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硬化易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
手术治疗
(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2)门体分流术:脾肾分流术;肠系膜上静脉-
下腔静脉侧侧吻合术;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 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3)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4)脾切除术:脾切除作为上述各种相应手术的
附加步骤可以采用,慎用于单纯为改善脾功能亢 进患者。
(5)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高 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之一,需严 格掌握适应症。
高
直肠上静脉 直肠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
髂内静脉
胸腹壁静脉
肝门静脉 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网
食管静脉丛
压 时
胃左静脉
直
脾静脉
肠
静
肠系膜下静脉
脉
曲
髂总静脉 下腔静脉
下腔静脉 腹壁浅静脉
直肠上静脉 髂总静脉
张 破 裂
髂内静脉
导
直肠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
致
便
血
③通过脐周静脉网形成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胸腹壁静脉 和腹壁上静脉或与下腔静脉系的腹壁浅静脉和腹壁下静脉之间的交通。
头臂静脉
肝 门
上腔静脉
静 脉
食管静脉丛
高 压
胃左静脉
时
脾静脉
食 管
肠系膜下静脉
静 脉
曲
直肠上静脉
张 破
髂总静脉
裂
髂内静脉
导 致
直肠下静脉
呕
血
。
②通过直肠静脉丛形成肝门静脉系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的
•
直肠下静脉和肛静脉之间的交通。
肝
肝门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 胸外侧静脉
门
头臂静脉
静 脉
肝胆外科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肝胆外科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由于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受损并累及全身其他脏器,同时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腔积液或其他并发症的存在,术前一般情况较差,加之外科治疗的手术时机不同、术式繁多、创面广、损伤大,因而术后并发症较多而严重。
一、术后腹腔内出血腹腔内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一般为0.5%〜15%,可高达2%〜4%,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1原因(1)术后腹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时止血不完善,如脾动脉、小动脉结扎不紧,随着血管搏动逐渐向前推进以致滑脱,或术中渗血未得到完全控制、血管吻合口渗漏等。
(2)分流术后可因血管张力过大或术后过早起床活动致吻合口撕裂引起大出血。
(3)肝活检创面止血不可靠,导致术后出血,或关腹腔时健破腹膜外曲张静脉,当时未发现,致术后腹腔内出血。
(4)凝血机制障碍。
肝病常伴有凝血障碍,至少有85%的肝病患者出现凝血试验异常,正常肝脏能合成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纤溶系统的纤溶酶原和纤溶酶的抑制物也在肝内合成。
肝脏还能清除已激活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肝病凝血功能障碍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纤溶亢进及清除障碍有关,当有充血性脾肿大时,血小板减少也是容易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
1)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凝血因子H、VII、IX、X属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肝病本身可引起维生素K的摄取、吸收和利用发生障碍。
2)凝血因子的消耗增加:在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损害而释出“凝血活酶”样物质,同时肝脏清除此类物质的能力降低,因而引起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溶解。
3)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类肝素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物质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
4)纤维蛋白聚合异常、血小板量的减少和质的异常均可降低凝血功能而导致出血。
2.临床表现有腹腔内出血的症状,患者均有烦躁不安,或有腹部胀痛。
引流管短时间(12h)内流出大量较新鲜血,每小时流量>100m1,患者可出现低血容量休克。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不适和健康问题。
