注意格律及感情表达充 沛的 特点 。 如李 白的诗清新飘逸 、 想象丰富 、 昂奔放 , 激 杜甫 的诗苍凉沉郁 、 气壮山河 , 二者的艺术魅力都深深感染熏陶着学生 , 使学生在美的享受 中, 在浓厚 的趣 味中
晦的特点 , 也使得其能够逃过古代“ 文字狱 ” 的删改 与销毁 , 留其本来面 目。 保 这
是和其他史料相 比9 诗歌所具有 的不可比拟的优势。
《诗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诗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诗歌一直是一种独特而深邃的文化艺术形式。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应教授学生历史知识,更要激发他们对历史的热爱与理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并尝试在历史教学中引入诗歌这一元素,尤其是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
本文旨在探讨诗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的积极作用。
二、诗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一)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高中历史教学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往往因缺乏兴趣而难以集中注意力。
而诗歌的引入,如古诗词或近代诗人的历史题材作品,可以让学生以更轻松、有趣的方式了解历史,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诗歌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通过分析诗歌的创作背景、主题和意象等,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通过欣赏和创作诗歌,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
三、诗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结合教材内容引入诗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诗歌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欣赏诗歌的美。
(二)开展诗歌赏析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赏析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诗歌进行赏析,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创作历史题材诗歌鼓励学生创作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诗歌,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表达历史。
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四、诗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效果(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引入诗歌,学生可以更轻松、有趣地学习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开展诗歌赏析和创作活动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二)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诗歌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记忆和理解能力。
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新课标倡导将所学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方法等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古诗词是在历史教学中融入语文、地理、美术等其他学科知识教学的良好载体。
文章通过文献、调查、实践等研究发现,古诗词史料和教育价值高,感染力强,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转变、创新历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并且在实际运用中简便快捷、易操作。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教学;古诗词一、古诗词的史料价值诗史同源,诗史相通。
古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诗史性特征。
(一)古诗词堪称“诗史”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诗歌写事,实际上记下的就是历史。
古诗词以韵语记世事,常用来吟咏王朝兴衰更替、社会沧桑变迁以及现实山水人文等。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诗的历史。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以锤炼优美的语句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堪称“诗史”。
(二)古诗词即为“史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与政治紧密相连,其地位特殊。
古诗词记载了历史活动,反映了历史面貌,呈现了历史轨迹。
一部《诗经》吟咏了整个周朝史。
孟子云:“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他把《诗经》看作是《春秋》之前的史籍。
春秋时期以赋诗的形式记录重大政治活动。
曹操的《蒿里行》《薤露行》等诗是东汉末年社会战乱的真实写照。
乐府诗《木兰诗》就是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见证。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直书了唐朝由盛到衰的过程。
咏史诗自班固《咏史》始,唐朝以来,大量涌现,据统计有4000多首流传于今。
胡曾开以诗咏史之风,其一人就有150多首,如果把他的咏史诗通读一遍,即可了解唐朝以前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
陈普的《历代传授歌》其实就是元朝以前中国几千年简约编年史。
戚继光的诗表达了其抗倭之志,再现了其抗倭之事。
黄遵宪的诗基于写实,其表达了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以及变法图强的时代主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诗词与历史结合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诗词与历史结合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诗词也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诗词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理解历史。
因此,将诗词与初中历史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往往难以提起兴趣。
而通过诗词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唐朝历史时,可以引入李白的《将进酒》等诗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唐朝的繁荣与文化。
2.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诗词往往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通过诗词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例如,在讲解三国时期的历史时,可以引入《赤壁赋》等诗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国时期的战争与文化。