因此,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我们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期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希望对患者和医生朋友有所帮助。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利福平、非洛地平、硝酸甘油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扩张血管、降低门静脉压力、减轻脾功能亢进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禁忌症,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避免自行使用或滥用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也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经脾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减轻腹水、脾肿大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介入治疗也需要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手术治疗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手段。
例如,对于合并肝癌、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清除病灶,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然而,手术治疗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手术指征和身体条件,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等。
饮食上,患者应少食多餐,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过多油腻、刺激性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多个方面。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用药或滥用药物,合理安排生活和饮食,定期复查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信在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帮助患者重获健康。
肝硬化并发症一: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
因 ,依 次 为食 道 胃底 静脉 曲 张破 管 显 著扩 张 、 曲 , 成 动静 脉 短 路 疼 痛 , 扭 形 表现 为无痛性 , 症状 多为肝病 裂 、门静脉高压 性胃病 、肝源性溃 及动脉瘤 , 易破裂 出血。门静脉高压 本身的症状所掩 盖。肝源 性溃疡同 疡、异位静脉 曲张 、胃窦毛细血管 时的胃黏膜 病变与非 门静脉高压 时 样 可 以出现 穿孔 、梗阻和大 出血等
无论压迫食 管抑或 胃黏膜 下血管均 后 叶素加入 葡萄 糖 中静脉点滴 ,每
5 胃窦 毛细 血 管扩 张 症 : . 内镜 下 有止血作 用。近年来 多数专家提倡 分钟0 2 04 . ~ .单位 ,2 / 时后未有 4J ' , 表现 为 多 发 平 坦 小 红 点 , 弥 漫 分 布 用 于 紧 急 止 血 , 止 血 率 +可 达 到 继 续出血者可减 至半量 ,继续观 察 于大 部 或 胃窦 , 可 出现 于 胃体 , 也 但 9 %。在使 用前仔细检查管 子是 否 2 /, 5 4J时停 用 ,减 量 或 停 用 后 如 再 出 ' 不 出 现 于 胃底 。 组 织 学 上 表 现 为 上 通 畅 ,气 囊 充 气 后 在 水 里 检 查 气 囊 血 ,重 新 应 用 开 始 剂 量 。 据 文 献 报 皮 细 胞 下 固 有 膜 毛 细 血 管 扩 张 。 临 有无破损漏 气 ,使 患者平 卧位 ,头 道 控 制 大 出 血 的 有 效 率 为 4% 。 但 该 药 不 良 反 应 较 0% 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或慢性失血 。 偏 向一 侧 ,经鼻腔插 入5 ~ 0 m 6 0 6 C ~9
●
l 肝博 士 2 0 2 0 8年第 6期
G A N B - G L U N T A N N
肝 病
肝硬化护理诊断和措施
肝硬化护理诊断和措施肝硬化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肝脏疾病,通常由肝炎病毒、酒精滥用、脂肪肝或其他慢性肝病引起。
肝硬化导致肝脏组织的疤痕化,进而影响其功能。
对于肝硬化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诊断和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肝硬化护理的常见诊断和措施。
诊断以下是肝硬化护理的常见诊断:1. 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可能出现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的常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黄疸等。
通过检查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肝素化酶、肝蛋白等)可以确诊肝功能衰竭。
2. 腹水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引发腹水的产生。
腹水的症状包括腹胀、腹痛、呼吸困难等。
通过体检和腹部超声可以确诊腹水。
3. 胃静脉曲张破裂门静脉高压还可能导致胃静脉曲张破裂,造成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
多发性呕血是胃静脉曲张破裂的主要症状。
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 肝性脑病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可能影响脑部功能,导致肝性脑病。
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状态改变、记忆力减退以及手颤等症状。
神经系统检查和脑电图可以辅助诊断。
护理措施以下是肝硬化护理的常见措施:1. 饮食调理肝硬化患者需要特殊的饮食,以降低肝脏负担。
建议患者遵循低脂、低盐、低蛋白的饮食,限制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患者应增加对于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入,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
2. 控制腹水对于有腹水的患者,可以通过限制液体摄入和使用利尿剂来控制腹水。
患者还可能需要进行腹部穿刺以排除腹水。
3. 减少门静脉压力减少门静脉压力是肝硬化治疗的关键。
患者可以采取卧床休息、避免过度用力、避免便秘等措施来减少门静脉压力。
药物治疗也可用于降低门静脉压力,如β受体阻滞剂等。
4. 预防并治疗并发症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肾衰竭、感染等。
治疗并发症的首要任务是妥善控制病情,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
5. 支持性护理肝硬化患者需要得到全面的支持性护理。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情绪支持,解答患者疑问,并帮助患者应对疾病的生活调整。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药物治疗
门脉下降。一般从小剂量逐渐开始 , 静脉壁的张力和压力; 通过收缩食管 年 Bur等人工合成八肽生长抑素, ae
心 率不 宜低 于 6 0次 / i 。一 次 口服 平 滑肌 , 胃小弯 部静 脉血 流 进入 曲 mn 使 临 床 上 使用 生 长 抑 素及 其 衍 生物 治 心得 安 1~ 1 m ,在 3 m n内门脉 张 的食 管静 脉血 流 量减 少 , 使 门静 疗食 管静 脉 曲张破 裂 出血 , 止 血率 O 5g 0i 致 其 压 下 降 幅度 为 2 .% 3 3 ,且 要 脉压 力减 少 。 规用 法为 垂体 后 叶素 达 5% 10 。生长抑 素及 其衍 生物 03  ̄2 .% 常 3~ 0%
缩 血 管类药பைடு நூலகம்
缩 血 管 类 药 主 要 有 1 受 体 阻 较 高肝 功 能较好 者 。 3
滞 剂、 体加 压 素及 其衍 生物 和 生长 垂
在 临床应 用 中观 察 到 , 与垂 体后 叶素
2 垂体 后 叶 素 : 由猪 、 等 动 相 比, . 是 牛 对心 脏 无 明显 影 响 , 减 少 反 不 肌 收缩 维持 更长 时间 , 而使 降低 门 从
L da 等 介 绍 1 受 体 阻 滞 剂 心 得 脏循环 的血流 量减 少 , er c 3 门静 脉压 力 随 用 1 小 时 。 资料显 示 , 8 有 其止 血有 效
安有 降低 门脉压 力及 长 期 用 药 可减 之 降低 ; 当动 脉 压增 加后 反射 性 引起 率 7% 0 ,与 垂 体后 叶 素 无 显著 差 异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资料
第一题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导致侧支循环开启,引起脐周浅静脉高度扩张,形成“海头蛇”呕血的原因:肝硬化压迫肝门静脉,导致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此时肝门静脉系的血液经上述交通途径形成侧支循环,通过上、下腔静脉系回流。
由于血流量增多,交通支变得粗大和弯曲,出现静脉曲张,如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脐周静脉丛曲张。
如果食管静脉丛和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则引起呕血和便血。
肝门静脉系统的胃左静脉、胃短静脉和胃后静脉,在食管下段和胃底处,与腔静脉系统奇静脉的食管静脉相吻合。
在肝门静脉高压症时,血液可经胃左静脉至食管静脉、奇静脉流入上腔静脉,因此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曲张的静脉易受物理性或化学性损伤和粘膜面溃疡糜烂而破裂,引起急性大出血。
存在出血潜在危险的部位1、脾静脉(splenic vein):由数条小静脉在脾门处汇合而成,经过胰的后方,脾动脉下方向右行进,与肠系膜上静脉以直角汇合成肝门静脉。
脾静脉回收脾、胰及部分胃的静脉血,还常收纳肠系膜下静脉。
2、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走行于小肠系膜内,与同名动脉伴行。
收集十二指肠至结肠左曲以上肠管、部分胃和胰腺的静脉血,并与脾静脉一起构成门静脉。
3、肠系膜下静脉(inferior mesenteric vein):与同名动脉伴行,在胰头后方注入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少数注入上述两静脉汇合处的夹角。
肠系膜下静脉收集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上部的静脉血。
4、胃左静脉(left gastric vein):与胃左动脉伴行,收集胃及食管下段的静脉血直接注入门静脉。
(胃左静脉在贲门处与食管静脉吻合,食管静脉吻合可注入奇静脉和半奇静脉,借此,门静脉可与上腔静脉相交通)。
5、胃右静脉(right gastric vein):与胃右动脉伴行,在胃小弯处可与胃左静脉吻合,并在注入肝门静脉前收纳幽门前静脉(此静脉是胃与十二指肠的分界标志之一)。
胃右静脉收纳同名动脉分布区的血液。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可定义为:门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的压力差即门脉压力梯度(portal pressure gradient,PPG)超过正常上限的5mmHg。
PPG的正常值范围为1-5 mmHg。
在肝硬化患者中,当PPG超过正常值上限5-10 mmHg时,临床症状轻微或并不显著;当PPG超过正常值上限10 mmHg(如出现静脉曲张、腹水)时,患者就会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门静脉高压症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
在引起PH的所有原因中,第一推动力是门脉血流阻力的增加,随后是门脉流入量的增加。
其可用公式表述为:PH=门静脉流入量×流出阻力肝硬化是引起PH的最常见原因,其次是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
在后者当中,门静脉主干阻塞(血栓)是始发原因,因此发病机制更为明确。
相较而言,肝硬化PH 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图1),故本文就肝硬化PH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图1 PH的发病机制注:NHs=神经体液系统(neurohumoral system);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一、肝内阻力增加在肝硬化中,肝内阻力增加是由肝窦结构改变(窦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肝内血管功能性收缩(由窦内皮细胞产生的血管扩张剂减少而导致)共同作用的结果。
1. 肝血管结构紊乱任何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都会引起肝窦的病理改变,其主要是由于肝星状细胞(HSC)和窦内皮细胞(SEC)的表型和功能的改变。