二、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结合诗词进行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唐朝历史时,可以先引入李白的《将进酒》等诗词,让学生感受唐朝的文化氛围,进而引出唐朝的历史知识点。
2.结合诗词进行知识点讲解初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
而通过诗词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时,可以引入《诗经》中的相关篇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3.结合诗词进行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在课堂小结中,可以结合诗词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1.注重诗词的选择和引用在将诗词与初中历史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诗词。
所选诗词应该具有代表性、故事性和艺术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理解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与史的共鸣——浅析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诗词和历史有密切的关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有很多诗词是描写历史
人物、历史事件,还有一些抒发作者感情甚至是写古代生活的。
这些诗词有助于
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诗词历史联系
《中华好诗词》的开播,收获了粉丝无数,我也是忠实的那个。
粉丝有男女
老少,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参赛选手亦然,看来对诗词的热爱是不分地域、年龄、性别、工作等因素的。
作为历史老师的我就想把诗词融入到教学中,让它服
务于教学,在教学中发扬光大,影响一届届学生。
这一实践,我才发现诗词的力
量无限,可以辅助历史教学,给学生呈现一种诗词之美,让学生爱上诗词、爱上
历史课。
历史是人类的历史,对人物的学习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诗词中有
很多可以反映历史人物的活动、心理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理解历史。
如武则天的《腊日宣召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从诗中不难看出武则天的性格,她是自信、坚毅的。
通过这首诗让学生对武则天先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不难理解她在一个男权社会里一路披荆斩棘,最后以女儿身荣登皇帝宝座,并大力推行改革,促进了盛唐的到来,在中国历史
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在《饮中八仙歌》
中对李白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在杜甫的诗中,李白的形象是鲜活的。
自在、洒脱的李白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他热爱祖国的山和水,所以写下了《望庐山瀑布》《望
天门山》等;他重视友情,所以写下了《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他藐
视权贵,所以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一身傲骨的李白经历坎坷,他的诗
是他一生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诗词也是历史的反映,从诗词中可以获取大量的历史知识。
有“诗圣”之称的
杜甫,在《石壕吏》《兵车行》等诗中对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的诗远比任何史书的描述更形象、震撼。
林升在《题临安邸》一诗中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句就把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回北方,而苟安于江南,还洋洋自得、醉生梦死的形象勾勒得清清楚楚。
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来说明魏晋以来高门士族势力的没落。
借用这些诗词,以诗词为证,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诗词同样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它们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
通过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诗,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春节的情况,天气转暖,人们贴对联、放炮竹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可以知道古人
在重阳这天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类似描写古代节日的诗词还有很多,通过不
同的节日,倾注了古人丰富的情感,更通过节日的娱乐活动调剂他们的生活,得
以宣泄情感,身心放松。
还有很多的诗词反映了人们的生活。
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
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词人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农家其乐融融的和谐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如此和谐美妙的一幕,成为中国古
代人们一生的追求。
类似的美好画面还出现在王建的《雨过山村》、范成大的
《四时田园杂性》等。
但更多的是写古代人们的疾苦,如白居易的《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每当看到这句我都不由长叹,生活的窘迫
何止一个卖炭翁,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用他们辛勤的劳动创造着财富,推动着
社会的进步,而他们所得甚微,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类似的还有李绅的《悯农诗》、李白的《丁都户歌》等,每每读来总有淡淡的心酸。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同一人物有不同的看法,他们
也把自已的观点写进了诗中。
我们可以用这些观点相反的诗培养学生的分析、论
证能力。
比如关于项羽过江问题,杜牧在《题乌江壁》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项羽应该渡过乌江,重整旗鼓,卷土再来。
而李清照在《绝句》中这样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很显然李清照赞成项羽的做法,败得光明磊落,死得堂堂正正。
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赞成哪种?为什么?关于大运河也有
截然相反的评论。
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很显然皮日休对大运河的开凿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大运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福后代。
而胡曾在《汴水》一诗中这
样写:“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他把隋的灭亡归结为大运河的开凿。
同样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这两首截然相反的诗:认为哪一种观点对?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不盲信,不盲从,从而拥有自己的辨别、判断能力。
和历史教学有关的诗词还有很多,应用也非常广,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继
续坚持把更多的诗词引进来,并带动更多的老师进行下去,让诗词在历史课堂大
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