正常情况下HSC参与维生素A的代谢和贮存,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肝脏损伤后,HSC发生激活,其大量分裂增生并向肝损伤部位迁徙,并合成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和蛋白多糖等细胞外基质,最终致使肝脏发生纤维化,造成肝窦结构改变。
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18例
估 ? 在肝 移植 技 术 正 逐 步 走 向成 熟 方 案 等 等 ? 本 文 主要 观 察 肝 硬 化 伴 门静 脉 高 压
症 患 者肝 移 植 术 后 的随 访 结 果 。 1 对 象 和 方 法 设计 : 病例分析 。
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症 1 8 例
江 艺, 吕立志 , 胡还 章 , 张绍庚 , 张小进 , 陈永标 , 张 坤, 杨 芳, 魏 为明 , 潘 凡, 蔡秋程 , 陈少华( 全 军器官移植 中心 , 解放 军南京军 区
肝胆外科研究所 , 福 州总 医院 肝 胆 病 中心 肝 胆 外 科 , 全 军 器官 移 植 中心 , 福建省福 州市 3 5 0 0 2 5)
单位 : 解 放 军 南 京 军 区肝 胆外 科 研 究 所 , 福 州 总 医 院肝 胆 病
中心 肝 胆 外 科 。
2 00 0 t o Dec em b er 20 0 6 it w h i n f or med o n c s en t .Of t h em .1 2 as c es we r e t r e a t d e wi t h cl a s s i c or t ho top i c I i v er t r a ns p l a n t a t i on 。 an d 6 wi t h
Com man d of Chi n e s e PLA, Dep ar t men t o f Hep a t ob i l i ar y Sur ge r y , He p at ob i l i a r y Ce nt e r o f Fu z h ou Gen er aI Hos pi t al , Fu zh o u 3 50 0 25。
P a n F a n . Ca i Qi u - c h e n g , C h e n S h a o - h u a( Or g a n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肝硬化病理生理
肝硬化病理生理肝硬化病理生理改变:一、肝脏机能减退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而新生的肝细胞功能又远不及正常,故导致肝功能减退,如血浆白蛋白的合成、胆色素的代谢、有害物质的去毒、雌激素的灭能、抗利尿激素的增加、继发性醛固酮增多,以及凝血因子制造等诸多功能均受到影响而引起各种临床表现。
二、门静脉高压因肝小叶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使门静脉血液通道减少。
在再生的肝细胞团中,毛细血管异常曲折,阻碍血液流通。
加之门静脉分支肝动脉分支之间的直接交通,使门静脉压力大为升高。
门脉压正常低于1.96kpa(200mmH2O)。
当门脉压超过2.94kp a(300mmH2O)时,出现胃肠道淤血、脾脏充血肿大、腹水形成,以及门静脉与腔静脉间的侧支循环建立等。
门静脉与腔静脉的侧支循环主要见于以下几个部位:⑴食管下段及胃底部,胃冠状静脉与食道静脉吻合。
⑵在直肠下段,肠系膜下段的痔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的痔中,痔下静脉吻合。
⑶在脐部周围,自出生后已闭锁的脐静脉及脐旁静脉重新开放,并与腹壁皮下静脉吻合。
⑷腹腔器官与腹膜后组织接触处,如肝及膈之间的静脉,脾肾韧带中的静脉等。
在上述各个侧支中,以食道下端者出现较早,且容易破裂引起大出血而危害生命。
其原因为:①食道静脉距门静脉近,易受门脉高压的影响。
②食道静脉位置甚浅,处于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中,当静脉曲张时,这层结缔组织也受压萎缩。
③食道静脉位于胸腔,受吸气时胸内负压的影响,使门静脉血液更易流入。
三、腹水腹水的形成除门静脉高压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一)低蛋白血症肝脏合成白蛋白的机能减退,蛋白质摄取不足,肠道淤血致消化吸收障碍。
当血浆白蛋白低于25-30g/L时,常有腹水及肢体水肿。
(二)肝淋巴液失衡当肝静脉流出道受阻时,血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Disse腔),致肝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可达7-11L (正常为1-3L),大量淋巴液超过胸导管回流输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表面及肝门淋巴管溢出至腹腔,这种腹水的蛋白含量高,产生速度快,且不易吸收。
肝硬化晚期症状有哪些
肝硬化晚期症状有哪些以下文章由乙肝医院:提供,仅供参考!所有疾病都会有在身体上有所表现,其症状往往也能够反映出病情的发展程度,肝硬化疾病也并不例外。
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容易被忽视。
但是一旦发展到了晚期,症状就会相对较为明显,发现也容易很多,但是要知道的是,此时治疗起来危害很大。
武汉东方肝泰肝病医院专家要告诉您的就是肝硬化晚期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消化道症状:肝硬化晚期常见的症状有:肝硬化晚期可因胃肠道淤血、水肿、炎症,消化吸收障碍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而出现一些消化道不适症状如食欲减退、上腹不适及饱胀、恶心甚至呕吐,并且肝硬化晚期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进油腻食物时易引起腹泻症状。
2.全身症状:肝硬化患者可伴有疲乏无力、皮肤干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熊猫眼、贫血、舌炎、口角炎、夜盲、多发性神经炎及浮肿等;并且部分还可有不规则低热、黄疸症状的出现;对于伴有肝硬化的患者多因腹水和胃肠积气而感腹胀难忍,晚期甚至可出现中毒性鼓肠症状。
3.出血倾向:肝硬化晚期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等因素导致肝硬化晚期出血倾向,多表现为鼻衄、齿龈出血、皮肤淤斑、胃肠粘膜糜烂出血、鼻腔出血、呕血与黑粪等症状表现。
4.肝腹水:肝硬化晚期因肝功能不全和门静脉高压常可导致出现腹胀,腹腔大量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高亮、状如蛙腹、行走困难等肝腹水的表现。
6.门静脉高压症状:肝硬化患者多伴有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因血管壁薄很易破裂导致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脾大和腹水,在一些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如饮食不当会刺伤或划破曲张的静脉丛,而引起大出血,且来势凶猛、出血量急而多、不易控制等特点。
肝硬化晚期患者的症状主要就是这些,但是要知道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病症都会同时出现,所以还是要做好仔细观察,不要以为初期的病症不严重就忽视了其危害性,积极做好有效的预防也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武汉东方肝泰肝病医院专家希望广大的肝硬化晚期患者能够做到以下几点,抑制病情的恶化程度,为积极治疗提供保障。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
推荐意见3: 初次确诊肝硬化的患者均应常规行胃镜检查以筛查其是否存在 GOV 及其严重 程度( B, 1) 建议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每2 年检查1 次胃镜( C, 1) , 有轻度 静脉曲张每年检查1 次胃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0. 5 ~ 1 年检查1 次胃镜( C, 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防治指南(2015版)解读
柳州市中医医院
概述
◦ 门脉高压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
常见的病因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 ◦ 门脉高压症的基本病理生理特点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
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脉压升高伴侧支循环形成;主要病变为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 张(GOV)、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和肝性脑病等, ◦ 其中EVB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病死率高。
第7 页
基本概念
GOV分型与分级
指南推荐我国的分型方法为 LDRf 分型,LDRf 是具体描述静脉曲张在消化管道内 所在位置( location, L) 、直径( diameter, D)、 与危险因素( riskfactor, Rf ) 的分型记录方法, 统一表示方法为: LXxD0.3-5 Rf0, 1, 2。
基本概念
G O V 分 型 与 分 级
基本概念
LXx DX RX(不确定)
基本概念
LXx DX RX(不确定)
(一) GOV发病机制
TIPS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的研究进展
TIPS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肝硬化与门静脉高压的关系肝硬化是一种晚期肝病,其主要特征是肝实质纤维增生,导致肝功能进行性受损。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门静脉阻力增加和肝硬化导致的肝脏循环改变。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的主要原因是肝脏内大量的胆汁淤积、失代偿性肝衰竭、血管阻塞和合并其他腹水。
门静脉高压会导致腹水、食管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等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1.2 TIPS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地位TIPS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治疗机制和显著的疗效上,更体现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上。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TIPS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深入了解TIPS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地位,对于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并不断完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TIPS的治疗原理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通过在肝内建立一个通路,将门静脉和肝静脉连接起来,以降低门静脉压力和减轻门静脉高压症状。
TIPS的治疗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门静脉压力:TIPS能够有效减少门静脉系统的阻力,使肝脏血流量减少,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缓解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
2. 促进肝功能的恢复:TIPS可以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提高肝脏氧合和解毒功能,有利于促进受损肝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3. 减轻腹水积聚:门静脉高压是导致肝硬化患者腹水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TIPS可以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肝静脉旁路通道的形成,从而减轻腹水的积聚。
4. 改善肝性脑病: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脑功能障碍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TIPS能够改善肝性脑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功能。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外科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 ; , ; , Key words liver cirrhosis hypertension portal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血的紧急止血。随着微创理念和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国内外 口狭窄或吻合口漏等可控并发症。
指南中均认为外科治疗与内科治疗相比不再具有明显优势,仅 随着对食管下段和贲门周围解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选择
将其推荐作为急诊胃镜或内科保守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方案。 性断流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邓银田[6]的研究表明,选择性断流
: , Abstract Liver cirrhosis can lead to continuous pathological elevation of portal venous pressure resulting in various complications such as
, , , 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ascites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nd secondary circulatory dysfunction. Multimodality therapy is the main , treatment method for portal hypertension among which surgical treatment is mainly used to control and prevent massive esophagogastric , variceal bleeding. Currentl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ve gradually become a routine method for surgical intervention ’ ,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but devascularization and shunt are still the mainstream surgical procedures. Each ’ surgical strategy for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t will be a trend in the future to evaluate patients general con
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症
龙源期刊网 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症作者:孙焕林来源:《家庭医学》2006年第03期著名艺术家陈逸飞因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来不及抢救而离开人世,使许多肝硬化病人忧心忡忡。
肝硬化为什么会引起门静脉高压,应当如何防治呢?肝脏的血液供应,由肝动脉和门静脉二重供应。
肝动脉含有丰富的氧,供应肝脏自身代谢所需,是肝脏的营养性血管,供应血量约占肝供血量的20%~30%,压力比门静脉高30~40倍;门静脉是腹腔内较大的静脉,直径为1.0~1.2厘米,长约6~8厘米,收集来自腹腔各个器官的血液,主要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汇合而成,提供肝血液量的70%~80%。
门静脉与一般静脉不同,两端都是盲端,一端起始于胃肠和脾胰的毛细血管网,因而含有来自消化道吸收的大量营养物质;另一端进入肝脏逐级分枝,最后形成门静脉终末枝毛细血管网,将来自消化道血液进行解毒、利用和储存。
由门静脉进入肝脏的血液每分钟达1升左右,经过无数肝脏门静脉毛细血管网进入肝小叶窦状隙,然后逐级汇合成三条大的肝静脉,直接注入下腔静脉回到右心。
肝硬化时,由于种种原因引起大量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纤维增生及结节形成,引起肝细胞排列紊乱,破坏门静脉毛细血管网与肝小叶窦状隙的沟通,使来自消化道的大量血液回流受阻,淤滞在门静脉系统,引起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压力升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另找出路使血液回到右心。
这些平时很少开通的支流,在门静脉高压及大量血液冲击下逐渐开放以缓解压力,从而导致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侧支循环开放,常见有食道、胃底静脉。
食道静脉细而表浅,门静脉瘀血的大量涌入,使其静脉扭曲怒张,状似蚯蚓,形成食道下端静脉曲张。
另外还有腹壁静脉曲张及痔静脉扩张等。
我国医务工作者根据食道曲张的静脉直径大小分为三度。
轻度:曲张静脉直径小于3毫米;中度:曲张静脉直径为3~6毫米,仅见于食道中段;重度:曲张静脉直径大于6毫米,波及到食道中、上段。
门静脉高压还可引起胃底静脉曲张、胃黏膜糜烂、消化性溃疡及反流性食道炎等,均能引起出血。
2023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静脉曲张的风险分层和管理
2023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静脉曲张的风险分层和管理缩写词AASLD: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CLD:进展性慢性肝病;AVH:急性静脉曲张出血;BRTO:球囊阻断逆行性静脉闭塞术;CACLD:代偿进展期慢性肝病;CSPH: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CTP:Child-Turcotte-Pugh评分;EQ:内镜下富基丙烯酸酯注射;EVL: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FHVP:肝静脉自由压;GV:胃静脉曲张;HE:肝性脑病;LSM:肝脏硬度测量;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MRE:磁共振弹性成像;NILDA:非侵入性肝病评估;NSBB:非选择性P受体阻滞剂;PH:门静脉高压;PHG: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SWE:点剪切波弹性成像;RCT:随机对照试验;SSM:脾脏硬度测量;TE:瞬时弹性成像;TE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WHVP:肝静脉楔压。
I.指南的目的和范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实践指导旨在整合最佳实践建议,用于识别门静脉高压(PH X预防首次肝脏失代偿、管理急性静脉曲张出血(AVH),以及降低慢性肝病患者静脉曲张再出血风险。
2007年AASLD发布了关于PH 和食管胃静脉曲张管理的实践指导,2017年AASLD进行了更新,本文再次更新和新增了相关内容。
最新的AASLD实践指导发布以来,国际专家在2021年10月召开的第七届Baveno共识会议中审查了几项重要随机对照试验(RCTs)以及个体患者数据荟萃分析的相关数据。
根据对相关研究的独立审查以及更新的专家共识,当前指导中最主要的变化涉及以下三点:(1)代偿进展期慢性肝病(cACLD)概念的理解,从肝硬化组织学或放射学的诊断要求转变为初始患者的风险分层;(2)通过非侵入性方法识别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CSPH);(3)支持改变模式,建议在发现CSPH时尽早使用非选择性P受体阻滞剂(NSBBs)治疗,以降低肝硬化失代偿的风险。
更新的指导进一步探讨了未来潜在的PH药物治疗方案,阐明预防性使用TIPS在AVH中的作用,讨论了胃(贲门胃底)静脉曲张管理相关的最新数据,并提及了新的主题,如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以及在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抗肿瘤治疗前的内镜检查。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治现状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治现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并发症,是由于肝脏长期受到不同原因的损伤,导致肝脏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纤维化和结节化,从而出现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会引起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这是因为门静脉高压使得食管静脉压力升高,进而出现食管粘膜下静脉曲张和胃底静脉曲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给患者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深入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理生理特点,了解诊断方法和技术进展,探讨治疗方法与现状,管理并发症,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该疾病的诊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背景介绍】1.2 研究意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病情进展迅速,且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给医疗工作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研究此疾病的意义在于提高对其病理生理特点的认识,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开展诊疗工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减少因此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也具有积极意义。
在当前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加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研究意义更加凸显。
只有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3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探讨诊断方法和技术的进展,总结治疗方法和现状,探讨并发症的管理策略,以及总结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对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诊治现状的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门静脉高压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
大多数由肝硬化引起,少数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梗阻以及原因不明的其他因素。
当门静脉血不能顺利通过肝脏回流入下腔静脉就会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
表现为门-体静脉间交通支开放,大量门静脉血在未进入肝脏前就直接经交通支进入体循环,从而出现腹壁和食管静脉扩张、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肝功能失代偿和腹水等。
最为严重的是食管和胃连接处的静脉扩张,一旦破裂就会引起严重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
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门静脉高压病因各异,发病原因未完全阐明,门静脉血流受阻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并非惟一原因。
现引用BassSombry分类法进行介绍。
1.原发性血流量增加型(1)动脉-门静脉瘘(包括肝内、脾内及其他内脏)。
(2)脾毛细血管瘤。
(3)门静脉海绵状血管瘤。
(4)非肝病性脾大(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等)。
2.原发性血流阻力增加型(1)肝前型发病率5%。
①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形成;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
②门静脉或脾静脉受外来肿瘤或假性胰腺囊肿压迫或浸润,或门静脉癌栓。
(2)肝内型发病率占90%。
①窦前型早期血吸虫病、先天性肝纤维化、特发性门静脉高压、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肝豆状核变性、砷中毒、硫唑嘌呤肝毒性、骨髓纤维化(早期)、结节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
②窦型/混合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脂肪肝、不完全间隔性纤维化、肝细胞结节再生性增生、维生素A中毒、氨甲喋呤中毒、晚期血吸虫病及胆管炎等。
③窦后型肝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布-加氏综合征等。
(3)肝后型占1%。
下腔静脉闭塞性疾病、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右心衰、三尖瓣功能不全(先天性、风湿性)等。
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门静脉高压主要由各种肝硬化引起,在我国绝大多数是由肝炎后肝硬化所致,其次是血吸虫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病情发展缓慢,主要临床表现有:脾脏肿大、腹水、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及门脉高压性胃肠病,以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最具特征性。
肝硬化晚期症状
肝硬化晚期症状
*导读:肝硬化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受损变性,导致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的病变,通常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肝硬化到达晚期之后就会治疗就会变得十分的困难。
那么肝硬化晚期症状?……
肝硬化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受损变性,导致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的病变,通常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肝硬化到达晚期之后就会治疗就会变得十分的困难。
那么肝硬化晚期症状?
肝硬化的晚期症状
1、门静脉高压: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脾大和腹水,尤以食道静脉曲张最危险。
由于曲张静脉的血管壁薄,很易破裂导致消化道大出血。
2、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是最常见肝硬化晚期症状,有时伴有恶心,呕吐。
一般表现为营养状况较差,食欲明显减退,进食后即感到上腹不适和饱胀、恶心、甚至呕吐,肝硬化晚期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进油腻食物,易引起腹泻。
肝硬化患者因腹水和胃肠积气而感腹胀难忍,晚期可出现中毒性鼓肠。
3、全身症状:疲倦乏力是肝硬化晚期症状之一,肝硬化晚期症状多半有皮肤干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
以上是本文章的全部内容,要了解更多可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欢迎光临我们官方微信进行查询,随时随地获取最权威的疾病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肝硬化易门静脉高压
*导读:门静脉高压即是门静脉压力增高,它一般出现在肝硬化后期。
肝硬化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不仅令患者的身体承受病痛的折磨,而且还让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
门静脉是指肝脏人口处的一支较大的静脉,它是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形成的,在肝门分成2支进人肝脏。
肝脏的血液75%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
主要负责收集食道、胃、肠、胰、胆囊和脾脏的静脉血液。
正常情况下,门静脉压力为0.7-1.5千帕。
时肝内或肝外门静脉血流受阻,均可使门静脉压增高,另外,先天发育不良,畸形或压迫等也使门脉压力增高。
这些病变均可造成肝小叶实质性损害,如肝细胞变性坏死、毛细血管网破坏,继以肝内结节及结缔组织、纤维组织增生。
久而久之则使肝内血管变形、梗阻、中断,血流淤积。
当肝静脉流出道梗阻严重时,肝细胞缺血缺氧,加重了肝细胞的坏死,使肝内阻力增大。
在此情况下,门腔静脉只能以增加自己的收缩压力,增定增粗血管来进行代偿。
由此则形成门静脉高压。
长期门静脉高压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出现充血性脾肿大,胃肠、腹膜的慢性充血和侧支循环建立等。
门静脉高压会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及直肠静脉曲张。
当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达到一定程度,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即可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
出血。
表现为大量呕血或柏油样大便;导致直肠静脉破裂出血时则大量便血。
门静脉高压会出现脾脏肿大、腹胀、纳差、腹腔多脏器淤血、脾功能亢进。
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破坏增多,引起贫血和全血象降低,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抵抗力下降。
门静脉高压也是形成腹水、败血症的直接因素
腹水的出现,往往易造成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血压下降、电解质紊乱,累及心、脑、肾等多种脏器的功能。
这些严重的合并症,时刻危及患者的生命。